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78678U - 退火炉辅助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退火炉辅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78678U
CN217578678U CN202220910223.1U CN202220910223U CN217578678U CN 217578678 U CN217578678 U CN 217578678U CN 202220910223 U CN202220910223 U CN 202220910223U CN 217578678 U CN217578678 U CN 2175786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form
clamping device
annealing furnace
guide rail
annea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91022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涛
石志强
李震
李青
李赫然
何怀胜
许伟
李飞
缪夕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u Dongxu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Yuanda Xind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u Dongxu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Yuanda Xin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u Dongxu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Yuanda Xind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u Dongxu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91022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786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786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786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4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the processing of minerals
    • Y02P40/50Glass production, e.g. reusing waste heat during processing or shaping
    • Y02P40/57Improving the yield, e-g- reduction of reject rat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退火炉辅助装置,属于玻璃生产设备、工艺技术领域。退火炉辅助装置,退火炉隔板安装在退火炉内部左右侧,可对退火炉进行温度分区控制,夹紧装置导轨分别安装在使用平台、备用平台及缓冲平台上,使用平台固定在退火炉外部,夹紧装置可利用夹紧装置导轨移动进出退火炉,平台导轨在备用平台及缓冲平台下部安装,移动缓冲平台使其上面夹紧装置导轨与使用平台上面夹紧装置导轨成直线重合,即可使夹紧装置从使用平台移动至缓冲平台,向左移动备用平台,即可用相同的原理使备用平台上的夹紧装置移动进入到退火炉内部工作。

Description

退火炉辅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生产设备、工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退火炉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在采用溢流下拉法制造光电显示玻璃基板的过程中,退火炉是控制基板包括应力、翘曲等品质的关键设备,其作用是稳定、均匀的控制炉内温度,形成预热、保温、缓冷及冷却的温度梯度,但在光电显示玻璃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退火炉的保温、结构设计及控制方式不尽完善,导致炉腔内温度无法满足工艺要求,尤其是横向温差≥50℃,基板内部应力过大难以消除,基板易碎,造成生产效率低下及客户端投诉。
原有退火炉辅助装置主要为贯穿安装在退火炉内部的2根夹紧设备,两根夹紧设备相互靠近直至接触玻璃时可防止玻璃晃动,稳定玻璃形状,但实际生产中,因品质调整尤其是翘曲调整需要,必须单边调整夹紧设备,控制玻璃形状,而原有退火炉夹紧设备一端参数修改时,必然影响夹紧设备另外一端原有的稳定工艺状态,造成玻璃形状改变,翘曲超差,尤其是发生异常时,该夹紧装置不能快速抽离至退火炉外部,致使夹紧装置受热弯曲,同时与玻璃接触部位耐火材料被碎玻璃砸伤,被迫下机更换,影响产能;
因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退火炉辅助装置,能满足退火炉分区且独立控制各区温度、单边控制玻璃夹紧设备、快速更换玻璃夹紧装置并防止夹紧装置受热弯曲及损伤等优点,可减少设备损坏率及更换时间,提高基板品质及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退火炉辅助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退火炉辅助装置,
包括:
退火炉隔板(2),所述退火炉隔板(2)设置于退火炉(1)内腔,所述退火炉(1)的内腔壁两侧均排列设置所述退火炉隔板(2),所述退火炉隔板(2) 之间形成单独炉腔;以及
夹紧装置(3),所述夹紧装置(3)贯穿设置于所述退火炉(1)的内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
备用平台(4);
平台导轨(5);
使用平台(8);
夹紧装置导轨(7),所述夹紧装置导轨(7)设置在所述使用平台(8)的下端面,并且所述夹紧装置导轨(7)的一端设置有所述夹紧装置(3);
缓冲平台(6),所述缓冲平台(6)的设置在所述夹紧装置导轨(7)的下端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夹紧装置导轨(7)的一端贯穿退火炉 (1)的内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使用平台(8)、所述备用平台(4) 和所述缓冲平台(6)的上端均设置所述夹紧装置导轨(7)。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备用平台(4)与所述缓冲平台(6) 的下端均安装有所述平台导轨(5),所述缓冲平台(6)、所述夹紧装置导轨 (7)与所述使用平台(8)的上端面与所述夹紧装置导轨(7)成直线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夹紧装置(3)在所述使用平台(8) 的上端面可进行横向平移,所述缓冲平台(6)的一侧的运动轨迹在所述备用平台(4)的上端面进行平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夹紧装置(3)为一种圆弧状并且横向轮体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夹紧装置(3)的边缘与所述备用平台 (4)之间存在间隔,所述间隔为0.5c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夹紧装置(3)与所述使用平台(8) 之间的最小滑动间距为2cm,所述夹紧装置(3)的接触面设置有接触件,所述接触件为合成橡胶材质制成的构件。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退火炉辅助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退火炉隔板将退火炉分割成多个炉腔,可减少退火炉不同位置温度间的相互影响,且单独调整任何一个炉腔加热器功率,可改变退火炉炉腔局部区域纵向温度梯度到达退火、应变温度,提高基板退火效率;在每个炉腔中,左右侧均有组*.KW加热电阻丝组成,每组电阻丝均可单独控制,可以根据退火炉不同位置温度值单独调整一组或多组加热丝功率使炉内温度分布趋于均匀,改善玻璃横向温差,提高退火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退火炉辅助装置,当玻璃通过退火炉时,任何一个炉腔又被玻璃分割成个小的腔体,该腔体左右侧加热电阻丝可根据生产工艺需要整体独立操作,降低玻璃左右两个表面之间的温差,可有效控制玻璃形状、去除基板应力,提高基板品质。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退火炉辅助装置,退火炉亦可实现工艺自动控制,有效降低原有退火炉人为调整失误率;原有退火炉控制只有手动调节方式,炉体温度受环境等因素影响频繁波动,需要人为不断干涉修正,因退火炉区域多,各区域间温度相互影响、平衡,人为调整复杂,失误率高,造成基板品质难以稳定控制。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退火炉辅助装置,退火炉,增加了炉腔温度自动化控制系统,在退火炉的生产工艺设定完成后,将本地手动控制更改为自动控制模式, PLC会根据退火炉温度采集计算工艺偏差,再自我运算将命令下达到C1至Cn+1 区,退火炉各区根据命令相应调节加热器功率,使退火炉各区工艺温度恒定输出,完成玻璃生产自动控制。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退火炉辅助装置,退火炉隔板安装在退火炉内部左右侧,可对退火炉进行温度分区控制,夹紧装置导轨分别安装在使用平台、备用平台及缓冲平台上,使用平台固定在退火炉外部,夹紧装置可利用夹紧装置导轨移动进出退火炉,平台导轨在备用平台及缓冲平台下部安装,移动缓冲平台使其上面夹紧装置导轨与使用平台上面夹紧装置导轨成直线重合,即可使夹紧装置从使用平台移动至缓冲平台,向左移动备用平台,即可用相同的原理使备用平台上的夹紧装置移动进入到退火炉内部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退火炉辅助装置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退火炉辅助装置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退火炉辅助装置俯视图。
图中标号说明:1、退火炉;2、退火炉隔板;3、夹紧装置;4、备用平台; 5、平台导轨;6、缓冲平台;7、夹紧装置导轨;8、使用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3,退火炉辅助装置,包括退火炉1、退火炉隔板2和夹紧装置 3,所述退火炉1的内腔设置退火炉隔板2,所述退火炉1的一侧设置使用平台 8,退火炉1的内腔壁两侧均排列设置退火炉隔板2,所述退火炉隔板2之间形成单独炉腔,还包括备用平台4、平台导轨5、缓冲平台6、夹紧装置导轨7和使用平台8,所述使用平台8的下端面开设夹紧装置导轨7,所述夹紧装置导轨 7的上端面设置缓冲平台6,所述缓冲平台6的上端面设置夹紧装置导轨7,所述夹紧装置导轨7的一侧设置夹紧装置3,所述夹紧装置3贯穿设置与退火炉1 的内腔,使用平台8、备用平台4和缓冲平台6的上端均设置夹紧装置导轨7,所述夹紧装置导轨7的一端贯穿退火炉1的内腔,备用平台4与缓冲平台6的下端均安装有平台导轨5,所述缓冲平台6、夹紧装置导轨7与使用平台8的上端面与夹紧装置导轨7成直线重合,通过退火炉隔板2将退火炉分割成C1至 Cn+1共n+1个炉腔,可减少退火炉1不同位置温度间的相互影响,且单独调整任何一个炉腔加热器功率,可改变退火炉1炉腔局部区域纵向温度梯度到达退火、应变温度,提高基板退火效率;在每个炉腔中,左右侧均有20组*1.5KW 加热电阻丝组成,每组电阻丝均可单独控制,可以根据退火炉不同位置温度值单独调整一组或多组加热丝功率使炉内温度分布趋于均匀,改善玻璃横向温差,提高退火效率。
夹紧装置3于使用平台8的上端面可进行横向平移,所述缓冲平台6一侧的运动轨迹于备用平台4的上端面进行平移,夹紧装置3为一种圆弧状横向轮体结构,所述夹紧装置3的边缘与备用平台4之间存在间隔,所述间隔为0.5cm,夹紧装置3与使用平台8之间的最小滑动间距为2cm,所述夹紧装置3的接触面设置接触件,接触件为合成橡胶材质制成的构件,在每个炉腔中,左右侧均有20组*1.5KW加热电阻丝组成,每组电阻丝均可单独控制,可以根据退火炉不同位置温度值单独调整一组或多组加热丝功率使炉内温度分布趋于均匀,改善玻璃横向温差,提高退火效率;当玻璃通过退火炉时,任何一个炉腔又被玻璃分割成2个小的腔体,该腔体左右侧加热电阻丝可根据生产工艺需要整体独立操作,降低玻璃左右两个表面之间的温差,可有效控制玻璃形状、去除基板应力,提高基板品质;退火炉1亦可实现工艺自动控制,有效降低原有退火炉 1人为调整失误率;原有退火炉控制只有手动调节方式,炉体温度受环境等因素影响频繁波动,需要人为不断干涉修正,因退火炉1区域多,各区域间温度相互影响、平衡,人为调整复杂,失误率高,造成基板品质难以稳定控制;退火炉1,增加了炉腔温度自动化控制系统,在退火炉1的生产工艺设定完成后,将本地手动控制更改为自动控制模式,PLC会根据退火炉温度采集计算工艺偏差,再自我运算将命令下达到C1至Cn+1区,退火炉1各区根据命令相应调节加热器功率,使退火炉各区工艺温度恒定输出,完成玻璃生产自动控制;退火炉隔板2安装在退火炉内部左右侧,可对退火炉1进行温度分区控制;夹紧装置3导轨分别安装在使用平台8、备用平台4及缓冲平台6上,使用平台8固定在退火炉外部,夹紧装置3可利用夹紧装置3导轨移动进出退火炉,平台导轨5在备用平台4及缓冲平台6下部安装,移动缓冲平台6使其上面夹紧装置 3导轨与使用平台8上面夹紧装置3导轨成直线重合,即可使夹紧装置3从使用平台8移动至缓冲平台6,向左移动备用平台4,即可用相同的原理使备用平台4上的夹紧装置3移动进入到退火炉内部工作。
除此之外,通过退火炉隔板2将退火炉分割成C1至Cn+1共n+1个炉腔,可减少退火炉1不同位置温度间的相互影响,且单独调整任何一个炉腔加热器功率,可改变退火炉1炉腔局部区域纵向温度梯度到达退火、应变温度,提高基板退火效率;在每个炉腔中,左右侧均有20组*1.5KW加热电阻丝组成,每组电阻丝均可单独控制,可以根据退火炉不同位置温度值单独调整一组或多组加热丝功率使炉内温度分布趋于均匀,改善玻璃横向温差,提高退火效率;当玻璃通过退火炉时,任何一个炉腔又被玻璃分割成2个小的腔体,该腔体左右侧加热电阻丝可根据生产工艺需要整体独立操作,降低玻璃左右两个表面之间的温差,可有效控制玻璃形状、去除基板应力,提高基板品质;退火炉1亦可实现工艺自动控制,有效降低原有退火炉1人为调整失误率;原有退火炉控制只有手动调节方式,炉体温度受环境等因素影响频繁波动,需要人为不断干涉修正,因退火炉1区域多,各区域间温度相互影响、平衡,人为调整复杂,失误率高,造成基板品质难以稳定控制;退火炉1,增加了炉腔温度自动化控制系统,在退火炉1的生产工艺设定完成后,将本地手动控制更改为自动控制模式,PLC会根据退火炉温度采集计算工艺偏差,再自我运算将命令下达到C1至 Cn+1区,退火炉1各区根据命令相应调节加热器功率,使退火炉各区工艺温度恒定输出,完成玻璃生产自动控制;退火炉隔板2安装在退火炉内部左右侧,可对退火炉1进行温度分区控制;夹紧装置3导轨分别安装在使用平台8、备用平台4及缓冲平台6上,使用平台8固定在退火炉外部,夹紧装置3可利用夹紧装置3导轨移动进出退火炉,平台导轨5在备用平台4及缓冲平台6下部安装,移动缓冲平台6使其上面夹紧装置3导轨与使用平台8上面夹紧装置3 导轨成直线重合,即可使夹紧装置3从使用平台8移动至缓冲平台6,向左移动备用平台4,即可用相同的原理使备用平台4上的夹紧装置3移动进入到退火炉内部工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9)

1.一种退火炉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退火炉隔板(2),所述退火炉隔板(2)设置于退火炉(1)内腔,所述退火炉(1)的内腔壁两侧均排列设置所述退火炉隔板(2),所述退火炉隔板(2)之间形成单独炉腔;以及
夹紧装置(3),所述夹紧装置(3)贯穿设置于所述退火炉(1)的内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退火炉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备用平台(4);
平台导轨(5);
使用平台(8);
夹紧装置导轨(7),所述夹紧装置导轨(7)设置在所述使用平台(8)的下端面,并且所述夹紧装置导轨(7)的一端设置有所述夹紧装置(3);
缓冲平台(6),所述缓冲平台(6)的设置在所述夹紧装置导轨(7)的下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退火炉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装置导轨(7)的一端贯穿退火炉(1)的内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退火炉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平台(8)、所述备用平台(4)和所述缓冲平台(6)的上端均设置所述夹紧装置导轨(7)。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退火炉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备用平台(4)与所述缓冲平台(6)的下端均安装有所述平台导轨(5),所述缓冲平台(6)、所述夹紧装置导轨(7)与所述使用平台(8)的上端面与所述夹紧装置导轨(7)成直线重合。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退火炉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装置(3)在所述使用平台(8)的上端面可进行横向平移,所述缓冲平台(6)的一侧的运动轨迹在所述备用平台(4)的上端面进行平移。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退火炉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装置(3)为一种圆弧状并且横向轮体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退火炉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装置(3)的边缘与所述备用平台(4)之间存在间隔,所述间隔为0.5cm。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退火炉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装置(3)与所述使用平台(8)之间的最小滑动间距为2cm,所述夹紧装置(3)的接触面设置有接触件,所述接触件为合成橡胶材质制成的构件。
CN202220910223.1U 2022-04-19 2022-04-19 退火炉辅助装置 Active CN2175786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10223.1U CN217578678U (zh) 2022-04-19 2022-04-19 退火炉辅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10223.1U CN217578678U (zh) 2022-04-19 2022-04-19 退火炉辅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78678U true CN217578678U (zh) 2022-10-14

Family

ID=835428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910223.1U Active CN217578678U (zh) 2022-04-19 2022-04-19 退火炉辅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786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648635B2 (ja) ガラス板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JP4918183B2 (ja) 板ガラスの製造装置及び製造方法、並びにガラス製品及び液晶ディスプレイの製造方法
KR101644671B1 (ko) 유리판의 제조 방법
CN105829219A (zh) 钢化玻璃制作装置的用于装载平板玻璃的夹具
JP2001031434A (ja) 板ガラスの成形方法および成形装置
KR101574415B1 (ko) 곡면유리 제조 장치 및 방법
CN217578678U (zh) 退火炉辅助装置
JP4027266B2 (ja) ガラス物品の徐冷方法、ガラス物品の加熱方法、ガラス成形品の製造方法、及び熱処理装置
CN107614739B (zh) 圆柱形溅射靶材的焙烧装置以及焙烧方法
JP2012116705A (ja) 光学素子の成形装置及び成形方法
CN204356218U (zh) 马弗炉温度场控制装置
KR20080093423A (ko) 프레스 성형 장치
KR101762359B1 (ko) 유리 성형 장치 및 유리 성형 방법
JPH1163838A (ja) ハイブリッド型熱処理装置
CN104078384A (zh) 直列式热处理装置
JPH02149437A (ja) ガラス板の製造装置
CN113770379A (zh) 基于slm的金属构件3d打印方法
JP4105163B2 (ja) 薄板製造装置および薄板製造方法
JP7012937B2 (ja) ガラス物品の製造方法
CN217578703U (zh) 应用于3d盖板玻璃喷涂ag工序的固烤烤盘
KR102590556B1 (ko) 열성형 장치 및 열성형 방법
KR102208104B1 (ko) 세라믹 전자부품용 소성로에서의 균온 분포 조성장치
CN212568144U (zh) 自动脱气装置及自动脱气系统
KR102192069B1 (ko) 세라믹 전자부품용 소성로
JP2011136882A (ja) 光学素子の成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