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59776U - 一种内窥镜弯曲管及插入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窥镜弯曲管及插入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59776U
CN217659776U CN202220395946.2U CN202220395946U CN217659776U CN 217659776 U CN217659776 U CN 217659776U CN 202220395946 U CN202220395946 U CN 202220395946U CN 217659776 U CN217659776 U CN 2176597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section
tube
cavity
pipe
endosco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39594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Vathin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Vathin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Vathin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Vathin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39594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597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597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597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内窥镜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内窥镜弯曲管及插入管,包括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所述第一管段与所述第二管段一体设置,且所述第一管段位于所述第二管段的一端;所述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同轴贯穿开设有第一腔体;所述第二管段沿轴线方向贯穿开设有第二腔体。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不需要再配置独立的器械管进行安装,从而减少了内窥镜插入管的加工工序,另外本弯曲管在进行制造时,可以采用异形截面形状,从而扩大了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容置空间,尤其是扩大了第一腔体的横截面积,从而使内窥镜在配合吸引装置抽吸人体的体内积液时获得更大的流量,使积液相比于传统的器械管通道更快的被抽离至人体外。

Description

一种内窥镜弯曲管及插入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内窥镜技术领域,并涉及一种内窥镜弯曲管,尤其是涉及一种内窥镜插入管。
背景技术
内窥镜作为医疗检测设备,经人体的自然孔道或经手术做的小切口进入人体内,使用时将内窥镜导入预检查的器官,可直接窥视有关部位的变化。
目前,内窥镜包括插入管,其中插入管包括了前端组件、蛇骨单元、被动弯曲管以及器械管,器械管容置在蛇骨单元和被动弯曲管中。在现有技术中,被动弯曲管采用金属材料切割为螺旋管,并在螺旋管外侧依次布置编织网管和热缩管,最后通过热缩管热缩工艺一体加工成型。通过该结构形成的被动弯曲管,在保障外部轮廓尺寸下,其内径所能容纳的空间较小,因此在布置器械管时,只能布置较小尺寸的器械管,因此,对配套使用的器械尺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器械管的尺寸较小时,对需要伸入至器械管内的医疗器械尺寸要求较高;另一方面,当连接吸引阀时,流通截面积较小,流动阻力大,流量小。而且,传统的金属螺旋管加工工艺的精度要求较高,而且生产效率较低,因此导致最终的内窥镜成本较高,消费者经济压力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窥镜弯曲管,包括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所述第一管段与所述第二管段一体设置,且所述第一管段位于所述第二管段的一端;所述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同轴贯穿开设有第一腔体;所述第二管段沿轴线方向贯穿开设有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间隔设置。
优选地,沿所述第二管段的轴线方向开设有第一牵引绳容置孔,所述第一牵引绳容置孔贯穿所述第二管段。
优选地,所述第一牵引绳容置孔设置于所述第二管段的周壁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内窥镜插入管,包括上述的内窥镜弯曲管,包括前端组件和主动弯曲管,所述第一管段穿过所述主动弯曲管内的容置通道并与所述前端组件连接。
优选地,所述前端组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轴线方向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腔体的第一连通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通孔的截面形状尺寸与所述第一腔体的截面形状尺寸相同。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通孔与所述第一腔体平滑过渡。
优选地,所述第一管段的前端与所述壳体内壁胶接密封。
优选地,所述主动弯曲管包括骨节单元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间隔设置于相邻骨节单元之间并与所述骨节单元一体设置,相邻所述骨节单元之间具有间隙。
优选地,所述骨节单元的内壁设置有第二牵引绳容置孔,所述第二牵引绳容置孔与所述第一牵引绳容置孔同轴而设。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不需要再配置独立的器械管进行安装,从而减少了内窥镜插入管的加工工序,另外本弯曲管在进行制造时,可以采用异形截面形状,从而扩大了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容置空间,尤其是扩大了第一腔体的横截面积,从而使内窥镜在配合吸引装置抽吸人体的体内积液时获得更大的流量,使积液相比于传统的器械管通道更快的被抽离至人体外,从而降低了抽吸作业的时间,进一步为患者治疗争取了更多的有效时间。
2、本实用新型中,在弯曲管上直接一体成型设置第一牵引绳容置孔,安装牵引绳时直接将牵引绳穿设至第一牵引绳容置孔内即可;因此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省略了金属螺旋丝,以及金属螺旋丝的安装工序,进一步节省了制作过程中被动弯曲管段的牵引绳安装工序,从而提高了内窥镜插入管的制作效率;由于减少了零部件以及安装工序,也降低了内窥镜插入管的制造成本,进一步为患者减轻了经济负担。
3、本实用新型中,当第一管段的前端面与台阶面配合连接后使得第一连通孔与所述第一腔体平滑过渡,并且第一管段的前端面与台阶面的结合采用胶接的方式,从而使连接面密封,防止人体的体液进入至连接接缝中并渗透至其它区域,影响内窥镜的安全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窥镜弯曲管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基于图1中提供的内窥镜弯曲管结构F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窥镜弯曲管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窥镜插入管部分结构组装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窥镜插入管部分结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基于图5,D区域中前端组件与第一管段连接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主动弯曲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主动弯曲管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壳体侧视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壳体基于图9中的截面C-C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壳体基于图10中E区域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插入管侧视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插入管基于图12中截面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插入管基于图13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中:
10、前端组件;101、壳体;100、第一连通孔;11、第一容置孔;12、第二容置孔;13、台阶面;20、弯曲管;200、第一腔体;210、前端面;21、第一管段;22、第二管段;220、第二腔体;221、第一牵引绳容置孔;30、摄像头模组;31、照明组件;40、主动弯曲管;41、骨节单元;42、连接部;43、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的说明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是例子,用来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特征。以下特定例子所描述的元件和排列方式,仅用来精简的表达本实用新型,其仅作为例子,而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1
请结合图1、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窥镜弯曲管20,包括第一管段21和第二管段22,所述第一管段21与所述第二管段22一体设置,且所述第一管段21位于所述第二管段22的一端;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附图 1和图2所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二管段22横截面的外围轮廓为圆环形,第一管段21的外围轮廓为半圆环形,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管段21和第二管段 22亦可采用异形的环形封闭结构,其形状结构特征并不做具体限定;另外,所述第一管段21和第二管段22同轴贯穿开设有第一腔体200;所述第二管段22 沿轴线方向贯穿开设有第二腔体220;所述第一腔体200与所述第二腔体220 间隔设置。需要进行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管段21与第二管段22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具体地,可以采用具有柔性的塑料或者橡胶或硅胶等材质,从而使形成的内窥镜弯曲管20具有可被弯曲的柔韧性,并且被弯曲后的内窥镜弯曲管20内的第一腔体200和第二腔体220的依然保持连通状态。
本实用新型中内窥镜弯曲管20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制造,目的是代替内窥镜的被动弯曲管段,并与插入管的前端模组连接,因此第一腔体200的一方面作用是作为器械管,用于将其它医疗器械从第一腔体200伸入至人体中,另一方面的作用是作为吸引通道连通吸引阀,用于将内窥镜探测区内的清洁液或者多余的人体组织液引导至人体外;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不需要再配置独立的器械管进行安装,从而减少了内窥镜插入管的加工工序,另外本弯曲管20 在进行制造时,可以采用包括但不限于图1至图3中第一腔体200和第二腔体 220所示出的异形截面形状,从而扩大了第一腔体200和第二腔体220的容置空间,尤其是扩大了第一腔体200的横截面积,从而使内窥镜在配合吸引装置抽吸人体的体内积液时获得更大的流量,使积液相比于传统的器械管通道更快的被抽离至人体外,降低了抽吸作业的时间,进一步为患者治疗争取了更多的有效时间。
具体地,请结合附图1、2和图3所示,在第二管段22的径向两侧,并且沿所述第二管段22的轴线方向开设有第一牵引绳容置孔221,所述第一牵引绳容置孔221贯穿所述第二管段2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牵引绳容置孔221设置于所述第二管段22的周壁上。在现有的内窥镜插入管中在被动弯曲管20段是将两根金属螺旋丝焊接在现有被动弯曲管的内侧的两端部,其中金属螺旋丝中心具有容置通道,该容置通道用来穿设牵引绳。而本实用新型直接一体成型设置第一牵引绳容置孔221,安装牵引绳时直接将牵引绳穿设至第一牵引绳容置孔221内既可;因此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省略了金属螺旋丝,以及金属螺旋丝的安装工序,进一步节省了制作过程中被动弯曲管20段的牵引绳安装工序,从而提高了内窥镜插入管的制作效率;由于减少了零部件以及安装工序,也降低了内窥镜插入管的制造成本,进一步为患者降低了经济负担。
实施例2
请结合图4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内窥镜插入管,包括上述的内窥镜弯曲管20、前端组件10和主动弯曲管40,所述第一管段21穿过所述主动弯曲管40内的容置通道并与所述前端组件10连接。
其中,所述主动弯曲管40包括骨节单元41和连接部42,所述连接部42 间隔设置于相邻骨节单元41之间并与所述骨节单元41一体设置,相邻所述骨节单元41之间具有间隙43。具体地,本主动弯曲管40采用具有韧性的材料一体注塑成型,形成后的主动弯曲管40可以在径向力的作用下以连接部42为旋转中心,骨节单元41绕连接部42旋转;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附图7和附图 8中示出了连接部42形成于同一直线上,并且所形成的直线方向与主动弯曲管 40的轴线方向相同,连接部42所形成的直线有两条,分别对称设置于主动弯曲管40的轴线两侧。请继续结合图7和附图8中所示,本主动弯曲管40一端连接内窥镜弯曲管20的第二管段22和第一管段21之间的连接区域附近,主动弯曲管40的另一端连接前端组件10的后端。为实现主动弯曲管40的弯曲功能,在所述骨节单元41的内壁设置有第二牵引绳容置孔(未示出),并且所述第二牵引绳容置孔与所述第一牵引绳容置孔221同轴而设,进一步地,第二牵引绳容置孔位于两连接部42之间的区域内。牵引绳的远端固定连接在前端组件10 上的连接固定位置上,牵引绳绳体依次容置在第二牵引绳容置孔和第一牵引绳容置孔221内,牵引绳的近端固定在手柄的驱动件(未示出)上,通过驱动驱动件从而使牵引绳移动来带动主动弯曲部转动。
进一步地,继续结合图4至图6所示,所述前端组件10包括壳体101、摄像头模组30以及照明组件31,所述壳体101上开设有第一容置孔11和第二容置孔12,所述摄像头模组30容置并安装固定在所述第一容置孔11中,照明组件31容置并安装固定在所述第二容置孔12中,在图4至图6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二容置孔12有两个分别位于第一容置孔11的两侧,因此提供成对的照明组件31安装在第二容置孔12中,可以为摄像头提供更好的照明光线。
进一步地,继续结合图4至图6所示,所述壳体101的轴线方向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腔体200的第一连通孔100。优选地,所述第一连通孔100的截面形状尺寸与所述第一腔体200的截面形状尺寸相同。其目的在于,容易使所述第一连通孔100与所述第一腔体200平滑过渡。具体地,请结合图9至图14 所示,在壳体101内部且连接第一连通孔100的内侧壁面开设有与第一管段21 的前端面210形状尺寸配合的台阶面13,并且所述第一管段21的前端与所述壳体101内壁胶接密封。具体地,当第一管段21的前端面210与台阶面13配合连接后使得第一连通孔100与所述第一腔体200平滑过渡,并且第一管段21 的前端面210与台阶面13的结合采用胶接的方式,从而使连接面密封,防止人体的体液进入至连接接缝中并渗透至其它区域,影响内窥镜的安全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内窥镜弯曲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管段(21)和第二管段(22),所述第一管段(21)与所述第二管段(22)一体设置,且所述第一管段(21)位于所述第二管段(22)的一端;所述第一管段(21)和第二管段(22)同轴贯穿开设有第一腔体(200);所述第二管段(22)沿轴线方向贯穿开设有第二腔体(220);所述第一腔体(200)与所述第二腔体(220)间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内窥镜弯曲管,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二管段(22)的轴线方向开设有第一牵引绳容置孔(221),所述第一牵引绳容置孔(221)贯穿所述第二管段(22)。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一种内窥镜弯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牵引绳容置孔(221)设置于所述第二管段(22)的周壁上。
4.一种内窥镜插入管,包括如上述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弯曲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端组件(10)和主动弯曲管(40),所述第一管段(21)穿过所述主动弯曲管(40)内的容置通道并与所述前端组件(10)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一种内窥镜插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组件(10)包括壳体(101),所述壳体(101)的轴线方向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腔体(200)的第一连通孔(100)。
6.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一种内窥镜插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孔(100)的截面形状尺寸与所述第一腔体(200)的截面形状尺寸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一种内窥镜插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孔(100)与所述第一腔体(200)平滑过渡。
8.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一种内窥镜插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段(21)的前端与所述壳体(101)内壁胶接密封。
9.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一种内窥镜插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弯曲管(40)包括骨节单元(41)和连接部(42),所述连接部(42)间隔设置于相邻骨节单元(41)之间并与所述骨节单元(41)一体设置,相邻所述骨节单元(41)之间具有间隙(43)。
10.根据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一种内窥镜插入管,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二管段(22)的轴线方向开设有第一牵引绳容置孔(221),所述骨节单元(41)的内壁设置有第二牵引绳容置孔,所述第二牵引绳容置孔与所述第一牵引绳容置孔(221)同轴而设。
CN202220395946.2U 2022-02-25 2022-02-25 一种内窥镜弯曲管及插入管 Active CN2176597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95946.2U CN217659776U (zh) 2022-02-25 2022-02-25 一种内窥镜弯曲管及插入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95946.2U CN217659776U (zh) 2022-02-25 2022-02-25 一种内窥镜弯曲管及插入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59776U true CN217659776U (zh) 2022-10-28

Family

ID=837289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395946.2U Active CN217659776U (zh) 2022-02-25 2022-02-25 一种内窥镜弯曲管及插入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597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217587B2 (ja) 内視鏡用キャップ
US20140031627A1 (en) Connector for Use with Endoscope
EP2941174A1 (en) An articulated tip part for an endoscope
EP1990070A3 (en) Soft-grip medical connector
WO2017122377A1 (ja) 経皮カテーテル、経皮カテーテルの使用方法
JP2003062089A (ja) 医療用コネクター
EP3146887A1 (en) Lightguide assembly
CN217659776U (zh) 一种内窥镜弯曲管及插入管
US11357899B2 (en) Measur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a property of a fluid in a line
JPS6253673A (ja) マルチル−メンチユ−ブ
CN218792191U (zh) 一种内窥镜的插入管、插入组件及内窥镜
CN212997772U (zh) 快速输血装置
CN217138009U (zh) 一种内窥镜牵引绳对接接头及内窥镜
CN213158176U (zh) 一种快速负压吸引装置
CN218651747U (zh) 一种近端蛇骨段、蛇骨组件、插入部及内窥镜
CN219250101U (zh) 一种内窥镜插入机构及内窥镜
WO2024139753A1 (zh) 医用插管
CN219921183U (zh) 一种输尿管鞘及手术设备
CN215134324U (zh) 一种新式鼻腔吸引管结构
CN220275707U (zh) 一种一次性使用的医用内窥镜护套
CN220192967U (zh) 一种内窥镜安装组件以及内窥镜
CN217118530U (zh) 外科用穿刺引流组件和外科用穿刺引流系统
CN213432461U (zh) 一种带气囊阻隔的多通路插管
CN218792190U (zh) 一种内窥镜的阻挡元件、插入管、插入组件及内窥镜
CN219042783U (zh) 镜鞘一体式头端可弯曲可负压吸引型电子输尿管软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