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74734U - 一种具有防滑减震结构的橡胶轮胎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防滑减震结构的橡胶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74734U
CN217574734U CN202221502285.5U CN202221502285U CN217574734U CN 217574734 U CN217574734 U CN 217574734U CN 202221502285 U CN202221502285 U CN 202221502285U CN 217574734 U CN217574734 U CN 2175747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re
rolling
pressure
shock
tir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0228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敏才
张咏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xing Zhiyue Rubber & Plast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xing Zhiyue Rubber & Plast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xing Zhiyue Rubber & Plast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xing Zhiyue Rubber & Plast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0228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747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747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747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防滑减震结构的橡胶轮胎,属于橡胶材料制品,其包括支撑配接构件、滚动主体构件、滚动承压构件、初级防滑构件、次级防滑构件及缓冲减震构件,该橡胶轮胎在轮胎本体外壁设置了内部具有充气微孔的承压凸环,使得其弹性得到提升,结合其外壁的防滑纹路,可提升防滑性能,还设置无充气微孔的初级凸齿及次级凸齿,其弹性小于承压凸环的弹性,承压凸环压缩后初级凸齿及次级凸齿逐次与地面接触,进一步起到防滑作用,轮胎本体中开设缓冲通槽,轮胎本体滚动时可在缓冲通槽处产生形变,缓冲通槽内壁设置的限位凸棱对形变范围进行限位,使得整个橡胶轮胎具有多个形变层级,有利于提升防滑减震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防滑减震结构的橡胶轮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橡胶材料制品,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滑减震结构的橡胶轮胎。
背景技术
在一种橡胶轮胎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其采用实心结构,装配这种橡胶轮胎的设备容易在行进过程中发生震动,产生较大的噪声,并对设备内部结构的稳定造成影响,同时这种橡胶轮胎在湿滑路面上容易发生打滑,给设备的行进过程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有必要对这种橡胶轮胎进行结构优化,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防滑减震结构的橡胶轮胎,以提升其防滑减震性能。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防滑减震结构的橡胶轮胎,包括:
支撑配接构件,该支撑配接构件上具有安装空间,并与轮盘形状适配;
滚动主体构件,该滚动主体构件形成于支撑配接构件上,由支撑配接构件对滚动主体构件进行支撑,滚动主体构件可通过支撑配接构件安装于轮盘上;
滚动承压构件,该滚动承压构件形成于滚动主体构件外部,滚动主体构件可通过滚动承压构件在地面上滚动,由滚动承压构件对滚动主体构件进行支承;
初级防滑构件,该初级防滑构件形成于滚动主体构件外部,并与滚动承压构件位置对应,由初级防滑构件对滚动主体的滚动过程进行防滑处理;
次级防滑构件,该次级防滑构件形成于滚动主体外部,并与初级防滑构件位置对应,由次级防滑构件对滚动主体的滚动过程进行防滑处理;
缓冲减震构件,该缓冲减震构件形成于滚动主体构件中,由缓冲减震构件对滚动主体的滚动过程进行减震处理。
支撑配接构件包括:
支撑环圈,该支撑环圈采用橡胶制作,其内部填充有钢丝帘线,由钢丝帘线对支撑环圈进行结构加强,支撑环圈内壁开设有配接槽口,配接槽口与轮盘形状适配,支撑环圈通过配接槽口安装于轮盘上。
滚动主体构件包括:
轮胎本体,该轮胎本体形成于支撑环圈外壁,并沿支撑环圈的径向向外侧凸出,轮胎本体采用橡胶制作,其内部填充有聚酯帘线。
滚动承压构件包括:
承压凸环,该承压凸环形成于轮胎本体外壁的中部,并沿轮胎本体的径向向外侧凸出,承压凸环采用橡胶制作,其内部设置有充气微孔,充气微孔在承压凸环中均匀排布,以增加承压凸环的弹性,承压凸环外壁开设有防滑纹路,由承压凸环对轮胎本体进行支承。
初级防滑构件包括:
初级凸齿,该初级凸齿设有两组,各组初级凸齿分别形成于轮胎本体外壁,并分别位于承压凸环两侧,各初级凸齿分别沿轮胎本体的径向向外侧凸出,并沿轮胎本体的周向顺次排布,其高度与承压凸环一致,其末端开设有楔形槽口,以增加初级凸齿的防滑性能。
次级防滑构件包括:
次级凸齿,该次级凸齿设有两组,各组次级凸齿分别形成于轮胎本体外壁,并分别位于承压凸环两侧,各次级凸齿分别沿轮胎本体的径向向外侧凸出,并沿轮胎本体的周向顺次排布,其高度小于初级凸齿的高度,其末端开设有防滑斜面,使次级凸齿的横截面为梯形,以增加次级凸齿的防滑性能。
滚动减震构件包括:
缓冲通槽,该缓冲通槽设有一组,各缓冲通槽分别沿轴向轮胎本体,并沿轮胎本体的周向顺次排布,轮胎本体滚动时可在缓冲通槽处产生形变,各缓冲通槽内壁分别设有限位凸棱,限位凸棱沿轮胎本体的径向凸起,对缓冲通槽处产生的形变进行限位。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该橡胶轮胎在轮胎本体外壁设置了内部具有充气微孔的承压凸环,使得其弹性得到提升,结合其外壁的防滑纹路,可提升防滑性能,还设置无充气微孔的初级凸齿及次级凸齿,其弹性小于承压凸环的弹性,承压凸环压缩后初级凸齿及次级凸齿逐次与地面接触,开设有楔形槽口的初级凸齿及开设有防滑斜面的次级凸齿进一步起到防滑作用,轮胎本体中开设缓冲通槽,轮胎本体滚动时可在缓冲通槽处产生形变,缓冲通槽内壁设置的限位凸棱对形变范围进行限位,使得整个橡胶轮胎具有多个形变层级,有利于提升防滑减震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有防滑减震结构的橡胶轮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有防滑减震结构的橡胶轮胎包括支撑配接构件、滚动主体构件、滚动承压构件、初级防滑构件、次级防滑构件及缓冲减震构件,支撑配接构件上具有安装空间,并与轮盘形状适配,滚动主体构件形成于支撑配接构件上,由支撑配接构件对滚动主体构件进行支撑,滚动主体构件可通过支撑配接构件安装于轮盘上,滚动承压构件形成于滚动主体构件外部,滚动主体构件可通过滚动承压构件在地面上滚动,由滚动承压构件对滚动主体构件进行支承,初级防滑构件形成于滚动主体构件外部,并与滚动承压构件位置对应,由初级防滑构件对滚动主体的滚动过程进行防滑处理,次级防滑构件形成于滚动主体外部,并与初级防滑构件位置对应,由次级防滑构件对滚动主体的滚动过程进行防滑处理,缓冲减震构件形成于滚动主体构件中,由缓冲减震构件对滚动主体的滚动过程进行减震处理。在本实施例中,支撑配接构件包括支撑环圈100,支撑环圈采用橡胶制作,其内部填充有钢丝帘线,由钢丝帘线对支撑环圈进行结构加强,支撑环圈内壁开设有配接槽口,配接槽口与轮盘形状适配,支撑环圈通过配接槽口安装于轮盘上。滚动主体构件包括轮胎本体200,轮胎本体形成于支撑环圈外壁,并沿支撑环圈的径向向外侧凸出,轮胎本体采用橡胶制作,其内部填充有聚酯帘线。滚动承压构件包括承压凸环300,承压凸环形成于轮胎本体外壁的中部,并沿轮胎本体的径向向外侧凸出,承压凸环采用橡胶制作,其内部设置有充气微孔,充气微孔在承压凸环中均匀排布,以增加承压凸环的弹性,承压凸环外壁开设有防滑纹路,由承压凸环对轮胎本体进行支承。初级防滑构件包括初级凸齿400,初级凸齿设有两组,各组初级凸齿分别形成于轮胎本体外壁,并分别位于承压凸环两侧,各初级凸齿分别沿轮胎本体的径向向外侧凸出,并沿轮胎本体的周向顺次排布,其高度与承压凸环一致,其末端开设有楔形槽口,以增加初级凸齿的防滑性能。次级防滑构件包括次级凸齿500,次级凸齿设有两组,各组次级凸齿分别形成于轮胎本体外壁,并分别位于承压凸环两侧,各次级凸齿分别沿轮胎本体的径向向外侧凸出,并沿轮胎本体的周向顺次排布,其高度小于初级凸齿的高度,其末端开设有防滑斜面,使次级凸齿的横截面为梯形,以增加次级凸齿的防滑性能。滚动减震构件包括缓冲通槽600,缓冲通槽设有一组,各缓冲通槽分别沿轴向轮胎本体,并沿轮胎本体的周向顺次排布,轮胎本体滚动时可在缓冲通槽处产生形变,各缓冲通槽内壁分别设有限位凸棱610,限位凸棱沿轮胎本体的径向凸起,对缓冲通槽处产生的形变进行限位。该橡胶轮胎在轮胎本体外壁设置了内部具有充气微孔的承压凸环,使得其弹性得到提升,结合其外壁的防滑纹路,可提升防滑性能,还设置无充气微孔的初级凸齿及次级凸齿,其弹性小于承压凸环的弹性,承压凸环压缩后初级凸齿及次级凸齿逐次与地面接触,开设有楔形槽口的初级凸齿及开设有防滑斜面的次级凸齿进一步起到防滑作用,轮胎本体中开设缓冲通槽,轮胎本体滚动时可在缓冲通槽处产生形变,缓冲通槽内壁设置的限位凸棱对形变范围进行限位,使得整个橡胶轮胎具有多个形变层级,有利于提升防滑减震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设置”、“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Claims (7)

1.一种具有防滑减震结构的橡胶轮胎,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配接构件,该支撑配接构件上具有安装空间,并与轮盘形状适配;
滚动主体构件,该滚动主体构件形成于支撑配接构件上,滚动主体构件可通过支撑配接构件安装于轮盘上;
滚动承压构件,该滚动承压构件形成于滚动主体构件外部,滚动主体构件可通过滚动承压构件在地面上滚动;
初级防滑构件,该初级防滑构件形成于滚动主体构件外部,并与滚动承压构件位置对应;
次级防滑构件,该次级防滑构件形成于滚动主体外部,并与初级防滑构件位置对应;
缓冲减震构件,该缓冲减震构件形成于滚动主体构件中,由缓冲减震构件对滚动主体的滚动过程进行减震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滑减震结构的橡胶轮胎,其特征在于,支撑配接构件包括:
支撑环圈,该支撑环圈采用橡胶制作,其内部填充有钢丝帘线,支撑环圈内壁开设有配接槽口,配接槽口与轮盘形状适配,支撑环圈通过配接槽口安装于轮盘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滑减震结构的橡胶轮胎,其特征在于,滚动主体构件包括:
轮胎本体,该轮胎本体形成于支撑环圈外壁,并沿支撑环圈的径向向外侧凸出,轮胎本体采用橡胶制作,其内部填充有聚酯帘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滑减震结构的橡胶轮胎,其特征在于,滚动承压构件包括:
承压凸环,该承压凸环形成于轮胎本体外壁的中部,并沿轮胎本体的径向向外侧凸出,承压凸环采用橡胶制作,其内部设置有充气微孔,充气微孔在承压凸环中均匀排布,承压凸环外壁开设有防滑纹路,由承压凸环对轮胎本体进行支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滑减震结构的橡胶轮胎,其特征在于,初级防滑构件包括:
初级凸齿,该初级凸齿设有两组,各组初级凸齿分别形成于轮胎本体外壁,并分别位于承压凸环两侧,各初级凸齿分别沿轮胎本体的径向向外侧凸出,并沿轮胎本体的周向顺次排布,其高度与承压凸环一致,其末端开设有楔形槽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滑减震结构的橡胶轮胎,其特征在于,次级防滑构件包括:
次级凸齿,该次级凸齿设有两组,各组次级凸齿分别形成于轮胎本体外壁,并分别位于承压凸环两侧,各次级凸齿分别沿轮胎本体的径向向外侧凸出,并沿轮胎本体的周向顺次排布,其高度小于初级凸齿的高度,其末端开设有防滑斜面,使次级凸齿的横截面为梯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滑减震结构的橡胶轮胎,其特征在于,滚动减震构件包括:
缓冲通槽,该缓冲通槽设有一组,各缓冲通槽分别沿轴向轮胎本体,并沿轮胎本体的周向顺次排布,各缓冲通槽内壁分别设有限位凸棱,限位凸棱沿轮胎本体的径向凸起。
CN202221502285.5U 2022-06-15 2022-06-15 一种具有防滑减震结构的橡胶轮胎 Active CN2175747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02285.5U CN217574734U (zh) 2022-06-15 2022-06-15 一种具有防滑减震结构的橡胶轮胎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02285.5U CN217574734U (zh) 2022-06-15 2022-06-15 一种具有防滑减震结构的橡胶轮胎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74734U true CN217574734U (zh) 2022-10-14

Family

ID=835305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02285.5U Active CN217574734U (zh) 2022-06-15 2022-06-15 一种具有防滑减震结构的橡胶轮胎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747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39091B2 (en) Pneumatic tire
JP2013189131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9476180B (zh) 充气轮胎
US9944128B2 (en) Pneumatic tire
JP4887707B2 (ja) 車両とタイヤの組合せ体
US20190184769A1 (en) Pneumatic tire and pneumatic tire and rim assembly
JP6805660B2 (ja) エアレスタイヤ
CN211468079U (zh) 一种车辆工程耐磨轮胎
JP5809322B1 (ja) 乗用車用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JP2004534690A (ja) タイヤ用ランフラットインサート
CN217574734U (zh) 一种具有防滑减震结构的橡胶轮胎
CN102341254A (zh) 用于重型车辆的轮胎
JPH0359844B2 (zh)
EP3439860B1 (en) Tire with high strength corrugated sidewalls
CN218112253U (zh) 一种免充气新型蜂巢轮胎
JP2008155855A (ja) ランフラットタイヤ
US1494621A (en) Wheel tire
JP4456338B2 (ja) ランフラットタイヤ
JP4430826B2 (ja) タイヤとリムの組立体
JP4410575B2 (ja) サポートリング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タイヤ組立体
JP2000351307A (ja) ランフラットタイヤ
CN210454347U (zh) 一种胎侧蜂窝式结构免充气实心轮胎
CN109562650A (zh) 充气轮胎
US11142023B2 (en) Pneumatic tire
JP2021195104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