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76069U - 一种栈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栈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76069U
CN217576069U CN202221630326.9U CN202221630326U CN217576069U CN 217576069 U CN217576069 U CN 217576069U CN 202221630326 U CN202221630326 U CN 202221630326U CN 217576069 U CN217576069 U CN 2175760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llet
bearing
restraining strip
goods
restra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3032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茂林
杨金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3032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760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760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760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ll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栈板,涉及包装材料技术领域。该栈板包括栈板本体和承载区域,栈板本体上设置有容纳腔。承载区域设置有多个,多个承载区域自容纳腔的中心向外延伸,不同承载区域能够承载不同规格的货物;多个承载区域均弹性设置于容纳腔内,靠近容纳腔中心的承载区域在承载货物时,位于靠近容纳腔中心的承载区域外的承载区域形成围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栈板,适用于承载多种不同规格的货物,而且对于不同规格的货物的底部都能稳定固定,容纳腔内承载货物,货物周围留有围挡,更便于栈板的堆栈作业。

Description

一种栈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栈板。
背景技术
液晶面板生产完成后封存在包装箱内,然后通过栈板承载包装箱运输至相应的组装工站。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栈板100四周无挡板,使得货物200底部的稳定性不足;而且栈板100的规格固定,无法适用多种规格的货物200。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栈板,该栈板不仅能够适用于多种不同规格的货物,而且能够在不同规格的货物周围形成围挡,货物底部的稳定性好。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栈板,包括:
栈板本体,所述栈板本体上设置有容纳腔;
承载区域,所述承载区域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承载区域自所述容纳腔的中心向外延伸,不同承载区域能够承载不同规格的货物;多个所述承载区域均弹性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靠近所述容纳腔中心的所述承载区域在承载货物时,位于靠近所述容纳腔中心的所述承载区域外的所述承载区域形成围挡。
作为栈板的一个可选方案,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多个弹簧柱,每个所述承载区域均通过所述弹簧柱与所述容纳腔连接。
作为栈板的一个可选方案,承载最小规格的货物的所述承载区域为承载板,位于所述承载板外侧的所述承载区域均为承载环,多个所述承载环依次围设于所述承载板的外侧。
作为栈板的一个可选方案,所述承载板和所述承载环均由多个板块拼接而成。
作为栈板的一个可选方案,所述承载板由四个方形板块拼接而成;所述承载环由四个L形板块拼接而成。
作为栈板的一个可选方案,所述栈板本体上设置有束缚带收纳位和束缚带锁附位,所述束缚带收纳位和所述束缚带锁附位分别设于所述容纳腔的相对两侧,所述束缚带收纳位用于收纳束缚带,当货物置于所述承载区域后,自所述束缚带收纳位拉出所述束缚带束缚货物后,所述束缚带伸入所述束缚带锁附位锁附。
作为栈板的一个可选方案,所述栈板本体内设置有收放卷机构,所述收放卷机构用于收放所述束缚带,所述束缚带的自由端自所述束缚带收纳位伸出,并通过限位插头限位。
作为栈板的一个可选方案,所述收放卷机构包括转轴、收卷辊和卷簧,所述转轴与所述栈板本体转动连接,所述收卷辊固设于所述转轴上,所述收卷辊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卷簧,所述卷簧远离所述收卷辊的一侧固定设置在所述栈板本体上。
作为栈板的一个可选方案,所述限位插头与所述束缚带可拆卸连接。
作为栈板的一个可选方案,所述束缚带锁附位包括插接板,所述插接板上间隔设置有两个插接槽,所述束缚带的自由端自一个所述插接槽插入,从另一个所述插接槽伸出后与所述限位插头连接,以将所述束缚带锁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栈板,在栈板本体的容纳腔内设置有多个承载区域,多个承载区域自容纳腔的中心向外延伸,不同承载区域能够承载不同规格的货物,通用性更好。将多个承载区域均弹性设置于容纳腔内,货物放置在与其相适配的承载区域后,该承载区域在货物的重力作用下下沉,在该承载区域外侧的承载区域高于该下沉区域,从而形成围挡,对货物有更好的固定作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栈板,适用于承载多种不同规格的货物,而且对于不同规格的货物的底部都能稳定固定,容纳腔内承载货物,货物周围留有围挡,更便于栈板的堆栈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栈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栈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栈板的俯视图;
图4是图3中A-A向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栈板本体内容纳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栈板承载第一种规格的货物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栈板承载第二种规格的货物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栈板承载部分货物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插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栈板;200、货物;300、一次性束缚带;
1、栈板本体;2、弹簧柱;3、承载板;4、承载环;5、束缚带收纳位;6、束缚带锁附位;7、限位插头;8、插接板;9、束缚带;
11、容纳腔;31、方形板块;41、L形板块;81、插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栈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栈板,包括栈板本体1和承载区域,栈板本体1上设置有容纳腔11。承载区域设置有多个,多个承载区域自容纳腔11的中心向外延伸,不同承载区域能够承载不同规格的货物200;多个承载区域均弹性设置于容纳腔11内,靠近容纳腔11中心的承载区域在承载货物200时,位于靠近容纳腔11中心的承载区域外的承载区域形成围挡。
在栈板本体1的容纳腔11内设置有多个承载区域,多个承载区域自容纳腔11的中心向外延伸,不同承载区域能够承载不同规格的货物200,通用性更好。将多个承载区域均弹性设置于容纳腔11内,货物200放置在与其相适配的承载区域后,该承载区域在货物200的重力作用下下沉,在该承载区域外侧的承载区域高于该下沉区域,从而形成围挡,对货物200有更好的固定作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栈板,适用于承载多种不同规格的货物200,而且对于不同规格的货物200的底部都能稳定固定,容纳腔11内承载货物200,货物200周围留有围挡,更便于栈板的堆栈作业。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栈板的俯视图;图4是图3中A-A向剖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栈板本体内容纳腔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图5所示,作为栈板的一个可选方案,容纳腔11内设置有多个弹簧柱2,每个承载区域均通过弹簧柱2与容纳腔11连接。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栈板承载第一种规格的货物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弹簧柱2设置于容纳腔11与承载区域之间,当承载区域上承载货物200时,在货物200的重力作用下,压缩弹簧柱2,承载区域下沉,而未承载货物200的承载区域依然被弹簧柱2支撑,因此,下沉的承载区域外侧的依然被弹簧柱2支撑的承载区域形成货物200围挡,对货物200起到限位固定的作用。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栈板承载第二种规格的货物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当最外侧的承载区域也承载货物200时,容纳腔11周向的栈板本体1构成货物200围挡,对货物200起到限位固定作用。而且,栈板本体1上设有容纳腔11,在容纳腔11内设置可压缩的承载区域,在栈板堆栈时,更便于堆栈作业。
作为栈板的一个可选方案,承载最小规格的货物200的承载区域为承载板3,位于承载板3外侧的承载区域均为承载环4,多个承载环4依次围设于承载板3的外侧。
承载板3的尺寸与最小规格的货物200的尺寸相匹配,通过在承载板3的外侧设置多个承载环4,以逐渐增加承载区域的承载面积,以使向外延伸的承载区域承载的货物200的规格越来越大。这样的设置,不仅可以承载不同规格的货物200,而且承载货物200的承载区域外侧的承载区域还可以形成围挡,对货物200起到限位固定的作用,货物200的稳定性更好。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栈板承载部分货物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作为栈板的一个可选方案,承载板3和承载环4均由多个板块拼接而成。将承载板3和承载环4通过板块拼接而成,使得每个板块都能单独用于承载货物200,当承载的货物200不足以堆满栈板时,未承载货物200的承载区域的板块依然可以为承载货物200的板块上的货物200进行围挡,以使不满栈的货物200也能够得到有效固定。
作为栈板的一个可选方案,承载板3由四个方形板块31拼接而成;承载环4由四个L形板块41拼接而成。四个方形板块31拼接成位于容纳腔11中间的最小规格的货物200承载区域,四个L形板块41拼接成承载环4,承载环4围设于承载板3的周向,每个L形板块41和与其内侧的方形板块31也构成一个较大规格的承载区域。承载环4设置有三个,三个承载环4所围设的面积自承载板3向外逐渐增大。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不对承载环4的数量作具体限定,可根据栈板所需承载的货物200规格的数量自主设计。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栈板在货物200堆满后,需要使用一次性束缚带300对货物200进行捆绑约束,以保证货物200在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一次性束缚带300的使用增加了包装成本。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栈板,栈板本体1上设置有束缚带收纳位5和束缚带锁附位6,束缚带收纳位5和束缚带锁附位6分别设于容纳腔11的相对两侧,束缚带收纳位5用于收纳束缚带9,当货物200置于承载区域后,自束缚带收纳位5拉出束缚带9束缚货物200后,束缚带9伸入束缚带锁附位6锁附。
通过将束缚带9隐藏设置于栈板本体1内,在使用时,自束缚带收纳位5拉出束缚带9束缚货物200后,束缚带9伸入与束缚带收纳位5相对立设置的束缚带锁附位6锁附。卸货时,将束缚带9解锁后,收纳于束缚带收纳位5。这样的设置,使得束缚带9能够重复使用,节约物料成本。
栈板本体1为四边形结构,在容纳腔11的周向的四个围挡中,相邻两个围挡上均设置有束缚带收纳位5,另外相邻两个围挡上均设置有束缚带锁附位6。相对的两个围挡上的束缚带收纳位5和束缚带锁附位6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设置。
对于束缚带收纳位5和束缚带锁附位6的数量不作限定,可根据货物200的规格自主设定。
束缚带收纳位5和束缚带锁附位6均为设置于围挡上端面的凹槽。
作为栈板的一个可选方案,栈板本体1内设置有收放卷机构,收放卷机构用于收放束缚带9,束缚带9的自由端自束缚带收纳位5伸出,并通过限位插头7限位。
束缚带收纳位5的凹槽与栈板本体1连通,以使束缚带9卷绕于收放卷机构后能自凹槽伸出,伸出凹槽的束缚带9的自由端与限位插头7连接,限位插头7被限制于凹槽的外侧,无法进入凹槽,从而使得需要使用束缚带9时可以通过限位插头7抽拉束缚带9,以将束缚带9拉至合适长度,使得束缚带9绕设于货物200后能伸入束缚带锁附位6锁附。
具体地,收放卷机构包括转轴、收卷辊和卷簧,转轴与栈板本体1转动连接,收卷辊固设于转轴上,收卷辊的两端均设置有卷簧,卷簧远离收卷辊的一侧固定设置在栈板本体1上。
在栈板本体1内设置有空腔,收放卷机构设于空腔内,通过限位插头7对束缚带9施加外力,束缚带9带动转轴转动,从而释放束缚带9。当外力撤离之后,在卷簧的恢复力的作用下,束缚带9自动回收卷绕于收卷辊。
作为栈板的一个可选方案,限位插头7与束缚带9可拆卸连接。将限位插头7与束缚带9设置为可拆卸连接,在束缚带9绕设于货物200后,伸入束缚带锁附位6之前先将限位插头7拆卸。
限位插头7与束缚带9通过螺栓连接或卡接等方式可拆卸连接。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插接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作为栈板的一个可选方案,束缚带锁附位6包括插接板8,插接板8上间隔设置有两个插接槽81,束缚带9的自由端自一个插接槽81插入,从另一个插接槽81伸出后与限位插头7连接,以将束缚带9锁附。在锁附时,先拆卸限位插头7,然后将束缚带9自其中一个插接槽81插入,从另一个插接槽81伸出后与限位插头7连接,以将束缚带9锁附。
束缚带9的长度可根据实际需求调整,适用于不同规格的货物200的固定。如图8所示,当固定不满栈的货物200时,束缚带9绕设货物200后从承载板3和承载环4下穿过后再伸出与束缚带锁附位6的插接槽81插接,然后与限位插头7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栈板,可承载不同规格的货物200,实现了栈板的通用化,束缚带9可重复使用,节省了物料,降低了物料和管控成本。
本实施例提供的栈板可用于承载包装液晶面板的包装箱或承载包装其他货物200的包装箱。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栈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栈板本体(1),所述栈板本体(1)上设置有容纳腔(11);
承载区域,所述承载区域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承载区域自所述容纳腔(11)的中心向外延伸,不同所述承载区域能够承载不同规格的货物(200);多个所述承载区域均弹性设置于所述容纳腔(11)内,靠近所述容纳腔(11)中心的所述承载区域在承载货物(200)时,位于靠近所述容纳腔(11)中心的所述承载区域外的所述承载区域形成围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11)内设置有多个弹簧柱(2),每个所述承载区域均通过所述弹簧柱(2)与所述容纳腔(1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栈板,其特征在于,承载最小规格的货物的所述承载区域为承载板(3),位于所述承载板(3)外侧的所述承载区域均为承载环(4),多个所述承载环(4)依次围设于所述承载板(3)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3)和所述承载环(4)均由多个板块拼接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3)由四个方形板块(31)拼接而成;所述承载环(4)由四个L形板块(41)拼接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栈板本体(1)上设置有束缚带收纳位(5)和束缚带锁附位(6),所述束缚带收纳位(5)和所述束缚带锁附位(6)分别设于所述容纳腔(11)的相对两侧,所述束缚带收纳位(5)用于收纳束缚带(9),当货物(200)置于所述承载区域后,自所述束缚带收纳位(5)拉出所述束缚带(9)束缚货物(200)后,所述束缚带(9)伸入所述束缚带锁附位(6)锁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栈板本体(1)内设置有收放卷机构,所述收放卷机构用于收放所述束缚带(9),所述束缚带(9)的自由端自所述束缚带收纳位(5)伸出,并通过限位插头(7)限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放卷机构包括转轴、收卷辊和卷簧,所述转轴与所述栈板本体(1)转动连接,所述收卷辊固设于所述转轴上,所述收卷辊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卷簧,所述卷簧远离所述收卷辊的一端固设于所述栈板本体(1)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插头(7)与所述束缚带(9)可拆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束缚带锁附位(6)包括插接板(8),所述插接板(8)上间隔设置有两个插接槽(81),所述束缚带(9)的自由端自一个所述插接槽(81)插入,从另一个所述插接槽(81)伸出后与所述限位插头(7)连接,以将所述束缚带(9)锁附。
CN202221630326.9U 2022-06-27 2022-06-27 一种栈板 Active CN2175760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30326.9U CN217576069U (zh) 2022-06-27 2022-06-27 一种栈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30326.9U CN217576069U (zh) 2022-06-27 2022-06-27 一种栈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76069U true CN217576069U (zh) 2022-10-14

Family

ID=835313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30326.9U Active CN217576069U (zh) 2022-06-27 2022-06-27 一种栈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760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702239B1 (en) Transportation device and fixing seat thereof
US11993448B2 (en)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transportation container having shield sleeve
KR20120068688A (ko) 컨테이너에 의해 집중 질량 화물을 운반하는 방법
US11975914B2 (en)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transportation container having battery fixing hook
CN217576069U (zh) 一种栈板
US20120273607A1 (en) Multiple cargo strap winders
US7500563B2 (en) Portable walk-in storage and moving containers and method of stacking the same
KR102115099B1 (ko) 팔레트용 적재물 고정 장치
KR102410385B1 (ko) 운송 드론 연결형 팔레트
JP3187246U (ja) 組み立て式コンテナ
CN211663665U (zh) 充电桩运输托盘
KR102127573B1 (ko) 팔레트
US5390872A (en) Package for rolls of photosensitive web
JP4948560B2 (ja) 梱包構造
CN214730473U (zh) 一种保险杠运输用物流周转折叠器具
CN219077851U (zh) 多功能动力总成运输架
CN218142985U (zh) 一种码放于固定架的器材箱及配套固定架
KR20160014500A (ko) 적재와 운반이 용이한 케이블 드럼
CN215972880U (zh) 一种废旧轮胎存放及运输装置
CN217706751U (zh) 一种运输箱
CN214398078U (zh) 一种防货物掉落的货运托盘
CN218777920U (zh) 一种防塌陷包装纸箱
CN213229483U (zh) 一种多功能托盘
CN220765035U (zh) 一种光伏组件双层包装箱
CN213200604U (zh) 一种用于油漆桶转运的托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