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72118U - 一种电驱动装置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驱动装置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72118U
CN217672118U CN202220851448.4U CN202220851448U CN217672118U CN 217672118 U CN217672118 U CN 217672118U CN 202220851448 U CN202220851448 U CN 202220851448U CN 217672118 U CN217672118 U CN 2176721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assembly
motor
electric drive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85144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剑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085144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721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721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721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驱动装置及汽车,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电机总成和差速器总成,所述电机总成包括电机以及设置在所述电机两端的输入轴,所述输入轴一端设有一级输入齿轮,所述输入轴通过轴承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差速器总成包括差速器以及设置在所述差速器两端的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一端设有二级输出齿轮,所述输出轴通过轴承与所述壳体连接,其中电机总成与差速器总成设置在一个壳体内,有效减少了总成的轴向尺寸,解决了现有电机轴和减速箱采用分体式设计所使用的配件较多,且质量较重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电驱动装置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驱动装置及汽车。
背景技术
电动车采用电机作为动力来源,其中电机具有很高的转速,所以电动车一般采用单速比减速箱。
目前电机轴和减速箱的输入轴采用分体式的设计,通过花键进行联接,且轴承数量一般为3个或者4个,但是都是采用三轴承支撑的设计方案,由于装配的原因其中个别轴承的规格容易受到齿轮尺寸的影响。以上设计不仅增加了轴向空间,装配困难,而且必须设计相应的轴承支撑位置,让壳体的设计复杂,增加了总成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驱动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结构设计增加了轴向空间及装配困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驱动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电机总成和差速器总成;
电机总成,所述电机总成包括电机以及设置在所述电机两端的输入轴,所述输入轴一端设有一级输入齿轮,所述输入轴通过轴承与所述壳体连接;
差速器总成,所述差速器总成包括差速器以及设置在所述差速器两端的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一端设有二级输出齿轮,所述输出轴通过轴承与所述壳体连接;
其中,所述一级输入齿轮与所述二级输出齿轮连接,并用于所述电机总成与所述差速器总成传动。
上述,电机转子与输入轴上的一级输入齿轮之间,未布置有轴承结构,且在输入轴的两端均设有轴承,解决现有的对应连接处通常采用三个或四个配套的轴承进行连接,且由于装配的原因其中个别轴承的规格容易受到齿轮尺寸的影响,从而增加了轴向空间及装配困难问题,最后将电机总成与差速器总成设置在一个壳体内,有效减少了总成的轴向尺寸,解决了现有电机轴和减速箱采用分体式设计所使用的配件较多,且质量较重的问题。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驱动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的附加技术特征:
进一步的,所述一级输入齿轮与所述二级输出齿轮连接处设有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用于传动联接所述电机总成与所述差速器总成。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中间轴,所述中间轴上设有一级输出齿轮,所述一级输出齿轮与所述一级输入齿轮联接,所述中间轴上设有二级输入齿轮,所述二级输入齿轮与所述二级输出齿轮联接。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电机外壳,所述电机外壳上设置有第一齿轮外壳,所述第一齿轮外壳上设有第二齿轮外壳,所述第一齿轮外壳和所述第二齿轮外壳与差速器外壳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齿轮外壳与所述第二齿轮外壳连接处形成安装所述传动组件的容置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设有至少一安装部,且所述壳体为上下分体式结构,通过对所述安装部内插入螺栓连接。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汽车,包括电驱动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提出的电驱动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提出的电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提出的电机驱动装置的壳体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Figure BDA0003594437760000021
Figure BDA0003594437760000031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至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的电驱动装置,该电驱动装置包括壳体5以及设置在壳体5内的电机总成1和差速器总成4,电机总成1包括电机11以及设置在电机11两端的输入轴12,输入轴12一端设有一级输入齿轮13,输入轴12通过轴承2与壳体连接,差速器总成4包括差速器41以及设置在差速器41两端的输出轴42,输出轴42一端设有二级输出齿轮43,输出轴42通过轴承2与壳体5连接。
具体的,轴承2共设置有六个,分别为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三轴承、第四轴承、第五轴承以及第六轴承,其中,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与输入轴12两端连接,第三轴承和第四轴承与中间轴两端连接,第五轴承和第六轴承与输出轴42两端连接。
其中,一级输入齿轮13与二级输出齿轮43连接,并用于电机总成1与差速器总成4传动。
进一步的,一级输入齿轮13与二级输出齿轮43连接处设有传动组件3,传动组件3用于传动联接电机总成1与差速器总成4,传动组件3包括中间轴31,中间轴31上设有一级输出齿轮32,一级输出齿轮32与一级输入齿轮13联接,中间轴31上设有二级输入齿轮33,二级输入齿轮33与二级输出齿轮43联接,壳体5包括电机外壳51,电机外壳51上设置有第一齿轮外壳52,第一齿轮外壳52上设有第二齿轮外壳53,第一齿轮外壳52和第二齿轮外壳53与差速器外壳54连接,第一齿轮外壳52与第二齿轮外壳53连接处形成安装传动组件3的容置空间,壳体5上设有至少一安装部55,且壳体5为上下分体式结构,可通过对安装部55内插入螺栓连接。
其中,将壳体5设计为分体式结构目的在于,可方便后续工作人员对壳体5内电驱动组件进行安装,提高电驱动装置的安装效率。
在具体实施时,电机11开始运作,并通过电机11带动输入轴12进行运转,同时通过设置在输入轴12两端的轴承2可保证电机11以及输入轴12在转动过程中的稳定,之后再由输入轴12带动与其联接的一级输入齿轮13直接开始输入转动,与此同时由一级输入齿轮13带动一级输出齿轮32,再由一级输出齿轮32带动与其联接的中间轴31进行相对转动,从而带动中间轴31上的二级输入齿轮33转动,之后由二级输入齿轮33带动二级输出齿轮43进行转动,并通过二级输出齿轮43带动与其联接的输出轴42进行转动,之后输出轴42的转速会受与其联接的差速器41影响,并进行相对转速处理后,由差速器41两端联接的输出轴42对外输出处理。
上述,电机总成1与差速器总成4均设置在壳体5内,采用一体式结构设计,解决了现有电机轴和减速箱的输入轴,采用分体时的设计时,结构部件装配较为麻烦且较多的结构部件易增加总成重量提高造价成本问题。
其中,电机11与一级输入齿轮13之间通过输入轴12连接,未布置有其它花键传动结构,且输入轴12的两端均设有轴承2,有效减少了总成的轴向尺寸,解决了现有电机轴和减速箱之间通过三到四个轴承进行连接,且由于装配的原因其中个别轴承的规格容易受到齿轮尺寸的影响,从而增加了轴向空间及装配困难等问题。
另外,受到本实施例中电机总成1与差速器总成4的结构设计,在保证本实用新型中的电驱动装置正常使用的同时,使得电驱动装置内结构部件分布更加紧密,达到降低电驱动装置整体的重量,且简化壳体5的目的,降低设计成本以及减小轴承尺寸,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综上,本实用新型电驱动装置,采用一体式结构设计,解决了现有电机轴和减速箱的输入轴,采用分体式设计时,结构部件装配较为麻烦且较多的结构部件易增加总成重量提高造价成本问题,同时电机11与一级输入齿轮13间直接通过输入轴12连接,未布置有其它花键或轴承等传动结构,且在输入轴12的两端均设置有轴承2,解决了现有电机轴和减速箱之间通过三到四个轴承进行连接,且由于装配的原因其中个别轴承的规格容易受到齿轮尺寸的影响,从而增加了轴向空间及装配困难等问题,最后电机总成1与差速器总成7均设置在壳体5内,采用一体式结构设计,解决了现有电机轴和减速箱的输入轴,采用分体时的设计时,结构部件装配较为麻烦且较多的结构部件易增加总成重量提高造价成本问题。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7)

1.一种电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电机总成和差速器总成;
电机总成,所述电机总成包括电机以及设置在所述电机两端的输入轴,所述输入轴一端设有一级输入齿轮,所述输入轴通过轴承与所述壳体连接;
差速器总成,所述差速器总成包括差速器以及设置在所述差速器两端的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一端设有二级输出齿轮,所述输出轴通过轴承与所述壳体连接;
其中,所述一级输入齿轮与所述二级输出齿轮连接,并用于所述电机总成与所述差速器总成传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输入齿轮与所述二级输出齿轮连接处设有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用于传动联接所述电机总成与所述差速器总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中间轴,所述中间轴上设有一级输出齿轮,所述一级输出齿轮与所述一级输入齿轮联接,所述中间轴上设有二级输入齿轮,所述二级输入齿轮与所述二级输出齿轮联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电机外壳,所述电机外壳上设置有第一齿轮外壳,所述第一齿轮外壳上设有第二齿轮外壳,所述第一齿轮外壳和所述第二齿轮外壳与差速器外壳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外壳与所述第二齿轮外壳连接处形成安装所述传动组件的容置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至少一安装部,且所述壳体为上下分体式结构,通过对所述安装部内插入螺栓连接。
7.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驱动装置。
CN202220851448.4U 2022-04-13 2022-04-13 一种电驱动装置及汽车 Active CN2176721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51448.4U CN217672118U (zh) 2022-04-13 2022-04-13 一种电驱动装置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51448.4U CN217672118U (zh) 2022-04-13 2022-04-13 一种电驱动装置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72118U true CN217672118U (zh) 2022-10-28

Family

ID=837328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851448.4U Active CN217672118U (zh) 2022-04-13 2022-04-13 一种电驱动装置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721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74179B (zh) 一种一体化电驱动动力总成
US9051922B2 (en) Drive system for a wind turbine
US20210083546A1 (en) Propulsion system for a motor vehicle
US11180013B1 (en) Dual-electric-motor driving system
EP4190609A1 (en) Electric drive assembly for electric vehicle, and electric vehicle
CN217672118U (zh) 一种电驱动装置及汽车
CN110829707A (zh) 一种同轴电驱动总成传动系统
CN109611533A (zh) 适用于风电偏航齿轮箱的输入结构
EP3781427B1 (en) Chain driven e-drive gearbox
CN216268643U (zh) 一种电动装载机动力传动系统
CN213685179U (zh) 一种用于车辆减速箱的差速器壳体
CN114977606A (zh) 多电机耦合结构
CN211493637U (zh) 汽车驱动系统以及汽车
KR20230004491A (ko) 전기 자동차를 위한 드라이브트레인 시스템
CN212412973U (zh)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总成
CN216414085U (zh) 两轴系配合的三轴承机构及动力系统
CN217883039U (zh) 多电机耦合结构
CN211710610U (zh) 一种带有减速装置的电驱系统
CN212969339U (zh) 一种集成化电驱动系统
CN110857144B (zh) 动力系统及包含其的飞行器
CN220342205U (zh) 电机总成及新能源汽车
US11565586B2 (en) Modular high-low range gearbox attachment
CN219366752U (zh) 减速器壳体、减速器以及电驱动组件
US11548385B2 (en) Power generation assembly
CN214092962U (zh) 一种无联轴器的联轴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