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01335U - 一种适用于湖泊湿地中沟壕封堵的挡水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湖泊湿地中沟壕封堵的挡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01335U
CN217601335U CN202221180678.9U CN202221180678U CN217601335U CN 217601335 U CN217601335 U CN 217601335U CN 202221180678 U CN202221180678 U CN 202221180678U CN 217601335 U CN217601335 U CN 2176013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ench
retaining structure
water retaining
geomembrane
ecolog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18067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霍天浪
谢壮
李洋
焦梦
李飘飘
何利涛
周晓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werChina Northwest Engineering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werChina Northwest Engineering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werChina Northwest Engineering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PowerChina Northwest Engineering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18067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013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013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013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湿地工程及水环境治理工程交叉的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适用于湖泊湿地中沟壕封堵的挡水结构。本实用新型包括沟壕、挡水结构骨架、土工膜和第一生态袋;挡水结构骨架置于沟壕内,且垂直于沟壕的轴线设置;土工膜平铺固定在挡水结构骨架的表面,土工膜的底部沿湖底向内侧延伸,土工膜的两侧向沟壕两侧壁有延伸;土工膜在湖底的延伸段上、紧挨挡水结构骨架内侧的沟壕沿侧壁及底面均铺设有第一生态袋。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便于对湖泊湿地中沟壕进行封堵,同时避免产生传统封堵方式带来的污染,施工难度小、造价低、后期维护简单、使用完成后可迅速拆除、整体施工周期短。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湖泊湿地中沟壕封堵的挡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湿地工程及水环境治理工程交叉的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适用于湖泊湿地中沟壕封堵的挡水结构。
背景技术
湿地有“地球之肾”的美誉,是自然环境中自净能力最强的生态系统之一。湿地中生长的多种多样的植物、微生物可以分解吸收水体中的N、P等元素,从而达到净化水体提升水质的效果。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水体污染治理,湖泊水质提升的工程措施中,湿地的利用越来越普及。可以充分利用湖泊中天然形成的凸地沟壕建设人工湿地,从而净化湖泊水体。但由于人工湿地,需要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进行,这就要对湖泊中沟壕进行封堵;封堵虽然可以采用土方等传统的方式进行封堵,但同样面临施工和拆除时会对湖泊水体造成大范围污染,并且还存在运输困难、施工难度大、造价高的问题,同时需要对外来土方中微生物入侵等问题进行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湖泊湿地中沟壕封堵的挡水结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便于对湖泊湿地中沟壕进行封堵,同时避免产生传统封堵方式带来的污染、运输困难、施工难度大、造价高、施工周期长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湖泊湿地沟壕封堵的挡水结构,包括沟壕、挡水结构骨架、土工膜和第一生态袋;所述的挡水结构骨架置于沟壕内,且垂直于沟壕的轴线设置;所述的土工膜平铺固定在挡水结构骨架的表面,土工膜的底部沿湖底向内侧延伸,土工膜的两侧向沟壕两侧壁有延伸;土工膜在湖底的延伸段上及紧挨挡水结构骨架内侧的沟壕沿侧壁上均铺设有第一生态袋。
所述的挡水结构骨架采用多根钢管横竖可拆卸的连接而成。
所述的挡水结构骨架的高度低于沟壕两侧顶端的地面。
所述沟壕在设置生态袋处的横截面为上底边大于下底边的等腰梯形。
所述土工膜采用的是400-600g/㎡的膜。
所述土工膜的侧边深入沟壕侧壁的深度为0.4-0.6m。
所述土工膜在湖底的延伸段的长度为1.5m~2.0m。
所述第一生态袋的长宽尺寸分别为780-820mm和410-440mm。
在沟壕顶部两侧的地面上设置有第二生态袋,所述的第二生态袋与设置在壕沟内侧壁的第一生态袋的顶端相搭接。
所述沟壕的地面上设置有置物坑,置物坑正对挡水结构骨架;在沟壕顶部两侧的地面上,从沟壕边缘向沟壕外侧至少设置有两组第二生态袋,每组包括有多个第二生态袋;远离沟壕的一组,其第二生态袋的设置方向与沟壕内设置的第一生态袋垂直,且置于置物坑内,置物坑内的第二生态袋的顶部与地面平齐;靠近沟壕内侧的一组第二生态袋置于地面的表面,其设置的方向与沟壕内设置的第一生态袋同向,且其两端分别与两侧的第一生态袋和第二生态袋搭接。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沟壕、挡水结构骨架、土工膜和第一生态袋的有机组合,不仅能够方便的对湖泊湿地中沟壕进行封堵,同时避免了产生传统封堵方式带来的污染,施工难度小、造价低、施工周期长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中的挡水结构骨架采用多根钢管横竖可拆卸的连接而成,形成稳定的支撑。在不用时还可进行拆除,并且拆除不会对湖泊水体造成大范围污染。
(3)本实用新型中土工膜的侧边深入沟壕侧壁的深度为0.4-0.6m,土工膜在湖底的延伸段的长度为1.5m~2.0m,使得当生态袋沿挡水断面铺设后形成封闭结构,确保挡水结构的挡水效果。
(4)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在沟壕顶部两侧的地面上设置有第二生态袋,第二生态袋与设置在壕沟内侧壁的第一生态袋的顶端相搭接的技术方案,不仅使得挡水结构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封闭结构,而且稳定性更好,使用的寿命更长。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的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
图中:
1-钢管;2-土工膜;3-第一生态袋;4-扣件;5-地面;6-外侧洪水位;7-内侧水位;8-湿地植物;9-湖底;10-第二生态袋。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的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参照图1-图3所示的一种用于湖泊湿地沟壕封堵的挡水结构,包括沟壕、挡水结构骨架、土工膜2和第一生态袋3;所述的挡水结构骨架置于沟壕内,且垂直于沟壕的轴线设置;所述的土工膜2平铺固定在挡水结构骨架的表面,土工膜2的底部沿湖底9向内侧延伸,土工膜2的两侧向沟壕两侧壁有延伸;土工膜2在湖底9的延伸段上及紧挨挡水结构骨架内侧的沟壕沿侧壁上均铺设有第一生态袋3。
在实际使用时,本实用新型的构建目的在于对湖泊湿地中沟壕进行封堵。首先对要搭建沟壕封堵挡水结构处的基础进行处理,之后进行挡水结构骨架的搭建,挡水结构骨架垂直于沟壕的轴线,随后将土工膜2铺设在挡水结构骨架上,并捆绑牢固;之后,进行第一生态袋3压重的施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采用,能够非常方便的对湖泊湿地中沟壕进行封堵,同时避免了产生传统封堵方式带来的污染、运输困难、施工难度大、造价高等问题,同时避免了外来土方中微生物入侵等问题。
当不需要挡水结构时,直接将挡水结构拆除,也不会造成拆除所带来的巨大工作量。
实施例二:
参照图1所示的一种用于湖泊湿地沟壕封堵的挡水结构,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的挡水结构骨架采用多根钢管1横竖可拆卸的连接而成。
在实际使用时,挡水结构骨架采用多根钢管1搭建。首先将竖向钢管垂直插入湖底9中,之后将横向钢管采用扣件4与竖向钢管连接,形成网状挡水结构骨架。在不用时还可进行拆除,并且拆除不会对湖泊水体造成大范围污染。
在具体应用时,为保证挡水结构的稳定性,单个封堵断面长度不应大于8m,如断面大于8m,需加装直径更大的钢管1,从而形成稳定的支撑。
实施例三:
参照图1所示的一种用于湖泊湿地沟壕封堵的挡水结构,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的挡水结构骨架的高度低于沟壕两侧顶端的地面5。
在实际使用时,挡水骨架高度采用本技术方案,可使湿地内净化完成的水体自由溢流入湖泊,同时不影响湿地正常运作。
实施例四:
参照图1所示的一种用于湖泊湿地沟壕封堵的挡水结构,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沟壕在设置第一生态袋3处的横截面为上底边大于下底边的等腰梯形。
在实际使用时,沟壕在开挖结构断面为梯形,使得结构更稳定。
实施例五:
参照图1所示的一种用于湖泊湿地沟壕封堵的挡水结构,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土工膜2采用的是400-600g/㎡的膜。
在实际使用时,土工膜2采用本技术方案,在保证能起到挡水作用的前提下,成本最低。
实施例六:
参照图1所示的一种用于湖泊湿地沟壕封堵的挡水结构,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土工膜2的侧边深入沟壕侧壁的深度为0.4-0.6m。
在实际使用时,土工膜2采用本技术方案,使得当第一生态袋3沿挡水断面铺设后形成封闭结构,确保挡水结构的挡水效果。
实施例七:
参照图1所示的一种用于湖泊湿地沟壕封堵的挡水结构,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土工膜2在湖底9的延伸段的长度为1.5m~2.0m。
在实际使用时,土工膜2采用本技术方案,使得当第一生态袋3沿挡水断面铺设后形成封闭结构,确保挡水结构的挡水效果。
实施例八:
参照图1所示的一种用于湖泊湿地沟壕封堵的挡水结构,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第一生态袋3的长宽尺寸分别为780-820mm和410-440mm。
在实际使用时,第一生态袋3采用本技术方案,所述规格为市场现有主体规格,采购简便,无需定做,同时后续维护更换方便,可替换性高。
实施例九:
参照图1所示的一种用于湖泊湿地沟壕封堵的挡水结构,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在沟壕顶部两侧的地面5上设置有第二生态袋10,所述的第二生态袋10与设置在壕沟内侧壁的第一生态袋3的顶端相搭接。
进一步的,所述沟壕的地面5上设置有置物坑,置物坑正对挡水结构骨架;在沟壕顶部两侧的地面5上,从沟壕边缘向沟壕外侧至少设置有两组第二生态袋,每组包括有多个第二生态袋;远离沟壕的一组,其第二生态袋的设置方向与沟壕内设置的第一生态袋3垂直,且置于置物坑内,置物坑内的第二生态袋10的顶部与地面5平齐;靠近沟壕内侧的一组第二生态袋10置于地面5的表面,其设置的方向与沟壕内设置的第一生态袋3同向,且其两端分别与两侧的第一生态袋3和第二生态袋10搭接。
在实际使用时,本技术方案的采用,不仅使得挡水结构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封闭结构,而且稳定性更好,使用的寿命更长。
本实施例中采用的第二生态袋与第一生态袋的机构尺寸相同,这样使得施工更简单、方便。
实施例十:
参照图1-图3所示的一种用于湖泊湿地沟壕封堵的挡水结构,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的挡水结构骨架采用多根钢管1横竖可拆卸的连接而成;所述的挡水结构骨架的高度低于沟壕两侧顶端的地面5;所述沟壕在设置第一生态袋3处的横截面为上底边大于下底边的等腰梯形;所述土工膜2采用的是500g/㎡的膜;所述土工膜2的侧边深入沟壕侧壁的深度为0.4-0.6m;所述土工膜2在湖底9的延伸段的长度为1.5m~2.0m;所述第一生态袋3的长宽尺寸分别为780-820mm和410-440mm;在沟壕顶部两侧的地面5上设置有第二生态袋10,所述的第二生态袋10与设置在壕沟内侧壁的第一生态袋3的顶端相搭接;所述沟壕的地面5上设置有置物坑,置物坑正对挡水结构骨架;在沟壕顶部两侧的地面5上,从沟壕边缘向沟壕外侧至少设置有两组第二生态袋,每组包括有多个第二生态袋;远离沟壕的一组,其第二生态袋的设置方向与沟壕内设置的第一生态袋垂直,且置于置物坑内,置物坑内的第二生态袋的顶部与地面5平齐;靠近沟壕内侧的一组第二生态袋置于地面5的表面,其设置的方向与沟壕内设置的第一生态袋同向,且其两端分别与两侧的第一生态袋和第二生态袋搭接。
在实际使用时,首先对要搭建沟壕封堵挡水结构处的基础进行处理,之后进行挡水结构骨架的搭建,即将竖向钢管1插入湖底9中,采用扣件4将竖向钢管1与横向钢管1连接,形成网状挡水骨架结构。之后,将土工膜2平铺在挡水结构骨架上,并用铁丝固定,底部向内侧延伸,并用第一生态袋3覆压。第一生态袋3沿挡水断面铺设,并在地面5形成盖重,确保形成封闭结构。最终使得外侧洪水位6高于内侧水位7;在施工后恢复的地面上种上湿地植物8,保证施工后的沟壕周边植物生态环境的稳定。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在沟壕顶部两侧的地面5上,从沟壕边缘向沟壕外侧至少设置有两组第二生态袋,且靠近沟壕内侧的一组第二生态袋置于地面5的表面其设置的方向与沟壕内设置的第一生态袋同向,且其两端分别与两侧的第一生态袋和第二生态袋搭接。
本技术方案的采用,以方便、低价的封堵方式,搭建了沟壕封堵挡水结构,避免了产生传统封堵方式带来的污染、运输困难、施工难度大、造价高等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上述各示例中相关的技术特征相互组合,以达到相应的技术效果,具体对于各种组合情况在此不一一赘述。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湖泊湿地沟壕封堵的挡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沟壕、挡水结构骨架、土工膜(2)和第一生态袋(3);所述的挡水结构骨架置于沟壕内,且垂直于沟壕的轴线设置;所述的土工膜(2)平铺固定在挡水结构骨架的表面,土工膜(2)的底部沿湖底(9)向内侧延伸,土工膜(2)的两侧向沟壕两侧壁有延伸;土工膜(2)在湖底(9)的延伸段上及紧挨挡水结构骨架内侧的沟壕沿侧壁上均铺设有第一生态袋(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湖泊湿地沟壕封堵的挡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水结构骨架采用多根钢管(1)横竖可拆卸的连接而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湖泊湿地沟壕封堵的挡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水结构骨架的高度低于沟壕两侧顶端的地面(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湖泊湿地沟壕封堵的挡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沟壕在设置第一生态袋(3)处的横截面为上底边大于下底边的等腰梯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湖泊湿地沟壕封堵的挡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工膜(2)采用的是400-600g/㎡的膜。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湖泊湿地沟壕封堵的挡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工膜(2)的侧边深入沟壕侧壁的深度为0.4-0.6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湖泊湿地沟壕封堵的挡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工膜(2)在湖底(9)的延伸段的长度为1.5m~2.0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湖泊湿地沟壕封堵的挡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生态袋(3)的长宽尺寸分别为780-820mm和410-440m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湖泊湿地沟壕封堵的挡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沟壕顶部两侧的地面(5)上设置有第二生态袋(10),所述的第二生态袋(10)与设置在壕沟内侧壁的第一生态袋(3)的顶端相搭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用于湖泊湿地沟壕封堵的挡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沟壕的地面(5)上设置有置物坑,置物坑正对挡水结构骨架;在沟壕顶部两侧的地面(5)上,从沟壕边缘向沟壕外侧至少设置有两组第二生态袋,每组包括有多个第二生态袋;远离沟壕的一组,其第二生态袋的设置方向与沟壕内设置的第一生态袋垂直,且置于置物坑内,置物坑内的第二生态袋的顶部与地面(5)平齐;靠近沟壕内侧的一组第二生态袋置于地面(5)的表面,其设置的方向与沟壕内设置的第一生态袋同向,且其两端分别与两侧的第一生态袋和第二生态袋搭接。
CN202221180678.9U 2022-05-17 2022-05-17 一种适用于湖泊湿地中沟壕封堵的挡水结构 Active CN2176013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80678.9U CN217601335U (zh) 2022-05-17 2022-05-17 一种适用于湖泊湿地中沟壕封堵的挡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80678.9U CN217601335U (zh) 2022-05-17 2022-05-17 一种适用于湖泊湿地中沟壕封堵的挡水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01335U true CN217601335U (zh) 2022-10-18

Family

ID=835698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180678.9U Active CN217601335U (zh) 2022-05-17 2022-05-17 一种适用于湖泊湿地中沟壕封堵的挡水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013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86643A (zh) 一种用于阻截河道岸带污染物入河与修复植被群落的生态工程技术
CN110482713B (zh) 一种原位修复重污染河道的生态毯铺设方法
CN103114560A (zh) 一种河道中人工生态岛的构筑方法
CN109385975A (zh) 一种复式河槽系统
CN217601335U (zh) 一种适用于湖泊湿地中沟壕封堵的挡水结构
CN209384192U (zh) 一种适用于软土地基的呼吸型半装配式生态驳岸结构
WO2022016436A1 (zh) 一种控制湖区底泥污染释放和蓝藻集聚的方法
CN204569552U (zh) 一种无动力下行流河岸人工湿地水质净化系统
CN106567361A (zh) 控制河道淤泥沉积的系统及方法
CN201319807Y (zh) 一种固定式养殖海水鱼类大网箱
CN203613031U (zh) 适应于消落区的水陆两栖浮岛
CN209779617U (zh) 一种高压旋喷桩兼做边坡支护桩的桩基结构
CN211543825U (zh) 一种漂浮式水上光伏阵列的锚固装置
CN209384193U (zh) 适用于软土地基的呼吸型重力式预制箱体生态驳岸结构
CN103981836B (zh) 一种湿地型河岸格宾网挡墙的施工方法
CN113136833A (zh) 一种生态型装配式丁坝及其构建方法
CN207405570U (zh) 硬质滨岸生态抑流系统
CN107794902B (zh) 滩涂光伏电站施工方法
CN111893969A (zh) 一种控制湖区底泥污染释放和蓝藻集聚的方法
CN216787009U (zh) 一种水利工程绿化环保河堤
CN220013553U (zh) 一种应用于海洋滨岸的生态修复护坡
CN212129039U (zh) 一种永久式钢板桩防洪墙
CN212388455U (zh) 一种由透水砖组成的生态驳岸
CN216474792U (zh) 一种用于河道治理的生态护岸
CN213896998U (zh) 一种用于河道整治的护岸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