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82227U - 循环水箱 - Google Patents

循环水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82227U
CN217582227U CN202220740628.5U CN202220740628U CN217582227U CN 217582227 U CN217582227 U CN 217582227U CN 202220740628 U CN202220740628 U CN 202220740628U CN 217582227 U CN217582227 U CN 2175822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body
area
water
gas collecting
part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4062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帅
李文庆
段志成
朱国
苏保山
梁军臣
史学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N Energy Wuhai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N Energy Wuhai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N Energy Wuhai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N Energy Wuhai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74062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822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822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822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循环水箱,循环水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至少两个间隔分布的隔板,以将所述箱体分隔为依次连通的清水区、沉淀区和瓦斯收集区,所述清水区对应的所述箱体上设置有清水补水口和泥浆泵吸水口;所述瓦斯收集区对应的所述箱体上设置有瓦斯收集负压口和渣水进口。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循环水箱,在高瓦斯矿井施工倾向钻孔时,可减少钻孔施工废水外排。

Description

循环水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瓦斯矿井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循环水箱。
背景技术
高瓦斯矿井治理瓦斯的主要手段是:通过施工抽放钻孔将可采煤层赋存的瓦斯进行抽采。出于对钻孔层位和抽采目的考虑,抽采钻孔主要分为顶板高位钻孔、沿煤层钻孔和穿层钻孔,针对不同类型的钻孔,井下各类钻孔施工均采用矿井供水系统和静压水施工。孔口水返出后直接进入水仓,随后利用潜水泵将水排出地面,使用该施工方法既增加了设备的使用数量、人工费用及劳动强度,又增加了废水的外排,同时加大了矿方的环保压力。
因此,需要一种循环水箱,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循环水箱,在高瓦斯矿井施工倾向钻孔时,可减少钻孔施工废水外排。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循环水箱,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至少两个间隔分布的隔板,以将所述箱体分隔为依次连通的清水区、沉淀区和瓦斯收集区,所述清水区对应的所述箱体上设置有清水补水口和泥浆泵吸水口;所述瓦斯收集区对应的所述箱体上设置有瓦斯收集负压口和渣水进口。
可选地,所述清水区和所述沉淀区之间的所述隔板为第一隔板,所述沉淀区和所述瓦斯收集区之间的所述隔板为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隔板的高度。
可选地,所述沉淀区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三隔板,所述第三隔板的高度位于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之间。
可选地,所述第三隔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三隔板的高度自所述第一隔板至所述第二隔板呈逐渐增加。
可选地,所述清水补水口设置在所述箱体的中上部,所述泥浆泵吸水口设置在所述箱体的中下部。
可选地,所述箱体上设置有可拆卸连接的箱盖。
可选地,所述瓦斯收集负压口设置在所述瓦斯收集区对应的所述箱盖上。
可选地,所述箱盖上设置有导向段,所述导向段的开口面积自所述箱体至所述瓦斯收集负压口呈逐渐减小。
可选地,所述隔板上设置有溢流口。
另外,可选地,所述清水补水口、所述泥浆泵吸水口和所述渣水进口上均设置有管道,所述管道上均设置有管道阀,所述管道阀用于控制所述管道阀的通断。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循环水箱,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采用上述循环水箱,将循环水箱安装到钻孔施工工艺中,向钻孔提供清洁水流,并对钻孔过程中产生的渣水进行收集沉淀,渣水沉淀后,水流再次进入水循环,渣土沉淀被从箱体中清除。尤其是针对性地对高瓦斯矿井在施工抽放钻孔时所消耗的废水进行收集,沉淀煤泥抽排到沉淀区,再重新利用进入清水区的水流施工钻孔,实现施工钻孔时循环水的有效利用,既做到了节约用水,减少钻孔施工废水外排,同时又降低了能量消耗。同时,钻孔过程中产生的瓦斯,被及时抽吸,提高瓦斯抽放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其实施例进行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技术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采用的循环水箱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循环水箱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循环水箱;1、箱体;2、清水补水口;3、泥浆泵吸水口;4、瓦斯收集负压口;5、渣水进口;6、瓦斯收集区;7、第一沉淀区;8、第二沉淀区;9、淸水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使用的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采用的循环水箱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循环水箱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循环水箱10包括箱体1。
箱体1内设置有至少两个间隔分布的隔板,以将箱体1分隔为依次连通的清水区9、沉淀区和瓦斯收集区6,清水区9对应的箱体1上设置有清水补水口2和泥浆泵吸水口3;瓦斯收集区6对应的箱体1上设置有瓦斯收集负压口4和渣水进口5。
使用时,清水补水口2与供水管路连通,泥浆泵吸水口3与钻孔连通,如从钻杆一侧通入钻孔;瓦斯收集负压口4与负压管路连通,渣水进口5与钻孔连通;如放水器出水通过渣水进口进入箱体。炉体出渣通过渣水进口进入箱体;供水管路通过清水补水口2向箱体1内供水,清水区9内水流通过泥浆泵吸水口3向钻孔供水,钻孔内排水、排渣由渣水进口5进入瓦斯收集区6和沉淀区,渣泥在沉淀区发生沉淀后,可人工从沉淀区清出,沉淀后的水流再次进入清水区9,以备进入下次循环。瓦斯收集区6通过瓦斯收集负压口4将瓦斯抽吸到负压管路,再通过集管器进入瓦斯收集器。如此反复,直至施工至终孔。
采用上述循环水箱10,将循环水箱10安装到钻孔施工工艺中,向钻孔提供清洁水流,并对钻孔过程中产生的渣水进行收集沉淀,渣水沉淀后,水流再次进入水循环,渣土沉淀被从箱体1中清除。尤其是针对性地对高瓦斯矿井在施工抽放钻孔时所消耗的废水进行收集,沉淀煤泥抽排到沉淀区,再重新利用进入清水区9的水流施工钻孔,实现施工钻孔时循环水的有效利用,既做到了节约用水,减少钻孔施工废水外排,同时又降低了能量消耗。同时,钻孔过程中产生的瓦斯,被及时抽吸,提高瓦斯抽放效果。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箱体1呈长方体状,隔板将箱体1分隔为独立但相互连通的区域,箱体1自左向右依次为清水区9、沉淀区和瓦斯收集区6。
可选地,清水区9和沉淀区之间的隔板为第一隔板,沉淀区和瓦斯收集区6之间的隔板为第二隔板,第二隔板的高度大于第一隔板的高度。渣水从瓦斯收集区6进入箱体1内,渣水进入箱体1时速度最大,第二隔板相对较高,可遮挡渣泥进入清水区9,渣水进入箱体1内速度减小,第一隔板相对较低,避免阻挡水流进入清水区9。采用上述箱体1,渣泥能够在沉淀区沉降,以备后续处理,沉淀后的水流进入清水区9,以备后续再次进入水循环。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隔板的高度低于箱体1的高度,第二隔板的高度为箱体1的高度四分之三,第一隔板的高度为第二隔板的高度二分之一。
可选地,沉淀区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三隔板,第三隔板的高度位于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通过设置第三隔板,将沉淀区分隔为多级沉淀区,通过分级沉淀,提高沉淀效果。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三隔板的数量为一个,第三隔板将沉淀区分隔为第一沉淀区7和第二沉淀区8,第三隔板的高度低于第二隔板的高度,第三隔板的高度为第二隔板的高度四分之三。
可选地,第三隔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三隔板的高度自第一隔板至第二隔板呈逐渐增加。渣水自第二隔板一侧向第一隔板一侧移动,每经过一个第三隔板形成两级沉淀,通过增加第三隔板的数量,形成多级沉淀,有助于渣泥的沉淀。通过设置第三隔板的高度分布,避免影响水流移动。
可选地,清水补水口2设置在箱体1的中上部,泥浆泵吸水口3设置在箱体1的中下部。清水补水口2用于向清水区9内补水,泥浆泵吸水口3向外部供水,通过设置清水补水口2和泥浆泵吸水口3的位置,避免产生紊流。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清水补水口2设置在箱体1的靠近顶部的位置,泥浆泵吸水口3设置在箱体1的相邻侧壁的靠近底部的位置。
可选地,箱体1上设置有可拆卸连接的箱盖。通过设置箱盖,提高箱体1的密封性,避免瓦斯扩散。箱盖设置为可拆卸连接,在清理沉淀池时,可将箱盖拆卸下来;箱体1正常运行过程中,将箱盖安装在箱体1上。
可选地,瓦斯收集负压口4设置在瓦斯收集区6对应的箱盖上。瓦斯收集负压口4与瓦斯收集区6相对设置,能够对瓦斯进行快速收集,避免扩散。
可选地,箱盖上设置有导向段,导向段的开口面积自箱体1至瓦斯收集负压口4呈逐渐减小。导向段为瓦斯气体提供导向,通过设置渐变形状的导向段,使得瓦斯气体向瓦斯收集负压口4一侧聚集,有助于对瓦斯的快速收集。
可选地,隔板上设置有溢流口。水流通过溢流口进入相邻的分区内,有助于渣泥在沉淀区沉淀,同时水流进入清水区9。
另外,可选地,清水补水口2、泥浆泵吸水口3和渣水进口5上均设置有管道,管道上均设置有管道阀,管道阀用于控制管道阀的通断。通过设置管道阀,能够及时控制管道的通断。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在钻孔施工过程中,管道上管道阀呈常开状态。当渣水进入箱体1后,与清水补水口2连通的管道上的管道阀可暂时关闭,待箱体1内水流缺少时,再开启。
下面进一步介绍循环水箱10的使用过程。
使用时,清水补水口2通过管道与供水管路连通,泥浆泵吸水口3通过管道与钻杆侧钻孔连通,瓦斯收集负压口4通过管道与负压管路连通,渣水进口5通过管道分别与钻孔的放水器和炉体连通;供水管路通过清水补水口2向箱体1内供水,清水区9内水流通过泥浆泵吸水口3向钻孔供水,钻孔内排水通过放水器由渣水进口5进入瓦斯收集区6和沉淀区,炉体排渣由渣水进口5进入瓦斯收集区6和沉淀区,渣泥在第一沉淀区7和第二沉淀区8发生沉淀后,可人工从沉淀区清出;沉淀后的水流再次进入清水区9,以备进入下次循环。一旦箱体内缺水,可再次开启供水管路进行补水。瓦斯收集区6通过瓦斯收集负压口4将瓦斯抽吸到负压管路,由瓦斯收集器进行收集。如此反复,直至施工至终孔。
从上面的描述和实践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循环水箱,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采用上述循环水箱,将循环水箱安装到钻孔施工工艺中,向钻孔提供清洁水流,并对钻孔过程中产生的渣水进行收集沉淀,渣水沉淀后,水流再次进入水循环,渣土沉淀被从箱体中清除。尤其是针对性地对高瓦斯矿井在施工抽放钻孔时所消耗的废水进行收集,沉淀煤泥抽排到沉淀区,再重新利用进入清水区的水流施工钻孔,实现施工钻孔时循环水的有效利用,既做到了节约用水,减少钻孔施工废水外排,同时又降低了能量消耗。同时,钻孔过程中产生的瓦斯,被及时抽吸,提高瓦斯抽放效果。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主旨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循环水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至少两个间隔分布的隔板,以将所述箱体分隔为依次连通的清水区、沉淀区和瓦斯收集区,所述清水区对应的所述箱体上设置有清水补水口和泥浆泵吸水口;所述瓦斯收集区对应的所述箱体上设置有瓦斯收集负压口和渣水进口;
所述清水区和所述沉淀区之间的所述隔板为第一隔板,所述沉淀区和所述瓦斯收集区之间的所述隔板为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隔板的高度;
所述清水补水口设置在所述箱体的中上部,所述泥浆泵吸水口设置在所述箱体的中下部;
所述箱体上设置有可拆卸连接的箱盖,所述瓦斯收集负压口设置在所述瓦斯收集区对应的所述箱盖上;
所述隔板上设置有溢流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水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沉淀区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三隔板,所述第三隔板的高度位于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循环水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隔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三隔板的高度自所述第一隔板至所述第二隔板呈逐渐增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水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盖上设置有导向段,所述导向段的开口面积自所述箱体至所述瓦斯收集负压口呈逐渐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循环水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水补水口、所述泥浆泵吸水口和所述渣水进口上均设置有管道,所述管道上均设置有管道阀,所述管道阀用于控制所述管道阀的通断。
CN202220740628.5U 2022-03-31 2022-03-31 循环水箱 Active CN2175822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40628.5U CN217582227U (zh) 2022-03-31 2022-03-31 循环水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40628.5U CN217582227U (zh) 2022-03-31 2022-03-31 循环水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82227U true CN217582227U (zh) 2022-10-14

Family

ID=835404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40628.5U Active CN217582227U (zh) 2022-03-31 2022-03-31 循环水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8222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92543A (zh) * 2022-10-24 2022-12-20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矿用液压远控清水泵站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92543A (zh) * 2022-10-24 2022-12-20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矿用液压远控清水泵站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816292U (zh) 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的水循环式湿喷除尘装置
CN217582227U (zh) 循环水箱
CN105107241B (zh) 一种可提高有机废水出水质量的二次沉淀池系统及处理方法
CN107963758A (zh) 污水气浮处理装置
CN107837605A (zh) 一种新型污水沉淀池
CN209853876U (zh) 一体化油脂分离净水器
CN109797725B (zh) 一种水上垃圾收集装置
CN207726766U (zh) 用于油水分离的气浮池
CN204097283U (zh) 气浮生化一体化设备
CN211863970U (zh) 滤油高效三级隔油池
CN108046365A (zh) 一种高效气浮过滤装置
CN205151958U (zh) 曝气固液分离器
CN207418518U (zh) 一种环保型污水处理车
CN217481282U (zh) 渣水分离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敞开式掘进机
CN212450900U (zh) 盾构机污水处理系统
CN218501505U (zh) 一种施工绿化装置
CN108862523B (zh) 处理选煤污水的设备
CN214366190U (zh) 一种矿场井下排泥系统
CN219167935U (zh) 沉砂池及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装置
CN219681951U (zh) 一种废水处理沉淀桶
CN220748346U (zh) 一种隧道进口反坡排水结构
CN212198741U (zh) 一种浮沉池一体机
CN107937729A (zh) 从工业含锌废料中提取锌的系统
CN212641707U (zh) 一种带冲洗装置的雨水调蓄池
CN212296486U (zh) 一种自动化排水排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