CN217691299U - 一种电池簇储能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簇储能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91299U
CN217691299U CN202221388998.3U CN202221388998U CN217691299U CN 217691299 U CN217691299 U CN 217691299U CN 202221388998 U CN202221388998 U CN 202221388998U CN 217691299 U CN217691299 U CN 2176912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energy storage
storage system
control module
sen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8899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万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Junli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Junli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Junli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Junli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38899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912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912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912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电池簇储能系统,包括多个由具有BMS装置的电池包互连形成的电池簇、传感器组及灭火装置,还包括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内设置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传感器组和灭火装置信号连接,所述控制箱内还包括与电池簇正极串联的霍尔电流传感器和空气开关,所述控制模块还与各个电池包的BMS装置信号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池簇储能系统通过设置控制模块实时采集全部电池包信息并控制各个电池包的BMS装置,可以第一时间停止向各电池包的BMS装置供电从而切断各电池包的输出,并可以采用手动或自动方式断开电池簇对外输出,减小了发生系统性事故和扩大损害影响整个储能系统的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簇储能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簇储能系统。
背景技术
储能系统可以在发电侧、电网侧以及用户侧之间进行电能存储和释放,具备削峰、填谷、调峰调频、配合新能源发电并网等功能。为了保证储能系统的安全性,需要在储能系统电池簇运行过程中进行各种检测及监测,以及定期对储能系统进行安全维护。
BMS(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电池管理系统。是各种新能源电池的“电池管家”,它能够实时监管电池状态、管理动力电池、增强电池使用效率、防止电池出现过充过放以及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等。
目前,储能系统的故障检测方式大多采用在储能系统所在的储能预制舱中设置温度探测器和烟雾探测器,但是当储能系统中的某一个电池簇发生故障时,电池温度的上升需要相应的时间,当温度探测器探测出储能预制舱温度大于一设定值之前,受故障电池簇的影响,与该故障电池簇连接的其它器件可能已经损坏,严重时甚至会造成储能系统完全损坏,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簇储能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池簇储能系统,包括多个由具有BMS装置的电池包互连形成的电池簇、传感器组及灭火装置,还包括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内设置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传感器组和灭火装置信号连接,所述控制箱内还包括与电池簇正极串联的霍尔电流传感器和空气开关,以及与电池簇负极串联的继电器和保险管;所述霍尔电流传感器的检测输出端和所述继电器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还与各个电池包的BMS装置信号连接。
优选的,所述储能系统还包括电源管理装置,所述电源管理装置包括与外部电源连接的交流/直流转换器,所述交流/直流转换器为所述直流/直流转换器及控制模块供电,所述直流/直流转换器为各个电池包的BMS装置供电。
优选的,所述灭火装置通过RS485总线连接控制模块。
优选的,所述传感器组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水渍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空气开关的控制端设置在控制箱或储能系统的外壳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池簇储能系统通过设置控制模块实时采集全部电池包信息并控制各个电池包的BMS装置,可以第一时间停止向各电池包的BMS装置供电从而切断各电池包的输出,并可以采用手动或自动方式断开电池簇对外输出,减小了发生系统性事故和扩大损害影响整个储能系统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池簇储能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名称为:VIN-外部电源 、ACDC-交流/直流转换器、DCDC-直流/直流转换器 、VP-输出正极 、VN-输出负极 、M1-霍尔传感器 、M2-继电器、M3-空气开关、M4-保险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池簇储能系统,包括多个由具有BMS装置的电池包互连形成的电池簇、传感器组及灭火装置,还包括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内设置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传感器组和灭火装置信号连接,所述控制箱内还包括与电池簇正极串联的霍尔电流传感器和空气开关,以及与电池簇负极串联的继电器和保险管;所述空气开关的控制端设置在控制箱外,所述霍尔电流传感器的检测输出端和所述继电器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还与各个电池包的BMS装置信号连接。
各个电池包可以串联也可以是并联形式,通常为并联形式,各个电池包并联后形成的电池簇正负极分别通过串联的霍尔电流传感器、空气开关及继电器、保险管后对外输出,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中,霍尔电流传感器与储能系统的输出正极VP连接,继电器与储能系统的输出负极VN连接。
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各电池包互联后的高压直流电可以通过手动和自动进行关闭和打开操作,空气开关的控制端优选设置在控制箱或储能系统的外壳上,手动控制方式可通过手动断开或是闭合空气开关M3完成高压电正极是否输入到电池簇输出正极VP从而实现电池簇整体输出控制;自动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模块控制与电池簇输出负极VN端连接的继电器M1的通断实现电池簇整体输出控制;霍尔电流传感器M1用于检测整体输出电流,当控制模块发现电流值明显偏大或偏小时都可以切断输出,保险管M4 作为整个电池簇的限流保护。
控制箱B1内的控制模块M1实时收集各电池包和传感器组中各个传感器的数据并处理和上报。当控制模块通过温度传感器或烟雾传感器在达到设置的报警阀值后在报警的同时自动启动灭火装置,并可通过继电器M2断开电池簇输出。灭火装置可单独采用RS485总线通信,避免受其它信号干扰影响,单独走线也可避免灭火装置失效。
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储能系统还包括电源管理装置,所述电源管理装置包括与外部电源连接的交流/直流转换器,所述交流/直流转换器为所述直流/直流转换器及控制模块供电,所述直流/直流转换器为各个电池包的BMS装置供电。
当需要切断供电时,储能系统还可以停止向各电池包的BMS装置供电从而切断各电池包的输出。在通过湿度传感器或水浸传感器检测到湿度达到设置的报警阀值时自动报警,同时在后自动通过继电器K1断开电池簇输出,同时停止向各电池包PACK的BMS供电从而切断各电池包PACK的输出。
如图1所示, 外部电源采用220V交流电时,220V交流电输入到控制箱的电源管理装置,经过交流/直流转换器转换后给控制模块提供合适的直流供电。同时再通过直流/直流转换器给各电池包内部的BMS装置提供合适的直流电,由控制箱向各电池包统一提供其内部BMS装置工作的电源,减少原有由电池包自身为BMS装置供电造成的由于电池包输出电压电流差异造成BMS装置工作状态不一致的风险,同时由于BMS装置工作时不从本电池包中取电,增加了每个电池包的实际使用容量。
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池簇储能系统通过设置控制模块实时采集全部电池包信息并控制各个电池包的BMS装置,可以第一时间停止向各电池包的BMS装置供电从而切断各电池包的输出,并可以采用手动或自动方式断开电池簇对外输出,减小了发生系统性事故和扩大损害影响整个储能系统的风险。
前文所述的为本实用新型的各个优选实施例,各个优选实施例中的优选实施方式如果不是明显自相矛盾或以某一优选实施方式为前提,各个优选实施方式都可以任意叠加组合使用,所述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参数仅是为了清楚表述实用新型人的实用新型验证过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然以其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电池簇储能系统,包括多个由具有BMS装置的电池包互连形成的电池簇、传感器组及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内设置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传感器组和灭火装置信号连接,所述控制箱内还包括与电池簇正极串联的霍尔电流传感器和空气开关,以及与电池簇负极串联的继电器和保险管;所述霍尔电流传感器的检测输出端和所述继电器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还与各个电池包的BMS装置信号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簇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系统还包括电源管理装置,所述电源管理装置包括与外部电源连接的交流/直流转换器,所述交流/直流转换器为所述直流/直流转换器及控制模块供电,所述直流/直流转换器为各个电池包的BMS装置供电。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簇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灭火装置通过RS485总线连接控制模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簇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组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水渍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簇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开关的控制端设置在控制箱或储能系统的外壳上。
CN202221388998.3U 2022-06-06 2022-06-06 一种电池簇储能系统 Active CN2176912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88998.3U CN217691299U (zh) 2022-06-06 2022-06-06 一种电池簇储能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88998.3U CN217691299U (zh) 2022-06-06 2022-06-06 一种电池簇储能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91299U true CN217691299U (zh) 2022-10-28

Family

ID=837059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88998.3U Active CN217691299U (zh) 2022-06-06 2022-06-06 一种电池簇储能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912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52659B (zh) 电池包高压拓补结构及基于该结构的继电器粘连检测方法
CN210283943U (zh) 一种锂电池换电柜安全充电系统
CN112462289B (zh) 蓄电池组在线核容管理装置
CN207304062U (zh) 一种锂电池系统自供电过放保护装置
CN205407405U (zh) 一种电梯锂电池应急装置
CN206807024U (zh) 一种兼具多级保护的集装箱多簇并联储能系统
CN109301908A (zh) 快速充电系统、充电方法及高空作业设备
CN102664454A (zh) 一种基于铁锂电池的非浮充式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
CN114285057B (zh) 一种移动储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3299353U (zh) 蓄电池组半容量放电装置
CN114069782A (zh) 一种锂电容器的电源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4882936A (zh) 一种通信储能电源系统
CN217691299U (zh) 一种电池簇储能系统
CN211605342U (zh) 一种基站退役电池智能管理系统
CN109586368B (zh) 储能系统启动装置、启动方法及储能系统
CN204761067U (zh) 一种通信储能电源系统
CN107390131B (zh) 变电站蓄电池综合监测系统
CN105762906B (zh) 一种阀厅作业平台车智能充电装置及方法
CN212726527U (zh) 一种新型船用水浸自动断电电源
CN208508580U (zh) 一种在线式蓄电池充放电设备
CN210894564U (zh) 一种直流环网在线监测系统
CN112152243A (zh) 锂电储能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9347155A (zh) 遥控器充放电保护方法、遥控器和空调
CN215120191U (zh) 一种取能管理装置
CN215772602U (zh) 一种蓄电池在线智能维护管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