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88785U - 二段式联动按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二段式联动按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588785U CN217588785U CN202221610639.8U CN202221610639U CN217588785U CN 217588785 U CN217588785 U CN 217588785U CN 202221610639 U CN202221610639 U CN 202221610639U CN 217588785 U CN217588785 U CN 21758878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key
- linkage
- switch
- connecting rod
- linkage assemb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二段式联动按键及电子设备,用于设置在按键基座上,二段式联动按键包括按键本体、联动组件、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联动组件的一端朝向第一开关,另一端朝向第二开关,按键本体设置在联动组件的一端,联动组件用于与按键基座转动连接,以使按键本体在受到按压力以朝向第一开关移动的过程中带动联动组件相对于按键基座转动,并使联动组件的另一端朝向第二开关移动;联动组件相对于按键基座转动至第一角度时,按键本体与第一开关抵接,转动至第二角度时,联动组件的另一端与第二开关抵接;第一角度小于或大于第二角度,以通过联动组件转动不同的角度,实现不同开关的开启,实现了多级联动控制的效果,从而能够减少设备上的按键数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机械式按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段式联动按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对于市面上的电子设备来说,设备的小型化、轻薄化成为发展趋势,设备上的机械按键也需要朝向更加简化的形式进行改进。例如目前的手机、平板等小型电子产品的机械按键已经由正面进化为侧向按键。
然而,设备的侧面区域有限,按键数量越多,对于设备侧面的设置要求也就越高,并且,按键数量较多不仅影响设备的美观性,同时还会对设备的防水密封性能也带来更大的设置难度和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二段式联动按键及电子设备。
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二段式联动按键,用于设置在按键基座上,所述二段式联动按键包括按键本体、联动组件、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
所述联动组件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一开关设置,所述按键本体设置在所述联动组件的一端处,所述联动组件的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二开关设置,所述联动组件用于与所述按键基座转动连接,以使所述按键本体在受到按压力以朝向所述第一开关移动的过程中带动所述联动组件相对于所述按键基座转动,并使所述联动组件的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二开关移动;
所述联动组件相对于所述按键基座转动至第一角度时,所述按键本体与所述第一开关抵接,所述联动组件相对于所述按键基座转动至第二角度时,所述联动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抵接;
所述第一角度小于所述第二角度,或者所述第一角度大于所述第二角度。
可选的,所述联动组件的另一端具有按压件,所述按压件朝向所述第二开关,所述联动组件相对于所述按键基座转动至第二角度时,所述按压件与所述第二开关抵接。
可选的,所述联动组件包括相互交叉设置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的交叉处穿设有转轴,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之间通过所述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用于与所述按键基座连接;
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均与所述按键本体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均与所述按压件滑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按键本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靠近所述按键本体的两端设置,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至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至所述第二连接部;
所述第一连接部上具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滑槽,所述第二连接部上具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滑槽。
可选的,所述按键本体上设置有第一按压柱,所述第一按压柱设置在所述按键本体的一侧并朝向所述第一开关的方向的设置,所述第一按压柱位于所述按键本体的中部或者靠近中间的位置处。
可选的,所述第一角度小于所述第二角度;
所述二段式联动按键还包括弹性件,所述第一按压柱与所述按键本体之间通过所述弹性件连接,以使所述联动组件相对于所述按键基座转动至第一角度后,所述联动组件继续相对于所述按键基座旋转。
可选的,所述按压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滑槽和第四滑槽,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三滑槽,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滑动连接于所述第四滑槽。
可选的,所述按压件上设置有第二按压柱,所述第二按压柱设置在所述按压件的朝向所述第二开关的一侧,所述第二按压柱位于所述按压件的中部或者靠近中间的位置处。
可选的,所述联动组件还包括用于对所述联动组件提供弹性恢复力的扭簧,所述扭簧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之间。
第二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按键基座,所述按键基座上设置有上述的二段式联动按键。
本公开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公开提供的二段式联动按键及电子设备通过设置按键本体和联动组件进行连接,并且按键本体能够驱动联动组件运动,配合按键内部两个开关的设置,从而使在按压按键本体朝向其中一个开关移动以实现触发的过程中能够带动联动组件同步进行移动,并使联动组件能够与其中另一个开关进行触发,通过联动组件转动不同的角度,实现不同开关的开启,实现了仅按压一个按键本体本身即可实现多级联动控制的效果,改变了传统的按键功能单一的缺陷,从而能够减少设备上的按键数量,设备的美观性和防水密封性也能够进一步得到保证。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设置有二段式联动按键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设置有二段式联动按键的电子设备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二段式联动按键的正视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二段式联动按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二段式联动按键的结构爆炸图。
其中,1、按键本体;11、第一连接部;11a、第一滑槽;12、第二连接部;12a、第二滑槽;13、第一按压柱;14、套筒;15、弹性件;2、联动组件;21、第一连杆;22、第二连杆;23、转轴;24、扭簧;3、第一开关;4、第二开关;5、壳体;51、开关固定槽;6、按压件;61、第三滑槽;62、第四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公开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本公开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对于市面上的电子设备来说,设备的小型化、轻薄化逐渐成为发展趋势,设备上的机械按键也需要朝向更加简化的形式进行改进。例如目前的手机、平板等小型电子产品的机械按键已经由正面进化为侧向按键。
然而,设备的侧面区域有限,按键数量越多,对于设备侧面的设置要求也就越高,并且,按键数量较多不仅影响设备的美观性,同时还会对设备的防水密封性能也带来更大的设置难度和风险。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二段式联动按键,其通过设置的联动组件实现按压一个按键本体也可实现多级控制的效果,从而能够减少按键数量,保证设备美观性和密封性的效果。具体地,关于该二段式联动按键的具体结构设置方式如下所述:
如图1-7所示,本实施提供一种二段式联动按键,用于设置在按键基座上,其包括按键本体1、联动组件2、第一开关3和第二开关4。
按键本体1具体可为设置在按键基座上的按压键帽,其形状可以为长条形或者块状结构,按键基座上通常设置有用于供按键本体1穿设的按键通孔,按键本体1突出于按键通孔设置,联动组件2、第一开关3、第二开关4等结构设置在按键基座内部,从而方便用户对按键本体1进行按压的同时,方便其他结构的设置并与相应零部件进行电路布设以及电连接。
联动组件2的一端朝向第一开关3设置,按键本体1设置在联动组件2的一端处,联动组件2的另一端朝向第二开关4设置,联动组件2用于与按键基座转动连接,以使按键本体1在受到按压力以朝向第一开关3移动的过程中带动联动组件2相对于按键基座转动,并使联动组件2的另一端朝向第二开关4移动。
联动组件2与按键基座转动连接,即联动组件2能够形成杠杆机构,当其中一端受到作用力时能够带动另一端同时进行移动。对应地,联动组件2的两端分别朝向第一开关3和第二开关4设置,以在转动到一定程度后方便与两个开关进行触发。其中,按键本体1位于联动组件2的一端,也就是说,按键本体1能够朝向第一开关3移动并与第一开关3抵接并触发,同时,联动组件2的另一端也同步向第二开关4的方向移动。
联动组件2相对于按键基座转动至第一角度时,按键本体1与第一开关3抵接,联动组件2相对于按键基座转动至第二角度时,联动组件2的另一端与第二开关4抵接,第一角度小于第二角度,或者第一角度大于第二角度。
在联动组件2相对于按键基座转动的过程中,其在转动至第一角度时能够使按键本体1和第一开关3抵接,在转动至第二角度时能够使其另一端与第二开关4抵接,从而实现了转动过程中不同角度状态下不同控制效果的实现。其中,第一角度小于第二角度,则为按键本体1与第一开关3抵接后,联动组件2还能够继续转动,直至其另一端与第二开关4抵接,或者第二角度小于第一角度,即联动组件2的另一端先与第二开关4抵接,并在抵接后继续转动,直至按键本体1与第一开关3抵接。
具体实现时,以第一角度小于第二角度为例进行说明,当用户按压按键本体1时,按键本体1连同联动组件2的一端向第一开关3的方向移动,此时联动组件2的另一端也被带动朝向第二开关4的方向移动,由于第一角度小于第二角度,因此按键本体1先与第一开关3进行抵接,此时第一开关3会被触发。
此时用户若继续按压按键,在第一开关3处于触发的状态下,随着转动角度的增大,联动组件2的另一端继续朝向第二开关4移动,直至与第二开关4抵接,第二开关4被触发,此时则实现了第一开关3和第二开关4均被触发的状态。
这种操作方式,能够通过按压距离的不同实现两种不同的开关触发状态,例如,在按键本体1与第一开关3抵接后,触发控制系统对设备进行音量减小调节,在第一开关3和第二开关4均被触发后,触发控制系统对设备进行音量增大调节。该举例仅为通过上述结构可实现的其中一种方式,对于其他的系统控制,例如开始/暂停操作,均可以通过上述二段式联动按键来实现。
该二段式联动按键通过设置按键本体1和联动组件2进行连接,并且按键本体1能够驱动联动组件2运动,配合按键内部两个开关的设置,从而使在按压按键本体1朝向其中一个开关移动以实现触发的过程中能够带动联动组件2同步进行移动,并使联动组件2能够与其中另一个开关进行触发,通过联动组件2转动不同的角度,实现不同开关的开启,实现了仅按压一个按键本体1本身即可实现多级联动控制的效果,改变了传统的按键功能单一的缺陷,从而能够减少设备上的按键数量,设备的美观性和防水密封性也能够进一步得到保证。
针对上述二段式联动按键,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壳体5和上述的二段式联动按键,用于安装该按键的按键基座可以设置在壳体5上,或者直接通过壳体5形成该按键基座。另外,对于第一开关3和第二开关4的设置,可在壳体5内部对应联动组件2的一端和联动组件2的另一端的移动轨迹上布设第一开关3和第二开关4的设置位置,具体地,可在壳体5上设置开关固定槽51,用于与联动组件2触发的第一开关3和第二开关4通过开关固定槽51固定在壳体5上,并通过FPC排线将开关与其他电子零部件进行对应连接。该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的移动终端设备,也可以为电脑、电视等电子设备,只要不影响上述按键的设置,均可进行应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联动组件2包括相互交叉设置的第一连杆21和第二连杆22,第一连杆21和第二连杆22的交叉处穿设有转轴23,第一连杆21和第二连杆22之间通过转轴23转动连接,转轴23用于与按键基座连接,第一连杆21的一端和第二连杆22的一端均与按键本体1滑动连接,第一连杆21的另一端和第二连杆22的另一端均与按压件6滑动连接。由于对于一些电子设备的侧向按键来说,其通常为条形结构,联动组件2设置为交叉连杆的方式,更容易与条形按键进行连接且方便实现传动。
在本实施例中,可将第一连杆21和第二连杆22设置为相同长度,并且交叉处位于两个连杆的中间位置处,转轴23进一步固定在壳体5上,在按压按键本体1时,按键本体1和联动组件2的另一端均会朝向转轴23的方向移动,因此,可将第一开关3和第二开关4设置在转轴23的两侧,方便联动组件2的两端转动后实现抵接。
为了对第一连杆21和第二连杆22提供恢复作用力,使用户在施加外力后按键本体1回复到初始位置,可在第一连杆21与第二连杆22之间设置扭簧24,用以提供弹性恢复力。具体地,扭簧24可以套设在转轴23上,并且扭簧2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杆21和第二连杆22连接或抵接,以使第一连杆21和第二连杆22之间的角度发生变化时,扭簧24能够被压缩或释放。
对应联动组件2的交叉连杆式的设置,在按键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12,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12分别靠近按键本体1的两端设置,第一连杆21的一端转动连接至第一连接部11,第二连杆22的一端转动连接至第二连接部12,第一连接部11上具有第一滑槽11a,第一连杆21的一端滑动连接于第一滑槽11a,第二连接部12上具有第二滑槽12a,第二连杆22的一端滑动连接于第二滑槽12a。由于在按压按键本体1时,第一连杆21和第二连杆22在转动的同时,第一连杆21的一端和第二连杆22的一端之间的距离会发生变化,因此,需要使第一连杆21的一端与第二连杆22的一端不仅与按键本体1转动连接,还需要第一连杆21与按键本体1之间、第二连杆22与按键本体1之间能够相对滑动,因此,第一滑槽11a和第二滑槽12a的设置,能够进一步保证联动组件2的转动灵活性。
同按键本体1的设置,为了方便联动组件2的另一端与第二开关4进行抵接,该二段式联动按键还包括设置在联动组件2的另一端的按压件6,按压件6朝向第二开关4,联动组件2相对于按键基座转动至第二角度时,按压件6与第二开关4抵接。具体地,按压件6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滑槽61和第四滑槽62,第一连杆21的另一端滑动连接于第三滑槽61,第二连杆22的另一端滑动连接于第四滑槽62。
当第一连杆21和第二连杆22的规格相同,且交叉处位于中间位置处时,按压件6则可设置为与按键本体1相互平行,以使与开关的抵接的效果更好。具体地,可在按键本体1上设置有第一按压柱13,第一按压柱13设置在按键本体1的一侧并朝向第一开关3的方向的设置,第一按压柱13位于按键本体1的中部或者靠近中间的位置处。当按压按键本体1时,按键本体1整体进行移动,第一按压柱13位于按键本体1的中部或者靠近中间的位置处,能够进一步保证按压效果。同理,按压件6上还可设置有第二按压柱,第二按压柱设置在按压件6的朝向第二开关4的一侧,第二按压柱位于按压件6的中部或者靠近中间的位置处。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可以使第一角度小于第二角度,也就是说,当按键本体1与第一开关3抵接并触发后,联动组件2继续转动,直至达到第二角度后,联动组件2的另一端再与第二开关4抵接并触发,因此,可使该二段式联动按键还包括弹性件15,第一按压柱13与按键本体1之间通过弹性件15连接,以使联动组件2相对于按键基座转动至第一角度后,联动组件2继续相对于按键基座旋转。具体地,可在按键本体1的朝向第一开关3的表面设置套筒14,将弹性件15设置在套筒14的底部,第一按压柱13套设在套筒14内,并且其底部与套筒14的底部之间夹设该弹性件15。弹性件15具体可为弹簧。当按压本体与第一开关3抵接后并继续旋转的过程中,弹性件15受到压缩,第一按压柱13朝向套筒14的底部移动,直至联动组件2转动至第二角度后与第二开关4抵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公开。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公开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述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二段式联动按键,用于设置在按键基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段式联动按键包括按键本体(1)、联动组件(2)、第一开关(3)和第二开关(4);
所述联动组件(2)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一开关(3)设置,所述按键本体(1)设置在所述联动组件(2)的一端处,所述联动组件(2)的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二开关(4)设置,所述联动组件(2)用于与所述按键基座转动连接,以使所述按键本体(1)在受到按压力以朝向所述第一开关(3)移动的过程中带动所述联动组件(2)相对于所述按键基座转动,并使所述联动组件(2)的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二开关(4)移动;
所述联动组件(2)相对于所述按键基座转动至第一角度时,所述按键本体(1)与所述第一开关(3)抵接,所述联动组件(2)相对于所述按键基座转动至第二角度时,所述联动组件(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4)抵接;
所述第一角度小于所述第二角度,或者所述第一角度大于所述第二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段式联动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组件(2)的另一端具有按压件(6),所述按压件(6)朝向所述第二开关(4),所述联动组件(2)相对于所述按键基座转动至第二角度时,所述按压件(6)与所述第二开关(4)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段式联动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组件(2)包括相互交叉设置的第一连杆(21)和第二连杆(22),所述第一连杆(21)和所述第二连杆(22)的交叉处穿设有转轴(23),所述第一连杆(21)和所述第二连杆(22)之间通过所述转轴(23)转动连接,所述转轴(23)用于与所述按键基座连接;
所述第一连杆(21)的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杆(22)的一端均与所述按键本体(1)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21)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杆(22)的另一端均与所述按压件(6)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段式联动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12),所述第一连接部(1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12)分别靠近所述按键本体(1)的两端设置,所述第一连杆(21)的一端转动连接至所述第一连接部(11),所述第二连杆(22)的一端转动连接至所述第二连接部(12);
所述第一连接部(11)上具有第一滑槽(11a),所述第一连杆(21)的一端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滑槽(11a),所述第二连接部(12)上具有第二滑槽(12a),所述第二连杆(22)的一端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滑槽(12a)。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段式联动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本体(1)上设置有第一按压柱(13),所述第一按压柱(13)设置在所述按键本体(1)的一侧并朝向所述第一开关(3)的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按压柱(13)位于所述按键本体(1)的中部或者靠近中间的位置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二段式联动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度小于所述第二角度;
所述二段式联动按键还包括弹性件(15),所述第一按压柱(13)与所述按键本体(1)之间通过所述弹性件(15)连接,以使所述联动组件(2)相对于所述按键基座转动至第一角度后,所述联动组件(2)继续相对于所述按键基座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段式联动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件(6)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滑槽(61)和第四滑槽(62),所述第一连杆(21)的另一端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三滑槽(61),所述第二连杆(22)的另一端滑动连接于所述第四滑槽(62)。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段式联动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件(6)上设置有第二按压柱,所述第二按压柱设置在所述按压件(6)的朝向所述第二开关(4)的一侧,所述第二按压柱位于所述按压件(6)的中部或者靠近中间的位置处。
9.根据权利要求3-8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段式联动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组件(2)还包括用于对所述联动组件(2)提供弹性恢复力的扭簧(24),所述扭簧(24)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杆(21)与所述第二连杆(22)之间。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5)和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按键基座,所述按键基座上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段式联动按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610639.8U CN217588785U (zh) | 2022-06-23 | 2022-06-23 | 二段式联动按键及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610639.8U CN217588785U (zh) | 2022-06-23 | 2022-06-23 | 二段式联动按键及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588785U true CN217588785U (zh) | 2022-10-14 |
Family
ID=835324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610639.8U Active CN217588785U (zh) | 2022-06-23 | 2022-06-23 | 二段式联动按键及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588785U (zh) |
-
2022
- 2022-06-23 CN CN202221610639.8U patent/CN21758878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3972795B2 (ja) | 開閉装置 | |
US8323040B2 (en) | Docking station with moveable connector for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 |
US8140135B2 (en) |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 |
US20110007465A1 (en) | Open-Close Type Compact Electronic Device | |
CN103545125B (zh) | 触控板的按键控制装置 | |
JP2006202751A (ja) | 入力装置、キー構造およびその弾性機構 | |
CN216812500U (zh) | 铰链结构及电子设备 | |
US20070013682A1 (en) | Electronic device with rotary knob | |
US6680444B1 (en) | Structure of a switch for electronic device | |
CN217588785U (zh) | 二段式联动按键及电子设备 | |
CN113257600B (zh) | 一种按键结构及电子设备 | |
KR101833544B1 (ko) | 휴대용 통신 장치 및 그의 슬라이딩/회전 힌지 장치 | |
US6538222B2 (en) | Push button switch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same | |
CN101715275B (zh) | 可折叠的可携式电子装置 | |
KR100774563B1 (ko) | 휴대폰의 원터치 힌지모듈 | |
KR100976115B1 (ko) | 댐핑 폴더 힌지모듈 | |
KR101004408B1 (ko) | 휴대 단말기용 자동 힌지장치 | |
TWI649773B (zh) | 可用來改變升降式按鍵狀態的樞軸機構及高度調整機構 | |
CN217588758U (zh) | 按键及电子设备 | |
JP2009177343A (ja) | ロータリアンドスライドタイプ携帯端末機用ヒンジモジュール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携帯端末機 | |
CN217485402U (zh) | 按键组件及电子设备 | |
CN216487765U (zh) | 按键机构和电子设备 | |
TW201515041A (zh) | 滑動式按壓開關及具有此滑動式按壓開關之電子裝置 | |
KR100651523B1 (ko) | 단말기의 방향키 장치 | |
CN216486378U (zh) | 鼠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