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61268U - 附墙式多功能健身装置 - Google Patents

附墙式多功能健身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61268U
CN217661268U CN202220976355.4U CN202220976355U CN217661268U CN 217661268 U CN217661268 U CN 217661268U CN 202220976355 U CN202220976355 U CN 202220976355U CN 217661268 U CN217661268 U CN 2176612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attached
sliding sleeve
frame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97635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少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097635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612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612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612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al Chai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附墙式多功能健身装置,所述的附墙立柱被竖立固定于墙体表面,所述的滑套匹配套装于附墙立柱外侧,能够升降滑动,并且在立柱与滑套之间设置锁定机构,所述的轨道架的上端通过销轴铰接于滑套前侧,在所述轨道架上安装有滑动座,使得滑动座能够沿轨道架往复移动,在轨道架的上部安装有牵引组件,在轨道架下部有支撑抬升组件。相较于现有的健身器材,本实用新型依靠附墙立柱将健身器械固定在墙体上,利用滑套和滚轮机构实现健身器械的展开和折叠,能够有效的降低健身器械的占地面积,同时依附墙体固定,使健身器械的整体占用空间进一步压缩,避免健身器械宽度太窄,导致器械不稳定容易翻到的问题。

Description

附墙式多功能健身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械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占用空间少,并且便于折叠收纳的附墙式多功能健身装置。
背景技术
家庭健身锻炼正变得越来越流行,家庭健身锻炼除了能够提供定期锻炼的健康好处外,可以避免在健身房锻炼的尴尬,节约健身成本。
由于工作压力和工作时间的影响,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健身锻炼的重要性,同时必须认识到大部分人很难在他们的日程安排中找到足够的时间在健身俱乐部或健身房进行全面锻炼。但是大部分的人可以在日程安排允许的情况下在家锻炼。家庭健身锻炼的灵活性通常允许更一致,方便养成惯性健身的习惯,从而形成更健康的运动制度。
然而家庭锻炼有其缺点,特别是为了锻炼所有或大部分肌肉群,可能需要多件家用健身器材。此外,这些多件设备可能需要永久安装在锻炼者的家中,占用大量家庭空间,影响家庭空间的有效利用。
无论永久与否,许多流行的家用健身器材都要占据很大的空间。这使得在没有所需额外空间的家庭或公寓中使用此设备不切实际。此外,非永久性设备通常难以拆卸,即使拆卸也可能需要很大的存储空间。然后,用户必须经常在提供完整锻炼制度的锻炼设备和适合锻炼者家庭空间的设备之间进行选择。
因此,家庭锻炼需要特殊的运动器材,这些器材在不使用时需要易于存放,在使用时不占用大量空间,并且能够用于锻炼所有或大部分肌肉群。
众所周知,运动设备中,位于支撑平台上的用户将支撑平台推向倾斜坡道。推进平台的一种方法是通过位于锻炼设备上的各种滑轮拉动连接到支撑平台的线缆。通过改变平台上的位置和改变平台的推进方式,用户可以锻炼多个肌肉群。
虽然这些设备的早期版本不允许轻松存储,但后来的设计允许在设计中进行某种类型的拆卸。然而,即使是后来的设计也不能提供锻炼单元的完全可折叠性。这些设计包括一些单独的元件,这些元件必须脱离,以使设备具有可折叠性。因此,这些设计不能折叠并存储为一个单元。此外,设计不容易从折叠存储状态转换为展开状态以供使用。
而大部分可折叠运动器械都是独立使用,易于折叠减少空间占用,但是器材本身重量不低,不管是展开使用或是折叠收纳都存在搬运不便的问题。
可折叠的健身器材在设计之初为了减少空间占用,其整体设计更偏向于收窄,这就导致了健身器材的底座宽度不足,存在在健身过程中发生倾倒的风险。
鉴于上述情况,需要一种倾斜的坡道锻炼装置,该装置易于折叠成易于存储的尺寸,易于展开到可用状态,并允许锻炼多个肌肉群。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于现有家庭用折叠健身器材收纳搬运不便,器材本身为了减少占用空间导致健身器材宽度较窄容易倾倒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附墙式多功能健身装置,包括附墙立柱、滑套、轨道架和滑动座,所述的附墙立柱被竖立固定于墙体表面,所述的滑套匹配套装于附墙立柱外侧,能够升降滑动,并且在立柱与滑套之间设置锁定机构,所述的轨道架的上端通过销轴铰接于滑套前侧,在所述轨道架上安装有滑动座,使得滑动座能够沿轨道架往复移动,在轨道架的上部安装有牵引组件,在轨道架下部有支撑抬升组件。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附墙式多功能健身装置,附墙立柱设置稳定机构,该机构包括在附墙立柱顶部后侧中心设置有竖向的安装孔,与该安装孔对应位置的墙体上固定有挂接座,挂接座上有凸出的挂接柱,该挂接柱能够套装于竖向的安装孔内。
在附墙立柱底部设置有底架,底架的外侧套装有底座,底架上固定有螺套,螺套内匹配套装有螺纹顶柱,该螺纹顶柱的底部支撑在所述底座的底板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附墙式多功能健身装置,附墙立柱与滑套之间安装有衬套,所述衬套包括一组对称的卡板,卡板卡套在附墙立柱的外侧,并且以附墙立柱的竖向中轴线为对称,滑套套装在对称的衬板外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附墙式多功能健身装置,轨道架底部安装有滑轮,底座的前侧设置有凸垄部位,凸垄部位后侧为定位凹槽,使得轨道架折叠后,所述滑轮能够跨过凸垄部位落入定位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附墙式多功能健身装置,底座后侧设置有收纳孔,收纳孔位于附墙立柱与墙体之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附墙式多功能健身装置,底架的两侧对称位置分布设有贯穿孔,其上部为调节孔,其底部为支撑让位孔,在贯穿孔内焊接有螺套,在该螺套内安装有螺纹顶柱,其底部有膨大的支撑片,所述螺纹顶柱的轴心位置安装有辅助调节丝。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附墙式多功能健身装置,所述滑动座包括底部的支撑框架和安装在支撑框架上的坐板,支撑框架和坐板上设置对应的螺孔,使用螺栓将坐板固定安装在支撑框架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附墙式多功能健身装置,其中坐板包括硬质底板和柔性衬垫,硬质底板与支撑框架固定安装,柔性衬垫包覆在硬质底板上,并且柔性衬垫和硬质底板之间填充有柔性缓冲材料。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附墙式多功能健身装置,更进一步其中底架包括横梁和竖套,横梁中间固定竖套,附墙立柱的底端套装在竖套中,竖套和附墙立柱之间设置对应的穿孔,通过螺栓固定竖套和附墙立柱。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附墙式多功能健身装置,其中立柱与滑套之间设置的锁定机构,包括设置在立柱上的排孔和设置在滑套上的螺栓,滑套上设置螺孔,螺孔中套装螺栓,使螺栓穿过排孔锁定滑套与立柱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相较于现有的健身器材,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附墙式多功能健身装置,依靠附墙立柱将健身器械固定在墙体上,利用滑套和滚轮机构实现健身器械的展开和折叠,能够有效的降低健身器械的占地面积,同时依附墙体固定,可以将健身器械的整体占用空间进一步压缩,避免健身器械宽度太窄,导致器械不稳定容易翻到的问题。
同时依附墙体固定的健身器械稳定性更高,方便健身人员的施力,健身效果更好、更安全。依靠墙体固定,收纳过程中只需要推动运动组件靠墙,即可完成收纳规整,方便可靠;使用时反向操作,简单快捷,避免现有折叠健身设备,使用中需要搬来搬去的麻烦。收纳后的健身器械直接贴墙放置,占用的空间小,更适合现在的公寓、家庭使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健身器械提供了多种健身方式,能够提供更全面的运动健身,达到锻炼身体不同部位肌肉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不同的握持方式,例如硬握把、吊绳和提拉杆等多种握持组件,从而适应不同的健身需求。硬握把和提拉杆通过多组件组合而成,收纳时能够节省更多的空间,使用时可以根据个人需求调整角度,更好的适应个人需求。
在滑套中安装衬套,同时衬套和立柱之间涂抹润滑油,除提高滑动的顺畅程度,降低滑动摩擦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和摩擦噪音外,还方便更换维护,方便磨损后进行更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收纳状态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收纳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附墙立柱的立体结构图。
图5是立柱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立柱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挂接座的剖视放大图。
图8是调节套件的剖视放大图。
图9是升降支撑装置的剖视放大图。
图10是升降支撑装置的分解结构图。
图11是滑套的立体结构图。
图12是滑套与衬套分解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底座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收纳状态的底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是运动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7是运动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斜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斜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0是运动托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坐板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附墙立柱1,运动组件2,墙体3,地面4,脚蹬5,硬握把6,配重插销7,提拉杆8,吊绳9,挂接座101,靠墙杆102,底座103,滑套104,调节套件105,安装孔106,墙体贴板111,挂接柱112,支撑区131,收纳区132,支撑槽133,收纳孔134,凹陷区135,两侧支撑柄142,吊绳挂钩143,轴座144,衬套145,滑轮146,竖套151,横梁152,升降支撑装置153,斜轨201,运动托板202,方杆211,中间连杆212,配重插销孔213,脚蹬插孔214,滚轮215,滚轮架216,坐板撑架221,坐板222,轨道轮223。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附墙式多功能健身装置,其主要包括附墙立柱1和运动组件2,如图所示附墙立柱1贴着墙体3竖向安装固定,运动组件2的上端与附墙立柱1铰链,其下端沿地面4移动形成倾斜的结构。
其中的附墙立柱1为整个健身装置提供支撑,因此附墙立柱1需要与墙体牢固结合,运动组件2的上端沿附墙立柱的立柱上下移动,下端沿地面水平移动,从而可以形成不同的倾斜角度,为健身人员提供不同强度的运动。附墙立柱1还可以实现运动组件2的收纳,如图2和图3所示,当运动组件移动到与附墙立柱平行的时候,实现健身装置的折叠收纳,减少占用的空间,避免了普通健身器材在不使用的时候,仍然占用大量房间空间的问题,在健身之余不影响正常生活休息的空间。
如图2所示,附墙立柱1包括安装在墙体上侧的挂接座101、安装在墙体底部的底座103、以及安装在固定件和底座之间的靠墙杆102,立柱保持竖直,并与墙体保持平行。
其中的挂接座101如图6和图7所示,包括横向的挂接柱112和用于贴墙固定的墙体贴板111,挂接柱112与墙体贴板111固定连接成整体,针对该固定件可以使用整体成型的铝合金构件,也可以采用铁板和铁柱通过焊接形成的铁制构件,所述的挂接座101还可以采用其他形式的连接件,但需要保证连接的牢固性。
挂接柱112的中心设置有螺纹孔,如图5所示靠墙杆102上端设置有对应的安装孔106,通过螺栓等连接件将挂接柱和立柱上端固定连接,固定立柱的上端部。
如图5所示,靠墙杆102下端还安装有调节套件105,通过调节套件可以对立柱进行微调,增强立柱安装的紧固程度,防止立柱与固定件和底座直接由于安装误差,导致安装出现缝隙,影响立柱的稳定性,避免立柱晃动产生安全风险。
所述的调节套件105包括竖套151和横梁152,竖套151焊接在横梁152的中间,靠墙杆102的下端套装在竖套151中,并通过螺栓固定,横梁152的两端安装有升降支撑装置153,具体的在横梁152的两端对称设置相应的穿孔,升降支撑装置153固定安装在该穿孔中。
升降支撑装置153包括设置有内螺纹的螺纹套和套装在螺纹套中的支撑脚,通过旋转支撑脚,控制支撑脚向下突出的长度,调节升降靠墙杆102。
通过升降支撑装置153和靠墙杆102上端设置的安装孔对立柱的竖向位置进行微调,进而提高立柱安装的稳定性。选取房间合适的靠墙位置固定附墙立柱的底座103,靠墙杆102放置到底座上定位挂接座101的位置,利用较长的自攻丝将固定件定在墙体上,再通过匹配的螺栓穿过立柱上端的安装孔锁紧固定立柱的上端,旋转立柱下端的支撑脚,使支撑脚向下突出,进一步加固锁紧,保证立柱与墙体平行的同时保持立柱本身的稳定。
为了方便描述,如图13和图14所示,将底座103分为支撑区131和收纳区132,两者区分仅为方便描述而非对其限制,支撑区131靠墙固定,收纳区132设置在外侧,支撑区131上设置有收纳孔132和支撑槽133,收纳孔132用于硬握把6和配重插销7的收纳,支撑槽133用于配合靠墙杆102下端的调节套件105,将调节套件105套装在支撑槽133中,方便支撑和限制立柱。
收纳区132呈三角结构,三角结构的外斜面方便运动组件2滑动靠墙,其内斜面与支撑区的侧壁形成凹陷区,运动组件滑动靠墙后,其下端处于凹陷区中,防止运动组件自行滑动展开,产生安全隐患。
如图11和图12所示,健身装置还包括滑套104,滑套104套装在靠墙杆102上,并沿靠墙杆102上下移动,立柱由上到下设置有多个定位孔,滑套104上设置有相应的锁定孔,利用螺栓固定件同时穿过锁定孔和对应的定位孔锁钉滑套104在立柱上的位置,从而限定上端铰链在滑套上的运动组件2的倾斜角度。
滑套向两侧延伸出对称的支撑柄142,在支撑柄上设置安装挂钩143和轴座144,其中为了方便使用,挂钩143安装在支撑柄的外端部,挂钩上还安装有滑轮146;轴座144则固定在靠内侧的位置,并且轴座144与运动组件的斜轨201相对应,斜轨的上端设置轴孔,通过销轴等铰链在滑套的轴座上。
如图17和图18所示,运动组件2包括斜轨201和运动托板202,斜轨201的上端铰链在滑套上,运动托板202配套安装在斜轨上,并沿斜轨滑行移动。
其中如图19-20所示,斜轨201是有两根平行的方杆211组成的矩形架体,平行的方杆之间通过中间连杆212固定,方杆的上端设置轴孔与滑套上设置的轴座铰链,平行方杆的下端安装有滚轮架216,滚轮架的两端安装滚轮,滚轮架上还设置有脚蹬插孔214,利用脚蹬插孔安装脚蹬5,方便健身过程中作脚步支撑;靠近滚轮架的斜轨中间安装连杆,连杆上设置配重插销孔213,需要时在配重插销孔中插入配重插销7,在配重插销上安装标准配重块进行健身锻炼。
如图20和图21所示,运动托板202包括坐板撑架221和坐板222,坐板通过螺栓安装在坐板撑架上,其中坐板撑架221是由金属管件构成的框体,所述坐板撑架221上还安装有轨道轮223,在坐板撑架上以对称的方式安装轮架,在轮架中安装轨道轮223,轨道轮223能够对应的安装在斜轨的平行方杆上,所述轮架向下延伸有配套的卡板,通过卡板卡套在斜轨的方杆上,卡板起到限位固定的作用。
坐板撑架的上部中间安装有挂钩143,挂钩上连接有一组吊绳9,吊绳向两侧延伸并穿过滑套上安装的滑轮146,健身时健身人员根据自身锻炼需求或趴或躺在坐板上,手拉绕过滑轮的吊绳端部,通过吊绳拉动运动托板以及自身沿斜轨移动,从而达到健身的目的。
所述健身装置还包括了一组硬握把6和一组提拉杆8,硬握把6和提拉杆8的端部设置有卡座,卡座上设置有销孔,构成斜轨的平行方杆上设置有相应的固定孔,卡座卡套在方杆上,利用销轴穿过销孔固定硬握把或提拉杆,当硬握把或提拉杆安装在斜轨的上侧时,健身人员位于运动托板上,通过手拉硬握把或提拉杆带动坐板和自身移动健身,该方式相较于拉动吊绳,更容易受力;或是将硬握把或提拉杆安装在斜轨的下端部,同时在下端部的配重插销孔213中插入配重插销7,并根据健身需求在配重插销7上加挂标准配重块,手握硬握把或提拉杆上提,从而达到锻炼效果。
收纳时,推动斜轨,滑套沿立柱向上移动,斜轨的下端向墙体移动,知道斜轨下端的滚轮滑动收纳进底座的凹陷区135中,取下的硬握把、提拉杆以及配重插销7可以收纳进底座支撑区上提前设置的对应收纳孔134中。
实施例2:滑套104直接套装在靠墙杆102上移动,容易导致滑套磨损,滑套上安装有轴座以及挂钩等部件,磨损后更换成本较高。为了避免滑套磨损以及更换的不便,如图12所示,在滑套中安装有衬套145,同时衬套和立柱之间涂抹润滑油,提高滑动的顺畅程度,降低滑动摩擦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和摩擦噪音。
实施例3:进一步为了收纳方便,同时提高使用的灵活性,所述的硬握把6和提拉杆8采用套装组合的结构,不使用的时候可以拆卸收纳减少空间的占用。
所述硬握把包括卡座和转动套装在卡座上的折叠握杆,卡座上设置有外套管,握杆上设置对应的内套管,通过内外套管对接形成弯曲的硬握把,套接安装的握杆与卡座之间能够转动。
同时卡座上的套管以及外套管上还设置有锁丝孔,组合套装后旋紧锁丝进行固定。
其中提拉杆8包括一个卡座和一根组合管,组合管的内套管套装在卡座的套管中,拧紧锁丝进行固定,卡座的凹槽卡套在斜轨的方杆上,将一组提拉杆通过螺栓配合凹槽上的穿孔对称的固定在方杆的下端,斜轨上增加配重块,通过往复提拉配重块实现健身锻炼。
硬握把6包括一个卡座和多个L形的组合管,多个组合管首尾相接形成需要的结构,再通过内套管与卡座连接,卡座卡套固定在斜轨的方杆上侧,通过手拉硬握把6带动运动托板移动,达到健身的目的。
实施例4:如图9和图10所示,升降支撑装置153包括螺套、螺纹支撑脚和内六角螺栓,在横梁152的两端对称设置贯穿孔,将螺套焊接在贯穿孔中,螺纹支撑脚右下方套装进螺套中,螺纹支撑脚的上端中心设置螺孔,内六角螺栓套装在螺纹支撑脚上的螺孔中。
调节升降支撑装置153时,使用对应的扳手转动内六角螺栓,六角螺栓带动螺纹支撑脚在螺套中向下转动伸出,从而起到微调的作用。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例如锁定机构采用在立柱上设置均匀的排孔和在滑套上设置的用于卡套的螺栓,滑套上设置螺孔,螺孔中套装螺栓,使螺栓穿过排孔锁定滑套与立柱的位置。

Claims (10)

1.一种附墙式多功能健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附墙立柱、滑套、轨道架和滑动座,所述的附墙立柱被竖立固定于墙体表面,所述的滑套匹配套装于附墙立柱外侧,能够升降滑动,并且在立柱与滑套之间设置锁定机构,所述的轨道架的上端通过销轴铰接于滑套前侧,在所述轨道架上安装有滑动座,使得滑动座能够沿轨道架往复移动,在轨道架的上部安装有牵引组件,在轨道架下部有支撑抬升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墙式多功能健身装置,其特征在于,附墙立柱设置稳定机构,该机构包括在附墙立柱顶部后侧中心设置有竖向的安装孔,与该安装孔对应位置的墙体上固定有挂接座,挂接座上有凸出的挂接柱,该挂接柱能够套装于竖向的安装孔内;在附墙立柱底部设置有底架,底架的外侧套装有底座,底架上固定有螺套,螺套内匹配套装有螺纹顶柱,该螺纹顶柱的底部支撑在所述底座的底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墙式多功能健身装置,其特征在于,附墙立柱与滑套之间安装有衬套,所述衬套包括一组对称的卡板,卡板卡套在附墙立柱的外侧,并且以附墙立柱的竖向中轴线为对称,滑套套装在对称的衬板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附墙式多功能健身装置,其特征在于,轨道架底部安装有滑轮,底座的前侧设置有凸垄部位,凸垄部位后侧为定位凹槽,使得轨道架折叠后,所述滑轮能够跨过凸垄部位落入定位凹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附墙式多功能健身装置,其特征在于,底座后侧设置有收纳孔,收纳孔位于附墙立柱与墙体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附墙式多功能健身装置,其特征在于,底架的两侧对称位置分布设有贯穿孔,其上部为调节孔,其底部为支撑让位孔,在贯穿孔内焊接有螺套,在该螺套内安装有螺纹顶柱,其底部有膨大的支撑片,所述螺纹顶柱的轴心位置安装有辅助调节丝。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墙式多功能健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座包括底部的支撑框架和安装在支撑框架上的坐板,支撑框架和坐板上设置对应的螺孔,使用螺栓将坐板固定安装在支撑框架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附墙式多功能健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坐板包括硬质底板和柔性衬垫,硬质底板与支撑框架固定安装,柔性衬垫包覆在硬质底板上,并且柔性衬垫和硬质底板之间填充有柔性缓冲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附墙式多功能健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包括横梁和竖套,横梁中间固定竖套,附墙立柱的底端套装在竖套中,竖套和附墙立柱之间设置对应的穿孔,通过螺栓固定竖套和附墙立柱。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墙式多功能健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与滑套之间的锁定机构,包括设置在立柱上的排孔和设置在滑套上的螺栓,滑套上设置螺孔,螺孔中套装螺栓,使螺栓穿过排孔锁定滑套与立柱的位置。
CN202220976355.4U 2022-04-26 2022-04-26 附墙式多功能健身装置 Active CN2176612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76355.4U CN217661268U (zh) 2022-04-26 2022-04-26 附墙式多功能健身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76355.4U CN217661268U (zh) 2022-04-26 2022-04-26 附墙式多功能健身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61268U true CN217661268U (zh) 2022-10-28

Family

ID=837356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976355.4U Active CN217661268U (zh) 2022-04-26 2022-04-26 附墙式多功能健身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612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921245A (en) Exercise device
US8926480B2 (en) Three-point adjustment multi-purpose exercise machine
US20020091043A1 (en) Space efficient multi-use exercise apparatus
US4632390A (en) Weight lifting machine
US6692412B2 (en) Interactive exercise apparatus structure
US20060258517A1 (en) Chair type exercise apparatus
CN201437027U (zh) 一种卧推训练健身器
CN217661268U (zh) 附墙式多功能健身装置
CN112843621A (zh) 一种用于臂部训练的拉伸锻炼装置
CN114949733A (zh) 附墙式多功能健身装置
CN213724637U (zh) 一种具有双模式无级可调动感滑座的动感划船器
US5643163A (en) Gymnastic apparatus
CN201558447U (zh) 一种推拉式训练健身器及动力传递装置
CN212575510U (zh) 一种具有侧跳功能的跳床
CN218280468U (zh) 一种智能健身装置
CN114307096B (zh) 一种方便收纳的多功能健身器材
CN219355191U (zh) 具有多使用状态的综合力量健身凳
CN211885286U (zh) 一种用于羽毛球练习的多功能辅助装置
CN220495483U (zh) 一种多功能登山扭腰机
CN217908761U (zh) 一种手臂锻炼器
CN112190877B (zh) 自重式斜上蹬训练器
CN216629538U (zh) 一种体育用多功能辅助训练设备
CN201439016U (zh) 一种举推训练健身器
CN216316689U (zh) 一种带有健身功能的沙发
CN2288741Y (zh) 多功能家庭阳台健身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