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86826U - 一种板式换热器保温壳 - Google Patents

一种板式换热器保温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86826U
CN217686826U CN202123372670.0U CN202123372670U CN217686826U CN 217686826 U CN217686826 U CN 217686826U CN 202123372670 U CN202123372670 U CN 202123372670U CN 217686826 U CN217686826 U CN 2176868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connecting rod
heat exchanger
shell
heat preserv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37267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付亚伟
张冬梅
陈煜�
楚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oyang Xinao Ener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uoyang Xinao Ener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oyang Xinao Ener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Luoyang Xinao Ener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37267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868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868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868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的一种板式换热器保温壳,包括后保温壳体、前保温壳体、中间保温壳体,所述前保温壳体、中间保温壳体以及后保温壳体前后并列设置构成箱体结构,且相邻的保温壳体之间设有密封件。本实用新型箱体结构为拼接时结构,可以根据不同板数的换热器选择合适的中间保温壳体,或者增加中间保温壳体的数量,实现与对应的换热器相适配,通用性较强;检修时,可以通过解除连接件与后连接耳或前连接耳之间的连接关系,即可取下前保温壳体和中间保温壳体,使得换热器本体裸露,因此检修时更加的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板式换热器保温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板式换热器保温壳。
背景技术
换热器(heat exchanger),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在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应用广泛。
换热器在运行时壳体内外温差较大,特别是冬天在室外运行的换热器,介质在换热器内部换热的同时,又与外部环境中的冷空气介质进行了热能互换,造成了热能的损耗,因此需要对换热器进行保温处理。
现有的换热器保温装置存在以下缺陷:1、壳体一般为固定式箱体结构,通用性较低、后续维修换热器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板式换热器保温壳。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板式换热器保温壳,包括后保温壳体、前保温壳体、中间保温壳体,所述前保温壳体、中间保温壳体以及后保温壳体前后并列设置构成箱体结构,且相邻的保温壳体之间设有密封件;
所述后保温壳体内腔设有用于固定安装板式换热器的安装结构,后保温壳体两相对的外侧壁均设有后连接耳,前保温壳体外侧壁设有与后连接耳一一对应的前连接耳,同侧的前连接耳与后连接耳之间可拆卸连接有用于保证相邻的两个保温壳体之间密封配合的连接件。
优选的,所述密封件为弹性密封件。
优选的,相邻的两个保温壳体的相对敞口端均设有翻边,且两个翻边均为内翻边或外翻边,密封件位于两个翻边之间。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后端活动贯穿对应的后连接耳,且连接杆该端端部设有第一限位结构,连接杆前端活动贯穿对应的前连接耳,且连接杆可拆卸连接有使连接杆与该前连接耳稳定配合的第二限位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为台阶或螺母。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位于第一限位结构与后连接耳之间的杆身匹配套设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为螺母,所述连接杆位于前连接耳前方的杆身与该螺母螺纹配合。
优选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为销钉,所述连接杆杆身沿其轴向间隔设有多个与该销钉匹配的销孔,且该销孔沿连接杆径向设置,该销钉内端端部沿连接杆径向滑动贯穿对应的前连接耳,且销钉该端端部插接在对应的销孔内。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前端设有防滑结构。
优选的,所述中间保温壳体外侧壁固接有能够与连接杆杆身前后滑动连接的连接块。
有益效果在于:
1、箱体结构为拼接时结构,可以根据不同板数的换热器选择合适的中间保温壳体,或者增加中间保温壳体的数量,实现与对应的换热器相适配,通用性较强;
2、检修时,可以通过解除连接件与后连接耳或前连接耳之间的连接关系,即可取下前保温壳体和中间保温壳体,使得换热器本体裸露,因此检修时更加的方便
3、相邻的保温壳体之间或者第一限位结构与后连接耳之间存在变形补偿量,因此保温壳体在热胀冷缩后不会发生严重的变形。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技术特征及其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内容中阐述地更加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践可以了解到。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I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后保温壳体;11、后连接耳;2、前保温壳体;21、前连接耳;3、中间保温壳体;31、连接块;4、连接件;41、连接杆;42、第一限位结构;43、第二限位结构;44、弹簧;5、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一,如图1-2所示,一种板式换热器保温壳,包括后保温壳体1、前保温壳体2、中间保温壳体3,所述前保温壳体2、中间保温壳体3以及后保温壳体1前后并列设置构成箱体结构,且相邻的保温壳体之间设有密封件5,优选的,所述密封件5为弹性密封件,例如橡胶密封件,这样可以通过密封件的弹性变形,使得保温壳体之间的良好密封性,并且能够很好的消除因保温壳体的热障冷缩带来的不良后果,例如,热障冷缩后,保温壳体可以发生变形,影响密封,保温壳体为内部设有保温夹层的壳体,或内壁或外壁设有保温层的壳体;
所述后保温壳体1内腔设有用于固定安装板式换热器的安装结构,后保温壳体1两相对的外侧壁均设有后连接耳11,前保温壳体2外侧壁设有与后连接耳11一一对应的前连接耳21,同侧的前连接耳21与后连接耳11之间可拆卸连接有用于保证相邻的两个保温壳体之间密封配合的连接件4,即后保温壳体1敞口端与中间保温壳体3后敞口端之间、中间保温壳体3前敞口端与前保温壳体2敞口端之间密封配合,当中间保温壳体3设有多个时,相邻的两个中间保温壳体3之间也密封配合;
这样设置箱体结构为拼接时结构,可以根据不同板数的换热器选择合适的中间保温壳体3,或者增加中间保温壳体3的数量,实现与对应的换热器相适配,通用性较强;检修时,可以通过解除连接件4与后连接耳11或前连接耳21之间的连接关系,即可取下前保温壳体2和中间保温壳体3,使得换热器本体裸露,因此检修时更加的方便。
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如图1-2所示,相邻的两个保温壳体的相对敞口端均设有翻边,且两个翻边均为内翻边或外翻边,密封件5位于两个翻边之间,这样设置可以在保证敞口端与密封件贴合的情况下,减小保温壳体的厚度,降低生产成本。
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如图1-2所示,所述连接件4包括连接杆41,所述连接杆41后端活动贯穿对应的后连接耳11,且连接杆41该端端部设有第一限位结构42,连接杆41前端活动贯穿对应的前连接耳21,且连接杆41可拆卸连接有使连接杆41与该前连接耳21稳定配合的第二限位结构43;
所述第一限位结构42为台阶或螺母;
这样设置安装时,可以通过拉动连接杆41,使得第一限位结构42与后连接耳11抵触在一起,然后利用第二限位结构43,使得连接杆41与前连接耳21之间连接,且保证密封件5处于被挤压的状态即可。
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如图1-2所示,所述连接杆41位于第一限位结构42与后连接耳11之间的杆身匹配套设有弹簧44,这样设置可以通过弹簧44的弹性使得第一限位结构42与后连接耳11弹性抵触,此时密封件5可以采用非弹性的密封件5。
实施例五,在实施例三或四的基础上,如图1-2所示,所述第二限位结构43为螺母,所述连接杆41位于对应的前连接耳21前方的杆身与该螺母螺纹配合,这样可以通过转动该螺母,使得待螺母抵触在前连接耳21上,实现连接杆41与前连接耳21相对固定。
实施例六,在实施例四的基础上,如图1-2所示,所述第二限位结构43为销钉,所述连接杆41杆身沿其轴向间隔设有多个与该销钉匹配的销孔,且该销孔沿连接杆41径向设置,该销钉内端端部沿连接杆41径向滑动贯穿对应的前连接耳21,且销钉该端端部插接在对应的销孔内;
所述连接杆41前端设有防滑结构,防滑结构可以为连接杆41前端杆身的磨砂面、连接杆41前端杆身的环形槽或者卡接/螺接在连接杆41前端的把手,这样设置安装时,方便拉动连接杆41,使得弹簧处于压缩的状态;
这样实现可以通过该销钉插接在对应的该销孔内,实现连接杆41与前连接耳21相对固定,这样优点在于,检修时,直接拔出销钉,即可实现取下前保温壳体2和中间保温壳体3的功能。
实施例七,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所述中间保温壳体3外侧壁固接有能够与连接杆41杆身前后滑动连接的连接块31,优选的,连接块31为管状结构,该管状结构滑动套设在连接杆41杆身上,这样设置安装时,可以通过连接块31与连接杆41配合,使得连接杆41对连接块31进行导向和支撑的功能,无需认为的控制中间保温壳体3的位置,使得安装时更加的方便。
上述结构中,需要对换热器本体进行检修时,首先取下第二限位结构43,此时前保温壳体2和中间保温壳体3相对于连接杆41处于游离的状态,然后取下前保温壳体2和中间保温壳体3,此时换热器本体裸露在外,因此可以方便的对换热器本体进行检修,优选的,后保温壳体1在能够固定安装换热器本体的前提下,后保温壳体1内腔深度越小越好,即检修时,换热器本体裸露出来的越多。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板式换热器保温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后保温壳体(1)、前保温壳体(2)、中间保温壳体(3),所述前保温壳体(2)、中间保温壳体(3)以及后保温壳体(1)前后并列设置构成箱体结构,且相邻的保温壳体之间设有密封件(5);
所述后保温壳体(1)内腔设有用于固定安装板式换热器的安装结构,后保温壳体(1)两相对的外侧壁均设有后连接耳(11),前保温壳体(2)外侧壁设有与后连接耳(11)一一对应的前连接耳(21),同侧的前连接耳(21)与后连接耳(11)之间可拆卸连接有用于保证相邻的两个保温壳体之间密封配合的连接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式换热器保温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5)为弹性密封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式换热器保温壳,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保温壳体的相对敞口端均设有翻边,且两个翻边均为内翻边或外翻边,密封件(5)位于两个翻边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式换热器保温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4)包括连接杆(41),所述连接杆(41)后端活动贯穿对应的后连接耳(11),且连接杆(41)该端端部设有第一限位结构(42),连接杆(41)前端活动贯穿对应的前连接耳(21),且连接杆(41)可拆卸连接有使连接杆(41)与该前连接耳(21)稳定配合的第二限位结构(4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板式换热器保温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42)为台阶或螺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板式换热器保温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41)位于第一限位结构(42)与后连接耳(11)之间的杆身匹配套设有弹簧(44)。
7.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所述的一种板式换热器保温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43)为螺母,所述连接杆(41)位于对应的前连接耳(21)前方的杆身与该螺母螺纹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板式换热器保温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43)为销钉,所述连接杆(41)杆身沿其轴向间隔设有多个与该销钉匹配的销孔,且该销孔沿连接杆(41)径向设置,该销钉内端端部沿连接杆(41)径向滑动贯穿对应的前连接耳(21),且销钉该端端部插接在对应的销孔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板式换热器保温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41)前端设有防滑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板式换热器保温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保温壳体(3)外侧壁固接有能够与连接杆(41)杆身前后滑动连接的连接块(31)。
CN202123372670.0U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板式换热器保温壳 Active CN2176868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72670.0U CN217686826U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板式换热器保温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72670.0U CN217686826U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板式换热器保温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86826U true CN217686826U (zh) 2022-10-28

Family

ID=837262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372670.0U Active CN217686826U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板式换热器保温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868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686826U (zh) 一种板式换热器保温壳
US20080053646A1 (en) Thermal expansion feature for an exhaust gas cooler
CN202024633U (zh) 可拆卸列管式换热器
CN204787952U (zh) 一种浮动式管板换热器
CN114577842B (zh) 一种冷却塔填料性能测试台
CN215414861U (zh) 一种具有快拆快装机构的温度冲击试验箱
CN210638569U (zh) 一种换热芯
CN114152124A (zh) 一种还可实现逆流式换热的联箱承压式换热器
CN211424761U (zh) 一种能耗损失小的冷凝器
CN215725304U (zh) 一种带副管板缠绕管换热器
CN219161086U (zh) 一种换热器的汽室
CN219415882U (zh) 一种换热器用管道组合延伸装置
CN220303074U (zh) 一种高密封性非金属膨胀节
CN218380553U (zh) 一种冷凝式热交换器
CN220931809U (zh) 矿用空气压缩机余热二次回收产热水系统
CN219064230U (zh) 一种换热器管安装结构
CN216115568U (zh) 圆块孔式碳化硅换热器
CN216695465U (zh) 一种具有高气密性功能的膨胀节结构
CN215763789U (zh) 一种便于维修的冷凝器气密接头
CN214010079U (zh) 一种换热器用三层复合管板结构
CN219531273U (zh) 工业冷水机的壳管式冷凝器
CN217560414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组合管式换热器
CN220817017U (zh) 一种中央空调冷冻水管保温管套
CN216769859U (zh) 一种改良型空调冷凝器
CN212806647U (zh) 一种防位移碳化硅双管板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