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08783U - 一种浮岛式城市水体排污口景观绿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浮岛式城市水体排污口景观绿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08783U
CN217608783U CN202220114749.9U CN202220114749U CN217608783U CN 217608783 U CN217608783 U CN 217608783U CN 202220114749 U CN202220114749 U CN 202220114749U CN 217608783 U CN217608783 U CN 2176087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ition plate
floating island
layer
inner partition
green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11474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秦颂
张一博
韩松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T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T filed Critical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T
Priority to CN20222011474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087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087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087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浮岛式城市水体排污口景观绿化装置,包括内隔板、外隔板、多级过滤机构、人工浮岛和生物挂膜,内、外隔板内外间隔环绕于排污口设置,内、外隔板两侧与排污口的两侧壁连接,形成内过滤区和外浮岛区,外隔板顶部设有布水孔区,均匀间隔设置多个布水孔;多级过滤机构包括从上往下依次布设于内过滤区的卵石层、砾石层和承托层,内隔板和承托层的底部均通过支架支承悬置,多级过滤机构的底部高于内隔板底部设置;人工浮岛由多块浮体拼接组成,通过连接组件与内隔板连接,浮体内填充填料,填料中种植水生植物;生物挂膜为多个,间隔悬挂于人工浮岛的底部,本实用新型便、经济、美观、易于维护,实现污水中富营养物的合理利用。

Description

一种浮岛式城市水体排污口景观绿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城市生态排污与景观绿化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浮岛式城市水体排污口景观绿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污水仍含有有大量的富营养物,增加了水体自净化的负担,同时,在城市河道与湖泊成为城市景观重要区域的前提下,大量暴露的排污口也是景观带中难以忽略的败笔。从另一个角度上讲,城市污水中的富营养物,也是城市景观植物生长必需的元素,如果对其加以合理利用,正是以废制废,变废为宝的有效措施。
针对城市水体排污口造成的水体污染和景观败笔这一技术难题,利用城市污水中的富营养物培养景观植物,也利用景观植物达到净化水体的效果。探寻研究一种简便、经济、易于维护同时又美观的景观装置,实现污水中富营养物的合理利用,为城市水体景观增加亮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浮岛式城市水体排污口景观绿化装置,通过采用无动力竖向往复的水流方式与分级过滤-生物净化联用技术的结合,不仅有效提高了污水处理效果,减少城市景观水体的负担,而且空间布局合理,维护简便,具有河道景观美化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浮岛式城市水体排污口景观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隔板、外隔板、多级过滤机构、人工浮岛和生物挂膜,所述内、外隔板内外间隔环绕于排污口设置,内、外隔板两侧与排污口的两侧壁连接,形成内过滤区和外浮岛区,外隔板顶部设有布水孔区,均匀间隔设置多个布水孔;所述多级过滤机构包括从上往下依次布设于所述内过滤区的卵石层、砾石层和承托层,内隔板和所述承托层的底部均通过支架支承悬置,多级过滤机构的底部高于内隔板底部设置;所述人工浮岛由多块浮体拼接组成,通过连接组件与内隔板连接,浮体内填充填料,所述填料中种植水生植物;所述生物挂膜为多个,间隔悬挂于人工浮岛的底部。
按上述方案,所述卵石层和砾石层由无盖式钢丝网包裹,所述承托层由封闭式钢丝网包裹。
按上述方案,所述卵石层由平均粒径依次减小的大卵石层、中卵石层、小卵石层自上而下铺设,所述大卵石层的平均粒径为3~5cm,所述中卵石层的平均粒径为2~4cm,所述小卵石层的平均粒径为1~3cm。
按上述方案,所述砾石层的平均粒径为1~2cm。
按上述方案,所述承托层由平均粒径为0.5cm的陶粒和平均年粒径为1cm的砾石组成,承托层厚度为14~16cm,所述砾石层的厚度为15~20cm,所述大卵石层、中卵石层、小卵石层、砾石层的厚度比为4:3:2:1。
按上述方案,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绳索和倒钩,所述倒钩安设于所述内隔板的顶部,所述绳索一端固定于所述人工浮岛的内缘,另一端与倒钩连接。
按上述方案,所述生物挂膜包括塑麻捆草绳、螺旋式带状PVC及实心铁球,所述塑麻捆草绳顶端固定于所述人工浮岛底面上,底端连接所述实心铁球,所述螺旋式带状PVC绕设于塑麻捆草绳上。
按上述方案,所述塑麻捆草绳底端实心铁球不超过所述内环隔板的底端。
按上述方案,所述内隔板顶部高于日平均水位5~8cm;外环隔板顶部与日平均水位平齐,所述布水孔区为外隔板自顶部向下20cm区域,布水孔孔径为2.5~3.5cm。
按上述方案,所述填料为陶粒和沸石,所述水生植物为水葱、黄花鸢尾、宽叶香蒲、茭白、美人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浮岛式城市水体排污口景观绿化装置,双层半环状截流隔板设置于排污口以下,一方面分级过滤区的出水在内环下方,可利用排水冲击力形成循环水流,另一方面分级过滤区减缓了水流对微生物及植物所带来的冲击负荷,也增加了氧气与水的接触时间为水中微生物的生长提供了更多氧气;分级过滤区的滤料分层置于钢丝网篮中,能够进行模块化的安装与拆卸,操作简便,方便快捷,便于及时清淤与更换;人工浮岛区的附体可随水位变化而变化,因而不存在旱涝养护的问题,大大减少了后期维护的成本。排污口用浮岛种植植物,一定程度上对排污口形成掩蔽和美化,益于城市驳岸景观带的视觉整体感;采用将污水中污染物集中在一定区域内,既保证了区域内的营养物浓度,益于区域内的具有景观效果的植物与微生物的生长,也避免富营养物直接流入天然水体,减少了水体自净化的负担;采用物理处理与生物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对污水中的杂质颗粒进行有效拦截,降低水体中SS的浓度,对污水中的TN、TS起到二次削减的效果,经过多个区域的处理后,出水效果相比较于污水口水质有了较大的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浮岛式城市水体排污口景观绿化装置,包括内隔板1、外隔板2、多级过滤机构3、人工浮岛4和生物挂膜5,内、外隔板内外间隔环绕于排污口6设置,内、外隔板两侧与排污口的两侧壁连接,形成内过滤区和外浮岛区,外隔板顶部设有布水孔区,均匀间隔设置多个布水孔7;多级过滤机构包括从上往下依次布设于内过滤区的卵石层3.1、砾石层3.2和承托层3.3,内隔板和承托层的底部均通过支架8支承悬置,多级过滤机构的底部高于内隔板底部设置;人工浮岛由多块浮体拼接组成,通过连接组件9与内隔板连接,浮体内填充填料10,填料中种植水生植物;生物挂膜为多个,间隔悬挂于人工浮岛的底部。
卵石层和砾石层由无盖式钢丝网包裹,承托层由封闭式钢丝网包裹。
卵石层由平均粒径依次减小的大卵石层3.1.1、中卵石层3.1.2、小卵石层3.1.3自上而下铺设,大卵石层的平均粒径为3~5cm,中卵石层的平均粒径为2~4cm,小卵石层的平均粒径为1~3cm。砾石层的平均粒径为1~2cm。
承托层由平均粒径为0.5cm的陶粒和平均年粒径为1cm的砾石组成,承托层厚度为14~16cm,砾石层的厚度为15~20cm,大卵石层、中卵石层、小卵石层、砾石层的厚度比为4:3:2:1,可根据实际水深按比例放缩。
连接组件包括绳索9.1和倒钩9.2,倒钩安设于内隔板的顶部,绳索一端固定于人工浮岛的内缘,另一端与倒钩连接。
生物挂膜包括塑麻捆草绳5.1、螺旋式带状PVC5.2及实心铁球5.3,塑麻捆草绳顶端固定于人工浮岛底面上,底端连接实心铁球,螺旋式带状PVC绕设于塑麻捆草绳上。塑麻捆草绳底端实心铁球不超过内环隔板的底端。
内隔板顶部高于日平均水位5~8cm;外环隔板顶部与日平均水位平齐,布水孔区为外隔板自顶部向下20cm区域,布水孔孔径为2.5~3.5cm。
人工浮岛内的填料为陶粒和沸石,水生植物选取对COD去除较好的水葱、对TN去除效果较好的黄花鸢尾及宽叶香蒲、对TP去除较好的宽叶香蒲及茭白、对重金属具有富集作用的美人蕉,或者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及水质条件来选择具有较好的水处理效果的本地植物。
在安装时,首先将外隔板固定于排污口两侧及水底,形成封闭区域,随后通过尼龙绳将多个种植植物的浮体连接形成人工浮岛,通过美学设计的角度对人工浮岛上的植物进行搭配与排布,已形成堤岸景观的效果,同时将生物挂膜悬挂于人工浮岛底部;将内隔板固定于排污口两侧并通过在其底部安装支架形成悬空区,随后在内过滤区底部安装支架并将放置承托层,再将装有砾石及卵石的无盖式钢丝网依次放置于其中,形成多级过滤区。
工作原理:污水通过排污口跌水进入植物浮岛净化水体的装置内,首先经过多级过滤区,对污水中SS等大颗粒物质进行拦截过滤;随后利用排水冲击力推动水流经过内隔板底部的悬空区进入生物挂膜区,通过一段时间的微生物聚集的微生物生长基能够通过硝化反应等方式对水中污染物进行吸收与代谢,另外通过跌水的方式补充了水体中的含氧量,保证了微生物和植物根部的需氧量;随后污水经过人工浮岛区,多种植物通过根系对水中营养物质(氮、磷)及重金属离子进行吸收与富集,部分植物根系生长较为发达能够长至生物挂膜区,为微生物提供可附着的场所并形成植物与微生物共生的现象;最后经过处理后的污水通过外隔板上的布水孔区进入自然水体中。
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Claims (9)

1.一种浮岛式城市水体排污口景观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隔板、外隔板、多级过滤机构、人工浮岛和生物挂膜,所述内、外隔板内外间隔环绕于排污口设置,内、外隔板两侧与排污口的两侧壁连接,形成内过滤区和外浮岛区,外隔板顶部设有布水孔区,均匀间隔设置多个布水孔;所述多级过滤机构包括从上往下依次布设于所述内过滤区的卵石层、砾石层和承托层,内隔板和所述承托层的底部均通过支架支承悬置,多级过滤机构的底部高于内隔板底部设置;所述人工浮岛由多块浮体拼接组成,通过连接组件与内隔板连接,浮体内填充填料,所述填料中种植水生植物;所述生物挂膜为多个,间隔悬挂于人工浮岛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岛式城市水体排污口景观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卵石层和砾石层由无盖式钢丝网包裹,所述承托层由封闭式钢丝网包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浮岛式城市水体排污口景观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卵石层由平均粒径依次减小的大卵石层、中卵石层、小卵石层自上而下铺设,所述大卵石层的平均粒径为3~5cm,所述中卵石层的平均粒径为2~4cm,所述小卵石层的平均粒径为1~3c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浮岛式城市水体排污口景观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砾石层的平均粒径为1~2c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浮岛式城市水体排污口景观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层厚度为14~16cm,所述砾石层的厚度为15~20cm,所述大卵石层、中卵石层、小卵石层、砾石层的厚度比为4:3:2:1。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5所述的一种浮岛式城市水体排污口景观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绳索和倒钩,所述倒钩安设于所述内隔板的顶部,所述绳索一端固定于所述人工浮岛的内缘,另一端与倒钩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5所述的一种浮岛式城市水体排污口景观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挂膜包括塑麻捆草绳、螺旋式带状PVC及实心铁球,所述塑麻捆草绳顶端固定于所述人工浮岛底面上,底端连接所述实心铁球,所述螺旋式带状PVC绕设于塑麻捆草绳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浮岛式城市水体排污口景观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塑麻捆草绳底端实心铁球不超过所述内隔板的底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浮岛式城市水体排污口景观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隔板顶部高于日平均水位5~8cm;外隔板顶部与日平均水位平齐,所述布水孔区为外隔板自顶部向下20cm区域,布水孔孔径为2.5~3.5cm。
CN202220114749.9U 2022-01-17 2022-01-17 一种浮岛式城市水体排污口景观绿化装置 Active CN2176087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14749.9U CN217608783U (zh) 2022-01-17 2022-01-17 一种浮岛式城市水体排污口景观绿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14749.9U CN217608783U (zh) 2022-01-17 2022-01-17 一种浮岛式城市水体排污口景观绿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08783U true CN217608783U (zh) 2022-10-21

Family

ID=836416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114749.9U Active CN217608783U (zh) 2022-01-17 2022-01-17 一种浮岛式城市水体排污口景观绿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087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80257B (zh) 一种农村分散式污水的生态组合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18129896A1 (zh) 一种针对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处理的人工湿地系统
CN105330107B (zh) 一种城市河涌水质净化系统与净化方法
WO2018113279A1 (zh) 一种景观水体循环净化的人工湿地
CN105293841B (zh) 一种人工湿地和渗滤系统组合深度处理农村污水方法及装置
CN109160611B (zh) 一种适用于山区小流域非点源污染收集处理的多级生态塘系统
CN101955297A (zh) 一种富营养化水体的景观型复合人工湿地处理装置及应用
CN105060637A (zh) 一种底泥水质污染型浅窄河流的生态净化系统的构建方法
CN209065541U (zh) 一种适用于山区小流域非点源污染收集处理的多级生态塘系统
CN110862152B (zh) 农田排水的高效生态净化系统
CN103819004A (zh) 一种可移动组合的潜流式人工湿地装置及方法
CN109205935B (zh) 河道排水口污水截流处理的人工湿地
CN109056648B (zh) 强化导流过滤生态截污系统
CN212198931U (zh) 一种流水养殖尾水生态处理装置
CN203568939U (zh) 一种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系统
CN104803557A (zh) 复合型净化农田排水与生态修复的沟塘湿地系统
CN201770585U (zh) 一种富营养化水体的景观型复合人工湿地处理装置
CN104098183B (zh) 通过优化景观改善地表径流水质的系统
CN206447733U (zh) 一种含油污水处理系统
CN106115924B (zh) 垂直流人工湿地分散式污水处理设备
CN219860850U (zh) 一种基于生物强化氮磷净化功能的新型生态池
CN217608783U (zh) 一种浮岛式城市水体排污口景观绿化装置
CN112544275A (zh) 一种多功能生态树池
CN105217893B (zh) 一种斜底式潜流人工湿地组合系统
CN116986766A (zh) 一种水生态梯级式修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