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12205U - 医用负压引流装置 - Google Patents
医用负压引流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612205U CN217612205U CN202220807413.0U CN202220807413U CN217612205U CN 217612205 U CN217612205 U CN 217612205U CN 202220807413 U CN202220807413 U CN 202220807413U CN 217612205 U CN217612205 U CN 21761220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egative pressure
- drainage device
- medical
- tear
- woun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医用负压引流装置。医用负压引流装置包括:保护层,沿其厚度方向具有相对第一面和第二面,第一面用于与患者的非创面区域相接触;负压部,设置于第二面,且负压部的内部形成有负压腔,负压部的壁面设置于负压接口,负压接口连通负压腔,用于连接负压器;其中,保护层形成有贯穿第一面和第二面的负压口,负压口连通负压腔;保护层包括由内向外设置有易撕部和本体,易撕部环绕于负压口,本体环绕与易撕部,易撕部被配置为可撕离于本体,以提高负压口的开口大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医用负压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1992年,德国ULM大学Fleischman博士针对体表创面治疗,首创封闭式负压引流(VSD,vacuum sealing drainage)技术,迄今已在临床应用近30年。它是利用多孔材料及生物半透膜作为创面和外界的中介,将创面或体腔与外界隔绝,并对其进行持续负压吸引的新型高效引流方式。
VSD的优势是能够彻底清除创面及腔隙内的渗液,保证创面洁净,避免局部渗液积聚,加速组织水肿消退,明显缩短二期处理的时间、总住院时长,大幅降低换药次数、材料消耗、抗生素用量和费用,将患者病程缩短1/3~1/2,极大减轻病人的痛苦及医护人员工作量,有利于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利用。目前,VSD技术已应用于急性创面(刺伤、刀砍伤、烧伤、脱套伤、撕裂伤等)、慢性创面(糖尿病足溃疡、下肢静脉性溃疡、压疮、烧伤晚期残余创面、放射性溃疡等)以及复杂创面的治疗,多项研究已证明,VSD可降低创面感染率,促进肉芽组织新生,有效促进创面愈合。现在医院临床上对于创面上的渗出液,采取负压吸引装置吸出来,将泡沫敷料放置于创面上,泡沫敷料外面贴一层薄膜,在泡沫敷料内放置引流管的一头端,引流管另一端连接负压器,采用负压器持续吸引,将渗出液自引流管内吸引出来。然而,目前临床中使用的VSD仍然具有不足,无法适应不同大小的创面。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医用负压引流装置,其可以解决现有封闭式负压引流装置无法适应不同大小的创面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医用负压引流装置,包括:
保护层,沿其厚度方向具有相对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用于与患者的非创面区域相接触;
负压部,设置于所述第二面,且所述负压部的内部形成有负压腔,所述负压部的壁面设置于负压接口,所述负压接口连通所述负压腔,用于连接负压器;
其中,所述保护层形成有贯穿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的负压口,所述负压口连通所述负压腔;
所述保护层包括由内向外设置有易撕部和本体,所述易撕部环绕于所述负压口,所述本体环绕与所述易撕部,所述易撕部被配置为可撕离于所述本体,以提高所述负压口的开口大小。
上述实施方式中,医用负压引流装置用于利用负压将创面的渗出液引出,以促进新生血管进入创面,刺激肉芽组织的生长,能够直接加快创面愈合。在使用时,将保护层的第一面接触于患者的创面周围的非创面区域,以与患者的非创面连接,负压口对应于患者的创面;控制负压器启动,在负压腔中产生负压以形成吸附力,以引导渗出液排出。由于不同患者的创面大小不同,负压口的大小需要根据创面的大小进行调整,以避免保护层接触创面,导致患者不适,或者渗出液无法有效引出,为此,设置有易撕部,若在未撕除易撕部时,负压口无法覆盖创面,则将易撕部撕除,以扩大负压口,进而完全覆盖创面。
可选地,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易撕部包括易撕环,所述易撕环包括多个环设于所述负压口的易撕槽,所述易撕槽形成于所述第一面。
上述实施方式中,当在未撕除易撕部,负压口无法覆盖创面时,能够施力于易撕环,以使得易撕槽断裂于本体,进而能够将易撕部撕除于本体,进而方便地扩大负压口。同时,由于易撕槽未贯通第一面和第二面,故在未撕除易撕部时,易撕槽不会对负压造成影响。
可选地,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易撕部包括多个易撕环,多个所述易撕环由内向外依次环绕。
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由内向外地依次环设多个易撕环,能够根据使用需求,撕除不同位置的易撕环,调整负压口的大小,以适应不同大小的创面。
可选地,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负压部在所述第一面的投影覆盖所述易撕部和所述负压口。
上述实施方式中,易撕部的设置范围不超出负压部,以使得撕除易撕部后形成的负压口能够有效地形成负压,进而保证渗出液的引流效果。
可选地,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负压口呈圆形,所述易撕部呈圆形或方形。
上述实施方式中,当在未撕除易撕部,负压口呈圆形,以具有较大的有效的负压面积,进而较好的适应不同形状的创面。所述易撕部呈圆形,能够在撕除后,形成圆形的较大的负压口,进而较好的适应不同形状的创面。所述易撕部呈方形,能够在撕除后,形成方形的较大的负压口,进而较好的适应呈条状的创面。
可选地,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负压口呈方形,所述易撕部呈圆形或方形。
上述实施方式中,当在未撕除易撕部,负压口呈方形,能够较好的适应条状的创面(例如患者被切割的创面)。所述易撕部呈圆形,能够在撕除后,形成圆形的较大的负压口,进而较好的适应不同形状的创面。所述易撕部呈方形,能够在撕除后,形成方形的较大的负压口,进而较好的适应呈条状的创面。
可选地,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本体背离于所述负压部的表面设置有粘贴件,用于粘接于患者的非创面区域。
上述实施方式中,医用负压引流装置可通过粘贴件粘接于患者的非创面区域,以保证医用负压引流装置稳定地设置在患者体表,进而保证负压引流效果。粘贴件可选用3M固定贴或纳米贴等,其材质要求抗菌和抗敏(低敏),符合医用要求为准,优选地,粘贴层可重复地粘接于患者皮肤。
可选地,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医用负压引流装置还包括握柄,所述握柄设置于所述负压部的壁面。
上述实施方式中,医务人员可通过握持于握柄,以方便地对医用负压引流装置施加压力,进而使得医用负压引流装置稳定的放置于患者体表。
可选地,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负压腔填充有泡沫敷料。
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在负压腔中填充泡沫敷料,能够有效地提高渗出液的引出,且高效地压平创面的肉芽组织,提高创面的愈合效率。
可选地,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医用负压引流装置还包括软管,所述软管与所述负压接口连通,用于连接负压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医用负压引流装置的剖视图;
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医用负压引流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医用负压引流装置的仰视图;
图4为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医用负压引流装置的仰视图;
图5为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医用负压引流装置的剖视图。
图标:10-保护层;11-第一面;12-第二面;13-易撕部;14-本体;15-负压口;16-易撕环;17-粘贴件;20-负压部;21-负压接口;22-负压腔;30-握柄;40-泡沫敷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请参见图1-图3,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医用负压引流装置的剖视图,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医用负压引流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医用负压引流装置的仰视图。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医用负压引流装置,其可以解决现有封闭式负压引流装置无法适应不同大小的创面的问题。
医用负压引流装置包括保护层10和负压部20。保护层10沿其厚度方向具有相对第一面11和第二面12,第一面11用于与患者的非创面区域相接触;负压部20设置于第二面12,且负压部20的内部形成有负压腔22,负压部20的壁面设置于负压接口21,负压接口21连通负压腔22,用于连接负压器。其中,保护层10形成有贯穿第一面11和第二面12的负压口15,负压口15连通负压腔22;保护层10包括由内向外设置有易撕部13和本体14,易撕部13环绕于负压口15,本体14环绕与易撕部13,易撕部13被配置为可撕离于本体14,以提高负压口15的开口大小。
上述实施方式中,医用负压引流装置用于利用负压将创面的渗出液引出,以促进新生血管进入创面,刺激肉芽组织的生长,能够直接加快创面愈合。在使用时,将保护层10的第一面11接触于患者的创面周围的非创面区域,以与患者的非创面连接,负压口15对应于患者的创面;控制负压器启动,在负压腔22中产生负压以形成吸附力,以引导渗出液排出。由于不同患者的创面大小不同,负压口15的大小需要根据创面的大小进行调整,以避免保护层10接触创面,导致患者不适,或者渗出液无法有效引出,为此,设置有易撕部13,若在未撕除易撕部13时,负压口15无法覆盖创面,则将易撕部13撕除,以扩大负压口15,进而完全覆盖创面。
可选地,保护层10和负压部20可以采用硅胶材料制得。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易撕部13包括易撕环16,易撕环16包括多个环设于负压口15的易撕槽,易撕槽形成于第一面11。
上述实施方式中,当在未撕除易撕部13,负压口15无法覆盖创面时,能够施力于易撕环16,以使得易撕槽断裂于本体14,进而能够将易撕部13撕除于本体14,进而方便地扩大负压口15。同时,由于易撕槽未贯通第一面11和第二面12,故在未撕除易撕部13时,易撕槽不会对负压造成影响。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易撕部13包括多个易撕环16,多个易撕环16由内向外依次环绕。如图2,易撕部13的数量为三。
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由内向外地依次环设多个易撕环16,能够根据使用需求,撕除不同位置的易撕环16,调整负压口15的大小,以适应不同大小的创面。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负压部20在第一面11的投影覆盖易撕部13和负压口15。
上述实施方式中,易撕部13的设置范围不超出负压部20,以使得撕除易撕部13后形成的负压口15能够有效地形成负压,进而保证渗出液的引流效果。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负压口15呈方形,易撕部13呈圆形或方形。
上述实施方式中,当在未撕除易撕部13,负压口15呈方形,能够较好的适应条状的创面(例如患者被切割的创面)。易撕部13呈圆形,能够在撕除后,形成圆形的较大的负压口15,进而较好的适应不同形状的创面。易撕部13呈方形,能够在撕除后,形成方形的较大的负压口15,进而较好的适应呈条状的创面。
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图4为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医用负压引流装置的仰视图。负压口15呈圆形,易撕部13呈圆形或方形。
上述实施方式中,当在未撕除易撕部13,负压口15呈圆形,以具有较大的有效的负压面积,进而较好的适应不同形状的创面。易撕部13呈圆形,能够在撕除后,形成圆形的较大的负压口15,进而较好的适应不同形状的创面。易撕部13呈方形,能够在撕除后,形成方形的较大的负压口15,进而较好的适应呈条状的创面。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本体14背离于负压部20的表面设置有粘贴件17,用于粘接于患者的非创面区域。
上述实施方式中,医用负压引流装置可通过粘贴件17粘接于患者的非创面区域,以保证医用负压引流装置稳定地设置在患者体表,进而保证负压引流效果。粘贴件17可选用3M固定贴或纳米贴等,其材质要求抗菌和抗敏(低敏),符合医用要求为准,优选地,粘贴层可重复地粘接于患者皮肤。
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图5为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医用负压引流装置的剖视图。医用负压引流装置还包括握柄30,握柄30设置于负压部20的壁面。
上述实施方式中,医务人员可通过握持于握柄30,以方便地对医用负压引流装置施加压力,进而使得医用负压引流装置稳定的放置于患者体表。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负压腔22填充有泡沫敷料40。
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在负压腔22中填充泡沫敷料40,能够有效地提高渗出液的引出,且高效地压平创面的肉芽组织,提高创面的愈合效率。
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医用负压引流装置还包括软管(图中未示出),软管与负压接口21连通,用于连接负压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医用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保护层,沿其厚度方向具有相对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用于与患者的非创面区域相接触;
负压部,设置于所述第二面,且所述负压部的内部形成有负压腔,所述负压部的壁面设置于负压接口,所述负压接口连通所述负压腔,用于连接负压器;
其中,所述保护层形成有贯穿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的负压口,所述负压口连通所述负压腔;
所述保护层包括由内向外设置有易撕部和本体,所述易撕部环绕于所述负压口,所述本体环绕与所述易撕部,所述易撕部被配置为可撕离于所述本体,以提高所述负压口的开口大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易撕部包括易撕环,所述易撕环包括多个环设于所述负压口的易撕槽,所述易撕槽形成于所述第一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易撕部包括多个易撕环,多个所述易撕环由内向外依次环绕。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用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负压部在所述第一面的投影覆盖所述易撕部和所述负压口。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负压口呈圆形,所述易撕部呈圆形或方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负压口呈方形,所述易撕部呈圆形或方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体背离于所述负压部的表面设置有粘贴件,用于粘接于患者的非创面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医用负压引流装置还包括握柄,所述握柄设置于所述负压部的壁面。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医用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负压腔填充有泡沫敷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医用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医用负压引流装置还包括软管,所述软管与所述负压接口连通,用于连接负压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807413.0U CN217612205U (zh) | 2022-04-08 | 2022-04-08 | 医用负压引流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807413.0U CN217612205U (zh) | 2022-04-08 | 2022-04-08 | 医用负压引流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612205U true CN217612205U (zh) | 2022-10-21 |
Family
ID=836459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807413.0U Active CN217612205U (zh) | 2022-04-08 | 2022-04-08 | 医用负压引流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612205U (zh) |
-
2022
- 2022-04-08 CN CN202220807413.0U patent/CN21761220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215293U (zh) | 皮肤伤口愈合装置 | |
WO2009021353A1 (fr) | Dispositif de drainage adhésif multifonction à pression négative | |
CN203244673U (zh) | 一种含纳米银聚氨酯敷料的封闭式负压引流装置 | |
JP2010000159A (ja) | 創傷用器具、及び該創傷用器具を用いた創傷用装置 | |
CN215425516U (zh) | 一种多种用途的伤口敷料贴 | |
CN217612205U (zh) | 医用负压引流装置 | |
CN213788196U (zh) | 一种医用多功能可视压疮敷料贴 | |
CN106726146A (zh) | 用于创面治疗的负压创面治疗装置 | |
CN218793283U (zh) | 便携式伤口负压吸引器 | |
CN207575459U (zh) | 一件式中药贴敷固定贴 | |
CN213130288U (zh) | 一种普外科用伤口愈合拉合胶布 | |
CN215023094U (zh) | 一种外科缺损创面感染护理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 | |
CN210330903U (zh) | 一种复合亲水层负压封闭引流装置 | |
CN208541529U (zh) | 胃管护理包 | |
US20210220530A1 (en) | 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 barrier | |
CN209899486U (zh) | 一种切口封吸膜系统 | |
CN214382444U (zh) | 防水敷贴袋 | |
CN215426374U (zh) | 一种用于骶骨部位的负压引流敷贴料 | |
CN213131300U (zh) | 一种多功能的便剥取输液贴 | |
CN215779154U (zh) | 一种自体负压引流护创材料 | |
CN218420218U (zh) | 一种便携湿润敷贴 | |
CN215386271U (zh) | 新型便携式创面负压封闭引流装置 | |
CN216603268U (zh) | 一种手臂透析用止血敷贴 | |
CN204293378U (zh) | 简易消毒止血包扎装置 | |
CN204106722U (zh) | 一种医用胶贴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