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41878U - 一种基于充电技术用便于连接的导电连接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充电技术用便于连接的导电连接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41878U
CN217641878U CN202221352100.7U CN202221352100U CN217641878U CN 217641878 U CN217641878 U CN 217641878U CN 202221352100 U CN202221352100 U CN 202221352100U CN 217641878 U CN217641878 U CN 2176418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semi
piece
cork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5210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云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nsu Hongqi Zhiza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135210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418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418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418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s Effected By Soldering, Adhesion, Or Permanent Deform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导件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基于充电技术用便于连接的导电连接片,包括半导硅储片以及软木贴架,所述半导硅储片前端固定连接有软木贴架,所述半导硅储片前端以及软木贴架内侧设置有卡装触接机构以及贴压固架机构,所述卡装触接机构包括半导硅储片以及软木贴架,所述软木贴架内部嵌合接触连接有T型滑框,所述软木贴架以及T型滑框内部嵌合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柱,所述T型滑框左右两端内侧固定连接有半弧导线管,所述半弧导线管左右两端内侧固定连接有铜铝触层,本实用新型通过软木贴架、T型滑框、第一螺柱、半弧导线管以及铜铝触层完成对连接片放置框的卡装触接的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充电技术用便于连接的导电连接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导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充电技术用便于连接的导电连接片。
背景技术
汽车内的内置电池需要用导电连接片连接,以往的导电连接片在生产时,需要将整块导电连接片冲压出相应的形状,由于导电连接片上的安装固定在部分需要足够的硬度才能固定稳定,因此通过将多层结构的导电连接片上对应卡触安装,并增强其整体架构硬度,可提高对导电连接片以及外置储板的整体拆装更换效率。
一般基于充电技术用的导电连接片存在有未设置便于卡装触接机构的问题,不便于对导电连接片进行卡装触接连通,一般基于充电技术用的导电连接片存在有未设置便于贴压固架机构的问题,导致对导电连接片的贴架稳固效果较差,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充电技术用便于连接的导电连接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充电技术用便于连接的导电连接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不便于对导电连接片进行卡装触接连通以及对导电连接片的贴架稳固效果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充电技术用便于连接的导电连接片,包括半导硅储片以及软木贴架,所述半导硅储片前端固定连接有软木贴架,所述半导硅储片前端以及软木贴架内侧设置有卡装触接机构以及贴压固架机构,所述卡装触接机构包括半导硅储片以及软木贴架,所述软木贴架内部嵌合接触连接有T型滑框,所述软木贴架以及T型滑框内部嵌合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柱,所述T型滑框左右两端内侧固定连接有半弧导线管,所述半弧导线管左右两端内侧固定连接有铜铝触层。
优选的,所述半导硅储片顶端以及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外联器,所述半导硅储片前端固定连接有储能器,所述储能器左右两端外侧均固定连通有绝缘线管,所述绝缘线管左右两端外侧均与半弧导线管固定连通。
优选的,所述贴压固架机构包括半导硅储片,所述半导硅储片前端固定连接有绝缘胶筒以及压柱,所述绝缘胶筒内侧嵌合接触连接有铜镍连接片,所述压柱左右两端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栏架,所述压柱顶端以及底端外侧均嵌合接触连接有硅胶垫片,所述硅胶垫片顶端以及底端内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压杆,所述第一栏架以及硅胶垫片内部均嵌合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柱,所述半弧导线管左右两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栏架,所述第二栏架顶端以及底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石棉固架。
优选的,所述铜镍连接片左右两端外侧均与铜铝触层内侧面嵌合接触连接。
优选的,所述硅胶垫片顶端以及底端外侧均与铜镍连接片接触连接。
优选的,所述石棉固架内侧与铜镍连接片接触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半导硅储片、软木贴架、T型滑框、第一螺柱、半弧导线管以及铜铝触层,通过T型滑框与软木贴架的嵌合滑动完成半弧导线管与铜铝触层的横向滑动,通过第一螺柱与软木贴架以及T型滑框内部的嵌合螺纹转动完成铜铝触层与绝缘胶筒的嵌合接触限位,解决了一般基于充电技术用的导电连接片未设置便于卡装触接机构的问题,极大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铜镍连接片、压柱、第一栏架、硅胶垫片、弹簧压杆、第二螺柱、第二栏架以及石棉固架,通过铜镍连接片与绝缘胶筒的嵌合接触完成对充电结构的导电连接,通过硅胶垫片、弹簧压杆以及第二螺柱完成对铜镍连接片内侧面的弹压贴合限位,通过第二栏架以及石棉固架完成对铜镍连接片外侧面的贴合固架稳固作用,解决了一般基于充电技术用的导电连接片未设置便于贴压固架机构的问题,极大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B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半导硅储片、2-软木贴架、3-T型滑框、4-第一螺柱、5-半弧导线管、6-铜铝触层、7-外联器、8-储能器、9-绝缘线管、10-绝缘胶筒、11-铜镍连接片、12-压柱、13-第一栏架、14-硅胶垫片、15-弹簧压杆、16-第二螺柱、17-第二栏架、18-石棉固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充电技术用便于连接的导电连接片,包括半导硅储片1以及软木贴架2,半导硅储片1前端固定连接有软木贴架2,半导硅储片1前端以及软木贴架2内侧设置有卡装触接机构以及贴压固架机构,卡装触接机构包括半导硅储片1以及软木贴架2,软木贴架2内部嵌合接触连接有T型滑框3,软木贴架2以及T型滑框3内部嵌合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柱4,T型滑框3左右两端内侧固定连接有半弧导线管5,半弧导线管5左右两端内侧固定连接有铜铝触层6。
半导硅储片1顶端以及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外联器7,半导硅储片1前端固定连接有储能器8,储能器8左右两端外侧均固定连通有绝缘线管9,绝缘线管9左右两端外侧均与半弧导线管5固定连通;贴压固架机构包括半导硅储片1,半导硅储片1前端固定连接有绝缘胶筒10以及压柱12,绝缘胶筒10内侧嵌合接触连接有铜镍连接片11,压柱12左右两端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栏架13,压柱12顶端以及底端外侧均嵌合接触连接有硅胶垫片14,硅胶垫片14顶端以及底端内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压杆15,第一栏架13以及硅胶垫片14内部均嵌合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柱16,半弧导线管5左右两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栏架17,第二栏架17顶端以及底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石棉固架18;铜镍连接片11左右两端外侧均与铜铝触层6内侧面嵌合接触连接;硅胶垫片14顶端以及底端外侧均与铜镍连接片11接触连接;石棉固架18内侧与铜镍连接片11接触连接;半导硅储片1、软木贴架2、T型滑框3、第一螺柱4、半弧导线管5以及铜铝触层6,通过T型滑框3与软木贴架2的嵌合滑动完成半弧导线管5与铜铝触层6的横向滑动,通过第一螺柱4与软木贴架2以及T型滑框3内部的嵌合螺纹转动完成铜铝触层6与绝缘胶筒10的嵌合接触限位,解决了一般基于充电技术用的导电连接片未设置便于卡装触接机构的问题,极大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铜镍连接片11、压柱12、第一栏架13、硅胶垫片14、弹簧压杆15、第二螺柱16、第二栏架17以及石棉固架18,通过铜镍连接片11与绝缘胶筒10的嵌合接触完成对充电结构的导电连接,通过硅胶垫片14、弹簧压杆15以及第二螺柱16完成对铜镍连接片11内侧面的弹压贴合限位,通过第二栏架17以及石棉固架18完成对铜镍连接片11外侧面的贴合固架稳固作用,解决了一般基于充电技术用的导电连接片未设置便于贴压固架机构的问题,极大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工作流程: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T型滑框3与软木贴架2的嵌合滑动完成半弧导线管5与铜铝触层6的横向滑动,通过第一螺柱4与软木贴架2以及T型滑框3内部的嵌合螺纹转动完成铜铝触层6与绝缘胶筒10的嵌合接触限位,通过铜镍连接片11与绝缘胶筒10的嵌合接触完成对充电结构的导电连接,通过硅胶垫片14、弹簧压杆15以及第二螺柱16完成对铜镍连接片11内侧面的弹压贴合限位,通过第二栏架17以及石棉固架18完成对铜镍连接片11外侧面的贴合固架稳固作用完成装置的使用过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基于充电技术用便于连接的导电连接片,包括半导硅储片(1)以及软木贴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硅储片(1)前端固定连接有软木贴架(2),所述半导硅储片(1)前端以及软木贴架(2)内侧设置有卡装触接机构以及贴压固架机构,所述卡装触接机构包括半导硅储片(1)以及软木贴架(2),所述软木贴架(2)内部嵌合接触连接有T型滑框(3),所述软木贴架(2)以及T型滑框(3)内部嵌合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柱(4),所述T型滑框(3)左右两端内侧固定连接有半弧导线管(5),所述半弧导线管(5)左右两端内侧固定连接有铜铝触层(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充电技术用便于连接的导电连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硅储片(1)顶端以及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外联器(7),所述半导硅储片(1)前端固定连接有储能器(8),所述储能器(8)左右两端外侧均固定连通有绝缘线管(9),所述绝缘线管(9)左右两端外侧均与半弧导线管(5)固定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充电技术用便于连接的导电连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压固架机构包括半导硅储片(1),所述半导硅储片(1)前端固定连接有绝缘胶筒(10)以及压柱(12),所述绝缘胶筒(10)内侧嵌合接触连接有铜镍连接片(11),所述压柱(12)左右两端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栏架(13),所述压柱(12)顶端以及底端外侧均嵌合接触连接有硅胶垫片(14),所述硅胶垫片(14)顶端以及底端内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压杆(15),所述第一栏架(13)以及硅胶垫片(14)内部均嵌合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柱(16),所述半弧导线管(5)左右两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栏架(17),所述第二栏架(17)顶端以及底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石棉固架(1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基于充电技术用便于连接的导电连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铜镍连接片(11)左右两端外侧均与铜铝触层(6)内侧面嵌合接触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基于充电技术用便于连接的导电连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垫片(14)顶端以及底端外侧均与铜镍连接片(11)接触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基于充电技术用便于连接的导电连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石棉固架(18)内侧与铜镍连接片(11)接触连接。
CN202221352100.7U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基于充电技术用便于连接的导电连接片 Active CN2176418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52100.7U CN217641878U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基于充电技术用便于连接的导电连接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52100.7U CN217641878U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基于充电技术用便于连接的导电连接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41878U true CN217641878U (zh) 2022-10-21

Family

ID=836214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52100.7U Active CN217641878U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基于充电技术用便于连接的导电连接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418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75556A (zh) 一种电池组导电条结构
CN217641878U (zh) 一种基于充电技术用便于连接的导电连接片
CN203109514U (zh) 一种用于汽车落水槽的焊接夹具
CN203707460U (zh) 旋压式电力线连接器
CN213278196U (zh) 一种圆柱锂电池模组的加热片
CN213879176U (zh) 一种电力工程用接线装置
CN203589431U (zh) 铜管液压钳
CN217902740U (zh) 一种三点式固定的导电条
CN106159175A (zh) 一种电池组铜铝导电连接装置
CN215391836U (zh) 电芯焊接机极耳折弯机构
CN208767484U (zh) 一种铜铝复合端子
CN2384830Y (zh) 铜铝过渡吊弦线夹
CN216751107U (zh) 一种尺寸可调的智能化建筑工程用配线架
CN218415716U (zh) 电力工程用接线装置
CN101394028A (zh) 一种铜铝过渡电连接方法
CN213461177U (zh) 一种防松动的充电器
CN203339251U (zh) 一种极群整形机构
CN204857831U (zh) 一种用于便携式吸尘器的锂电池模组
CN214254914U (zh) 一种连接牢固的电源连接线
CN207800813U (zh) 一种托盘式化成机的充放电托盘
CN202279860U (zh) 一种在铝电解槽上使用的阳极小盒夹具
CN216466639U (zh) 剥离强度高的高韧性铝基微波覆铜板
CN212462256U (zh) 一种优化信号完整性的高速连接器
CN214885097U (zh) 一种可提升导热效果的石墨烯导热地板
CN216928871U (zh) 一种侧向夹紧的免焊接电池极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11

Address after: 741000 Hechuan Industrial Park, South Section of Qinnan Road, Xingguo Town, Qin'an County, Tianshui City, Gansu Province (next to Yinxing Woolen Weaving Co., Ltd.)

Patentee after: Gansu Hongqi Zhiza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701, No. 58, Shangshui Street, Baiyun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0000

Patentee before: Wu Yunxi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