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32657U - 全地形车 - Google Patents

全地形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32657U
CN217632657U CN202222024826.4U CN202222024826U CN217632657U CN 217632657 U CN217632657 U CN 217632657U CN 202222024826 U CN202222024826 U CN 202222024826U CN 217632657 U CN217632657 U CN 2176326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ump
terrain vehicle
engine
disposed
water j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2482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严雄
娄峰
杨陈
刘丽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CFMOTO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CFMOTO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CFMOTO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CFMOTO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02482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326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326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326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ylinder Crankcase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地形车,包括:车架;车身覆盖件,所述车身覆盖件所述车身覆盖件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车架上;行走组件,用于支撑所述全地形车;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车架上,所述动力组件包括发动机;所述发动机还包括水泵,所述水泵形成有容纳空间;所述水泵包括第一通气孔和容纳槽,所述第一通气孔的一端连接至所述容纳空间,所述第一通气孔的另一端贯通所述水泵并连通至外界;所述容纳槽连通所述容纳空间。通过上述设置,避免检修全地形车发动机时对发动机状况的误判,提升了发动机的经济性,降低了全地形车的使用成本。

Description

全地形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全地形车。
背景技术
全地形车又称“全地形四轮越野机车”,车辆简单实用,越野性能好。全地形车的发动机通常采用整体式水泵,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整体式水泵水封存在微渗漏液现象。该渗漏现象为发动机的正常现象,但是在检修发动机过程中易导致检修人员对这一现象造成错误判断,认为发动机内部出现损坏,从而对发动机进行拆修和维修,对车主易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避免发动机漏液的全地形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全地形车,包括车架;车身覆盖件,车身覆盖件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上;行走组件,用于支撑全地形车;动力组件,动力组件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上,动力组件包括发动机;发动机还包括水泵,水泵形成有容纳空间;水泵包括第一通气孔和容纳槽,第一通气孔的一端连接至容纳空间,第一通气孔的另一端贯通水泵并连通至外界;容纳槽连通容纳空间,容纳槽的容积大于等于3ml且小于等于10ml。
进一步地,容纳槽的容积大于等于3.3ml且小于等于9ml。
进一步地,水泵包括水泵轴和外壳,水泵轴至少部分设置在容纳空间中,外壳和水泵轴转动连接,第一通气孔设置在外壳上。
进一步地,发动机还包括平衡机构,水泵轴的一端延伸至容纳空间的外部并连接至平衡机构。
进一步地,平衡机构连接水泵轴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槽,水泵轴连接平衡机构的一端设置有连接件,连接件至少部分设置在固定槽中。
进一步地,平衡机构连接水泵轴的一端设置有连接件,水泵轴连接平衡机构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槽,连接件至少部分设置在固定槽中。
进一步地,水泵还包括第二通气孔,第二通气孔连通容纳槽和外界。
进一步地,水泵还包括密封件,密封件连接至容纳槽,密封件基本封闭容纳槽的一端。
进一步地,密封件和容纳槽之间形成有间隙,间隙形成有第二通气孔。
进一步地,水泵还包括第一通道,第一通道连通容纳空间和容纳槽。
通过上述设置,减小检修发动机时对发动机状况的误判,提升了发动机的经济性;并且采用机械驱动水泵的方式减少了发动机的零部件,降低了全地形车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全地形车的第一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全地形车的第二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动力组件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动力组件的爆炸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动力组件的剖面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气缸盖的剖面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第一冷却水套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件的第一视角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件的第二视角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第二冷却水套和气缸体的爆炸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气缸体的剖面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水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水泵的剖面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水泵和平衡机构的连接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冷却系统的第一状态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冷却系统的第二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全地形车100,包括车架11、车身覆盖件12、行走组件13、传动组件14、发动机15和发电机16。车架11设置为金属框架,用于支撑车身覆盖件12、发动机15、发电机16和传动组件14。车身覆盖件12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11上,用于保护全地形车100。发动机15和发电机16共同构成全地形车100的动力组件,动力组件通过传动组件14将动力传递至行走组件13,从而使行走组件13运动。动力组件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11上,为全地形车100提供动力来源。为了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还定义了如图1所示的前侧、后侧、左侧、右侧、上侧、下侧。
如2图所示,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全地形车100包括沿前后方向分布的第一容纳空间101和第二容纳空间102,其中,第一容纳空间101设置在第二容纳空间102的前侧。进一步地,第一容纳空间101设置为驾驶室,用于供驾乘人员乘坐全地形车100,第二容纳空间102可供设置动力组件。
全地形车100还包括储油组件(图中未示出),储油组件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11上,并且储油组件设置在第二容纳空间102内。进一步地,传动组件14设置为一根沿全地形车100前后方向延伸的传动轴。为了平衡全地形车100的重量,动力组件设置在第二容纳空间102中,且动力组件设置在传动轴的左侧,储油组件设置在传动轴的右侧。通过动力组件和储油组件平衡全地形车100左右方向的重量,从而平衡全地形车100的重量分布。作为另一种实现方式,为了平衡全地形车100的重量,动力组件设置在第二容纳空间102中,且动力组件设置在传动轴的右侧,储油组件设置在传动轴的左侧。通过动力组件和储油组件平衡全地形车100左右方向的重量,从而平衡全地形车100的重量分布。通过上述设置,使全地形车100的质心前移,有利于提升全地形车100的操控,提高驾驶质感。
如图2所示,全地形车100还包括控制器组件17,控制器组件17设置在第二容纳空间102中,用于控制全地形车100。控制器组件17包括第一控制器171和第二控制器(图中未示出)。第一控制器171用于控制全地形车100的动力组件,通过第一控制器171控制发电机16功率的输出、发动机15的启动或者停止,以及发动机15与发电机16之间的能量转换。第二控制器用于控制全地形车100的电子零部件,其中,电子零部件指设置在全地形车100中的温度控制模块、照明模块和仪表显示模块等功能性部件。具体的,第二控制器至少部分设置在储油组件的上侧。
如图3和图4所示,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发动机15包括曲轴连杆机构151和外壳体组件159,外壳体组件159包括气缸盖1592和曲轴箱1594,曲轴连杆机构151包括设置在曲轴箱1594上的曲轴1511。当动力组件设置在传动组件14的一侧时,曲轴1511的旋转中心线方向基本平行于传动组件14的轴线方向,且发电机16至少部分设置在发动机15的后侧。第一控制器171设置在第二容纳空间102内,第一控制器171至少部分设置在发电机16的上侧,且第一控制器171靠近气缸盖1592设置。可以理解的,当曲轴1511的旋转中心线方向基本平行于传动组件14的轴线方向时,发电机16也可以至少部分设置在发动机15的前侧。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平衡全地形车100重量分布,从而使全地形车100的质心前移,有利于提升全地形车100的操控,提高驾驶质感。
作为另一种实现方式,当动力组件设置在传动组件14的一侧时,曲轴1511的旋转中心线方向基本平行于传动组件14的轴线方向,且发电机16至少部分设置在发动机15的后侧。第一控制器171设置在第二容纳空间102内,且第一控制器171至少部分设置在第二控制器的上侧。可以理解的,当曲轴1511的旋转中心线方向基本平行于传动组件14的轴线方向时,发电机16也可以至少部分设置在发动机15的前侧。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平衡全地形车100重量分布,从而使全地形车100的质心前移,有利于提升全地形车100的操控,提高驾驶质感,并且有利于高压线束集中布置,避免高低压线束的交叉。
作为另一种实现方式,当动力组件设置在传动组件14的一侧时,曲轴1511的旋转中心线方向基本垂直于传动组件14的轴线方向,曲轴1511的旋转中心线基本沿全地形车100的左右方向延伸,并且发电机16至少部分设置在发动机15的左侧。第一控制器171设置在第二容纳空间102内,第一控制器171至少部分设置在发电机16的上侧,且靠近气缸盖1592设置。可以理解的,当曲轴1511的旋转中心线方向基本垂直于传动组件14的轴线方向时,发电机16也可以至少部分设置在发动机15的右侧。通过上述设置,从而平衡全地形车100重量分布,使全地形车100的质心前移,有利于提升全地形车100的操控,提高驾驶质感。
作为另一种实现方式,当动力组件设置在传动轴的一侧时,曲轴1511的旋转中心线方向基本垂直于传动组件14的轴线方向,曲轴1511的旋转中心线基本沿全地形车100的左右方向延伸,并且发电机16至少部分设置在发动机15的左侧。第一控制器171设置在第二容纳空间102内,且第一控制器171至少部分设置在第二控制器的上侧。可以理解的,当曲轴1511的旋转中心线方向基本垂直于传动组件14的轴线方向时,发电机16也可以至少部分设置在发动机15的右侧。通过上述设置,平衡全地形车100重量分布,从而使全地形车100的质心前移,有利于提升全地形车100的操控,提高驾驶质感,并且有利于高压线束集中布置,避免高低压线束的交叉。
如图3和图4所示,具体的,外壳体组件159还包括气缸盖罩1591、气缸盖1592、气缸体1593、曲轴箱1594和油底壳1595。气缸盖罩1591连接至气缸盖1592的一端,用于密封气缸盖1592,防止气缸盖1592中的润滑油泄漏。气缸盖1592远离气缸盖罩1591的一端连接至气缸体1593,气缸盖1592和气缸体1593构成一个基本密封的空间,用于密封气体并形成供可燃混合气体燃烧的空间,以承受发动机15工作时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气缸体1593远离气缸盖1592的一端连接至曲轴箱1594,气缸体1593和曲轴箱1594是发动机15引擎的基本结构。油底壳1595用于密封曲轴箱1594,油底壳1595和曲轴箱1594连接后构成贮油空间1595a,用于收集和储存游离在发动机15内部的润滑油。发电机16设置在曲轴箱1594的一侧,通过发动机15驱动发电机16工作,从而实现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效果。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外壳体组件159上形成有悬置点(图中未示出)。动力组件通过悬置点和紧固件配合连接至车架11。具体的,悬置点可以设置在外壳体组件159靠近发电机16的一侧,悬置点还可以设置在外壳体组件159远离发电机16的一侧。进一步地,悬置点还可以设置为外壳体组件159上的预留的连接位置,从而满足不同平台的扩展应用。通过上述设置,从而使动力组件可以扩展在不同全地形车100的车型上,提高动力组件装配的灵活性。
如图4和图5所示,发动机15还包括凸轮机构152、进排气机构153、点火机构154、活塞机构(图中未示出)、正时系统155、平衡机构156、冷却系统157和润滑机构158。外壳体组件159形成有容纳空间,凸轮机构152、进排气机构153、点火机构154、活塞机构、正时系统155、曲轴连杆机构151、润滑机构158、平衡机构156和冷却系统157均至少部分设置在容纳空间中。此外,容纳空间包括第三容纳空间1592a、第四容纳空间1593a和第五容纳空间1594a。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气缸盖1592形成有第三容纳空间1592a,凸轮机构152、进排气机构153、点火机构154、正时系统155、润滑机构158和冷却系统157至少部分设置在第三容纳空间1592a中。气缸体1593形成有第四容纳空间1593a,活塞机构、润滑机构158、正时系统155和冷却系统157至少部分设置在第四容纳空间1593a中。曲轴箱1594形成有第五容纳空间1594a,曲轴连杆机构151、润滑机构158、平衡机构156、正时系统155和冷却机构至少部分设置在第五容纳空间1594a中。
进排气机构153包括进气机构1531和排气机构1534。点火机构154设置在进气机构1531和排气机构1534之间。沿点火机构154的轴线方向,点火机构154的一端靠近气缸体1593设置,点火机构154的另一端设置有凸轮机构152。凸轮机构152包括第一凸轮轴1521和第二凸轮轴1522,第一凸轮轴1521靠近进气机构1531设置,第二凸轮轴1522靠近排气机构1534设置。曲轴连杆机构151包括曲轴1511和连杆1512,连杆1512的一端连接至活塞机构,连杆1512的另一端连接至曲轴1511,曲轴1511和平衡机构156通过齿轮啮合。当活塞机构在气缸体1593中做直线往复运动时,活塞机构通过连杆1512驱动曲轴1511转动,通过曲轴1511转动带动平衡机构156转动以此减小发动机15工作时的震动。正时系统155的一端连接至凸轮机构152,正时系统155的另一端连接至曲轴连杆机构151。润滑机构158包括油泵1581和回油通道(图中未示出),通过油泵1581将贮油空间1595a中的润滑油泵1581送至发动机15的各个零部件,并沿回油通道回流至贮油空间1595a内。气缸体1593形成有贯穿自身的用于容纳活塞机构的气缸孔1593b,冷却系统157至少部分围绕气缸孔1593b设置。点火机构154与气缸体1593之间的空间为燃烧室。燃烧室设置为活塞机构到达上止点后,活塞机构顶部与气缸盖1592底面之间的空间。其中,上止点为活塞机构顶部距离曲轴1511的旋转中心最远的位置。曲轴1511的一端连接至发电机16,通过曲轴1511驱动发电机16转动,为全地形车100提供电力,从而驱动全地形车100行驶。
如图6和图7所示,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冷却系统157包括第一冷却水套1571。进一步地,第一冷却水套1571采用铸造结构设置在气缸盖1592中,并且使第一冷却水套1571围绕进排气机构153设置,从而实现降低进排气机构153温度的效果。具体的,排气机构1534包括排气通道1534a,进气通道1533设置在第一冷却水套1571的一侧,排气通道1534a设置在第一冷却水套1571的另一侧。更具体的,排气通道1534a包括第一排气通道1534b和第二排气通道1534c。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第一冷却水套1571包括第一通道1571a和第二通道1571b,进一步地,第二通道1571b连通第一通道1571a。第一通道1571a至少部分围绕进气通道1533设置,通过冷却液在第一通道1571a内流动,从而实现对进气通道1533的降温效果。第一通道1571a还至少部分围绕排气通道1534a设置,通过冷却液在第一通道1571a内流动,从而实现对排气通道1534a的降温效果。具体的,第二通道1571b设置在第一冷却水套1571靠近排气机构1534的一侧,并且通过第一通道1571a和第二通道1571b配合围绕排气通道1534a设置。通过使冷却液在第二通道1571b内流动,从而实现提升第一冷却水套1571对排气通道1534a的降温的效果。更具体的,第二通道1571b设置在第一排气通道1534b和第二排气通道1534c之间。通过第一通道1571a和第二通道1571b的配合,增加第一冷却水套1571和排气通道1534a之间的接触面积,提升第一冷却水套1571对排气通道1534a的降温效果,避免发动机15靠近排气通道1534a的一侧损坏。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第一冷却水套1571还包括第一进水口1571c和第一出水口1571d。进一步地,第一进水口1571c设置在第一冷却水套1571的边缘位置,且第一进水口1571c围绕第一冷却水套1571设置。具体的,第一进水口1571c至少部分设置在第一通道1571a内,第一进水口1571c还至少部分设置在第二通道1571b内。通过在第二通道1571b内单独设置供冷却液进入的通道,提升第二通道1571b内冷却液的循环效果,从而提升第一冷却水套1571对排气通道1534a的冷却效果。更具体的,第一出水口1571d连通第一通道1571a。在一个平行于曲轴1511的延伸方向的第一直线103上,第一冷却水套1571基本沿第一直线103方向延伸,第一出水口1571d设置在第一冷却水套1571沿第一直线103方向延伸的一端。
可以理解的,当冷却液沿第一进水口1571c进入第一冷却水套1571内,至少部分冷却液进入第二通道1571b,并通过第二通道1571b增加第一排气通道1534b和第一冷却水套1571的接触面积,通过第二通道1571b增加第二排气通道1534c和第一冷却水套1571的接触面积。从而优化第一冷却水套1571对排气通道1534a的降温效果。进一步地,第二通道1571b内的冷却液沿第一通道1571a至第一出水口1571d流动,并排出第一冷却水套1571。
如图8所示,排气机构1534还包括排气歧管(图中未示出),发动机15还包括若干第一连接件1597,排气歧管通过第一连接件1597连接至气缸盖1592。进一步地,气缸盖1592上形成有若干排气通道1534a,第一连接件1597的数量和排气通道1534a的数量基本一致。若干第一连接件1597之间一体成型,从而在排气歧管通过第一连接件1597连接至气缸盖1592时,减小排气歧管连接至气缸盖1592时的安装误差,提升了发动机15的气密性。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第一连接件1597上形成有排气孔1597a、第一安装孔1597b和凸台1597c。进一步地,排气孔1597a贯穿第一连接件1597,当排气歧管通过第一连接件1597连接至气缸盖1592时,排气孔1597a的轮廓和排气通道1534a的轮廓沿排气孔1597a的轴线方向基本对齐。凸台1597c围绕排气孔1597a设置,第一连接件1597通过凸台1597c连接至排气歧管。具体的,凸台1597c和排气歧管的连接位置焊接。第一安装孔1597b基本围绕排气孔1597a设置,第一连接件1597通过第一安装孔1597b和紧固件配合连接至气缸盖1592。
如图9所示,凸台1597c设置在第一连接件1597的一侧端面。凸台1597c沿排气孔1597a的轴向方向延伸分布有凸台1597c的高度H1。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凸台1597c的高度H1大于等于0mm并且小于等于6mm。进一步地,凸台1597c的高度H1大于等于0mm并且小于等于5.5mm。更具体的,凸台1597c的高度H1大于等于0mm并且小于等于5mm。通过上述设置,当第一连接件1597焊接至排气歧管时,避免第一连接件1597的焊接热变形和焊接缺陷,从而提高发动机15的气密封。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相邻两个第一连接件1597之间形成有第一连接部1597d,第一连接部1597d和第一连接件1597之间一体成型。第一连接部1597d上设置有若干反热缺口1597e。具体的,反热缺口1597e至少部分设置在相邻两个第一连接件1597之间,且反热缺口1597e设置在第一连接部1597d的两侧。进一步地,反热缺口1597e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反热缺口1597e用于减少发动机15持续运行过程中高温气体引起的第一连接件1597变形。当发动机15工作时,燃烧后的高温高压气体沿排气通道1534a排出发动机15,该高温高压气体易导致排气歧管和气缸盖1592的连接位置受到作用力导致产生形变,通过将第一连接件1597受到的作用力集中在反热缺口1597e的位置,从而减小第一连接件1597自身的形变程度。使发动机15维持良好的气密性,并且提高发动机15的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可以理解的,若干第一连接件1597之间一体成型,当第一连接件1597焊接至排气歧管时,可以减小第一连接件1597中不同排气孔1597a安装面之间的高度差和位置度,提升发动机15的气密性,并且降低第一连接件1597的装配难度。
如图10所示,冷却系统157还包括第二冷却水套1572,第二冷却水套1572至少部分设置在气缸体1593中,第二冷却水套1572基本围绕气缸孔1593b设置,在一个平行于点火机构154的轴线方向的第二直线104上,第二冷却水套1572基本沿第二直线104的方向在气缸体1593内延伸。当可燃混合气体在气缸体1593内燃烧,气缸体1593温度上升,通过第二冷却水套1572降低气缸体1593温度,从而避免气缸体1593损坏。
第二冷却水套1572包括第一固定槽1572a和水套隔板1572b,第一固定槽1572a设置在气缸体1593上,用于固定水套隔板1572b,从而使水套隔板1572b固定至第二冷却水套1572中,避免冷却液在第二冷却水套1572内流动时,水套隔板1572b受冷却液流动的影响移位。
如图11所示,水套隔板1572b基本设置为弧形,从而增加水套隔板1572b和冷却液的接触面积,并且便于使水套隔板1572b设置在第二冷却水套1572中。水套隔板1572b的一端设置在第一固定槽1572a内,水套隔板1572b的两侧边缘抵接至第二冷却水套1572靠近气缸孔1593b一侧的内壁。通过上述设置,使水套隔板1572b固定在第二冷却水套1572中,避免冷却液在第二冷却水套1572内流动时,水套隔板1572b受冷却液流动的影响发生移位。水套隔板1572b沿第二直线104的方向上分布有水套隔板1572b的高度H2,第二冷却水套1572沿第二直线104的方向上分布有第二冷却水套1572的深度H3。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水套隔板1572b的高度H2和第二冷却水套1572的深度H3的比值大于等于0.68且小于等于1。进一步地,水套隔板1572b的高度H2和第二冷却水套1572的深度H3的比值大于等于0.76且小于等于0.94。更具体的,水套隔板1572b的高度H2和第二冷却水套1572的深度H3的比值等于0.85。通过上述设置,从而改变第二冷却水套1572内冷却液的流动方向,使冷却液分层,进而提升气缸体1593的降温效果。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水套隔板1572b上形成有第一腰型孔1572c和第二腰型孔1572d,当水套隔板1572b设置在第二冷却水套1572中,第一腰型孔1572c基本设置在第二腰型孔1572d的上侧。第一腰型孔1572c沿第一直线103方向在第一投影平面105上的投影面积为S1,第二腰型孔1572d沿第一直线103方向在第一投影平面105上的投影面积为S2,水套隔板1572b沿第一直线103的方向在第一投影平面105上的投影面积为S3。作为一种实现方式,第一腰型孔1572c的投影面积S1与第二腰型孔1572d的投影面积S2的比值大于等于2.4且小于等于3.6。进一步地,第一腰型孔1572c的投影面积S1与第二腰型孔1572d的投影面积S2的比值大于等于2.7且小于等于3.3。更具体的,第一腰型孔1572c的投影面积S1与第二腰型孔1572d的投影面积S2的比值等于3。通过上述设置,从而实现改变第二冷却水套1572内冷却液的流动方向,使冷却液分层,进而提升气缸体1593的降温效果。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第一腰型孔1572c的投影面积S1与水套隔板1572b的投影面积S3的比值大于等于0.25且小于等于0.39。进一步地,第一腰型孔1572c的投影面积S1与水套隔板1572b的投影面积S3的比值大于等于0.29且小于等于0.36。更具体的,第一腰型孔1572c的投影面积S1与水套隔板1572b的投影面积S3的比值等于0.32。通过上述设置,从而实现改变第二冷却水套1572内冷却液的流动方向,使冷却液分层,进而提升气缸体1593的降温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腰型孔1572c沿第二直线104方向延伸的长度为L1,第二腰型孔1572d沿第二直线104方向延伸的长度为L2。作为一种实现方式,第一腰型孔1572c的长度L1和第二腰型孔1572d的长度L2的比值大于等于2.4且小于等于3.6。进一步地,第一腰型孔1572c的长度L1和第二腰型孔1572d的长度L2的比值大于等于2.7且小于等于3.3。更具体的,第一腰型孔1572c的长度L1和第二腰型孔1572d的长度L2的比值等于3。
如图10所示,冷却系统157包括水泵1573,并且水泵1573至少部分设置在曲轴箱1594靠近正时系统155的一侧。水泵1573作为冷却系统157的核心部件,通过水泵1573将冷却液沿第一冷却水套1571泵送至第二冷却水套1572,实现发动机15的降温效果。
如图12至图14所示,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水泵1573包括第二进水口1573a、叶轮1573b、水泵轴1573c和第二出水口1573d。第二进水口1573a设置在水泵1573的一端,第二出水口1573d设置在水泵1573的另一端。沿第二进水口1573a至第二出水口1573d的方向延伸形成有第三通道1573h。叶轮1573b至少部分设置在第三通道1573h中,当冷却液进入第二进水口1573a,通过叶轮1573b转动,将冷却液沿第三通道1573h的方向输送至第二出水口1573d。并沿第二出水口1573d将冷却液依次泵送至第二冷却水套1572和第一冷却水套1571,构成水循环通路,从而实现发动机15降温的目的。
水泵1573还包括水泵外壳1573e,水泵外壳1573e上形成有用于连接曲轴箱1594的第二连接部1573f,水泵1573通过第二连接部1573f和紧固件配合连接至曲轴箱1594。水泵1573还形成有第六容纳空间1573g,第六容纳空间1573g和第三通道1573h连通,水泵轴1573c至少部分设置在第六容纳空间1573g内,水泵轴1573c和水泵轴1573c外壳转动连接。水泵轴1573c的一端连接至叶轮1573b,水泵轴1573c的另一端连接至平衡机构156。水泵轴1573c靠近平衡机构156的一端形成有第二连接件1573j,第二连接件1573j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件1573j基本设置为矩形。平衡机构156还包括平衡第二固定槽1568,第二固定槽1568设置在平衡机构156靠近水泵1573的一端,当平衡机构156转动时,第二固定槽1568可以跟随平衡机构156转动。进一步地,第二连接件1573j的外轮廓和第二固定槽1568的内轮廓基本一致,水泵轴1573c通过第二连接件1573j和第二固定槽1568配合连接至平衡机构156,从而使平衡机构156带动水泵轴1573c转动。作为另一种实现方式,第二连接件1573j也可设置在平衡机构156靠近水泵1573的一端,第二固定槽1568也可以设置在水泵轴1573c靠近平衡机构156的一端。从而使水泵轴1573c通过第二连接件1573j和第二固定槽1568的配合连接至平衡机构156。通过机械驱动的方式,平衡机构156带动水泵轴1573c转动,进而使水泵轴1573c驱动叶轮1573b转动,将冷却液沿第三通道1573h依次泵送至第二冷却水套1572和第一冷却水套1571,实现冷却液的循环。通过上述设置,采用机械驱动的方式驱动水泵1573工作,减小了布置水泵1573占用的空间,并且减少设置水泵1573时使用的零部件种类,降低了生产成本。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水泵1573上还形成有第一通气孔1573k和容纳槽1573m。第一通气孔1573k设置在水泵外壳1573e上,第一通气孔1573k贯穿水泵外壳1573e设置,并且第一通气孔1573k的一端连通至外界,第一通气孔1573k的另一端连通第六容纳空间1573g。具体的,第一通气孔1573k用于平衡水泵1573内部的压强,当部分冷却液沿第三通道1573h和叶轮1573b之间的间隙进入第六容纳空间1573g,外界的空气通过第一通气孔1573k进入第六容纳空间1573g,避免由于部分冷却液离开水泵1573内部导致水泵1573内部的气压下降,进而使积聚在第六容纳空间1573g的部分冷却液无法排出水泵1573。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水泵外壳1573e上还形成有第四通道1573n,第四通道1573n的一端连通容纳槽1573m,第四通道1573n的另一端连通第六容纳空间1573g。具体的,第四通道1573n用于将积聚在第六容纳空间1573g中的冷却液输送至容纳槽1573m中。容纳槽1573m的容积大于等于3ml且小于等于10ml。进一步地,容纳槽1573m的容积大于等于3.3ml且小于等于9ml。更具体的,容纳槽1573m的容积大于等于3.6ml且小于等于8ml。通过容纳槽1573m收集至少部分冷却液,避免了检修人员在检修过程中对发动机15造成的误判。此外,容纳槽1573m还设置有密封件1573p,密封件1573p用于密封容纳槽1573m远离第四通道1573n的一端,并且密封件1573p过盈压装至容纳槽1573m,从而避免密封件1573p和容纳槽1573m连接位置产生空隙,同时增加密封件1573p的拆卸难度,防止发动机15检修过程中产生对发动机15漏液的误判。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密封件1573p和容纳槽1573m之间还形成有第二通气孔(图中未示出)。当密封件1573p连接至容纳槽1573m时,密封件1573p和容纳槽1573m的连接位置处预设有用于排放汽化的冷却液的间隙,该间隙形成第二通气孔。当容纳槽1573m中的冷却液受热汽化时,汽化的冷却液通过第二通气孔排出容纳槽1573m。通过上述设置,防止发动机15检修过程中产生对发动机15漏液的误判。
可以理解的,当水泵轴1573c驱动叶轮1573b转动时。叶轮1573b将第三通道1573h内的冷却液沿二排水口排出水泵1573,至少部分冷却液沿第三通道1573h和叶轮1573b之间的间隙流入第六容纳空间1573g,该冷却液通过第四通道1573n流入容纳槽1573m中。通过发动机15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使积聚在容纳槽1573m中的冷却液加热并汽化,汽化的冷却液沿第二通气孔进入空气中。并且通过第一通气孔1573k平衡水泵1573内部和外界的气压,避免由于部分冷却液汽化离开容纳槽1573m,导致第六容纳空间1573g中的气压过低,进而使容纳槽1573m中汽化的冷却液无法继续排出到空气中。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将第六容纳空间1573g的部分冷却液积聚在容纳槽1573m中,避免在发动机15检查过程中,对发动机15的漏液现象产生误判,并且通过发动机15工作产生的热量消除积聚在第六容纳空间1573g的冷却液,进而避免冷却液积聚过多导致的微渗漏液现象。
如图15所示,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水泵1573和第二冷却水套1572之间形成有第五通道1574,第五通道1574的一端连通水泵1573,第五通道1574的另一端连通第二冷却水套1572。第五通道1574通过铸造的方式设置在发动机15的外壳体组件159上,且贯穿发动机15的外壳体组件159,从而避免在气缸体1593和曲轴箱1594之间单独设置供冷却液流通的通道,降低了发动机15的生产成本。
如图16和图17所示,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冷却系统157还包括控温机构1575、散热器1576和冷却通道1577。具体的,控温机构1575设置在第一冷却水套1571靠近第一出水口1571d的一侧,控温机构1575设置在冷却通道1577和第一冷却水套1571之间,并且控温机构1575通过第一出水口1571d连接第一冷却水套1571。通过控温机构1575检测冷却系统157内冷却液的温度。控温机构1575上集成设置有第一管口1575a、第二管口1575b和第三管口1575c。进一步地,当冷却液温度上升时,溶解在冷却液中的空气和冷却系统157通道内的空气沿第三管口1575c排出冷却系统157,从而平衡冷却系统157通道内和外界的气压,防止冷却系统157内的零部件损坏,延长冷却系统157零部件的使用寿命。此外,第一冷却水套1571通过冷却通道1577连通水泵1573,从而实现冷却系统157的循环,提升发动机15的降温效果。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冷却通道1577包括第六通道1577a和第七通道1577b。水泵1573上还设置有一个三通结构(图中未示出),三通结构通过第二进水口1573a连接水泵1573。具体的,第六通道1577a设置在第一管口1575a和三通结构之间,且第六通道1577a的一端连通第一管口1575a,第六通道1577a的另一端连通三通结构。第七通道1577b设置在第二管口1575b和三通结构之间,且第七通道1577b的一端连通第二管口1575b,第七通道1577b的另一端连通三通结构。进一步地,散热器1576设置在第七通道1577b中,通过散热器1576增加冷却通道1577对冷却液的降温效率。
控温机构1575包括控制第六通道1577a开启、第七通道1577b开启的第一状态和第六通道1577a开启、第七通道1577b关闭的关闭第二状态。当冷却液的温度大于等于90℃时,控温机构1575处于第一状态,冷却液通过第七通道1577b循环至水泵1573,通过设置在第七通道1577b内的散热器1576提升对冷却液的降温效果。同时,冷却液通过第六通道1577a循环至水泵1573。当冷却液的温度小于90℃时,控温机构1575处于第二状态,冷却液通过第六通道1577a循环至水泵1573。通过上述设置,从而实现可调节冷却系统157的散热能力,以保证发动机15可以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工作,提高发动机15的工作效率,延长了各个部件的使用寿命。
可以理解的,将第一管口1575a、第二管口1575b和第三管口1575c集成设置在控温机构1575上,并且通过铸造工艺将第五通道1574设置在发动机15的外壳体组件159上,使水泵1573通过第五通道1574连通第二冷却水套1572,从而提升了冷却系统157的集成化程度,减少了冷却系统157的零部件数量,降低发动机15的生产成本。
应当理解的是,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全地形车,包括:
车架;
车身覆盖件,所述车身覆盖件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车架上;
行走组件,用于支撑所述全地形车;
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车架上,所述动力组件包括发动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动机还包括水泵,所述水泵形成有容纳空间;所述水泵包括第一通气孔和容纳槽,所述第一通气孔的一端连接至所述容纳空间,所述第一通气孔的另一端贯通所述水泵并连通至外界;所述容纳槽连通所述容纳空间,所述容纳槽的容积大于等于3ml且小于等于10m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纳槽的容积大于等于3.3ml且小于等于9m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泵包括水泵轴和外壳,所述水泵轴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中,所述外壳和所述水泵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通气孔设置在所述外壳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动机还包括平衡机构,所述水泵轴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容纳空间的外部并连接至所述平衡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衡机构连接所述水泵轴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槽,所述水泵轴连接所述平衡机构的一端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固定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衡机构连接所述水泵轴的一端设置有连接件,所述水泵轴连接所述平衡机构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槽,所述连接件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固定槽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泵还包括第二通气孔,所述第二通气孔连通所述容纳槽和外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泵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连接至所述容纳槽,所述密封件基本封闭所述容纳槽的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件和所述容纳槽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间隙形成有所述第二通气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泵还包括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连通所述容纳空间和所述容纳槽。
CN202222024826.4U 2022-07-29 2022-07-29 全地形车 Active CN2176326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24826.4U CN217632657U (zh) 2022-07-29 2022-07-29 全地形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24826.4U CN217632657U (zh) 2022-07-29 2022-07-29 全地形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32657U true CN217632657U (zh) 2022-10-21

Family

ID=83636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24826.4U Active CN217632657U (zh) 2022-07-29 2022-07-29 全地形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3265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21795A1 (zh) * 2022-07-29 2024-02-01 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全地形车及其动力总成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21795A1 (zh) * 2022-07-29 2024-02-01 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全地形车及其动力总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466280C2 (ru) Система охлаждения двигателя внутреннего сгорания
US6029638A (e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with dry sump lubricating system
CN101315042B (zh) 一种v型发动机及其冷却系统
CN217632657U (zh) 全地形车
CN217623850U (zh) 全地形车
CN217623847U (zh) 全地形车
US6431159B2 (en) Oil separator structure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217864448U (zh) 全地形车
CN217623849U (zh) 全地形车
US20050139403A1 (en) Disposition structure of heat exchanger in motorcycle
CN217623848U (zh) 全地形车
US6868819B2 (en) Lubricating system for an outboard motor
CN217632728U (zh) 全地形车
CN217632609U (zh) 全地形车
WO2009116063A2 (en) Cylinder head for two cylinder ic engine
WO2005005803A1 (ja) エンジン
CN217841768U (zh) 全地形车
EP0415022B1 (en) Automotiv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with a liquid cooling system
CN117508415A (zh) 全地形车
CN117508412A (zh) 全地形车
CN117508416A (zh) 全地形车
US8091676B2 (en) Arrangement structure of auxiliaries of engine for snow vehicle
CN201137529Y (zh) 水套式直列双缸发动机
CN216642289U (zh) 发动机
US6705269B2 (en) Four-cycle engi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