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30012U - 一种多级边坡支护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级边坡支护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30012U
CN217630012U CN202221503237.8U CN202221503237U CN217630012U CN 217630012 U CN217630012 U CN 217630012U CN 202221503237 U CN202221503237 U CN 202221503237U CN 217630012 U CN217630012 U CN 2176300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taining wall
reinforced
concrete
rubble
reinforced ear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0323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振凯
毛国盛
陈浩
张高健
姚元朝
魏佳
姚丛奎
梁少鹏
刘华林
张松
汪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hird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hird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hird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filed Critical Third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0323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300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300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300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23Dune restoration or creation; Cliff stabilisation

Landscapes

  • Retaining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级边坡支护结构,多级边坡支护结构与已支护边坡连接;毛石砼台阶基础设置在中风化基岩层上,锚杆斜向上穿过中风化基岩层并与毛石砼台阶基础的台阶部固定,毛石砼台阶基础上方错位依次设置有第一级加筋土挡墙、第二级加筋土挡墙和第三级加筋土挡墙,第一级加筋土挡墙、第二级加筋土挡墙和第三级加筋土挡墙一侧均设置有坡体,第一级加筋土挡墙和第二级加筋土挡墙另一侧均设置有阶梯稳固部,第二级加筋土挡墙和第三加筋土挡墙另一侧均设置有碎石混凝土加固层,第二级加筋土挡墙另一侧设置的阶梯稳固部与碎石混凝土加固层连接;本实用新型边坡支护分级设置,有利于稳固水土,提高边坡支护结构的稳固性,更有利于保护环境。

Description

一种多级边坡支护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多级边坡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边坡指的是为避免坡面出现落石或滑坡的现象,保证路基稳定,在路基两侧做成的具有一定坡度的坡面。该边坡若固定不牢,易导致道路瘫痪或发生安全事故,需要在坡面上以及道路两旁设置防护结构,以避免落石、滑坡现象影响道路上车辆的安全行驶。特别是当道路位于边坡下方,且边坡为高切坡时,防护结构尤为重要,因为高切坡是在岩土区域通过人工切削形成的非自然坡面,易出现落石现象,出现安全隐患。
由于边坡支护工程造价高,技术复杂,涉及范围广,变化因素多,是建筑工程中最具有挑战性的技术难点,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点,对于其的排水和防水设置尤为重要。但现有边坡支护为施工便利大多采用沙土袋进行填充,但当水土流失等情况,边坡易发生坍塌现象。因此,对于边坡的固定方法和结构的稳定性要求极高,边坡支护越稳定,则安全风险越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级边坡支护结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边坡支护的稳固性,使其不易发生倒塌或者滑坡,确保道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级边坡支护结构,多级边坡支护结构与已支护边坡连接;多级边坡支护结构包括毛石砼台阶基础、锚杆、中风化基岩层、第一级加筋土挡墙、第二级加筋土挡墙、第三级加筋土挡墙、碎石加筋夯实层、碎石混凝土加固层、缓冲平台和地下室外墙。
毛石砼台阶基础设置在中风化基岩层上,进入中风化基岩面不少于0.5米;毛石砼台阶基础一侧为垂直部,另一侧为台阶部,锚杆斜向上穿过中风化基岩层并与毛石砼台阶基础的台阶部固定;台阶部中台阶的高宽比需大于1:1且台阶长度不宜小于5米。外侧放坡开挖,以1:1比例放坡开挖;坑底直径需大于6m。锚杆打入毛石砼台阶基础的长度不少于4.5m,锚杆内为一根HRB400直径为25的钢筋,后采用M30的水泥砂浆进行注浆。锚杆施工完成后,用C25级毛石混凝土进行基础换填,混凝土垫层每20米设置一道伸缩缝,且素混凝土垫层与加筋土接触面应拉毛处理,从而使得边坡防护结构的基础更加稳固。
毛石砼台阶基础上方错位依次设置有第一级加筋土挡墙、第二级加筋土挡墙和第三级加筋土挡墙,其中第一级加筋土挡墙与第二级加筋土挡墙之间、第二级加筋土挡墙和第三级加筋土挡墙之间均设置有缓冲平台,且通过混凝土压顶与缓冲平台和混凝土基础连接,第一级加筋土挡墙、第二级加筋土挡墙和第三级加筋土挡墙一侧均设置有坡体,第一级加筋土挡墙和第二级加筋土挡墙另一侧均设置有阶梯稳固部,第二级加筋土挡墙和第三加筋土挡墙另一侧均设置有碎石混凝土加固层,第二级加筋土挡墙另一侧设置的阶梯稳固部与碎石混凝土加固层连接,地下室外墙通过碎石混凝土加固层和碎石加筋夯实层与第三加筋土挡墙连接。
第一级加筋土挡墙、第二级加筋土挡墙和第三级加筋土挡墙是在基础开挖后,选择加筋土进行换填形成的;换填土每隔0.5m分层压实,其外端面铺设第一土工格栅和第二土工格栅,可有效避免水土流失,且可在其外侧进行绿化处理,进一步避免水土流失,保护环境。
第一级加筋土挡墙坡体一侧设置有排水单元,排水单元底部与毛石砼台阶基础锚固;第一级加筋土挡墙和第二级加筋土挡墙外部堆叠设置有第一土工栅格,第三级加筋土挡墙外部堆叠设置有第二土工栅格,并且第二土工栅格延伸至地下室外墙。
坡体和阶梯稳固部均包括碎石滤水层,坡体的碎石滤水层外部设置有面板式加筋土挡墙,阶梯稳固部的碎石滤水层外部依次设置有喷射砼层和第二防滑层。碎石滤水层用粒径10~30的石子,石子优先选用卵石。
进一步,还包括第一防滑层,毛石砼台阶基础的台阶部外侧设置有第一防滑层。
进一步,还包括防护栏,防护栏设置在第三级加筋土挡墙顶部,且防护栏埋入第三级加筋土挡墙顶部的深度不少于1m。
进一步,排水单元包括多个泄水管、固定混凝土压条和插筋;泄水管穿过第一级加筋土挡墙和碎石混凝土加固层延伸出固定混凝土压条,固定混凝土压条通过插筋预埋在毛石砼台阶基础靠近垂直部一侧的上方。
进一步,泄水管的坡度为8°~25°。
进一步,泄水管的出水口呈梅花形分布。
进一步,还包括碎石固定层;碎石固定层设置在第二级加筋土挡墙顶部和第三级加筋土挡墙底部之间,第三级加筋土挡墙底部和毛石砼台阶基础顶部之间。
进一步,还包括截水沟,截水沟设置在第三级加筋土挡墙顶部靠近坡体一侧,截水沟底部的坡度为10°~2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级边坡支护结构,通过将原有中风化基岩层部分区域换填为毛石砼台阶基础,毛石砼台阶基础为持力层相比中风化基岩层结构更加稳固。
第一级加筋土挡墙、第二级加筋土挡墙和第三级加筋土挡墙是在基础开挖后,选择加筋土进行换填形成的;第一级加筋土挡墙与第二级加筋土挡墙之间、第二级加筋土挡墙和第三级加筋土挡墙之间均设置有缓冲平台,且通过混凝土压顶与缓冲平台和混凝土基础连接;边坡支护结构的分级设置,使得高边坡逐步提升高度,每级均设置缓冲平台,一方面使得边坡结构稳固,另一方面使得边坡不易出现水土流失和塌方。
此外,一旦恶略天气或者自然灾害发生,缓冲平台可以将滑坡的冲击力减少,从而为边坡下方人员赢得逃生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和其它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中所特别指出的方案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毛石砼台阶基础、2-锚杆、3-第一防滑层、4-中风化基岩层、5-已支护边坡、6-第一级加筋土挡墙、7-第二级加筋土挡墙、8-第三级加筋土挡墙、9-碎石滤水层、10-喷射砼层、11-第二防滑层、12-截水沟、13-泄水管、14-固定混凝土压条、15-插筋、16-面板式加筋土挡墙、17-混凝土压顶、18-混凝土基础、19-碎石加筋夯实层、20-地下室外墙、21-防护栏、22-第一土工栅格、23-碎石混凝土加固层、24-第二土工栅格、25-缓冲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下的实施例仅仅是示例性的,仅能用来解释和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级边坡支护结构,多级边坡支护结构与已支护边坡5连接;多级边坡支护结构包括毛石砼台阶基础1、锚杆2、中风化基岩层4、第一级加筋土挡墙6、第二级加筋土挡墙7、第三级加筋土挡墙8、碎石加筋夯实层19、碎石混凝土加固层23、缓冲平台25和地下室外墙20。
毛石砼台阶基础1设置在中风化基岩层4上,进入中风化基岩面不少于0.5米;毛石砼台阶基础1一侧为垂直部,另一侧为台阶部,锚杆2斜向上穿过中风化基岩层4并与毛石砼台阶基础1的台阶部固定;台阶部中台阶的高宽比需大于1:1且台阶长度不宜小于5米。外侧放坡开挖,以1:1比例放坡开挖;坑底直径需大于6m。锚杆2打入毛石砼台阶基础1的长度不少于4.5m,锚杆2内为一根HRB400直径为25的钢筋,后采用M30的水泥砂浆进行注浆。锚杆2施工完成后,用C25级毛石混凝土进行基础换填,混凝土垫层每20米设置一道伸缩缝,且素混凝土垫层与加筋土接触面应拉毛处理,从而使得边坡防护结构的基础更加牢固。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原有中风化基岩层4部分区域换填为毛石砼台阶基础1,毛石砼台阶基础1为持力层相比中风化基岩层4结构更加稳固。
毛石砼台阶基础1上方错位依次设置有第一级加筋土挡墙6、第二级加筋土挡墙7和第三级加筋土挡墙8,其中第一级加筋土挡墙6与第二级加筋土挡墙7之间、第二级加筋土挡墙7和第三级加筋土挡墙8之间均设置有缓冲平台25,且通过混凝土压顶17与缓冲平台25和混凝土基础18连接,第一级加筋土挡墙6、第二级加筋土挡墙7和第三级加筋土挡墙8一侧均设置有坡体,第一级加筋土挡墙6和第二级加筋土挡墙7另一侧均设置有阶梯稳固部,第二级加筋土挡墙7和第三加筋土挡墙另一侧均设置有碎石混凝土加固层23,第二级加筋土挡墙7另一侧设置的阶梯稳固部与碎石混凝土加固层23连接,地下室外墙20通过碎石混凝土加固层23和碎石加筋夯实层19与第三加筋土挡墙连接。
第一级加筋土挡墙6、第二级加筋土挡墙7和第三级加筋土挡墙8是在基础开挖后,选择加筋土进行换填形成的;换填土每隔0.5m分层压实,其外端面铺设第一土工格栅和第二土工格栅,可有效避免水土流失,且可在其外侧进行绿化处理,进一步避免水土流失,保护环境。
第一级加筋土挡墙6坡体一侧设置有排水单元,排水单元底部与毛石砼台阶基础1锚固;第一级加筋土挡墙6和第二级加筋土挡墙7外部堆叠设置有第一土工栅格22,第三级加筋土挡墙8外部堆叠设置有第二土工栅格24,并且第二土工栅格24延伸至地下室外墙20。
第一级加筋土挡墙6、第二级加筋土挡墙7和第三级加筋土挡墙8是在基础开挖后,选择加筋土进行换填形成的;第一级加筋土挡墙6与第二级加筋土挡墙7之间、第二级加筋土挡墙7和第三级加筋土挡墙8之间均设置有缓冲平台25,且通过混凝土压顶17与缓冲平台25和混凝土基础18连接;边坡支护结构的分级设置,使得高边坡逐步提升高度,每级均设置缓冲平台25,一方面使得边坡结构稳固,另一方面使得边坡不易出现水土流失和塌方。
此外,一旦恶略天气或者自然灾害发生,缓冲平台25可以将滑坡的冲击力减少,从而为边坡下方人员赢得逃生时间。
坡体和阶梯稳固部均包括碎石滤水层9,坡体的碎石滤水层9外部设置有面板式加筋土挡墙16,阶梯稳固部的碎石滤水层9外部依次设置有喷射砼层10和第二防滑层11。碎石滤水层9用粒径10~30的石子,石子优先选用卵石。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防滑层3,毛石砼台阶基础1的台阶部外侧设置有第一防滑层3。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防护栏21,防护栏21设置在第三级加筋土挡墙8顶部,且防护栏21埋入第三级加筋土挡墙8顶部的深度不少于1m。
本实施例中,排水单元包括多个泄水管13、固定混凝土压条14和插筋15;泄水管13穿过第一级加筋土挡墙6和碎石混凝土加固层23延伸出固定混凝土压条14,固定混凝土压条14通过插筋15预埋在毛石砼台阶基础1靠近垂直部一侧的上方。
本实施例中,泄水管13的坡度为10°,泄水管13的出水口呈梅花形分布。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碎石固定层;碎石固定层设置在第二级加筋土挡墙7顶部和第三级加筋土挡墙8底部之间,第三级加筋土挡墙8底部和毛石砼台阶基础1顶部之间。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截水沟12,截水沟12设置在第三级加筋土挡墙8顶部靠近坡体一侧,截水沟12底部的坡度为12°。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边坡支护分级设置,有利于稳固水土,提高边坡支护结构的稳固性,使其不易发生倒塌或者滑坡,确保道路安全,更有利于保护环境。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所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多级边坡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多级边坡支护结构与已支护边坡(5)连接;多级边坡支护结构包括毛石砼台阶基础(1)、锚杆(2)、中风化基岩层(4)、第一级加筋土挡墙(6)、第二级加筋土挡墙(7)、第三级加筋土挡墙(8)、碎石加筋夯实层(19)、碎石混凝土加固层(23)、缓冲平台(25)和地下室外墙(20);
毛石砼台阶基础(1)设置在中风化基岩层(4)上,毛石砼台阶基础(1)一侧为垂直部,另一侧为台阶部,锚杆(2)斜向上穿过中风化基岩层(4)并与毛石砼台阶基础(1)的台阶部固定,毛石砼台阶基础(1)上方错位依次设置有第一级加筋土挡墙(6)、第二级加筋土挡墙(7)和第三级加筋土挡墙(8),其中第一级加筋土挡墙(6)与第二级加筋土挡墙(7)之间、第二级加筋土挡墙(7)和第三级加筋土挡墙(8)之间均设置有缓冲平台(25),且通过混凝土压顶(17)与缓冲平台(25)和混凝土基础(18)连接,第一级加筋土挡墙(6)、第二级加筋土挡墙(7)和第三级加筋土挡墙(8)一侧均设置有坡体,第一级加筋土挡墙(6)和第二级加筋土挡墙(7)另一侧均设置有阶梯稳固部,第二级加筋土挡墙(7)和第三加筋土挡墙另一侧均设置有碎石混凝土加固层(23),第二级加筋土挡墙(7)另一侧设置的阶梯稳固部与碎石混凝土加固层(23)连接,地下室外墙(20)通过碎石混凝土加固层(23)和碎石加筋夯实层(19)与第三加筋土挡墙连接;
第一级加筋土挡墙(6)坡体一侧设置有排水单元,排水单元底部与毛石砼台阶基础(1)锚固;第一级加筋土挡墙(6)和第二级加筋土挡墙(7)外部堆叠设置有第一土工栅格(22),第三级加筋土挡墙(8)外部堆叠设置有第二土工栅格(24),并且第二土工栅格(24)延伸至地下室外墙(20);
坡体和阶梯稳固部均包括碎石滤水层(9),坡体的碎石滤水层(9)外部设置有面板式加筋土挡墙(16),阶梯稳固部的碎石滤水层(9)外部依次设置有喷射砼层(10)和第二防滑层(1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级边坡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防滑层(3),毛石砼台阶基础(1)的台阶部外侧设置有第一防滑层(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级边坡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护栏(21),防护栏(21)设置在第三级加筋土挡墙(8)顶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级边坡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排水单元包括多个泄水管(13)、固定混凝土压条(14)和插筋(15);泄水管(13)穿过第一级加筋土挡墙(6)和碎石混凝土加固层(23)延伸出固定混凝土压条(14),固定混凝土压条(14)通过插筋(15)预埋在毛石砼台阶基础(1)靠近垂直部一侧的上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级边坡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泄水管(13)的坡度为8°~25°。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级边坡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泄水管(13)的出水口呈梅花形分布。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级边坡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碎石固定层;碎石固定层设置在第二级加筋土挡墙(7)顶部和第三级加筋土挡墙(8)底部之间,第三级加筋土挡墙(8)底部和毛石砼台阶基础(1)顶部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多级边坡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截水沟(12),截水沟(12)设置在第三级加筋土挡墙(8)顶部靠近坡体一侧,截水沟(12)底部的坡度为10°~20°。
CN202221503237.8U 2022-06-16 2022-06-16 一种多级边坡支护结构 Active CN2176300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03237.8U CN217630012U (zh) 2022-06-16 2022-06-16 一种多级边坡支护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03237.8U CN217630012U (zh) 2022-06-16 2022-06-16 一种多级边坡支护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30012U true CN217630012U (zh) 2022-10-21

Family

ID=836276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03237.8U Active CN217630012U (zh) 2022-06-16 2022-06-16 一种多级边坡支护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300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32868B (zh) 高陡变形斜坡区桥梁锚拉式高承台群桩基础修建方法
CN101215815A (zh) 适于陡峻山区的整体式悬挑结构复合道路的修筑方法
CN109750571A (zh) 一种道路塌方应急与永久支挡一体化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580402A (zh) 一种用悬挑结构拓宽山区道路的方法
CN202323960U (zh) 一种确保边坡稳定的浅基坑成型施工结构
CN109487748A (zh) 临近建筑物深河槽岸墙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0946536U (zh) 一种小型危岩落石的防护结构
CN102493485A (zh) 一种填方边坡防护挡土墙构筑方法
CN217630012U (zh) 一种多级边坡支护结构
CN111021378A (zh) 一种公路路基边坡折线型锚固桩支挡结构及其工法
CN216514911U (zh) 一种高填方路基结构
CN113373865B (zh) 一种框架式堤塘结构
CN115506382A (zh) 一种用于筑岛平台桩板墙的施工方法
CN204940310U (zh) 一种组合支挡结构
Bruce et al. A review of minipiling with particular regard to Hong Kong applications
CN110219248B (zh) 抗倾覆简易便桥桥墩施工方法及抗倾覆简易便桥施工方法
CN103821106B (zh) 小型渔港及河道护岸结构
CN210561967U (zh) 提高既有河堤防洪标准的通道结构
CN103898824B (zh) 高寒冻土地区路基用塑料排水板处理基底的方法
CN109403356B (zh) 一种边坡支护结构
CN111501423A (zh) 400km/h及以上高铁强膨胀岩深路堑整体支挡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5593509U (zh) 一种强膨胀岩地段无砟轨道路堑结构
CN219604048U (zh) 一种既有铁路高填方路基拓宽结构
CN212247671U (zh) 一种膨胀岩路堑地段整体支挡结构
CN213417857U (zh) 一种分台阶整体浇筑式路肩挡土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