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66974U - 注射装置 - Google Patents

注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66974U
CN217566974U CN202220650728.9U CN202220650728U CN217566974U CN 217566974 U CN217566974 U CN 217566974U CN 202220650728 U CN202220650728 U CN 202220650728U CN 217566974 U CN217566974 U CN 2175669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monitoring
control mechanism
electrically connected
branch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65072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桐
许统辉
张斌
蓝菊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uding Med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uding Med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uding Med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uding Med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65072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669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669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669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注射装置,其包括:液瓶机构,包括第一监测组件,用于对存储药液的液瓶进行监测;第一管路机构,包括:第一管路组件,其一端与液瓶连通;第二监测组件,用于对第一管路组件进行监测;泵头机构,包括:泵头组件,设有相连通的入口和出口,入口与第一管路组件的另一端连通;第三监测组件,用于对泵头组件进行监测;第二管路机构,包括:第二管路组件,设有与出口连通的输入端及用于将药液输出的输出端;第四监测组件,用于对第二管路组件进行监测;控制机构,分别与上述组件电连接,用于控制上述组件工作,并接收上述监测组件的监测信号。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实现对整个注射路径的有效检测,进行有效检测反馈,提高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注射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注射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注射装置。
背景技术
注射装置作为放射学诊疗系统中的辅助设备,是随着X射线、快速换片机、影像增强器以及人工造影剂等技术发展逐渐在临床上应用。注射装置基本功能是,在一定时间内,通过经皮穿刺进入血管或经人体原有孔道,将足够量的高浓度X线造影剂快速、准确地注射到检查部位,可以对病变部位进行诊断性造影与治疗。
从工作原理上讲,注射装置分为针筒式注射器和蠕动泵注射器。蠕动泵注射器最主要的结构特征是没有了容纳造影剂和生理盐水的针筒。蠕动泵注射器的液体驱动方式与针筒注射器完全不同,蠕动泵注射方式是在管路外施加驱动力,推动管路的生理盐水或造影剂实现注射动作,具有可快速更换、可控运转、维修费用低等。
蠕动泵注射器基本采用电控来实现自动化注射,在注射器的整条注射路径中,都有可能出现气泡、管路切换不到位、驱动不到位等其他问题,需要医护人员频繁监测注射路径,降低了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注射装置,以实现对整个注射路径的有效检测,进行有效检测反馈,提高工作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注射装置。该注射装置包括:液瓶机构,包括第一监测组件,用于对存储药液的液瓶进行监测;第一管路机构,包括:第一管路组件,其一端与液瓶连通;第二监测组件,用于对第一管路组件进行监测;泵头机构,包括:泵头组件,设有相连通的入口和出口,入口与第一管路组件的另一端连通;第三监测组件,用于对泵头组件进行监测;第二管路机构,包括:第二管路组件,设有与出口连通的输入端及用于将药液输出的输出端;第四监测组件,用于对第二管路组件进行监测;控制机构,分别与第一监测组件、第二监测组件、第三监测组件、第四监测组件及泵头组件电连接,用于控制第一监测组件、第二监测组件、第三监测组件、第四监测组件及泵头组件工作,并接收第一监测组件、第二监测组件、第三监测组件、第四监测组件的监测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注射装置的注射路径将其电控系统依次划分为液瓶机构、第一管路机构、泵头机构、第二管路机构,且每个机构都具有对应的监测组件来实现监测,即液瓶机构通过第一监测组件进行监测,第一管路机构通过第二监测组件进行监测,泵头机构通过第三监测组件进行监测,第二管路机构通过第四监测组件进行监测,并通过控制机构对这些机构及其组件进行自动化控制。因此,本申请基于注射路径对注射装置进行有序规则的划分,且通过多个监测组件对注射路径进行分段监测,能够实现对整个注射路径的有效检测,并通过控制机构实现对这些机构及其组件进行自动化控制及有效检测反馈,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申请注射转回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实施例中液瓶机构及液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实施例中第一管路机构和泵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实施例中第二管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注射装置;10、液瓶机构;11、液瓶;12、第一监测组件;121、第一液位检测传感器;122、第三到位检测传感器;123、温度传感器;13、加热保温件;14、支架;141、容置槽;20、第一管路机构;211、第一分管;212、第二分管;213、第三分管;214、第一总管;221、第一气泡检测传感器;222、第二气泡检测传感器;223、第五气泡检测传感器;224、第一到位检测传感器;225、第二到位检测传感器;226、第七到位检测传感器;231、第一驱动件;232、第二驱动件;233、第六驱动件;30、泵头机构;311、泵主体;3121、第一泵臂;3122、第二泵臂;3131、第三驱动件;3132、第七驱动件;314、第四驱动件;321、零点检测传感器;322、第四到位检测传感器;323、第八到位检测传感器;324、第五到位检测传感器;40、第二管路机构;41、第二管路组件;411、第四分管;412、第五分管;42、第四监测组件;421、第一压力传感器;422、第二压力传感器;423、流速传感器;424、第八到位检测传感器;425、第三气泡检测传感器;426、第四气泡检测传感器;60、控制系统;61、交互机构;611、微处理器;612、显示件;623、提示件;6131、提示灯;6132、蜂鸣器;614、按键组件;615、无线组件;62、控制机构;70、防护舱机构;71、第六到位检测传感器;72、第五驱动件;80、废液收集机构;81、废液收集杯;82、第二液位检测传感器;90、电子秤。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可以通过其他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描述。
参见图1-图4,本申请提出一种注射装置100,用于实现药液的自动化注射,其包括液瓶机构10、第一管路机构20、泵头机构30、第二管路机构40、控制机构62;液瓶机构10包括第一监测组件12,用于对液瓶11进行监测;第一管路机构20包括第一管路组件(图未标)和第二监测组件(图未标),第一管路组件的一端与液瓶11连通,第二监测组件对第一管路组件进行监测;泵头机构30包括泵头组件(图未标)和第三监测组件(图未标),泵头组件设有相连通的入口和出口,入口与第一管路组件的另一端连通,第三监测组件对泵头组件进行监测;第二管路机构40包括第二管路组件41和第四监测组件42,第二管路组件41设有与出口连通的输入端及用于将药液输出的输出端,第四监测组件42对第二管路组件41进行监测;控制机构62分别与第一监测组件12、第二监测组件、第三监测组件、第四监测组件42及泵头组件电连接,用于控制第一监测组件12、第二监测组件、第三监测组件、第四监测组件42及泵头组件工作,并接收第一监测组件12、第二监测组件、第三监测组件、第四监测组件42的监测信号。
本实施例注射装置的注射路径将其电控系统依次划分为液瓶机构10、第一管路机构20、泵头机构30以及第二管路机构40,且每个机构都具有对应监测组件来实现监测,即液瓶机构10通过第一监测组件12进行监测,第一管路机构20通过第二监测组件进行监测,泵头机构30通过第三监测组件进行监测,第二管路机构40通过第四监测组件42进行监测,并通过控制机构62对这些机构及其组件进行自动化控制。因此,本实施例基于注射路径对注射装置进行有序规则的划分,且通过多个监测组件对注射路径进行分段监测,能够实现对整个注射路径的有效检测,并通过控制机构62实现对这些机构及其组件进行自动化控制及有效检测反馈,提高工作效率。
在其它实施例中,液瓶机构10包括第一监测组件12,能够存储药液的液瓶11。
可选地,本实施例注射装置100进一步包括:交互机构61,交互机构61包括:微处理器611及显示件612;微处理器611与外部终端通信连接,用于获取外部信号;微处理器611进一步与控制机构62电连接,用于基于外部信号产生控制信号给控制机构62,并从控制机构62获取与监测信号对应的监测数据;显示件612与控制机构62电连接,用于显示监测数据。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该注射装置100为高压注射器,泵头机构30对应设置为蠕动泵头机构。
参见图1,控制机构62与第一监测组件12、第二监测组件、第三监测组件以及第四监测组件42均电连接以接收监测信号,并与泵头组件电连接以输出控制信号;控制机构62负责信号监测、控制指令输出以及和交互机构61通讯,交互机构61则负责与用户交互以及与控制机构62通信,一方面解决了控制机构62端口数量少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控制机构62和交互机构61来进行分工,分工明确以提高运行效率,且安全可靠。控制机构62和交互机构61组成本实施例注射装置100的控制系统60。
微处理器611可以通过单片机等实现。
可选地,参见图1,本实施例的注射装置100进一步包括防护舱机构70,防护舱机构70包括舱体、舱门以及第六到位检测传感器71;其中,舱体形成有防护空间和与防护空间连通的开口,舱门设置在开口处,舱门与舱体活动连接以封合开口,第六到位检测传感器71与控制机构62电连接,用于在控制机构62的控制下检测舱门是否关闭到位;其中,泵头机构30设置在防护空间中,即通过防护舱机构70对泵头机构30进行防护;通过舱门可以打开开口,以便可以对泵头机构30进行维护保养,通过舱门可以封合开口,确保防护舱机构70的防护性。同时,还通过第六到位检测传感器71来检测舱门是否关闭到位,并将该检测信息反馈用控制机构62,再通过交互机构61面向用户。
可选地,继续参见图1,防护舱机构70进一步包括第五驱动件72,与舱门连接,且与控制机构62电连接,用于在控制机构62的控制下驱动舱门运动以打开和封合开口。此外,当控制机构62接收到第六到位检测传感器71的检测信息表明舱门未关闭到位时,控制机构62基于该检测信息可以对第五驱动件72进行再次控制,以驱动舱门运动确保关闭开口。
可选地,参见图1,本实施例的注射装置100进一步包括废液收集机构80,废液收集机构80包括:废液收集杯81及第二液位检测传感器82;其中,废液收集杯81与第二管路组件41连通,用于收集第二管路组件41的废液,第二液位检测传感器82与控制机构62电连接,用于在控制机构62的控制下检测废液收集杯81内的废液的液位,并判断液位是否高于第二目标液位。当然,该判断过程也可以由控制机构62实现。
高压注射器在注射前,需要进行排气、排液、试注射等工作,因而会产生废液,本实施例通过废液收集杯81与第二管路组件41连通来收集废液。当第二液位传感器检测到废液收集杯81的液位高于第二目标液位时,表明废液收集杯81的储存量以达到预设储存量,控制机构62接收到第二液位检测传感器82的检测信号后,进行识别再将该检测信号发送到交互机构61,交互机构61向用户发出警告,以提示用户对废液收集量杯内的废液进行处理。其中,第二液位检测传感器82可采用对射传感器。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二目标液位一般设置为废液收集杯81容量的百分之八十,以为用户预留出反应时间和处理。即当废液收集杯81内废液储存量达到废液收集杯81容量的百分之八十,交互机构61便向用户发出警告,以提示用户及时对废液进行处理。
可选地,参见图1,本实施例的注射装置100进一步包括电子秤90,电子秤90用于实时获取目标体的体重,与微处理器611电连接,微处理器611可以结合目标体的体重及输液数据进行注射监控或者计算。
电子秤90还可以与显示件612电连接,用于获取目标体的体重,并将目标体的体重反馈给显示件612,以使显示件612显示体重。
可选地,参见图1,本实施例的注射装置100进一步包括提示件623,与微处理器611电连接,微处理器611基于监测信号产生提示信息,并控制提示件623输出提示信息。
本实施例的交互机构61包括微处理器611、与微处理器611电连接的显示件612、以及与微处理器611电连接的提示件623。具体地,微处理器611用于控制机构62通信连接;显示件612用于菜单显示、输液状态显示、输液数据设置等;提示件623用于对用户进行提示警告等。
可选地,继续参见图1,本实施的交互机构61进一步包括与微处理器611电连接的按键组件614,用于输进用户指令,具体地,按键组件614可以分设为电源开关键、紧急停止键以及舱门开关键等。
可选地,继续参见图1,本实施例的交互机构61还包括无线组件615和/或蓝牙组件,用于与外部终端进行数据通信。其中,外部终端的界面上可进行菜单显示、高压注射器状态显示、通讯状态显示、注射压力曲线和流速曲线显示等,也可以设置注射参数、控制注射器注射流程,与可以保存注射流程数据和注射方案数据。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显示件612可设置成触摸显示屏,方便用户控制。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继续参见图1,提示件623包括提示灯6131和/或蜂鸣器6132,即可以通过视觉提示,也可以通过声音提示,或声音视觉相结合。
参见图1,本实施例设有至少两个液瓶11,具体地,其中一个液瓶机构10对应的液瓶11用于储存造影剂,另一个液瓶机构10对应的液瓶11用于储存生理盐水;或两个液瓶机构10对应液瓶11均用于储存造影剂,且两造影剂的种类可以相同也不可以不同。
在其它实施例中,不限定液瓶的数量,每个液瓶对应一个液瓶监测机构。
其中,参见图3,本实施例设有第一液瓶11及第二液瓶11,第一管路组件至少包括第一分管211、第二分管212以及第一总管214;第一分管211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液瓶机构10对应的第一液瓶11连通,第二分管212的一端与其中另一个液瓶机构10对应的的第二液瓶11连通,第一总管214的一端分别与第一分管211的另一端、第二分管212的另一端连通,第一总管214的另一端与泵头组件的入口连通。即通过第一分管211与第一总管214实现了第一液瓶11与泵头组件的连通,通过第二分管212与第一总管214实现了第二液瓶11与泵头组件的连通,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管路组件至少形成有两条输送药液的路径,以满足输液需求。
参见图1,第一总管214位于舱体内,第一分管211的远离液瓶11的一端贯穿进舱体内,以和第一总管214连通,第二分管212的远离液瓶11的一端贯穿进舱体内,以和第一总管214连通。
基于此,第一管路机构20还包括与控制机构62电连接的管路切换组件,管路切换组件用于在控制机构62的控制下切换第一总管214与第一分管211或者与第二分管212联通,即控制机构62还与管路切换组件电连接,以输出控制指令,以控制在同一时间内,只有第一分管211与第一总管214连通或只有第二分管212与第一总管214连通。
进一步地,继续参见图3,管路切换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231、第二驱动件232,分别与控制机构62电连接;第二监测组件包括第一到位检测传感器224以及第二到位检测传感器225,分别与控制机构62电连接;第一驱动件231在控制机构62的控制下压紧或松开第一分管211,第一到位检测传感器224用于检测第一驱动件231是否压紧第一分管211,并将该检测信息反馈给控制机构62;第二驱动件232在控制机构62的控制下压紧或松开第二分管212,第二到位检测传感器225用于检测第二驱动件232是否压紧第二分管212,并将该检测信息反馈给控制机构62。
具体地,参见图1和图3,本实施例的液瓶机构10为三个,第一管路组件包括第一分管211、第二分管212、第三分管213以及第一总管214;管路切换组件包括均与控制机构62电连接的第一驱动件231、第二驱动件232、第六驱动件233;第二监测组件包括均与控制机构62电连接的第一到位检测传感器224、第二到位检测传感器225以及第七到位检测传感器226;控制机构62控制第一驱动件231压紧或松开第一分管211,第一到位检测传感器224用于检测第一驱动件231是否压紧第一分管211,并将该检测信息反馈给控制机构62;控制机构62控制第二驱动件232压紧或松开第二分管212,第二到位检测传感器225用于检测第二驱动件232是否压紧第二分管212,并将该检测信息反馈给控制机构62;控制机构62控制第六驱动件233压紧和松开第三分管213,第七到位检测传感器226用于检测第六驱动件233是否压紧第三分管213,并将该检测信息反馈给控制机构62。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231、第二驱动件232、第六驱动件233为步进直线电机,第一到位检测传感器224、第二到位检测传感器225、第七到位检测传感器226为到位光电传感器。
可选地,参见图3,本实施例的第二监测组件还包括第一气泡检测传感器221和第二气泡检测传感器222,第一气泡检测传感器221设置在第一分管211上,并与控制机构62电连接,第一气泡检测传感器221检测第一分管211内的气泡情况,以保证输液安全稳定;第二气泡检测传感器222设置在第二分管212上,并与控制机构62电连接,第二气泡检测传感器222检测第二分管212内的气泡情况,以保证输液安全稳定。
当第一管路组件还包括上述第三分管213时,第二监测组件则对应还包括第五气泡检测传感器223,设置在第三分管213上,并与控制机构62电连接,第五气泡检测传感器223检测第三分管213内的气泡情况,以保证输液安全稳定。
可选地,第二监测组件还包括第六气泡检测传感器,第六气泡检测传感器设置在第一总管214上,并与控制机构62电连接,第六气泡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一总管214内的气泡情况,以保证输液安全稳定。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气泡检测传感器221、第二气泡检测传感器222、第五气泡检测传感器223以及第四气泡检测传感器均为超声波气泡传感器。
参见图2,液瓶机构10进一步包括用于放置液瓶11的支架14,具体地,支架14形成有容置槽141,液瓶11则放置在容置槽141中。
可选地,参见图2,第一监测组件12包括第一液位检测传感器121,与控制机构62电连接,第一液位检测传感器121用于检测液瓶11的液位。即控制机构62接收第一液位检测传感器121的检测信息,当该检测信息表示液瓶11的液位低于第一目标液位时,表明液瓶11内的造影剂和/或生理盐水余量不足,控制机构62将提示信号发送给交互机构61,交互机构61再通过提示件623发出警告。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目标液位一般设置为液瓶11容量的百分之二十,以为用户预留出反应时间和处理。即当液瓶11内药液储存量低于液瓶11容量的百分之二十,交互机构61便向用户发出警告,以提示用户药液余量不足。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液位检测传感器121设置在支架14上,第一液位检测传感器121为对射传感器。
可选地,参见图2,第一监测组件12进一步包括第三到位检测传感器122,与控制机构62电连接,第三到位检测传感器122用于检测液瓶11是否放置到位于支架14上。即控制机构62接收第三到位检测传感器122的检测信息,再基于该检测信息判断液瓶11放置是否到位,若到位,则发出对应的控制指令,如根据该检测信息判断是否控制对应的管路连通。若不到位,则将提示信号发送给交互机构61,交互机构61再通过提示件623发出提示。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三到位检测传感器122设置在支架14上,第三到位检测传感器122可以选用光电传感器。
可选地,参见图2,液瓶机构10进一步包括加热保温件13,与控制机构62电连接,加热保温件13用于对液瓶11进行加热或保温。具体地,控制机构62控制加热保温件13的工作,使药液使用前加热至体温,这样药液能被人体更好的耐受,并且由于降低了药液粘滞度而使注射更容易。特别对于造影剂,加热过的造影剂可以很好的提高药品吸收速度,提高检查的效率。同时,对于做造影检查的病人来说也会将低温造影剂注射的不适感降到最低。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加热保温件13可以是为加热膜,加热保温件13设置在支架14上并环绕液瓶11设置,以确保加热均匀和有效保温。
可选地,参见图2,第一监测组件12进一步包括温度传感器123,与控制机构62电连接,温度传感器123用于检测液瓶11的温度。控制机构62接收温度传感器123的检测信息后,可以得到液瓶11温度检测值,再基于该温度检测值对加热保温件13发出控制指令,如控制加热保温件13开始工作以及工作时长等。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123设置在支架14上。
可选地,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泵头组件包括泵主体311、泵臂组件(图未标)以及驱动组件(图未标);其中,泵主体311设有入口、出口及使能端,使能端与控制机构62电连接,泵主体311在控制机构62的控制将从入口导入的药液从出口导出至第二管路组件;泵臂组件活动连接于泵主体311上;驱动组件分别与控制机构62及泵臂组件连接,用于在控制机构62的控制下驱动泵臂组件运动挤压第二管路组件41,以推动药液流动。控制机构62控制驱动组件的驱动,从而控制泵臂组件作用于第二管路组件41的挤压力和挤压频率等。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三监测组件包括与控制机构62电连接的零点检测传感器321,零点检测传感器321用于检测泵主体311是否完成复位。
可选地,参见图3,泵臂组件包括分设在第二管路机构40两侧的第一泵臂3121和第二泵臂3122;驱动组件包括用于第一泵臂3121挤压第二管路机构40的第三驱动件3131,驱动组件还包括用于驱动第二泵臂3122挤压第二管路机构40的第七驱动件3132。即第三驱动件3131驱动第一泵臂3121挤压第二管路组件41的一侧,第七驱动件3132驱动第二泵臂3122挤压第二管路组件41的另一侧,通过控制机构62可以控制第一泵臂3121和第二泵臂3122的交互挤压频率,防止长期挤压第二管路组件41的同一侧而导致药液流量精度降低。
需要说明的是,在同一时刻,控制机构62仅控制第一泵臂3121挤压第二管路组件41或仅控制第二泵臂3122挤压第二管路组件41。
可选地,参见图3,第三监测组件进一步包括均与控制机构62电连接的第四到位检测传感器322和第八到位检测传感器323,第四到位检测传感器322用于第三驱动件3131是否驱动到位,以确保第一泵臂3121对第二管路组件41进行挤压;第八到位检测传感器323用于检测第七驱动件3132是否驱动到位,以确保第二泵臂3122对第二管路组件41进行挤压。
可选地,参见图3,泵头组件进一步包括与第四驱动件314,与控制机构62电连接,第三监测组件进一步包括第五到位检测传感器324,与与控制机构62电连接;第四驱动件314用于将第一管路组件导接到泵主体311上以连通入口以及将第一管路组件从泵主体311上拆下;第四驱动件314在与控制机构62的控制下对第一管路组件进行导接和拆卸,从而实现第一管路组件的自动化上下管;并通过第五到位检测传感器324来检测第四驱动件314是否驱动到位,以确认是否进行下一步骤。
进一步地,当舱门封合开口后,与控制机构62控制第四驱动件314启动,将第一管路组件导接到泵主体311上;当舱门打开开口后,与控制机构62控制第二驱动件232启动,将第一管路组件从泵主体311上拆下。舱门需要打开的情况有两种,一种是第一管路组件被检测出问题,另一种就是第一管路组件到时更换,所以都得把第一管路组件拆下来,以对第一管路组件进行检测、调整或者更换等;且在开始注射前,舱门需关闭以保证注射安全稳定的运行,本实施例基于舱门的开合来控制第一管路组件的组装和拆卸,可以提高对第一管路组件控制的智能性,同时提高了第一管路组件的组装便捷性,节省了时间。
可选地,参见图4,第二管路组件41包括第四分管411和第五分管412,第四分管411的一端与出口连通,第四分管411的另一端和第五分管412的一端连通,第五分管412的另一端用于将药液输入目标体内。将第二管路组件41划分设置成用于与出口连通的第四分管411和用于与目标体连接的第五分管412,使其具有不同的更换的频率,例如,第四分管411每隔24小时更换一次,第五分管412一人一换,即不同病人使用不同的第五分管412。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第四分管411的一端位于舱体内以和出口连通,第四分管411的另一端贯穿出舱体外以和第五分管412连通,因此,第五分管412位于舱体外,方便更换第五分管412。
可选地,参见图4,第四监测组件42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421,与控制机构62电连接,第四分管411的外壁上形成有第一目标位置,第一压力传感器421位于第一目标位置,在药液流经第四分管411时,第一压力传感器421用于检测第一目标位置承受的压力。通过设置第一压力传感器421检测第四分管411的第一目标位置处的压力,控制机构62接收到该压力检测值,从而发出控制指令,对泵头的推液挤压力进行调整。
可选地,参见图4,第四监测组件42进一步包括第二压力传感器422,与控制机构62电连接,第四分管411的外壁上还形成有与第一目标位置间隔设置的第二目标位置,第二压力传感器422位于第二目标位置,在药液流经第四分管411时,第二压力传感器422用于检测第二目标位置承受的压力。控制机构62通过第一压力传感器421与第二压力传感器422的配合,可以检测到第四分管411上两个压强点,即第一目标位置的压强和第二目标位置的压强,然后将两个压强检测值做数据比对、做算法,最后计算出整个管路的平均压强,从而对压强检测进行优化。
可选地,参见图4,第四监测组件42进一步包括流速传感器423,设置在第四分管411上,并与控制机构62电连接,流速传感器423用于检测药液流经第四分管411时的流速。通过设置流速传感器423检测药液的流速,控制机构62接收到该流速检测值,从而发出控制指令,对泵头的推液挤压频率进行调整。
可选地,参见图4,第四监测组件42进一步包括第八到位检测传感器424,与控制机构62电连接,第八到位检测传感器424用于检测流速传感器423是否安装到位,以确保流速传感器423能够对药液流速进行检测。
可选地,参见图4,第四监测组件42进一步包括第三气泡检测传感器425,设置在第四分管411上,并与控制机构62电连接,第三气泡检测传感器425用于检测第四分管411内的气泡情况。第四分管411用于与出口连通,因此,泵头机构30作用于第四分管411以推动药液流动,基于此,在第四分管411上设置第三气泡检测传感器425,通过第三气泡检测传感器425检测药液在受推动后的气泡情况,以确定输液的安全稳定。
可选地,参见图4,第四监测组件42进一步包括第四气泡检测传感器426,设置在第五分管412上,并与控制机构62电连接,第四气泡检测传感器426用于检测第五分管412内的气泡情况。第五分管412与第四分管411的对接出可能因为产生气泡,基于此,在第五分管412上设置第四气泡检测传感器426,通过第四气泡检测传感器426检测药液在转换管道流动的气泡情况,以确定输液的安全稳定。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Claims (20)

1.一种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液瓶机构,包括第一监测组件,用于对存储药液的液瓶进行监测;
第一管路机构,包括:
第一管路组件,其一端与所述液瓶连通;
第二监测组件,用于对所述第一管路组件进行监测;
泵头机构,包括:
泵头组件,设有相连通的入口和出口,所述入口与所述第一管路组件的另一端连通;
第三监测组件,用于对所述泵头组件进行监测;
第二管路机构,包括:
第二管路组件,设有与所述出口连通的输入端及用于将药液输出的输出端;
第四监测组件,用于对所述第二管路组件进行监测;
控制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一监测组件、第二监测组件、第三监测组件、第四监测组件及所述泵头组件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监测组件、所述第二监测组件、所述第三监测组件、所述第四监测组件及所述泵头组件工作,并接收所述第一监测组件、所述第二监测组件、所述第三监测组件、所述第四监测组件的监测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瓶至少包括第一液瓶及第二液瓶;所述第一管路组件至少包括:
第一分管,其一端与所述第一液瓶连通;
第二分管,其一端与所述第二液瓶连通;
第一总管,其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分管的另一端及所述第二分管的另一端连通,其另一端与所述入口连通;
管路切换组件,与所述控制机构电连接,用于在所述控制机构的控制下切换所述第一总管与所述第一分管连通或与所述第二分管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切换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及第二驱动件,分别与所述控制机构电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在所述控制机构的控制下压紧或松开所述第一分管,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在所述控制机构的控制下压紧或松开所述第二分管;
所述第二监测组件包括第一到位检测传感器以及第二到位检测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机构电连接,所述第一到位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一驱动件是否压紧所述第一分管,所述第二到位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二驱动件是否压紧所述第二分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监测组件进一步包括:
第一气泡检测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分管上,与所述控制机构电连接,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分管内的气泡情况;
第二气泡检测传感器,设置所述第二分管上,与所述控制机构电连接,用于检测所述第二分管内的气泡情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监测组件包括第一液位检测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机构电连接,用于检测所述液瓶的液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监测组件进一步包括第三到位检测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机构电连接,用于检测所述液瓶是否放置到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瓶机构进一步包括加热保温件,与所述控制机构电连接,用于在所述控制机构的控制下对所述液瓶进行加热或保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监测组件进一步包括与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机构电连接,用于在所述控制机构的控制下检测所述液瓶的温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头组件包括:
泵主体,设有所述入口、所述出口及使能端,所述使能端与所述控制机构电连接,所述泵主体在所述控制机构的控制将从所述入口导入的药液从所述出口导出至所述第二管路组件;
泵臂组件,活动连接于所述泵主体上;
驱动组件,分别与所述控制机构及所述泵臂组件连接,用于在所述控制机构的控制下驱动所述泵臂组件挤压所述第二管路组件,以推动药液流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监测组件包括第四到位检测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机构电连接,用于检测所述驱动组件是否驱动到位。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头组件进一步包括:第四驱动件,与所述控制机构电连接,用于在所述控制机构的控制下将所述第一管路组件导接到所述泵主体的所述入口;
所述第三监测组件进一步包括第五到位检测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机构电连接,用于检测所述第四驱动件是否驱动到位。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路组件包括:
第四分管,其一端与所述出口连通;
第五分管,其一端与所述第四分管的另一端连通,其另一端用于将药液输入目标体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监测组件包括:
第一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四分管外壁上的第一目标位置,且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机构电连接,用于检测药液流经所述第一目标位置时,所述第一目标位置的压力;
第二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四分管外壁上与所述第一目标位置间隔设置的第二目标位置,且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机构电连接,用于检测药液流经所述第二目标位置时,所述第二目标位置的压力。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监测组件进一步包括:流速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四分管上,并与所述控制机构电连接,用于检测药液流经所述第四分管时的流速。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监测组件进一步:
第三气泡检测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四分管上,并与所述控制机构电连接的,用于检测所述第四分管内的气泡情况;
第四气泡检测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五分管上,并与所述控制机构电连接,用于检测所述第五分管内的气泡情况。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防护舱机构,包括:
舱体,形成有防护空间和与所述防护空间连通的开口,所述泵头机构设置在所述防护空间中;
舱门,设置在所述开口处;
第五驱动件,与所述舱门连接,且与所述控制机构电连接,用于在所述控制机构的控制下,驱动所述舱门开关;
所述注射装置进一步包括第六到位检测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机构电连接,用于在所述控制机构的控制下检测所述舱门是否关闭到位。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废液收集机构,包括:
废液收集杯,用于收集所述第二管路组件的废液;
第二液位检测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机构电连接,用于在所述控制机构的控制下检测所述废液收集杯内的废液的液位。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交互机构,包括:
微处理器,与外部终端通信连接,用于获取外部信号;所述微处理器进一步与所述控制机构电连接,用于基于所述外部信号产生控制信号给所述控制机构,并从所述控制机构获取与所述监测信号对应的监测数据;
显示件,与所述控制机构电连接,用于显示所述监测数据。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电子秤,与所述显示件电连接,用于获取目标体的体重,并将目标体的体重反馈给所述显示件;和/或
提示件,与所述微处理器电连接,所述微处理器基于所述监测信号产生提示信息,并控制所述提示件输出所述提示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至19任一项所述的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瓶机构进一步包括所述液瓶。
CN202220650728.9U 2022-03-23 2022-03-23 注射装置 Active CN2175669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50728.9U CN217566974U (zh) 2022-03-23 2022-03-23 注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50728.9U CN217566974U (zh) 2022-03-23 2022-03-23 注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66974U true CN217566974U (zh) 2022-10-14

Family

ID=835383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650728.9U Active CN217566974U (zh) 2022-03-23 2022-03-23 注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669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91996B (zh) 输液泵
CN108969838B (zh) 一种用于输液的自动换药监测控制系统
CN102614561A (zh) 自动控制输液装置及其自动控制方法
CN201073475Y (zh) 静脉输液监控装置
CN205055061U (zh) 一种能监测输液状态异常并自动干预的输液监护系统
CN103961762A (zh) 智能输液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WO2023000760A1 (zh) 一种高压注射系统
JP2013517812A (ja) 透析装置
CN207912979U (zh) 一种输液监控器
CN110812562A (zh) 一种手动腹膜透析用控制系统
CN106344999A (zh) 一种自控式手术室输液保温护理控制系统
CN217566974U (zh) 注射装置
CN112755315B (zh) 智能静脉输液护理管理装置
CN210813174U (zh) 一种自动防渗漏高压注射器
CN106334231A (zh) 反馈控制的安全注药泵
CN110251116A (zh) 一种血管通路流量检测仪及其计算方法
CN214859960U (zh) 一种高压注射系统
CN108355197A (zh) 一种具有稳流破泡装置的智能型输液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07804715U (zh) 一种输血装置
CN212282379U (zh) 自动注射装置
CN208756697U (zh) 自动更换吊瓶的输液装置
CN215134358U (zh) 一种医用多功能负压引流装置
CN203208378U (zh) 带动态压力检测功能的肠内营养泵
CN211912381U (zh) 一种输液时可调节药液流量的监测装置
CN111420156A (zh) 自动注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