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59780U - 固定套管及管路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固定套管及管路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59780U
CN217659780U CN202220164460.8U CN202220164460U CN217659780U CN 217659780 U CN217659780 U CN 217659780U CN 202220164460 U CN202220164460 U CN 202220164460U CN 217659780 U CN217659780 U CN 2176597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se
sleeve body
diameter
sleeve
b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16446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阳
王哲西
王国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016446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597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597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597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固定套管及管路连接结构,属于医用管路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管路连接结构内部压力升高后,会造成管路与接头脱落的问题。它包括具有连接部的接头、套接在连接部上的软管以及固定套管,软管的内径小于连接部的外径,套管本体套设在软管与连接部的连接处,套管本体内壁至连接部的距离小于软管的壁厚。软管被限制在连接部和套管本体之间,不会因为内部压力的变化造成管径发生变化,当软管内部压力升高时,不会造成软管和连接部脱落,连接可靠。

Description

固定套管及管路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管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固定套管及管路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胃肠镜视野清晰度增强仪与胃肠镜配合使用,用于冲洗诊治部位,清除黏液性气泡、黏液、血液、污物和其他有机物,以提高胃肠镜视野清晰度;与超声内镜(EUS)配合使用,对胃肠道病灶区域进行快速注水,提高EUS探头的扫查效果。
胃肠镜视野清晰度增强仪通过管路输送如水等液体。传统的管路由接头和软管组成,接头与软管直接过盈配合,或者接头与软管过盈配合后,在配合面通过粘胶的方式固定。当液体在软管内流动时,如果遇到阻力,会造成管路内部压力升高,软管会弹性变形,使其内外径同时变大,软管会和接头脱落,造成软管内部的液体流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连接可靠的固定套管及管路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固定套管,包括呈筒状的套管本体,所述套管本体的内孔为圆锥孔,其孔径由套管本体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减小。
在上述固定套管中,所述套管本体位于内孔孔径较大的一端设有连接段,所述连接段的内孔与套管本体的内孔同轴设置,所述连接段的内孔为圆锥孔,其孔径由远离套管本体的一端向靠近套管本体的一端逐渐减小。
在上述固定套管中,所述连接段远离套管本体的一端设有内倒角。
管路连接结构,包括具有连接部的接头、套接在连接部上的软管以及上述的固定套管,所述软管的内径小于连接部的外径,所述套管本体套于软管与连接部的连接处,所述套管本体内壁至连接部的距离小于软管的壁厚。
接头和固定套管由非弹性材料如塑料或金属等制成,软管由弹性材料如PVC或硅胶等制成。软管被限制在连接部和套管本体之间,不会因为内部压力的变化造成管径发生变化,当软管内部压力升高时,不会造成软管和连接部脱落,连接可靠。
在上述管路连接结构中,所述接头上具有与连接段相对设置的配合部,所述连接段套设在配合部上且与配合部紧配合。装配时,先将软管套在连接部上,然后将套管本体套在软管与连接部的连接处,最后将连接段套到配合部上。采用紧配合的方式,可使连接段与配合部快速连接。
在上述管路连接结构中,所述连接段与套管本体同轴设置,所述配合部与连接部同轴设置,所述配合部的外径大于连接部的外径。
在上述管路连接结构中,所述配合部的外径小于连接段内孔的最大孔径,且大于连接段内孔的最小孔径。装配时连接段的内孔对配合部进行导向,方便将连接段套到配合部上,操作方便,连接稳定可靠。
在上述管路连接结构中,所述连接段内孔的最小孔径大于或等于套管本体内孔的最大孔径。
在上述管路连接结构中,所述连接部远离配合部的一端具有同轴设置的止退部,所述止退部至套管本体的距离小于软管的壁厚。
在上述管路连接结构中,所述止退部的外表面为圆锥面,其外径由靠近配合部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减小,所述止退部的最大外径大于软管的内径,且止退部的最小外径小于软管的内径。
止退部对连接段和套管本体进行导向,方便将连接段套到配合部上。同时,进一步减少连接部与套管本体之间的距离,使位于两者之间的软管被夹得更紧,更加不易脱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软管被限制在连接部和套管本体之间,不会由于内部压力的变化造成管径发生变化,当软管内部压力升高并超过一定压力值时,不会造成软管和连接部脱落,连接可靠;止退部的外表面为圆锥面,方便软管套到连接部上,连接段的内孔为圆锥孔,方便连接段套到配合部上,装配方便,结构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提供的管路连接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实施例六提供的管路连接结构的剖视图。
图3是实施例六提供的管路连接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六提供的固定套管的剖视图。
图中,11、连接部;111、止退部;12、配合部;2、软管;3、套管本体;31、连接段;311、内倒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的管路连接结构,包括具有连接部11的接头和套接在连接部11上的软管2,接头内具有贯通连接部11设置的导流孔,软管2的内孔与导流孔连通。接头由非弹性材料如塑料或金属等制成,软管2由弹性材料如PVC或硅胶等制成。
如图1所示,软管2未发生性变时的内径小于连接部11的外径,软管2与连接部11的连接处套设有套管本体3,套管本体3至连接部11的距离小于软管2未发生性变时的壁厚。其中,套管本体3的内径大于或等于软管2未发生性变时的外径。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将软管2穿入套管本体3内,套管本体3的内孔为圆锥孔。
套管本体3由非弹性材料如塑料或金属等制成。
装配时,先将软管2穿入套管本体3,然后将软管2套到连接部11上,使软管2与连接部11紧配合,此时软管2位于连接部11外侧部分的外径与内径均增大,软管2的外径大于套管本体3的内径,然后移动套管本体3至软管2与连接部11的连接处,使软管2被限制在套管本体3与连接部11之间。
由于接头和套管本体3均采用非弹性材料制成,且套管本体3至连接部11的距离小于软管2的壁厚,当装配好后,不会因为软管2内部压力的变化造成管径发生变化,当软管2内部压力升高0.3MPa的压力值或超过该压力值时,也不会造成软管2和连接部11脱落,连接可靠。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为了增强连接强度,在套管本体3上设有连接段31,连接段31与接头连接。
其中,连接段31呈筒状且与套管本体3同轴设置,接头上具有与连接部11同轴设置的配合部12,且配合部12的外径大于连接部11的外径,连接段31套设在配合部12上且与配合部12紧配合。
装配时,先将软管2穿入套管本体3,然后将软管2套到连接部11上,使软管2与连接部11紧配合,此时软管2位于连接部11外侧部分的外径与内径均增大,软管2的外径大于套管本体3的内径,然后移动套管本体3至软管2与连接部11的连接处,使连接段31套设在配合部12上并与配合部12形成紧配合,软管2被限制在套管本体3与连接部11之间。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同实施例二的结构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为了方便将连接段31套到配合部12上,连接段31的内孔为圆锥孔,其孔径由靠近配合部12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减小,配合部12的外径小于连接段31内孔的最大孔径,且大于连接段31内孔的最小孔径。装配时连接段31的内孔对配合部12进行导向,方便将连接段31套到配合部12上,连接稳定可靠。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同实施例三的结构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连接段31内孔的最小孔径等于套管本体3的孔径。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同实施例三的结构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连接段31靠近配合部12的一端设有内倒角311,内倒角311起导向作用,方便将连接段31套到配合部12上。
实施例六
如图4所示的固定套管,包括呈筒状的套管本体3,套管本体3的内孔为圆锥孔,其孔径由套管本体3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减小。
如图4所示,套管本体3位于内孔孔径较大的一端设有连接段31,连接段31的外径大于套管本体3的外径,连接段31的内孔与套管本体3的内孔同轴设置,连接段31的内孔为圆锥孔,其孔径由远离套管本体3的一端向靠近套管本体3的一端逐渐减小。
如图4所示,连接段31远离套管本体3的一端设有内倒角311。
如图2和图3所示的管路连接结构,包括具有连接部11的接头、套接在连接部11上的软管2以及套接在连接部11与软管2连接处的套管本体,接头内具有贯通连接部11设置的导流孔,软管2的内孔与导流孔连通。接头由非弹性材料如塑料或金属等制成,软管2由弹性材料如PVC或硅胶等制成。
如图1所示,软管2未发生性变时的内径小于连接部11的外径,套管本体3套设在软管2与连接部11的连接处,套管本体3至连接部11的距离小于软管2未发生性变时的壁厚。其中,套管本体3的内径大于或等于软管2未发生性变时的外径。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将软管2穿入套管本体3内,套管本体3的内孔为圆锥孔。
套管本体3由非弹性材料如塑料或金属等制成。
为了增强连接强度,在套管本体3孔径较大的一端设有连接段31,连接段31与接头连接。如图2和图3所示,连接段31呈筒状且与套管本体3同轴设置,接头上具有与连接部11同轴设置的配合部12,且配合部12的外径大于连接部11的外径,连接段31套设在配合部12上且与配合部12紧配合。
为了方便将连接段31套到配合部12上,连接段31的内孔为圆锥孔,其孔径由靠近配合部12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减小,配合部12的外径小于连接段31内孔的最大孔径,且大于连接段31内孔的最小孔径。装配时连接段31的内孔对配合部12进行导向,方便将连接段31套到配合部12上,连接稳定可靠。
本实施例中,连接段31内孔的最小孔径等于套管本体3内孔的最大孔径。
内倒角311起导向作用,方便将连接段31套到配合部12上。
如图2和图3所示,连接部11远离配合部12的一端具有同轴设置的止退部111,止退部111至套管本体3的距离小于软管2的壁厚。
其中,止退部111的外表面为圆锥面,其外径由靠近配合部12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减小,止退部111的最大外径大于软管2的内径,且止退部111的最小外径小于软管2的内径。
装配时,先将软管2穿入套管本体3,然后将软管2套到连接部11上,使软管2与止退部111紧配合,此时软管2位于止退部111外侧部分的外径与内径均增大,软管2与连接部11密封配合,然后移动套管本体3至软管2与连接部11的连接处,使连接段31与配合部12形成紧配合,软管2被限制在套管本体3与止退部111之间。
由于接头和套管本体3均采用非弹性材料制成,且套管本体3至连接部11的距离小于软管2的壁厚,当装配好后,不会因为软管2内部压力的变化造成管径发生变化,当软管2内部压力升高0.3MPa的压力值或超过该压力值时,也不会造成软管2和连接部11脱落,连接可靠,有利于液体的输送,适用于胃肠镜视野清晰度增强仪等多种仪器。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固定套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筒状的套管本体(3),所述套管本体(3)的内孔为圆锥孔,其孔径由套管本体(3)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本体(3)位于内孔孔径较大的一端设有连接段(31),所述连接段(31)的内孔与套管本体(3)的内孔同轴设置,所述连接段(31)的内孔为圆锥孔,其孔径由远离套管本体(3)的一端向靠近套管本体(3)的一端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31)远离套管本体(3)的一端设有内倒角(311)。
4.一种管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连接部(11)的接头、套接在连接部(11)上的软管(2)以及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固定套管,所述软管(2)的内径小于连接部(11)的外径,所述套管本体(3)套于软管(2)与连接部(11)的连接处,所述套管本体(3)内壁至连接部(11)的距离小于软管(2)的壁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上具有与连接段(31)相对设置的配合部(12),所述连接段(31)套设在配合部(12)上且与配合部(12)紧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31)与套管本体(3)同轴设置,所述配合部(12)与连接部(11)同轴设置,所述配合部(12)的外径大于连接部(11)的外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部(12)的外径小于连接段(31)内孔的最大孔径,且大于连接段(31)内孔的最小孔径。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11)远离配合部(12)的一端具有同轴设置的止退部(111),所述止退部(111)至套管本体(3)的距离小于软管(2)的壁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管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退部(111)的外表面为圆锥面,其外径由靠近配合部(12)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减小,所述止退部(111)的最大外径大于软管(2)的内径,且止退部(111)的最小外径小于软管(2)的内径。
CN202220164460.8U 2022-01-21 2022-01-21 固定套管及管路连接结构 Active CN2176597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64460.8U CN217659780U (zh) 2022-01-21 2022-01-21 固定套管及管路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64460.8U CN217659780U (zh) 2022-01-21 2022-01-21 固定套管及管路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59780U true CN217659780U (zh) 2022-10-28

Family

ID=837288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164460.8U Active CN217659780U (zh) 2022-01-21 2022-01-21 固定套管及管路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597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83083B (zh) 医用连接件
US10627030B2 (en) Reverse barb for medical biopharma tubing
US7670296B2 (en) Multi-purpose connector for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 equipment
US20090105692A1 (en) Male luer lock connector
CN217659780U (zh) 固定套管及管路连接结构
CN211289069U (zh) 流体接头组件及输液管路装置
CN210844766U (zh) 一种连接氧气管及氧气袋的通用接头
CN218165296U (zh) 插接结构、取样装置及内窥镜系统
CN207906682U (zh) 一种水管用三通连接头
CN216167342U (zh) 一次性内镜使用附送水接头装置
CN215351557U (zh) 导管连接多功能接头
JP4853393B2 (ja) 医療用チューブ継手
CN210135337U (zh) 一种管道密封连接装置
CN210566870U (zh) 一种水管快速接头
CN210687382U (zh) 连接组件及柔性管阀门结构
CN205261076U (zh) 一种防漏水的进水管连接件
JP4367421B2 (ja) 医療用チューブ継手
CN219148792U (zh) 一种插接式的免粘结的输液器
CN219170784U (zh) 一种内窥镜超声活检针连接装置
CN209146531U (zh) 一种下水管结构
CN209839431U (zh) 一种燃气软管接头定位装置
CN218657679U (zh) 一种结构简化便于组装的水管快装旁通
CN219375611U (zh) 一种医用泌尿袋
CN216222508U (zh) 一种急性胰腺炎腹腔灌洗用连接管速清接头
CN216923588U (zh) 一种无菌连接器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