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48668U - 一种抑尘降噪的干拌混料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抑尘降噪的干拌混料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48668U
CN217648668U CN202221170355.1U CN202221170355U CN217648668U CN 217648668 U CN217648668 U CN 217648668U CN 202221170355 U CN202221170355 U CN 202221170355U CN 217648668 U CN217648668 U CN 2176486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supporting platform
dry mixing
frame
carriag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17035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闫实
罗光财
哈吉章
李东方
黄以亮
韩建波
陈立波
刘文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cond Construction Bureau Of China Construc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cond Construction Bureau Of China Constructi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cond Construction Bureau Of China Constructi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cond Construction Bureau Of China Construction Corp
Priority to CN20222117035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486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486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486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essories For Mix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移动的抑尘降噪的干拌混料系统,该系统包括干拌混料装置和移动式抑尘降噪厢。所述移动式抑尘降噪厢包括装配式厢框、移动支撑平台以及移动轮。装配式厢框可拆卸的罩设在移动支撑平台上方,移动轮设置在移动支撑平台的下端。干拌混料装置安置在移动支撑平台上,并可随移动支撑平台在移动轮的作用下进行移动。通过将干拌混料装置设置在移动支撑平台上,并在干拌混料装置外部整体罩设有装配式厢框。一方面可以实现干拌混料装置的快速移动,同时在整个干拌混料过程中,装配式厢框能够很好的实现抑尘和降噪,减少粉尘和噪音污染,有效改善了工人的施工环境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抑尘降噪的干拌混料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干混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抑尘降噪的干拌混料系统,属于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过程中因建筑材料的生产而产生相应的建筑垃圾,常因没有及时处理而引起扬尘问题,如混凝土干拌过程中的扬尘问题,污染周围空气环境,给附近居民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不利影响,同时会造成物料损失,资源浪费,亟需进行治理。
目前暴露的建筑原料和建筑垃圾常采用防尘网进行苫盖,防尘网能有效抑制扬尘,助力改善空气质量。但由于建筑原料为粉末状,防尘绿网孔径太大,苫盖效果不好;而建筑垃圾则随着建筑的施工一直在产生,持续时间久,垃圾量大,每年所承担的人工费用较高,且一旦发生意外,企业还将承担额外支出。同时防尘绿网在风吹日晒的环境下也极易老化破损,更换频繁,整体防尘的效果也不理想,常接到举报投诉。且防尘网是一种塑料产品,暴露在阳光下、风雨中,必然会风化、破损,这些破损的防尘网不但不能抑尘,反而成为新的污染物,而频繁更换,又会使得成本增加。基于以上种种问题,需要一种可用于建筑工地,能有效治理扬尘污染的装置,降低大气颗粒物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移动的抑尘降噪的干拌混料系统,通过将干拌混料装置设置在移动支撑平台上,并在干拌混料装置外部整体罩设有装配式厢框。一方面可以实现干拌混料装置的快速移动,同时在整个干拌混料过程中,装配式厢框能够很好的实现抑尘和降噪,减少粉尘和噪音污染,有效改善了周边的环境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抑尘降噪的干拌混料系统,该系统包括干拌混料装置和移动式抑尘降噪厢。所述移动式抑尘降噪厢包括装配式厢框、移动支撑平台以及移动轮。装配式厢框可拆卸的罩设在移动支撑平台上方,移动轮设置在移动支撑平台的下端。干拌混料装置安置在移动支撑平台上,并可随移动支撑平台在移动轮的作用下进行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干拌混料装置包括料斗、搅拌桶以及搅拌电机。所述搅拌桶安装在移动支撑平台上或安装在地面上。料斗通过支架固定在移动支撑平台上并位于搅拌桶的上方。搅拌电机设置在搅拌桶外部一侧,并且搅拌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搅拌桶内的搅拌机构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支架的横梁上还设置有伸缩式辅助支脚。在整个系统操作作业时,伸缩式辅助支脚伸长支撑在底面上,用于支撑料斗。在整个系统移动时,伸缩式辅助支脚收缩便于系统的系统的移动。
作为优选,搅拌桶和/或支架的底部安装有滑轮。在整个系统操作作业时,固定轮滑达到固定搅拌桶和料斗的作用。在整个系统移动时,借助滑轮的作用移动搅拌桶和料斗。
作为优选,所述装配式厢框包括竖梁、横梁以及纵梁。至少4根所述竖梁的底端可拆卸的固定在移动支撑平台上。4根所述竖梁的顶端通过至少2根所述横梁和至少2根所述纵梁依次可拆卸的串联固定形成一个矩形框架。
作为优选,所述装配式厢框的左侧面、右侧面、顶面以及后侧面上均通过密封板进行封装。装配式厢框的前侧面上覆盖设置有幕帘。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板包括内板、外板以及隔音棉层。将所述内板、外板可拆卸的扣合后形成具有中空腔室的壳板,在壳板的中空腔室内设置有至少一层隔音棉层。
作为优选,在装配式厢框前侧面上方的横梁上可拆卸的安装有滑槽,滑槽内设置有滑轮,幕帘的上端与滑轮可拆卸相连。在滑轮的作用下,幕帘可在配式厢框前侧面的横向方向上滑动,进而实现幕帘在装配式厢框前侧面上的开合。
作为优选,所述竖梁、横梁以及纵梁均为伸缩式套管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装配式厢框上还引出有固定纤索,固定纤索的另一端设置有锚固钉。装配式厢框通过固定纤索和锚固钉与地面进行固定。
作为优选,在装配式厢框的顶部还设置有集尘排风机构。所述集尘排风机构包括集尘室和集尘风机。所述集尘室为上宽下窄的封闭斗式结构,集尘室的上部可拆卸的镶嵌在装配式厢框的顶部框架中。集尘室位于装配式厢框内部的侧壁上开设有集尘进风口。在集尘室的底壁上开设有卸尘口,并在卸尘口内设置有卸尘阀。集尘室的顶壁上开设有排风口,集尘风机安装在排风口内。
作为优选,在集尘室的排风口内还设置有滤尘格栅。滤尘格栅位于集尘风机的下方。滤尘格栅的栅孔自下而上为S形或Z形走向的圆孔或方孔。
作为优选,在S形或Z形走向的圆孔或方孔的孔壁上设置有多个自下而上交错分布的落尘板。所述落尘板为顶端向上倾斜的弧板。
作为优选,所述装配式厢框上还设置有照明警示灯。
在现有技术中,建筑工地上对混凝土进行干拌混料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大量的灰尘,严重污染了周边的环境,同时也为工人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危害,现有的防尘网抑制扬尘效果较差,且其本身老化后会变成新的污染物而污染环境,与此同时,干拌混料的过程中,由于电机功率较大,还会产生较大的噪音污染,严重影响了操作工人的身心健康。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干拌混料装置设置在移动支撑平台上,并在干拌混料装置外部整体罩设有装配式厢框。一方面可以实现干拌混料装置的快速移动,同时在整个干拌混料过程中,由于装配式厢框的侧面均采用多层式隔音密封板进行封装,技能后能够很好的实现抑尘的目的,同时还能够大大降低噪音污染。有效维护了环境和施工人员的身心健康。
在本实用新型中,装配式厢框包括竖梁、横梁以及纵梁。至少4根所述竖梁的底端可拆卸的固定在移动支撑平台的上表面(例如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安装在移动支撑平台的四个边角处)。竖梁、横梁以及纵梁整体构成一个矩形的立体框架结构,并且竖梁、横梁以及纵梁相互之间均为可拆卸式连接,可拆卸连接设置方便将在系统需要更换实用场地及运输过程中实现其快速的拆卸和安装。同时也方面其未使用时进行仓储,降低仓储空间的占用。进一步地,竖梁、横梁以及纵梁均为伸缩式套管结构,进而可根据干拌混料装置的规格的不同进行合理调节。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装配式厢框的左侧面、右侧面、顶面以及后侧面上均通过密封板进行封装。装配式厢框的前侧面上覆盖设置有幕帘。一般地,密封板为事先预制好的装配式标准密封板,包括内板、外板以及隔音棉层。内板、外板可拆卸的扣合后形成具有中空腔室的壳板,在壳板的中空腔室内设置有至少一层隔音棉层。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隔音效果,幕帘也可设计为双层幕帘,双层幕帘的夹层中同样可以填充隔音棉。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装配式厢框前侧面上方的横梁上可拆卸的安装有滑槽,滑槽内设置有滑轮,幕帘的上端通过幕帘挂钩或挂绳与滑轮可拆卸相连。在滑轮的作用下,幕帘可以快速拉开和闭合,方便干拌料的添加和卸运。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装配式厢框上还引出有固定纤索,固定纤索的另一端设置有锚固钉。装配式厢框通过固定纤索和锚固钉与地面进行固定。固定纤索的长短可以任意调节,在固定纤索和锚固钉的作用下,可以防止整个系统在大风天或由于混料机工作过程中的抖动而发生滑移或侧翻,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干拌混料机上的的装配式厢框框顶上嵌设有集尘排风机构。所述集尘室为上宽下窄的封闭斗式结构。在集尘室位于装配式厢框内部的侧壁上开设有集尘进风口。在集尘室的底壁上开设有卸尘口,进风口的高度高于卸尘口,在集尘室顶部集尘风机的作用下,装配式厢框内由于干拌混料产生的粉尘板从进风口仅入到集尘室内,并在设置有S形或Z形走向的栅孔和向上倾斜的落尘板的滤尘格栅的作用下,空气中的粉尘落入到集尘室的底部积沉(进一步地,由于干拌混料装置置于移动支撑平台,搅拌过程中的振动通过竖梁、横梁以及纵梁的传递,可以使得附着在栅孔上的灰尘抖落进入到下方的集尘室内),当灰尘积蓄到一定程度后,可打开卸尘口将粉尘经由干拌混料装置的进料斗进入到搅拌桶内参与混料处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的抑尘降噪的干拌混料系统将干拌混料装置设置在移动支撑平台上,并在干拌混料装置外部整体罩设有装配式厢框。一方面可以实现干拌混料装置的快速移动,同时在整个干拌混料过程中,在使用过程中,抑尘和降噪效果显著。
2:本实用新型的抑尘降噪的干拌混料系统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成本低廉,维护便利,使用寿命长,本身不产生废弃污染物,实用性强等特点,利于大规模推广和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抑尘降噪的干拌混料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抑尘降噪的干拌混料系统的侧向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密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滤尘格栅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抑尘降噪的干拌混料系统中搅拌桶和支架的底部安装有滑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干拌混料装置;101:料斗;102:搅拌桶;103:搅拌电机;104:支架;105:伸缩式辅助支脚;2:移动式抑尘降噪厢;201:装配式厢框;2011:竖梁;2012:横梁;2013:纵梁;2014:密封板;2015:幕帘;202:移动支撑平台;203:移动轮;204:固定纤索;205:锚固钉;3:集尘排风机构;301:集尘室;302:集尘风机;303:滤尘格栅;304:落尘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一种抑尘降噪的干拌混料系统,该系统包括干拌混料装置1和移动式抑尘降噪厢2。所述移动式抑尘降噪厢2包括装配式厢框201、移动支撑平台202以及移动轮203。装配式厢框201可拆卸的罩设在移动支撑平台202上方,移动轮203设置在移动支撑平台202的下端。干拌混料装置1安置在移动支撑平台202上,并可随移动支撑平台202在移动轮203的作用下进行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干拌混料装置1包括料斗101、搅拌桶102以及搅拌电机103。所述搅拌桶102安装在移动支撑平台202上或安装在地面上。料斗101通过支架104固定在移动支撑平台202上并位于搅拌桶102的上方。搅拌电机103设置在搅拌桶102外部一侧,并且搅拌电机103的动力输出轴与搅拌桶102内的搅拌机构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支架104的横梁上还设置有伸缩式辅助支脚105。
作为优选,搅拌桶102和/或支架104的底部安装有滑轮。
作为优选,所述装配式厢框201包括竖梁2011、横梁2012以及纵梁2013。至少4根所述竖梁2011的底端可拆卸的固定在移动支撑平台202的上表面。4根所述竖梁2011的顶端通过至少2根所述横梁2012和至少2根所述纵梁2013依次可拆卸的串联固定形成一个矩形框架。
作为优选,所述装配式厢框201的左侧面、右侧面、顶面以及后侧面上均通过密封板2014进行封装。装配式厢框201的前侧面上覆盖设置有幕帘2015。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板2014包括内板、外板以及隔音棉层。将所述内板、外板可拆卸的扣合后形成具有中空腔室的壳板,在壳板的中空腔室内设置有至少一层隔音棉层。
作为优选,在装配式厢框201前侧面上方的横梁2012上可拆卸的安装有滑槽,滑槽内设置有滑轮,幕帘2015的上端与滑轮可拆卸相连。在滑轮的作用下,幕帘2015可在配式厢框201前侧面的横向方向上滑动,进而实现幕帘2015在装配式厢框201前侧面上的开合。
作为优选,所述竖梁2011、横梁2012以及纵梁2013均为伸缩式套管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装配式厢框201上还引出有固定纤索204,固定纤索204的另一端设置有锚固钉205。装配式厢框201通过固定纤索204和锚固钉205与地面进行固定。
作为优选,在装配式厢框201的顶部还设置有集尘排风机构3。所述集尘排风机构3包括集尘室301和集尘风机302。所述集尘室301为上宽下窄的封闭斗式结构,集尘室301的上部可拆卸的镶嵌在装配式厢框201的顶部框架中。集尘室301位于装配式厢框201内部的侧壁上开设有集尘进风口。在集尘室301的底壁上开设有卸尘口,并在卸尘口内设置有卸尘阀。集尘室301的顶壁上开设有排风口,集尘风机302安装在排风口内。
作为优选,在集尘室301的排风口内还设置有滤尘格栅303。滤尘格栅303位于集尘风机302的下方。滤尘格栅303的栅孔自下而上为S形或Z形走向的圆孔或方孔。
作为优选,在S形或Z形走向的圆孔或方孔的孔壁上设置有多个自下而上交错分布的落尘板304。所述落尘板304为顶端向上倾斜的弧板。
作为优选,所述装配式厢框201上还设置有照明警示灯。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一种抑尘降噪的干拌混料系统,该系统包括干拌混料装置1和移动式抑尘降噪厢2。所述移动式抑尘降噪厢2包括装配式厢框201、移动支撑平台202以及移动轮203。装配式厢框201可拆卸的罩设在移动支撑平台202上方,移动轮203设置在移动支撑平台202的下端。干拌混料装置1安置在移动支撑平台202上,并可随移动支撑平台202在移动轮203的作用下进行移动。
实施例2
重复实施例1,只是所述干拌混料装置1包括料斗101、搅拌桶102以及搅拌电机103。所述搅拌桶102安装在移动支撑平台202上。料斗101通过支架104固定在移动支撑平台202上并位于搅拌桶102的上方。搅拌电机103设置在搅拌桶102外部一侧,并且搅拌电机103的动力输出轴与搅拌桶102内的搅拌机构相连接。
实施例3
重复实施例2,只是所述搅拌桶102安装在地面上;所述支架104的横梁上还设置有伸缩式辅助支脚105。搅拌桶102和支架104的底部安装有滑轮。
实施例4
重复实施例3,只是所述装配式厢框201包括竖梁2011、横梁2012以及纵梁2013。至少4根所述竖梁2011的底端可拆卸的固定在移动支撑平台202的上表面。4根所述竖梁2011的顶端通过至少2根所述横梁2012和至少2根所述纵梁2013依次可拆卸的串联固定形成一个矩形框架。
实施例5
重复实施例4,只是所述装配式厢框201的左侧面、右侧面、顶面以及后侧面上均通过密封板2014进行封装。装配式厢框201的前侧面上覆盖设置有幕帘2015。
实施例6
重复实施例5,只是所述密封板2014包括内板、外板以及隔音棉层。将所述内板、外板可拆卸的扣合后形成具有中空腔室的壳板,在壳板的中空腔室内设置有至少一层隔音棉层。
实施例7
重复实施例6,只是在装配式厢框201前侧面上方的横梁2012上可拆卸的安装有滑槽,滑槽内设置有滑轮,幕帘2015的上端与滑轮可拆卸相连。在滑轮的作用下,幕帘2015可在配式厢框201前侧面的横向方向上滑动,进而实现幕帘2015在装配式厢框201前侧面上的开合。
实施例8
重复实施例7,只是所述竖梁2011、横梁2012以及纵梁2013均为伸缩式套管结构。
实施例9
重复实施例8,只是所述装配式厢框201上还引出有固定纤索204,固定纤索204的另一端设置有锚固钉205。装配式厢框201通过固定纤索204和锚固钉205与地面进行固定。
实施例10
重复实施例9,只是在装配式厢框201的顶部还设置有集尘排风机构3。所述集尘排风机构3包括集尘室301和集尘风机302。所述集尘室301为上宽下窄的封闭斗式结构,集尘室301的上部可拆卸的镶嵌在装配式厢框201的顶部框架中。集尘室301位于装配式厢框201内部的侧壁上开设有集尘进风口。在集尘室301的底壁上开设有卸尘口,并在卸尘口内设置有卸尘阀。集尘室301的顶壁上开设有排风口,集尘风机302安装在排风口内。
实施例11
重复实施例10,只是在集尘室301的排风口内还设置有滤尘格栅303。滤尘格栅303位于集尘风机302的下方。滤尘格栅303的栅孔自下而上为S形走向的圆孔。
实施例12
重复实施例11,只是滤尘格栅303的栅孔自下而上为S形走向的方孔。
实施例13
重复实施例12,只是滤尘格栅303的栅孔自下而上为Z形走向的圆孔。
实施例14
重复实施例13,只是滤尘格栅303的栅孔自下而上为Z形走向的方孔。
实施例15
重复实施例14,只是在Z形走向的方孔的孔壁上设置有多个自下而上交错分布的落尘板304。所述落尘板304为顶端向上倾斜的弧板。
实施例16
重复实施例15,只是所述装配式厢框201上还设置有照明警示灯。

Claims (11)

1.一种抑尘降噪的干拌混料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干拌混料装置(1)和移动式抑尘降噪厢(2);所述移动式抑尘降噪厢(2)包括装配式厢框(201)、移动支撑平台(202)以及移动轮(203);装配式厢框(201)可拆卸的罩设在移动支撑平台(202)上方,移动轮(203)设置在移动支撑平台(202)的下端;干拌混料装置(1)安置在移动支撑平台(202)上,并可随移动支撑平台(202)在移动轮(203)的作用下进行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尘降噪的干拌混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拌混料装置(1)包括料斗(101)、搅拌桶(102)以及搅拌电机(103);所述搅拌桶(102)安装在移动支撑平台(202)上或安装在地面上;料斗(101)通过支架(104)固定在移动支撑平台(202)上并位于搅拌桶(102)的上方;搅拌电机(103)设置在搅拌桶(102)外部一侧,并且搅拌电机(103)的动力输出轴与搅拌桶(102)内的搅拌机构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抑尘降噪的干拌混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04)的横梁上还设置有伸缩式辅助支脚(105);搅拌桶(102)和/或支架(104)的底部安装有滑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抑尘降噪的干拌混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厢框(201)包括竖梁(2011)、横梁(2012)以及纵梁(2013);至少4根所述竖梁(2011)的底端可拆卸的固定在移动支撑平台(202)的上表面;4根所述竖梁(2011)的顶端通过至少2根所述横梁(2012)和至少2根所述纵梁(2013)依次可拆卸的串联固定形成一个矩形框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抑尘降噪的干拌混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厢框(201)的左侧面、右侧面、顶面以及后侧面上均通过密封板(2014)进行封装;装配式厢框(201)的前侧面上覆盖设置有幕帘(201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抑尘降噪的干拌混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板(2014)包括内板、外板以及隔音棉层;将所述内板、外板可拆卸的扣合后形成具有中空腔室的壳板,在壳板的中空腔室内设置有至少一层隔音棉层。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抑尘降噪的干拌混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装配式厢框(201)前侧面上方的横梁(2012)上可拆卸的安装有滑槽,滑槽内设置有滑轮,幕帘(2015)的上端与滑轮可拆卸相连;在滑轮的作用下,幕帘(2015)可在配式厢框(201)前侧面的横向方向上滑动,进而实现幕帘(2015)在装配式厢框(201)前侧面上的开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抑尘降噪的干拌混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梁(2011)、横梁(2012)以及纵梁(2013)均为伸缩式套管结构;和/或
所述装配式厢框(201)上还引出有固定纤索(204),固定纤索(204)的另一端设置有锚固钉(205);装配式厢框(201)通过固定纤索(204)和锚固钉(205)与地面进行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4-8中任一项所述的抑尘降噪的干拌混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装配式厢框(201)的顶部还设置有集尘排风机构(3);所述集尘排风机构(3)包括集尘室(301)和集尘风机(302);所述集尘室(301)为上宽下窄的封闭斗式结构,集尘室(301)的上部可拆卸的镶嵌在装配式厢框(201)的顶部框架中;集尘室(301)位于装配式厢框(201)内部的侧壁上开设有集尘进风口;在集尘室(301)的底壁上开设有卸尘口,并在卸尘口内设置有卸尘阀;集尘室(301)的顶壁上开设有排风口,集尘风机(302)安装在排风口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抑尘降噪的干拌混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在集尘室(301)的排风口内还设置有滤尘格栅(303);滤尘格栅(303)位于集尘风机(302)的下方;滤尘格栅(303)的栅孔自下而上为S形或Z形走向的圆孔或方孔。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抑尘降噪的干拌混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在S形或Z形走向的圆孔或方孔的孔壁上设置有多个自下而上交错分布的落尘板(304);所述落尘板(304)为顶端向上倾斜的弧板;和/或
所述装配式厢框(201)上还设置有照明警示灯。
CN202221170355.1U 2022-05-16 2022-05-16 一种抑尘降噪的干拌混料系统 Active CN2176486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70355.1U CN217648668U (zh) 2022-05-16 2022-05-16 一种抑尘降噪的干拌混料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70355.1U CN217648668U (zh) 2022-05-16 2022-05-16 一种抑尘降噪的干拌混料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48668U true CN217648668U (zh) 2022-10-25

Family

ID=836638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170355.1U Active CN217648668U (zh) 2022-05-16 2022-05-16 一种抑尘降噪的干拌混料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486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79256A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搅拌装置
JP2000053387A (ja) 建築工事用安全フェンス
CN217648668U (zh) 一种抑尘降噪的干拌混料系统
CN214051783U (zh) 一种新型环保建筑垃圾处理设备
CN208004283U (zh) 一种建筑用间歇下料式多级筛选装置
CN210527920U (zh) 一种骨料装载用除尘系统
CN219754036U (zh) 钢筋陶粒混凝土轻质墙与结构梁连体机构
CN216690304U (zh) 智能化施工平台
CN217036376U (zh) 一种可升降的地埋式配电箱
CN211247712U (zh) 节能环保建筑废物原位深度处理设备
CN214117421U (zh) 一种房建抹灰设备
CN214523982U (zh) 一种建筑装饰材料用搬运设备
CN212316800U (zh) 一种电动除尘减霾清洁车
CN213736962U (zh) 一种高层建筑施工楼层建筑垃圾清运装置
CN212189246U (zh) 一种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的粉碎装置
CN209742487U (zh) 一种全封闭式绿色施工围挡
CN213377756U (zh) 一种建筑垃圾回收系统
CN218741077U (zh) 一种土建施工降尘装置
CN207794716U (zh) 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用的除尘车棚
CN111485521A (zh) 一种电动除尘减霾清洁车
CN213995740U (zh) 一种分子筛进料集尘装置
CN221853008U (zh) 一种垂直升降式垃圾中转站
CN215848870U (zh) 一种具有除尘功能的混凝土搅拌机
CN215390713U (zh) 一种市政施工用砂石筛选器
CN217534769U (zh) 一种原料进料吸尘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