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77221U - 一种硝化液重力自回流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硝化液重力自回流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77221U
CN217677221U CN202222038000.3U CN202222038000U CN217677221U CN 217677221 U CN217677221 U CN 217677221U CN 202222038000 U CN202222038000 U CN 202222038000U CN 217677221 U CN217677221 U CN 2176772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pipe
aerobic
water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3800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凤珍
陈嘉祺
阳重阳
梁辉政
周俊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Beiko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Beiko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Beiko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Beiko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03800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772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772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772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硝化液重力自回流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罐体,罐体中由多块纵隔板分隔为设备间、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导流槽、沉淀池、过滤池和清水池,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导流槽、沉淀池、过滤池和清水池依次连通,缺氧池与好氧池之间的纵隔板上安装有气提过水管和硝化液回流管,设备间中安装有鼓风机,鼓风机的出风口连接有伸入厌氧池中的搅拌供气管和延伸至好氧池上方的曝气供气管,曝气供气管上连接有三根安装有曝气器的第一支气管和一根伸入气提过水管底部的第二支气管。有益效果是:简化管路、阀门;因好氧池本身需要好氧曝气,气提过水充分利用了系统的曝气能耗且不对好氧池的溶氧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硝化液重力自回流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硝化液重力自回流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中,结合装置的配套配置,生化系统的硝化液回流(即内回流,指系统污泥混合液从好氧池回流至缺氧池)常采用泵(动力)回流、或气提回流。对于小型、集成式成套装置而言:
1、采用泵回流,极大的增加了装备的成本投资、及系统的运行能耗;
2、采用气提回流,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装备的投资成本,但同时也致使曝气及内回流系统的管路结构设计变得复杂化,繁琐的阀门、管路流量调控亦增大了设备交付后的运维强度和成本,而且污泥混合液从好氧池气提至缺氧池或厌氧池会增加缺氧池中的氧气含量,对缺氧池或厌氧池的环境氧含量造成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硝化液重力自回流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硝化液重力自回流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中由多块纵隔板分隔为设备间、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导流槽、沉淀池、过滤池和清水池,所述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导流槽、沉淀池、过滤池和清水池依次连通,所述罐体上安装有与厌氧池相连通的进水管、以及与清水池连通的出水管;所述缺氧池与好氧池之间的纵隔板上安装有气提过水管和硝化液回流管,所述硝化液回流管的入口底端高于好氧池衡定的有效常液位;所述设备间中安装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的出风口连接有伸入厌氧池中的搅拌供气管和延伸至好氧池上方的曝气供气管,所述曝气供气管上连接有三根伸入好氧池底部的第一支气管和一根伸入气提过水管底部的第二支气管,所述第一支气管上安装有曝气器。
进一步的,所述硝化液回流管由其入口向其出口方向斜向下倾斜,并且所述硝化液回流管倾斜的坡度为0.0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曝气的气流将缺氧池中的污水气提至好氧池中,抬高好氧池的液面,使好氧池中的液面高于硝化液回流管的入口,好氧池中的硝化液在重力的作用下顺着硝化液回流管流入缺氧池或厌氧池,简化管路、阀门;而且因好氧池本身需要好氧曝气,气提过水充分利用了系统的曝气能耗且不对好氧池的溶氧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罐体1、纵隔板2、设备间3、厌氧池4、缺氧池5、好氧池6、导流槽7、沉淀池8、过滤池9、清水池10、进水管11、出水管12、气提过水管13、硝化液回流管14、三通15、第一流量控制阀16、第一回流液排放管17、第二流量控制阀18、第二回流液排放管19、鼓风机20、搅拌供气管21、曝气供气管22、第一支气管23、第二支气管24、曝气器25、第一过水口26、第二过水口27、第三过水口28、第四过水口29、第五过水口30、第六过水口31、第三流量控制阀3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硝化液重力自回流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罐体1,罐体1中由多块纵隔板2分隔为设备间3、厌氧池4、缺氧池5、好氧池6、导流槽7、沉淀池8、过滤池9和清水池10,厌氧池4、缺氧池5、好氧池6、导流槽7、沉淀池8、过滤池9和清水池10依次连通,具体的,厌氧池4与缺氧池5之间的纵隔板2下部设置有第一过水口26,缺氧池5与好氧池6之间的纵隔板2下部设置有第二过水口27,好氧池6与导流槽7之间的纵隔板2顶部设置有第三过水口28,导流槽7与沉淀池8之间的纵隔板2底部设置有第四过水口29,沉淀池8与过滤池9之间的纵隔板2上部设置有第五过水口30,过滤池9与清水池10之间的纵隔板2上设置第六过水口31。罐体1上安装有与厌氧池4相连通的进水管11、以及与清水池10连通的出水管12。
本技术方案的污水处理的水线路径为:污水从进水管11进入厌氧池4(进水口设计预留,也可多点进水选择性进入缺氧池),在厌氧环境条件下,厌氧菌作用,使污水中有机物发生水解、酸化和甲烷化,去除一定的CODcr和BOD5,并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污水接着通过第一过水口26进入缺氧池5,在缺氧作用下,使硝态氮通过兼性微生物的反硝化作用转化为氮气,利用聚磷微生物厌氧释磷、好氧过量吸收摄取磷的作用,达到除磷的目的;污水接着通过第二过水口27进入好氧池6,在好氧条件下,利用异养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去除有机污染物,并利用好氧硝化菌的作用将氨氮转化为硝态氮;污水接着通过第三过水口28、导流槽、第四过水口29配合进入沉淀池8进行沉淀,沉淀后的上清液通过第五过水口30进入过滤池,接着过滤后的清水通过第六过水口31进入清水池10,最后通过出水管12排出。即:污水从进水管进入厌氧池(进水口设计预留,也可多点进水选择性进入缺氧池);污水经厌氧水解酸化处理后,从厌氧池右下方池底第一过水口进入缺氧区;缺氧池池体右下方上部设缺氧至好氧的第二过水口,同时设置缺氧池至好氧池的气提过水管,污水经好氧处理后,部分好氧池污泥硝化液经硝化液回流管回流至前端的缺氧池(多点回流设计,可据系统运行工况、处理性能选择性回流至前端的厌氧池或缺氧池),其余大部分污水经导流槽至沉淀池,污水经沉淀、过滤后流经出水管实现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具体地,缺氧池5与好氧池6之间的纵隔板2上安装有气提过水管13和硝化液回流管14,气提过水管13上安装有控制水流量的第三流量控制阀32,硝化液回流管14的入口底端高于好氧池6衡定的有效常液位,硝化液回流管14的入口底端与好氧池6衡定的有效常液位之间的高度差为5mm;硝化液回流管14由其入口向其出口方向斜向下倾斜,硝化液回流管14倾斜的坡度为0.02,从而实现好氧末端硝化液的重力自回流。
硝化液回流管14的入口底端与好氧池6衡定的有效常液位之间的高度差除了上述实施例之外,在1~20mm之间均可,根据气提过水管13的直径和硝化液回流管的直径对硝化液回流管14的入口底端与好氧池6衡定的有效常液位之间的高度差进行设置。消化液回流管14的出口处安装有三通15,三通15的其中一个接口连接有带第一流量控制阀16的第一回流液排放管17,第一回流液排放管17的出口伸入缺氧池5中,三通15的另一个接口连接有带第二流量控制阀18的第二回流液排放管19,第二回流液排放管19的出口伸入厌氧池4中。
设备间3中安装有鼓风机20,鼓风机20的出风口连接有伸入厌氧池4中的搅拌供气管21和延伸至好氧池6上方的曝气供气管22,曝气供气管22上连接有三根伸入好氧池6底部的第一支气管23和一根伸入气提过水管13底部的第二支气管24,第一支气管23上安装有曝气器25。
本技术方案利用曝气的气流将缺氧池中的污水气提至好氧池中,抬高好氧池的液面,使好氧池中的液面高于硝化液回流管的入口,好氧池中的硝化液在重力的作用下顺着硝化液回流管流入缺氧池或厌氧池,简化管路、阀门;因好氧池本身需要好氧曝气,气提过水充分利用了系统的曝气能耗且不对好氧池的溶氧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另外,本技术方案缺氧自好氧段气提过水设阀门独立控制,可有效调节过水量从而调控系统会流量,因好氧段本身为好氧曝气,气提过水充分利用了系统的曝气能耗且不对生化的溶氧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硝化液重力自回流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中由多块纵隔板分隔为设备间、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导流槽、沉淀池、过滤池和清水池,所述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导流槽、沉淀池、过滤池和清水池依次连通,所述罐体上安装有与厌氧池相连通的进水管、以及与清水池连通的出水管;所述缺氧池与好氧池之间的纵隔板上安装有气提过水管和硝化液回流管,所述硝化液回流管的入口底端高于好氧池衡定的有效常液位;所述设备间中安装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的出风口连接有伸入厌氧池中的搅拌供气管和延伸至好氧池上方的曝气供气管,所述曝气供气管上连接有三根伸入好氧池底部的第一支气管和一根伸入气提过水管底部的第二支气管,所述第一支气管上安装有曝气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硝化液回流管的入口底端与好氧池衡定的有效常液位之间的高度差为1~2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硝化液回流管由其入口向其出口方向斜向下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硝化液回流管倾斜的坡度为0.0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硝化液回流管的出口处安装有三通,所述三通的其中一个接口连接有带第一流量控制阀的第一回流液排放管,所述第一回流液排放管的出口伸入缺氧池中,所述三通的另一个接口连接有带第二流量控制阀的第二回流液排放管,所述第二回流液排放管的出口伸入厌氧池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提过水管上安装有控制水流量的第三流量控制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池与缺氧池之间的纵隔板下部设置有第一过水口,所述缺氧池与好氧池之间的纵隔板下部设置有第二过水口,所述好氧池与导流槽之间的纵隔板顶部设置有第三过水口,所述导流槽与沉淀池之间的纵隔板底部设置有第四过水口,所述沉淀池与过滤池之间的纵隔板上部设置有第五过水口,所述过滤池与清水池之间的纵隔板上设置第六过水口。
CN202222038000.3U 2022-08-03 2022-08-03 一种硝化液重力自回流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Active CN2176772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38000.3U CN217677221U (zh) 2022-08-03 2022-08-03 一种硝化液重力自回流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38000.3U CN217677221U (zh) 2022-08-03 2022-08-03 一种硝化液重力自回流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77221U true CN217677221U (zh) 2022-10-28

Family

ID=837252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38000.3U Active CN217677221U (zh) 2022-08-03 2022-08-03 一种硝化液重力自回流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772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38173B2 (en) Apparatus for water, wastewater, and waste treatment
CN109160670A (zh) 一种基于短程反硝化+厌氧氨氧化的城市污水反硝化滤池脱氮方法
CN111056698A (zh) 一种多级生物接触氧化法的废水处理工艺
CN102010062B (zh) 双环沟mbr废水处理系统
KR100760816B1 (ko) 순환이 있는 수로형 혐기·호기조 상하 배치에 의한 하수고도처리공정
CN113233586A (zh) 多模式微氧曝气aao-mbr高效节能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CN112551828A (zh) 一种低碳氮比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工艺
CN201914974U (zh) 双环沟mbr废水处理系统
CN218025787U (zh) 适用于进水波动的小型一体化mbr污水处理装备
CN217677221U (zh) 一种硝化液重力自回流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215327188U (zh)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用cast工艺一体化反应池
AU2021103721A4 (en) An Integrated Anaerobic, Anoxic, And Aerobic Treatment Device For Sewage Treatment
CN110526399B (zh)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CN210764579U (zh)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CN210340625U (zh) 组合式膜生物反应池污水处理系统
CN107055973A (zh) 无外加碳源去除总氮的污水处理方法
CN112010514A (zh) 一种膜生物处理系统
CN111072234A (zh) Zonber高效节能的小型污水处理集成装置
CN216918947U (zh) 一种组合工艺一体化箱式污水处理设备
CN112142253A (zh) 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及其污水处理装置
CN220951457U (zh) 一种基于mabr工艺的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CN112551810B (zh) 一种反硝化ibr脱氮除磷一体化反应器及其反应工艺
CN109292979A (zh) 一种间歇曝气和膜生物一体化水处理设备
CN213037624U (zh) 双系统全自动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211111572U (zh) 一种高毒性、难降解废水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