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49388U - 一种防爆控制箱及防爆叉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爆控制箱及防爆叉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49388U
CN217649388U CN202221044974.6U CN202221044974U CN217649388U CN 217649388 U CN217649388 U CN 217649388U CN 202221044974 U CN202221044974 U CN 202221044974U CN 217649388 U CN217649388 U CN 2176493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plosion
switch
proof
control box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4497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青云
叶国云
匡代春
郑伟赞
胡刚刚
叶榜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Ruyi JSCL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Ruyi JSC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Ruyi JSCL filed Critical Ningbo Ruyi JSCL
Priority to CN20222104497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493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493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493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爆控制箱及防爆叉车,属于防爆叉车技术领域,包括防爆壳体,所述防爆壳体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以及与所述第一安装面相对设置的第三安装面,所述第一安装面上安装有方向开关组件,所述第二安装面上安装有负载开关组件,且在所述第三安装面上连接有多个电缆引入组件,其中,所述第三安装面与所述叉车相装配,且通过所述电缆引入组件与叉车控制系统相连接,所述方向开关组件和所述负载开关组件均朝向驾驶室方向设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多个开关组件集成设置于防爆壳体内,使得整个操控开关动作均位于防爆控制箱内,不仅保证了各开关组件动作的稳定性,还大大提升了防爆控制箱的整体防爆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防爆控制箱及防爆叉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爆叉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爆控制箱及防爆叉车。
背景技术
随着物流行业的发展,叉车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叉车通过液压、电气和机械的有机结合,可实现车辆行走、转弯、门架举升、前移、倾斜、侧移等多种动作,保证装卸货物的安全和高效。但是现有叉车的开关组件多直接安装于叉车的操控室内,各开关组件独立设置,一方面不利于驾驶员的精准操控,另一方面也导致叉车整体防爆等级低,使得叉车的应用受到了很大限制,不利于特殊环境下叉车的推广使用,因此,急需一种防爆等级高且操作精准的防爆控制箱及防爆叉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防爆等级高且换向操作精准的防爆控制箱及防爆叉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防爆控制箱,安装于叉车上,包括:防爆壳体,所述防爆壳体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以及与所述第一安装面相对设置的第三安装面,所述第一安装面上安装有方向开关组件,所述第二安装面上安装有负载开关组件,且在所述第三安装面上连接有多个电缆引入组件,其中,所述第三安装面与所述叉车相装配,且通过所述电缆引入组件与叉车控制系统相连接,所述方向开关组件和所述负载开关组件均朝向驾驶室方向设置。
在上述的一种防爆控制箱中,所述方向开关组件包括方向开关结构和换向灯开关结构,所述方向开关结构与所述换向灯开关结构之间设置有仪表盒,其中,所述方向开关结构、换向灯开关结构以及仪表盒与所述防爆壳体的连接处均设置有隔爆面。
在上述的一种防爆控制箱中,所述负载开关组件包括照明灯开关结构和喇叭开关结构,所述照明灯开关结构和所述喇叭开关结构均垂直于所述第二安装面设置,其中,所述照明灯开关结构和所述喇叭开关结构与所述防爆壳体的连接处均设置有隔爆面。
在上述的一种防爆控制箱中,所述方向开关结构包括第一主轴组件,所述第一主轴组件包括位于所述防爆控制箱内部的第一端部,所述第一主轴组件的第一端部上连接有至少一个方向开关,且所述第一主轴组件上嵌装有第一限位组件,其中,所述第一限位组件上相对设置有两个限位部,其中一个限位部设置有多个,通过所述第一主轴组件带动两个限位部逐步卡接,控制所述第一端部逐级打开方向开关。
在上述的一种防爆控制箱中,所述限位部包括沿所述第一主轴组件轴向分布的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其中,所述第一限位部处设置有浮动结构,所述第二限位部包括与所述浮动结构相适配的连接部,通过所述浮动结构与所述连接部的卡接配合控制所述第一端部逐级打开方向开关。
在上述的一种防爆控制箱中,所述第二限位部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限位部至少设置有一个,通过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的逐级卡接控制所述方向开关的逐级打开。
在上述的一种防爆控制箱中,所述照明灯开关结构包括安装壳体和第二主轴组件,所述安装壳体内设有供所述第二主轴组件运动的腔体,所述第二主轴组件的一端设置于所述防爆控制箱内且连接有照明灯开关,其中,所述第二主轴组件在水平方向的投影与所述照明灯开关在水平方向的投影存在重叠区域,所述重叠区域内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二主轴组件的第三端部和可调节连接于所述第三端部上的第四端部,所述第四端部设置于所述照明灯开关的一端且沿所述照明灯开关的行程运动方向进行运动,通过所述第三端部与所述第四端部的可调节连接控制所述照明灯开关的运动行程。
在上述的一种防爆控制箱中,所述第四端部上靠近所述第三端部处连接有调节结构,其中,所述第三端部嵌套于所述第四端部上,且通过所述调节结构控制所述第三端部与所述第四端部之间的相对距离。
在上述的一种防爆控制箱中,所述第三端部处设置有第一卡接结构,所述第四端部处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接结构相连接的第二卡接结构,所述第一卡接结构内设有供所述第二卡接结构卡接的卡接槽,其中,所述卡接槽呈半开放式设置,所述第二卡接结构沿所述卡接槽与所述第一卡接结构相连接且通过所述调节结构自动锁定。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防爆叉车,包括:上述防爆控制箱,其中,所述防爆控制箱安装于所述防爆叉车上,且所述第三安装面与所述叉车相连接,通过所述电缆引入组件与所述叉车中的控制系统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爆控制箱,通过将多个开关组件集成设置于防爆壳体内,使得整个操控开关动作均位于防爆控制箱内,不仅保证了各开关组件动作的稳定性,还大大提升了防爆控制箱的整体防爆性能。同时,还将方向开关组件和负载开关组件分设于相邻两安装面上,使得整个防爆控制箱的各开关组件分布合理均匀,各开关组件互不干涉,结构紧凑,使得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可以轻易就可以操作各开关组件,操作顺畅方便。整个防爆控制箱结构设置合理,内部各开关组件分布均匀,人性化设计,大大提升了防爆性能和驾驶舒适性。
2、通过在各开关结构与防爆壳体的连接处均设置有隔爆面,多个隔爆面的设置使得防爆控制箱整体连接紧密,防爆性能好,安全性能高,可适用于各种使用环境中,实用性强。
3、通过将方向开关结构中的一个限位部设置为多个,使得在两个限位部相对运动时可以进行逐步卡接,进而控制第一端部逐级打开方向开关,通过机械结构实现逐级换向操作,动作稳定高效,极大的提升了整个方向开关的工作稳定性和防爆性能。
4、通过在第一限位部处设置第一浮动结构,在第二限位部处设置连接部,并通过第一浮动结构与连接部的卡接配合控制方向开关的逐级打开,第一浮动结构设置于第一限位部处,第一限位部在第一浮动结构的作用下可以上下浮动运动,即带动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的逐步卡接运动,且运动平稳精准,避免因两个限位部相对运动时抱死影响方向开关的打开。
5、通过第一主轴组件的旋转打开或关闭各方向开关,并通过球状第一凸部与第三凹槽的相对运动实现定向换挡,在保证方向开关正常开启和关闭时,还能实现定点定位换挡,精准控制换向挡位,避免因旋转过度或不到位造成换向失败,大大提升了整个防爆方向开关的控制精准性和工作稳定性。
6、通过在照明灯开关结构上设置可调节连接的第二主轴组件和照明灯开关,在装配前,提前调节好第四端部与第三端部的相对位置,进而控制开关轴与内部触点的相对位置,即调节好照明灯开关的运动行程,保证照明灯开关的运动精准可靠,工作高效稳定,可适用各种类型的照明灯开关,适用性广。
7、通过调节部调整调节结构与第四端部的相对位置,进而调整第三端部与第四端部的相对位置,并在通过锁定部锁定其相对位置后即可固定第四端部与照明灯开关内部触点的相对位置,即调整了照明灯开关上开关轴与内部触点的相对位置,保证了开关轴与内部触点相对位置的准确性,即保证了照明灯开关运动过程的精准可靠性,使得照明灯开关可以在第二主轴组件的拉力作用下依用户需求打开不同的开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另一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方向开关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方向开关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局部放大示意图A。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第一主轴和第二限位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照明灯开关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照明灯开关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局部放大示意图B。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第二主轴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调节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局部放大示意图C。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端盖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照明灯开关内部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防爆控制箱;200、防爆壳体;210、第一安装面;220、第二安装面;230、第三安装面;300、方向开关结构;310、第一主轴组件;311、第一端部;312、第一主轴;313、拨块;314、第二端部;315、手柄;320、方向开关;330、第一限位组件;331、第一限位部;332、第二限位部;333、连接部;334、第二凹槽;335、第三凹槽;336、第一浮动结构;336a、第一凹槽;336b、第一凸部;336c、第一弹性件;337、挡块;400、换向灯开关结构;410、仪表盒;500、照明灯开关结构;510、安装壳体;511、腔体;520、第二主轴组件;521、第一卡接结构;522、卡接槽;522a、第一卡接槽;522b、第二卡接槽;523、第二主轴;524、导向套;525、密封圈;526、端盖;527、安装槽;528、安装孔;529、开关拉手;530、第二限位组件;531、第三限位部;532、第四限位部;533、第四凹槽;534、第二凸部;535、第二弹性件;540、照明灯开关;541、第二卡接结构;542、调节结构;542a、调节部;542b、锁定部;542c、通孔;543、开关轴;544、连接螺母;545、内部触点;600、喇叭开关结构;700、电缆引入组件;800、隔爆面;810、第一隔爆面;820、第二隔爆面;830、第三隔爆面;840、第四隔爆面;850、第五隔爆面;860、第六隔爆面;870、第七隔爆面;880、第八隔爆面;900、叉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爆控制箱100,安装于叉车900上,包括:防爆壳体200,所述防爆壳体200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安装面210和第二安装面220,以及与所述第一安装面210相对设置的第三安装面230,所述第一安装面210上安装有方向开关320组件,所述第二安装面220上安装有负载开关组件,且在所述第三安装面230上连接有多个电缆引入组件700,其中,所述第三安装面230与所述叉车900相装配,且通过所述电缆引入组件700与叉车900控制系统相连接,所述方向开关320组件和所述负载开关组件均朝向驾驶室方向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防爆控制箱100设置有防爆壳体200,并在防爆壳体200上设置有多个开关组件,包括方向开关320组件和负载开关组件,同时还连接有电缆引入组件700,通过将多个开关组件集成设置于防爆壳体200内,使得整个操控开关动作均位于防爆控制箱100内,不仅保证了各开关组件动作的稳定性,还大大提升了防爆控制箱100的整体防爆性能。同时,还将方向开关320组件和负载开关组件分设于相邻两安装面上,使得整个防爆控制箱100的各开关组件分布合理均匀,具体的,第一安装面210为防爆控制箱100的顶面,第二安装面220为防爆控制箱100的正面,方向开关320组件多需要进行推动换向,将其设置于顶面更便于驾驶员对其进行轴向旋转,控制换向,而负载开关组件多设置为推拉式或按压式开关,设置于正面则便于驾驶员进行推拉按压,无需费力寻找开关,操作简单快速,且各开关组件互不干涉,分布合理,结构紧凑。另外,防爆壳体200通过第三安装面230安装于叉车900上,并将方向开关320组件和负载开关组件朝向驾驶室设置,使得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可以轻易就可以操作各开关组件,操作顺畅方便。整个防爆控制箱100结构设置合理,内部各开关组件分布均匀,人性化设计,大大提升了防爆性能和驾驶舒适性。
优选地,如图1至图16所示,所述方向开关320组件包括方向开关320结构300和换向灯开关结构400,所述方向开关320结构300与所述换向灯开关结构400之间设置有仪表盒410,其中,所述方向开关320结构300、换向灯开关结构400以及仪表盒410与所述防爆壳体200的连接处均设置有隔爆面800。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负载开关组件包括照明灯开关540结构500和喇叭开关结构600,所述照明灯开关540结构500和所述喇叭开关结构600均垂直于所述第二安装面220设置,其中,所述照明灯开关540结构500和所述喇叭开关结构600与所述防爆壳体200的连接处均设置有隔爆面800。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面210上安装有方向开关320结构300和换向灯开关结构400,且仪表盒410设置于两者之间,方向开关320结构300用于控制叉车900换向,如前进和后退,换向灯开关结构400用于控制换向灯的变换,如左转向灯和右转向灯,方向开关320结构300和换向灯开关结构400设置一致,均是通过轴向旋转来控制开关换向,仪表盒410设置于两种换向结构之间,便于驾驶员观察当前驾驶状态和换向状态,避免因换向错误影响驾驶操作。第二安装面220上安装有照明灯开关540结构500和喇叭开关结构600,照明灯开关540用于控制车辆照明灯光的打开与调换,如近光灯和远光灯,照明灯开关540属于抽拉式开关,喇叭开关属于按压式开关,均安装于第二安装面220上,第二安装面220朝向驾驶员方向,驾驶员可以在驾驶时同时对照明灯开关540和喇叭开关进行控制,操作简单快速,且不影响驾驶操作,人性化设计,驾驶体验舒适。同时,各开关结构与防爆壳体200的连接处均设置有隔爆面800,多个隔爆面800的设置使得防爆控制箱100整体连接紧密,防爆性能好,安全性能高,可适用于各种使用环境中,实用性强。
优选地,如图4至图7所示,所述方向开关320结构300包括第一主轴312组件310,所述第一主轴312组件310包括位于所述防爆控制箱100内部的第一端部311,所述第一主轴312组件310的第一端部311上连接有至少一个方向开关320,且所述第一主轴312组件310上嵌装有第一限位组件330,其中,所述第一限位组件330上相对设置有两个限位部,其中一个限位部设置有多个,通过所述第一主轴312组件310带动两个限位部逐步卡接,控制所述第一端部311逐级打开方向开关320。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方向开关320设置于防爆控制箱100内部,并通过两个限位部的相对运动逐级控制位于防爆控制箱100内部的第一端部311打开不同的方向开关320,进而控制车辆的行进方向,使得整个开关控制动作均设置于防爆控制箱100内部,同时,还将其中一个限位部设置为多个,使得在两个限位部相对运动时可以进行逐步卡接,进而控制第一端部311逐级打开方向开关320,通过机械结构实现逐级换向操作,动作稳定高效,极大的提升了整个方向开关320的工作稳定性和防爆性能。
优选地,如图4至图7所示,所述限位部包括沿所述第一主轴312组件310轴向分布的第一限位部331和第二限位部332,其中,所述第一限位部331处设置有第一浮动结构336,所述第二限位部332包括与所述第一浮动结构336相适配的连接部333,通过所述第一浮动结构336与所述连接部333的卡接配合控制所述第一端部311逐级打开方向开关320。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限位部331处设置第一浮动结构336,在第二限位部332处设置连接部333,并通过第一浮动结构336与连接部333的卡接配合控制方向开关320的逐级打开,第一浮动结构336设置于第一限位部331处,第一限位部331在第一浮动结构336的作用下可以上下浮动运动,即带动第一限位部331与第二限位部332的逐步卡接运动,且运动平稳精准,避免因两个限位部相对运动时抱死影响方向开关320的打开。
优选地,如图4至图7所示,所述第二限位部332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限位部331至少设置有一个,通过所述第一限位部331与所述第二限位部332的逐级卡接控制所述方向开关320的逐级打开。
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二限位部332设置为多个时,即连接部333设置有多个,第一限位部331可以设置为一个或多个,当第一主轴312组件310进行旋转运动时,第一限位部331与第二限位部332进行相对旋转运动,第一浮动结构336逐步与第一限位部331进行卡接,实现逐级卡接运动,进而控制第一主轴312组件310的逐级运动,带动方向开关320逐级打开,操作精准,工作稳定高效。
优选地,如图4至图7所示,所述第一限位部331处设置有用于内设所述第一浮动结构336的第一凹槽336a,其中,所述第一浮动结构336包括与所述连接部333相卡接的第一凸部336b和内设于所述第一凹槽336a内的第一弹性件336c,所述第一弹性件336c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凸部336b和第一凹槽336a相抵接。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凸部336b呈球状结构设置,且所述连接部333与所述球状结构相适配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部331上设置有第一凹槽336a,第一浮动结构336内设于第一凹槽336a内,第一浮动结构336包括第一凸部336b和与第一凸部336b相抵接的第一弹性件336c,第二限位部332上凹设有与所述第一凸部336b相适配的连接部333,优选连接部333为凹部,通过第一凸部336b在连接部333上的相对滑移运动控制第一端部311逐级打开不同的方向开关320,以此实现逐级换向动作。具体的,第二限位部332与第一主轴312组件310固定连接,优选为一体式设置,第一限位部331嵌装于第一主轴312组件310上,并与第二限位部332相对设置,且第一限位部331可与第一主轴312组件310进行相对旋转运动,在需要换向时,仅需拨动第一主轴312组件310,即可带动第二限位部332运动,使其与第一限位部331进行相对旋转运动,优选为第一限位部331内设有一个第一浮动结构336,第二限位部332上设置有多个连接部333,第一限位部331在第一凸部336b和第一弹性件336c的作用下沿多个连接部333进行逐级运动,并带动第一端部311打开方向开关320,以此实现逐级换向动作。第一凸部336b和连接部333的设置使得在换向过程中方向开关320被逐级稳定打开,避免因打开过度造成方向开关320损坏,或者因打开不到位造成换向失败,影响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第二限位部332呈类圆盘状围绕于第一主轴312组件310上,且沿第二限位部332的圆周方向设置有多个连接部333,连接部333的数量与换向挡位相对应,若存在前进、后退和空挡三个挡位,则连接部333设置为三个,若存在多个挡位,则设置多个连接部333即可适配。进一步地,第一凸部336b呈球状结构设置,连接部333设置为第三凹槽335,通过球状结构与第三凹槽335的滚动运动控制不同方向开关320的开启与关闭。具体的,第一凸部336b上连接有第一弹性件336c,在第一主轴312组件310带动第二限位部332旋转时,在第一弹性件336c的作用下,第一凸部336b被第二限位部332挤压弹起,并被挤压进相邻的第三凹槽335内,与此同时,第一端部311与方向开关320相抵接,打开方向开关320,以实现定向换挡。例:第三凹槽335依次设置有三个,分别为:前进槽,对应前进开关;空挡槽,对应空挡;后退槽,对应后退开关。在工作开始前,第一凸部336b与空挡槽相抵接,在需要换向前进时,通过拨动第一主轴312组件310,使得第一凸部336b在第一弹性件336c的作用下滑移至前进槽,同时第一端部311与前进开关相抵接,控制前进开关打开,实现前进换向;当需要换向至空挡时,仅需将拨动第一主轴312组件310,带动第二限位部332旋转,使第一凸部336b与空挡槽相卡接,此时,第一端部311与方向开关320处于分离状态,进而控制车辆处于空挡状态;当需要换向至后退挡时,拨动第一主轴312组件310,带动第二限位部332旋转,使第一凸部336b滑移至后退槽,同时第一端部311与后退开关相抵接,控制后退开关打开,实现后退换向。通过第一主轴312组件310的旋转打开或关闭各方向开关320,并通过球状第一凸部336b与第三凹槽335的相对运动实现定向换挡,在保证方向开关320正常开启和关闭时,还能实现定点定位换挡,精准控制换向挡位,避免因旋转过度或不到位造成换向失败,大大提升了整个防爆方向开关320的控制精准性和工作稳定性。
优选地,如图4至图7所示,所述第一主轴312组件310包括第一主轴312和连接于第一主轴312端部的拨块313,所述拨块313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部311处,其中,所述拨块313处连接有至少一个方向开关320。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拨块313呈长条状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拨块313,并将拨块313设置为长条状,使得在第一主轴312转动的过程中,拨块313分别与不同的方向开关320相抵接。具体的,在初始状态时,拨块313与方向开关320处于分离状态,在需要换向时,拨动第一主轴312带动拨块313旋转,进而控制拨块313与不同的方向开关320相抵接,以控制不同方向开关320的打开与关闭,长条状拨块313的设置使得拨块313可以在与一个方向开关320抵接的同时与另一个方向开关320相分离,即在打开一个方向开关320时关闭另一个方向开关320,保证单个方向开关320的工作稳定性。
优选地,如图4至图7所示,所述第一主轴312上包括设置于所述防爆箱外的第二端部314,所述第二端部314上连接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一主轴312转动的手柄315。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主轴312上设置第二端部314,并在第二端部314上设置用于控制第一主轴312转动的手柄315,使得仅通过转动手柄315即可控制整个第一主轴312的转动,操作简单方便,换向快捷高效。
优选地,如图4至图7所示,所述第一限位部331上远离所述第一凸部336b的一侧设置有挡块337,所述第二限位部332上凹设有与所述挡块337相对应的第二凹槽334。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限位部332上凹设有第二凹槽334,第二凹槽334与挡块337的设置使得第二限位部332在换向达到限度时,即可被限位,避免因第一主轴312过度旋转造成方向开关320损坏,保证整个防爆方向开关320的工作稳定性。
优选地,如图8至图15所示,所述照明灯开关540结构500包括安装壳体510和第二主轴523组件520,所述安装壳体510内设有供所述第二主轴523组件520运动的腔体511,所述第二主轴523组件520的一端设置于所述防爆控制箱100内且连接有照明灯开关540,其中,所述第二主轴523组件520在水平方向的投影与所述照明灯开关540在水平方向的投影存在重叠区域,所述重叠区域内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二主轴523组件520的第三端部和可调节连接于所述第三端部上的第四端部,所述第四端部设置于所述照明灯开关540的一端且沿所述照明灯开关540的行程运动方向进行运动,通过所述第三端部与所述第四端部的可调节连接控制所述照明灯开关540的运动行程。
在本实施例中,照明灯开关540结构500包括安装壳体510和沿安装壳体510内部运动的第二主轴523组件520,通过第二主轴523组件520与照明灯开关540的连接控制照明灯开关540的打开与关闭,并将照明灯开关540设置于防爆控制箱100内,使得整个照明灯开关540结构500的开关动作均在防爆控制箱100内完成,密闭性好,防爆性能高,且第二主轴523组件520和照明灯开关540之间为可调节连接,通过可调节连接控制第二主轴523组件520与照明灯开关540之间的相对距离,进而调节照明灯开关540的运动行程,具体的,本照明灯开关540结构500是通过第二主轴523组件520控制照明灯开关540的打开与关闭,而照明灯开关540多是通过开关轴543在照明灯开关540内的运动接触不同的内部触点545,进而打开不同的开关,而开关轴543与内部触点545的相对位置容易受加工工艺影响出现偏差,导致开关轴543与内部触点545接触不到位,无法正常打开开关,而本实施例中提供的照明灯开关540结构500,第三端部设置于第二主轴523组件520上,第四端部设置于照明灯开关540的开关轴543上,通过设置可调节连接的第二主轴523组件520和照明灯开关540,在装配前,提前调节好第四端部与第三端部的相对位置,进而控制开关轴543与内部触点545的相对位置,即调节好照明灯开关540的运动行程,保证照明灯开关540的运动精准可靠,工作高效稳定,可适用各种类型的照明灯开关540,适用性广。另外,第二主轴523组件520在水平方向的投影与照明灯开关540在水平方向的投影存在重叠区域,即第二主轴523组件520与照明灯开关540在水平方向上的安装位置存在交叠区域,在保证照明灯开关540运动行程的前提下,使得照明灯开关540结构500的整体尺寸小,结构紧凑合理,适于安装在多数防爆控制箱100内,适配性广,实用性高
优选地,如图8至图15所示,所述第四端部上靠近所述第三端部处连接有调节结构542,其中,所述第三端部嵌套于所述第四端部上,且通过所述调节结构542控制所述第三端部与所述第四端部之间的相对距离。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调节结构542包括与所述第四端部相连接的调节部542a和与所述第三端部相连接的锁定部542b,通过所述调节部542a调节所述第三端部与所述第四端部之间的相对距离,并通过所述锁定部542b锁定所述第三端部与所述第四端部的相对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主轴523组件520和照明灯开关540为嵌套连接,第三端部嵌套于第四端部上,第四端部上连接有调节结构542,并在连接调节结构542后将其嵌套于第三端部内,通过调节结构542控制第三端部与第四端部之间的相对距离,具体的,调节结构542包括调节部542a和锁定部542b,调节部542a用于调整调节结构542与第四端部的相对位置,进而调整第三端部与第四端部的相对位置,并在通过锁定部542b锁定其相对位置后即可固定第四端部与照明灯开关540内部触点545的相对位置,即调整了照明灯开关540上开关轴543与内部触点545的相对位置,保证了开关轴543与内部触点545相对位置的准确性,即保证了照明灯开关540运动过程的精准可靠性,使得照明灯开关540可以在第二主轴523组件520的拉力作用下依用户需求打开不同的开关。
优选地,如图8至图15所示,第二主轴523组件520和照明灯开关540为嵌套连接,第三端部嵌套于第四端部上,第四端部上连接有调节结构542,并在连接调节结构542后将其嵌套于第三端部内,通过调节结构542控制第三端部与第四端部之间的相对距离,具体的,调节结构542包括调节部542a和锁定部542b,调节部542a用于调整调节结构542与第四端部的相对位置,进而调整第三端部与第四端部的相对位置,并在通过锁定部542b锁定其相对位置后即可固定第四端部与照明灯开关540内部触点545的相对位置,即调整了照明灯开关540上开关轴543与内部触点545的相对位置,保证了开关轴543与内部触点545相对位置的准确性,即保证了照明灯开关540运动过程的精准可靠性,使得照明灯开关540可以在第二主轴523组件520的拉力作用下依用户需求打开不同的开关。
优选地,如图8至图15所示,所述调节结构542呈圆柱结构设置,且所述圆柱结构内开设有通孔542c,通过所述通孔542c嵌套于所述第四端部上。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调节部542a设置于所述通孔542c的圆周面处,所述锁定部542b设置于所述圆柱结构的端部。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三端部处设置有第一卡接结构521,所述第四端部处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接结构521相连接的第二卡接结构541,所述通孔542c与所述第二卡接结构541为螺纹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调节结构542通过通孔542c与第二卡接结构541螺纹连接,具体的,在装配前,将调节结构542装配于第二卡接结构541上,并通过通孔542c的螺纹将调节结构542旋于第二卡接结构541上,调节好调节结构542与第二卡接结构541的相对距离,第二卡接结构541即上述所述开关轴543的端部,在工作过程中,开关轴543上的触点与照明灯开关540内部触点545相接触,进而控制开关的打开,在调节好调节结构542与第二卡接结构541的相对距离后将其整体安装进第一卡接结构521中,在锁定部542b的作用下即可锁定第一卡接结构521与第二卡接结构541的相对位置,进而控制开关轴543与照明灯开关540内部触点545的相对位置,保证开关轴543上触点与照明灯开关540内部触点545相适配,保证开关动作的精准稳定。
优选地,如图8至图15所示,所述第一卡接结构521内设有供所述第二卡接结构541卡接的卡接槽522,其中,所述卡接槽522呈半开放式设置,所述第二卡接结构541沿所述卡接槽522与所述第一卡接结构521相连接且通过所述调节结构542自动锁定。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卡接结构521呈类圆盘状结构,所述卡接槽522包括沿所述第一卡接结构521圆周方向设置的第一卡接槽522a和沿所述第一卡接结构521端部设置的第二卡接槽522b,且所述第一卡接槽522a与所述第二卡接槽522b相连通。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调节结构542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卡接槽522a的长度方向尺寸且大于所述第二卡接槽522b的宽度方向尺寸。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卡接结构541通过卡接槽522嵌套连接于第一卡接结构521的内部,卡接槽522包括相连通的第一卡接槽522a和第二卡接槽522b,第一卡接槽522a与第二卡接槽522b相连形成T型卡接槽522,第一卡接槽522a沿第一卡接结构521的圆周方向开设,第二卡接槽522b沿第一卡接结构521的端部设置,在装配时,调节结构542与第二卡接结构541先进行预连接,然后将其整体沿第一卡接槽522a处与第一卡接结构521相卡接,并在锁定部542b的作用下固定第一卡接结构521与第二卡接结构541的相对位置,同时,还将调节结构542的径向尺寸设置为小于第一卡接槽522a的长度方向尺寸且大于第二卡接槽522b的宽度方向尺寸,使得调节结构542与第二卡接结构541的组合结构可以顺畅地沿第一卡接槽522a与第一卡接结构521进行卡接,并卡接于第二卡接槽522b上,保证第一卡接结构521与第二卡接结构541相对位置的稳定性。
优选地,如图8至图15所示,所述安装壳体510内设置有第二限位组件530,所述第二限位组件530包括位于所述第二主轴523组件520上的第三限位部531和设置于所述安装壳体510上的第四限位部532。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三限位部531设置有多个。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四限位部532处凹设有第四凹槽533,所述第四凹槽533内设置有第二浮动结构,所述第二浮动结构包括第二凸部534和第二弹性件535,所述第二弹性件535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第二凸部534和所述第四凹槽533上。
在本实施例中,照明灯开关540结构500内设置有用于控制照明灯开关540限位的第二限位组件530,具体的,照明灯开关540外接有负载,可以是灯,也可以是其他需要开关打开的负载,照明灯开关540包括开关轴543和内部触点545,内部触点545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有多个,开关轴543上也设置有触点,在拉动开关轴543时,通过开关轴543逐步与不同的内部触点545相接触,进而控制照明灯开关540逐级打开不同的开关,以叉车900灯光为例,照明灯开关540的内部触点545依次设置有三个,分别对应控制近光、远光以及近光加远光,在工作时,通过第二主轴523组件520拉动开关轴543,带动开关轴543与各内部触点545相接触,并在接触到位后被第二限位组件530限位,固定于该接触位,保证灯光打开的稳定性。第二限位组件530通过设置第二浮动结构,使得在第二主轴523组件520拉动的过程中,第二主轴523组件520可与安装壳体510内部进行逐步卡接,并使得第二浮动结构逐级卡接于第三限位部531上,第二凸部534优选为球状结构,第三限位部531优选为与所述第二凸部534相适配的凹部,第二限位组件530的设置使得开关轴543可以逐级与多个内部触点545相接触,实现逐级开关动作,且开关动作精准高效,稳定有序。
优选地,如图8至图15所示,所述第二主轴523组件520包括第二主轴523,所述第二主轴523上嵌套有导向套524,所述导向套524设置于所述第二主轴523与所述安装壳体510之间。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导向套524与所述安装壳体510卡接密封,且所述导向套524内设置有套接于所述第二主轴523上的密封圈525。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导向套524与所述第二主轴523的连接面处,以及所述导向套524与所述安装壳体510的连接面处均设置有隔爆面800。
在本实施例中,导向套524嵌套于第二主轴523上且与安装壳体510卡接密封,同时还通过密封圈525与第二主轴523进行相对固定,具体的,在第二主轴523组件520拉动照明灯开关540时,导向套524与第二主轴523进行联动,在导向套524的作用下,第二主轴523可以沿安装壳体510的轴向方向进行稳定运动,避免因运动方向偏差导致开关打开失败,同时,隔爆面800以及密封圈525的设置大大提升了整体的防爆性能,即使照明灯开关540内部出现电火花或爆炸现象,也能在隔爆面800和密封圈525的作用下阻挡火花外溢,保证整个照明灯开关540结构500的防爆性能。
优选地,如图8至图15所示,所述照明灯开关540上靠近第二卡接结构541处还设置有连接螺母544,所述安装壳体510上靠近所述连接螺母544处嵌套有端盖526,所述端盖526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527,另一侧开设有安装孔528。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壳体510与照明灯开关540的连接处嵌套有端盖526,端盖526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安装槽527和安装孔528,在安装时,在将第一卡接结构521与第二卡接结构541连接后,拧紧连接螺母544,优选为连接螺母544靠近端盖526的一侧还连接有垫圈,然后将端盖526沿安装槽527插入到开关轴543上并与安装壳体510相卡接,在与安装壳体510卡接完成后,再在安装孔528内安装连接螺钉,锁定端盖526与安装壳体510的位置,安装完成。端盖526的设置使得整个照明灯开关540结构500的安装便捷快速,拆装方便,操作简单,大大提升了整体的实用性和拆装效率。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主轴523上位于所述防爆控制箱100外的一端还连接有开关拉手529,通过所述开关拉手529带动第二主轴523拉动照明灯开关540,进而控制照明灯开关540的逐级打开,具体的,当需要打开第一档开关时,通过开关拉手529拉动一下,使得开关轴543与照明灯开关540内部触点545的第一位相接触,且通过第二限位组件530固定开关拉手529的位置,当需要打开第二档开关时,则拉动两下开关拉手529,以此类推。开关拉手529的设置使得开关打开方便,仅需轻松拉动即可控制,操作简单快速。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防爆控制箱100上设置有多个隔爆面800,其中,所述方向开关320结构300与所述防爆壳体200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隔爆面810,所述第一主轴312组件310与所述第一限位组件330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隔爆面820,所述换向灯开关结构400处的隔爆面800设置同方向开关320结构300,所述照明灯开关540结构500与所述防爆壳体200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三隔爆面830,所述导向套524与所述第二主轴523的连接面处设置有第四隔爆面840,所述导向套524与所述安装壳体510的连接面处设置有第五隔爆面850,所述喇叭开关结构600与所述防爆壳体200的连接面处设置有第六隔爆面860,所述仪表盒410与所述防爆壳体200发连接面处设置有第七隔爆面870。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电缆引入组件700设置有多个,与叉车900内控制系统相连接,且各电缆引入组件700与防爆壳体200的连接处均设置有第八隔爆面880。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隔爆面800的设置大大提升了本防爆控制箱100的防爆性能,可以达到ExdIIBT4级防爆等级,不仅可以在易爆气体环境中工作,还可以在粉尘环境下工作,防爆等级高,适用范围广,大大提升了其安装载体的实用性,在本实施例中,该防爆控制箱100安装于叉车900上,大大提升了叉车900的防爆性能,且使得叉车900可以在多种环境下使用,适用范围广。
实施例二
如图1至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防爆叉车900,包括实施例一所述的防爆控制箱100,其中,所述防爆控制箱100安装于所述防爆叉车900上,且所述第三安装面230与所述叉车900相连接,通过所述电缆引入组件700与所述叉车900中的控制系统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叉车900上安装有防爆控制箱100,通过将各开关结构集成设置于防爆控制箱100内,且在各连接面处设置有隔爆面800,一方面使得叉车900整体的操纵稳定高效,不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另一方面,还大大提升了整体叉车900的防爆性能,使得叉车900可以适用于多种防爆环境中,如粉尘防爆和气体防爆,防爆等级高,适用范围广。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一”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防爆控制箱,其特征在于,安装于叉车上,包括:防爆壳体,所述防爆壳体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以及与所述第一安装面相对设置的第三安装面,所述第一安装面上安装有方向开关组件,所述第二安装面上安装有负载开关组件,且在所述第三安装面上连接有多个电缆引入组件,其中,所述第三安装面与所述叉车相装配,且通过所述电缆引入组件与叉车控制系统相连接,所述方向开关组件和所述负载开关组件均朝向驾驶室方向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爆控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向开关组件包括方向开关结构和换向灯开关结构,所述方向开关结构与所述换向灯开关结构之间设置有仪表盒,其中,所述方向开关结构、换向灯开关结构以及仪表盒与所述防爆壳体的连接处均设置有隔爆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爆控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开关组件包括照明灯开关结构和喇叭开关结构,所述照明灯开关结构和所述喇叭开关结构均垂直于所述第二安装面设置,其中,所述照明灯开关结构和所述喇叭开关结构与所述防爆壳体的连接处均设置有隔爆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爆控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向开关结构包括第一主轴组件,所述第一主轴组件包括位于所述防爆控制箱内部的第一端部,所述第一主轴组件的第一端部上连接有至少一个方向开关,且所述第一主轴组件上嵌装有第一限位组件,其中,所述第一限位组件上相对设置有两个限位部,其中一个限位部设置有多个,通过所述第一主轴组件带动两个限位部逐步卡接,控制所述第一端部逐级打开方向开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爆控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包括沿所述第一主轴组件轴向分布的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其中,所述第一限位部处设置有浮动结构,所述第二限位部包括与所述浮动结构相适配的连接部,通过所述浮动结构与所述连接部的卡接配合控制所述第一端部逐级打开方向开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爆控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部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限位部至少设置有一个,通过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的逐级卡接控制所述方向开关的逐级打开。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爆控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灯开关结构包括安装壳体和第二主轴组件,所述安装壳体内设有供所述第二主轴组件运动的腔体,所述第二主轴组件的一端设置于所述防爆控制箱内且连接有照明灯开关,其中,所述第二主轴组件在水平方向的投影与所述照明灯开关在水平方向的投影存在重叠区域,所述重叠区域内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二主轴组件的第三端部和可调节连接于所述第三端部上的第四端部,所述第四端部设置于所述照明灯开关的一端且沿所述照明灯开关的行程运动方向进行运动,通过所述第三端部与所述第四端部的可调节连接控制所述照明灯开关的运动行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防爆控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端部上靠近所述第三端部处连接有调节结构,其中,所述第三端部嵌套于所述第四端部上,且通过所述调节结构控制所述第三端部与所述第四端部之间的相对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防爆控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端部处设置有第一卡接结构,所述第四端部处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接结构相连接的第二卡接结构,所述第一卡接结构内设有供所述第二卡接结构卡接的卡接槽,其中,所述卡接槽呈半开放式设置,所述第二卡接结构沿所述卡接槽与所述第一卡接结构相连接且通过所述调节结构自动锁定。
10.一种防爆叉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防爆控制箱,其中,所述防爆控制箱安装于所述防爆叉车上,且所述第三安装面与所述叉车相连接,通过所述电缆引入组件与所述叉车中的控制系统电连接。
CN202221044974.6U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防爆控制箱及防爆叉车 Active CN2176493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44974.6U CN217649388U (zh)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防爆控制箱及防爆叉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44974.6U CN217649388U (zh)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防爆控制箱及防爆叉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49388U true CN217649388U (zh) 2022-10-25

Family

ID=836646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44974.6U Active CN217649388U (zh)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防爆控制箱及防爆叉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493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067868A (en) Anti-rotation mechanism in a screw type linear actuator
CN1513641A (zh) 电动夹具
US20140041975A1 (en) Electric parking brake driving device and electric parking brake device
EP1939019B1 (en) Telescopic actuator
US11408531B2 (en) Spool valve
US6125715A (en) Device in a robot arm
KR20140034941A (ko) 클램프 장치
US9399916B2 (en) Fluid-actuated rotary drive device
US10281038B2 (en) Actuator for shift by wire automatic transmission
CN217649388U (zh) 一种防爆控制箱及防爆叉车
US6315439B1 (en) Headlamp adjustor and method
WO2021247787A3 (en) Operator control system for a materials handling vehicle
CN114940128A (zh) 一种防爆控制箱及防爆叉车
US6450674B2 (en) Headlamp adjuster configured to prevent over-travel of an adjuster output shaft
US8141591B2 (en) Plug assembly with moveable mounting members
KR100311836B1 (ko) 가속장치용액추에이팅시스템
EP4101591B1 (en) Power tool
CN217719407U (zh) 一种防爆灯光开关及防爆控制箱
CN215892281U (zh) 可切色温及可维护长寿命的三防灯
KR100367101B1 (ko) 케이블공급관을갖춘전자제어식브레이크부스터
US6447154B1 (en) Headlamp adjuster with overload clutch mechanism
CN209755041U (zh) 防转套筒、力矩扳手和工具组件
CN114974978A (zh) 一种防爆灯光开关及防爆控制箱
CN218215095U (zh) 一种防爆方向开关及防爆控制箱
KR20210050704A (ko) 시프트 바이 와이어 시스템용 수동 조작 유닛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