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78852U - 一种生态型河堤防护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态型河堤防护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678852U CN217678852U CN202221936070.4U CN202221936070U CN217678852U CN 217678852 U CN217678852 U CN 217678852U CN 202221936070 U CN202221936070 U CN 202221936070U CN 217678852 U CN217678852 U CN 21767885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eogrid
- waterproofing membrane
- riverbed
- bank
- waterproof concre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河堤防护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生态型河堤防护结构,包括垒砌于河床与河岸相交处的防水混凝土堤坝,防水混凝土堤坝远离河床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降低河岸底部发生水土流失概率的防冲刷组件,防冲刷组件包括铺设于河岸内的土工格栅以及铺设于土工格栅上表面的防水卷材,防水混凝土堤坝靠近防水卷材上表面的位置上开设有出水孔,防水卷材上表面铺设有回填土层。本申请中,土工格栅铺设于河岸内,对防水卷材进行支撑,防水卷材起到了良好的防水作用,雨水沿防水卷材表面流动,随后从防水混凝土堤坝上的出水孔流出,降低了雨水直接下渗,使得河岸底部的水土发生严重水土流失现象的概率,减小了河堤防护结构后期维护的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堤防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生态型河堤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河堤是一种沿江河、渠道、湖、海岸边或分洪区、围垦区边缘修筑的挡水建筑物,河堤可抵御洪水泛滥,挡潮防浪,保护堤内居民和工农业生产的安全。
现有技术中,通常在河道两侧垒砌混凝土堤坝,以用于防止河流冲击河岸两侧的泥土而造成水土流失的现象,然而,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当雨季来临时,河岸上的雨水容易直接下渗,下渗的水流容易冲刷混凝土堤坝远离河流一侧的土壤,长时间后,河岸底部的土壤容易发生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态型河堤防护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生态型河堤防护结构,包括垒砌于河床与河岸相交处的防水混凝土堤坝,所述防水混凝土堤坝远离河床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降低河岸底部发生水土流失概率的防冲刷组件,所述防冲刷组件包括铺设于河岸内的土工格栅以及铺设于土工格栅上表面的防水卷材,所述防水混凝土堤坝靠近防水卷材上表面的位置上开设有出水孔,所述防水卷材上表面铺设有回填土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土工格栅铺设于河岸内,对防水卷材进行支撑,防水卷材起到了良好的防水作用,雨水沿防水卷材表面流动,随后从防水混凝土堤坝上的出水孔流出,降低了雨水直接下渗,使得河岸底部的水土发生严重水土流失现象的概率,减小了河堤防护结构后期维护的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土工格栅倾斜设置,所述土工格栅远离河床一侧的高度大于土工格栅靠近河床一侧的高度,所述出水孔内底壁的高度自河岸向河床递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防水卷材远离河床一侧的高度大于防水卷材靠近河床一侧的高度,有利于雨水沿防水卷材表面流动至出水孔处,从而便于雨水从出水孔流出,最后流动至河流中。
进一步的,所述防水混凝土堤坝靠近河岸一侧的侧壁固定有斜向支撑杆,所述斜向支撑杆远离防水混凝土堤坝的一端与土工格栅底部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斜向支撑杆对土工格栅起到了良好的加固支撑作用,增强了土工格栅和防水卷材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回填土层上间隔种植绿植,所述防水卷材与绿植对应的位置上开设有渗水小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回填土层上种植绿植后,绿植根部穿过渗水小孔并延伸至河岸内部的土层中,少量雨水从绿植杆部与渗水小孔之间的缝隙下渗,以提供绿植生长所需水分,绿植根据逐渐增长后,对河岸内部的土壤具有良好的抓地能力,增强了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实现了生态护坡的目的,提高了对河岸的护坡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防水卷材表面靠近出水孔的位置上铺设有细石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细石层的设置,对回填土层中的土壤起到了良好的拦截作用,降低了回填土层中的土壤进入出水孔内,而使得出水孔发生堵塞的概率,有利于沿防水卷材表面流动的水流,从出水孔顺利流出。
进一步的,所述河床顶部靠近河岸的位置上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设置有用于加固防水混凝土堤坝的加固组件,所述加固组件包括水平设置的横向加固杆、贯穿设置于横向加固杆上并与横向加固杆间隙配合的锚固杆以及填充于容纳槽内的加固混凝土层,所述横向加固杆设有多个,且每个所述横向加固杆上的锚固杆均至少设有两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向加固杆、锚固杆和加固混凝土层配合作用,对防水混凝土堤坝起到了良好的加固作用,从而加强了对河岸土壤的加固效果,进一步降低了河岸发生水土流失的概率。
进一步的,所述加固组件还包括固定于相邻两个横向加固杆之间的纵向加固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纵向加固杆的设置,使得相邻两个横向加固杆之间得以固定连接,增强了加固组件对防水混凝土堤坝的加固效果。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锚固杆上端均固定有限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块的设置,对锚固杆起到了良好的限位作用,降低了锚固杆上端脱离横向加固杆的概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申请中,土工格栅铺设于河岸内,对防水卷材进行支撑,防水卷材起到了良好的防水作用,雨水沿防水卷材表面流动,随后从防水混凝土堤坝上的出水孔流出,降低了雨水直接下渗,使得河岸底部的水土发生严重水土流失现象的概率,减小了河堤防护结构后期维护的成本;
2、本申请中,回填土层上种植绿植后,绿植根部穿过渗水小孔并延伸至河岸内部的土层中,少量雨水从绿植杆部与渗水小孔之间的缝隙下渗,以提供绿植生长所需水分,绿植根据逐渐增长后,对河岸内部的土壤具有良好的抓地能力,增强了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实现了生态护坡的目的,提高了对河岸的护坡效果;
3、本申请中,细石层的设置,对回填土层中的土壤起到了良好的拦截作用,降低了回填土层中的土壤进入出水孔内,而使得出水孔发生堵塞的概率,有利于沿防水卷材表面流动的水流,从出水孔顺利流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凸显横向加固杆与纵向加固杆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防水混凝土堤坝;11、出水孔;2、防冲刷组件;21、土工格栅;22、防水卷材;221、回填土层;222、渗水小孔;223、细石层;3、加固组件;31、横向加固杆;32、锚固杆;321、限位块;33、加固混凝土层;34、纵向加固杆;4、河床;41、容纳槽;5、河岸;6、绿植;7、斜向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生态型河堤防护结构,包括防水混凝土堤坝1、防冲刷组件2以及加固组件3。防水混凝土堤坝1垒砌于河床4与河岸5相交处,防冲刷组件2设置于防水混凝土堤坝1远离河床4的一侧,用于降低河岸5底部发生水土流失概率,且防冲刷组件2包括土工格栅21和防水卷材22。土工格栅21铺设于河岸5内,土工格栅21倾斜设置,且土工格栅21远离河床4一侧的高度大于土工格栅21靠近河床4一侧的高度。防水卷材22铺设于土工格栅21上表面,防水混凝土堤坝1靠近防水卷材22上表面的位置上开设有出水孔11,且出水孔11内底壁的高度自河岸5向河床4递减。土工格栅21铺设于河岸5内,对防水卷材22进行支撑,防水卷材22起到了良好的防水作用,雨水沿防水卷材22表面流动,随后从防水混凝土堤坝1上的出水孔11流出,降低了雨水直接下渗,使得河岸5底部的水土发生严重水土流失现象的概率,减小了河堤防护结构后期维护的成本。
防水卷材22上表面铺设有回填土层221,回填土层221上间隔种植绿植6,防水卷材22与绿植6对应的位置上开设有渗水小孔222。回填土层221上种植绿植6后,绿植6根部穿过渗水小孔222并延伸至河岸5内部的土层中,少量雨水从绿植6杆部与渗水小孔222之间的缝隙下渗,以提供绿植6生长所需水分,绿植6根据逐渐增长后,对河岸5内部的土壤具有良好的抓地能力,增强了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实现了生态护坡的目的,提高了对河岸5的护坡效果。
为降低回填土层221中的土壤进入出水孔11内而堵塞出水孔11,防水卷材22表面靠近出水孔11的位置上铺设有细石层223,细石层223对回填土层221中的土壤起到了良好的过滤作用,降低了回填土层221中的土壤进入出水孔11内,从而使得出水孔11发生堵塞的概率,有利于沿防水卷材22表面流动的水流从出水孔11顺利流出。
为增强土工格栅21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防水混凝土堤坝1靠近河岸5一侧的侧壁固定有斜向支撑杆7,且斜向支撑杆7远离防水混凝土堤坝1的一端与土工格栅21底部固定,斜向支撑杆7对土工格栅21起到了良好的加固支撑作用,增强了土工格栅21和防水卷材22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河床4顶部靠近河岸5的位置上开设有容纳槽41,加固组件3设置于容纳槽41内并用于加固防水混凝土堤坝1,且加固组件3包括横向加固杆31、锚固杆32、加固混凝土层33以及纵向加固杆34。横向加固杆31为水平设置的长方形杆状结构,横向加固杆31设有多个并相互平行。锚固杆32为竖直设置的圆杆状结构,其贯穿设置于横向加固杆31上并与横向加固杆31间隙配合,且每个横向加固杆31上的锚固杆32均至少设有两个。加固混凝土层33填充于容纳槽41内,纵向加固杆34为长方形杆状结构,其与横向加固杆31相互垂直,且纵向加固杆34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横向加固杆31相互靠近的侧壁固定,且加固混凝土层33位于横向加固杆31与纵向加固杆34之间的缝隙处。横向加固杆31、锚固杆32、加固混凝土层33和纵向加固杆34相互配合作用,对防水混凝土堤坝1起到了良好的加固作用,从而加强了对河岸5土壤的加固效果,进一步降低了河岸5发生水土流失的概率。
为降低锚固杆32在使用过程中脱离横向加固杆31的概率,每个锚固杆32上端均固定有限位块321。
本实施例中一种生态型河堤防护结构的使用原理为:土工格栅21铺设于河岸5内,对防水卷材22进行支撑,防水卷材22起到了良好的防水作用,雨水沿防水卷材22表面流动,随后从防水混凝土堤坝1上的出水孔11流出,降低了雨水直接下渗,使得河岸5底部的水土发生严重水土流失现象的概率,减小了河堤防护结构后期维护的成本。
横向加固杆31、锚固杆32、加固混凝土层33和纵向加固杆34相互配合作用,对防水混凝土堤坝1起到了良好的加固作用,从而加强了对河岸5土壤的加固效果,进一步降低了河岸5发生水土流失的概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生态型河堤防护结构,包括垒砌于河床(4)与河岸(5)相交处的防水混凝土堤坝(1),其特征是:所述防水混凝土堤坝(1)远离河床(4)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降低河岸(5)底部发生水土流失概率的防冲刷组件(2),所述防冲刷组件(2)包括铺设于河岸(5)内的土工格栅(21)以及铺设于土工格栅(21)上表面的防水卷材(22),所述防水混凝土堤坝(1)靠近防水卷材(22)上表面的位置上开设有出水孔(11),所述防水卷材(22)上表面铺设有回填土层(2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型河堤防护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土工格栅(21)倾斜设置,所述土工格栅(21)远离河床(4)一侧的高度大于土工格栅(21)靠近河床(4)一侧的高度,所述出水孔(11)内底壁的高度自河岸(5)向河床(4)递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态型河堤防护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防水混凝土堤坝(1)靠近河岸(5)一侧的侧壁固定有斜向支撑杆(7),所述斜向支撑杆(7)远离防水混凝土堤坝(1)的一端与土工格栅(21)底部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态型河堤防护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回填土层(221)上间隔种植绿植(6),所述防水卷材(22)与绿植(6)对应的位置上开设有渗水小孔(22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态型河堤防护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防水卷材(22)表面靠近出水孔(11)的位置上铺设有细石层(223)。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态型河堤防护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河床(4)顶部靠近河岸(5)的位置上开设有容纳槽(41),所述容纳槽(41)内设置有用于加固防水混凝土堤坝(1)的加固组件(3),所述加固组件(3)包括水平设置的横向加固杆(31)、贯穿设置于横向加固杆(31)上并与横向加固杆(31)间隙配合的锚固杆(32)以及填充于容纳槽(41)内的加固混凝土层(33),所述横向加固杆(31)设有多个,且每个所述横向加固杆(31)上的锚固杆(32)均至少设有两个。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生态型河堤防护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加固组件(3)还包括固定于相邻两个横向加固杆(31)之间的纵向加固杆(34)。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生态型河堤防护结构,其特征是:每个所述锚固杆(32)上端均固定有限位块(32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936070.4U CN217678852U (zh) | 2022-07-25 | 2022-07-25 | 一种生态型河堤防护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936070.4U CN217678852U (zh) | 2022-07-25 | 2022-07-25 | 一种生态型河堤防护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678852U true CN217678852U (zh) | 2022-10-28 |
Family
ID=837190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936070.4U Active CN217678852U (zh) | 2022-07-25 | 2022-07-25 | 一种生态型河堤防护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678852U (zh) |
-
2022
- 2022-07-25 CN CN202221936070.4U patent/CN21767885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816050B (zh) | 一种混凝土围堰和土石围堰组合围堰及其施工方法 | |
CN209873714U (zh) | 城市山区河道护岸结构 | |
CN212896148U (zh) | 一种组合式生态护坡 | |
CN210482209U (zh) | 一种水库大坝防滑坡结构 | |
CN110894714B (zh) | 一种水利工程防护河堤及其防护方法 | |
CN112343004A (zh) | 一种护岸工程的预制透水生态脚槽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217678852U (zh) | 一种生态型河堤防护结构 | |
JP6161924B2 (ja) | 耐震性防潮堤盛土のり面の緑化工法 | |
CN216445914U (zh) | 一种水利工程河道复合式生态护坡 | |
CN206189348U (zh) | 一种用于河堤水土保持的生态砖 | |
CN211080123U (zh) | 一种河湖生态岸坡保护装置 | |
CN106522163A (zh) | 一种用于河道的生态砖 | |
CN210857103U (zh) | 一种新型水利防渗生态防水堤坝 | |
CN111321700B (zh) | 一种防冲刷和防滑坡堰塞的过流消能式生态护岸方法 | |
CN112252343A (zh) | 一种兼具排水和景观绿化灌溉的边坡马道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0597203U (zh) | 一种生态护坡墙 | |
CN221095043U (zh) | 一种水利疏导泄洪渠 | |
CN216664011U (zh) | 一种水域边坡防护结构 | |
CN221142708U (zh) | 一种实用型生态灌溉排水渠 | |
CN215252668U (zh) | 一种新型水库大坝防渗结构 | |
CN217678882U (zh) | 一种用于城市河道的多功能直立生态护岸结构 | |
CN220827765U (zh) | 一种适用于高陡边坡的多级组合式生态护岸结构 | |
CN216787010U (zh) | 一种水利工程用高效耐久防洪堤 | |
CN218933167U (zh) | 一种盐渍土地区路基边坡防护结构 | |
CN213741140U (zh) | 一种兼具排水和景观绿化灌溉的边坡马道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