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93329U - 一种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及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及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93329U
CN217593329U CN202220416990.7U CN202220416990U CN217593329U CN 217593329 U CN217593329 U CN 217593329U CN 202220416990 U CN202220416990 U CN 202220416990U CN 217593329 U CN217593329 U CN 2175933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assembly
electrically connected
control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41699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Weiyo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Weiyo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Weiyo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Weiyo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41699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933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933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933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及其系统,包括上壳体、下壳体、配置在下壳体后端的控制机构、配置在上壳体表面的面板组件、配置在下壳体内部的充气机构、配置在下壳体前端的连接组件和套筒机构;上下壳体卡合连接,控制机构与面板组件电气连接,控制机构与充气机构电气连接,充气机构通过连接组件与套筒机构连接;套筒机构包括包裹腿部、腰部、手臂的第一套筒组件、第二套筒组件和第三套筒组件,第一套筒组件、第二套筒组件和第三套筒组件分别包括第一套筒、第二套筒、第三套筒和配置在套筒内部的多个套筒气囊,套筒组件内部的套筒气囊相互独立且不连通。旨在解决现有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存在按摩模式单一,难以对特定点充放气控制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及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又名气压式循环促进仪或气压式肢体血液循环治疗仪,是国际公认的治疗肢体淋巴水肿、静脉回流不畅、促进血液循环、血液抗凝的仪器。应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对病肢进行循序加压,在加快静脉血液和淋巴组织液回流的过程中,可迅速地将淋巴液及静脉血液驱向肢体近心端,减低了肢端组织内压力,在气体排空的时间内,动脉供血迅速增强,这样就迅速改善肢体组织的供血供氧,并使代谢产物和炎性致痛物质得以清除;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在缓解肢体水肿,预防偏瘫、截瘫及瘫痪等长期卧床或制动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以及解除肌肉疲劳、缓解疼痛等方面均有明显疗效。
现有的空气波压力治疗仪产品,主要由气泵、导气管及气囊套筒等结构组成,其通过气泵输出脉动气流,脉动气流经导气管给气囊套筒进行充气,并可根据事先设定好的高中低压力值,控制主机对套筒充气后,各气囊内形成一定的压力,当第一个气囊充气完后放气,然后第二个气囊充气后放气,继而第三个、第四个依次充气放气,循环按摩,按摩模式单一;且气囊套筒按摩部位不能选择关闭,压力和时间都是通过旋钮机械调节的,而套筒为大气囊结构,由于分组少、气囊大,可独立控制气囊的面积较大,从而变换按摩着力点的面积也较大,因此影响了按摩效果,也难以实现对特定点的充气或放气控制,因此不能适应特殊护理要求。
有鉴于此,提出本申请。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及其系统,能有效解决现有的空气波压力治疗仪产品存在按摩模式单一,按摩效果差以及难以实现对特定点进行充气或放气控制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包括上壳体、下壳体、配置在所述下壳体后端的控制机构、配置在所述上壳体表面的面板组件、配置在所述下壳体内部的充气机构、配置在所述下壳体前端的连接组件以及套筒机构;
其中,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卡合连接,所述控制机构的输入端与所述面板组件的输出端电气连接,所述控制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充气机构电气连接,所述充气机构通过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套筒机构连接;
其中,所述套筒机构包括用于包裹腿部的第一套筒组件、用于包裹腰部的第二套筒组件以及用于包裹手臂的第三套筒组件,所述第一套筒组件包括第一套筒以及均匀配置在第一套筒内部的多个套筒气囊,所述第二套筒组件包括第二套筒以及均匀配置在第二套筒内部的多个套筒气囊,所述第三套筒组件包括第三套筒以及均匀配置在第三套筒内部的多个套筒气囊,所述充气机构配置为通过所述连接组件与每一所述套筒气囊的进气孔连接,其中,所述套筒组件内部的每一所述套筒气囊相互独立且不连通。
优选地,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控制芯片以及电源组件,所述电源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芯片的输入端电气连接,所述控制芯片的输出端与所述充气机构电气连接。
优选地,所述控制芯片的型号为STC15W4K56S4。
优选地,所述电源组件包括降压模块以及电池,所述电池的输出端与所述降压模块的输入端电气连接,所述降压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芯片的输入端电气连接。
优选地,所述套筒机构还包括压力感应组件,所述压力感应组件包括配置在所述第一套筒组件上的第一压力感应器,配置在所述第二套筒组件上的第二压力感应器,配置在所述第三套筒组件上的第三压力感应器,所述压力感应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机构的输入端电气连接,所述压力感应组件的输入端与所述套筒气囊的输出端电气连接。
优选地,所述充气机构包括配置在所述下壳体中心部的气泵、配置在所述下壳体左端的第一电磁阀组件以及配置在所述下壳体右端的第二电磁阀组件,所述气泵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机构的控制端电气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组件的控制端和所述第二电磁阀组件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机构的控制端电气连接,所述气泵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磁阀组件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二电磁阀组件的输入端电气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组件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电磁阀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连接组件的输入端电气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配置在所述下壳体的前端的气嘴以及多个输气管,所述气嘴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磁阀组件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电磁阀组件的输出端电气连接,每一所述输气管的一端与所述气嘴的输出端连接,每一所述输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套筒气囊的进气孔连接。
优选地,所述面板组件包括触摸按键驱动单元以及LED驱动单元,所述触摸按键驱动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机构的输入端电气连接,所述LED驱动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机构的输出端电气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2.4G无线遥控器,所述2.4G无线遥控器能够与所述控制机构进行无线通信。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系统,包括终端以及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所述终端与所述控制机构无线通信,用于发送与接收所述控制机构的数据。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及其系统,通过遥控或者面板按键发送指令给控制机构,控制机构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对充气机构进行控制,充气机构产生的气体会通过连接组件传输至套筒机构,气囊充放气可对肢体进行按摩,从而解决现有的空气波压力治疗仪产品存在按摩模式单一,按摩效果差以及难以实现对特定点进行充气或放气控制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及其系统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及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的套筒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的降压模块的电路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的压力检测电路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的气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的第一电磁阀组件和第二电磁阀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的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的充气机构的电路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的面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的LED驱动单元的电路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的触摸按键驱动单元的电路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的2.4G高频无线遥控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包括上壳体1、下壳体2、配置在所述下壳体2后端的控制机构3、配置在所述上壳体1表面的面板组件4、配置在所述下壳体2内部的充气机构5、配置在所述下壳体2前端的连接组件6以及套筒机构7;
其中,所述上壳体1与所述下壳体2卡合连接,所述控制机构3的输入端与所述面板组件4的输出端电气连接,所述控制机构3的输出端与所述充气机构5电气连接,所述充气机构5通过所述连接组件6与所述套筒机构7连接;
其中,所述套筒机构7包括用于包裹腿部的第一套筒组件71、用于包裹腰部的第二套筒组件72以及用于包裹手臂的第三套筒组件73,所述第一套筒组件71包括第一套筒以及均匀配置在第一套筒内部的多个套筒气囊,所述第二套筒组件72包括第二套筒以及均匀配置在第二套筒内部的多个套筒气囊,所述第三套筒组件73包括第三套筒以及均匀配置在第三套筒内部的多个套筒气囊,所述充气机构5配置为通过所述连接组件6与每一所述套筒气囊的进气孔连接,其中,所述套筒组件内部的每一所述套筒气囊相互独立且不连通。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提供了多达八种工作模式,可单独设置每个气囊的不同压力值,每一所述套筒气囊都可独立关闭零压力跳过,避开伤口部位受压,在缓解肢体水肿,预防偏瘫、截瘫及瘫痪等长期卧床或制动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以及解除肌肉疲劳、缓解疼痛等方面均有明显疗效。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者可通过遥控或者面板按键发送指令给所述控制机构3,所述控制机构3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对所述充气机构5进行控制,所述充气机构5产生的气体会通过所述连接组件6传输至所述套筒机构7,气囊进行充放气实现对肢体进行按摩。
请参阅图6,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机构3包括控制芯片31以及电源组件32,所述电源组件32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芯片31的输入端电气连接,所述控制芯片31的输出端与所述充气机构电气连接。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芯片31的型号可以为STC15W4K56S4,其中,所述电源组件32包括降压模块321以及电池322,所述电池322的输出端与所述降压模块321的输入端电气连接,所述降压模块321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芯片31的输入端电气连接。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充气机构5需要使用12V的工作电压,但所述控制芯片31只需要使用5V的工作电压,为了不影响所述充气机构5和所述控制芯片31的正常使用,需要在所述控制芯片31与所述电池322之间连接一个降压模块321,将电压降至5V供所述控制芯片31使用。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其他类型结构的控制机构3,这里不做具体限定,但这些方案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请参阅图7,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套筒机构7还包括压力感应组件,所述压力感应组件包括配置在所述第一套筒组件上的第一压力感应器,配置在所述第二套筒组件上的第二压力感应器,配置在所述第三套筒组件上的第三压力感应器,所述压力感应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机构3的输入端电气连接,所述压力感应组件的输入端与所述套筒气囊的输出端电气连接。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可单独设置每一所述套筒气囊的不同压力值,所述压力感应组件会对相应的套筒气囊进行实时压力监测,将监测到的压力值传输至所述控制机构3,并显示在所述面板组件4上,将监测到的压力值与预设的压力值进行比较,当实时压力值低于设定压力值时自动进行补压,直到达到设定压力值后自动停止加压,以保障气囊压力值在设定在安全范围内。
请参阅图8至图11,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充气机构5包括配置在所述下壳体2中心部的气泵51、配置在所述下壳体2左端的第一电磁阀组件52以及配置在所述下壳体2右端的第二电磁阀组件53,所述气泵51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机构3的控制端电气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组件52的控制端和所述第二电磁阀组件53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机构3的控制端电气连接,所述气泵51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磁阀组件52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二电磁阀组件53的输入端电气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组件52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电磁阀组件53的输出端与所述连接组件6的输入端电气连接。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6包括配置在所述下壳体2的前端的气嘴61以及多个输气管62,所述气嘴61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磁阀组件52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电磁阀组件53的输出端电气连接,每一所述输气管62的一端与所述气嘴61的输出端连接,每一所述输气管62的另一端与所述套筒气囊的进气孔连接。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分别提供了腿部、腰部和手臂的气囊套筒,可根据使用者的需求为气囊充放气达到多部位按摩效果,对气囊套筒采用横置小面积分割的方式,将套筒分割为多独立气室,独立气室不连通,每个气室都有一个进气孔,小面积的气室充放气可对肢体小面积局部进行按摩,循环按压的部位更为密集,从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达到特殊护理需求,使用者的使用体验更舒适。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气泵51所产生的气体通过内接底壳输送到外接出气咀,再经过所述输气管62对套筒进行充放气,所述气泵51上还配置有过滤盖,过滤盖上装有过滤棉,所述气泵51启动吸取空气时,空气经过过滤棉起到清洁气体的作用,同时也可避免灰尘进入所述气泵51中,所述气嘴61放置在壳体内部,连接上所述气嘴61内接并加盖气嘴盖片,可以防尘、防水、防漏气。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磁阀组件52可以包括6联保压电磁阀521、6联电磁阀转接气咀522、右边6联3通电磁阀523以及固定空气波电磁阀铁片524,先将6联电磁阀转接气咀522一头穿入6联保压电磁阀521,另一头穿入右边6联3通电磁阀523,将电磁阀铁片用螺丝锁紧在电磁阀上,然后将透明硅胶管一头穿入右边6联3通电磁阀523,另一头穿入气咀内接,然后将电磁阀用螺丝锁紧固定在底壳上,保证所述第一电磁阀组件52与所述气泵51之间的连接。其中,所述第二电磁阀组件53的配置和工作原理与所述第一电磁阀组件52相同。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其他类型结构的充气机构5和连接组件6,这里不做具体限定,但这些方案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其他类型结构的电磁阀,这里不做具体限定,但这些方案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请参阅图12,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面板组件4包括触摸按键驱动单元41以及LED驱动单元42,所述触摸按键驱动单元41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机构3的输入端电气连接,所述LED驱动单元42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机构3的输出端电气连接。
请参阅图13至图14,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触摸按键驱动单元41可以使用XW09A芯片和XW12A芯片驱动组成的29位触摸按键,可设置保压时间,充气间隔时间、定时时间、气囊开关、屈伸力度、开始暂停、模式切换等功能;所述LED驱动单元42可以为多颗LED灯珠与多位数码管显示定时时间、伸屈力度、工作模式、保压时间、充气时间间隔以及按键背景灯,LED灯珠与数码管可以由驱动芯片TM1650驱动。
在本实施例中,面板上集成了所有的功能及设置,包括时间设置、压力设置、单腔调压设置、防误触模式设置、单腔保压时间设置、循环间隔时间设置、工作模式设置、按摩部位设置以及按摩模式选择及开关机与暂停/启动功能,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来进行选择,达到最适合自己的按摩体验;当气囊充气达到设定压力后持续保压时间可调,每个循环充气间隔时间可通过所述触摸按键驱动单元41进行控制,设置好相应参数后,所述面板组件4会自动锁定,防止使用者因误触屏幕导致将已设定好的参数调乱,并可根据使用者的使用喜好通过所述面板组件4自行调节压力值,提升使用舒适度,还可通过所述面板组件4调节定时时间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其中,所述面板组件4上还配置有导光棉,导光棉用于将控制板上的LED光源光线折射出来,在面板的相应位置进行显示,面板上丝印了控制板具有的所有功能,用户通过面板介质,可对功能一目了然。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其他类型结构的面板组件4,这里不做具体限定,但这些方案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请参阅图15,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还包括2.4G无线遥控器8,所述2.4G无线遥控器8能够与所述控制机构3进行无线通信。
需要说明的是,日常生活中常使用的无线遥控器多为无线红外遥控器,这种遥控器成本低,实用性强,但不能随便转换角度的进行遥控控制,也不能存在遮挡的情况。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所述2.4G高频无线遥控器8具有功耗低,传输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空中通讯速率高的特点,相比于传统的红外无线式遥控器,所述2.4G高频无线遥控器8摆脱了指向性的问题,可在屋内任意角度的对设备进行遥控,而不用担心设备无法接收到信号的问题;另外2.4GHz的信号传输带宽更大,这就允许遥控器进行更加复杂的操作,比如语音以及体感操作等,这让遥控器的体验更加出色。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其他类型结构的无线遥控器,这里不做具体限定,但这些方案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系统,包括终端以及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所述终端与所述控制机构3无线通信,用于发送与接收所述控制机构3的数据。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下壳体、配置在所述下壳体后端的控制机构、配置在所述上壳体表面的面板组件、配置在所述下壳体内部的充气机构、配置在所述下壳体前端的连接组件以及套筒机构;
其中,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卡合连接,所述控制机构的输入端与所述面板组件的输出端电气连接,所述控制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充气机构电气连接,所述充气机构通过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套筒机构连接;
其中,所述套筒机构包括用于包裹腿部的第一套筒组件、用于包裹腰部的第二套筒组件以及用于包裹手臂的第三套筒组件,所述第一套筒组件包括第一套筒以及均匀配置在第一套筒内部的多个套筒气囊,所述第二套筒组件包括第二套筒以及均匀配置在第二套筒内部的多个套筒气囊,所述第三套筒组件包括第三套筒以及均匀配置在第三套筒内部的多个套筒气囊,所述充气机构配置为通过所述连接组件与每一所述套筒气囊的进气孔连接,其中,所述套筒组件内部的每一所述套筒气囊相互独立且不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控制芯片以及电源组件,所述电源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芯片的输入端电气连接,所述控制芯片的输出端与所述充气机构电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芯片的型号为STC15W4K56S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组件包括降压模块以及电池,所述电池的输出端与所述降压模块的输入端电气连接,所述降压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芯片的输入端电气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机构还包括压力感应组件,所述压力感应组件包括配置在所述第一套筒组件上的第一压力感应器,配置在所述第二套筒组件上的第二压力感应器,配置在所述第三套筒组件上的第三压力感应器,所述压力感应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机构的输入端电气连接,所述压力感应组件的输入端与所述套筒气囊的输出端电气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机构包括配置在所述下壳体中心部的气泵、配置在所述下壳体左端的第一电磁阀组件以及配置在所述下壳体右端的第二电磁阀组件,所述气泵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机构的控制端电气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组件的控制端和所述第二电磁阀组件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机构的控制端电气连接,所述气泵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磁阀组件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二电磁阀组件的输入端电气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组件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电磁阀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连接组件的输入端电气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配置在所述下壳体的前端的气嘴以及多个输气管,所述气嘴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磁阀组件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电磁阀组件的输出端电气连接,每一所述输气管的一端与所述气嘴的输出端连接,每一所述输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套筒气囊的进气孔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组件包括触摸按键驱动单元以及LED驱动单元,所述触摸按键驱动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机构的输入端电气连接,所述LED驱动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机构的输出端电气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2.4G无线遥控器,所述2.4G无线遥控器能够与所述控制机构进行无线通信。
10.一种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终端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所述终端与所述控制机构无线通信,用于发送与接收所述控制机构的数据。
CN202220416990.7U 2022-02-28 2022-02-28 一种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及其系统 Active CN2175933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16990.7U CN217593329U (zh) 2022-02-28 2022-02-28 一种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及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16990.7U CN217593329U (zh) 2022-02-28 2022-02-28 一种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及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93329U true CN217593329U (zh) 2022-10-18

Family

ID=835632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416990.7U Active CN217593329U (zh) 2022-02-28 2022-02-28 一种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及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933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19888Y (zh) 便携式颈椎治疗仪
CN104622674A (zh) 一种空气波压力治疗仪
CN102920031B (zh) 一种经络按摩背心
CN203169547U (zh) 一种智能双臂远程缺血预适应训练仪
CN108095874A (zh) 一种用于治疗外耳廓瘢痕疙瘩的压力装置
CN109806130A (zh) 一种加压加温腹部按摩装置
CN217593329U (zh) 一种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及其系统
KR100424930B1 (ko) 다기능 뇌혈류 개선장치
CN111789751A (zh) 一种空气压力治疗仪及控制方法
CN209107892U (zh) 充气式腰部按摩垫
KR20090004859U (ko) 다수인이 동시에 사용가능한 건강 증진 기기
CN215841089U (zh) 一种眼部按摩仪
CN213697867U (zh) 一种适于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四肢磁振热气压循环治疗仪
CN210186012U (zh) 一种加压加温腹部按摩装置
CN219307320U (zh) 一种实时检测数据显示空气波压力治疗系统
CN211962547U (zh) 一种蓝牙版眼保仪
CN220877253U (zh) 一种空气波康复治疗设备
CN219207146U (zh) 一种电动压脉带
CN219721199U (zh) 一种气动式手部伸屈康复训练仪及其系统
WO2015039489A1 (zh) 减肥护理器
CN217430425U (zh) 带血液检测和温度监测的四肢按摩式物理康复治疗设备
CN216366321U (zh) 一种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的隐藏结构
CN212282125U (zh) 一种具有多腔气室的直流型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及控制系统
CN219332179U (zh) 一种围术期下肢加温加压装置
CN218391603U (zh) 带有远红外热疗功能的动静脉脉冲气压治疗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