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43417U - 一种卡托结构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卡托结构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43417U
CN217643417U CN202220768579.6U CN202220768579U CN217643417U CN 217643417 U CN217643417 U CN 217643417U CN 202220768579 U CN202220768579 U CN 202220768579U CN 217643417 U CN217643417 U CN 2176434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card
side wall
hole
card hol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6857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康
程华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76857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434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434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434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卡托结构及电子设备,该卡托结构包括:卡托主体,所述卡托主体包括卡帽和托盘,所述托盘用于容置电子卡,所述卡帽的一侧壁靠近所述托盘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宽度小于所述侧壁的厚度;所述机壳包括机壳侧壁,所述机壳侧壁设置有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用于容置所述卡托主体,所述第三凹槽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靠近所述第一凹槽的一侧,当所述卡托主体容置于所述第二凹槽内部时,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三凹槽为位置对称分布,以形成扣手位;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在不需要取卡针也能够将卡托快速从机壳中取出,简化了取出卡托以及手机卡的步骤,使手机卡的更换操作更加便捷。

Description

一种卡托结构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卡托结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及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设备的大量普及应用,电子设备向着多样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日益成为人们在生活与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终端。用户在使用电子设备时,需要进行手机卡/电子卡的插拔更换,例如,SIM(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卡,在进行手机卡的更换时,市面上大部分电子设备通常需要用取卡针顶推卡托,将卡托退出电子设备外,从而实现对手机卡的插拔;在用户需要进行手机卡插拔时,如果没有取卡针则无法取出卡托,从而使手机卡取出的步骤较为繁琐,导致手机卡的更换操作不够便捷。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卡托结构及电子设备,通过在卡托主体的卡帽设置第一凹槽,同时在机壳侧壁对应设置有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从而能够在不需要取卡针也能够将卡托快速从机壳中取出,简化了取出卡托以及手机卡的步骤,使手机卡的更换操作更加便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卡托结构,设置于机壳内的中框上的卡座中,该卡托结构包括:卡托主体,所述卡托主体包括卡帽和托盘,所述托盘用于容置电子卡,所述卡帽的一侧壁靠近所述托盘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宽度小于所述侧壁的厚度;
所述机壳包括机壳侧壁,所述机壳侧壁设置有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用于容置所述卡托主体,所述第三凹槽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靠近所述第一凹槽的一侧,当所述卡托主体容置于所述第二凹槽内部时,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三凹槽为位置对称分布,以形成扣手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的长度与所述第三凹槽的长度相等,当所述卡托主体容置于所述第二凹槽内部时,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三凹槽为中心对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帽的截面形状与所述第二凹槽的截面形状相同,以使所述卡托主体容置于所述第二凹槽内时所述机壳侧壁的表面平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帽远离所述托盘的一侧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用于容置弹性结构,所述弹性结构包括拉杆和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拉杆靠近所述通孔底部的一端,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通孔底部;所述拉杆靠近所述通孔底部的一端的侧壁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弹性凸点,所述通孔的内壁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容置孔,所述容置孔用于容置所述弹性凸点;所述拉杆远离所述通孔底部的一端设置有一字型凹槽,以供用户通过所述一字型凹槽带动所述拉杆进行旋转,以使所述拉杆部分裸露出所述通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帽靠近所述第三凹槽的表面通过连接部与拉手杆活动连接,以使所述拉手杆平行于所述卡帽靠近所述第三凹槽的表面进行旋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的长度范围为5mm至11mm,所述第一凹槽的宽度范围为0.5mm至1mm,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范围为0.4mm至0.8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凹槽的长度范围为6mm至12mm,所述第二凹槽的宽度范围为0.4mm至1mm,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范围为0.6mm至1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框设置有中框凹槽,所述中框凹槽的形状与所述卡座的形状一致,以使所述卡座能够嵌入设置在所述中框上。
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中框、机壳以及卡托结构,所述卡托结构为上述的卡托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中框内,所述显示屏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中框设置在所述机壳内,所述卡托结构的卡托主体通过所述机壳的第二凹槽与所述中框实现可滑动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卡托结构及电子设备,该卡托结构包括卡托主体,所述卡托主体包括卡帽和托盘,所述托盘用于容置电子卡,所述卡帽的一侧壁靠近所述托盘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宽度小于所述侧壁的厚度;所述机壳包括机壳侧壁,所述机壳侧壁设置有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用于容置所述卡托主体,所述第三凹槽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靠近所述第一凹槽的一侧,当所述卡托主体容置于所述第二凹槽内部时,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三凹槽为位置对称分布,以形成扣手位;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卡托主体的卡帽设置第一凹槽,同时在机壳侧壁对应设置有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从而能够在不需要取卡针也能够将卡托快速从机壳中取出,简化了取出卡托以及手机卡的步骤,使手机卡的更换操作更加便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卡托结构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卡托结构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卡托主体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 或其他材料的使用。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或个人计算机等。以下对该电子设备进行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的描述顺序不作为对实施例优选顺序的限定。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予以详细描述,请参阅图1至图4。
请参阅图1,图1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0的分解示意图。诸如智能手机、平板PC、笔记本PC和PDA的包括显示屏2的电子设备也可以用作实施例。
请参阅图1,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10可包括盖板1、显示屏2、中框3以及机壳4。其中,所述电源可以设置与于显示屏2与中框3之间。显示屏2 可经由柔性印刷电路电连接到中框上设置的印刷电路板。需要说明的是,图1 所示的电子设备10并不限于以上内容。
其中,盖板1安装到显示屏2上,设置在显示屏2的前面,以覆盖显示屏2。盖板1与显示屏2可以通过加工复合成组件。盖板1可以为透明玻璃盖板,以便显示屏透过盖板进行显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盖板1可以是用诸如蓝宝石等材料制成的玻璃盖板。在本实施例中,“前”是指显示屏2中显示信息的一侧所面向的方向,“后”是指与“前”相反的方向。
显示屏2用于对电子文件进行画面显示,显示屏2可显示图像、视频或文本等信息。显示屏2可包括显示信息的前表面,以及位于前表面的相对侧的后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显示屏2安装在中框3中。其中,显示屏2包括显示面板,电路板设置在所述中框内,以将电路板收容在显示屏2和中框3形成的封闭空间内,显示屏与电路板电性连接。电路板可以为电子设备10的主板。电路板上设置有接地点,以实现电路板的接地。电路板上可以集成有摄像头、处理器等功能组件。同时,显示屏2可以电连接至电路板。
进一步的,电路板上设置有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可以向显示屏输出电信号,以控制显示屏显示信息。
具体的,显示屏2安装在中框3中,以使该显示屏2电连接至中框3上设置的电路板形成的控制电路上,以形成电子设备10的显示面。显示屏2为规则的形状,比如长方体结构,电子设备10的顶端或/和底端形成非显示区域,即电子设备10在显示屏2的上部或/和下部形成非显示区域,电子设备10可以在非显示区域安装前置摄像头、后置摄像头等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中框3可以包括塑胶部分和金属部分,中框3可以为金属和塑胶相互配合的壳体结构,具体的,可以先成型金属部分,比如采用注塑的方式形成镁合金基板,在镁合金基板上再注塑塑胶,形成塑胶基板,则构成完整的壳体结构。需要说明的是,该中框3的材料及工艺并不限于此。
在一些实施例中,机壳4可以为金属壳体,比如镁合金、不锈钢等金属。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机壳4的材料并不限于此,还可以采用其它方式,比如:机壳4可以为塑胶壳体。还比如:机壳4为陶瓷壳体。还可以采用玻璃壳体。机壳4可设置在中框3的后面,机壳4用于容置中框3。在本实施例中,“后”是指中框中远离设置电源的一侧所面向的方向,“后”是指与“前”相反的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电池还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直流或交流电源、再充电系统、电源故障检测电路、电源转换器或者逆变器、电源状态指示器等任意组件。
进一步地,该中框3还可以包括射频(Radio Frequency,RF)电路、包括有一个或一个以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存储器、输入单元、显示单元、传感器、音频电路、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模块、包括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核心的处理器、控制电路、电池、前置摄像头、后置摄像头以及指纹解锁模块天线结构等部件。
其中,该控制电路安装在中框3中,该控制电路可以为电子设备10的主板,控制电路上可以集成有马达、麦克风、扬声器、耳机接口、通用串行总线接口、前置摄像头、后置摄像头、距离传感器、环境光传感器、受话器以及处理器等功能组件中的一个、两个或多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控制电路可以固定在中框3内。具体的,该控制电路可以通过螺钉螺接到中框3上,也可以采用卡扣的方式卡配到中框3上。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控制电路具体固定到中框3上的方式并不限于此,还可以其它方式,比如通过卡扣和螺钉共同固定的方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中框3可以包括塑胶部分和金属部分,中框3可以为金属和塑胶相互配合的壳体结构,具体的,可以先成型金属部分,比如采用注塑的方式形成镁合金基板,在镁合金基板上再注塑塑胶,形成塑胶基板,则构成完整的壳体结构。需要说明的是,该中框3的材料及工艺并不限于此。比如:中框3可以为塑胶壳体。还比如:中框3为陶瓷壳体。还可以采用玻璃壳体。
进一步的,电子设备还包括卡托结构,卡托结构的卡托主体通过所述机壳的第二凹槽与所述中框实现可滑动连接。
基于电子设备10中的中框3和机壳4,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卡托结构,该卡托结构设置于机壳4内的中框3上的卡座中,该卡托结构包括卡托主体5,所述卡托主体5包括卡帽51和托盘52,所述托盘52用于容置电子卡,所述卡帽51的一侧壁511靠近所述托盘5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凹槽5111,所述第一凹槽5111的宽度小于所述侧壁511的厚度;所述机壳包括机壳侧壁41,所述机壳侧壁41设置有第二凹槽411和第三凹槽412,所述第二凹槽411用于容置所述卡托主体5,所述第三凹槽412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411靠近所述第一凹槽 5111的一侧,当所述卡托主体5容置于所述第二凹槽411内部时,所述第一凹槽 5111与所述第三凹槽412为位置对称分布,以形成扣手位。
在一具体应用场景中,该卡托结构容置于机壳4内的中框3上的卡座中,当用户想要从机壳内取出卡托主体5时,由于第三凹槽412形成了扣手位,用户可以将手指经由第三凹槽412部分伸入第二凹槽411中,用户手指可以与卡帽51上的第一凹槽5111的内壁抵接,当用户向远离第二凹槽411的方向进行用力时,则能够将卡托主体5从第二凹槽411内脱离开来,从而从机壳内取出卡托主体5。
可选的,所述第一凹槽5111的长度与所述第三凹槽412的长度相等,当所述卡托主体5容置于所述第二凹槽411内部时,所述第一凹槽5111与所述第三凹槽 412为中心对称。
其中,所述卡帽51的截面形状与所述第二凹槽411的截面形状相同,以使所述卡托主体5容置于所述第二凹槽411内时所述机壳侧壁41的表面平整。
进一步的,为了能够提高用户取出卡托的便捷性,所述卡帽51远离所述托盘52的一侧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用于容置弹性结构,所述弹性结构包括拉杆和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拉杆靠近所述通孔底部的一端,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通孔底部;所述拉杆靠近所述通孔底部的一端的侧壁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弹性凸点,所述通孔的内壁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容置孔,所述容置孔用于容置所述弹性凸点;所述拉杆远离所述通孔底部的一端设置有一字型凹槽,以供用户通过所述一字型凹槽带动所述拉杆进行旋转,以使所述拉杆部分裸露出所述通孔。
在一具体应用场景中,该卡托结构容置于机壳4内的中框3上的卡座中,当用户想要从机壳内取出卡托主体5时,用户可以通过手指按压拉杆,当拉杆收到按压时,弹性凸点向拉杆内侧移动,由于拉杆和通孔底部之间存在弹性件,拉杆会向通孔底部一侧进行移动,此时,用户可以通过拉杆的一字型凹槽将拉杆进行旋转,从而使弹性凸点与容置孔发生错位,当用户不再按压拉杆时,拉杆向远离通孔底部的一侧进行运动,从而使所述拉杆部分裸露出所述通孔;同时,由于第三凹槽412形成了扣手位,用户可以将手指经由第三凹槽412部分伸入第二凹槽411中,用户一手指可以与卡帽51上的第一凹槽5111的内壁抵接,用户的另一手指可以与拉杆裸露出所述通孔的部分进行抵接,当用户向远离第二凹槽 411的方向进行用力时,则能够将卡托主体5从第二凹槽411内脱离开来,从而能够更加轻松的从机壳内取出卡托主体5。
可选的,所述卡帽51靠近所述第三凹槽412的表面通过连接部与拉手杆活动连接,以使所述拉手杆平行于所述卡帽51靠近所述第三凹槽412的表面进行旋转。例如,该拉手杆可以平行于所述卡帽51靠近所述第三凹槽412的表面进行360°旋转,又例如,在所述第三凹槽412靠近所述卡托的一侧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阻挡件,以使该拉手杆可以平行于所述卡帽51靠近所述第三凹槽412的表面进行 180°旋转,避免拉手杆整体旋转至第三凹槽412内部中用户无法拉到拉手杆。
在一实施例中,该卡托的所述第一凹槽5111的长度范围可以为5mm至11mm,所述第一凹槽5111的宽度范围可以为0.5mm至1mm,所述第一凹槽5111的深度范围可以为0.4mm至0.8mm;相应的,该机壳的第三凹槽412的长度范围可以为 6mm至12mm,所述第三凹槽412的宽度范围可以为0.4mm至1mm,所述第三凹槽412的深度范围可以为0.6mm至1mm。
例如,卡托主体5的卡帽51对应的第一凹槽5111的长度可以为7mm,第一凹槽5111的宽度可以为0.5mm,深度可以为0.4mm;该机壳的第三凹槽412的长度可以为8mm,第三凹槽412的宽度可以为0.5mm,第三凹槽412的深度可以为 0.6mm。
进一步的,所述中框设置有中框凹槽,所述中框凹槽的形状与所述卡座的形状一致,以使所述卡座能够嵌入设置在所述中框上。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动结构及电子设备,该卡托结构包括卡托主体,所述卡托主体包括卡帽和托盘,所述托盘用于容置电子卡,所述卡帽的一侧壁靠近所述托盘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宽度小于所述侧壁的厚度;所述机壳包括机壳侧壁,所述机壳侧壁设置有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用于容置所述卡托主体,所述第三凹槽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靠近所述第一凹槽的一侧,当所述卡托主体容置于所述第二凹槽内部时,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三凹槽为位置对称分布,以形成扣手位;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卡托主体的卡帽设置第一凹槽,同时在机壳侧壁对应设置有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从而能够在不需要取卡针也能够将卡托快速从机壳中取出,简化了取出卡托以及手机卡的步骤,使手机卡的更换操作更加便捷。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卡托结构及电子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申请实施例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卡托结构,设置于机壳内的中框上的卡座中,其特征在于,包括:卡托主体,所述卡托主体包括卡帽和托盘,所述托盘用于容置电子卡,所述卡帽的一侧壁靠近所述托盘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宽度小于所述侧壁的厚度;
所述机壳包括机壳侧壁,所述机壳侧壁设置有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用于容置所述卡托主体,所述第三凹槽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靠近所述第一凹槽的一侧,当所述卡托主体容置于所述第二凹槽内部时,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三凹槽为位置对称分布,以形成扣手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长度与所述第三凹槽的长度相等,当所述卡托主体容置于所述第二凹槽内部时,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三凹槽为中心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帽的截面形状与所述第二凹槽的截面形状相同,以使所述卡托主体容置于所述第二凹槽内时所述机壳侧壁的表面平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帽远离所述托盘的一侧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用于容置弹性结构,所述弹性结构包括拉杆和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拉杆靠近所述通孔的底部的一端,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通孔底部;所述拉杆靠近所述通孔底部的一端的侧壁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弹性凸点,所述通孔的内壁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容置孔,所述容置孔用于容置所述弹性凸点;所述拉杆远离所述通孔底部的一端设置有一字型凹槽,以供用户通过所述一字型凹槽带动所述拉杆进行旋转,以使所述拉杆部分裸露出所述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帽靠近所述第三凹槽的表面通过连接部与拉手杆活动连接,以使所述拉手杆平行于所述卡帽靠近所述第三凹槽的表面进行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长度范围为5mm至11mm,所述第一凹槽的宽度范围为0.5mm至1mm,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范围为0.4mm至0.8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卡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凹槽的长度范围为6mm至12mm,所述第三凹槽的宽度范围为0.4mm至1mm,所述第三凹槽的深度范围为0.6mm至1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设置有中框凹槽,所述中框凹槽的形状与所述卡座的形状一致,以使所述卡座能够嵌入设置在所述中框上。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屏、中框、机壳以及卡托结构,所述卡托结构为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卡托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中框内,所述显示屏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中框设置在所述机壳内,所述卡托结构的卡托主体通过所述机壳的第二凹槽与所述中框实现可滑动连接。
CN202220768579.6U 2022-04-02 2022-04-02 一种卡托结构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176434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68579.6U CN217643417U (zh) 2022-04-02 2022-04-02 一种卡托结构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68579.6U CN217643417U (zh) 2022-04-02 2022-04-02 一种卡托结构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43417U true CN217643417U (zh) 2022-10-21

Family

ID=836469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68579.6U Active CN217643417U (zh) 2022-04-02 2022-04-02 一种卡托结构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434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40031093A1 (en) Mobile terminal
CN108881539B (zh)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EP2602973B1 (en) Socket module and mobile terminal having the same
CN103209229B (zh) 移动终端
CN109526169B (zh) 一种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8540616B (zh)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2599961B (zh) 一种天线结构及电子设备
CN109066056B (zh) 天线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CN110445906B (zh) 摄像头弹出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1928483U (zh) 电子设备
CN217643417U (zh) 一种卡托结构及电子设备
CN114070342A (zh) 卡托固定装置及其电子设备
CN217116168U (zh) 一种侧键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17333044U (zh)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US11397353B1 (en) Display panel, display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2563740B (zh) 一种天线结构及电子设备
CN108810208A (zh)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0557704A (zh) 受话器、受话器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2817171A (zh) 柔性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组件、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CN211182583U (zh) 卡座连接器及移动终端
CN215928904U (zh) 支架结构及充电系统
CA2727826C (en) Electronic assembly for securing a sim card
CN216118588U (zh) 一种转动结构及电子设备
US20140049890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N110600914A (zh) 卡座连接器及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