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49320U - 一种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桩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49320U
CN217649320U CN202221594975.8U CN202221594975U CN217649320U CN 217649320 U CN217649320 U CN 217649320U CN 202221594975 U CN202221594975 U CN 202221594975U CN 217649320 U CN217649320 U CN 2176493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rect current
fixedly connected
current charging
safety cover
electric p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9497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宇
张朝凯
蔡甫寒
杨立
胡凤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ngtai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ngta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ngtai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ngta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9497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493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493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493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充电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桩,包括直流充电桩本体,所述直流充电桩本体的下侧设置有保护机构,所述直流充电桩本体的后侧设置有提示机构,所述保护机构包括开口箱,所述直流充电桩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开口箱的内侧底端中部,所述开口箱的内侧底端中部左右侧均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螺纹杆,同侧所述螺纹杆的外侧均设置有连接块,同侧所述连接块的底端中部均设置有凹槽。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保护机构避免雨水造成直流充电桩设备的损坏,提高了使用寿命,并且通过提示机构便于远程提示充电桩是否可以使用,节约时间,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充电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桩。
背景技术
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一般提供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充电方式,人们可以使用特定的充电卡在充电桩提供的人机交互操作界面上刷卡使用,进行相应的充电方式、充电时间、费用数据打印等操作,充电桩显示屏能显示充电量、费用、充电时间等数据。
现有的直流充电桩都是直接安装于户外等公共露天场所,当遇到阴雨天气时,雨水会对直流充电桩设备造成损坏,缺乏有效的保护装置,降低了使用寿命,并且现有的直流充电桩不具有远程提示功能,需要车主开到直流充电桩前,才能判断直流充电桩能否使用,使用起来较为不便,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桩,避免雨水造成直流充电桩设备的损坏,提高了使用寿命,并且便于远程提示充电桩是否可以使用,节约时间,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桩,包括直流充电桩本体,所述直流充电桩本体的下侧设置有保护机构,所述直流充电桩本体的后侧设置有提示机构;
所述保护机构包括开口箱,所述直流充电桩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开口箱的内侧底端中部,所述开口箱的内侧底端中部左右侧均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螺纹杆,同侧所述螺纹杆的外侧均设置有连接块,同侧所述连接块的底端中部均设置有凹槽,同侧所述凹槽分与对应的螺纹杆螺纹连接,所述直流充电桩本体的外侧设置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的内侧顶端中部左右侧分别固定连接在连接块的外侧顶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电机带动螺纹杆转动,使凹槽随之转动上升,从而使连接块带动保护罩升起,此时直流充电桩本体露出进行使用,当不使用或阴雨天气时,通过电机带动螺纹杆转动,使凹槽随之转动下降,从而使连接块带动保护罩下降,配合第一橡胶圈和第二橡胶圈密封,从而对直流充电桩本体进行有效的保护,避免雨水造成直流充电桩本体设备的损坏,提高了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提示机构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前端中部设置有充电标识。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车主距离直流充电桩本体在肉眼可见范围内时,通过观察充电标识是否存在,当直流充电桩本体被使用时或检修时,保护罩处于升起状态,刚好遮挡充电标识,当直流充电桩本体空闲时,保护罩处于下降状态,可以看到充电标识,以此便于远程提示充电桩本体是否可以使用,节约时间,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机构还包括第一橡胶圈和第二橡胶圈,所述第一橡胶圈的顶端固定连接在保护罩的底端,所述第二橡胶圈的底端固定连接在开口箱的内侧底部四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便于使用第一橡胶圈和第二橡胶圈相互配合进行密封,防止雨水进入。
进一步地,所述开口箱顶端外侧前端底部右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和电机电性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便于使用控制器对电机的工作进行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开口箱的外侧后端中下部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保护罩的外侧后端中下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底板的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贯穿限位板并固定连接在固定杆的底端中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便于使用支撑杆贯穿限位板,起到对保护罩的限位,防止刮风给保护罩吹丢。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罩的前端中部设置有透明塑料板,所述保护罩的顶部四周均做圆化处理。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便于使用透明塑料板可以直接看到直流充电桩本体的显示屏,直接知道直流充电桩本体的剩余电量,保护罩顶部拐角处均做圆化处理,有效的防止拐角对人体造成伤害。
进一步地,所述开口箱的外侧左右端底部前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端中部均设置有通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便于使用固定块配合通孔使用固定螺钉将整个装置固定在地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罩的外右端中上部固定连接有标签板,所述开口箱的外侧左右端中部均固定连接有扶手。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便于使用标签板记录该直流充电桩本体的功率等信息,扶手用于安装前运输时进行搬运。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保护机构使电机带动螺纹杆转动,使凹槽随之转动上升,从而使连接块带动保护罩升起,此时直流充电桩本体露出进行使用,当不使用或阴雨天气时,通过电机带动螺纹杆转动,使凹槽随之转动下降,从而使连接块带动保护罩下降,配合第一橡胶圈和第二橡胶圈密封,从而对直流充电桩本体进行有效的保护,避免雨水造成直流充电桩设备的损坏,提高了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提示机构使车主距离直流充电桩本体在肉眼可见范围内时,通过观察充电标识是否存在,当直流充电桩本体被使用时或检修时,保护罩处于升起状态,刚好遮挡充电标识,当直流充电桩本体空闲时,保护罩处于下降状态,可以看到充电标识,以此便于远程提示充电桩本体是否可以使用,节约时间,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桩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桩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桩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桩的正视局部结构拆分图。
图例说明:
1、直流充电桩本体;2、保护机构;201、开口箱;202、电机;203、螺纹杆;204、连接块;205、凹槽;206、保护罩;207、第一橡胶圈;208、第二橡胶圈;3、提示机构;301、固定杆;302、固定板;303、充电标识;4、透明塑料板;5、标签板;6、固定块;7、通孔;8、控制器;9、底板;10、支撑杆;11、限位板;12、扶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桩,包括直流充电桩本体1,直流充电桩本体1的下侧设置有保护机构2,直流充电桩本体1的后侧设置有提示机构3;
保护机构2包括开口箱201,直流充电桩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开口箱201的内侧底端中部,开口箱201的内侧底端中部左右侧均固定连接有电机202,电机202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螺纹杆203,同侧螺纹杆203的外侧均设置有连接块204,同侧连接块204的底端中部均设置有凹槽205,同侧凹槽205分与对应的螺纹杆203螺纹连接,直流充电桩本体1的外侧设置有保护罩206,保护罩206的内侧顶端中部左右侧分别固定连接在连接块204的外侧顶端,电机202带动螺纹杆203转动,使凹槽205随之转动上升,从而使连接块204带动保护罩206升起,此时直流充电桩本体1露出进行使用,当不使用或阴雨天气时,通过电机202带动螺纹杆203转动,使凹槽205随之转动下降,从而使连接块204带动保护罩206下降,配合第一橡胶圈207和第二橡胶圈208密封,从而对直流充电桩本体1进行有效的保护,避免雨水造成直流充电桩本体1设备的损坏,提高了使用寿命。
提示机构3包括固定杆301,固定杆301的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02,固定板302的前端中部设置有充电标识303,当车主距离直流充电桩本体1在肉眼可见范围内时,通过观察充电标识303是否存在,当直流充电桩本体1被使用时或检修时,保护罩206处于升起状态,刚好遮挡充电标识303,当直流充电桩本体1空闲时,保护罩206处于下降状态,可以看到充电标识303,以此便于远程提示直流充电桩本体1是否可以使用,节约时间,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保护机构2还包括第一橡胶圈207和第二橡胶圈208,第一橡胶圈207的顶端固定连接在保护罩206的底端,第二橡胶圈208的底端固定连接在开口箱201的内侧底部四周,便于使用第一橡胶圈207和第二橡胶圈208相互配合进行密封,防止雨水进入。
开口箱201顶端外侧前端底部右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8,控制器8和电机202电性连接,便于使用控制器8对电机202的工作进行控制。
开口箱201的外侧后端中下部固定连接有底板9,保护罩206的外侧后端中下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1,底板9的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0,支撑杆10的顶端贯穿限位板11并固定连接在固定杆301的底端中部,便于使用支撑杆10贯穿限位板11,起到对保护罩206的限位,防止刮风给保护罩206吹丢。
保护罩206的前端中部设置有透明塑料板4,保护罩206的顶部四周均做圆化处理,便于使用透明塑料板4可以直接看到直流充电桩本体1的显示屏,直接知道直流充电桩本体1的剩余电量,保护罩206顶部拐角处均做圆化处理,有效的防止拐角对人体造成伤害。
开口箱201的外侧左右端底部前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6,固定块6的顶端中部均设置有通孔7,便于使用固定块6配合通孔7使用固定螺钉将整个装置固定在地面上。
保护罩206的外右端中上部固定连接有标签板5,开口箱201的外侧左右端中部均固定连接有扶手12,便于使用标签板5记录该直流充电桩本体1的功率等信息,扶手12用于安装前运输时进行搬运。
工作原理:通过电机202带动螺纹杆203转动,使凹槽205随之转动上升,从而使连接块204带动保护罩206升起,此时直流充电桩本体1露出进行使用,当不使用或阴雨天气时,通过电机202带动螺纹杆203转动,使凹槽205随之转动下降,从而使连接块204带动保护罩206下降,配合第一橡胶圈207和第二橡胶圈208密封,从而对直流充电桩本体1进行有效的保护,避免雨水造成直流充电桩本体1设备的损坏,提高了使用寿命,并且当车主距离直流充电桩本体1在肉眼可见范围内时,通过观察充电标识303是否存在,当直流充电桩本体1被使用时或检修时,保护罩206处于升起状态,刚好遮挡充电标识303,当直流充电桩本体1空闲时,保护罩206处于下降状态,可以看到充电标识303,以此便于远程提示充直流电桩本体1是否可以使用,节约时间,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桩,包括直流充电桩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充电桩本体(1)的下侧设置有保护机构(2),所述直流充电桩本体(1)的后侧设置有提示机构(3);
所述保护机构(2)包括开口箱(201),所述直流充电桩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开口箱(201)的内侧底端中部,所述开口箱(201)的内侧底端中部左右侧均固定连接有电机(202),所述电机(202)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螺纹杆(203),同侧所述螺纹杆(203)的外侧均设置有连接块(204),同侧所述连接块(204)的底端中部均设置有凹槽(205),同侧所述凹槽(205)分与对应的螺纹杆(203)螺纹连接,所述直流充电桩本体(1)的外侧设置有保护罩(206),所述保护罩(206)的内侧顶端中部左右侧分别固定连接在连接块(204)的外侧顶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示机构(3)包括固定杆(301),所述固定杆(301)的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02),所述固定板(302)的前端中部设置有充电标识(3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机构(2)还包括第一橡胶圈(207)和第二橡胶圈(208),所述第一橡胶圈(207)的顶端固定连接在保护罩(206)的底端,所述第二橡胶圈(208)的底端固定连接在开口箱(201)的内侧底部四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箱(201)顶端外侧前端底部右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8),所述控制器(8)和电机(202)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箱(201)的外侧后端中下部固定连接有底板(9),所述保护罩(206)的外侧后端中下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1),所述底板(9)的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0),所述支撑杆(10)的顶端贯穿限位板(11)并固定连接在固定杆(301)的底端中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206)的前端中部设置有透明塑料板(4),所述保护罩(206)的顶部四周均做圆化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箱(201)的外侧左右端底部前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6),所述固定块(6)的顶端中部均设置有通孔(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206)的外右端中上部固定连接有标签板(5),所述开口箱(201)的外侧左右端中部均固定连接有扶手(12)。
CN202221594975.8U 2022-06-23 2022-06-23 一种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桩 Active CN2176493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94975.8U CN217649320U (zh) 2022-06-23 2022-06-23 一种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94975.8U CN217649320U (zh) 2022-06-23 2022-06-23 一种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49320U true CN217649320U (zh) 2022-10-25

Family

ID=836855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94975.8U Active CN217649320U (zh) 2022-06-23 2022-06-23 一种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493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44314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CN217649320U (zh) 一种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桩
CN113715658A (zh) 一种物联网充电桩
CN108501741B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具有防水功能的充电桩
CN109572467A (zh) 一种太阳能发电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
CN106100052A (zh) 一种可移动多项充电桩
CN208665002U (zh) 一种可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多用途电动汽车充电桩
CN207081465U (zh) 一种充电桩水位监测报警系统
CN212604591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CN207157334U (zh) 一种移动充电机器人和充电系统
CN206606063U (zh) 一种停车库用可移动式充电桩
CN209719404U (zh) 一种机动车事故报警装置
CN210912072U (zh) 一种具备故障实时反馈的充电桩
CN212046984U (zh) 一种可收纳隐藏的充电桩
CN211684723U (zh) 一种防水的汽车充电桩
CN214737602U (zh) 一种隐藏式智能地锁
CN218519556U (zh) 一种可升降移动的地埋式充电桩
CN211969218U (zh) 一种具有升降结构的人工智能充电桩
CN211139071U (zh) 一种具备警示功能的可升降式充电桩
CN220338422U (zh) 一种智慧交通用路灯
CN213676418U (zh) 一种多位立式直流充电桩
CN215204488U (zh) 一种防水高安全性充电桩
CN211844144U (zh) 校园共享充电桩
CN212010239U (zh) 一种宽版反光板三角警告牌
CN216659632U (zh) 一种新能源充电桩用防撞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