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80721U - 一种钢筋混凝土变截面斜柱节点加固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筋混凝土变截面斜柱节点加固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80721U
CN217680721U CN202220280829.1U CN202220280829U CN217680721U CN 217680721 U CN217680721 U CN 217680721U CN 202220280829 U CN202220280829 U CN 202220280829U CN 217680721 U CN217680721 U CN 2176807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inforcing bar
shaped stirrup
reinforced
peripheral
po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8082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锦明
林家强
刘扬越
黄兴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Huafang Architect &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Huafang Architect &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Huafang Architect &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Huafang Architect &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28082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807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807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807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20Hydro energy

Landscapes

  • 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d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筋混凝土变截面斜柱节点加固结构,包括原结构柱和斜纵钢筋,所述原结构柱外壁对称安装有加固楼板,所述原结构柱内部设有斜纵钢筋,所述斜纵钢筋顶端伸入加固楼板内部,所述斜纵钢筋底部伸入加固楼板内部,所述原结构柱外壁焊接有外围U形箍筋,所述外围U形箍筋横向分布在原结构柱外壁,自密实混凝土,设置在斜纵钢筋、外围U形箍筋、中部U形箍筋形成的骨架中,并包裹斜纵钢筋、外围U形箍筋、中部U形箍筋,满足钢筋保护层要求,最终斜纵钢筋、外围U形箍筋、中部U形箍筋、自密实混凝土与原结构柱形成一个整体,有效解决原结构框架梁承载力较低的问题,且该加固结构简单,施工简便,又经济,对施工周期无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钢筋混凝土变截面斜柱节点加固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钢筋混凝土变截面斜柱节点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在既有建筑结构加固改造过程中,经常遇到原结构框架柱、框架梁等构件的混凝土强度过小或原框架梁构件承载力不足等情况,根据《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13的相关规定,通常采用置换混凝土加固法和增大截面加固法。
现有的加固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依旧存在以下不足:
现有加固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采用置换混凝土加固法施工难度大,工期长,整体造价相对较高,同时,采用框架梁、框架柱采取增大截面加固法时,其节点域抗震性能较差,同时框架梁纵向钢筋锚入原框架柱的锚固长度很难满足规范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筋混凝土变截面斜柱节点加固结构,解决了现有加固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采用置换混凝土加固法施工难度大,工期长,整体造价相对较高,同时,加固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采用框架梁、框架柱采取增大截面加固法时,其节点域抗震性能较差,同时框架梁纵向钢筋锚入原框架柱的锚固长度很难满足规范要求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钢筋混凝土变截面斜柱节点加固结构,包括原结构柱和斜纵钢筋,所述原结构柱外壁对称安装有加固楼板,所述原结构柱内部设有斜纵钢筋,所述斜纵钢筋顶端伸入加固楼板内部,所述斜纵钢筋底部伸入加固楼板内部,所述原结构柱外壁焊接有外围U形箍筋,所述外围U形箍筋横向分布在原结构柱外壁。
优选的,所述原结构柱内部设有中部U形箍筋,所述中部U形箍筋横向分布在原结构柱内部。
优选的,所述外围U形箍筋与斜纵钢筋相交连接,所述斜纵钢筋与中部U形箍筋相交连接。
优选的,所述斜纵钢筋、外围U形箍筋和中部U形箍筋之间填充有自密实混凝土。
优选的,所述原结构柱顶部设有框架梁,所述加固楼板一侧贴合结构。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筋混凝土变截面斜柱节点加固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加固结构,通过斜纵钢筋、中部U形箍筋和外围U形箍筋的设置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的加固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加固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采用置换混凝土加固法施工难度大,工期长,整体造价相对较高,同时,采用框架梁、框架柱采取增大截面加固法时,其节点域抗震性能较差,同时框架梁纵向钢筋锚入原框架柱的锚固长度很难满足规范要求,斜纵钢筋下端植入加固楼板内,斜纵钢筋上端植入加固楼板内;外围U形箍筋,与原结构柱箍筋焊接,中部U形箍筋,箍筋植原结构柱内,自密实混凝土,设置在斜纵钢筋、外围U形箍筋、中部U形箍筋形成的骨架中,并包裹斜纵钢筋、外围U形箍筋、中部U形箍筋,满足钢筋保护层要求,最终斜纵钢筋、外围U形箍筋、中部U形箍筋、自密实混凝土与原结构柱形成一个整体,有效解决原结构框架梁承载力较低,建筑楼层净高要求较高时的工程加固问题,且该加固结构简单,施工简便,又经济,对施工周期无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斜纵钢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外围U形箍筋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原结构柱;2、框架梁;3、加固楼板;4、斜纵钢筋;5、中部U形箍筋;6、外围U形箍筋;7、自密实混凝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钢筋混凝土变截面斜柱节点加固结构,包括原结构柱1和斜纵钢筋4,所述原结构柱1外壁对称安装有加固楼板3,所述原结构柱1内部设有斜纵钢筋4,所述斜纵钢筋4顶端伸入加固楼板3内部,所述斜纵钢筋4底部伸入加固楼板3内部,所述原结构柱1外壁焊接有外围U形箍筋6,所述外围U形箍筋6横向分布在原结构柱1外壁,斜纵钢筋4下端植入加固楼板3内,上端植入加固楼板3内,为原结构柱1提供竖向支撑骨架,提升了原结构柱1的承重能力。
所述原结构柱1内部设有中部U形箍筋5,所述中部U形箍筋5横向分布在原结构柱1内部,中部U形箍筋5和外围U形箍筋6形成变截面斜柱部分的抗剪箍筋,进一步的提升了原结构柱1的承重能力。
所述外围U形箍筋6与斜纵钢筋4相交连接,所述斜纵钢筋4与中部U形箍筋5相交连接,外围U形箍筋6与斜纵钢筋4相交连接,同时斜纵钢筋4与中部U形箍筋5相交连接形成一个固定架,方便了自密实混凝土7的填充。
所述斜纵钢筋4、外围U形箍筋6和中部U形箍筋5之间填充有自密实混凝土7,自密实混凝土7的设置可以有效保证混凝土施工的质量,避免出现蜂窝、麻面等质量问题。
所述原结构柱1顶部设有框架梁2,所述加固楼板3一侧贴合框架梁2,框架梁2的作用除了直接承受楼屋盖的荷载并将其传递给框架柱外,还有一个重要作用根,就是它和框架柱刚接形成梁柱抗侧力体系,共同抵抗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等水平方向的力。
工作原理:加固时先将原结构柱1上打孔,然后将斜纵钢筋4插入原结构柱1内部,然后在原结构柱1外壁安装外围U形箍筋6,在原结构柱1内部安装中部U形箍筋5,外围U形箍筋6、中部U形箍筋5和斜纵钢筋4相交连接形成一个骨架,在骨架内部填充自密实混凝土7,使得自密实混凝土7包裹斜纵钢筋4、外围U形箍筋6、中部U形箍筋5,满足钢筋保护层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1、原结构柱;2、框架梁;3、加固楼板;4、斜纵钢筋;5、中部U形箍筋;6、外围U形箍筋;7、自密实混凝土,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现有加固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采用置换混凝土加固法施工难度大,工期长,整体造价相对较高,同时,加固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采用框架梁、框架柱采取增大截面加固法时,其节点域抗震性能较差,同时框架梁纵向钢筋锚入原框架柱的锚固长度很难满足规范要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施工及验收不需要特殊仪器,仅按常规的验收即可,而该节点的构造简单,施工周期短,施工工艺简单方便,且施工质量比较容易得到保障,成本低廉,经久耐用,防水性能佳,对施工周期无影响,满足设计要求,可以推广使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5)

1.一种钢筋混凝土变截面斜柱节点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原结构柱(1)和斜纵钢筋(4),所述原结构柱(1)外壁对称安装有加固楼板(3),所述原结构柱(1)内部设有斜纵钢筋(4),所述斜纵钢筋(4)顶端伸入加固楼板(3)内部,所述斜纵钢筋(4)底部伸入加固楼板(3)内部,所述原结构柱(1)外壁焊接有外围U形箍筋(6),所述外围U形箍筋(6)横向分布在原结构柱(1)外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混凝土变截面斜柱节点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原结构柱(1)内部设有中部U形箍筋(5),所述中部U形箍筋(5)横向分布在原结构柱(1)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混凝土变截面斜柱节点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U形箍筋(6)与斜纵钢筋(4)相交连接,所述斜纵钢筋(4)与中部U形箍筋(5)相交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混凝土变截面斜柱节点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纵钢筋(4)、外围U形箍筋(6)和中部U形箍筋(5)之间填充有自密实混凝土(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混凝土变截面斜柱节点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原结构柱(1)顶部设有框架梁(2),所述加固楼板(3)一侧贴合框架梁(2)。
CN202220280829.1U 2022-02-11 2022-02-11 一种钢筋混凝土变截面斜柱节点加固结构 Active CN2176807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80829.1U CN217680721U (zh) 2022-02-11 2022-02-11 一种钢筋混凝土变截面斜柱节点加固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80829.1U CN217680721U (zh) 2022-02-11 2022-02-11 一种钢筋混凝土变截面斜柱节点加固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80721U true CN217680721U (zh) 2022-10-28

Family

ID=837285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80829.1U Active CN217680721U (zh) 2022-02-11 2022-02-11 一种钢筋混凝土变截面斜柱节点加固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807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19824A (zh) 再生式钢骨架全预制剪力墙结构体系及施工方法
CN208668683U (zh) 内置预应力筋钢管混凝土边框内藏钢板组合剪力墙
CN204825914U (zh) 用于复杂平面基坑的钢筋混凝土梁与鱼腹梁组合支撑结构
CN207017483U (zh) 再生式钢骨架全预制剪力墙结构体系
CN207017484U (zh) 加强型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及结构体系
CN109469204A (zh) 基于叠合梁的装配式型钢混凝土混合框架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08604792U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预应力自复位剪力墙结构
CN217680721U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变截面斜柱节点加固结构
CN108643395A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预应力自复位剪力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7419825A (zh) 弱边缘构件配筋的钢骨架全预制剪力墙及其施工方法
CN106836556B (zh) 一种复合钢筋笼桁架支撑剪力墙
CN202370089U (zh) 一种预应力约束混凝土结构
CN115354782A (zh) 一种装配式预应力波纹钢板组合剪力墙及其施工方法
CN112681160B (zh) 钢筋混凝土拱涵增大截面加固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2773059U (zh) 一种网格式水平支撑结构
CN210917010U (zh) 带有抛物线拱形塔帽的空间混合索网悬索桥的筒中筒桥塔
CN207739510U (zh) 一种加强型冷弯钢管混凝土柱及结构体系
CN207392519U (zh) 一种免承重力防剪切屈曲钢板剪力墙
CN207032575U (zh) 弱边缘构件配筋的钢骨架全预制剪力墙
CN2285330Y (zh) 一种新型预制混凝土方桩尖
CN216920673U (zh) 一种基于双钢板箍约束混凝土叠合短柱的不等强梁柱节点
CN216891935U (zh) 一种利用桥墩劲性骨架的墩梁连接结构
CN216810241U (zh) 一种基于单钢板箍约束混凝土叠合短柱的不等强梁柱节点
CN217631589U (zh) 一种钢梁混凝土柱与梁柱组合节点结构
CN212336094U (zh) 一种地连墙与工字钢—混凝土组合梁板节点构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