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93430U - 一种防粘连微负压自吸式护创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粘连微负压自吸式护创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93430U
CN217593430U CN202221233795.7U CN202221233795U CN217593430U CN 217593430 U CN217593430 U CN 217593430U CN 202221233795 U CN202221233795 U CN 202221233795U CN 217593430 U CN217593430 U CN 2175934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lf
dressing
medical
suction
absorp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23379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华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Huayi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Huay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Huayi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Huay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23379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934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934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934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粘连微负压自吸式护创系统,包括位于皮肤创面上的自吸膨胀敷料、覆盖所述自吸膨胀敷料外表面及所述自吸膨胀敷料外周皮肤的医用贴膜,所述自吸膨胀敷料面向皮肤创面的内表面设有医用防粘隔离膜,或者自吸膨胀敷料面向皮肤创面的内表面及其面向医用贴膜的外表面均设有医用防粘隔离膜。优点包括:设有医用防粘隔离膜能够改善自吸膨胀敷料与创面之间的粘连,且能够防止进入自吸膨胀敷料中的液体有害物质反渗透到创面上起到有害物质与创面隔离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防粘连微负压自吸式护创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创面护理技术。
背景技术
医用敷料在创面护理上广泛应用,尤其是负压式的敷料因其具备能够把创面渗出的水肿液等有害物质自动吸走,减轻了微循环障碍、促进血流供应和细胞增殖从而加快创面愈合,且减轻护理工作负担等诸多优点,负压式的敷料面世以来一直备受欢迎。虽然敷料多数是采用PVA原料制备而成,其对创面的粘度相比其他敷料材料减小很多,但是创面因皮肤受损,对外界刺激极为敏感,敷料与创面之间始终会有粘连的情况,而且创面护理期间,敷料贴上创面后到更换敷料之前,创面与敷料之间并不是完全静止的,护理人员会对创面的液体有害物质引流及清洗创面引流等操作,敷料虽然被贴膜固定但依然难以避免在创面上发生轻微的摩擦,同样地更换敷料时也难以保证敷料完全不被影响不会对创面造成摩擦。因此,解决敷料与创面之间的粘连、摩擦问题对减轻病人痛苦、加快创面愈合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粘连微负压自吸式护创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敷料与创面难以避免发生粘连、摩擦等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粘连微负压自吸式护创系统,包括位于皮肤创面上的自吸膨胀敷料、覆盖所述自吸膨胀敷料外表面及所述自吸膨胀敷料外周皮肤的医用贴膜,
所述自吸膨胀敷料面向皮肤创面的内表面设有医用防粘隔离膜,或者自吸膨胀敷料面向皮肤创面的内表面及其面向医用贴膜的外表面均设有医用防粘隔离膜。
进一步地,所述自吸膨胀敷料遍布贯穿其内表面和外表面的抽吸孔,所述医用防粘隔离膜上设有透孔,位于自吸膨胀敷料覆盖区域的透孔与所述抽吸孔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抽吸孔的横截面呈“~”状或“H”状或“Z”状或“十”字状,透孔的横截面呈“~”状或“H”状或“Z”状或“十”字状。
进一步地,所述医用贴膜和医用防粘隔离膜的材质是透气不透水的医用半透膜。
进一步地,所述医用半透膜是医用级别的PU薄膜。
进一步地,所述医用贴膜面向自吸膨胀敷料的一面是粘性的;
所述医用防粘隔离膜面向自吸膨胀敷料的一面是粘性的。
进一步地,所述医用贴膜内表面与自吸膨胀敷料外周皮肤表面、自吸膨胀敷料侧面构成真空吸液空间;
医用贴膜内表面与抽吸孔、透孔、皮肤创面构成抽吸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自吸膨胀敷料的内部三维结构呈蜘蛛网状,构成互通的膨胀吸附空间,所述真空吸液空间、抽吸空间通过膨胀吸附空间实现相互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自吸膨胀敷料的原料是PVA。
进一步地,所述自吸膨胀敷料的材料是由自吸膨胀敷料制备方法制备所得的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医用防粘隔离膜的面积等于或略大于自吸膨胀敷料的面积,小于医用贴膜的面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设有医用防粘隔离膜能够改善自吸膨胀敷料与创面之间的粘连,且能够防止进入自吸膨胀敷料中的液体有害物质反渗透到创面上起到有害物质与创面隔离作用。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实施例一内表面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轴测图;
图3是实施例一未膨胀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一发生膨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抽吸孔呈“十”字状的自吸膨胀敷料结构示意图;
图6是抽吸孔呈“Z”字状的自吸膨胀敷料结构示意图;
图7是抽吸孔呈“H”字状的自吸膨胀敷料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二未膨胀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二发生膨胀时的结构示意图。
自吸膨胀敷料1,抽吸孔11,膨胀吸附空间12,医用贴膜2,医用防粘隔离膜3,透孔31,真空吸液空间4,抽吸空间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此以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一
如图1-4所示,一种防粘连微负压自吸式护创系统,包括位于皮肤创面上的自吸膨胀敷料1、覆盖所述自吸膨胀敷料1外表面及所述自吸膨胀敷料1外周皮肤的医用贴膜2,
所述自吸膨胀敷料1面向皮肤创面的内表面设有医用防粘隔离膜3。
所述自吸膨胀敷料1遍布贯穿其内表面和外表面的抽吸孔11,所述医用防粘隔离膜3上设有透孔31,位于自吸膨胀敷料1覆盖区域的透孔31与所述抽吸孔11匹配。
所述抽吸孔11的横截面呈“~”状,透孔31的横截面呈“~”状。或者如图5-7所示,所述抽吸孔11的横截面呈“十”字状或“Z”状或“H”状,透孔31的横截面呈“十”字状或“Z”状或“H”状。
所述医用贴膜2和医用防粘隔离膜3的材质是透气不透水的医用半透膜。
所述医用半透膜是医用级别的PU薄膜。
所述医用贴膜2面向自吸膨胀敷料1的一面是粘性的;
所述医用防粘隔离膜3面向自吸膨胀敷料1的一面是粘性的。
所述医用贴膜2内表面与自吸膨胀敷料1外周皮肤表面、自吸膨胀敷料1侧面构成真空吸液空间4;
医用贴膜2内表面与抽吸孔11、透孔31、皮肤创面构成抽吸空间5。
所述自吸膨胀敷料1的内部三维结构呈蜘蛛网状,构成互通的膨胀吸附空间12,所述真空吸液空间4、抽吸空间5通过膨胀吸附空间12实现相互连通。
所述医用防粘隔离膜3的面积等于或略大于自吸膨胀敷料1的面积,小于医用贴膜2的面积。
自吸膨胀敷料1可以采购市面上的PVA敷料,也可以按如下自吸膨胀敷料制备方法自制自吸膨胀敷料1,步骤包括:
(1)取1份聚乙烯醇、12份纯化水于95℃-100℃搅拌混合2-3小时;
(2)步骤(1)所得溶液降温至70-75℃,把0.5份淀粉颗粒和1份交联剂甲醛溶液混合后加入70-75℃的步骤(1)所得溶液中搅拌1分钟,降温至65℃依次加入1份淀粉溶液、2份催化剂盐酸搅拌5-10分钟;
(3)上一步所得物料倒入模具放入烤箱48-53℃,优选50℃,烘烤24-36小时出模,得到内部三维结构呈蜘蛛网状的半成品;
(4)纯化水洗半成品;
(5)干燥压缩得到自吸膨胀敷料;
得到自吸膨胀敷料1后,将其内表面粘上医用防粘隔离膜3,然后打孔,使自吸膨胀敷料1遍布贯穿其内、外表面的抽吸孔11,医用防粘隔离膜3遍布透孔31,然后裁切成产品规格;或者打孔和裁切同步进行。
使用时,把自吸膨胀敷料1覆盖创面,撕开医用贴膜2的保护层,将医用贴膜2粘在自吸膨胀敷料1及自吸膨胀敷料1外周皮肤上,再撕开医用贴膜2的背衬层即可完成自吸膨胀敷料1固定的固定操作。自吸膨胀敷料1吸收创面渗出的液体后会膨胀升高,真空吸液空间4、抽吸空间5、膨胀吸附空间12变大形成负压,创面的液体、污垢等有害物质继续被自吸膨胀敷料1吸收,并保存在自吸膨胀敷料1内部,因医用防粘隔离膜3是半透膜,自吸膨胀敷料1内部的液体有害物质不会反渗透到创面上,创面能够维持适当湿度、消肿,促进创面血液循环,为创面提供更好的愈合条件。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如图8-9所示,自吸膨胀敷料1面向皮肤创面的内表面及其面向医用贴膜2的外表面均设有医用防粘隔离膜3。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设置PU材质的医用防粘隔离膜后,能够防止创面与自吸膨胀敷料发生粘连,能够防止进入自吸膨胀敷料中的液体有害物质反渗透到创面上起到有害物质与创面隔离作用,能够很大程度减轻经过干燥压缩处理的自吸膨胀敷料刚敷上敏感的创面时的轻微不适感;自吸膨胀敷料1的内外两表面都设有医用防粘隔离膜,方便护理人员拿取任一表面敷上创面。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防粘连微负压自吸式护创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位于皮肤创面上的自吸膨胀敷料、覆盖所述自吸膨胀敷料外表面及所述自吸膨胀敷料外周皮肤的医用贴膜,
所述自吸膨胀敷料面向皮肤创面的内表面设有医用防粘隔离膜,或者自吸膨胀敷料面向皮肤创面的内表面及其面向医用贴膜的外表面均设有医用防粘隔离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粘连微负压自吸式护创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吸膨胀敷料遍布贯穿其内表面和外表面的抽吸孔,所述医用防粘隔离膜上设有透孔,位于自吸膨胀敷料覆盖区域的透孔与所述抽吸孔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粘连微负压自吸式护创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抽吸孔的横截面呈“~”状或“H”状或“Z”状或“十”字状,透孔的横截面呈“~”状或“H”状或“Z”状或“十”字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粘连微负压自吸式护创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医用贴膜和医用防粘隔离膜的材质是透气不透水的医用半透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粘连微负压自吸式护创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医用半透膜是医用级别的PU薄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粘连微负压自吸式护创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医用贴膜面向自吸膨胀敷料的一面是粘性的;
所述医用防粘隔离膜面向自吸膨胀敷料的一面是粘性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粘连微负压自吸式护创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医用贴膜内表面与自吸膨胀敷料外周皮肤表面、自吸膨胀敷料侧面构成真空吸液空间;
医用贴膜内表面与抽吸孔、透孔、皮肤创面构成抽吸空间;所述自吸膨胀敷料的内部三维结构呈蜘蛛网状,构成互通的膨胀吸附空间,所述真空吸液空间、抽吸空间通过膨胀吸附空间实现相互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粘连微负压自吸式护创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吸膨胀敷料的原料是PVA。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一种防粘连微负压自吸式护创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吸膨胀敷料的材料是由自吸膨胀敷料制备方法制备所得的医用级别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粘连微负压自吸式护创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医用防粘隔离膜的面积等于或略大于自吸膨胀敷料的面积,小于医用贴膜的面积。
CN202221233795.7U 2022-05-23 2022-05-23 一种防粘连微负压自吸式护创系统 Active CN2175934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33795.7U CN217593430U (zh) 2022-05-23 2022-05-23 一种防粘连微负压自吸式护创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33795.7U CN217593430U (zh) 2022-05-23 2022-05-23 一种防粘连微负压自吸式护创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93430U true CN217593430U (zh) 2022-10-18

Family

ID=835697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233795.7U Active CN217593430U (zh) 2022-05-23 2022-05-23 一种防粘连微负压自吸式护创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9343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96586A (zh) * 2022-05-23 2022-07-29 广州华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粘连微负压自吸式护创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96586A (zh) * 2022-05-23 2022-07-29 广州华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粘连微负压自吸式护创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593430U (zh) 一种防粘连微负压自吸式护创系统
CN114796586A (zh) 一种防粘连微负压自吸式护创系统
CN212234957U (zh) 一种输液敷贴
CN111388743B (zh) 一种适用于哺乳期妇女的乳保创口贴及其制备方法
CN202682163U (zh) 一种双层水胶体医用敷料
CN202637277U (zh) 一种复合型水凝胶敷料
EP1267763B1 (en) Novel wound dressing, process of manufacture and useful articles thereof
CN105749325A (zh) 一种医用硅凝胶敷料及其制造方法
CN114632184A (zh) 一种自动吸收膨胀敷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KR100644377B1 (ko) 신축성을 가지는 지지필름
CN213883800U (zh) 一种急诊肛肠科手术伤口敷料固定装置
CN202044650U (zh) 一种穴位敷贴
CN212547387U (zh) 可减少更换次数的组合敷料
CN209751381U (zh) 一种预防静脉炎的泡沫敷料
CN207627486U (zh) 一种医用防疤痕敷料
CN218792762U (zh) 一种水胶体敷料
CN204840393U (zh) 一种可视性护创敷料
CN219847088U (zh) 一种透气型水胶体敷贴
CN210644332U (zh) 一种生肌象皮膏棉片敷料
CN218279959U (zh) 一种新型聚氨酯泡沫敷料
CN209916752U (zh) 一种改进型远红外贴膏
CN210542059U (zh) 一种新型透气胶贴
CN219743385U (zh) 一种装载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的穿刺贴
CN218870660U (zh) 一种用于伤口恢复的藻酸盐敷料
CN216754793U (zh) 一种防水创可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