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89833U - 一种双按键控制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按键控制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89833U
CN217689833U CN202221996323.7U CN202221996323U CN217689833U CN 217689833 U CN217689833 U CN 217689833U CN 202221996323 U CN202221996323 U CN 202221996323U CN 217689833 U CN217689833 U CN 2176898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circuit board
triode
power supply
butt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9632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永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 Bo Golden Power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 Bo Golden Power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 Bo Golden Power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 Bo Golden Power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99632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898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898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898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Landscapes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按键灯串控制器,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一用于控制灯串工作的电路板,电路板的输入端与供电电源电连接,电路板的输出端与灯串电连接,电路板上电连接一长按时用于调节灯串定时状态的定时按钮,电路板上还电连接一短按时用于调节灯串亮度的调光按钮,壳体上设有用于安装定时按钮和调光按钮的安装孔,定时按钮和调光按钮远离电路板一端伸出安装孔,电路板上设有用于显示定时状态的指示模块。本实用新型将控制定时的定时按钮和控制亮度的调光按钮都设置在电路板上,且一端伸出壳体上的安装孔,方便按压按钮,实现对灯串的功能进行控制,同时通过指示模块来显示定时状态,可以更好的区分当前的定时。

Description

一种双按键控制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双按键控制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灯串的应用越来越广。在针对灯串的控制一般都是通过一个控制器进行控制的,实现灯串的多路控制。而在现有技术中,灯串的为了实现更多功能模式下的展示,一般都会有定时控制和调光控制,而现有技术中,针对这种控制,为了方便设置调控,一般都是通过红外遥控来控制控制器实现各种功能,大部分的功能实现都在红外遥控器上进行实现,红外遥控器也可以通过多个按钮来实现多个功能。
但这种设计因需要红外遥控,且遥控器上需过多设置按钮,在整体设计上十分不便,电路结构等都较为复杂,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按键控制器,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定时和调光的控制需红外控制成本较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按键灯串控制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一用于控制灯串工作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的输入端与供电电源电连接,所述电路板的输出端与灯串电连接,所述电路板上电连接一长按时用于调节灯串定时状态的定时按钮,所述电路板上还电连接一短按时用于调节灯串亮度的调光按钮,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安装定时按钮和调光按钮的安装孔,所述定时按钮和调光按钮远离电路板一端伸出安装孔,所述电路板上设有用于显示定时状态的指示模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将控制定时的定时按钮和控制亮度的调光按钮都设置在电路板上,且一端伸出壳体上的安装孔,方便按压按钮,实现对灯串的功能进行控制,同时通过指示模块来显示定时状态,可以更好的区分当前的定时。
优选的,所述指示模块包括用于单独亮灯显示第一定时状态的第一指示灯,和用于单独亮灯显示第二定时状态的第二指示灯,所述第一指示灯和第二指示灯均电连接于电路板上,且同时亮灯用于显示第三定时状态。
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只通过设置两个指示灯,就可以实现三种定时状态的指示,减少整体设计中电子元器件的数量,使电路更加的简单。
优选的,所述壳体在电路板输入端一侧设有USB连接器,所述USB连接器与电路板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壳体在电路板输出端一侧通过线束与灯串电连接。
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USB连接器来实现控制器的供电,使整个控制器的供电更加方便,应用更广。
优选的,所述电路板的输入端与第一连接端子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与供电电源电连接,所述电路板的输出端通过线束与第二连接端子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子与灯串电连接。
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两个连接端子来分别对供电端和灯串端进行连接,方便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与壳体之间设有第一密封件;所述线束与壳体之间设有第二密封件;所述定时按钮和调光按钮在安装孔处设有第三密封件。
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设置密封件结构,使得整个结构能够有防水性能,保证壳体内部的电路板不会收到水汽的影响。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包括第一连接头本体,所述第一连接头本体远离壳体一侧内凹形成第一插槽,所述第一插槽内凸设有与供电电源端匹配连接的防呆块,所述防呆块内设有与电路板的输入端电连接的母端子,所述第一连接头本体远离壳体一侧的外表面设有与供电电源端螺纹连接的外螺纹。
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防呆块来保证连接的准确性,防止正反接错;通过母端子,可以实现公母对插连接,连接方便;再结合外螺纹结构,方便在公母对插连接中,保证连接的稳定,防止插接断开。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端子包括第二连接头本体,所述第二连接头本体远离壳体一侧内凹形成与灯串连接端匹配的防呆槽,所述防呆槽内固定有与线束电连接的公端子,所述第二连接头本体外活动套设有一防水罩,所述防水罩内表面设有与灯串连接端螺纹连接的内螺纹。
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防呆槽来保证连接的准确性,防止正反接错;通过公端子,可以实现公母对插连接,连接方便;再结合防水罩内螺纹结构,保证与灯串连接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电路板内设有用于驱动灯串的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包括驱动芯片U1、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和三极管Q4,所述驱动芯片U1的一个驱动引脚通过电阻R19与三极管Q2的基极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电阻R10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供电电源的正极IN+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电阻R16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电连接;所述驱动芯片U1的另一个驱动引脚通过电阻R18与三极管Q3的基极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电阻R9接地,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4的集电极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与供电电源的正极IN+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通过电阻R17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灯串第一输出控制端OUT1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灯串第二输出控制端OUT2电连接,所述灯串第一输出控制端OUT1和灯串第二输出控制端OUT2之间并联有电阻R8和电容C7。
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四个三极管即可实现两线两路控制,可以实现灯串的第一输出控制端OUT1和第二输出控制端OUT2,一端高电平一端低电平实现对灯串的控制。
优选的,所述电路板内设有用于给驱动芯片U1稳定工作电压的稳压电路,所述稳压电路包括二极管D1、电解电容EC1、电容C3、电阻R1和稳压二极管ZD1,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与供电电源的负极IN-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与供电电源的正极IN+电连接,所述供电电源的正极IN+与电解电容EC1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电解电容EC1的负极与供电电源的负极IN-电连接,所述电容C3电连接于供电电源的正极IN+和供电电源的负极IN-之间,所述供电电源的正极IN+通过电阻R1与稳压二级管ZD1的负极电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ZD1的正极与供电电源的负极IN-电连接,所述稳压二级管ZD1的负极与驱动芯片U1的供电端电连接,所述供电电源的负极IN-接地。
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保证驱动芯片U1的供电电压稳定,使驱动芯片U1能够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按键灯串控制器的实施例一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按键灯串控制器的实施例一反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按键灯串控制器的实施例二机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按键灯串控制器中的电路板电路图。
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2-定时按钮;3-调光按钮;4-安装孔;5-USB连接器;6-第一连接端子;61-第一连接头本体;62-第一插槽;63-防呆块;64-母端子;65-外螺纹;7-线束;8-第二连接端子;81-第二连接头本体;82-防呆槽;83-公端子;84-防水罩;85-内螺纹;91-第一密封件;92-第二密封件;93-第三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双按键灯串控制器,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有一用于控制灯串工作的电路板,电路板的输入端与供电电源电连接,电路板的输出端与灯串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电路板上电连接一长按时用于调节灯串定时状态的定时按钮2,电路板上还电连接一短按时用于调节灯串亮度的调光按钮3,壳体1上设有用于安装定时按钮2和调光按钮3的安装孔4,定时按钮2和调光按钮3远离电路板一端伸出安装孔4,电路板上设有用于显示定时状态的指示模块。
将控制定时的定时按钮2和控制亮度的调光按钮3都设置在电路板上,且一端伸出壳体1上的安装孔4,方便按压按钮,实现对灯串的功能进行控制,同时通过指示模块来显示定时状态,可以更好的区分当前的定时。
其中,指示模块包括用于单独亮灯显示第一定时状态的第一指示灯,和用于单独亮灯显示第二定时状态的第二指示灯,第一指示灯和第二指示灯均电连接于电路板上,且同时亮灯用于显示第三定时状态。
只通过设置两个指示灯,就可以实现三种定时状态的指示,减少整体设计中电子元器件的数量,使电路更加的简单。
为了更好的实现定时功能,在本实施例中,长按三秒定时按钮2可以实现6H ON/18H OFF,再次长按3秒定时按钮2可以实现8H ON/16H OFF,再次长按3秒定时按钮2可以实现6H ON/6H OFF/3H ON/9H OFF,可以实现三个档位的定时调节,三个档位分别通过两个指示灯来展示。
为了更好的实现调光功能,在本实施例中,短按调光按钮3可以实现4档调光,分别为100%/75%/50%/25%。
作为本申请中的其中一个实施例:壳体1在电路板输入端一侧设有USB连接器5,USB连接器5与电路板的输入端电连接,壳体1在电路板输出端一侧通过线束7与灯串电连接。通过USB连接器5来实现控制器的供电,使整个控制器的供电更加方便,应用更广。
作为本申请中的另一个实施例:电路板的输入端与第一连接端子6电连接,第一连接端子6与供电电源电连接,电路板的输出端通过线束7与第二连接端子8电连接,第二连接端子8与灯串电连接。通过两个连接端子来分别对供电端和灯串端进行连接,方便连接。
其中,第一连接端子6与壳体1之间设有第一密封件91;线束7与壳体1之间设有第二密封件92;定时按钮2和调光按钮3在安装孔4处设有第三密封件93。通过设置密封件结构,使得整个结构能够有防水性能,保证壳体1内部的电路板不会收到水汽的影响。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端子6包括第一连接头本体61,第一连接头本体61远离壳体1一侧内凹形成第一插槽62,第一插槽62内凸设有与供电电源端匹配连接的防呆块63,防呆块63内设有与电路板的输入端电连接的母端子64,第一连接头本体61远离壳体1一侧的外表面设有与供电电源端螺纹连接的外螺纹65。
通过防呆块63来保证连接的准确性,防止正反接错;通过母端子64,可以实现公母对插连接,连接方便;再结合外螺纹65结构,方便在公母对插连接中,保证连接的稳定,防止插接断开。
其中,第二连接端子8包括第二连接头本体81,第二连接头本体81远离壳体1一侧内凹形成与灯串连接端匹配的防呆槽82,防呆槽82内固定有与线束7电连接的公端子83,第二连接头本体81外活动套设有一防水罩84,防水罩84内表面设有与灯串连接端螺纹连接的内螺纹85。
通过防呆槽82来保证连接的准确性,防止正反接错;通过公端子83,可以实现公母对插连接,连接方便;再结合防水罩84的内螺纹85结构,保证与灯串连接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电路板内设有用于驱动灯串的驱动电路,驱动电路包括驱动芯片U1、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和三极管Q4。
驱动芯片U1的一个驱动引脚(在本实施例为驱动芯片U1的第六引脚,当然也可以是其他引脚。)通过电阻R19与三极管Q2的基极电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电阻R10接地,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电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供电电源的正极IN+电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电阻R16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电连接;
驱动芯片U1的另一个驱动引脚(在本实施例中为驱动芯片U1的第五引脚,当然也可以是其他引脚。)通过电阻R18与三极管Q3的基极电连接,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电阻R9接地,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4的集电极电连接,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与供电电源的正极IN+电连接,三极管Q4的基极通过电阻R17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电连接;
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灯串第一输出控制端OUT1电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灯串第二输出控制端OUT2电连接,灯串第一输出控制端OUT1和灯串第二输出控制端OUT2之间并联有电阻R8和电容C7。
其中,三极管Q2和三极管Q3为NPN型三极管,三极管Q1和三极管Q4为PNP型三极管。
通过四个三极管即可实现两线两路控制,可以实现灯串的第一输出控制端OUT1和第二输出控制端OUT2,一端高电平一端低电平实现对灯串的控制。
灯串驱动工作原理:
当驱动芯片U1的第六引脚输出低电平,第五引脚输出高电平。三极管Q3的基极为高电平,使得三极管Q3导通,进而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为低电平,第二输出控制端OUT2为低电平,进一步的与之相连的三极管Q1的基极为低电平,使得三极管Q1导通,进而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为高电平,第一输出控制端OUT1为高电平,此时能够实现灯串的一路控制。
当驱动芯片U1的第六引脚输出高电平,第五引脚输出低电平。三极管Q2的基极为高电平,使得三极管Q2导通,进而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为低电平,第一输出控制端OUT1为低电平,进一步的与之相连的三极管Q4的基极为低电平,使得三极管Q4导通,进而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为高电平,第二输出控制端OUT1为高电平,此时能够实现灯串的另一路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电路板内设有用于给驱动芯片U1稳定工作电压的稳压电路,稳压电路包括二极管D1、电解电容EC1、电容C3、电阻R1和稳压二极管ZD1。
二极管D1的正极与供电电源的负极IN-电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与供电电源的正极IN+电连接,供电电源的正极IN+与电解电容EC1的正极电连接,电解电容EC1的负极与供电电源的负极IN-电连接,电容C3电连接于供电电源的正极IN+和供电电源的负极IN-之间,供电电源的正极IN+通过电阻R1与稳压二级管ZD1的负极电连接,稳压二极管ZD1的正极与供电电源的负极IN-电连接,稳压二级管ZD1的负极与驱动芯片U1的供电端电连接,供电电源的负极IN-接地。
保证驱动芯片U1的供电电压稳定,使驱动芯片U1能够稳定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将控制定时的定时按钮2和控制亮度的调光按钮3都设置在电路板上,且一端伸出壳体1上的安装孔4,方便按压按钮,实现对灯串的功能进行控制,同时通过指示模块来显示定时状态,可以更好的区分当前的定时。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虽然本公开披露如上,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双按键灯串控制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有一用于控制灯串工作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的输入端与供电电源电连接,所述电路板的输出端与灯串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上电连接一长按时用于调节灯串定时状态的定时按钮(2),所述电路板上还电连接一短按时用于调节灯串亮度的调光按钮(3),所述壳体(1)上设有用于安装定时按钮(2)和调光按钮(3)的安装孔(4),所述定时按钮(2)和调光按钮(3)远离电路板一端伸出安装孔(4),所述电路板上设有用于显示定时状态的指示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按键灯串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模块包括用于单独亮灯显示第一定时状态的第一指示灯,和用于单独亮灯显示第二定时状态的第二指示灯,所述第一指示灯和第二指示灯均电连接于电路板上,且同时亮灯用于显示第三定时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按键灯串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在电路板输入端一侧设有USB连接器(5),所述USB连接器(5)与电路板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壳体(1)在电路板输出端一侧通过线束(7)与灯串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按键灯串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板的输入端与第一连接端子(6)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子(6)与供电电源电连接,所述电路板的输出端通过线束(7)与第二连接端子(8)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子(8)与灯串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按键灯串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6)与壳体(1)之间设有第一密封件(91);所述线束(7)与壳体(1)之间设有第二密封件(92);所述定时按钮(2)和调光按钮(3)在安装孔(4)处设有第三密封件(93)。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按键灯串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6)包括第一连接头本体(61),所述第一连接头本体(61)远离壳体(1)一侧内凹形成第一插槽(62),所述第一插槽(62)内凸设有与供电电源端匹配连接的防呆块(63),所述防呆块(63)内设有与电路板的输入端电连接的母端子(64),所述第一连接头本体(61)远离壳体(1)一侧的外表面设有与供电电源端螺纹连接的外螺纹(65)。
7.根据权利要求4~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双按键灯串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端子(8)包括第二连接头本体(81),所述第二连接头本体(81)远离壳体(1)一侧内凹形成与灯串连接端匹配的防呆槽(82),所述防呆槽(82)内固定有与线束(7)电连接的公端子(83),所述第二连接头本体(81)外活动套设有一防水罩(84),所述防水罩(84)内表面设有与灯串连接端螺纹连接的内螺纹(85)。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按键灯串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内设有用于驱动灯串的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包括驱动芯片U1、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和三极管Q4,
所述驱动芯片U1的一个驱动引脚通过电阻R19与三极管Q2的基极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电阻R10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供电电源的正极IN+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电阻R16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电连接;
所述驱动芯片U1的另一个驱动引脚通过电阻R18与三极管Q3的基极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电阻R9接地,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4的集电极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与供电电源的正极IN+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通过电阻R17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电连接;
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灯串第一输出控制端OUT1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灯串第二输出控制端OUT2电连接,所述灯串第一输出控制端OUT1和灯串第二输出控制端OUT2之间并联有电阻R8和电容C7。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双按键灯串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内设有用于给驱动芯片U1稳定工作电压的稳压电路,所述稳压电路包括二极管D1、电解电容EC1、电容C3、电阻R1和稳压二极管ZD1,
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与供电电源的负极IN-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与供电电源的正极IN+电连接,所述供电电源的正极IN+与电解电容EC1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电解电容EC1的负极与供电电源的负极IN-电连接,所述电容C3电连接于供电电源的正极IN+和供电电源的负极IN-之间,所述供电电源的正极IN+通过电阻R1与稳压二级管ZD1的负极电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ZD1的正极与供电电源的负极IN-电连接,所述稳压二级管ZD1的负极与驱动芯片U1的供电端电连接,所述供电电源的负极IN-接地。
CN202221996323.7U 2022-07-28 2022-07-28 一种双按键控制器 Active CN2176898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96323.7U CN217689833U (zh) 2022-07-28 2022-07-28 一种双按键控制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96323.7U CN217689833U (zh) 2022-07-28 2022-07-28 一种双按键控制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89833U true CN217689833U (zh) 2022-10-28

Family

ID=837206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96323.7U Active CN217689833U (zh) 2022-07-28 2022-07-28 一种双按键控制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898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39435A (zh) 照明装置及其控制器
CN104470092B (zh) 一种调光手电筒的控制电路及无极调光手电筒
CN217689833U (zh) 一种双按键控制器
CN207910197U (zh) 一种壁式嵌入带小夜灯插座电工电器附件装置
CN217584278U (zh) 色温可调的led灯具
CN214228507U (zh) Led灯触摸调光电路、装置及灯具
CN209880974U (zh) 一种背光大屏显示的定时器插座
CN202177018U (zh) 台灯
US20210148556A1 (en) Multi-button Lamp Power Supply or Controller
JP2013004189A (ja) Led照明装置
CN217816409U (zh) 色温调节装置及灯
CN210840133U (zh) 一种二线式无余晖led驱动电路及应用其的灯具
CN218095492U (zh) 一种基于多用途可扩展插座的照明灯具
CN214544875U (zh) 调光控制电路及灯具
CN217522977U (zh) 一种轨道驱动模块、轨道灯及轨道灯系统
CN215452907U (zh) 一种单键自锁式电子开关电路
CN219697935U (zh) 一种正负极可切换调光模块
CN217239344U (zh) 一种具有定时调光功能的灯开关
CN219145681U (zh) 一种去频闪调控电路
CN216897209U (zh) 灯具
CN214851910U (zh) 两通道pwm控制的led拨码调光调色装置
CN216673350U (zh) 调光调色电路、线路板及电器
CN210491276U (zh) 一种稳定运行的led驱动电路及应用其的灯具
CN220823324U (zh) 一种led灯驱动电路
CN217468972U (zh) 多功能调光电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