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84589U - 一种天然气门站供能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天然气门站供能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84589U
CN217584589U CN202220754527.3U CN202220754527U CN217584589U CN 217584589 U CN217584589 U CN 217584589U CN 202220754527 U CN202220754527 U CN 202220754527U CN 217584589 U CN217584589 U CN 2175845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equipment
heat exchanger
hot water
wate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5452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车明
蔡昊
姜鑫
丁斌
金文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Ga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Ga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Ga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Ga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75452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845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845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845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Landscapes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能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天然气门站供能系统。包括:燃料电池,用于供电和供热水;待服务设备,设有接电口、入水口和回水口;燃气锅炉,与待服务设备入水口和回水口连接,用于为待服务设备供热水;换热装置,用于燃料电池提供的热水与待服务设备用水之间的换热。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充分考虑现有设备,实现多种设备结合供能。

Description

一种天然气门站供能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天然气门站供能系统。
背景技术
本实用新型对于背景技术的描述属于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相关技术,仅仅是用于说明和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不应理解为申请人明确认为或推定申请人认为是本实用新型在首次提出申请的申请日的现有技术。
现有的供能采用市电和燃气锅炉,然而在不同的季节需要的能量不同,造成浪费或者供能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是一种天然气门站供能系统,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充分考虑现有设备,实现多种设备结合供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天然气门站供能系统,包括:
燃料电池,用于供电和供热水;
待服务设备,设有接电口、入水口和回水口;
燃气锅炉,与待服务设备入水口和回水口连接,用于为待服务设备供热水;
换热装置,用于燃料电池提供的热水与待服务设备用水之间的换热。
进一步的,包括:燃料电池,用于供电和供热水,所述的燃料电池设有第二出水口、第一回水口和供电口;
待服务设备,所述的待服务设备设有接电口、第一入水口、第二入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四出水口;
燃气锅炉,所述的燃气锅炉用于供热水,所述的燃气锅炉与燃料电池和市政供电连接,所述的燃气锅炉设有进气口,用于空气和天然气进入,所述的燃气锅炉上设有第三出水口和第二回水口,所述的第三出水口与待服务设备连接;
换热装置,所述的换热装置设有换热器热水进水口、换热器回水出口、换热器热水出口和换热器回水进口;
所述的第一出水口与换热器热水进口连接,所述的换热器回水出口与所述的第一回水口连接,所述的换热器热水出口与第一入水口连接,所述的换热器回水进口与所述的第一出水口连接;所述的第二入水口与所述的第三出水口连接,所述的第四出水口与所述的第二回水口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换热装置为板式换热器。
进一步的,所述的待服务设备包括空调、工艺设备、生活供水设备、采暖设备和办公设备。
进一步的,包括蓄热水罐,所述的蓄热水罐与燃料电池连接。
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利用燃料电池与现有的功能设备共同供能,充分考虑了现有设备,在减少改造成本的前提下实现多种设备共同供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天然气门站供能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介绍,应当理解,实施例是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容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作为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在下述介绍中,术语“第一”、“第二”仅为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下述介绍提供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例,不同实施例之间可以替换或者合并组合,因此本实用新型也可认为包含所记载的相同和/或不同实施例的所有可能组合。因而,如果一个实施例包含特征A、 B、C,另一个实施例包含特征B、D,那么本实用新型也应视为包括含有A、B、C、D的一个或多个所有其他可能的组合的实施例,尽管该实施例可能并未在以下内容中有明确的文字记载。
结合附图1,一种天然气门站供能系统,包括:
燃料电池1,用于供电和供热水;
待服务设备,设有接电口、入水口和回水口;
燃气锅炉3,与待服务设备入水口和回水口连接,用于为待服务设备供热水;
换热装置4,用于燃料电池提供的热水与待服务设备用水之间的换热。
进一步的,包括:燃料电池1,用于供电和供热水,所述的燃料电池设有第二出水口101、第一回水口102和供电口103;
待服务设备,所述的待服务设备设有接电口201、第一入水口202、第二入水口203、第一出水口204和第四出水口205;
燃气锅炉3,所述的燃气锅炉用于供热水,所述的燃气锅炉与燃料电池 1和市政供电连接,所述的燃气锅炉3设有进气口301,用于空气和天然气进入,所述的燃气锅炉上设有第三出水口302和第二回水口303,所述的第三出水302口与待服务设备连接;
换热装置4,所述的换热装置设有换热器热水进水口401、换热器回水出口402、换热器热水出口403和换热器回水进口404;
所述的第一出水口202与换热器热水进口401连接,所述的换热器回水出口402与所述的第一回水口102连接,所述的换热器热水出口403与第一入水口202连接,所述的换热器回水进口404与所述的第一出水口204连接;所述的第二入水口203与所述的第三出水口302连接,所述的第四出水口205 与所述的第二回水口303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换热装置4为板式换热器。
进一步的,所述的待服务设备包括空调206、工艺设备207、生活供水设备209、采暖设备和办公设备208。
进一步的,包括蓄热水罐5,所述的蓄热水罐5与燃料电池1连接。
这里要说明的是,燃料电池1上设有天然气和空气进口104(分别进气),烟气和冷凝器出口105(两个分开的出口)。燃气锅炉上设有排烟口305,用电接口304。
本实用新型利用燃料电池与现有的功能设备共同供能,充分考虑了现有设备,在减少改造成本的前提下实现多种设备共同供能。
某门站设计进、出站参数如表1所示。办公区建筑面积约1200m2。该门站用能主要包括:电(空调、办公设备、饮用水、照明、工艺装置)、气(办公区采暖、工艺区加热),现有供能方式及气、电用量如表2、表3所示。
表1某门站设计进出站参数
压力/MPa 流量/万m<sup>3</sup>/h
进站 10 30
出站 1.6 25
出站 0.4 5
表2门站现有供能方式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795926570000041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795926570000051
表3气、电用量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795926570000052
由表2、表3可见,门站全年对电力有较稳定的需求。门站办公和工艺用热主要是热水,且与燃料电池余热温度匹配。因此,拟采用燃料电池热电联供替代部分市电和燃气锅炉供热。
7.2供能方案
(1)主要设备
门站现有用电来自市电,供热来自燃气锅炉,办公楼制冷由电空调提供。为减少对生产的影响,采用燃料电池对已有门站进行节能改造时,考虑利用现有设备,即利用燃料电池、燃气锅炉、电空调构成门站供能系统。
(2)运行策略
系统电气模式采用发电并网不上网策略。工艺、办公、照明等用电首先由燃料电池发电提供,不足部分由市电提供。当燃料电池装机容量超过用电负荷时,通过调节电池运行负荷率,使电池发电等于门站用电总量;优先使用燃料电池余热,用热不足部分由燃气锅炉提供。但在6-9月份,用热少甚至无需求,这些时段燃料电池余热可考虑洗浴等其它用途。
以上介绍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天然气门站供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燃料电池,用于供电和供热水;
待服务设备,设有接电口、入水口和回水口;
燃气锅炉,与待服务设备入水口和回水口连接,用于为待服务设备供热水;
换热装置,用于燃料电池提供的热水与待服务设备用水之间的换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气门站供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燃料电池,用于供电和供热水,所述的燃料电池设有第二出水口、第一回水口和供电口;
待服务设备,所述的待服务设备设有接电口、第一入水口、第二入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四出水口;
燃气锅炉,所述的燃气锅炉用于供热水,所述的燃气锅炉与燃料电池和市政供电连接,所述的燃气锅炉设有进气口,用于空气和天然气进入,所述的燃气锅炉上设有第三出水口和第二回水口,所述的第三出水口与待服务设备连接;
换热装置,所述的换热装置设有换热器热水进水口、换热器回水出口、换热器热水出口和换热器回水进口;
所述的第一出水口与换热器热水进口连接,所述的换热器回水出口与所述的第一回水口连接,所述的换热器热水出口与第一入水口连接,所述的换热器回水进口与所述的第一出水口连接;所述的第二入水口与所述的第三出水口连接,所述的第四出水口与所述的第二回水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气门站供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装置为板式换热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气门站供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待服务设备包括空调、工艺设备、生活供水设备、采暖设备和办公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气门站供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蓄热水罐,所述的蓄热水罐与燃料电池连接。
CN202220754527.3U 2022-04-02 2022-04-02 一种天然气门站供能系统 Active CN2175845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54527.3U CN217584589U (zh) 2022-04-02 2022-04-02 一种天然气门站供能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54527.3U CN217584589U (zh) 2022-04-02 2022-04-02 一种天然气门站供能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84589U true CN217584589U (zh) 2022-10-14

Family

ID=835422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54527.3U Active CN217584589U (zh) 2022-04-02 2022-04-02 一种天然气门站供能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845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7092179A1 (zh) 一种具有低谷电加热蓄能的二次换热供热系统
CN112768804B (zh) 一种利用地下水冷却集装箱储能系统的方法及其温度调节系统
CN201000129Y (zh) 一种辐射供冷暖系统
CN110296544A (zh) 基于pvt组件的双源复合式热泵系统
CN204648396U (zh) 一种350mw高背压供热机组的串联热网
CN109506283A (zh) 一种直蓄分离供热装置
CN217584589U (zh) 一种天然气门站供能系统
CN211146674U (zh) 一种余热换热装置及应用该余热换热装置的换热系统
CN205090466U (zh) 低谷电加热蓄能的热水供热装置
CN210197447U (zh) 多能源互补的学校供暖节能系统
CN111895572A (zh) 一种住宅新风系统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8826744B (zh) 用超临界水氧化系统余能进行冷热电多联供的系统
CN215834561U (zh) 一种发电站用燃料电池空气系统
CN113790485B (zh) 一种多能互补耦合能源系统装置
CN212777657U (zh) 新风预热装置
CN209431512U (zh) 一种直蓄分离供热装置
US8072090B2 (en) Process and system for generating consumable energy
CN220911525U (zh) 一种燃气锅炉耦合复合热泵的供热系统
CN209213966U (zh) 一种电能替代的区域清洁供热系统
CN218972749U (zh) 一种串联式多热源互补供热系统
CN211976984U (zh) 一种低温空气源热泵和太阳能联合供热系统
CN215216427U (zh) 一种集成供热系统
CN215892722U (zh) 一种自适应式能量回收利用系统
CN216844832U (zh) 一种多能互补热电联产系统
CN212431009U (zh) 一种用于提高空气源热泵供热效率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