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91297U - 一种含双层可回弹防护盖的车辆配电单元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双层可回弹防护盖的车辆配电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91297U
CN217691297U CN202221103397.3U CN202221103397U CN217691297U CN 217691297 U CN217691297 U CN 217691297U CN 202221103397 U CN202221103397 U CN 202221103397U CN 217691297 U CN217691297 U CN 2176912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ective cover
cover
opening
connecting portion
dou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10339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吉自
王星
戎浩杰
周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ongzhou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ongzhou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ongzhou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ongzhou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10339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912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912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912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含双层可回弹防护盖的车辆配电单元,包括电池包断路单元总成和双层可回弹防护盖,电池包断路单元总成包括电池包断路单元和总成上盖,总成上盖上开设有一开口部,双层可回弹防护盖盖合在开口部上,双层可回弹防护盖包括第一防护盖和第二防护盖,第一防护盖一侧转动连接在开口部一侧,第一防护盖与第二防护盖通过一弹性复位结构连接,使得第二防护盖为可回弹防护盖。本实用新型的双层可回弹防护盖的寿命较长,且第一防护盖满足IPXXB(防止手指触碰)的要求,起到较好的防护作用,且第二防护盖能够自动回弹盖合,能够避免维护人员接触到零件同时防止杂物掉落入开口部内,防止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同时达到较高水平的产线质量管控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含双层可回弹防护盖的车辆配电单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配电单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双层可回弹防护盖的车辆配电单元。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行业在随着环境问题日益得到重视的前提下,发展的越来越快。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670万辆,同比大幅度增长102.4%,其中中国市场销量达到354.8万辆,同比增长160.1%。展望2030年,预计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4780万辆,占当年新车销量的比例将接近50%。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的安全问题又是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而BDU(Battery Disconnect Unit),电池包断路单元,专为电池包内部设计,也是配电盒的一种。BDU作为电动汽车电池箱内保护电池模块,是一种电动汽车锂电池安全解决方案,是电动汽车高压电路系统重要的保护模块,电动汽车的整车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协调驱动电机控制系统,电池管理系统,充电管理系统,DC/DC,电空调,电助力转向,制动系统等高压附件的功能转换和能量分配。
所以电池包断路单元上的铜排处往往设置有防护盖进行安全防护,但是现有技术中的防护盖为单层不可回弹防护盖,即不具有自动回弹功能,安全防护性能较低,该防护盖在生产新能源汽车的装配过程中以及后续维修过程中,一方面需要频繁打开,导致使用寿命较低,另一方面无法满足IPXXB(防止手指触碰)的要求,当维护人员在维修过程中离开(取用工具等情况),单层防护盖无法自动回弹盖合,容易导致其他维护人员误触到铜排,从而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含双层可回弹防护盖的车辆配电单元,以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含双层可回弹防护盖的车辆配电单元,包括电池包断路单元总成和双层可回弹防护盖,电池包断路单元总成包括电池包断路单元和设置在电池包断路单元上的总成上盖,总成上盖上开设有一开口部,双层可回弹防护盖盖合在开口部上,双层可回弹防护盖包括第一防护盖和第二防护盖,第一防护盖一侧转动连接在开口部一侧,第一防护盖与第二防护盖通过一弹性复位结构连接,使得第二防护盖为可回弹防护盖。
优选地,第一防护盖包括一体成型的支撑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分别连接在支撑部同侧的两端,第二防护盖盖合在支撑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围合形成的开口空间上方。
优选地,第二防护盖通过弹性复位结构连接在第二连接部上,第二防护盖远离弹性复位结构的一侧设置有上卡扣部,第一连接部上设置有与上卡扣部卡扣配合的上通孔。
优选地,定义第二防护盖正常盖合使得其与第一防护盖之间的夹角为0°时,第二防护盖的回弹量视为100%,在施加外力将第二防护盖打开使得其与第一防护盖之间的夹角为最大打开角度时,第二防护盖的回弹量视为0%,则在未施加外力的自然状态下,第二防护盖的回弹量大于或等于60%。
优选地,第二防护盖的上卡扣部与第一连接部的上通孔进行卡扣配合的状态为扣合状态,第二防护盖在自然状态下的回弹量为90%,以使得第二防护盖能够基本回弹至扣合状态的位置。
优选地,第一连接部上还设置有下通孔,开口部上设置有与下通孔卡扣配合的下卡扣部。
优选地,第二防护盖靠近上卡扣部一侧的顶壁设置有推动部,推动部的推动方向朝弹性复位结构一侧。
优选地,第二防护盖远离弹性复位结构的一侧设置有两个限位部,第一连接部的顶壁设置有两个凹槽部,限位部与凹槽部限位配合。
优选地,第二连接部朝外延伸形成有两个互相平行的延长部,两个延长部相互背离一侧分别设置有转轴,开口部上设置有转轴孔,转轴转动设置在转轴孔上。
优选地,电池包断路单元上对应开口部的位置为铜排,铜排上还可拆卸安装有外接铜排,第二防护盖、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开口部围合形成有一让位口,用于对外接铜排进行让位。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包括电池包断路单元、总成上盖和双层可回弹防护盖,总成上盖设置在电池包断路单元上,总成上盖上开设有一开口部,双层可回弹防护盖盖合在开口部上,双层可回弹防护盖包括第一防护盖和第二防护盖,第一防护盖一侧转动连接在开口部一侧,第一防护盖与第二防护盖通过一弹性复位结构连接,使得第二防护盖为可回弹防护盖,通过第二防护盖的开合来实现开口部的零件的拆安装与拆卸维修,通过第一防护盖的开合来实现开口部的零件的放入与取出,该技术方案的第一防护盖无需频繁打开,保证了双层可回弹防护盖整体的使用寿命,且第一防护盖满足IPXXB(防止手指触碰)的要求,起到较好的防护作用,使得当维护人员在安装以及维修过程中都不易触碰到开口部内的零件,安全防护性能较高,且由于第二防护盖为可回弹防护盖,得当维护人员在安装以及维修过程中离开(取用工具等情况),第二防护盖可以在弹性复位结构作用下自动回弹盖合,能够避免其他维护人员接触到零件同时防止杂物掉落入开口部内,防止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同时达到较高水平的产线质量管控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池包断路单元在未安装外接铜排且双层可回弹防护盖处于未盖合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池包断路单元完成外接铜排安装且双层可回弹防护盖处于未盖合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池包断路单元完成外接铜排安装且双层可回弹防护盖处于盖合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双层可回弹防护盖的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双层可回弹防护盖的俯视图;
图6是图5中A-A处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双层可回弹防护盖的侧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双层可回弹防护盖的前视图。
附图标注:1电池包断路单元,2总成上盖,21开口部,3双层可回弹防护盖,31第一防护盖、311第一连接部、312第二连接部、313支撑部,32第二防护盖,4弹性回弹结构,5推动部,6限位部,7凹槽部,8上卡扣部,9上通孔,10下卡扣部,11下通孔,12延长部,13转轴,14转轴孔,15让位口,16铜排,17外接铜排,18紧固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参阅图1-8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含双层可回弹防护盖的车辆配电单元,包括电池包断路单元总成和双层可回弹防护盖3,电池包断路单元总成包括电池包断路单元1和设置在电池包断路单元1上的总成上盖2,总成上盖2上开设有一开口部21,双层可回弹防护盖3盖合在开口部21上,双层可回弹防护盖3包括第一防护盖31和第二防护盖32,第一防护盖31一侧转动连接在开口部21一侧,第一防护盖31与第二防护盖32通过一弹性复位结构4连接,使得第二防护盖32为可回弹防护盖。
上述技术方案,当维护人员需要在开口部21处进行零件的安装作业时,先将第一防护盖31向上转动打开,将零件放置进开口部21内对应的安装位置,然后将双层可回弹防护盖3整体向下转动盖合在开口部21上,再将第二防护盖32打开,将通过工具透过第一防护盖31的开口空间,从而进入开口部21对零件进行锁固配合,从而完成零件的安装过程;当维护人员需要对零件进行维修时,维护人员只需要将第二防护盖32打开,第一防护盖31继续盖合在开口部21上,即可完成对开口部21内的零件的拆卸作业,然后再将第一防护盖31打开,从而将零件取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防护盖31无需频繁打开,保证了双层可回弹防护盖3整体的使用寿命,且第一防护盖31满足IPXXB(防止手指触碰)的防护要求,起到较好的防护作用,使得当维护人员在安装以及维修过程中都不易触碰到开口部21内的零件,安全防护性能较高,且由于第二防护盖32为可回弹防护盖,使得当维护人员在安装以及维修过程中离开(取用工具等情况),第二防护盖32可以在弹性复位结构4作用下自动回弹盖合,能够避免其他维护人员接触到零件同时防止杂物掉落入开口部21内,防止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同时达到较高水平的产线质量管控的要求。
本实施例中,第一防护盖31包括一体成型的支撑部313、第一连接部311和第二连接部312,第一连接部311、第二连接部312分别连接在支撑部313同侧的两端,第二防护盖32盖合在支撑部313、第一连接部311和第二连接部312围合形成的开口空间上方,从而使得第一防护盖31与第二防护盖32互相配合对开口部21进行盖合防护。
本实施例中,第二防护盖32通过弹性复位结构4连接在第二连接部312上,第二防护盖32远离弹性复位结构4的一侧设置有上卡扣部8,第一连接部311上设置有与上卡扣部8卡扣配合的上通孔9,通过上卡扣部8与上通孔9进行卡扣配合,使得第二防护盖32能够稳固盖合在第一防护盖31的开口空间上方。
本实施例中,定义第二防护盖32正常盖合使得其与第一防护盖31之间的夹角为0°时,第二防护盖32的回弹量视为100%,在施加外力将第二防护盖32打开使得其与第一防护盖31之间的夹角为最大打开角度时,第二防护盖32的回弹量视为0%,则在未施加外力的自然状态下,第二防护盖32的回弹量大于或等于60%,使得当维护人员在维修过程中离开时,第二防护盖32能够自动回弹对开口部21的大部分区域进行遮挡防护,避免外部异物或者人体接触到开口部21内的零部件,从而降低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
具体的,第二防护盖32与第一防护盖31之间的夹角的最大打开角度为120°,在自然状态下,第二防护盖32与第一防护盖31之间的夹角为120°-120°*60%=48°
本实施例中,双层可回弹防护盖3的材料采用特定的材料为PP+GF10,且弹性复位结构4为具有一定长度且折弯设计的弹性片,弹性片与第二防护盖32和第一防护盖31一体成型,弹性片设置固定的折弯长度为14.8mm以及折弯角度为内圆角R3.5,对于变形部分通过计算设定厚度为1mm,保证可回弹部分的设计寿命≥5次,同时回弹量≥60%,以确保维护任何操作时的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第二防护盖32的上卡扣部8与第一连接部311的上通孔9进行卡扣配合的状态为扣合状态,第二防护盖32在自然状态下的回弹量为90%,以使得第二防护盖32能够基本回弹至扣合状态的位置,进一步增大了对开口部21的遮挡防护面积,从而进一步降低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311上还设置有下通孔11,开口部21上设置有与下通孔11卡扣配合的下卡扣部10,通过下卡扣部10与下通孔11卡扣配合,实现将第一防护盖31固定在开口部21上。
本实施例中,第二防护盖32靠近上卡扣部8一侧的顶壁设置有推动部5,推动部5的推动方向朝弹性复位结构4一侧,当需要打开第二防护盖32进行安装维修作业时,只需要将推动部5朝弹性复位结构4一侧推动,使得上卡扣部8脱离上通孔9,再将手动将第二防护盖32打开即可。
本实施例中,第二防护盖32远离弹性复位结构4的一侧设置有两个限位部6,第一连接部311的顶壁设置有两个凹槽部7,限位部6与凹槽部7限位配合,使得第二防护盖32能够稳定盖合限位在第一防护盖31上。
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312朝外延伸形成有两个互相平行的延长部12,两个延长部12相互背离一侧分别设置有转轴13,开口部21上设置有转轴孔14,转轴13转动设置在转轴孔14上。
参阅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电池包断路单元1上对应开口部21的位置为铜排16,铜排16上还可拆卸安装有外接铜排17,第二防护盖32、第一连接部311、第二连接部312、开口部21围合形成有一让位口15,用于对外接铜排17进行让位。
本实施例的操作流程如下:
当维护人员需要在开口部21处的铜排16上安装外接铜排17时,先将下卡扣部10脱离于下通孔11,再将双层可回弹防护盖3整体沿转轴13向上转动打开,将外接铜排17放置进开口部21的与铜排16对应的安装位置,然后将双层可回弹防护盖3整体沿转轴13向下转动,使得下卡扣部10与下通孔11扣合配合,从而使得双层可回弹防护盖3整体盖合在开口部21上,再将第二防护盖32打开,将紧固螺栓18透过第一防护盖31的开口空间,从而进入开口部21对外接铜排17与铜排16进行锁固配合,从而完成外接铜排17的安装过程;当维护人员需要对外接铜排17进行维修时,维护人员只需要将第二防护盖32打开,第一防护盖31继续盖合在开口部21上,即可对开口部21内的紧固螺栓18拆卸出来,再将第一防护盖31打开,从而将外接铜排17取出,该方式使得当维护人员在维修过程中离开(取用工具等情况),第二防护盖32可以在弹性复位结构4作用下自动回弹盖合,能够避免其他维护人员接触到铜排16同时防止杂物掉落入开口部21内,安全防护性能较高,防止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同时达到较高水平的产线质量管控的要求。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的各种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含双层可回弹防护盖的车辆配电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包断路单元总成和双层可回弹防护盖,电池包断路单元总成包括电池包断路单元和设置在电池包断路单元上的总成上盖,总成上盖上开设有一开口部,双层可回弹防护盖盖合在开口部上,双层可回弹防护盖包括第一防护盖和第二防护盖,第一防护盖一侧转动连接在开口部一侧,第一防护盖与第二防护盖通过一弹性复位结构连接,使得第二防护盖为可回弹防护盖。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含双层可回弹防护盖的车辆配电单元,其特征在于:第一防护盖包括一体成型的支撑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分别连接在支撑部同侧的两端,第二防护盖盖合在支撑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围合形成的开口空间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含双层可回弹防护盖的车辆配电单元,其特征在于:第二防护盖通过弹性复位结构连接在第二连接部上,第二防护盖远离弹性复位结构的一侧设置有上卡扣部,第一连接部上设置有与上卡扣部卡扣配合的上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含双层可回弹防护盖的车辆配电单元,其特征在于:定义第二防护盖正常盖合使得其与第一防护盖之间的夹角为0°时,第二防护盖的回弹量视为100%,在施加外力将第二防护盖打开使得其与第一防护盖之间的夹角为最大打开角度时,第二防护盖的回弹量视为0%,则在未施加外力的自然状态下,第二防护盖的回弹量大于或等于60%。
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含双层可回弹防护盖的车辆配电单元,其特征在于:第二防护盖的上卡扣部与第一连接部的上通孔进行卡扣配合的状态为扣合状态,第二防护盖在自然状态下的回弹量为90%,以使得第二防护盖能够基本回弹至扣合状态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含双层可回弹防护盖的车辆配电单元,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部上还设置有下通孔,开口部上设置有与下通孔卡扣配合的下卡扣部。
7.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含双层可回弹防护盖的车辆配电单元,其特征在于:第二防护盖靠近上卡扣部一侧的顶壁设置有推动部,推动部的推动方向朝弹性复位结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含双层可回弹防护盖的车辆配电单元,其特征在于:第二防护盖远离弹性复位结构的一侧设置有两个限位部,第一连接部的顶壁设置有两个凹槽部,限位部与凹槽部限位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含双层可回弹防护盖的车辆配电单元,其特征在于:第二连接部朝外延伸形成有两个互相平行的延长部,两个延长部相互背离一侧分别设置有转轴,开口部上设置有转轴孔,转轴转动设置在转轴孔上。
10.根据权利要求2-9任一中所述的含双层可回弹防护盖的车辆配电单元,其特征在于:电池包断路单元上对应开口部的位置为铜排,铜排上还可拆卸安装有外接铜排,第二防护盖、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开口部围合形成有一让位口,用于对外接铜排进行让位。
CN202221103397.3U 2022-05-10 2022-05-10 一种含双层可回弹防护盖的车辆配电单元 Active CN2176912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03397.3U CN217691297U (zh) 2022-05-10 2022-05-10 一种含双层可回弹防护盖的车辆配电单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03397.3U CN217691297U (zh) 2022-05-10 2022-05-10 一种含双层可回弹防护盖的车辆配电单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91297U true CN217691297U (zh) 2022-10-28

Family

ID=837365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103397.3U Active CN217691297U (zh) 2022-05-10 2022-05-10 一种含双层可回弹防护盖的车辆配电单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912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403875U (zh) 电池模组、动力电池包和车辆
CN218939916U (zh) 一种防水电池包
CN211530012U (zh) 电芯、模组以及动力电池包
WO2018094792A1 (zh) 电池壳体、电池及无人飞行器
CN217691297U (zh) 一种含双层可回弹防护盖的车辆配电单元
CN114843633A (zh) 一种含双层可回弹防护盖的车辆配电单元
CN214797883U (zh) 电池模组信号采集接口防护组件和电池模组
CN210489659U (zh) 一种储能电池包及其端板组件
CN219811669U (zh) 一种bdu防护装置
CN208444791U (zh) 一种空气开关保护罩及电气设备
CN208848959U (zh) 一种电池模组用保护盖
CN215360940U (zh) 一种汽车储能系统用的防护装置
CN201536117U (zh) 一种电池箱和电池组
CN214155013U (zh) 一种正极电源保险盒
JP2006269186A (ja) バッテリ端子の保護装置
CN212519610U (zh) 一种pcb线路板电路防过载烧断装置
CN215342891U (zh) 车载蓄电池组采集管理装置
CN213354706U (zh) 一种具备防盗定位功能的电动车用铅酸蓄电池
CN220155625U (zh) 一种电池模组防喷溅电池支架及储能电源
CN210489852U (zh) 一种发电机正极保护套
CN212136516U (zh) 一种新型防潮锂电池装置
CN210040369U (zh) 一种电池包
CN214336845U (zh) 电池模组
CN217934105U (zh) 换电电池的散热上盖
CN201638897U (zh) 一种具有电极保护装置的蓄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