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80569U - 一种内置增强件的重组竹连续梁混凝土节点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置增强件的重组竹连续梁混凝土节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80569U
CN217580569U CN202123044407.9U CN202123044407U CN217580569U CN 217580569 U CN217580569 U CN 217580569U CN 202123044407 U CN202123044407 U CN 202123044407U CN 217580569 U CN217580569 U CN 2175805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mboo
steel bar
beam body
reinforcing
restructur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4440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楠
林雪妍
景晓通
赵艳
李玲
李国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2304440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805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805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805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d-Shaped Construction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置增强件的重组竹连续梁混凝土节点,包括重组竹梁体一,沿其长度方向内置有钢筋一,且钢筋一一端伸出重组竹梁体一;重组竹梁体二沿其长度方向内置有钢筋二,且钢筋二一端伸出重组竹梁体二;钢筋二与钢筋一对置布置,其外部均绑扎有箍筋;钢筋二与钢筋一的伸出端均具有与直螺纹套筒连接的螺纹结构,连接后形成连续梁初始节点;增强部用于增强连续梁节点刚度,其固定于连续梁初始节点内;在连续梁初始节点处浇筑混凝土层形成连续梁混凝土节点。本实用新型改善了梁受力状态使梁的弯矩分布更合理,充分利用材料性能,达到减小变形或增大跨度的目的,拓宽重组竹梁的工程应用范围。实现增强重组竹连续梁混凝土节点刚度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内置增强件的重组竹连续梁混凝土节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内置增强件的重组竹连续梁混凝土节点。
背景技术
与木材相比,竹材具有绿色天然、强度高、韧性好、生长周期短等优点,被结构工程师们誉为“植物钢筋”,近年来出现了各种结构工程竹制品,如重组竹和胶合竹等。重组竹是一种将竹材重新组织并加以强化成型的竹质新材料,即将竹材加工成长条状竹篾、竹丝或碾碎成竹丝束,经干燥后浸胶,再干燥到要求含水率,然后铺放在模具中,经高温高压热固化而成的型材。
与天然竹材相比,重组竹具有绿色环保、材料利用率高、强度大、缺陷少、可加工成各种形状等优点,工程应用领域前景广阔。但重组竹弹性模量相较于其强度而言偏低,且在一般荷载作用下会由于抗拉强度的不足发生脆性破坏,抗压强度无法完全发挥。基于以上优缺点,对重组竹梁采取增强方式有利于提高其承载力、强度及整体性,目前,国内外有关重组竹梁增强方式的研究主要分为纤维材料增强和钢筋增强两个方面。在现有的增强重组竹梁的方式中,粘贴纤维材料等方法在制作工序上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制作周期长、工序繁琐、成本高、经济效益较低及不利于构件的美观等,内置钢筋增强重组竹梁刚好弥补了上述增强方式中的不足,但无法实现刚性连接。同时,重组竹梁的工程应用仍局限在简支梁,材料强度的利用和梁的整体变形方面受到结构形式的限制,无法充分发挥重组竹材料优势。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内置增强件的重组竹连续梁混凝土节点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内置增强件的重组竹连续梁混凝土节点,解决现有技术中梁体连接后梁的弯矩分布很不均匀,容易发生脆性的受拉破坏,材料性能不能得到充分发挥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内置增强件的重组竹连续梁混凝土节点,包括:
重组竹梁体一,所述重组竹梁体一沿其长度方向内置有钢筋一,且所述钢筋一一端伸出所述重组竹梁体一;
重组竹梁体二,所述重组竹梁体二沿其长度方向内置有钢筋二,且所述钢筋二一端伸出所述重组竹梁体二;
箍筋,所述钢筋二与所述钢筋一对置布置,其外部均绑扎有箍筋;
直螺纹套筒,所述钢筋二与所述钢筋一的伸出端均具有与所述直螺纹套筒连接的螺纹结构,连接后形成连续梁初始节点;
增强部,所述增强部用于增强连续梁节点刚度,其固定于所述连续梁初始节点内;以及
混凝土层,在所述连续梁初始节点处浇筑混凝土层形成连续梁混凝土节点。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内置增强件的重组竹连续梁混凝土节点,钢筋伸长区域用直螺纹套筒筒连接后浇筑混凝土形成连续梁混凝土节点,解决了传统重组竹梁节点只能用铰接的缺陷,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连续梁的刚性连接,达到增加节点刚性的目的,在节点内部放置增强部,梁所受内力弯矩分布也从简支梁变为连续梁,改善了梁的受力状态使梁的弯矩分布更加合理,充分利用材料性能,并达到减小变形或增大跨度的目的,拓宽重组竹梁的工程应用范围。进一步实现增强重组竹连续梁混凝土节点刚度的目的。
进一步地,所述增强部为钢构件,连接在所述钢筋一、所述钢筋二、所述重组竹梁体一及所述重组竹梁体二围合的增强空间内。
进一步地,所述增强部为工字型刚构件,其两端分别与所述重组竹梁体一及所述重组竹梁体二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增强部为钢箱,所述钢箱包括多个钢板围合成箱体,其两端部的钢板分别与所述重组竹梁体一及所述重组竹梁体二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增强部通过螺钉固定于重组竹梁体一及重组竹梁体二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内置工字钢的重组竹连续梁混凝土节点主视方向剖视图;
图2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内置工字钢的重组竹连续梁混凝土节点俯视方向的剖视图;
图3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内置钢箱的重组竹连续梁混凝土节点主视方向的剖视图;
图4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内置钢箱的重组竹连续梁混凝土节点俯视方向的剖视图;
图中:1-重组竹梁体一,11-钢筋一,2-重组竹梁体二,21-钢筋二,3-直螺纹套筒,4-混凝土层,5-增强部,6-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现有的增强重组竹梁的方式中,粘贴纤维材料等方法在制作工序上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制作周期长、工序繁琐、成本高、经济效益较低及不利于构件的美观等,内置钢筋增强重组竹梁刚好弥补了上述增强方式中的不足,但没法实现刚性连接。同时,重组竹梁的工程应用仍局限在简支梁,材料强度的利用和梁的整体变形方面受到结构形式的限制,无法充分发挥重组竹材料优势。
由此,参见附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内置增强件的重组竹连续梁混凝土节点,包括:重组竹梁体一1和重组竹梁体二2,所述重组竹梁体一1沿其长度方向内置有钢筋一11,且所述钢筋一11一端伸出所述重组竹梁体一1;所述重组竹梁体二2沿其长度方向内置有钢筋二21,且所述钢筋二21一端伸出所述重组竹梁体二2;所述钢筋二21与所述钢筋一11对置布置,其外部均绑扎有箍筋;所述钢筋二21与所述钢筋一11的伸出端均具有与所述直螺纹套筒3连接的螺纹结构,连接后形成连续梁初始节点;在本实用新型中增强部5用于增强连续梁节点刚度,其固定于所述连续梁初始节点内;以及混凝土层4,在所述连续梁初始节点处浇筑混凝土层4形成连续梁混凝土节点。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增强部5为钢构件,连接在所述钢筋一11、所述钢筋二21、所述重组竹梁体一1及所述重组竹梁体二2围合的增强空间内。
参见附图1和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增强部5为工字型刚构件,其两端分别与所述重组竹梁体一1及所述重组竹梁体二2固定。
本实施例中将竹管劈裂成条状后,将劈裂的竹条压成竹篾并捆绑成竹纤维束后浸胶,将钢筋放置在预设的位置上,两端用锚具固定住,铺设浸胶的纤维束,然后整体热压形成内置钢筋增强重组竹梁。钢筋长度大于重组竹梁体长度,并伸出重组竹梁体,伸出钢筋端部具有外螺纹,方便后续旋拧直螺纹套筒连接固定。按设计要求在钢筋外相应位置绑扎箍筋,将相邻两个重组竹梁间对应的钢筋用套筒连接(绑扎箍筋与连接直螺纹套筒顺序可以改变),在内置钢筋和重组竹端部内侧放置一个工字型钢,用螺钉6将钢板与重组竹端部连接,使重组竹节点具有足够的刚度。由于连续梁在均布荷载作用下,反弯点位于1/4跨位置处,故附图主与俯视截面图只取连续梁两边各1/4处;节点部位浇筑混凝土,形成内置工字型钢增强内置钢筋重组竹连续梁混凝土节点。
参见附图3和4,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增强部5为钢箱,所述钢箱包括多个钢板围合成箱体,其两端部的钢板分别与所述重组竹梁体一1及所述重组竹梁体二2固定。
此实施例中,将竹管劈裂成条状后,将劈裂的竹条压成竹篾并捆绑成竹纤维束后浸胶,将钢筋放置在预设的位置上,两端用锚具固定住,铺设浸胶的纤维束,然后整体热压形成内置钢筋增强重组竹梁。钢筋长度大于重组竹梁体长度,并伸出重组竹梁体,伸出钢筋端部具有外螺纹,方便后续旋拧直螺纹套筒连接固定。按设计要求在钢筋外相应位置绑扎箍筋,再将相邻两个重组竹梁间对应的钢筋用直螺纹套筒连接,并沿着钢筋和重组竹端部内侧布置钢板构成钢箱,并通过自攻的螺钉6将钢板与重组竹进行固定,使重组竹节点具有足够的刚度。由于连续梁在均布荷载作用下,反弯点位于1/4跨位置处,故附图3和4只取连续梁两边各1/4处;节点部位浇筑混凝土,形成内置钢箱增强内置钢筋重组竹连续梁混凝土节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内置钢筋增强重组竹梁在节点部位传递弯矩能力较弱,节点刚度不足,无法实现从铰接到刚接的转化,研究领域仅局限于简支梁,而仅仅在梁端伸长钢筋处绑扎箍筋连接套筒浇筑混凝土并不能大幅增强节点刚度,达到连续梁节点所需刚度的问题。
具体地,内置钢筋增强重组竹梁在加工过程中,直接胶结热压形成,无需开槽,也不必二次加工,因此可以保证梁的整体性。重组竹梁及梁节点的加固,提高了重组竹梁的承载力、强度及整体性,充分发挥了重组竹材料的抗压能力,改良了重组竹梁的破坏方式。梁节点部位在绑扎箍筋连接直螺纹套筒浇筑混凝土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了内置工字型钢或钢箱螺钉连接,(内置的增强件不限于工字型钢和钢箱,也可以是其他形状的构件,如顶部抵接的两个棱台形成的构件)弥补了仅采用套筒连接加固节点刚度不足的问题,同时发挥了材料的优良性能,提高节点刚度,使重组竹梁节点实现了从铰接到刚接的转变,重组竹梁的工程应用领域拓展到了连续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5)

1.一种内置增强件的重组竹连续梁混凝土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重组竹梁体一(1),所述重组竹梁体一(1)沿其长度方向内置有钢筋一(11),且所述钢筋一(11)一端伸出所述重组竹梁体一(1);
重组竹梁体二(2),所述重组竹梁体二(2)沿其长度方向内置有钢筋二(21),且所述钢筋二(21)一端伸出所述重组竹梁体二(2);
箍筋,所述钢筋二(21)与所述钢筋一(11)对置布置,其外部均绑扎有箍筋;
直螺纹套筒(3),所述钢筋二(21)与所述钢筋一(11)的伸出端均具有与所述直螺纹套筒(3)连接的螺纹结构,连接后形成连续梁初始节点;
增强部(5),所述增强部(5)用于增强连续梁节点刚度,其固定于所述连续梁初始节点内;以及
混凝土层(4),在所述连续梁初始节点处浇筑混凝土层(4)形成连续梁混凝土节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增强件的重组竹连续梁混凝土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部(5)为钢构件,连接在所述钢筋一(11)、所述钢筋二(21)、所述重组竹梁体一(1)及所述重组竹梁体二(2)围合的增强空间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置增强件的重组竹连续梁混凝土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部(5)为工字型刚构件,其两端分别与所述重组竹梁体一(1)及所述重组竹梁体二(2)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置增强件的重组竹连续梁混凝土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部(5)为钢箱,所述钢箱包括多个钢板围合成箱体,其两端部的钢板分别与所述重组竹梁体一(1)及所述重组竹梁体二(2)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内置增强件的重组竹连续梁混凝土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部(5)通过螺钉(6)固定于所述重组竹梁体一(1)及所述重组竹梁体二(2)上。
CN202123044407.9U 2021-12-06 2021-12-06 一种内置增强件的重组竹连续梁混凝土节点 Active CN2175805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44407.9U CN217580569U (zh) 2021-12-06 2021-12-06 一种内置增强件的重组竹连续梁混凝土节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44407.9U CN217580569U (zh) 2021-12-06 2021-12-06 一种内置增强件的重组竹连续梁混凝土节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80569U true CN217580569U (zh) 2022-10-14

Family

ID=835264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44407.9U Active CN217580569U (zh) 2021-12-06 2021-12-06 一种内置增强件的重组竹连续梁混凝土节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805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580569U (zh) 一种内置增强件的重组竹连续梁混凝土节点
CN214941637U (zh) 一种内置竖向钢板增强重组竹梁
CN217128514U (zh) 一种外置增强件的重组竹连续梁混凝土节点
CN214941578U (zh) 一种内置钢筋的clbt墙板
CN218028461U (zh) 一种重组竹构件节点区域结构
CN218233981U (zh) 一种预制夹心保温外挂墙板
CN109854413A (zh) 贮箱筒段、贮箱以及火箭
CN217811844U (zh) 一种增强抗弯刚度的轻质薄型叠合楼板
CN214941634U (zh) 一种内置钢筋重组竹混凝土节点连续梁
CN100424303C (zh) 钢管混凝土桁架结构
CN218323169U (zh) 一种内置增强件的重组竹梁柱混凝土节点
CN112878487A (zh) 一种内置钢筋的重组竹梁柱混凝土节点框架及施工方法
CN112814275A (zh) 一种内置钢筋重组竹混凝土节点连续梁及施工方法
CN205276129U (zh) 一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竹组合桥面板
CN114086720B (zh) 一种frp筋增强grc的建筑承重装置及方法
CN111576735A (zh) 一种钢管-重组竹复合结构件及其生产方法
CN215442716U (zh) 一种内置钢筋增强重组竹柱
CN201187500Y (zh) 外墙保温插接栓
CN112832448A (zh) 一种内置钢筋的clbt墙板及加工方法
CN216809526U (zh) 一种竹集成frp型材装配式组合梁桥节点
CN217461597U (zh) 一种收紧式体外预应力cfrp材料横向张拉系统
CN217840547U (zh) 一种双皮墙保温外墙板用保温拉结件
US20220213686A1 (en) Continuous FRP Composite Fiber Truss Shear Connector
CN220908854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
CN210976149U (zh) 一种夹心保温叠合剪力墙保温连接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