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12173U - 一种改良式吸痰罐及吸痰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良式吸痰罐及吸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12173U
CN217612173U CN202123220762.7U CN202123220762U CN217612173U CN 217612173 U CN217612173 U CN 217612173U CN 202123220762 U CN202123220762 U CN 202123220762U CN 217612173 U CN217612173 U CN 2176121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utum
sputum suction
cannula
disposable
thread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22076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梅枝
肖兰兰
曹超宇
张兴雅
蔡桂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ern Jiangsu Peoples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Northern Jiangsu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ern Jiangsu Peoples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Northern Jiangsu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12322076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121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121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121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良式吸痰罐及吸痰装置,包括吸痰罐、罐盖和一次性集痰袋,所述一次性集痰袋上设有第一插管和第二插管,吸痰罐内的内螺纹块螺合有外螺纹块、旋转手柄、第一插管和第二插管,罐盖上设有T形管和竖管,T形管的第二密封插接头和L形管的第一密封插接头之间设有连接软管。本实用新型中吸痰罐与集痰袋分开设置便于操作,在第一插管和第二插管上设置开关,避免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及产生的气溶胶污染周围环境和人员,降低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风险,减少护理工作量;集痰袋使用的材料有吸附作用,进一步降低了呼吸道分泌物的污染风险,减少终末处理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

Description

一种改良式吸痰罐及吸痰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良式吸痰罐及吸痰装置。
背景技术
吸痰是指经口腔、鼻腔、人工气道将呼吸道分泌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吸入性肺炎、肺不张、窒息等并发症的一种方法,临床上主要用于年老体弱、危重、昏迷、麻醉未清醒者等各种原因引起的不能有效咳嗽、排痰者,吸痰过程中需要使用连接管、吸痰罐等吸痰装置作为痰液吸引通道和储存容器;
目前临床使用的吸痰装置有两种:一种是重复消毒使用的吸痰装置,使用期间需每天倾倒吸痰罐内容物,并用含氯消毒液清洗、浸泡、消毒,晾干后备用,该装置终末消毒工作量大,且不易清洁,有潜在院内感染危险;另一种是一次性使用的吸痰装置,使用时通过连接管连接负压吸引装置和一次性集痰袋进行痰液吸引和储存,在更换一次性集痰袋时必须将连接管与一次性集痰袋分离断开、封口处理,操作过程中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及产生的气溶胶容易污染周围环境和人员,导致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风险增加,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改良式吸痰罐及吸痰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改良式吸痰罐及吸痰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良式吸痰罐及吸痰装置,包括吸痰罐、罐盖和一次性集痰袋,所述一次性集痰袋的上部对称设置有第一插管和第二插管;
所述吸痰罐一侧的上部设置有挂钩,吸痰罐的另一侧设置有L形管,吸痰罐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块,内螺纹块的中部螺合设置有外螺纹块,并且外螺纹块设置在一次性集痰袋的上部;
所述外螺纹块顶端面的中部安装固定有旋转手柄,外螺纹块上对称开设有通孔,并且外螺纹块的通孔内分别插设有一次性集痰袋的第一插管和第二插管;
所述罐盖的一侧设置有T形管,罐盖的另一侧设置有竖管,T形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密封插接头,L形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密封插接头,且第二密封插接头和第一密封插接头之间设置有连接软管。
此外,优选的结构是,所述吸痰罐的上部设置为敞口,吸痰罐敞口的周侧开设有凹槽,并且凹槽内设置有密封圈。
此外,优选的结构是,所述第一插管的上部设置有第一开关,第二插管的上部设置有第二开关。
此外,优选的结构是,当罐盖盖设在吸痰罐上时,所述T形管的下部与第一插管的上部插接设置,竖管的下部与第二插管的上部插接设置。
此外,优选的结构是,所述内螺纹块的内螺纹部与外螺纹块的外螺纹部相互啮合。
此外,优选的结构是,所述一次性集痰袋的一侧设置有刻度标识,并且一次性集痰袋的材质具有吸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吸痰罐与集痰袋分开设置便于操作,在第一插管和第二插管上设置开关,避免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及产生的气溶胶污染周围环境和人员,降低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风险,减少护理工作量;集痰袋使用的材料有吸附作用,进一步降低了呼吸道分泌物的污染风险,减少终末处理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改良式吸痰罐及吸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改良式吸痰罐及吸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改良式吸痰罐及吸痰装置中一次性集痰袋和外螺纹块的立体图。
图中:1吸痰罐、2挂钩、3L形管、4T形管、501第一密封插接头、502第二密封插接头、503连接软管、6罐盖、701内螺纹块、702外螺纹块、8旋转手柄、901第一插管、902第二插管、10一次性集痰袋、11刻度标识、121第一开关、122第二开关、13竖管、141凹槽、142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参照图1-3,一种改良式吸痰罐及吸痰装置,包括吸痰罐1、罐盖6和一次性集痰袋10,一次性集痰袋10的上部对称设置有第一插管901和第二插管902;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插管901的上部设置有第一开关121,第二插管902的上部设置有第二开关122;
通过该设计,在第一插管901上和第二插管902上分别设置了第一开关121及第二开关122,进而更好的便于操作者对一次性集痰袋10上对称设置的第一插管901和第二插管902进行单独开关设置,避免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及产生的气溶胶污染周围环境和人员;
吸痰罐1一侧的上部设置有挂钩2,吸痰罐1的另一侧设置有L形管3;
在其他实施例中,吸痰罐1的上部设置为敞口,吸痰罐1敞口的周侧开设有凹槽141,并且凹槽141内设置有密封圈142;
通过该设计,将挂钩2安装固定在吸痰罐1的一侧,进而便于医护人员将吸痰罐1挂设在所需的工作区域内;
其中,在吸痰罐1上部开设的凹槽141内设置密封圈142,当罐盖6盖设在吸痰罐1上时,吸痰罐1外侧与罐盖6内侧设置的密封圈142可以进一步的提高其之间的密封性能;
吸痰罐1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块701,内螺纹块701的中部螺合设置有外螺纹块702,并且外螺纹块702设置在一次性集痰袋10的上部,外螺纹块702顶端面的中部安装固定有旋转手柄8,外螺纹块702上对称开设有通孔,并且外螺纹块702的通孔内分别插设有一次性集痰袋10的第一插管901和第二插管902;
在其他实施例中,内螺纹块701的内螺纹部与外螺纹块702的外螺纹部相互啮合;
通过该设计,首先将一次性集痰袋10上对称设置的第一插管901和第二插管902分别插设固定在罐盖6上对称开设的通孔内,不仅便于组装,还便于后期进行拆卸;
进一步的,操作者通过转动旋转手柄8可以使内螺纹块701与外螺纹块702螺合固定,不仅便于拆装,还便于后期对一次性集痰袋10进行更换,
罐盖6的一侧设置有T形管4,罐盖6的另一侧设置有竖管13,T形管4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密封插接头502,L形管3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密封插接头501,且第二密封插接头502和第一密封插接头501之间设置有连接软管503;
在其他实施例中,当罐盖6盖设在吸痰罐上7时,T形管4的下部与第一插管901的上部插接设置,竖管13的下部与第二插管902的上部插接设置;
通过该设计,将连接软管503两端的第一密封插接头501和第二密封插接头502分别与T形管4的一端和L形管3的一端相连,然后打开第一插管901上的第一开关121和第二插管902上的第二开关122,并将罐盖6盖设在吸痰罐1的上部,此时罐盖6与吸痰罐1可形成密闭的装置;
在其他实施例中,一次性集痰袋10的一侧设置有刻度标识11,并且一次性集痰袋10的材质具有吸附作用;
通过该设计,其中一次性集痰袋10使用的材料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不仅可以进一步降低了呼吸道分泌物的污染风险,还可以减少终末处理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
使用时,医护人员使用吸引器连接管分别与T形管4和竖管13连接,T形管4上接中心负压装置,医护人员打开负压,使外界空气通过T形管4一端进入一次性集痰袋10之内,将一次性集痰袋10用空气撑开塑形;
同时空气从T形管4侧端进入吸痰罐1与一次性集痰袋10之间,使一次性集痰袋10内外气压相同,可以在吸痰罐1内维持圆柱体状;
此时竖管13连接的连接管另一端接吸痰管,调节适当的负压,试吸无误后便可进行吸痰操作;
吸痰结束冲洗吸痰管及连接管后妥善放置备用;
如需更换一次性集痰袋10,先分离罐盖6与吸痰罐1,然后将一次性集痰袋10的第一插管901和第二插管902上设置的第一开关121及第二开关122关闭,再分离T形管4与竖管13,最后处理一次性集痰袋10;
本实用新型中吸痰罐与集痰袋分开设置便于操作,在第一插管和第二插管上设置开关,避免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及产生的气溶胶污染周围环境和人员,降低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风险,减少护理工作量;集痰袋使用的材料有吸附作用,进一步降低了呼吸道分泌物的污染风险,减少终末处理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医护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改良式吸痰罐及吸痰装置,包括吸痰罐(1)、罐盖(6)和一次性集痰袋(10),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性集痰袋(10)的上部对称设置有第一插管(901)和第二插管(902),所述吸痰罐(1)一侧的上部设置有挂钩(2),吸痰罐(1)的另一侧设置有L形管(3),吸痰罐(1)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块(701),内螺纹块(701)的中部螺合设置有外螺纹块(702),并且外螺纹块(702)设置在一次性集痰袋(10)的上部,所述外螺纹块(702)顶端面的中部安装固定有旋转手柄(8),外螺纹块(702)上对称开设有通孔,并且外螺纹块(702)的通孔内分别插设有一次性集痰袋(10)的第一插管(901)和第二插管(902),所述罐盖(6)的一侧设置有T形管(4),罐盖(6)的另一侧设置有竖管(13),T形管(4)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密封插接头(502),L形管(3)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密封插接头(501),且第二密封插接头(502)和第一密封插接头(501)之间设置有连接软管(5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式吸痰罐及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痰罐(1)的上部设置为敞口,吸痰罐(1)敞口的周侧开设有凹槽(141),并且凹槽(141)内设置有密封圈(14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式吸痰罐及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管(901)的上部设置有第一开关(121),第二插管(902)的上部设置有第二开关(1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式吸痰罐及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当罐盖(6)盖设在吸痰罐(1)上时,所述T形管(4)的下部与第一插管(901)的上部插接设置,竖管(13)的下部与第二插管(902)的上部插接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式吸痰罐及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螺纹块(701)的内螺纹部与外螺纹块(702)的外螺纹部相互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式吸痰罐及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性集痰袋(10)的一侧设置有刻度标识(11),并且一次性集痰袋(10)的材质具有吸附作用。
CN202123220762.7U 2021-12-20 2021-12-20 一种改良式吸痰罐及吸痰装置 Active CN2176121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20762.7U CN217612173U (zh) 2021-12-20 2021-12-20 一种改良式吸痰罐及吸痰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20762.7U CN217612173U (zh) 2021-12-20 2021-12-20 一种改良式吸痰罐及吸痰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12173U true CN217612173U (zh) 2022-10-21

Family

ID=836186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220762.7U Active CN217612173U (zh) 2021-12-20 2021-12-20 一种改良式吸痰罐及吸痰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121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612173U (zh) 一种改良式吸痰罐及吸痰装置
CN215780762U (zh) 一种可自动启动的负压吸引气切套管配套装置
CN214859635U (zh) 一种持续声门下负压吸引装置
CN211885009U (zh) 一种防喷溅呼吸过滤器
CN213994372U (zh) 一种呼吸内科护理清肺排痰装置
CN210750512U (zh) 一种耳鼻喉科用吸痰装置
CN211883874U (zh) 一种多功能标本采集器
CN213347309U (zh) 一种气切术后护理装置
CN211835521U (zh) 一种呼吸内科用的新型调压吸痰器
CN112515736A (zh) 一种呼吸科痰痂清除装置
CN213941637U (zh) 一种改良式密闭吸痰管
CN211561282U (zh) 一种吸痰装置
CN213466230U (zh) 一种呼吸科用吸痰装置
CN213048316U (zh) 防喷溅痰液收集器
CN219185161U (zh) 一种密闭式吸痰管
CN213526698U (zh) 封闭式痰液收集器
CN211751329U (zh) 一种电动吸痰装置
CN214550454U (zh) 一种移动式的吸痰用负压器
CN213554147U (zh) 一种重症患者集痰装置
CN213374547U (zh) 一种改进的气管切开套管连接装置
CN210785853U (zh) 一种呼吸内科防痰器
CN218529493U (zh) 一种气管切开保护罩
CN217724196U (zh) 一种吸痰管连接器
CN215608094U (zh) 一种呼吸内科护理用辅助人工呼吸装置
CN212817394U (zh) 一种吸痰辅助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