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04236U - 空调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04236U
CN217604236U CN202221841723.0U CN202221841723U CN217604236U CN 217604236 U CN217604236 U CN 217604236U CN 202221841723 U CN202221841723 U CN 202221841723U CN 217604236 U CN217604236 U CN 2176042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ill
cover
indoor unit
air conditioner
fresh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84172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建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84172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042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042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042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其上设置有新风口;固定座,设置在所述新风口处,所述固定座内部设置有容纳空间;支承杆,其连接于所述固定座内部,所述支承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固定座,所述支承杆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卡槽;万向节,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中,所述万向节包括:连接部,其设置在所述限位卡槽内,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限位卡槽转动连接,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凹槽;格栅罩,其相对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支承杆设置;和本体部,其分别与所述连接部和所述格栅罩相连接,所述格栅罩通过所述连接部相对所述限位卡槽转动以对新风进行导向。本实用新型可实现新风风向多角度调节,万向节上设置凹槽以便于挤压变形,方便安装和拆卸。

Description

空调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目前,家电行业目前处于竞争激烈的局面,各大竞品在功能、外观等方面独具创新,然而产品细节也是影响消费者购买力的重要因素。相关技术中,现有的空调室内机大多从空调顶部出新风,但是用户不能直观的感受到新风的存在,没有风感,用户体验相对较差。
有鉴于此,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以便于新风出风方向可多角度调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
壳体,其上设置有新风口;
固定座,设置在所述新风口处,所述固定座内部设置有容纳空间;
支承杆,其连接于所述固定座内部,所述支承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固定座,所述支承杆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卡槽;
万向节,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中,所述万向节包括:
连接部,其设置在所述限位卡槽内,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限位卡槽转动连接,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凹槽;
格栅罩,其相对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支承杆设置;和
本体部,其分别与所述连接部和所述格栅罩相连接,所述格栅罩通过所述连接部相对所述限位卡槽转动以对新风进行导向。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凹槽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其中一端的中部,所述凹槽的开口方向朝向所述限位卡槽设置。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凹槽将所述连接部分为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均与所述本体部相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格栅罩远离所述新风口的一端连接有格栅座,所述格栅座设置为中部贯通,所述格栅座设置为配合所述容纳空间的壳体,所述格栅座与所述格栅罩相连接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中。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格栅座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环绕所述格栅座的内侧壁间隔设置,所述格栅罩的外壁上设置有卡勾,所述卡勾与所述卡槽相配合,所述卡勾插入所述卡槽以将所述格栅罩与所述格栅座相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格栅罩上靠近所述新风口的一端设置有格栅板,所述格栅板环绕所述格栅罩的内壁间隔设置,所述格栅板由所述格栅罩的内壁向所述格栅罩的中心延伸。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本体部穿设所述格栅罩的中部设置,至少两个相对的所述格栅板延伸至与所述本体部相连接,所述本体部与所述连接部和所述格栅罩一体成型设置。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格栅座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多个限位筋,多个所述限位筋环绕所述格栅座的内侧壁间隔设置,多个所述限位筋分别与所述格栅板对应设置。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筋和与其对应的所述格栅板位于同一水平面内。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格栅罩与所述格栅座同步转动,通过所述格栅板和所述限位筋对流经所述万向节的空气进行导向。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内机的前视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内机的后视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内机拆除底座后的新风模块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内机的新风模块结构示意图一;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内机的新风模块结构示意图二;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内机的新风左向吹风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内机的新风右向吹风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内机的固定座与万向节的装配示意图一;
图9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内机的万向节和格栅座的装配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内机的固定座与万向节的装配示意图二;
图1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内机的固定座与万向节的拆分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内机的万向节和格栅座的拆分示意图。
以上各图中:壳体1;进风口101;出风口102;新风口103;蜗壳2;吸风口21;排风口22;新风壳3;新风进口31;新风出口32;第一壳33;第二壳34;本体部4;连接部5;第一连接部51;第二连接部52;凹槽53;格栅罩6;格栅板61;卡勾62;净化框7;新风格栅8;新风管9;格栅座10;限位筋101;卡槽102;固定座11;容纳空间111;支承杆112;限位卡槽113;连接筋114;底座12;热交换器13;净化口14;万向节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
在本申请中,空调通过使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来执行空调的制冷循环。制冷循环包括一系列过程,涉及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并向已被调节和热交换的空气供应制冷剂。
压缩机压缩处于高温高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并排出压缩后的制冷剂气体。所排出的制冷剂气体流入冷凝器。冷凝器将压缩后的制冷剂冷凝成液相,并且热量通过冷凝过程释放到周围环境。
膨胀阀使在冷凝器中冷凝的高温高压状态的液相制冷剂膨胀为低压的液相制冷剂。蒸发器蒸发在膨胀阀中膨胀的制冷剂,并使处于低温低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返回到压缩机。蒸发器可以通过利用制冷剂的蒸发的潜热与待冷却的材料进行热交换来实现制冷效果。在整个循环中,空调可以调节室内空间的温度。
空调包括空调室内机与空调室外机,空调室外机是指制冷循环的包括压缩机和室外热交换器13的部分,空调室内机包括室内热交换器13,并且膨胀阀可以提供在室内机或室外机中。
室内热交换器13和室外热交换器13用作冷凝器或蒸发器。当室内热交换器13用作冷凝器时,空调用作制热模式的加热器,当室内热交换器13用作蒸发器时,空调用作制冷模式的冷却器。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内机可以是壁挂式室内机,但是本申请不限于此。
参照图1-图5,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11和底座1212。本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壁挂于墙壁的一面为后面。
本实施例中,壳体1形成空调室内机的整体外观,壳体1上设置有出风口102和进风口101,出风口102为沿空调室内机的长度方向设置的长条形。出风口102可设置在壳体1的下侧,进风口101设置在壳体1的上侧。
壳体1包覆于底座12设置,底座12上设置有进风通道,进风通道将壳体1上的进风口101和出风口102相连通,室内空气从进风口101进入壳体1内,经过进风通道后由出风口102吹出。
热交换器13可设置在进风通道内,并且设置在进风通道靠近进风口101的一侧。热交换器13用于从引入到进风口101中的空气吸收热量或者向空气传输热量。
接水盘可设置在热交换器13的下方,以收集在热交换器13中冷凝的水分。接水盘可与延伸至底座12外部的排水管连接,从而将冷凝水排放到空调室内机的外部。本实施例中,接水盘可与底座12一体成型设置,从而减小成本,提高安装效率。
换热风扇可设置在进风通道内,用于吹出空气,使得室内空气可从进风口101流动到出风口102。
在换热风扇的强制对流作用下,室内空气从进风口101进入壳体1、与热交换器13换热后,沿着出风口102吹出。
空调室内机的壳体1中设置有新风组件,新风组件与壳体1上的新风口103相连通,新风组件用于从室外吸入新风,流经新风组件后由新风口103流至室内。
具体的,空调室内机的新风组件包括蜗壳2和新风壳3,蜗壳2设置在壳体1中,蜗壳2上设置有吸风口21和排风口22,吸风口21设置在蜗壳2的侧面,排风口22连通于新风口103以与室内空间相连通。蜗壳2中设置有风扇和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风扇,驱动电机控制风扇转动将室内或室外的空气从蜗壳2的吸风口21处吸入,经蜗壳2的排风口22排出至室内空间中。
新风壳3罩设在蜗壳2的吸风口21处,新风壳3上设置有新风进口31、新风出口32和净化口14。新风进口31用于从室外引入新风,新风出口32用于将从室外引入的新风引入蜗壳2内。
新风壳3包括第一壳33和第二壳34,第一壳33和第二壳34相连接构成整体的新风壳3。本实施例中,新风出口32设置在第二壳34上,将第二壳34与蜗壳2相连接,其中,第二壳34的新风出口32与蜗壳2的吸风口21相连接,使得由新风进口31进入新风盒的空气经过新风出口32由吸风口21进入蜗壳2内,在蜗壳2内的风机的驱动下由排风口22进入室内。
本实施例中,第一壳33上还设置有第一缺口,第二壳34上还设置有第二缺口,第一壳33与第二壳34相连接后,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连接构成净化口14,净化模块由净化口14插入新风壳3内。
净化模块包括净化框7和过滤网,过滤网设置在净化框7上,过滤网用于对新风进行过滤净化,避免新风中掺杂的杂质和絮状物经蜗壳2随空气进入室内。
新风出口32处设置有新风格栅8,新风格栅8由金属丝交错设置为网格状。新风格栅8相对于净化模块更靠近蜗壳2设置,新风格栅8用于进一步防止杂质和絮状物进入蜗壳2中,也可在用户更换清洗净化模块而将手伸入新风壳3内时,防止用户将手伸入到蜗壳2内而造成的机械伤害。
新风壳3的新风进口31连接有新风管9,新风管9穿过墙体延伸至室外空间,新风管9用于将室外空间的新鲜空气引入到室内,经过过滤网的过滤净化,排放至室内,以实现室内的换新风。
参照图5-图12,本实施例中,蜗壳2的排风口22处连接有固定座11,固定座11设置在排风口22与新风口103之间,具体的,固定座1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排风口22,另一端设置在新风口103内。固定座11的内部设置有容纳空间111,通过容纳空间111将排风口22排出的新风导流至新风口103处。
本实施例中,固定座11连接于排风口22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筋114,至少两个连接筋114交叉连接于固定座11的内部空间中。
固定座11的内部空间中设置有支承杆112,支承杆112与连接筋114的交叉处固定连接,支承杆112与连接筋114一体成型设置,以提高支承杆112和固定座11间的连接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支承杆112的一端与连接筋114的交叉处固定连接,支承杆112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卡槽113102,限位卡槽113102设置为球形凹槽53,限位卡槽113102与万向节20转动连接以使万向节20可相对于支承杆112可转动;万向节20包括本体部4、连接部5和格栅罩6,格栅罩6设置在固定座11的容纳空间111中,格栅罩6上设置有格栅板61,新风流经格栅罩6通过格栅罩6上的格栅板61进行风向的导向。格栅罩6与万向节20固定连接,以使得万向节20相对于支承杆112转动时,能够带动格栅罩6在容纳空间111中同步转动。
本实用新型通过万向节20与支承杆112转动连接,可相对于支承杆112转动;格栅罩6与万向节20一体成型设置可使得万向节20相对于支承杆112转动时,能够带动格栅罩6在容纳空间111中同步转动,同时还可减少产品零部件,使得模具投入费用低,通过较少的零部件实现调节格栅罩6的新风出风方向,实现新风出风的多角度出风,实现新风直吹人和新风避人的功能,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新风口103为万向节20结构,可以实现度导风,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调整新风风向,新风口103向左右上下实现不同场景不同用户的需求。
新风口103与出风口102并排设置,即新风口103设置在出风口102的一侧,本实施例中,新风口103设置在出风口102的左侧,当调整新风风向至向右导风时,可以与空调出风混合实现混风功能,借助空调风快速的将新风扩散到室内的各个角落,同时能够中和新风的温度减弱新风与空调风的温差,提升新风使用的舒适性,新风口103设置在出风口102的右侧时同理。
万向节20包括本体部4、连接部5和格栅罩6,连接部5设置在本体部4的一端,本体部4分别连接格栅罩6和连接部5,本体部4、连接部5和格栅罩6一体成型构成万向节20结构。
连接部5设置为球形,其与限位卡槽113102相配合,限位卡槽113102设置为球形卡槽102。连接部5上设置有凹槽53,凹槽53开设在连接部5的其中一端的中部,凹槽53将连接部5分为可发生弹性形变的左右两段,凹槽53的开口方向朝向限位卡槽113102设置,以便于连接部5插入限位卡槽113102时,可发生弹性形变,利于连接部5卡接入限位卡槽113102内。左右两段凹槽53分别为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部51和第二连接部52,第一连接部51和第二连接部52均与本体部4相连接,在连接部5插入限位卡槽113102时,第一连接部51和第二连接部52发生弹性形变后卡入限位卡槽113102内,然后发生弹性形变的第一连接部51和第二连接部52恢复至原先的状态,从而与限位卡槽113102相配合,以防止连接部5从限位卡槽113102内脱落,通过挤压变形方便拆卸和安装。
连接部5和限位卡槽113102通过球形的连接配合以实现连接部5和限位卡槽113102的旋转连接,以便于万向节20的连接部5在限位卡槽113102内转动。通过连接部5的转动带动格栅罩6可多角度旋转,实现新风的多角度送风,实现新风直吹人、新风避人和与空调出风混风的功能,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实施例通过仅设置万向节20和支承杆112两个结构部件以减少零部件,提高万向节20的整体结构强度,使得万向节20的在转动时可承受更大的载荷,提高结构使用寿命;同时,可减少模具开模成本,减少装配工时,节省成本。
固定座11内的容纳空间111为球体式空间,格栅罩6设置为配合球体式空间的半球体式外壳,以便于格栅罩6在固定座11的容纳空间111中转动。
本实施例中,固定座11靠近排风口22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筋114,格栅罩6上靠近新风口103的一端设置有格栅板61,格栅板61呈辐射状向格栅罩6向格栅罩6的中心延伸,本体部4设置为圆柱状结构,万向节20的本体部4穿设格栅罩6的中部。本实施例中,其中两个相对的格栅板61分别延伸至与本体部4相连接,连接部5、本体部4、格栅板61与格栅罩6为一体成型设置,以提高万向节20的整体结构强度。
本实施例中,在格栅罩6靠近蜗壳2的排风口22的一端连接有格栅座10,以延长格栅罩6的尺寸,避免格栅罩6在转动角度过大时,部分格栅罩6脱出新风口103,进而避免因部分格栅罩6脱出新风口103而造成的新风出风效率降低和美观。
格栅座10设置为中部贯通,格栅座10设置为配合球体式容纳空间111的半球体式壳体1,格栅座10与格栅座10的连接面为近似圆形的接触面,格栅座10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卡槽102,格栅罩6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卡勾62,格栅罩6与格栅座10连接时,卡勾62插入卡槽102内以实现格栅罩6和格栅座10的固定连接。
格栅座10的内侧壁上环设有多个限位筋101,多个限位筋101沿格栅座10的内侧壁间隔设置,以便于实现均衡导风和出风。多个限位筋101与格栅板61相对应设置,限位筋101和与其对应的格栅座10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以增大对新风出风的截面积,减小对新风出风的阻碍,提高新风出风量。同时限位筋101可抵接于格栅板61以防止格栅罩6脱离与格栅座10的配合。通过格栅板61和限位筋101对流经万向节20的空气进行导流,通过格栅罩6与格栅座10同步转动,实现对新风出风的导向。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其上设置有新风口;
固定座,设置在所述新风口处,所述固定座内部设置有容纳空间;
支承杆,其连接于所述固定座内部,所述支承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固定座,所述支承杆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卡槽;
万向节,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中,所述万向节包括:
连接部,其设置在所述限位卡槽内,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限位卡槽转动连接,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凹槽;
格栅罩,其相对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支承杆设置;和
本体部,其分别与所述连接部和所述格栅罩相连接,所述格栅罩通过所述连接部相对所述限位卡槽转动以对新风进行导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其中一端的中部,所述凹槽的开口方向朝向所述限位卡槽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将所述连接部分为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均与所述本体部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罩远离所述新风口的一端连接有格栅座,所述格栅座设置为中部贯通,所述格栅座设置为配合所述容纳空间的壳体,所述格栅座与所述格栅罩相连接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座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环绕所述格栅座的内侧壁间隔设置,所述格栅罩的外壁上设置有卡勾,所述卡勾与所述卡槽相配合,所述卡勾插入所述卡槽以将所述格栅罩与所述格栅座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罩上靠近所述新风口的一端设置有格栅板,所述格栅板环绕所述格栅罩的内壁间隔设置,所述格栅板由所述格栅罩的内壁向所述格栅罩的中心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穿设所述格栅罩的中部设置,至少两个相对的所述格栅板延伸至与所述本体部相连接,所述本体部与所述连接部和所述格栅罩一体成型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座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多个限位筋,多个所述限位筋环绕所述格栅座的内侧壁间隔设置,多个所述限位筋分别与所述格栅板对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筋和与其对应的所述格栅板位于同一水平面内。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罩与所述格栅座同步转动,通过所述格栅板和所述限位筋对流经所述万向节的空气进行导向。
CN202221841723.0U 2022-07-15 2022-07-15 空调室内机 Active CN2176042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41723.0U CN217604236U (zh) 2022-07-15 2022-07-15 空调室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41723.0U CN217604236U (zh) 2022-07-15 2022-07-15 空调室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04236U true CN217604236U (zh) 2022-10-18

Family

ID=835920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841723.0U Active CN217604236U (zh) 2022-07-15 2022-07-15 空调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042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094711U (zh) 吊顶式空调室内机
CN217604236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2869972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3272829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215062438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5001918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2869969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3300235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7876140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8154479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7635911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7635914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7559963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7952474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8119938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2252861U (zh) 一种空调器
CN217082721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9913370U (zh) 挂式空调
CN215570831U (zh) 一种室内空调器
CN216522033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8065138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6481280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7109792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7109790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7109776U (zh) 空调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