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80936U - 电暖墙板 - Google Patents
电暖墙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580936U CN217580936U CN202221207511.7U CN202221207511U CN217580936U CN 217580936 U CN217580936 U CN 217580936U CN 202221207511 U CN202221207511 U CN 202221207511U CN 217580936 U CN217580936 U CN 21758093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ing
- heat
- wallboard
- component
- heat insul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Landscapes
- Finishing Wal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民用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暖墙板。该电暖墙板包括墙板主体、发热组件和隔热组件,发热组件和隔热组件均设置于墙板主体内;隔热组件设置于发热组件的一侧,隔热组件包括隔热件以及支撑隔热件的支撑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支撑隔热件的支撑件,从而增强隔热件的结构强度,避免隔热件在电暖墙板浇筑过程中产生变形。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民用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暖墙板。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向往更舒适的生活,人们对室内的环境温度要求越来越高。在我国绝大多数地区冬天都比较寒冷,但是因为北方有集体采暖设施,所以在室内生活比较舒服;然而,对于南方无集体采暖设施的大多数地方往往冬天阴冷潮湿,冬天气温可达零度以下,这时如果没有采暖设备,会给在室内居住的人们造成极大的不适;由此,南方冬天的采暖系统一直是家居行业的开发热点。
电墙暖是中国近几年开始兴起的一种新型采暖方式,相对于在传统的空调采暖设备中存在的室内空气过于干燥、容易产生“空调病”等的问题,墙暖采暖由于具有采暖热均匀性好、基本不降低室内空气湿度、采暖房间无吹风感等优点,所以有较好的市场发展前景。
现有的电暖墙板中,隔热件通常采用岩棉材料,岩棉材质较软的特性使其自身结构强度不足,因此在对电暖墙板的浇筑过程中,隔热件易发生变形,从而影响电暖墙板的正常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提高隔热件结构强度的电暖墙板。
一种电暖墙板,包括墙板主体、发热组件和隔热组件,所述发热组件和所述隔热组件均设置于所述墙板主体内;所述隔热组件设置于所述发热组件的一侧,所述隔热组件包括隔热件以及支撑所述隔热件的支撑件。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通过设置支撑所述隔热件的支撑件,从而增强所述隔热件的结构强度,避免所述隔热件在所述电暖墙板浇筑过程中产生变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内设有安装孔,所述隔热件安装于所述安装孔内。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所述隔热件安装于所述安装孔内,从而实现所述支撑件对所述隔热件的支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热件的外周缘贴靠于所述安装孔的孔壁。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使得所述隔热件的外周缘贴靠于所述安装孔的孔壁,从而增强所述支撑件对所述隔热件的支撑强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热件为岩棉板,和/或,所述支撑件为挤塑聚苯乙烯泡沫板,和/或,所述墙板主体为水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暖墙板还包括第一网格布和第二网格布,所述第一网格布设置于所述隔热组件远离所述发热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二网格布设置于所述发热组件远离所述隔热组件的一侧;所述墙板主体至少部分填充所述第一网格布和所述第二网格布的网孔。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所述墙板主体至少部分填充所述第一网格布和所述第二网格布的网孔,从而增强所述墙板主体在所述第一网格布和所述第二网格布上的附着力,进而增强所述电暖墙板的整体强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网格布和所述第二网格布均为玻纤网格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热组件包括发热件和限温器,所述限温器安装于所述发热件上,并与所述发热件之间电连接,所述限温器用于限制所述发热件的发热温度。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所述限温器安装于所述发热件上,并与所述发热件之间电连接,从而使得所述限温器能够直接限制所述发热件的发热温度,避免所述发热件发热温度过高使用户感到不适,或者损坏所述发热件,降低所述发热件的使用寿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热件包括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和电热丝,所述电热丝布设于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之间,其中,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均为云母层。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均为云母层,因此提升了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耐热性、绝缘性和抗降解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热件包括绝缘套和布设于所述隔热组件上的发热线,所述绝缘套包裹于所述发热线外,其中,所述绝缘套为硅胶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热件的两侧均连接有电源接插口,且所述电源接插口从所述墙板主体的两侧伸出。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所述发热件的两侧均连接有所述电源接插口,从而便于多个所述发热件之间的串联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通过设置支撑所述隔热件的支撑件,从而增强所述隔热件的结构强度,避免所述隔热件在所述电暖墙板浇筑过程中产生变形。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电暖墙板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电暖墙板一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发热件一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电暖墙板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电暖墙板另一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电暖墙板;10、墙板主体;20、发热组件;21、发热件;211、发热线;212、绝缘套;213、第一绝缘层;214、第二绝缘层;215、电热丝;22、限温器;30、隔热组件;31、隔热件;32、支撑件;321、安装孔;40、第一网格布;41、第二网格布;50、电源接插口;51、固定件;52、电源线;53、公插头;54、母插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下”可以是第一特征直接和第二特征接触,或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间接地通过中间媒介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除非另有定义,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至图5,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暖墙板100,电暖墙板100通常用于装潢于室内的地面或墙面上,通过电暖墙板100的发热来提高室内的温度。
现有的电暖墙板中,隔热件通常采用岩棉材料,岩棉材质较软的特性使其自身结构强度不足,因此在对电暖墙板的浇筑过程中,隔热件易发生变形,从而影响电暖墙板的正常安装。
为解决现有的电暖墙板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暖墙板100,该电暖墙板100包括墙板主体10、发热组件20和隔热组件30,发热组件20和隔热组件30均设置于墙板主体10内;隔热组件30设置于发热组件20的一侧,隔热组件30包括隔热件31以及支撑隔热件31的支撑件32。本申请通过设置支撑隔热件31的支撑件32,从而增强隔热件31的结构强度,避免隔热件31在电暖墙板100浇筑过程中产生变形。
在本实施例中,墙板主体10采用水泥。水泥是一种粉状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它作为一种重要的胶凝材料,广泛应用于土木建筑、水利、国防等工程。在本实施例中,墙板主体10采用水泥,也就是以水泥作为原料浇筑形成墙板主体10。水泥实质上相当于粘接剂,以将发热组件和隔热组件粘接在一起。另外,本申请采用水泥材料形成墙板主体10,也大大地降低了材料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电暖墙板100的制备步骤为:先在一个容置空间内铺设隔热组件30,然后在隔热组件30上方铺设发热组件20,全部铺设完成后最后在该容置空间内进行浇筑而后形成墙板主体10,与此同时,隔热组件30和发热组件20粘接为一体。然而,借助于岩棉隔热保温性能好且不会燃烧的特性,隔热件31通常采用岩棉材料,但是岩棉又具有材质较软的特性,墙板主体10浇筑于容置空间内的过程中,隔热件31会受到墙板主体10施加的挤压力,因此材质较软的隔热件31在浇筑过程中比较容易发生变形,隔热件31的变形不仅会影响电暖墙板100的制备,还会由于隔热件31变形后无法平铺于发热组件20的每一处,进而对发热组件20的保温性能产生影响。因此,本申请通过设置能够对隔热件31提供结构支撑的支撑件32,从而增强隔热件31的结构强度,避免隔热件31在电暖墙板100浇筑过程中产生变形。
如图2及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件32内设有安装孔321,隔热件31安装于安装孔321内。由于电暖墙板100用于装潢于室内的墙面或者地面上,因此为了提高电暖墙板100装潢的适配性,电暖墙板100整体呈方形。相对应地,支撑件32和隔热件31也呈方形。安装孔321为开设于支撑件32内的方形通孔,开设安装孔321的支撑件32整体呈方形框架状,隔热件31设置为与方形通孔相适配的方形板状,将隔热件31适配地填充于安装孔321内,以实现隔热件31和支撑件32的整体装配。
隔热件31填充于安装孔321内后,支撑件32便对隔热件31的外周缘任意一处都进行了保护支撑,也就是说,在对电暖墙板100进行浇筑的过程中,当墙板主体10对隔热件31的周缘施加挤压力时,其挤压力均施加于支撑件32上,而不会对隔热件31造成挤压,因此隔热件31也不会在挤压力的作用下发生变形。
为了提高支撑件32的强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撑件32采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板,挤塑聚苯乙烯泡沫板是经有特殊工艺连续挤出发泡成型的材料,其表面形成的硬膜均匀平整,内部完全闭孔发泡连续均匀,并呈蜂窝状结构,因此挤塑聚苯乙烯泡沫板具有高抗压,轻质,不吸水,不透气耐磨,不降解的特性。挤塑聚苯乙烯泡沫板在浸水条件下仍能完整地保持其保温性能和抗压强度,特别适合应用于建筑物的隔热,保温,防潮处理,是当今建筑业物美价廉的施工材料之一。基于挤塑聚苯乙烯泡沫板高抗压的特性,本申请将支撑件选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板,进一步提升了支撑件对于隔热件的支撑保护性能。
进一步地,将隔热件31安装于安装孔321内,并使得隔热件31的外周缘贴靠于安装孔321的孔壁。如此相当于隔热件31卡紧于安装孔321内,从而使得支撑件32能够更好地支撑隔热件31的四周边缘,对隔热件31起到更好的支撑作用,进而避免隔热件31发生变形。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隔热件31不局限于为岩棉板,支撑件32也不局限于为挤塑聚苯乙烯泡沫板。只要能够保证隔热件31的保温隔热性能,以及保证支撑件32的抗压性能即可,在此对隔热件31和支撑件32的材料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隔热组件30设置于发热组件20靠近墙面或者地面的一侧,这样可以阻隔发热组件20向墙面或者地面的方向传递热量,从而可以使得发热组件20的热量更多地传递于室内,并保证了室内的热量不向外传递造成热量损失。
进一步地,电暖墙板100还包括第一网格布40和第二网格布41。第一网格布40设置于隔热组件30远离发热组件20的一侧,第二网格布41设置于发热组件20远离隔热组件30的一侧;墙板主体10至少部分填充第一网格布40和第二网格布41的网孔。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水泥在浇筑过程中是具有流动性的,因此在电暖墙板100内部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网格布40和第二网格布41,可以使得流动的水泥透过第一网格布40和第二网格布41上的网孔渗入,待水泥凝固以后,墙板主体10会至少部分地嵌入第一网格布40和第二网格布41上的网孔中,以此提高了墙板主体10在第一网格布40和第二网格布41上的附着力。
具体地,第一网格布40和第二网格布41均为玻纤网格布。玻纤网格布是一种以中碱或无碱玻纤维纱织造,经耐碱高分子乳液涂覆的玻纤网格布系列产品,具有质轻、高强、耐温、耐碱、防水、耐腐蚀、抗龟裂、尺寸稳定等特点。一方面,第一网格布40和第二网格布41相当于水泥内的“钢筋”,水泥凝固后至少部分嵌入第一网格布40和第二网格布41的网孔内,在提高墙板主体10在第一网格布40和第二网格布41上的附着力的同时,也增强了电暖墙板100的整体强度;另一方面,利用玻纤网格布质轻的特性,电暖墙板100在整体结构强度提升的基础上质量减轻。
进一步地,发热组件20包括发热件21和限温器22。限温器22安装于发热件21上,并与发热件21之间电连接,限温器22用于限制发热件21的发热温度。限温器22连接在发热件21内部电路的回路上,并安装于发热件21的表面上,从而与发热件21连接成一个整体结构;限温器22能够感应发热件21表面的温度,并能及时快速地反映发热件21表面的温度变化,从而让发热件21的温度恒定在一个区间范围之内,不仅能够维持发热件21的发热温度,使得发热件21处于恒温状态,还能够对发热件21进行温度保护,即,当限温器22检测到发热件21温度达到一定的上限值时,可以使得发热件21自行断电让电暖墙板100停止工作,如此便保证了电暖墙板100的使用安全,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需要说明的是,现有的电暖墙板中,通常在室内设置检测室温的传感器来限制室内温度,本申请通过将限温器22直接安装于发热件21上并与发热件21形成为一体,从而使得限温器22能够直接限制发热件21的发热温度,以此提高了限温器22控温的精度,使得对室内的温度控制精度更高。优选地,本实施例中,限位器为温度传感器。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发热件21包括第一绝缘层213、第二绝缘层214和电热丝215,电热丝215布设于第一绝缘层213和第二绝缘层214之间,其中,第一绝缘层213和第二绝缘层214均为云母层。云母是一种具有高绝缘、高绝热、化学稳定性好、抗强酸、抗强碱和高抗压能力的材料,所以是制造电气设备的重要原材料,广泛地应用于电绝缘行业。使用云母材料作为绝缘层贴设于电热丝215的两侧,以此提高了电暖墙板100的耐热能力,降低了电暖墙板100老化的速度,从而延长了电暖墙板100的使用寿命。另外,云母材料与水泥之间具有很好的粘接性,使得水泥透过第一网格布40和第二网格布41的网孔更加牢固地粘接于第一绝缘层213和第二绝缘层214上,进一步增强了电暖墙板100的整体结构强度。
进一步地,发热件21的两侧均连接有电源接插口50,电源接插口50通过电源线52连接于电热丝215,并在电暖墙板100浇筑成型后从墙板主体10的两侧伸出。电源接插口50用于连接电源通电,且从墙板主体10的两侧伸出的电源接插口50分别为公插头53和母插头54,如此方便多个电暖墙板100之间的串联连接。
如图4及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发热件21包括绝缘套212和布设于隔热组件30上的发热线211,绝缘套212包裹于发热线211外,其中,绝缘套212为硅胶套。
在该实施例中,发热线211直接由绝缘套212包裹在外面,然后布设于隔热组件30上,由于发热线211需形成一个整体的回路,因此电源接插口50通过电源线52连接于发热线211形成的回路上,并伸出墙板主体10的其中一侧与外置电源连接通电。
由于电源线52通常具有一定的长度,因此为了保证电源线52的排布整洁美观,并且增强电源线52的抗拉强度,还可以在电暖墙板100内设置用于固定电源线52的固定件51。固定件51可以设置在发热件21上,也可以设置在隔热组件30上,只要能够实现对电源线52的固定即可,在此不作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电热丝215和发热线211均为碳纤维材料;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电热丝215和发热线211还可以为其他类型的材料,在此不作限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暖墙板100,通过设置支撑隔热件31的支撑件32,从而增强隔热件31的结构强度,避免隔热件31在电暖墙板100浇筑过程中产生变形。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暖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墙板主体(10)、发热组件(20)和隔热组件(30),所述发热组件(20)和所述隔热组件(30)均设置于所述墙板主体(10)内;
所述隔热组件(30)设置于所述发热组件(20)的一侧,所述隔热组件(30)包括隔热件(31)以及支撑所述隔热件(31)的支撑件(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暖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32)内设有安装孔(321),所述隔热件(31)安装于所述安装孔(32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暖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件(31)的外周缘贴靠于所述安装孔(321)的孔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暖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件(31)为岩棉板,和/或,所述支撑件(32)为挤塑聚苯乙烯泡沫板,和/或,所述墙板主体(10)为水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暖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暖墙板还包括第一网格布(40)和第二网格布(41),所述第一网格布(40)设置于所述隔热组件(30)远离所述发热组件(20)的一侧,所述第二网格布(41)设置于所述发热组件(20)远离所述隔热组件(30)的一侧;
所述墙板主体(10)至少部分填充所述第一网格布(40)和所述第二网格布(41)的网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暖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格布(40)和所述第二网格布(41)均为玻纤网格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暖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组件(20)包括发热件(21)和限温器(22),所述限温器(22)安装于所述发热件(21)上,并与所述发热件(21)之间电连接,所述限温器(22)用于限制所述发热件(21)的发热温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暖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件(21)包括第一绝缘层(213)、第二绝缘层(214)和电热丝(215),所述电热丝(215)布设于所述第一绝缘层(213)和所述第二绝缘层(214)之间,其中,所述第一绝缘层(213)和所述第二绝缘层(214)均为云母层。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暖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件(21)包括绝缘套(212)和布设于所述隔热组件(30)上的发热线(211),所述绝缘套(212)包裹于所述发热线(211)外,其中,所述绝缘套(212)为硅胶套。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暖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件(21)的两侧均连接有电源接插口(50),且所述电源接插口(50)从所述墙板主体(10)的两侧伸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207511.7U CN217580936U (zh) | 2022-05-19 | 2022-05-19 | 电暖墙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207511.7U CN217580936U (zh) | 2022-05-19 | 2022-05-19 | 电暖墙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580936U true CN217580936U (zh) | 2022-10-14 |
Family
ID=835528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207511.7U Active CN217580936U (zh) | 2022-05-19 | 2022-05-19 | 电暖墙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580936U (zh) |
-
2022
- 2022-05-19 CN CN202221207511.7U patent/CN21758093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507870U (zh) | 一种基于新材料的保温板 | |
CN105155703A (zh) | 一种stp芯材的制备方法 | |
CN217580936U (zh) | 电暖墙板 | |
CN107905389A (zh) | 一种聚合物干混砂浆保温板 | |
CN106049805A (zh) | 多功能地暖模块 | |
CN101400192B (zh) | 一种防潮取暖电热板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3073747A (zh) | 一种风载荷转移式建筑外墙保温板及其安装方法 | |
CN210151976U (zh) | 一种玄武岩纤维保温板 | |
CN213654069U (zh) | 制冷用建筑保温装饰板 | |
CN206144023U (zh) | 一种多功能建筑墙板 | |
CN212534794U (zh) | 一种预制墙体的保温结构 | |
CN108758771A (zh) | 一种互联网温控系统及电地暖 | |
CN212053568U (zh) | 一种建筑节能外墙保温装饰板结构 | |
CN207905139U (zh) | 一种装饰工程用防火保温板 | |
CN112411921A (zh) | 一种结构保温装饰一体板 | |
CN101787749A (zh) | 单腔石膏保温板及其与建筑主体的连接结构 | |
CN212772950U (zh) | 建筑墙 | |
CN208072668U (zh) | 一种基于epp材料的建筑保温板 | |
CN214941305U (zh) | 一种建筑外墙保温结构 | |
CN212224259U (zh) | 一种建筑工程技术用墙体保温结构 | |
CN213449005U (zh) | 一种轻质保温内隔墙板 | |
CN216380043U (zh) | 一种防火耐腐蚀保温板 | |
CN201649332U (zh) | 单腔石膏保温板及其与建筑主体的连接结构 | |
CN211923057U (zh) | 一种绿色建筑环保墙体 | |
CN221053042U (zh) | 一种生产成本低的保温装饰复合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