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85837U - 立式空调器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立式空调器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85837U
CN217685837U CN202220205847.3U CN202220205847U CN217685837U CN 217685837 U CN217685837 U CN 217685837U CN 202220205847 U CN202220205847 U CN 202220205847U CN 217685837 U CN217685837 U CN 2176858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indoor unit
air conditioner
air duct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0584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超
田雪冬
陈运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20584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858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858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858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式空调器室内机。其中立式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壳体,其内部限定有空腔;风道板,设置于空腔内部,配置成作为风道组件限定出风道;以及三角支撑,设置于空腔内部,与风道板固定连接,且三角支撑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之间具有夹角。本实用新型的立式空调器室内机,通过设置三角支撑,可以通过稳固的三角形形状使得风道板更加稳固,有效提升风道板的稳定性,进而提升立式空调器室内机的整体稳定性,避免立式空调器室内机在运输跌落过程中出现弯曲变形的情况。

Description

立式空调器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立式空调器室内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种空气调节装置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电气设备之一。各种空气调节装置可以在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时,帮助人们达到一个能够适应的温度。
目前的空调调节装置主要包括各种类型的空调器以及风扇,空调器按照设置方式不同可以分为立式、壁挂式、吊顶式等。其中立式空调器主要用于面积较大的客厅、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传统的立式空调器室内机在运输跌落冲击过程中表现往往很差,整体刚度较低,容易出现较大程度的变形弯曲,晃动较大,尤其是风道底端连接斜立柱的地方,极易发生弯曲破坏,且风道的下半部分也很容易发生弯曲,从而影响立式空调器室内机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高立式空调器室内机的整体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在有限的安装空间内优化风道板的传力路径,增加其整体刚度。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式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壳体,其内部限定有空腔;风道板,设置于空腔内部,配置成作为风道组件限定出风道;以及三角支撑,设置于空腔内部,与风道板固定连接,且三角支撑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之间具有夹角。
可选地,三角支撑还包括:平板部、安装部和承力部,且平板部由第一支撑部的前端水平向右延伸;安装部由平板部的右端倾斜向后延伸;承力部由安装部的后端水平向右延伸;第二支撑部由承力部的右端倾斜向后延伸。
可选地,三角支撑还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且第一连接部由第一支撑部的后端水平向左延伸;第二连接部由第二支撑部的后端水平向右延伸。
可选地,立式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左立柱支撑与右立柱支撑,壳体包括左面板和右面板,且左立柱支撑与左面板固定,右立柱支撑与右面板固定。
可选地,立式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横向立柱支撑,其具有第三支撑部、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且第三支撑部的左端向后延伸形成有第三连接部;第三支撑部的右端向后延伸形成有第四连接部。
可选地,第三连接部与左立柱支撑对应开设有螺孔,以通过螺钉使第三连接部与左立柱支撑固定;第四连接部与右立柱支撑对应开设有螺孔,以通过螺钉使第四连接部与右立柱支撑固定。
可选地,第一连接部与第三支撑部左端对应开设有螺孔,以通过螺钉使第一连接部与第三支撑部固定;第二连接部与第三支撑部右端对应开设有螺孔,以通过螺钉使第二连接部与第三支撑部固定。
可选地,风道板的下部左侧斜后方设置有加强支撑,且加强支撑上设置有栅格筋。
可选地,安装部与加强支撑下端对应开设有螺孔,以通过螺钉使安装部与加强支撑固定。
可选地,加强支撑上的螺孔外侧设置有让位槽,以避让承力部。
本实用新型的立式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壳体,其内部限定有空腔;风道板,设置于空腔内部,配置成作为风道组件限定出风道;以及三角支撑,设置于空腔内部,与风道板固定连接,且三角支撑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之间具有夹角,通过设置三角支撑,可以通过稳固的三角形形状使得风道板更加稳固,有效提升风道板的稳定性,并进而提升立式空调器室内机的整体稳定性,避免立式空调器室内机在运输跌落过程中出现弯曲变形的情况。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立式空调器室内机,在左立柱支撑和右立柱支撑之间设置有横向立柱支撑,并且在横向立柱支撑与风道板之间通过三角支撑相连,安装工人只需侧向打螺钉即可实现连接固定,装配方式简单便捷;在立式空调器室内机的运输跌落冲击过程中,通过三角支撑的承力部来进行支撑受力,使得风道板更加稳固,不会压溃,风道板下半部分设立的加强支撑,尤其是加强支撑上还设置有栅格筋,可以进一步防止风道板发生弯曲,在有限的安装空间内,不改变壳体空腔内部原有结构的前提下,通过设立结构科学合理的支撑组件,优化了风道板的传力路径,并且增加了其整体刚度。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器室内机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立式空调器室内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立式空调器室内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另一视角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区域A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4中区域B的放大示意图;以及
图7是图2中三角支撑与横向立柱支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立式空调器室内机,通过设置三角支撑,可以通过稳固的三角形形状使得风道板更加稳固,有效提升风道板的稳定性,并进而提升立式空调器室内机的整体稳定性,避免立式空调器室内机在运输跌落过程中出现弯曲变形的情况。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器室内机100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立式空调器室内机100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立式空调器室内机100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另一视角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3中区域A的放大示意图,图6是图4中区域B的放大示意图,图7是图2中三角支撑210与横向立柱支撑240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至图7所示,立式空调器室内机100一般性地可以包括:壳体110、风道板120和三角支撑210。其中,壳体110的内部限定有空腔118,风道板120设置于空腔118内部,配置成作为风道组件限定出风道。三角支撑210设置于空腔118内部,与风道板120固定连接。
并且,三角支撑210可以包括第一支撑部211和第二支撑部212,第一支撑部211和第二支撑部212之间具有夹角。本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器室内机100,通过设置三角支撑210,可以通过稳固的三角形形状使得风道板120更加稳固,有效提升风道板120的稳定性,并进而提升立式空调器室内机100的整体稳定性,避免立式空调器室内机100在运输跌落过程中出现弯曲变形的情况。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壳体110可以包括前面板111,且前面板111可以开设有出风口114。风道板120作为风道组件,可以与其他风道组件(图中未示出)一起限定出风道。风道可以使得冷风或者热风流向出风口114处,经由出风口114送向立式空调器室内机100所在环境。
此外,壳体110还可以包括后面板(图中未示出),后面板可以开设有进风口,以供立式空调器室内机100外部的空气进入壳体110的内部空腔118。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进风口处可以设置为进风栅的形式,能够将立式空调器室内机100外部的空气通过不同方向吸入空腔118内部并起到一定的粗过滤效果。此外,壳体110还可以包括:顶盖117和底座116,其中顶盖117可以盖设于前面板111的顶部,底座116可以设置于前面板111的底部。顶盖117和底座116可以有效提升立式空调器室内机100的整体美观度。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立式空调器室内机100还可以包括:主体部(图中未示出),设置于空腔118内,配置成对由进风口进入空腔118的空气进行换热,并将换热后的空气通过出风口114吹出。进风口配置成使立式空调器室内机100所在室内环境的空气进入空腔118。主体部是对进入空腔118的室内环境的空气进行换热和吹出。
一般地,主体部可以包括:换热器和风扇。其中,换热器配置成对由进风口进入空腔118的空气进行换热。风扇可以配置成将换热后的空气通过出风口114吹出。换热器的形状可以与进风口匹配设置,以使经过进风口的空气全部进入换热器换热,经过换热器换热的空气被风扇通过出风口114吹出。而风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为多种类型,例如离心风扇、轴流风扇、贯流风扇等。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风扇为贯流风扇,与出风口114也匹配设置,可以有效提升出风量和出风效率。
此外,立式空调器室内机100还可以包括:导风板(图中未示出),配置成受控地开闭出风口114。一般地,在立式空调器室内机100处于停机状态时,导风板关闭出风口114,避免室内环境空气中的污染物通过出风口114进入壳体110内部。在立式空调器室内机100处于开机状态时,导风板开启出风口114,使得立式空调器室内机100内部处理过的空气通过出风口114送向室内。处理过的空气,指的是进入空腔118的室内环境空气经由换热器换热和风扇吹出。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导风板处还可以设置有过滤部件,以保证通过出风口114送向室内的空气满足用户的健康需求。并且,立式空调器室内机100还可以包括:摆叶115,设置于出风口114处,并且摆叶115可以与风道板120实现连接,风道输送的冷风或热风送向出风口114时,通过调整摆叶115的姿态可以调节出风方向。
目前的立式空调器室内机在运输跌落冲击过程中表现往往很差,整体刚度较低,容易出现较大程度的变形弯曲,晃动较大,尤其是风道底端连接斜立柱的地方,极易发生弯曲破坏,且风道的下半部分也很容易发生弯曲,从而影响立式空调器室内机的稳定性。而本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器室内机100,通过设置三角支撑210,可以通过稳固的三角形形状使得风道板120更加稳固,有效提升风道板120的稳定性,并进而提升立式空调器室内机100的整体稳定性,避免立式空调器室内机100在运输跌落过程中出现弯曲变形的情况。
如图7所示,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三角支撑210还可以包括:平板部213、安装部214和承力部215。并且,平板部213由第一支撑部211的前端水平向右延伸;安装部214由平板部213的右端倾斜向后延伸;承力部215由安装部214的后端水平向右延伸;第二支撑部212由承力部215的右端倾斜向后延伸。
此外,三角支撑210还可以包括:第一连接部216和第二连接部217。并且,第一连接部216由第一支撑部211的后端水平向左延伸;第二连接部217由第二支撑部212的后端水平向右延伸。如图7所示,三角支撑210的各个部分,例如第一连接部216、第二连接部217、第一支撑部211、第二支撑部212、平板部213、安装部214以及承力部215均可以在上下两端设置有翻边218。并且,翻边218均为朝向前方或者斜前方,翻边218的设置可以提高三角支撑210的各个部分的稳定性,从而提升三角支撑210的整体稳定度,以及与其固定连接的风道板120的稳定度。
如图1和图2所示,立式空调器室内机100还可以包括:左立柱支撑220与右立柱支撑230,壳体110可以包括左面板112和右面板113。并且,左立柱支撑220与左面板112固定,右立柱支撑230与右面板113固定。如图2至图7所示,立式空调器室内机100还可以包括:横向立柱支撑240,其具有第三支撑部241、第三连接部242和第四连接部243。并且,第三支撑部241的左端向后延伸形成有第三连接部242;第三支撑部241的右端向后延伸形成有第四连接部243。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三连接部242与左立柱支撑220对应开设有螺孔,以通过螺钉使第三连接部242与左立柱支撑220固定。第四连接部243与右立柱支撑230对应开设有螺孔,以通过螺钉使第四连接部243与右立柱支撑230固定。第三连接部242与左立柱支撑220固定,第四连接部243与右立柱支撑230固定,实际上是使横向立柱支撑240与左立柱支撑220以及右立柱支撑230实现固定。又因为左立柱支撑220与左面板112固定,右立柱支撑230与右面板113固定,实际上是使左立柱支撑220和右立柱支撑230与壳体110实现固定。因此,可以间接地使横向立柱支撑240与壳体110实现固定。
如图5至图7所示,第一连接部216与第三支撑部241左端对应开设有螺孔,以通过螺钉使第一连接部216与第三支撑部241固定。第二连接部217与第三支撑部241右端对应开设有螺孔,以通过螺钉使第二连接部217与第三支撑部241固定。第一连接部216与第三支撑部241固定,第二连接部217与第三支撑部241固定,实际上是使三角支撑210与横向立柱支撑240实现固定。又因为上文提到的横向立柱支撑240与壳体110间接实现固定,从而使得三角支撑210与壳体110也实现间接固定。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6所示,风道板120的下部左侧斜后方可以设置有加强支撑250。并且,加强支撑250上可以设置有栅格筋251。加强支撑250以及加强支撑250上设置的栅格筋251可以有效防止风道板120发生弯曲,并能够优化其传力路径。
更加优选地,安装部214与加强支撑250下端对应开设有螺孔,以通过螺钉使安装部214与加强支撑250固定。安装部214与加强支撑250固定,实际上是使三角支撑210与加强支撑250实现固定,进一步地,是使三角支撑210与加强支撑250所在的风道板120实现固定。又因为上文提到的三角支撑210与壳体110实现间接固定,从而使风道板120的下端与壳体110实现间接固定,有效提升风道板120下端的支撑刚度,进而提升其稳定性。
如图5和图6所示,加强支撑250上的螺孔外侧设置有让位槽252,以避让承力部215。让位槽252的设置,可以使得三角支撑210的承力部215不会和加强支撑250发生干涉碰撞,结构设计科学合理。并且需要强调的是,三角支撑210的承力部215可以有效实现支撑受力。三角支撑210与横向立柱支撑240的三角形的形状也更加稳固,不会在受力时压溃。
安装部214与加强支撑250下端对应开设的螺孔,使得安装工人只需在侧向打螺钉即可,装配方式科学合理,能够有效提升效率。并且,在有限的安装空间内,不改变壳体110空腔118内部原有结构的前提下,通过设立结构科学合理的支撑组件,优化了风道板120的传力路径,并且增加了其整体刚度。
如图2所示,立式空调器室内机100还可以包括:后立柱支撑270,其上端可以与空腔118内部的中隔板130实现固定,其下端可以与壳体110的底座116实现固定。其中中隔板130可以位于横向立柱支撑240和三角支撑210的上方。
图3和图4实际上示出的是风道板120、左立柱支撑220、右立柱支撑230、三角支撑210、横向立柱支撑240之间的结构示意图。并且,如图3和图4所示,立式空调器室内机100还可以包括:前立柱支撑260,其上端与风道板120的底端固定,下端可以与壳体110的底座116固定,从而使风道板120的底部与壳体110实现间接固定。
实际上,风道板120的上端还可以与壳体110的顶盖117固定。这样的话,本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器室内机100的风道板120,其上端、下端均与壳体110实现固定。尤其是风道板120的下半部分还通过三角支撑210、横向立柱支撑240与壳体110实现固定,进一步提升风道板120下半部分的支撑刚度。如图3所示,前立柱支撑260具有一定程度的弯折,这是因为该处可以设置有控制盒(图中未示出),前立柱支撑260的弯折可以有效避让控制盒,使得空腔118内各部件的位置紧凑,减小占用体积。控制盒可以配置成控制立式空调器室内机100的运行状态,例如可以控制立式空调器室内机100的制冷/制热模式或送风模式。
但是,前立柱支撑260具有一定弯折的特殊结构也使得风道板120向下传力路径不佳。前立柱支撑260对于风道板120的的支撑刚度并不够,往往会导致在运输跌落实验时,其与风道板120的连接处容易破坏。因此,本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器室内机100,在考虑安装人工成本以及现有可利用空间的前提下,通过设置横向立柱支撑240和三角支撑210,可以使得风道板120的下半部分与壳体110实现固定,有效提升风道板120下半部分的支撑刚度。
此外,立式空调器室内机100还可以包括:多个附件(图中未示出),设置于空腔118内。上述多个附件指的是上文提到具体名称以外的部件,但是均设置于空腔118内。空腔118内设置的种类、数量繁多的部件也是给风道板120增加支撑非常困难的原因之一。本实施例中的立式空调器室内机100则通过设立结构合理的支撑组件和采用科学的装配方式,解决了该技术难题。
本实施例中所称的“上”、“下”、“左”、“右”、“前”、“后”等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用语是以立式空调器室内机100的实际使用状态为基准而言。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表示方位或者位置的用语可以相反,只是此时对应地,三角支撑210、左立柱支撑220、右立柱支撑230、横向立柱支撑240、风道板120以及壳体110之间的连接关系也可以适应性地相反,即实现一种与本实施例对称的结构。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立式空调器室内机100还可以包括:新风系统,配置成使室外环境的空气进入空腔118,并对其进行换热后通过出风口114吹出。也就是说,主体部是对进入空腔118的室内环境空气进行处理,而新风系统则是对进入空腔118的室外环境空气进行处理。二者结合可以有效解决室内环境空气污浊的问题,提升空调器的送风质量,高效净化送向室内的空气,提高用户使用舒适性。
具体地,新风系统实现新风功能,可以不用开窗换空气就能够向室内提供新鲜空气。还可以有效除霉除异味,将室内潮湿污浊空气排出,根除异味,防止发霉和滋生细菌,有利于延长建筑及家具的使用寿命。也有助于减少噪音污染,无需忍受开窗带的纷扰,使室内更安静更舒适。新风系统在调节室温的同时还可以降低能耗。避免开窗还可以避免开窗容易引起的财产和人身安全隐患。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新风系统的出风口和主体部的出风口114可以上下设置,并且吹出的风可以混合。这样可以在增加出风量的同时避免直吹,从而可以避免用户因直吹送风影响身体健康,并能够使得出风柔和,极大地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上述三角支撑210、左立柱支撑220、右立柱支撑230、横向立柱支撑240、加强支撑250、前立柱支撑260、后立柱支撑270均可以认为是支撑组件。多个支撑组件相互配合,共同起到了提升立式空调器室内机100稳定性的作用。此外,本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器室内机100,其中风道板120、各支撑组件以及壳体110之间的具体装配顺序可以参考以下具体实施例。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可以先将左立柱支撑220、右立柱支撑230与底座116固定,然后将三角支撑210与横向立柱支撑240固定组装成为三角形,再将三角形从左立柱支撑220和右立柱支撑230的后方推入,然后将三角形分别与风道板120及左立柱支撑220和右立柱支撑230进行固定。
其中,将左立柱支撑220、右立柱支撑230与底座116固定,由于底座116是壳体110的一部分,实际上是使左立柱支撑220、右立柱支撑230与壳体110实现固定。将三角支撑210与横向立柱支撑240固定组装成为三角形,稳固的三角形形状使得风道板120更加稳固,有效提升风道板120的稳定性,并进而提升立式空调器室内机100的整体稳定性,避免立式空调器室内机100在运输跌落过程中出现弯曲变形的情况。
实际上,图7示出的就是三角支撑210与横向立柱支撑240固定组装而成的三角形。将三角形从左立柱支撑220和右立柱支撑230的后方推入,然后将三角形分别与风道板120及左立柱支撑220和右立柱支撑230进行固定,有效利用左立柱支撑220与右立柱支撑230之间的间隙,使得安装三角支撑210和横向立柱支撑240成为可能,且装配方式科学合理,节省安装工人的时间和精力,能够提升装配效率。
并且,由于三角形的组成部分是三角支撑210与横向立柱支撑240,因此将三角形分别与风道板120及左立柱支撑220和右立柱支撑230进行固定,实际上是将三角支撑210与风道板120进行固定,将横向立柱支撑240与左立柱支撑220和右立柱支撑230进行固定。但总之最后会使得上述部件形成一个稳固的整体。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可以将左立柱支撑220、右立柱支撑230、前立柱支撑260和后立柱支撑270与底座116固定;将换热器与左立柱支撑220和右立柱支撑230固定;将风道板120与前立柱支撑260固定;通过螺钉使第一连接部216与第三支撑部241固定;通过螺钉使第二连接部217与第三支撑部241固定,以将三角支撑210与横向立柱支撑240固定组装成为三角形。
然后,将三角形从左立柱支撑220和右立柱支撑230的后方推入;通过螺钉使第三连接部242与左立柱支撑220固定;通过螺钉使第四连接部243与右立柱支撑230固定,以将三角形与左立柱支撑220和右立柱支撑230进行固定;通过螺钉使安装部214与加强支撑250固定,以将三角形与风道板120进行固定;将控制盒固定设置于风道板120的下方空间;将多个附件固定设置于空腔118内;将左立柱支撑220与左面板112固定,将右立柱支撑230与右面板113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将左立柱支撑220、右立柱支撑230、前立柱支撑260和后立柱支撑270与底座116固定,实际上是将左立柱支撑220、右立柱支撑230、前立柱支撑260和后立柱支撑270与壳体110实现固定。
通过螺钉使第三连接部242与左立柱支撑220固定;通过螺钉使第四连接部243与右立柱支撑230固定,由于第三连接部242和第四连接部243是横向立柱支撑240的一部分,实际上是将横向立柱支撑240与左立柱支撑220和右立柱支撑230进行固定。通过螺钉使安装部214与加强支撑250固定,以将三角形与风道板120进行固定,由于安装部214是三角支撑210的一部分,加强支撑250是风道板120的一部分,实际上是将三角支撑210与风道板120进行固定。
又由于将三角支撑210与横向立柱支撑240固定组装成为三角形,即三角支撑210和横向立柱支撑240都是三角形的组成部分。那么将横向立柱支撑240与左立柱支撑220和右立柱支撑230进行固定,将三角支撑210与风道板120进行固定,实际上就是完成了将三角形与风道板120、左立柱支撑220和右立柱支撑230的固定。
先将三角形与左立柱支撑220和右立柱支撑230、风道板120进行固定,再将控制盒固定设置于风道板120的下方空间,将多个附件固定设置于空腔118内。这是因为先把三角形的三角支撑210和横向立柱支撑240安装固定好,再装其他的控制盒和多个附件,装配顺序合理,三角支撑210和横向立柱支撑240并不占用控制盒和多个附件的安装空间,也完全不影响控制盒和多个附件的安装难度。
将左立柱支撑220与左面板112固定,将右立柱支撑230与右面板113固定,由于左立柱支撑220、右立柱支撑230之前已经与底座116固定,这样可以使得立式空调器室内机100的整体稳定度更好。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壳体110的前面板111、左面板112和右面板113可以为一个整体的罩壳。本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器室内机100,在装配好空腔118内部所有部件之后,就可以将该罩壳安装固定,罩壳可以与底座116进行固定。最后可以将后面板也与底座116进行固定,罩壳和后面板的顶部可以共同形成顶盖117,使得壳体110将内部部件完全罩住,这样就完成了立式空调器室内机100的整体安装。
总之,本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器室内机100,包括:壳体110,其内部限定有空腔118;风道板120,设置于空腔118内部,配置成作为风道组件限定出风道;以及三角支撑210,设置于空腔118内部,与风道板120固定连接,且三角支撑210包括第一支撑部211和第二支撑部212,第一支撑部211和第二支撑部212之间具有夹角,通过设置三角支撑210,可以通过稳固的三角形形状使得风道板120更加稳固,有效提升风道板120的稳定性,并进而提升立式空调器室内机100的整体稳定性,避免立式空调器室内机100在运输跌落过程中出现弯曲变形的情况。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器室内机100,在左立柱支撑220和右立柱支撑230之间设置有横向立柱支撑240,并且在横向立柱支撑240与风道板120之间通过三角支撑210相连,安装工人只需侧向打螺钉即可实现连接固定,装配方式简单便捷;在立式空调器室内机100的运输跌落冲击过程中,通过三角支撑210的承力部215来进行支撑受力,使得风道板120更加稳固,不会压溃,风道板120下半部分设立的加强支撑250,尤其是加强支撑250上还设置有栅格筋251,可以进一步防止风道板120发生弯曲,在有限的安装空间内,不改变壳体110空腔118内部原有结构的前提下,通过设立结构科学合理的支撑组件,优化了风道板120的传力路径,并且增加了其整体刚度。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称的“上”、“下”、“左”、“右”、“前”、“后”等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用语是以立式空调器室内机100的实际使用状态为基准而言的,这些用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立式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其内部限定有空腔;
风道板,设置于所述空腔内部,配置成作为风道组件限定出风道;以及
三角支撑,设置于所述空腔内部,与所述风道板固定连接,且所述三角支撑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之间具有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三角支撑还包括:平板部、安装部和承力部,且
所述平板部由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前端水平向右延伸;
所述安装部由所述平板部的右端倾斜向后延伸;
所述承力部由所述安装部的后端水平向右延伸;
所述第二支撑部由所述承力部的右端倾斜向后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三角支撑还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且
所述第一连接部由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后端水平向左延伸;
所述第二连接部由所述第二支撑部的后端水平向右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式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左立柱支撑与右立柱支撑,
所述壳体包括左面板和右面板,且所述左立柱支撑与所述左面板固定,所述右立柱支撑与所述右面板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式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横向立柱支撑,其具有第三支撑部、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且
所述第三支撑部的左端向后延伸形成有所述第三连接部;
所述第三支撑部的右端向后延伸形成有所述第四连接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式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左立柱支撑对应开设有螺孔,以通过螺钉使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左立柱支撑固定;
所述第四连接部与所述右立柱支撑对应开设有所述螺孔,以通过所述螺钉使所述第四连接部与所述右立柱支撑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立式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三支撑部左端对应开设有所述螺孔,以通过所述螺钉使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三支撑部固定;
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三支撑部右端对应开设有所述螺孔,以通过所述螺钉使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三支撑部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立式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道板的下部左侧斜后方设置有加强支撑,且
所述加强支撑上设置有栅格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立式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加强支撑下端对应开设有所述螺孔,以通过所述螺钉使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加强支撑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立式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支撑上的所述螺孔外侧设置有让位槽,以避让所述承力部。
CN202220205847.3U 2022-01-25 2022-01-25 立式空调器室内机 Active CN2176858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05847.3U CN217685837U (zh) 2022-01-25 2022-01-25 立式空调器室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05847.3U CN217685837U (zh) 2022-01-25 2022-01-25 立式空调器室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85837U true CN217685837U (zh) 2022-10-28

Family

ID=837294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05847.3U Active CN217685837U (zh) 2022-01-25 2022-01-25 立式空调器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858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91103A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111059627A (zh) 挂墙式空调柜机
JP3315317B2 (ja) 空気調和機
CN217685837U (zh) 立式空调器室内机
CN104848420A (zh) 一种壁挂式空调器
CN205174725U (zh) 风道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4484850A (zh) 立式空调器室内机
US11536468B2 (en) Indoor unit for air conditioner
CN208059075U (zh) 立式空调器
CN114576731B (zh) 立式空调器室内机的装配方法
CN108413508A (zh) 整体式空调器
CN211822737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04830183U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217685811U (zh) 风道板与具有该风道板的立式空调器室内机
CN212390488U (zh) 空调器
CN213453929U (zh) 竖式壁挂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9036882U (zh) 一种可拆分一体式空调
CN211822776U (zh) 挂墙式空调柜机
CN219036868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14249831U (zh) 空调辅助风道组件
CN2306434Y (zh) 带有导风板的柜式空调机
CN210781760U (zh) 一种空调器电控盒及空调器
CN1217456A (zh) 空调器的下部支撑装置
CN213747039U (zh) 壁挂机及空调器
CN212132691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