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66384U - 一种分段式颧种植体和口腔种植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段式颧种植体和口腔种植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66384U
CN217566384U CN202123387546.1U CN202123387546U CN217566384U CN 217566384 U CN217566384 U CN 217566384U CN 202123387546 U CN202123387546 U CN 202123387546U CN 217566384 U CN217566384 U CN 2175663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plant
neck
zygomatic
segmented
tran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38754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震
武文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th Peoples Hospita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Original Assignee
Ninth Peoples Hospita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th Peoples Hospita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filed Critical Ninth Peoples Hospita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Priority to CN20212338754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663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663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663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颧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分段式颧种植体和口腔种植体。分段式颧种植体包括颧骨端植体和修复端植体;所述颧骨端植体包括连接的头部和第一颈部;所述修复端植体包括连接的过渡部和第二颈部;所述第一颈部和过渡部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颈部和修复端植体的表面均为光滑表面。本实用新型最大程度避免上颌骨缺损后口鼻腔分泌物的粘附,便于清洁维护,降低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保证了颧种植支持式赝复体的使用寿命,具有显著的临床推广价值和社会效益,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分段式颧种植体和口腔种植体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颧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分段式颧种植体和口腔种植体。
背景技术
穿颧种植术是上颌骨骨量严重缺损或萎缩,患者不愿接受植骨及骨牵张等骨增量手术,又期望牙种植修复时采用的一种牙种植修复方式。与常规种植不同,上颌骨缺损患者颧骨端骨量有限,植体一旦发生松动或折断,将无法再次进行颧种植手术;且颧种植体仅穿过颧骨端双层皮质骨,其余部分均位于颌面软组织中,甚至在口内端可见部分螺纹暴露,而这些患者有明显的口鼻瘘,分泌物可附着在暴露的螺纹表面,且难以清洁,极大地降低了口腔卫生环境,增加了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影响种植体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段式颧种植体和口腔种植体,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一种分段式颧种植体,包括颧骨端植体和修复端植体;所述颧骨端植体包括连接的头部和第一颈部;所述修复端植体包括连接的过渡部和第二颈部;所述第一颈部和过渡部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颈部和修复端植体的表面均为光滑表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头部包括连接的头部本体和尖端,所述头部本体的外周设有第一螺纹部,所述头部本体和第一颈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头部本体为柱体,所述头部本体的直径自靠近所述第一颈部的一端至远离所述第一颈部的一端相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螺纹部的相邻螺纹之间的螺距相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螺纹部的螺纹齿高自靠近所述第一颈部的一端至远离所述第一颈部的一端相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螺纹部的内径自靠近所述第一颈部的一端至远离所述第一颈部的一端相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螺纹部的外径自靠近所述第一颈部的一端至远离所述第一颈部的一端相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螺纹部中螺纹的工作面与所述头部本体的径向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尖端的直径自靠近所述第一螺纹部的一端至远离所述第一螺纹部的一端逐渐减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颈部的直径自靠近所述过渡部的一端至远离所述过渡部的一端逐渐变小;所述第二颈部远离过渡部的一端设有连接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颈部上设有螺纹孔;所述过渡部上设有与螺纹孔相配合的第二螺纹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渡部的直径自靠近所述第二颈部的一端至远离所述第二颈部的一端相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渡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颈部的延伸方向的夹角α为锐角。
本申请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口腔种植体,所述口腔种植体包括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段式颧种植体,还包括与所述分段式颧种植体连接的基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段式颧种植体,通过对传统颧种植体的优化设计,使其更适用于上颌骨缺损患者的赝复体修复,植入颧骨端植体部分仍保留原有螺纹设计,游离于颌面软组织中的植体部分(修复端),设计为光滑的杆状结构,且可拆卸和更换,颧骨端植体和修复端植体通过螺栓结构相连接,根据穿出位点高度的不同,设计不同长度的修复端植体过渡部结构,以满足后期修复需要。本实用新型最大程度避免上颌骨缺损后口鼻腔分泌物的粘附,便于清洁维护,降低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保证了颧种植支持式赝复体的使用寿命,具有显著的临床推广价值和社会效益,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分段式颧种植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分段式颧种植体一个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分段式颧种植体另一个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图中的元件标号:
1 颧骨端植体
11 头部
111 头部本体
112 尖端
12 第一颈部
2 修复端植体
21 过渡部
22 第二颈部
23 连接件
3 第一螺纹部
4 螺纹孔
5 第二螺纹部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申请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申请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如图1~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种分段式颧种植体,所述分段式颧种植体包括颧骨端植体1和修复端植体2;所述颧骨端植体1包括连接的头部11和第一颈部12;所述修复端植体2包括连接的过渡部21和第二颈部22;所述第一颈部12和过渡部21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颈部12和修复端植体2的表面均为光滑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分段式颧种植体尤其是应用于双侧上颌骨缺损。所述颧骨端植体1是与颧骨接触的一端的植体,位于骨内段。所述修复端植体2位于骨外段。如证明文件的参考图。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分段式颧种植体中,如图1和3所示,所述头部11包括连接的头部本体111和尖端112,所述头部本体111的外周设有第一螺纹部3,所述头部本体111和第一颈部12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分段式颧种植体中,如图1~3所示,所述头部本体111为柱体,所述头部本体111的直径自靠近所述第一颈部12的一端至远离所述第一颈部12的一端相等。这样设计的优点是可以形成侧向骨挤压,无自攻性,防止损伤邻近组织,取得更好地初期稳定性。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头部本体111的长径比为4.18~9.95,在前述长径比范围内,可以通过颧骨端固位获得良好的初期稳定性,实现颧种植术后的即刻负载。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头部本体111的长度为16.3mm~38.8mm;具体的,所述头部本体111的长度例如可以为16.3mm,21.3mm,26.3mm,28.8mm,31.3mm,33.8mm,36.3mm,38.8mm。所述头部本体111的直径为3.9mm。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分段式颧种植体中,如图1~3所示,所述第一螺纹部3的相邻螺纹之间的螺距相等。所述螺距通常是指相邻2个螺纹在头部本体111的轴向方向之间的间距。第一螺纹部3的相邻螺纹之间的螺距相等的优点是在种植体受到水平、垂直向力时骨界面应力分布均匀。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螺距为0.6mm。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分段式颧种植体中,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螺纹部3的螺纹齿高自靠近所述第一颈部12的一端至远离所述第一颈部12的一端相等。所述螺纹齿高是指第一螺纹部3中的每个螺纹的螺牙高度。第一螺纹部3的螺纹齿高一致的优点是使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应力分布均匀,避免应力集中。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分段式颧种植体中,如图1~3所示,所述第一螺纹部3的内径自靠近所述第一颈部12的一端至远离所述第一颈部12的一端相等。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螺纹部3的内径为3.26mm。所述第一螺纹部3的外径自靠近所述第一颈部12的一端至远离所述第一颈部12的一端相等。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螺纹部3的外径为3.9mm。通常情况下,第一螺纹部3的外径与内径之差即为第一螺纹部3的厚度。所述第一螺纹部3的内径、外径的设计即可利于颧种植体获得初期稳定性,也可同时避免由于螺纹过深使种植体骨界面发生位移,导致无法即刻负载。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分段式颧种植体中,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螺纹部3中螺纹的工作面与所述头部本体111的径向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锐角,例如夹角可以为2.5度,可以使植体对骨松质和骨皮质形成相同的侧向压力,也不会使植体带有自攻性,利于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分段式颧种植体中,如图1~3所示,所述尖端112的直径自靠近所述第一螺纹部3的一端至远离所述第一螺纹部3的一端逐渐变小,所述尖端112高度为1.5mm,此设计的优点是颧种植体尖端需穿透颧骨骨皮质,直径减小且无螺纹设计可以避免植体与皮下软组织摩擦而导致的软组织炎症。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分段式颧种植体中,所述第一螺纹部3的旋合长度和头部本体111的长度一致。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螺纹部3的旋合长度例如可以为17.8mm~40.3mm。具体的,第一螺纹部3的旋合长度例如可以为17.8mm,22.8mm,27.8mm,30.3mm,32.8mm,35.3mm,37.8mm,40.3mm等。其中,旋合长度是指两个相互配合的螺纹沿螺纹轴线方向相互旋合部分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分段式颧种植体中,所述尖端112设计的目的是颧种植体尖端需穿透颧骨端骨皮质,直接与皮下软组织相接触,此设计可避免植体与皮下软组织长期摩擦而导致的软组织炎症。如图1和3所示,所述尖端112的直径自靠近所述第一螺纹部3的一端至远离所述第一螺纹部3的一端逐渐减小;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尖端112的直径为2.5mm。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分段式颧种植体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尖端112的高度为1.5mm。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分段式颧种植体中,如图1~3所示,所述第一颈部12为光滑颈区,外周表面不设螺纹。所述第一颈部12的直径自靠近所述过渡部21的一端至远离所述过渡部21的一端逐渐变小。第一颈部12的直径逐渐变小的优点是加强植体强度且光滑颈圈更易自洁。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颈部12的最大直径为5.5mm。第一颈部12的最小直径为3.9mm。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分段式颧种植体中,如图1~3所示,所述过渡部21的直径自靠近所述第二颈部22的一端至远离所述第二颈部22的一端相等。这样设计的优点是增加植体强度且使颧种植体所受应力均匀分散。过渡部21的直径为4.4mm。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分段式颧种植体中,如图2和3所示,所述第一颈部12上设有螺纹孔4;所述过渡部21上设有与螺纹孔4相配合的第二螺纹部5。通过螺纹孔4和第二螺纹部5的连接可以实现所述第一颈部12和过渡部21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螺纹部5例如可以是螺栓,螺栓外周设有与螺纹孔4匹配的螺纹。可减少口鼻腔分泌物在种植体上的粘附,降低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病率。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螺纹部5为柱体,所述第二螺纹部5的直径从靠近过渡部21的一侧向远离过渡部21的一侧相同,第二螺纹部5的旋合长度例如可以为4mm。第二螺纹部5的直径为2mm。螺纹孔4的高度与第一螺纹部3的旋合长度相等。第二螺纹部5的直径与螺纹孔4的孔径相等。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分段式颧种植体中,如图1所示,所述过渡部2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颈部22的延伸方向的夹角α为锐角,例如夹角可以为45度,此设计可使基台方向纠正为与牙齿轴向相一致的方向。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分段式颧种植体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颈部12的长度例如可以为4mm。过渡部21的长度为13.2mm~25.2mm。第二颈部22的长度为3.7mm。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分段式颧种植体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颈部22远离过渡部21的一端设有连接件2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颈部22与连接体23为一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口腔种植体,所述口腔种植体包括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分段式颧种植体,还包括与所述分段式颧种植体连接的基桩。所述基桩通常是口腔种植体(例如,牙种植体)暴露于粘膜外的部分,为其上部结构的人工义齿提供支持、固位和稳定作用。所述基桩和分段式颧种植体之间通常可以通过第二颈部22连接。其中,所述基桩可以为现有技术中的复合基桩。
本申请分段式颧种植体的临床使用过程:
根据患者CBCT数据对上颌骨残端及颧骨进行测量分析,并预设颧种植体植入数目及方向,选择合适的颧种植体长度。如证明文件的参考图所示,针对双侧上颌骨缺损患者,需在两侧颧骨端分别植入2枚颧种植体。
1.患者在全麻下,使用远端垂直松弛切口在上颌残余骨嵴上进行切口,翻全厚粘骨膜瓣,充分暴露颧骨壁;
2.按照预先设定的植入位置及深度进行逐级备洞并充分冲洗,备洞深度需穿透颧骨的外层骨皮质,使用斜角式深度指示器检查准备好的骨位置的深度,以确保选择的种植体长度将完全就位,而不会出现顶端骨干扰;
3.按照设计植入深度,选择相应的分段式颧种植体中的颧骨端植体长度,用取钉器将所述颧骨端植体1从钛桶中取出,将取钉器连接到手持设备接头,植体植入相应窝然后取出种植体,将所述尖端112植入,手柄穿透颧骨端骨皮质0.5mm~1.0mm,所述头部本体111完全埋入颧骨内或上颌骨残余内;
4.缝合切口,缝合后的黏膜位置应位于所述第一颈部12下方;
5.选取合适高度的所述修复端植体2旋入所述第一颈部12内,完成分段式颧种植体的连接。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段式颧种植体和口腔种植体,具有以下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段式颧种植体,通过对传统颧种植体的优化设计,使其更适用于上颌骨缺损患者的赝复体修复,植入颧骨端植体1部分仍保留原有螺纹设计,游离于颌面软组织中的植体部分(修复端),设计为光滑的杆状结构,且可拆卸和更换,颧骨端植体1和修复端植体2通过螺栓结构相连接,根据穿出位点高度的不同,设计不同长度的修复端植体2的过渡部21结构,以满足后期修复需要。本实用新型最大程度避免上颌骨缺损后口鼻腔分泌物的粘附,便于清洁维护,降低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保证了颧种植支持式赝复体的使用寿命,具有显著的临床推广价值和社会效益,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综上,本申请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申请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申请。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申请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申请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申请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9)

1.一种分段式颧种植体,其特征在于,包括颧骨端植体(1)和修复端植体(2);所述颧骨端植体(1)包括连接的头部(11)和第一颈部(12);所述修复端植体(2)包括连接的过渡部(21)和第二颈部(22);所述第一颈部(12)和过渡部(21)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颈部(12)和修复端植体(2)的表面均为光滑表面;所述头部(11)包括连接的头部本体(111)和尖端(112),所述头部本体(111)的外周设有第一螺纹部(3),所述头部本体(111)和第一颈部(12)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式颧种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本体(111)为柱体,所述头部本体(111)的直径自靠近所述第一颈部(12)的一端至远离所述第一颈部(12)的一端相等。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段式颧种植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条件的任一项或多项:
A1)所述第一螺纹部(3)的相邻螺纹之间的螺距相等;
A2)所述第一螺纹部(3)的螺纹齿高自靠近所述第一颈部(12)的一端至远离所述第一颈部(12)的一端相等;
A3)所述第一螺纹部(3)的内径自靠近所述第一颈部(12)的一端至远离所述第一颈部(12)的一端相等;
A4)所述第一螺纹部(3)的外径自靠近所述第一颈部(12)的一端至远离所述第一颈部(12)的一端相等;
A5)所述第一螺纹部(3)中螺纹的工作面与所述头部本体(111)的径向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段式颧种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尖端(112)的直径自靠近所述第一螺纹部(3)的一端至远离所述第一螺纹部(3)的一端逐渐减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式颧种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颈部(12)的直径自靠近所述过渡部(21)的一端至远离所述过渡部(21)的一端逐渐变小;所述第二颈部(22)远离过渡部(21)的一端设有连接件(23)。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式颧种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颈部(12)上设有螺纹孔(4);所述过渡部(21)上设有与螺纹孔(4)相配合的第二螺纹部(5)。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式颧种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部(21)的直径自靠近所述第二颈部(22)的一端至远离所述第二颈部(22)的一端相等。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式颧种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部(2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颈部(22)的延伸方向的夹角α为锐角。
9.一种口腔种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口腔种植体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分段式颧种植体,还包括与所述分段式颧种植体连接的基桩。
CN202123387546.1U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分段式颧种植体和口腔种植体 Active CN2175663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87546.1U CN217566384U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分段式颧种植体和口腔种植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87546.1U CN217566384U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分段式颧种植体和口腔种植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66384U true CN217566384U (zh) 2022-10-14

Family

ID=83537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387546.1U Active CN217566384U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分段式颧种植体和口腔种植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663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50114B2 (en) Medical implant and method of implantation
US7845945B2 (en) Anchoring element for use in bone
RU2543294C2 (ru) Штифт имплантата с множественной конусностью
US4799886A (en) Dental submerged endosseous implant
JP2007502648A (ja) 歯科用インプラント
US20090220914A1 (en) Dental implant and a method of implantation thereof
US6846180B1 (en) Threaded intraosseous dental implant
EP3453358B1 (en) Improved tissue level implant
US11464605B2 (en) Dental implant
CN203724247U (zh) 用于普通间隙缺牙区修复的一段式人工牙种植体
CN217566384U (zh) 一种分段式颧种植体和口腔种植体
RU2204356C1 (ru) Стоматологический имплантат
CN215306865U (zh) 一种新型口腔种植体结构
CN112826617B (zh) 含有新型基台固位螺丝系统的口腔种植体
CN203724246U (zh) 用于大间隙缺牙区修复的一段式人工牙种植体
RU2202984C1 (ru) Стоматологический имплантат
US20190336250A1 (en) Dental implant
RU207415U1 (ru) Дентальный имплантат
WO2019155343A1 (en) Endosseous dental implant system with accompanying prosthetics
CN113274151B (zh) 双轴即刻种植口腔种植体结构
CN203724248U (zh) 用于小间隙缺牙区修复的一段式人工牙种植体
CN218220349U (zh) 一种易装卸的马龙桥种植牙
RU2441621C1 (ru) Дентальный внутрикостный имплантат и абатмент для него
CN215915078U (zh) 一种钛网固位套装
KR100637396B1 (ko) 서비컬 바디 임플란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