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86478U - 一种取样装置及取样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取样装置及取样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86478U
CN217586478U CN202121247978.XU CN202121247978U CN217586478U CN 217586478 U CN217586478 U CN 217586478U CN 202121247978 U CN202121247978 U CN 202121247978U CN 217586478 U CN217586478 U CN 2175864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mpling
container
tube
reactant
sampling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24797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世川
周杨清
黄远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Yuanda Shuya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Yuanda Shuya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Yuanda Shuya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Yuanda Shuya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24797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864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864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864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取样装置,所述取样装置用于待取样的容器,所述容器中含有反应物以及位于所述反应物上方的气体,所述取样装置包括:第一取样管,所述第一取样管插入至所述容器的反应物内;以及第二取样管,所述第二取样管插入至所述容器的气体中;当所述取样装置取样时,通过第一取样管取出的反应物中的至少一部分用作样品,通过第一取样管取出的反应物中的剩余部分通过第二取样管返回至容器内;当取样结束后,通过第二取样管抽吸容器内的气体,该气体流经第一取样管,将第一取样管的反应物返回至所述容器。本公开还提供一种取样系统。

Description

一种取样装置及取样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分析仪器用部件,尤其涉及一种取样装置及取样系统。
背景技术
在制药设备中,由于各反应工艺所使用的反应釜均需要在封闭状态下工作,以防止反应釜内部进入空气,影响最终的产品质量,因此,当从反应釜取样时,需要使用密闭取样装置。
现有技术中的密闭取样装置均是通过将取样管插入至所述反应釜内,并且将取样管和反应釜密封的方式来实现取样。但是,这种取样装置在取样过程中,取样管内存在着大量的反应物料,每次取样前,需要将取样管内的物料排出,并抽取最新的物料后,才能实现当次取样,造成了物料的浪费。
生产中的密闭容器一般在罐腹部设置取样口取样。而对于大型设备,其工艺操作面在上层,而取样口又在下层,频繁取样需要操作人员移动距离太远,且不产生任何额外价值,生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取样装置及取样系统。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取样装置,所述取样装置用于待取样的容器,所述容器中含有反应物以及位于所述反应物上方的气体,所述取样装置包括:
第一取样管,所述第一取样管插入至所述容器的反应物内;以及
第二取样管,所述第二取样管插入至所述容器的气体中;
当所述取样装置取样时,通过第一取样管取出的反应物中的至少一部分用作样品,通过第一取样管取出的反应物中的剩余部分通过第二取样管返回至容器内;当取样结束后,通过第二取样管抽吸容器内的气体,该气体流经第一取样管,将第一取样管的反应物返回至所述容器。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取样装置,还包括:
盖板,所述盖板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取样管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插入于所述容器;所述第二取样管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通孔插入于所述容器;
其中,所述第一取样管与所述盖板的第一通孔的内壁面之间密封;所述第二取样管与所述盖板的第二通孔的内壁面之间密封。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取样装置,所述容器开设有取样孔;所述盖板设置于所述容器,用于封闭所述取样孔,并使得所述第一取样管的一端和第二取样管的一端插入于所述容器内。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取样装置,所述取样孔位于所述容器的上端,当所述盖板设置于所述容器时,所述第一取样管和第二取样管从上向下插入所述容器。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取样装置,所述第一取样管插入至所述容器中的一端低于所述第二取样管插入至所述容器中的一端。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取样装置,还包括压板,所述压板设置于所述容器,用于将所述盖板固定于所述容器。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取样装置,所述压板包括两个分离设置的半压板,当将两个分离设置的半压板固定于所述容器时,两个半压板之间间隔设置。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取样装置,所述第一取样管和第二取样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盖板间隔预定距离设置,当不需要从容器取样时,所述第一取样管和第二取样管的另一端均设置有密封盖。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取样系统,其包括上述的取样装置。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取样系统,还包括:
正反泵,所述正反泵用于通过第一取样管将容器内的反应物取出,或者用于通过第二取样管将容器内的空气抽出;以及
取样部,所述取样部用于将正反泵取出的反应物中的至少一部分输送至储存部。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取样系统,所述正反泵包括蠕动泵;所述第一取样管通过第一管路连接于所述取样部;其中,所述蠕动泵挤压所述第一管路实现第一管路内的反应物和/或气体的输送。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取样系统,所述取样部包括:
连接管路,所述连接管路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管路和第二取样管;以及
至少一个分支管路,每一个分支管路与所述连接管路连通;
其中,所述分支管路上设置有取样阀。
当本实用新型的取样系统在日常使用时,保持取样系统处于封闭状态,可以持续使用,在确认长时间不使用后,将蠕动泵管(第一管路)和取样部拆卸,并手工清洗干净,待用。然后用密封盖密封第一取样管和第二取样管与取样部的连接端。
附图说明
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与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其中包括了这些附图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包括在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取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取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具体为:
100取样装置
110第一取样管
120第二取样管
130盖板
140压板
200容器
210反应物
300取样系统
310正反泵
320取样部
321连接管路
322分支管路
323取样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公开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相关内容,而非对本公开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公开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示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实施例将被理解为提供可以在实践中实施本公开的技术构思的一些方式的各种细节的示例性特征。因此,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在不脱离本公开的技术构思的情况下,各种实施方式/实施例的特征可以另外地组合、分离、互换和/或重新布置。
在附图中使用交叉影线和/或阴影通常用于使相邻部件之间的边界变得清晰。如此,除非说明,否则交叉影线或阴影的存在与否均不传达或表示对部件的具体材料、材料性质、尺寸、比例、示出的部件之间的共性和/或部件的任何其它特性、属性、性质等的任何偏好或者要求。此外,在附图中,为了清楚和/或描述性的目的,可以夸大部件的尺寸和相对尺寸。当可以不同地实施示例性实施例时,可以以不同于所描述的顺序来执行具体的工艺顺序。例如,可以基本同时执行或者以与所描述的顺序相反的顺序执行两个连续描述的工艺。此外,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同样的部件。
当一个部件被称作“在”另一部件“上”或“之上”、“连接到”或“结合到”另一部件时,该部件可以直接在所述另一部件上、直接连接到或直接结合到所述另一部件,或者可以存在中间部件。然而,当部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部件“上”、“直接连接到”或“直接结合到”另一部件时,不存在中间部件。为此,术语“连接”可以指物理连接、电气连接等,并且具有或不具有中间部件。
为了描述性目的,本公开可使用诸如“在……之下”、“在……下方”、“在……下”、“下”、“在……上方”、“上”、“在……之上”、“较高的”和“侧(例如,如在“侧壁”中)”等的空间相对术语,从而来描述如附图中示出的一个部件与另一(其它)部件的关系。除了附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空间相对术语还意图包含设备在使用、操作和/或制造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设备被翻转,则被描述为“在”其它部件或特征“下方”或“之下”的部件将随后被定位为“在”所述其它部件或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在……下方”可以包含“上方”和“下方”两种方位。此外,设备可被另外定位(例如,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位处),如此,相应地解释这里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语。
这里使用的术语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不意图是限制性的。如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一个(种、者)”和“所述(该)”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以及它们的变型时,说明存在所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还要注意的是,如这里使用的,术语“基本上”、“大约”和其它类似的术语被用作近似术语而不用作程度术语,如此,它们被用来解释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测量值、计算值和/或提供的值的固有偏差。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取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部放大示意图。
如图1和图2所示的取样装置100,用于待取样的容器200,所述容器200中含有反应物210以及位于所述反应物210上方的气体,所述取样装置100包括:
第一取样管110,所述第一取样管110插入至所述容器200的反应物210内;以及
第二取样管120,所述第二取样管120插入至所述容器200的气体中;
当所述取样装置100取样时,通过第一取样管110取出的反应物210中的至少一部分用作样品,通过第一取样管110取出的反应物210中的剩余部分通过第二取样管120返回至容器200内;当取样结束后,通过第二取样管120抽吸容器200内的气体,该气体流经第一取样管110,将第一取样管110的反应物210返回至所述容器200。
由此,本公开的取样装置100能够有效地避免反应物210的浪费,并且当将反应物210重新输送至容器200内时,也不会造成容器200内的原有反应物的污染,符合GMP防止污染要求。
在本公开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的取样装置100还包括:
盖板130,所述盖板130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取样管110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插入于所述容器200;所述第二取样管120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通孔插入于所述容器200;
其中,所述第一取样管110与所述盖板130的第一通孔的内壁面之间密封;所述第二取样管120与所述盖板130的第二通孔的内壁面之间密封,由此,当将盖板130设置于容器200时,能够使得所述容器依然处于密封状态。
根据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容器200开设有取样孔;所述盖板130设置于所述容器200,用于封闭所述取样孔,并使得所述第一取样管110的一端和第二取样管120的一端插入于所述容器200内,以此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取样管110和第二取样管120进行取样作业。
本公开中,优选地,所述取样孔位于所述容器200的上端,当所述盖板130设置于所述容器200时,所述第一取样管110和第二取样管120从上向下插入所述容器200,由此通过上端取样可以减少取样员的移动距离,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取样也更具代表性。
本公开中,以从上至下的方式插入所述第一取样管110和第二取样管120时,考虑到反应物210位于容器的下部,空气位于容器的上部,因此,所述第一取样管110插入至所述容器200中的一端低于所述第二取样管120插入至所述容器200中的一端。
作为一种实现形式,为实现所述盖板130的固定,所述取样装置100还包括压板140,所述压板140设置于所述容器200,用于将所述盖板130固定于所述容器200。
优选地,所述压板140包括两个分离设置的半压板,当将两个分离设置的半压板固定于所述容器200时,两个半压板之间间隔设置。
所述第一取样管110和第二取样管120的另一端与所述盖板130间隔预定距离设置,当不需要从容器200取样时,所述第一取样管110和第二取样管120的另一端均设置有密封盖。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取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如图3所示,本公开提供一种取样系统300,其包括上述的取样装置100。
在本公开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的取样系统还包括:
正反泵310,所述正反泵310用于通过第一取样管110将容器200内的反应物210取出,或者用于通过第二取样管120将容器200内的空气抽出;以及
取样部320,所述取样部320用于将正反泵310取出的反应物210中的至少一部分输送至储存部。
优选地,所述正反泵310包括蠕动泵;所述第一取样管110通过第一管路连接于所述取样部320;其中,所述蠕动泵挤压所述第一管路实现第一管路内的反应物210和/或气体的输送。
本公开中,所述取样部320包括:
连接管路321,所述连接管路321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管路和第二取样管120;以及
至少一个分支管路322,每一个分支管路322与所述连接管路321连通;
其中,所述分支管路322上设置有取样阀323。
本公开的取样系统在使用时,选择合适的蠕动泵速度,循环5分钟以上,然后打开取样阀取样;先向烧杯中加入5ml样本润洗烧杯,后根据具体测试项目抽取相对应的反应液数量(PH测试20ml,滴定50ml)。
当取样结束后,关闭取样阀323,反转蠕动泵使得管道残留样本(反应液)通过蠕动泵回到容器(反应罐)。
当本实用新型的取样系统在日常使用时,保持取样系统处于封闭状态,可以持续使用,在确认长时间不使用后,将蠕动泵管(第一管路)和取样部拆卸,并手工清洗干净,待用。然后用密封盖密封第一取样管和第二取样管与取样部的连接端。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方式”、“一些实施例/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方式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清楚地说明本公开,而并非是对本公开的范围进行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上述公开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变化或变型,并且这些变化或变型仍处于本公开的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取样装置,所述取样装置用于待取样的容器,所述容器中含有反应物以及位于所述反应物上方的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装置包括:
第一取样管,所述第一取样管插入至所述容器的反应物内;以及
第二取样管,所述第二取样管插入至所述容器的气体中;
当所述取样装置取样时,通过第一取样管取出的反应物中的至少一部分用作样品,通过第一取样管取出的反应物中的剩余部分通过第二取样管返回至容器内;当取样结束后,通过第二取样管抽吸容器内的气体,该气体流经第一取样管,将第一取样管的反应物返回至所述容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盖板,所述盖板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取样管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插入于所述容器;所述第二取样管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通孔插入于所述容器;
其中,所述第一取样管与所述盖板的第一通孔的内壁面之间密封;所述第二取样管与所述盖板的第二通孔的内壁面之间密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开设有取样孔;所述盖板设置于所述容器,用于封闭所述取样孔,并使得所述第一取样管的一端和第二取样管的一端插入于所述容器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孔位于所述容器的上端,当所述盖板设置于所述容器时,所述第一取样管和第二取样管从上向下插入所述容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取样管插入至所述容器中的一端低于所述第二取样管插入至所述容器中的一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板,所述压板设置于所述容器,用于将所述盖板固定于所述容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包括两个分离设置的半压板,当将两个分离设置的半压板固定于所述容器时,两个半压板之间间隔设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取样管和第二取样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盖板间隔预定距离设置,当不需要从容器取样时,所述第一取样管和第二取样管的另一端均设置有密封盖。
9.一种取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之一所述的取样装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取样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正反泵,所述正反泵用于通过第一取样管将容器内的反应物取出,或者用于通过第二取样管将容器内的空气抽出;以及
取样部,所述取样部用于将正反泵取出的反应物中的至少一部分输送至储存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取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反泵包括蠕动泵;所述第一取样管通过第一管路连接于所述取样部;其中,所述蠕动泵挤压所述第一管路实现第一管路内的反应物和/或气体的输送。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取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部包括:
连接管路,所述连接管路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管路和第二取样管;以及
至少一个分支管路,每一个分支管路与所述连接管路连通;
其中,所述分支管路上设置有取样阀。
CN202121247978.XU 2021-06-04 2021-06-04 一种取样装置及取样系统 Active CN2175864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47978.XU CN217586478U (zh) 2021-06-04 2021-06-04 一种取样装置及取样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47978.XU CN217586478U (zh) 2021-06-04 2021-06-04 一种取样装置及取样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86478U true CN217586478U (zh) 2022-10-14

Family

ID=835257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247978.XU Active CN217586478U (zh) 2021-06-04 2021-06-04 一种取样装置及取样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864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193136B2 (ja) 液体の微生物分析用の試料を調製するための装置及び方法
US9433556B2 (en) Multi-vial dispensing
CN105784455A (zh) 萃取结构及液体前处理装置
BR112016014628B1 (pt) unidade de preparação de amostra e dispositivo de preparação de amostra
US11047778B2 (en) Sample preparation device
CN217586478U (zh) 一种取样装置及取样系统
CN214863667U (zh) 一种定量移液管
CN202177536U (zh) 一种带自然沉降装置的液基细胞制片系统的制片辅助设备
CN205084480U (zh) 一种实验室用新型抽滤装置
CN106232829B (zh) 样品制备装置及制备用于无菌测试的样品的方法
CN215026458U (zh) 一种抽滤瓶
CN207440046U (zh) 除氧配液装置
CN115926957A (zh) 一种采集器、细胞分选设备及细胞采集方法
CN106237858B (zh) 一种高通量透析装置
CN210936307U (zh) 一种核磁样品管清洗装置
CN2937147Y (zh) 全封闭无菌过滤培养器
CN219429998U (zh) 培养液取样装置和反应器
CN211045587U (zh) 一种电解液注射装置
CN209906332U (zh) 一种液体分配装置
CN203699879U (zh) 一种用于排空容器的装置
CN113604342A (zh) 一种全自动无菌连接反应器取样单元
CN206163603U (zh) 一种单管道锂电池电解液注液器
CN207085924U (zh) 一种化学教学用实验仪器
CN217155954U (zh) 一种生物反应器的取样装置
CN214076732U (zh) 一种高效型多通道瓶口分液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