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12445U - 免造口的肠引流管及肠引流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免造口的肠引流管及肠引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12445U
CN217612445U CN202220746260.3U CN202220746260U CN217612445U CN 217612445 U CN217612445 U CN 217612445U CN 202220746260 U CN202220746260 U CN 202220746260U CN 217612445 U CN217612445 U CN 2176124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inage
intestinal
tube
drainage tube
stom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4626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gya Hospit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angya Hospit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gya Hospit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angya Hospit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2074626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124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124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124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免造口的肠引流管及肠引流装置,免造口的肠引流管,包括:引流管,引流管用于设置在位于吻合口上游的肠道内,引流管设有引流通道,引流通道包括具有接引口的第一引流区域、以及具有检测口的第二引流区域,且接引口、检测口以及吻合口沿肠道内容物的流动方向依次布置;导流管,导流管与引流管的侧壁连接,导流管设有导流通道,第一引流区域与第二引流区域均与导流通道连通,导流通道用于将引流通道内的肠道内容物输送到人体外;以及封堵组件,封堵组件设置于引流通道内,封堵组件用于受控堵塞或疏通第一引流区域,封堵组件还能够用于受控堵塞或疏通第二引流区域。

Description

免造口的肠引流管及肠引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免造口的肠引流管及肠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在结直肠外科手术中,为防止因吻合口未愈合时,受到排泄物(主要是粪液)污染,出现吻合口漏,而导致排泄物从吻合口泄露到腹腔的情况出现,常在小肠末段造口来对排泄物进行转流,待结直肠吻合口愈合良好后,再将腹壁上的肠造口还纳,恢复原肠道结构。但是这种处理方法,因为需要进行小肠造口和造口还纳手术,所以增加了患者身体及精神上的双重痛苦。针对这一问题,传统的解决办法是在小肠末段安装免还纳小肠造口器来避免在小肠末段造口。但是该装置不能在具有排污功能的同时对吻合口的愈合进行检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免造口的肠引流管及具有其的引流装置,能够解决传统免造口装置不能在具有排污功能的同时对吻合口的愈合进行检测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免造口的肠引流管,包括: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用于设置在位于吻合口上游的肠道内,所述引流管设有引流通道,所述引流通道包括具有接引口的第一引流区域、以及具有检测口的第二引流区域,且所述接引口、所述检测口以及所述吻合口沿肠道内容物的流动方向依次布置;导流管,所述导流管与所述引流管的侧壁连接,所述导流管设有导流通道,所述第一引流区域与所述第二引流区域均与所述导流通道连通,所述导流通道用于将所述引流通道内的肠道内容物输送到人体外;以及封堵组件,所述封堵组件设置于所述引流通道内,所述封堵组件用于受控堵塞或疏通所述第一引流区域,所述封堵组件还能够用于受控堵塞或疏通所述第二引流区域。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免造口的肠引流管,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上述免造口的肠引流管在安装时,先将引流管沿肠道内容物的流动方向布置在位于吻合口上游的肠道内,并使导流管远离引流管的一端贯穿肠壁和人体表皮,使得导流通道能够将引流通道内的肠道内容物输送到人体外排出,这样就完成肠引流管的安装。当需要排放肠道内容物时,操作封堵组件疏通第一引流区域并堵塞第二封堵区域,从而使得接引口与导流通道连通、检测口与导流通道被隔断,如此,肠道内容物可通过接引口进入到第一引流区域内,最后再从导流通道排出体外。当需要检测吻合口愈合程度时,操作封堵组件堵塞第一引流区域并疏通第二封堵区域,从而使得接引口与导流通道被隔断、检测口与导流通道连通,然后向导引通道内注射检测药剂,使得检测药剂先通过导流通道流入到第二引流区域内,然后再从检测口排放到下游肠道内,最后再流向肠道下游的吻合口,然后通过检测肠外检测药剂的泄露情况,就可判断吻合口的愈合情况。如此,通过操作封堵组件对第一引流区域与第二引流区域的堵塞和疏通,就可在实现排放肠道内容物的功能的同时,也能够对吻合口的愈合程度进行检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封堵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引流区域内的第一封堵件、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引流区域内的第二封堵件,所述第一封堵件用于受控堵塞或疏通所述第一引流区域,所述第二封堵件用于受控堵塞或疏通所述第二引流区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封堵件为第一气囊,所述第二封堵件为第二气囊,所述免造口的肠引流管还包括第一通流管以及第二通流管,所述第一通流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气囊连通,所述第一通流管的另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一引流区域和所述导流通道,并贯穿所述导流管远离所述引流管的一端的管壁,所述第二通流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气囊连通,所述第二通流管的另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二引流区域和所述导流通道,并贯穿所述导流管远离所述引流管的一端的管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封堵件具有用于在受控封堵所述第二引流区域时与所述导流管的内管壁相切的导流斜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引流管具有所述接引口的一端设置有接引部,所述接引部用于将从上游肠道而来的肠道内容物接送到所述接引口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引流管的外管壁环设有用于抵紧肠道内壁的密封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免造口的肠引流管还包括用于套设在所述肠道与所述引流管外侧的绑扎件,所述绑扎件用于将肠壁箍紧在所述引流管的外壁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流管相对于所述引流管沿肠道内容物的流动方向倾斜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一种肠引流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免造口的肠引流管,所述免造口的肠引流管的所述导流管远离所述引流管的一端开设有与所述导流通道连通的排放口;以及接引组件,所述接引组件用于设置于人体外,所述接引组件包括接引袋以及一端与所述接引袋连通的接引管,所述接引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排放口连通。
上述免造口的引流装置在排放肠道内容物时,先使得接引管与排放口接通,然后操作封堵组件疏通第一引流区域并堵塞第二封堵区域,从而使得接引口与导流通道连通、检测口与导流通道被隔断,从而使得肠道内容物就可依次通过接引口、第一引流区域、导流通道最后再从排放口排放收集到收集袋中,从而完成排肠道内容物的排放和收集。当需要检测吻合口愈合程度时,先操作封堵组件堵塞第一引流区域并疏通第二封堵区域,从而使得接引口与导流通道被隔断、检测口与导流通道连通,然后将接引管从排放口上拆卸下来,最后再通过排放口向导引通道内注射检测药剂,检测药剂会依次通过导流通道和第二引流通道,然后从检测口排放到下游肠道内,最后再流向下游端的吻合口,然后通过检测药剂的泄露情况,就可判断吻合口的愈合情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肠引流装置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有具有注射口与连接口的注射通道,所述注射口用于插设注射针,所述连接口用于与排放口连通。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免造口的引流器与肠道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图像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免造口的引流器与连接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引流管;110、引流通道;111、第一引流区域;1111、接引口;112、第二引流区域;1121、检测口;120、密封部;130、接引部;
200、导流管;210、导流通道;211、排放口;
300、封堵组件;310、第一封堵件;320、第二封堵件;321、导流斜壁;330、第一通流管;340、第二通流管;
400、接引组件;410、接引袋;420、接引管;
500、皮肤;
600、肠道;610、吻合口;
700、绑扎件;
800、连接件;810、注射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一实施例涉及的一种免造口的肠引流管,包括引流管100、导流管200以及封堵组件300。
引流管100用于设置在位于吻合口610上游的肠道600内,其中,肠道600位于皮肤500的内侧,引流管100设有引流通道110,引流通道110包括具有接引口1111的第一引流区域111、以及具有检测口1121的第二引流区域112,且接引口1111、检测口1121以及吻合口610沿肠道内容物的流动方向依次布置;导流管200与引流管100的侧壁连接,导流管200设有导流通道210,第一引流区域111与第二引流区域112均与导流通道210连通,导流通道210用于将引流通道110内的肠道内容物输送到人体外;封堵组件300设置于引流通道110内,封堵组件300用于受控堵塞或疏通第一引流区域111,封堵组件300还能够用于受控堵塞或疏通第二引流区域112。
上述免造口的肠引流管在安装时,先将引流管100沿肠道内容物的流动方向布置在位于吻合口610上游的肠道600内,并使导流管200远离引流管100的一端贯穿肠壁和人体表皮,使得导流通道210能够将引流通道110内的肠道内容物输送到人体外排出,这样就完成肠引流管100的安装。当需要排放肠道内容物时,操作封堵组件300疏通第一引流区域111并堵塞第二封堵区域,从而使得接引口1111与导流通道210连通、检测口1121与导流通道210被隔断,如此,肠道内容物可通过接引口1111进入到第一引流区域111内,最后再从导流通道210排出体外。当需要检测吻合口610愈合程度时,操作封堵组件300堵塞第一引流区域111并疏通第二封堵区域,从而使得接引口1111与导流通道210被隔断、检测口1121与导流通道210连通,然后向导引通道内注射检测药剂,使得检测药剂先通过导流通道210流入到第二引流区域112内,然后再从检测口1121排放到下游肠道600内,最后再流向肠道600下游的吻合口610,然后通过检测肠外检测药剂的泄露情况,就可判断吻合口610的愈合情况。如此,通过操作封堵组件300对第一引流区域111与第二引流区域112的堵塞和疏通,就可在实现排放肠道内容物的功能的同时,也能够对吻合口610的愈合程度进行检测。
其中,具体到图2中,在导流管200的轴线的左侧的导流通道210为第一引流区域111,在导流管200的轴线的右侧为第二引流区域112。且肠道内容物为粪便等物质。
需要说明的是,在将引流管100刚放置于肠道600内时,第一引流区域111被封堵组件300堵塞。同时上述检测药剂为现有溶液,例如为生理盐水,当向肠道600内注射生理盐水后,可检测腹腔中钠元素的含量来判断吻合口610是否愈合。具体而言,当吻合口610愈合时,生理盐水不会泄露到腹腔,从而使得腹腔内的钠元素含量为正常值,反之则会检测到腹腔中的钠元素含量值升高,这样就可通过检测钠元素的含量来判断吻合口610是否愈合。
如图1和图2所示,具体地,封堵组件300包括设置于第一引流区域111内的第一封堵件310、以及设置于第二引流区域112内的第二封堵件320,第一封堵件310用于受控堵塞或疏通第一引流区域111,第二封堵件320用于受控堵塞或疏通第二引流区域112。当需要排放肠道内容物时,先操作第二封堵件320堵塞第二引流区域112,使得导流通道210、第二引流区域112以及检测口1121所配合形成的通道被隔断,然后再操作第一封堵件310疏通第一引流区域111,使得接引口1111、第一引流区域111以及导流通道210形成通路,从而使得肠道内容物就可通过导流通道210排出体外。当需要检测吻合口610的愈合程度时,然后再操作第一封堵件310疏通第一引流区域111,使得接引口1111、第一引流区域111以及导流通道210形成通路,先操作第二封堵件320疏通第二引流区域112,使得导流通道210、第二引流区域112以及检测口1121所配合形成的通道被隔断,从而就可向吻合口610注射检测药剂。如此,通过第一封堵件310就可堵塞或疏通第一引流区域111,通过第二封堵件320就可堵塞或疏通第二引流区域112。
如图1和图2所示,更具体地,第一封堵件310为第一气囊,第二封堵件320为第二气囊,免造口的肠引流管还包括第一通流管330以及第二通流管340,第一通流管330的一端与第一气囊连通,第一通流管330的另一端穿设于第一引流区域111和导流通道210,并贯穿导流管200远离引流管100的一端的管壁,第二通流管340的一端与第二气囊连通,第二通流管340的另一端穿设于第二引流区域112和导流通道210,并贯穿导流管200远离引流管100的一端的管壁。当需要封堵第一引流区域111时,通过第一通流管330向第一气囊里注射流体介质,使第一气囊膨胀而堵塞第一引流区域111;当需要疏通第一引流区域111时,通过第一通流管330将第一气囊内的流体抽排出去,使第一气囊变瘪而疏通第一引流区域111。当需要使第二引流通道110疏通或堵塞时,重复上述第一气囊的操作,通过第二通流管340向第二气囊注射或抽排流体介质就可实现。如此,就可快速的操作第一封堵件310堵塞或疏通第一引流区域111,第二封堵件320堵塞或疏通第二引流区域112。
其中,上述流体介质可以但不限于为空气,只要能实现使第一气囊与第二气囊膨胀或变瘪的功能即可。具体地,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可选但不限于为橡胶胶囊。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引流管100具有接引口1111的一端设置有接引部130,接引部130用于将从上游肠道600而来的肠道内容物接送到接引口1111内。具体地,接引部130设有具有进口和收口的接受通道,进口的口径大于肠道600的最大的肠内径,接受通道从进口至收口的横截面积逐渐缩小,从而使得接受通道形成喇叭口结构,收口与接引口1111连通。如此,通过接引部130的喇叭口结构的设置,就能够使得从肠道600上游而来的肠道内容物更快速的汇集到接引口1111内。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引流管100的外壁环设有用于抵紧肠道600内壁的密封部120。当将引流管100通过肠道600上开设的创口放置在肠道600内且缝合好肠道600上的创口后,密封部120会紧抵接肠道600内壁,从而保证引流管100外壁与肠道600内壁之间的密封性,进而避免肠道内容物可能通过引流管100外壁与肠道600内壁之间存在的泄露间隙而通入到下游肠道600内。如此,可避免引流管100的外壁与肠道600的内壁之间会存在泄露间隙的情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引流管100由柔性材质制成。当将引流管100放置到肠道600时,先在肠道600上开设一个创口,然后将引流管100挤压成一团,然后将挤压成团的引流管100通过创口放入肠道600内,然后解除对引流管100的挤压,从而使得引流管100受弹力而恢复原状,就可完成引流管100的安装。如此,肠道600上的创口无需开设很大,就可将引流管100放置到肠道600内。
其中,上述柔性材质可以但不限于为硅胶。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套设在肠道600与引流管100外的绑扎件700,绑扎件700用于将肠壁箍紧在引流管100的外管壁上。当将引流管100放置在肠道600内后,操作绑扎件700将肠壁箍紧在引流管100的外管壁上。如此,可进一步地避免引流管100的外壁与肠道600的内壁之间会存在泄露间隙的情况。
进一步地,绑扎件700为多个,密封部120为多个,多个密封部120与多个绑扎件700沿引流管100的轴向错隔布置。如此,通过多个密封件与多个绑扎件700的相互配合,就可更进一步地避免引流管100的外壁与肠道600的内壁之间会存在泄露间隙的情况。
其中,上述绑扎件700可选但不限于为手术缝合线。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导流管200相对于引流管100沿肠道内容物的流动方向倾斜设置。具体到本实施例中,导流管200的轴线与引流管100的轴线的夹角α为60°到90°。如此,使得肠道内容物从第一引流区域111流入到导流通道210的过程中更为顺利。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封堵件320具有用于在受控封堵第二引流区域112时与导流管200的内管壁相切的导流斜壁321。具体地,当第二封堵件320封堵第二引流区域112时,导流斜壁321的倾斜面与导流管200的轴线平行设置,并与导流管200的内管壁相切,从而使得导流通道210与第一引流区域111之间形成有具有平缓转角的过渡区域。如此,使得肠道内容物从第一引流区域111流入到导流通道210的过程中,不会受第二封堵件320的影响而产生湍流,从而影响肠道内容物从第一引流区域111进入导流通道210时的进入效果。
如图1所示,一实施例涉及的一种肠引流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免造口的肠引流管,免造口的肠引流管的导流管200远离引流管100的一端开设有与导流通道210连通的排放口211;以及用于设置于人体外的接引组件400,接引组件400包括接引袋410以及一端与接引袋410连通的接引管420,接引管420的另一端用于与排放口211连通。
上述肠引流装置在排放肠道内容物时,先使得接引管420与排放口211接通,然后操作封堵组件300疏通第一引流区域111并堵塞第二封堵区域,从而使得接引口1111与导流通道210连通、检测口1121与导流通道210被隔断,从而使得肠道内容物就可依次通过接引口1111、第一引流区域111、导流通道210最后再从排放口211排放收集到收集袋中,从而完成排肠道内容物的排放和收集。当需要检测吻合口610愈合程度时,先操作封堵组件300堵塞第一引流区域111并疏通第二封堵区域,从而使得接引口1111与导流通道210被隔断、检测口1121与导流通道210连通,然后将接引管420从排放口211上拆卸下来,最后再通过排放口211向导引通道内注射检测药剂,检测药剂会依次通过导流通道210和第二引流通道110,然后从检测口1121排放到下游肠道600内,最后再流向下游端的吻合口610,然后通过检测检测药剂的泄露情况,就可判断吻合口610的愈合情况。
具体地,导流管200具有排放口211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接引管420用于与排放口211连通的一端设置有内螺纹,导流管200与接引管420螺纹连接。如此,使得接引管420可拆卸更换。
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连接件800,连接件800设有具有注射口810与连接口(图中未示出)的注射通道,注射通道的横截面积从连接口至注射口810逐渐减小,连接口用于与排放口211口连通。具体地,连接口设置有与导流管200具有螺纹的一端相适配的内螺纹。当通过排放口211向导流通道210内注射检测药剂时,先将连接件800的连接口旋合到导流管200具有螺纹的一端上,然后将检测药剂用注射器的注射针通过注射口810注入到引流通道110内。如此,保证注射检测药剂时药剂不会泄露。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免造口的肠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用于设置在位于吻合口上游的肠道内,所述引流管设有引流通道,所述引流通道包括具有接引口的第一引流区域、以及具有检测口的第二引流区域,且所述接引口、所述检测口以及所述吻合口沿肠道内容物的流动方向依次布置;
导流管,所述导流管与所述引流管的侧壁连接,所述导流管设有导流通道,所述第一引流区域与所述第二引流区域均与所述导流通道连通,所述导流通道用于将所述引流通道内的肠道内容物输送到人体外;以及
封堵组件,所述封堵组件设置于所述引流通道内,所述封堵组件用于受控堵塞或疏通所述第一引流区域,所述封堵组件还能够用于受控堵塞或疏通所述第二引流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造口的肠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引流区域内的第一封堵件、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引流区域内的第二封堵件,所述第一封堵件用于受控堵塞或疏通所述第一引流区域,所述第二封堵件用于受控堵塞或疏通所述第二引流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免造口的肠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堵件为第一气囊,所述第二封堵件为第二气囊;
所述免造口的肠引流管还包括第一通流管以及第二通流管,所述第一通流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气囊连通,所述第一通流管的另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一引流区域和所述导流通道,并贯穿所述导流管远离所述引流管的一端的管壁,所述第二通流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气囊连通,所述第二通流管的另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二引流区域和所述导流通道,并贯穿所述导流管远离所述引流管的一端的管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免造口的肠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封堵件具有用于在受控封堵所述第二引流区域时与所述导流管的内管壁相切的导流斜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造口的肠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具有所述接引口的一端设置有接引部,所述接引部用于将从上游肠道而来的肠道内容物接送到所述接引口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造口的肠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的外管壁环设有用于抵紧肠道内壁的密封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造口的肠引流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设在所述肠道与所述引流管外的绑扎件,所述绑扎件用于将肠壁箍紧在所述引流管的外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造口的肠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相对于所述引流管沿肠道内容物的流动方向倾斜设置。
9.一种肠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上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免造口的肠引流管,所述免造口的肠引流管的所述导流管远离所述引流管的一端开设有与所述导流通道连通的排放口;及
接引组件,所述接引组件用于设置于人体外,所述接引组件包括接引袋以及一端与所述接引袋连通的接引管,所述接引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排放口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肠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有具有注射口与连接口的注射通道,所述注射通道的横截面积从所述连接口至注射口逐渐减小,所述连接口用于与排放口连通。
CN202220746260.3U 2022-04-01 2022-04-01 免造口的肠引流管及肠引流装置 Active CN2176124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46260.3U CN217612445U (zh) 2022-04-01 2022-04-01 免造口的肠引流管及肠引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46260.3U CN217612445U (zh) 2022-04-01 2022-04-01 免造口的肠引流管及肠引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12445U true CN217612445U (zh) 2022-10-21

Family

ID=836458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46260.3U Active CN217612445U (zh) 2022-04-01 2022-04-01 免造口的肠引流管及肠引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124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95855B (zh) 直腸吻合保護裝置
EP2280672B1 (en) Temporary ostomy appliance
CN105709326A (zh) 一种防漏尿且防堵塞的导尿管
CN106492295B (zh) 用于胰管支撑引流及胰周引流的一体式引流管
CN217612445U (zh) 免造口的肠引流管及肠引流装置
CN204446916U (zh) 一种带滤网防堵塞的腹腔引流管
CN109009324A (zh) 带球囊的胆总管探查鞘管
US11666696B2 (en) Enterostomy drainage methods and devices
CN205339820U (zh) 一种防漏尿且防堵塞的导尿管
US4804373A (en) Structure to introduce irrigation liquid through a stoma of an ostomy patient
CN213156182U (zh) 一种带微丝的单腔球囊封堵器械
CN109821088A (zh) 一种灌肠器
CN216571142U (zh) 一种半自动体外胃肠转流装置
CN206566282U (zh) 用于灌肠器的防漏装置
CN210811899U (zh) 一种免预防造口装置
CN209751754U (zh) 胸腔引流管双向调节开关
CN210583243U (zh) 膀胱冲洗用三腔导尿管
CN210844581U (zh) 一种直肠球囊导管
CN209286284U (zh) 内固定式气囊引流装置
CN206924213U (zh) 肠套叠水压灌肠复位器
CN215024937U (zh) 一种肠液引流管
CN219700789U (zh) 一种下消化道肠瘘预防导管
CN111330094A (zh) 一种集成了给药、引流和封堵功能的肠瘘处理装置
CN216439813U (zh) 一种一次性使用预防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导管装置
CN104970981B (zh) 便于更换的鼻饲管及更换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