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83647U - 具有伴热和降温双功能的管道结构 - Google Patents

具有伴热和降温双功能的管道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83647U
CN217583647U CN202220937851.9U CN202220937851U CN217583647U CN 217583647 U CN217583647 U CN 217583647U CN 202220937851 U CN202220937851 U CN 202220937851U CN 217583647 U CN217583647 U CN 2175836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flange
medium
heat tracing
coo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93785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秦晓明
王洲
郑力
吕正中
曾文强
骆锦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Jinquan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Jinquan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Jinquan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Jinquan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93785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836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836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836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igid Pipes And Flexible Pi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具有伴热和降温双功能的管道结构,包括物料管道、介质管道及若干设备连接组件,其中所述物料管道用于传输物料,所述介质管道穿设在所述物料管道内部,所述介质管道用于传输热/冷介质,所述设备连接组件用于实现所述物料管道、所述介质管道及设备的连接。通过将所述介质管道直接设置在所述物料管道内部,提供了一种可用于高温物料(或普通物料)的安全可靠的伴热/降温方式,该管道结构简单,操作简便,适用于多种物料,所述介质管道直接接触物料,具有换热效率高,能量损失小的优点。

Description

具有伴热和降温双功能的管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伴热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伴热和降温双功能的管道结构。
背景技术
化工生产中,因工艺需要,经常会对管道进行伴热。一般的管道伴热有电加热带缠绕、铜管缠绕、外包套管三种方式。这些方式存在以下缺陷:1、电加热带使用温度较低,不能满足高温管道使用需求,同时有漏电、产生电火花的风险;2、铜管缠绕造价高,铜管强度较低,耐腐蚀性较差,接头处容易泄漏;3、外包套管施工工艺复杂,套管接头处难处理,焊缝多易泄漏,同时管道弯头处无法包裹伴热;4、外部伴热的方法热能利用率低,效果差,热量很难传导给管道内的物料,需要提前很长时间开始预热,热能损失大;5、传统的管道伴热功能单一,不能满足某些特殊工艺需要对物料进行降温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具有伴热和降温双功能的管道结构,具有换热效率高,能量损失小、结构简单,不易变形,能适用于多种物料。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具有伴热和降温双功能的管道结构,包括:
物料管道,所述物料管道用于传输物料;
介质管道,所述介质管道穿设在所述物料管道内部,所述介质管道用于传输热/冷介质;
若干设备连接组件,每一所述设备连接组件包括三通法兰和第一盲板法兰,所述第一盲板法兰与所述三通法兰的一个接口连接,所述三通法兰的另外两个接口分别与所述物料管道和设备连通,所述第一盲板法兰开设有第一穿管孔,所述介质管道穿设所述第一穿管孔,并且所述介质管道通过所述三通法兰进入所述物料管道。
进一步的,所述介质管道的焊接部位均设置在所述物料管道外部。
进一步的,所述具有伴热和降温双功能的管道结构还包括若干弯折连接组件,所述物料管道的弯折处采用一所述弯折连接组件连通,每一所述弯折连接组件包括四通法兰和两个第二盲板法兰,两个所述第二盲板法兰分别与所述四通法兰的一个接口连接,所述四通法兰的另外两个接口分别与所述物料管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介质管道包括若干内接管道和若干外接弯管,每一所述第二盲板法兰开设有第二穿管孔,在所述物料管道的弯折处,两根所述内接管道分别从内向外贯穿一所述第二穿管孔后与所述外接弯管的两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内接管道设置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设置在所述三通法兰内部。
进一步的,每一所述第一盲板法兰与相对应的所述内接管道螺纹连接固定;每一所述第二盲板法兰与相对应的所述内接管道螺纹连接固定。
进一步的,每一所述第一穿管孔设置有第一内接螺纹,所述内接管道与所述第一穿管孔的连接处设置有相应的第一外接螺纹;每一所述第二穿管孔设置有第二内接螺纹,所述内接管道与所述第二穿管孔的连接处设置有相应的第二外接螺纹。
进一步的,每一所述设备连接组件还包括若干第一螺栓,所述第一盲板法兰开设有若干第一固定孔,所述三通法兰的接口开设有若干第二固定孔,每一所述第一螺栓穿射一所述第一固定孔和一所述三通法兰将所述第一盲板法兰和所述三通法兰连接固定;每一所述弯折连接组件还包括若干第二螺栓,所述第二盲板法兰开设有若干第二固定孔,所述四通法兰的接口开设有若干第二固定孔,每一所述第二螺栓穿射一所述第二固定孔和一所述四通法兰将所述第二盲板法兰和所述四通法兰连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介质管道的材质与所述物料管道的材质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介质管道的直径为5~10mm。
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具有伴热和降温双功能的管道结构,包括物料管道、介质管道及若干设备连接组件,其中所述物料管道用于传输物料,所述介质管道穿设在所述物料管道内部,所述介质管道用于传输热/冷介质,所述设备连接组件用于实现所述物料管道、所述介质管道及设备的连接。通过将所述介质管道直接设置在所述物料管道内部,提供了一种可用于高温物料(或普通物料)的安全可靠的伴热/降温方式,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适用于多种物料,所述介质管道直接接触物料,换热效率高,能量损失小;进一步的,在控制好介质温度的情况下,甚至可以直接对物料进行加热或冷却,起到一定的热交换器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具有伴热和降温双功能的管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述具有伴热和降温双功能的管道结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述具有伴热和降温双功能的管道结构的第一盲板法兰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请参阅图1,一种具有伴热和降温双功能的管道结构10,包括:
物料管道100,物料管道100用于传输物料;
介质管道200,介质管道200穿设在物料管道100内部,介质管道200用于传输热/冷介质;
若干设备连接组件300,每一设备连接组件300包括三通法兰310和第一盲板法兰320,第一盲板法兰320与三通法兰310的一个接口连接,三通法兰310的另外两个接口分别与物料管道100和设备500连通,第一盲板法兰320开设有第一穿管孔321,介质管道200穿设第一穿管孔321,并且介质管道200通过三通法兰310进入物料管道100。
需要说明的是,设备连接组件300用于将物料管道100、介质管道200、设备500三者进行连接,现有技术中主要采用电加热带缠绕、铜管缠绕、外包套管等外部伴热的方式,其最主要的缺点为热能利用率低,并不能适应新时代环保节能的需求,本申请通过将所述介质管道200直接设置在所述物料管道100内部,介质管道200直接接触物料,换热效率高,能量损失小,具有环保节能的最大优点,同时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适用于多种物料,能够用于用于高温物料(或普通物料)的安全可靠的伴热/降温;进一步的,在控制好介质温度的情况下,甚至可以直接对物料进行加热或冷却,起到一定的热交换器的作用。
请参阅图1及图2,进一步的,介质管道200的焊接部位210均设置在物料管道100外部。
需要说明的是,介质管道200一般由多根管道焊接而成,将焊接部位210设置在物料管道100外部,一是方便安装;二是焊接部位210比较容易因为腐蚀而泄露,将焊接部位210设置在物料管道100外部,能够减少物料对焊接部位210的腐蚀;三能够防止焊接部位210泄露时,热介质对物料进行污染;四是能够直观的观察焊接部位210是否泄露,在泄露时便于维修。
请参阅图1及图2,进一步的,具有伴热和降温双功能的管道结构10还包括若干弯折连接组件400,物料管道100的弯折处采用一弯折连接组件400连通,每一弯折连接组件400包括四通法兰410和两个第二盲板法兰420,两个第二盲板法兰420分别与四通法兰410的一个接口连接,四通法兰410的另外两个接口分别与物料管道100连接;介质管道200包括若干内接管道220和若干外接弯管230,每一第二盲板法兰420开设有第二穿管孔,在物料管道100的弯折处,两根内接管道220分别从内向外贯穿一第二穿管孔后与外接弯管230的两端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物料管道100不可能只沿一个方向布置,一般根据场地或者设备500的位置需要对物料管道100进行弯折,传统的管道转向可能是通过一个在弯折处采用弯管连接,但是本申请中的介质管道200在物料管道100内部,采用一般弯管连接时,介质管道200的安装与焊接相对不易,因此申请采用弯折连接组件400解决了物料管道100和介质管道200在弯折处的结构设计。
请参阅图2,四通法兰410有四个接口,其中两个相互垂直的接口分别与物料管道100连接,实现了物料管道100的转向,另外两个相互垂直的接口分别采用一第二盲板法兰420封口,然后每一第二盲板法兰420开设第二穿管孔,两个不同方向的内接管道220分别从物料管道100内部贯穿第二穿管孔延伸到物料管道100之外,最后采用外接弯管230将两个不同方向的内接管道220连通,外接弯管230与内接管道220的连接采用焊接,如此实现了介质管道200的转向,同时使介质管道200的焊接部位210设置在物料管道100外部。
请参阅图2,进一步的,内接管道220设置有弯折部221,弯折部221设置在三通法兰310内部。如此,内接管道220通过弯折部221实现在三通法兰310内的转向。
进一步的,每一第一盲板法兰320与相对应的内接管道220螺纹连接固定;每一第二盲板法兰420与相对应的内接管道220螺纹连接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采用螺纹连接固定使内接管道220与盲板法兰的安装更加简便高效。
请参阅图1及图3,进一步的,每一第一穿管孔321设置有第一内接螺纹,内接管道220与第一穿管孔321的连接处设置有相应的第一外接螺纹;每一第二穿管孔设置有第二内接螺纹,内接管道220与第二穿管孔的连接处设置有相应的第二外接螺纹。如此,第一内接螺纹与第一外接螺纹配合连接,第二内接螺纹与第二外接螺纹配合连接,螺纹连接的方式更加紧密固定,在另外一个实施方式中,内接管道220上的第一/第二外接螺纹可采用焊接螺纹接头的方式替代。
进一步的,介质管道200的材质与物料管道100的材质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介质管道200使用与物料管道100相同的材料制造,强度、耐温上限较高,不易变形破损,安全性好。
进一步的,介质管道200的直径为5~10mm。
需要说明的是,介质管道200的直径如果太大,则会占用太多物料管道100的传输体积,而介质管道200的直径如果太小,则对物料的伴热或伴冷效率较低,因此将介质管道200的直径控制在5~10mm,则能够尽量保障热交换效率和传输体积。
请参阅图1及图3,进一步的,每一设备500连接组件300还包括若干第一螺栓,第一盲板法兰320开设有若干第一固定孔322,三通法兰310的接口开设有若干第二固定孔,每一第一螺栓穿射一第一固定孔322和一三通法兰310将第一盲板法兰320和三通法兰310连接固定;每一弯折连接组件400还包括若干第二螺栓,第二盲板法兰420开设有若干第二固定孔,四通法兰410的接口开设有若干第二固定孔,每一第二螺栓穿射一第二固定孔和一四通法兰410将第二盲板法兰420和四通法兰410连接固定。如此,通过螺栓能够将三通法兰310和第一盲板法兰320,四通法兰410与第二盲板法兰420进行紧密固定。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具有伴热和降温双功能的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物料管道,所述物料管道用于传输物料;
介质管道,所述介质管道穿设在所述物料管道内部,所述介质管道用于传输热/冷介质;
若干设备连接组件,每一所述设备连接组件包括三通法兰和第一盲板法兰,所述第一盲板法兰与所述三通法兰的一个接口连接,所述三通法兰的另外两个接口分别与所述物料管道和设备连通,所述第一盲板法兰开设有第一穿管孔,所述介质管道穿设所述第一穿管孔,并且所述介质管道通过所述三通法兰进入所述物料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伴热和降温双功能的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管道的焊接部位均设置在所述物料管道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伴热和降温双功能的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弯折连接组件,所述物料管道的弯折处采用一所述弯折连接组件连通,每一所述弯折连接组件包括四通法兰和两个第二盲板法兰,两个所述第二盲板法兰分别与所述四通法兰的一个接口连接,所述四通法兰的另外两个接口分别与所述物料管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伴热和降温双功能的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管道包括若干内接管道和若干外接弯管,每一所述第二盲板法兰开设有第二穿管孔,在所述物料管道的弯折处,两根所述内接管道分别从内向外贯穿一所述第二穿管孔后与所述外接弯管的两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伴热和降温双功能的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接管道设置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设置在所述三通法兰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伴热和降温双功能的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盲板法兰与相对应的所述内接管道螺纹连接固定;每一所述第二盲板法兰与相对应的所述内接管道螺纹连接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伴热和降温双功能的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穿管孔设置有第一内接螺纹,所述内接管道与所述第一穿管孔的连接处设置有相应的第一外接螺纹;每一所述第二穿管孔设置有第二内接螺纹,所述内接管道与所述第二穿管孔的连接处设置有相应的第二外接螺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伴热和降温双功能的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管道的材质与所述物料管道的材质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伴热和降温双功能的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管道的直径为5~10mm。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伴热和降温双功能的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设备连接组件还包括若干第一螺栓,所述第一盲板法兰开设有若干第一固定孔,所述三通法兰的接口开设有若干第二固定孔,每一所述第一螺栓穿射一所述第一固定孔和一所述三通法兰将所述第一盲板法兰和所述三通法兰连接固定;每一所述弯折连接组件还包括若干第二螺栓,所述第二盲板法兰开设有若干第二固定孔,所述四通法兰的接口开设有若干第二固定孔,每一所述第二螺栓穿射一所述第二固定孔和一所述四通法兰将所述第二盲板法兰和所述四通法兰连接固定。
CN202220937851.9U 2022-04-21 2022-04-21 具有伴热和降温双功能的管道结构 Active CN2175836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37851.9U CN217583647U (zh) 2022-04-21 2022-04-21 具有伴热和降温双功能的管道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37851.9U CN217583647U (zh) 2022-04-21 2022-04-21 具有伴热和降温双功能的管道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83647U true CN217583647U (zh) 2022-10-14

Family

ID=835430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937851.9U Active CN217583647U (zh) 2022-04-21 2022-04-21 具有伴热和降温双功能的管道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836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91112Y (zh) 一种用于空调器的制冷设备配管
CN217583647U (zh) 具有伴热和降温双功能的管道结构
CN105737365A (zh) 一种中低温高压管道式电加热器
CN111120781A (zh) 低温传输管线用冷屏结构
CN209743836U (zh) 一种新型的复合管道组合连接件
WO2019019269A1 (zh) 一种法兰式蒸汽伴行管及其安装方法
CN203642747U (zh) 一种用于高温高压循环水系统的热交换器
CN210196794U (zh) 一种防水结构活动阀门保温套
CN210266267U (zh) 一种踢脚线型散热器专用自攻螺纹式自密封无缝连接装置
CN209511326U (zh) 一种保温绝缘夹套金属软管
CN207349642U (zh) 高温旋转接头
CN201844741U (zh) 空调用热交换器连接装置
CN201502812U (zh) 一种用于复合管的双金属管件
CN105371023A (zh) 一种双密封防脱式连接装置
CN220957204U (zh) 一种可伸缩多用连接管
CN206018045U (zh) 一种连接方便的小管径预制直埋保温管
CN216408096U (zh) 一种耐热性较好的pp-r管件
CN214119333U (zh) 一种模块式可拆卸夹套
CN213839950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建筑给水管
CN213147482U (zh) 一种辅助加热的余热回收装置
CN216590533U (zh) 一种耐高温波纹管
CN213512520U (zh) 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法兰接头
CN213394053U (zh) 一种保温三通管结构及保温管道
CN213479530U (zh) 一种异型堵漏卡具
CN212747405U (zh) 一种柔性导流双螺旋套管式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