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55519U - 一种人机交互动作识别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人机交互动作识别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55519U
CN217655519U CN202221570629.6U CN202221570629U CN217655519U CN 217655519 U CN217655519 U CN 217655519U CN 202221570629 U CN202221570629 U CN 202221570629U CN 217655519 U CN217655519 U CN 2176555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ognition device
fixedly connected
plate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7062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Xinyishiji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Xinyishij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Xinyishiji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Xinyishij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7062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555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555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555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机交互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人机交互动作识别装置,包括人机交互动作识别装置本体、升降装置和安装装置,通过设置连接杆、顶板、活动柱、压紧板、滑动块、第二压紧弹簧、伸缩柱、下底压板、连接柱、侧压块,通过在第一压紧弹簧的弹性作用下,可以带动压紧板对其顶板进行压紧,从而对装置本体的顶部压紧,其中连接杆,起到了辅助调节的作用,通过滑动块在滑动槽内滑动,在第二压紧弹簧的弹性作用下,便于带动侧压块对其装置本体的两侧夹紧,通过在伸缩柱的伸缩作用下,并配合第三压紧弹簧,便于带动下底压板对其装置本体的底部压紧,反之当需要拆卸的时候,可快速拆卸,达到了便于使用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人机交互动作识别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机交互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人机交互动作识别装置。
背景技术
人机交互是指人与计算机之间使用某种对话语言,以一定的交互方式,为完成确定任务的人于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换过程,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化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于人机交互设备也越来越智能化,而可以语音识别的人机交互设备也被逐渐应用,用户通过人机交互界面与系统交流,并进行操作,人机交互界面的操作通常采用触控屏式,更容易操作,而且配合语音的识别,对人机交互体验更佳。
现在传统的人机交互动作识别装置通过摄像头、键盘、操纵杆中的采集信号,然后通过网络或者串口通信发送给计算机。然而存在难以将其人机交互动作识别装置快速拆装,导致使用效率低,使用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人机交互动作识别装置,达到便于使用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人机交互动作识别装置,包括人机交互动作识别装置本体、升降装置和安装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有卡套块、卡杆、固定板、弯角块、电动伸缩杆、电源装置箱;
所述人机交互动作识别装置本体的底部与卡套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卡套块与卡杆的顶部卡合连接,所述卡杆的底部与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外壁与弯角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弯角块的另一端与电动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另一端与电源装置箱的顶部固定连接;
所述安装装置包括有连接杆、顶板、活动柱、压紧板、滑动块、第二压紧弹簧、伸缩柱、下底压板、连接柱、侧压块;
所述人机交互动作识别装置本体的背面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开设有连接孔和活动孔,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顶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柱的另一端与压紧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柱的外壁套设有第一压紧弹簧;
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开设有滑动槽,所述第二压紧弹簧的一端与滑动槽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压紧弹簧的另一端与滑动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柱的一端与滑动块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柱的另一端与下底压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柱的外壁套设有第三压紧弹簧,所述连接柱的一端与下底压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的另一端与侧压块的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一端插入连接孔的内部,通过设置连接杆,起到了便于活动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活动柱的一端插入活动孔的内部,通过设置活动柱,便于活动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压紧板的底部与顶板的顶部接触,通过设置压紧板,对装置本体的顶部压紧。
优选的,所述第一压紧弹簧的一端与压紧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压紧弹簧的另一端与安装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动块的外壁与滑动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三压紧弹簧的一端与滑动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压紧弹簧的另一端与下底压板的顶部固定连接,通过设置下底压板,便于对装置本体的底部压紧。
优选的,所述侧压块的外壁一侧与人机交互动作识别装置本体的一侧接触,通过设置侧压块,便于装置本体两侧夹紧。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人机交互动作识别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卡套块、卡杆、固定板、弯角块、电动伸缩杆、电源装置箱,将人机交互动作识别装置本体通过卡套块卡合在卡杆上,通过启动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带动固定板,最终带动人机交互动作识别装置本体升降,从而根据不同使用者的身高调节高度,起到了升降的作用,达到了便于使用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连接杆、顶板、活动柱、压紧板、滑动块、第二压紧弹簧、伸缩柱、下底压板、连接柱、侧压块,通过在第一压紧弹簧的弹性作用下,可以带动压紧板对其顶板进行压紧,从而对装置本体的顶部压紧,其中连接杆,起到了辅助调节的作用,通过滑动块在滑动槽内滑动,在第二压紧弹簧的弹性作用下,便于带动侧压块对其装置本体的两侧夹紧,通过在伸缩柱的伸缩作用下,并配合第三压紧弹簧,便于带动下底压板对其装置本体的底部压紧,反之当需要拆卸的时候,可快速拆卸,达到了便于使用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装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底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的放大视图。
图中:1人机交互动作识别装置本体、2升降装置、201卡套块、202卡杆、203固定板、204弯角块、205电动伸缩杆、206电源装置箱、3安装装置、301安装板、302连接杆、303顶板、304活动柱、305压紧板、306第一压紧弹簧、307滑动块、308第二压紧弹簧、309伸缩柱、310下底压板、311第三压紧弹簧、312连接柱、313侧压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人机交互动作识别装置,包括人机交互动作识别装置本体1、升降装置2和安装装置3,升降装置2包括有卡套块201、卡杆202、固定板203、弯角块204、电动伸缩杆205、电源装置箱206;
人机交互动作识别装置本体1的底部与卡套块201的顶部固定连接,卡套块201与卡杆202的顶部卡合连接,卡杆202的底部与固定板203的顶部固定连接,固定板203的外壁与弯角块204的一端固定连接,弯角块204的另一端与电动伸缩杆205的一端固定连接,电动伸缩杆205的另一端与电源装置箱206的顶部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卡套块201、卡杆202、固定板203、弯角块204、电动伸缩杆205、电源装置箱206,将人机交互动作识别装置本体1通过卡套块201卡合在卡杆202上,通过启动电动伸缩杆205,电动伸缩杆205带动固定板203,最终带动人机交互动作识别装置本体1升降,从而根据不同使用者的身高调节高度,起到了升降的作用,达到了便于使用的效果。
安装装置3包括有连接杆302、顶板303、活动柱304、压紧板305、滑动块307、第二压紧弹簧308、伸缩柱309、下底压板310、连接柱312、侧压块313;
人机交互动作识别装置本体1的背面设置有安装板301,安装板301的顶部开设有连接孔和活动孔,连接杆302的一端插入连接孔的内部,连接杆302的另一端与顶板303的顶部固定连接,活动柱304的一端插入活动孔的内部,活动柱304的另一端与压紧板305的底部固定连接,压紧板305的底部与顶板303的顶部接触,活动柱304的外壁套设有第一压紧弹簧306,第一压紧弹簧306的一端与压紧板305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压紧弹簧306的另一端与安装板301的顶部固定连接;
安装板301的底部开设有滑动槽,滑动块307的外壁与滑动槽的内壁滑动连接,第二压紧弹簧308的一端与滑动槽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第二压紧弹簧308的另一端与滑动块307的一侧固定连接,伸缩柱309的一端与滑动块307固定连接,伸缩柱309的另一端与下底压板310的顶部固定连接,伸缩柱309的外壁套设有第三压紧弹簧311,第三压紧弹簧311的一端与滑动块307固定连接,第三压紧弹簧311的另一端与下底压板310的顶部固定连接,连接柱312的一端与下底压板310的一侧固定连接,连接柱312的另一端与侧压块313的底部固定连接,侧压块313的外壁一侧与人机交互动作识别装置本体1的一侧接触。通过设置连接杆302、顶板303、活动柱304、压紧板305、滑动块307、第二压紧弹簧308、伸缩柱309、下底压板310、连接柱312、侧压块313,通过在第一压紧弹簧306的弹性作用下,可以带动压紧板305对其顶板303进行压紧,从而对装置本体的顶部压紧,其中连接杆302,起到了辅助调节的作用,通过滑动块307在滑动槽内滑动,在第二压紧弹簧308的弹性作用下,便于带动侧压块313对其装置本体的两侧夹紧,通过在伸缩柱309的伸缩作用下,并配合第三压紧弹簧311,便于带动下底压板310对其装置本体的底部压紧,反之当需要拆卸的时候,可快速拆卸,达到了便于使用的效果。
在使用时,将人机交互动作识别装置本体1通过卡套块201卡合在卡杆202上,通过启动电动伸缩杆205,电动伸缩杆205带动固定板203,最终带动人机交互动作识别装置本体1升降,从而根据不同使用者的身高调节高度,起到了升降的作用,当需要安装的时候,通过在第一压紧弹簧306的弹性作用下,可以带动压紧板305对其顶板303进行压紧,从而对装置本体的顶部压紧,其中连接杆302,起到了辅助调节的作用,通过滑动块307在滑动槽内滑动,在第二压紧弹簧308的弹性作用下,便于带动侧压块313对其装置本体的两侧夹紧,通过在伸缩柱309的伸缩作用下,并配合第三压紧弹簧311,便于带动下底压板310对其装置本体的底部压紧,反之当需要拆卸的时候,可快速拆卸。
综上可得,通过设置卡套块201、卡杆202、固定板203、弯角块204、电动伸缩杆205、电源装置箱206,将人机交互动作识别装置本体1通过卡套块201卡合在卡杆202上,通过启动电动伸缩杆205,电动伸缩杆205带动固定板203,最终带动人机交互动作识别装置本体1升降,从而根据不同使用者的身高调节高度,起到了升降的作用,达到了便于使用的效果。
通过设置连接杆302、顶板303、活动柱304、压紧板305、滑动块307、第二压紧弹簧308、伸缩柱309、下底压板310、连接柱312、侧压块313,通过在第一压紧弹簧306的弹性作用下,可以带动压紧板305对其顶板303进行压紧,从而对装置本体的顶部压紧,其中连接杆302,起到了辅助调节的作用,通过滑动块307在滑动槽内滑动,在第二压紧弹簧308的弹性作用下,便于带动侧压块313对其装置本体的两侧夹紧,通过在伸缩柱309的伸缩作用下,并配合第三压紧弹簧311,便于带动下底压板310对其装置本体的底部压紧,反之当需要拆卸的时候,可快速拆卸,达到了便于使用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人机交互动作识别装置,包括人机交互动作识别装置本体(1)、升降装置(2)和安装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2)包括有卡套块(201)、卡杆(202)、固定板(203)、弯角块(204)、电动伸缩杆(205)、电源装置箱(206);
所述人机交互动作识别装置本体(1)的底部与卡套块(20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卡套块(201)与卡杆(202)的顶部卡合连接,所述卡杆(202)的底部与固定板(203)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203)的外壁与弯角块(20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弯角块(204)的另一端与电动伸缩杆(205)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205)的另一端与电源装置箱(206)的顶部固定连接;
所述安装装置(3)包括有连接杆(302)、顶板(303)、活动柱(304)、压紧板(305)、滑动块(307)、第二压紧弹簧(308)、伸缩柱(309)、下底压板(310)、连接柱(312)、侧压块(313);
所述人机交互动作识别装置本体(1)的背面设置有安装板(301),所述安装板(301)的顶部开设有连接孔和活动孔,所述连接杆(302)的另一端与顶板(303)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柱(304)的另一端与压紧板(305)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柱(304)的外壁套设有第一压紧弹簧(306);
所述安装板(301)的底部开设有滑动槽,所述第二压紧弹簧(308)的一端与滑动槽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压紧弹簧(308)的另一端与滑动块(307)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柱(309)的一端与滑动块(307)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柱(309)的另一端与下底压板(310)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柱(309)的外壁套设有第三压紧弹簧(311),所述连接柱(312)的一端与下底压板(310)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312)的另一端与侧压块(313)的底部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机交互动作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302)的一端插入连接孔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机交互动作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柱(304)的一端插入活动孔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机交互动作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板(305)的底部与顶板(303)的顶部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机交互动作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紧弹簧(306)的一端与压紧板(305)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压紧弹簧(306)的另一端与安装板(301)的顶部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机交互动作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块(307)的外壁与滑动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机交互动作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压紧弹簧(311)的一端与滑动块(307)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压紧弹簧(311)的另一端与下底压板(310)的顶部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机交互动作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压块(313)的外壁一侧与人机交互动作识别装置本体(1)的一侧接触。
CN202221570629.6U 2022-06-22 2022-06-22 一种人机交互动作识别装置 Active CN2176555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70629.6U CN217655519U (zh) 2022-06-22 2022-06-22 一种人机交互动作识别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70629.6U CN217655519U (zh) 2022-06-22 2022-06-22 一种人机交互动作识别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55519U true CN217655519U (zh) 2022-10-25

Family

ID=836841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70629.6U Active CN217655519U (zh) 2022-06-22 2022-06-22 一种人机交互动作识别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555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496348U (zh) 一种装修用夹具
CN217655519U (zh) 一种人机交互动作识别装置
CN208864197U (zh) 一种吸尘器地刷壳体的压合装置
CN108506668A (zh) 一种结构紧凑的电动升降平台
CN210666939U (zh) 一种方便更换的人脸识别门禁
CN110449449A (zh) 一种电池组拆卸设备
CN215611458U (zh) 一种水性覆膜胶粘剂的制备装置
CN214669942U (zh) 一种带自动调位的lcd显示模组装配机
CN210910979U (zh) 一种方便固定的注塑模具
CN210895565U (zh) 一种课堂考勤管理装置
CN115102116A (zh) 一种智能的温度状态监测电缆夹具
CN212873656U (zh) 一种酒店自助终端一体机
CN218272808U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光纤转换器
CN221090082U (zh) 一种离合器膜片热强按压设备
CN218310249U (zh) 一种烤盘加工用翻边装置
CN218268456U (zh) 一种壁挂式显示器
CN214846645U (zh) 一种按压式文字识别扫描笔
CN216981904U (zh) 一种便于维修的对讲机
CN214475161U (zh) 一种用于企业管理的智能考勤机
CN220691385U (zh) 一种电容触摸屏
CN217789475U (zh) 一种工作性能强力的直线电机
CN214474719U (zh) 一种平板电脑
CN215657215U (zh) 一种五金用折角装置
CN214097403U (zh) 一种废水在线监测仪器
CN216111471U (zh) 一种风机控制系统用安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