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30643U - 一种钢结构建筑墙体与柱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结构建筑墙体与柱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30643U
CN217630643U CN202221440942.8U CN202221440942U CN217630643U CN 217630643 U CN217630643 U CN 217630643U CN 202221440942 U CN202221440942 U CN 202221440942U CN 217630643 U CN217630643 U CN 2176306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seat
building wall
locating plate
groove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44094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利
戴成元
肖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Duxing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Zheluo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Zheluo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Zheluo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44094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306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306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306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结构建筑墙体与柱连接结构,包括建筑墙本体和横向梁柱,建筑墙本体一侧安装有第一定位板,第一定位板一侧安装定位螺杆,且定位螺杆一端通过第二定位板和限位螺母进行连接固定,第一定位板一侧安装有下连接座,下连接座上侧滑动卡设有上连接座,下连接座和上连接座之间开设有定位槽,且横向梁柱一端插设在定位槽内,上连接座和第一定位板之间安装有弹性锁定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连接座和上连接座之间开设有定位槽,且横向梁柱一端插设在定位槽内,使得便于将横向梁柱固定在建筑墙本体一侧,定位稳定性高,而且拆装方便快捷。

Description

一种钢结构建筑墙体与柱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钢结构建筑墙体与柱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由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称为装配式建筑。按预制构件的形式和施工方法分为砌块建筑、板材建筑、盒式建筑、骨架板材建筑及升板升层建筑等五种类型。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建造房屋可以成批成套地制造。只要把预制好的房屋构件,运到工地装配起来就成了。由于装配式建筑的建造速度快,而且生产成本较低,迅速在世界各地推广开来。建筑墙体与柱的连接结构是装配式建筑的重要构件。
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CN202020428393.7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墙体与柱连接结构,其不便于将横向梁柱快速安装固定在建筑墙体一侧,定位稳定性较差,而且拆装操作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结构建筑墙体与柱连接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便于将横向梁柱快速安装固定在建筑墙体一侧,定位稳定性较差,而且拆装操作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结构建筑墙体与柱连接结构,包括建筑墙本体和横向梁柱,所述建筑墙本体一侧安装有第一定位板,所述第一定位板一侧安装定位螺杆,且定位螺杆一端通过第二定位板和限位螺母进行连接固定,所述第一定位板一侧安装有下连接座,所述下连接座上侧滑动卡设有上连接座,所述下连接座和上连接座之间开设有定位槽,且横向梁柱一端插设在定位槽,所述上连接座和第一定位板之间安装有弹性锁定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下连接座上侧安装有下支座,所述上连接座下侧安装有上支座。
进一步的,所述上支座上侧安装有导向卡座,所述上支座下侧开设有与导向卡座滑动卡设配合的导向卡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定位板一端开设有卡接槽,所述上连接座卡设在卡接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锁定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定位板一端内部的弹性压缩槽,所述弹性压缩槽内部通过限位板滑动卡设在弹性压缩槽内,所述弹性压缩槽内部安装有压缩弹簧,所述限位板下端安装有定位凸起,上连接座上端开设有定位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板一端安装有连接杆,且连接杆安装有拉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连接座上侧滑动卡设有上连接座,下连接座和上连接座之间开设有定位槽,且横向梁柱一端插设在定位槽内,使得便于将横向梁柱固定在建筑墙本体一侧,定位稳定性高,而且拆装方便快捷。
2、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定位板一侧安装定位螺杆,且定位螺杆一端通过第二定位板和限位螺母进行连接固定,第二定位板增加了建筑墙本体的接触面积,便于提高第一定位板与建筑墙本体连接定位的稳定性。
3、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连接座和第一定位板之间安装有弹性锁定机构,弹性锁定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定位板一端内部的弹性压缩槽,弹性压缩槽内部通过限位板滑动卡设在弹性压缩槽内,弹性压缩槽内部安装有压缩弹簧,限位板下端安装有定位凸起,上连接座上端开设有定位凹槽,使得上连接座卡设在下连接座上上,定位凸起能够卡设在定位凹槽内,便于对上连接座进行限位处理,从而有利于提高上连接座和下连接座卡设定位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下连接座和上连接座连接结构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上连接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建筑墙本体;2、第一定位板;3、定位槽;4、下连接座;5、卡接槽;6、上支座;7、下支座;8、横向梁柱;9、第二定位板;10、定位螺杆;11、限位螺母;12、导向卡座;13、定位凹槽;14、连接杆;15、定位凸起;16、限位板;17、弹性压缩槽;18、压缩弹簧;19、拉环;20、上连接座;21、导向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钢结构建筑墙体与柱连接结构,包括建筑墙本体1和横向梁柱8,建筑墙本体1一侧安装有第一定位板2,第一定位板2一侧安装定位螺杆10,且定位螺杆10一端通过第二定位板9和限位螺母11进行连接固定,第二定位板9增加了限位螺母11与建筑墙本体1的接触面积,便于提高第一定位板2与建筑墙本体1连接定位的稳定性,第一定位板2一侧安装有下连接座4,下连接座4上侧滑动卡设有上连接座20,下连接座4和上连接座20之间开设有定位槽3,且横向梁柱8一端插设在定位槽3,从而便于将横向梁柱8固定在建筑墙本体1一侧,定位稳定性高,而且拆装方便快捷,上连接座20和第一定位板2之间安装有弹性锁定机构,便于对卡设在下连接座4上的上连接座20进行限位处理,从而有利于提高上连接座20和下连接座4卡设定位的稳定性。
优选的,下连接座4上侧安装有下支座7,上连接座20下侧安装有上支座6,便于提高下连接座4上的上连接座20卡设定位的稳定性。
优选的,上支座6上侧安装有导向卡座12,上支座6下侧开设有与导向卡座12滑动卡设配合的导向卡槽21,便于将上连接座20滑动卡设定位在下连接座4上部,使得拆装方便快捷。
优选的,第一定位板2一端开设有卡接槽5,上连接座20卡设在卡接槽5内。
优选的,弹性锁定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定位板2一端内部的弹性压缩槽17,弹性压缩槽17内部通过限位板16滑动卡设在弹性压缩槽17内,弹性压缩槽17内部安装有压缩弹簧18,限位板16下端安装有定位凸起15,上连接座20上端开设有定位凹槽13,使得上连接座20卡设在下连接座4上时,定位凸起15能够卡设在定位凹槽13内,便于对上连接座20进行限位处理,从而有利于提高上连接座20和下连接座4卡设定位的稳定性。
优选的,限位板16一端安装有连接杆14,且连接杆14安装有拉环19,便于对定位凸起15进行升降调节处理,从而便于对上连接座20进行拆卸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将第一定位板2通过第二定位板9和定位螺杆10固定在建筑墙本体1上,然后通过第一定位板2一侧的下连接座4上侧滑动卡设有上连接座20,下连接座4和上连接座20之间开设有定位槽3,且横向梁柱8一端插设在定位槽3内,从而便于将横向梁柱8固定在建筑墙本体1一侧,定位稳定性高,而且拆装方便快捷。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钢结构建筑墙体与柱连接结构,包括建筑墙本体(1)和横向梁柱(8),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墙本体(1)一侧安装有第一定位板(2),所述第一定位板(2)一侧安装定位螺杆(10),且定位螺杆(10)一端通过第二定位板(9)和限位螺母(11)进行连接固定,所述第一定位板(2)一侧安装有下连接座(4),所述下连接座(4)上侧滑动卡设有上连接座(20),所述下连接座(4)和上连接座(20)之间开设有定位槽(3),且横向梁柱(8)一端插设在定位槽(3),所述上连接座(20)和第一定位板(2)之间安装有弹性锁定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建筑墙体与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接座(4)上侧安装有下支座(7),所述上连接座(20)下侧安装有上支座(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建筑墙体与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座(6)上侧安装有导向卡座(12),所述上支座(6)下侧开设有与导向卡座(12)滑动卡设配合的导向卡槽(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建筑墙体与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板(2)一端开设有卡接槽(5),所述上连接座(20)卡设在卡接槽(5)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建筑墙体与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锁定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定位板(2)一端内部的弹性压缩槽(17),所述弹性压缩槽(17)内部通过限位板(16)滑动卡设在弹性压缩槽(17)内,所述弹性压缩槽(17)内部安装有压缩弹簧(18),所述限位板(16)下端安装有定位凸起(15),上连接座(20)上端开设有定位凹槽(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建筑墙体与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16)一端安装有连接杆(14),且连接杆(14)安装有拉环(19)。
CN202221440942.8U 2022-06-10 2022-06-10 一种钢结构建筑墙体与柱连接结构 Active CN2176306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40942.8U CN217630643U (zh) 2022-06-10 2022-06-10 一种钢结构建筑墙体与柱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40942.8U CN217630643U (zh) 2022-06-10 2022-06-10 一种钢结构建筑墙体与柱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30643U true CN217630643U (zh) 2022-10-21

Family

ID=836248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440942.8U Active CN217630643U (zh) 2022-06-10 2022-06-10 一种钢结构建筑墙体与柱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306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630643U (zh) 一种钢结构建筑墙体与柱连接结构
CN217175362U (zh) 一种方便安装的龙骨结构
CN218018188U (zh) 一种铝合金门窗制造的组装定型装置
CN107859321B (zh) 飘窗模板支撑架以及飘窗施工系统
CN210067799U (zh) 一种用于门框安装的附框结构
CN114973932A (zh) 一种自定位的显示屏拼接箱体
CN217580719U (zh) 横梁连接件及玻璃幕墙系统
CN216042151U (zh) 一种便于安装和拆卸的横梁结构
CN217105541U (zh)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住宅架构
CN216813685U (zh) 热交换器安装工装
CN216616277U (zh) 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架柱连接结构
CN215977949U (zh) 一种曲面三角形单元幕墙的挂件连接结构
CN220287588U (zh) 一种高静压风管式室内机
CN221524213U (zh) 一种连接组件及建筑施工脚手架
CN215282465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墙板的通用侧模装置
CN216664488U (zh) 一种可重复拆装的钢结构集成房屋建筑体系
CN221722021U (zh) 一种玻璃幕墙安装支架
CN215716771U (zh) 一种医院建设用铝合金装饰格栅
CN217236023U (zh) 一种室内空气净化装置风道结构
CN220645207U (zh) 一种可调节角码背楞加固装置
CN221879897U (zh) 一种应用于铝合金边框与檩条组装的连接件
CN215240342U (zh) 一种组装门框工作台
CN216664628U (zh) 一种可调式非平面玻璃夹
CN213234702U (zh) 一种断桥铝门窗用连接件
CN221461827U (zh) 一种九宫格框架的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812

Address after: No. 393, Jiulixiangdi Manor, Xishan District,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4000

Patentee after: Wang Lilin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01318 4 building, 1 Lane 99, Shen Mei Road,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4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zheluo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1018

Address after: Room 410, block C, Xidong chuangfong building, anzhen street, Xishan District,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4000

Patentee after: Jiangsu Duxing Construction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393, Jiulixiangdi Manor, Xishan District,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4000

Patentee before: Wang Lilin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