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64390U - 一种植树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植树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64390U
CN217564390U CN202220548967.3U CN202220548967U CN217564390U CN 217564390 U CN217564390 U CN 217564390U CN 202220548967 U CN202220548967 U CN 202220548967U CN 217564390 U CN217564390 U CN 2175643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motor
throwing
seedling
tree pla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54896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权
刘其南
高飞
王麒权
方海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y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Wuy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y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Wuy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2054896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643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643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643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2Improving land use; Improving water use or availability; Controlling eros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40Afforestation or reforestation

Landscapes

  • Transplan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树造林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植树车。包括车架、挖坑单元、动力单元和投放单元;所述挖坑单元设置在车架上,所述挖坑单元移动到预设位置完成挖坑;所述投放单元设置在所述车架,投放单元移动至所述预设位置,用于实现投苗植树;所述动力单元用于给挖坑单元和投放单元提供动力。本实用新型利用植树车替代了人工植树,极大的降低了人工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植树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树造林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植树车。
背景技术
20世纪以来,随着我国人口数量急剧增长以及各种不合理的垦荒活动,导致我国森林资源逐年减少。我国人均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仅分别为世界的1/4、 1/6。由于森林的缺乏,直接导致我国生态建设存在化、水土流失、干旱缺水、洪涝灾害、物种濒临灭绝和温室效应六大生态危机。因此植树造林对于我国生态建设十分重要。植树造林可使水土得到保持,哪里植被覆盖率低,哪里每逢雨季就会有大量泥沙流入河里,毁坏田地,填高河床,淤塞入海口,危害极大。要抑制水土流失,就必须植树造林,因为树木有像树冠那样庞大的根系,能像巨手一般牢牢抓住土壤。而被抓住的土壤的水分,又被树根不断地吸收蓄存。据研究表明,一亩树林比无林地区多蓄水20吨左右。植树造林对治理沙化耕地,控制水土流失,防风固沙,增加土壤蓄水能力,可以大大改善生态环境,减轻洪涝灾害的损失,而且随着经济林陆续进入成熟期,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巨大,还能提供大量的劳动和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现有植树技术,一般通过人工挖坑、回填、栽植、覆土和保墒,虽然植树方法不难,但需要耗费一定的人力去完成,如果进行大规模种植活动,这就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单纯依靠人力显然存在种植效率不高和人力成本上升的问题;除此之外,现有的机械化植树设备通常需要在较为平整的地面上进行实施,在需要保障车载树苗不损坏的情况下,很难在复杂地面环境下进行植树。
鉴于此,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是本技术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在保障车载树苗不损坏的情况下,在复杂地面进行植树,并提高植树的效率的问题,提供一种植树车及使用方法。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植树车,车架、挖坑单元、动力单元和投放单元;
所述挖坑单元设置在车架上,所述挖坑单元移动到预设位置完成挖坑;
所述投放单元设置在所述车架,投放单元移动至所述预设位置,用于实现投苗植树;
所述动力单元用于给挖坑单元和投放单元提供动力;
其中,所述投放单元包括底部开口的储苗仓、传送带、扶正仓和投苗仓;
所述储苗仓的底板与水平方向呈第一预设角度倾斜向下设置,用于提供树苗输送到传送带上的动力;
所述传送带沿传动方向按预设距离设置有输送板,用于控制每次投苗的数量;
所述传送带倾斜贯穿的插入在储苗仓的底板开口,并与传送带的输送板上表面抵接,用于将树苗从储苗仓输送到所述扶正仓内;
所述扶正仓的两侧仓壁内交错设置有树苗旋转板,用于实现树苗的扶正;
所述投苗仓可移动的与扶正仓的底部连接,用于实现树苗的投放。
优选的,所述挖坑单元包括箱体、钻头、齿条、连接夹头、光轴滑轨、第一滚珠丝杆、支撑平板、第一轴杆和齿轮,其中:
所述钻头与连接夹头连接成一体结构,所述连接夹头可旋转的设置在箱体底部,用于实现钻头旋转挖坑;
所述齿条沿竖直方向设置在箱体上,所述齿轮套接在第一轴杆上,齿条与齿轮相互配合,用于实现钻头上下移动;
所述支撑平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箱体匹配的配位孔,所述箱体垂直上下移动的插入配位孔内,用于保障箱体上下移动;
所述光轴滑轨和滚珠丝杆沿钻头与所述预设位置连线的方向依次设置在车架上,并与支撑平板下表面连接,通过动力单元带动滚珠丝杆移动,将所述挖坑单元移动到所述预设位置。
优选的,还包括前轮单元;
所述前轮单元具体包括前轮、前轮支撑板和前轮轴杆;所述前轮支撑板两端分别与前轮轴连;所述前轮支撑板中段部位设置有承重轴承,前轮轴杆一端穿过承重轴承,另一端与车架底部连接,用于翻越复杂地形。
优选的,还包括后轮单元;
后轮单元包括后轮、后轮支撑板和弹性件;所述后轮旋转的设置在后轮支撑板上;所述弹性件一端与后轮支撑板一端连接,弹性件的另一端与车架的底部连接,并且,所述后轮支撑板的另一端悬空设置,用于减震。
优选的,所述投苗仓的投苗口设置有投苗挡板,用于实现精准投苗。
优选的,所述动力单元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第四电机、第五电机、第六电机和第七电机,其中:
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在后轮上,用于提供后轮运动的动力;
所述第二电机安装在钻头上,用于提供旋转挖坑的动力;
所述第三电机安装在支撑平板上,通过第三电机带动钻头上下移,用于提供钻头上下移动的动力;
所述第四电机安装在支撑平板底部,通过第四电机带动安置在支撑平板上的钻头水平移动至预设位置,用于提供钻头水平移动的动力;
所述第五电机与传送带连接,用于提供树苗传输至扶正仓的动力;
所述第六电机安装在投苗仓的移动部位,用于提供投苗仓移动至投苗点的动力;
所述第七电机与投苗挡板连接,用于提供投苗挡板开合的动力。
优选的,所述车架底部设置有车架底板,用于固定所述前轮轴杆的另一端。
优选的,所述第三电机带动钻头上下移的方式可以为:链传动、皮带传动和齿轮传动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还包括覆土单元,所述覆土单元由两片覆土板组成,所述覆土板呈第二预设角度对称的设置在投苗孔与植树车前进方向的轴线的两侧,用于投苗后填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植树车替代人工,极大的降低了人工成本,本实用新型的前轮通过前轮支撑板连接,并将前轮支撑板旋转的设置在前轮轴杆上,在植树车通过不同复杂路况时,植树车的左右前轮可以沿着前轮轴杆的旋转设置点上下旋转运动,以适应多种不同的地形;在经过复杂路况时,植树车难免会存在不同程度的颠簸,通过在后轮上设置减震弹性件,来实现了车身的稳定性,进而避免了植树车内树苗因颠簸造成的损伤。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的储苗仓能一次性存储大量的树苗,并进行投苗植树,可以有效的避免人工频繁填苗,降低人工成本;本实用新型还带有覆土单元,在投苗完成后,利用植树车的移动,带动覆土板对投苗点进行填土,极大的提高了植树车的自动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植树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植树车的挖坑单元部分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植树车的挖坑单元部分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植树车的前轮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植树车的后轮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植树车的投放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植树车投放单元的储苗仓和传送带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植树车投放单元的扶正仓和投苗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植树车的动力单元的电路控制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植树车的各电机的位置分布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内”、“外”、“纵向”、“横向”、“上”、“下”、“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要求本实用新型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1提供了一种植树车,包括车架1、挖坑单元2、动力单元3和投放单元4;
所述挖坑单元2设置在车架1上,所述挖坑单元2移动到预设位置完成挖坑;
所述投放单元4设置在所述车架1,投放单元4移动至所述预设位置,用于实现投苗植树;
所述动力单元3用于给挖坑单元2和投放单元4提供动力。
如图1所示,其中,动力单元3为各单元内设置的电机,给各单元提供动力支持;动力单元3利用电机将挖坑单元2移动到预设位置(预设位置的设定在本实用新型使用方法的实施例中做详细的说明)后,挖坑单元2负责定位挖坑;投放单元4负责存储树苗,并将树苗投入所挖的坑洞内,完成植树。本实用新型利用植树车替代了人工植树,极大的降低了人工成本。
为了更好的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植树原理,接下来对本实用新型植树车做进一步的细化,相应的挖坑单元2包括箱体21、钻头22、齿条23、连接夹头24、光轴滑轨25、第一滚珠丝杆26、支撑平板27、第一轴杆28和齿轮29,其中:
所述钻头22与连接夹头24连接成一体结构,所述连接夹头24可旋转的设置在箱体21底部,用于实现钻头22旋转挖坑;
所述齿条23沿竖直方向设置在箱体21上,所述齿轮29套接在第一轴杆28 上,齿条23与齿轮29相互配合,用于实现钻头22上下移动;
所述支撑平板27上设置有与所述箱体21匹配的配位孔271,所述箱体21 垂直上下移动的插入配位孔271内,用于保障箱体21上下移动;
所述光轴滑轨25和滚珠丝杆26沿钻头22与所述预设位置连线的方向依次设置在车架1上,并与支撑平板27下表面连接,通过动力单元3带动滚珠丝杆 26移动,将所述挖坑单元2移动到所述预设位置。
为了更好的呈现挖坑单元2的细节,将挖坑单元2拆分为2个部分,如图2 和图3所示,结合图1可以看清楚挖坑单元2的结构图,将图3整体的插入配位孔271就可以形成本实用新型的挖坑单元2结构图,其中,图3为本实用新型是实施例挖坑(竖直方向上下移动挖坑或回退的过程)作业的主要部件,图2 可以理解为图3挖坑作业的辅助部件,通过动力单元3的电机将图3中的部件移动到预设位置或回退到原来位置,以及将图3中的部件上下移动用来挖坑或回退到预设位置,值得注意的是,挖坑过程需要图3中的部件向下移动,结合钻头22旋转才能实现。本实用新型将箱体21垂直插入配位孔271后,还可以通过在平板配位孔271正上方设置一个带有配位孔271(与支撑平台的配位孔相同,并与支撑平板27的配位孔271垂直设置)的上板,并在辅助箱体21上下移动,防止箱体21上下移动时发生其它方向的偏移。利用图2中的器件和电机将图3中的钻头22移动至预设位置。挖坑单元2挖坑点会在投放单元4前后移动方向的连线上。挖坑单元2的钻头22挖坑完毕后需要回退,使得投放单元4在投放的过程中不碰伤钻头22;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滚珠丝杆26带动钻头22 回退,使钻头22偏移预设位置,错开了钻头22与投放单元4,避免了钻头22 与投放单元4的碰撞,对植树车造成损伤。本实用新型挖坑单元2的挖坑过程可以分解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电机将钻头22移动到预设位置;第二个阶段为:电机带动钻头22旋转并向下移动进行挖坑。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前轮单元5;所述前轮单元5 具体包括前轮51、前轮支撑板52和前轮轴杆53;所述前轮支撑板52两端分别与前轮51轴连;所述前轮支撑板52中段部位设置有承重轴承521,前轮轴杆 53一端穿过承重轴承521,用于实现翻越复杂地形,并且,车架1底部设置有车架底板11,用于固定所述前轮轴杆53的另一端。
本实用新型为了安装的稳固性,将前轮支撑板52设计成悬臂梁结构,将前轮51悬挂的设置在前轮支撑板52的两端,在前轮单元5的前轮支撑板52的中段(实际在前轮支撑板52的中间位置安装)处安装承重轴承521,将前轮轴杆 53插入承重轴承521的轴孔内,当前轮轴杆53另一端固定在植树车底板11时,前轮51和前轮支撑板52可以一起绕前轮轴杆53转动,以复杂地形,轻松越障,实现本实用新型在多种不同地形上完成植树作业。
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所述后轮单元6包括后轮61、后轮支撑板62和弹性件63;所述后轮61旋转的设置在后轮支撑板62上;所述弹性件63一端与后轮支撑板62一端连接,弹性件63的另一端与车架1的底部连接,并且,所述后轮支撑板62的另一端悬空设置,用于减震。
其中,本实用新型的植树车使用后轮61驱动,在后轮单元6上安装有第一电机31,并通过第一电机31与后轮61进行轴连,通过电机带动后轮61向前转动,进而带动车身一起移动。为了避免树苗颠簸过程受到损伤,本实用新型在后轮61上安装有弹性件63,后轮单元6的后轮支撑板62和弹性件63的一端互相连接,形成后轮61支撑架结构,将弹性件63的另一端连接在车架1上,再将后轮61可旋转的固定在后轮单元6上,实现旋转固定的方法很简单,可以在后轮61的轮轴与电机连接位置套接一个光滑的电机支架(图5将电机支架画出,电机支架为第一电机31与后轮支撑板62之间的L形板)或其它固定件,既能通过电机带动后轮61旋转,又能通过固定电机实现固定的效果。当小车经过复杂颠簸路段时,后轮单元6内的弹性件63起到减震的效果,进而避免了树苗因颠簸造成的损伤。值得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对应设置有2个后轮单元6。
进一步的,如图6,图7和图8所示,所述投放单元4包括底部开口的储苗仓41、传送带42、扶正仓43和投苗仓44;
所述储苗仓41的底板与水平方向呈第一预设角度倾斜向下设置,用于提供树苗输送到传送带42上的动力;
所述传送带42沿传动方向按预设距离设置有输送板421,用于控制每次投苗的数量;
所述传送带42倾斜贯穿的插入在储苗仓41的底板开口,并与传送带42的输送板421上表面抵接,用于将树苗从储苗仓41输送到所述扶正仓43内。
所述扶正仓43的两侧仓壁内交错设置有树苗旋转板431,用于实现树苗的扶正;
所述投苗仓44可移动的与扶正仓43的底部连接,用于实现树苗的投放。
进一步的,所述投苗仓44的投苗口设置有投苗挡板441,用于实现精准投苗。
其中,本实用新型投放单元4的储苗仓41可以一次性存储大量的树苗,并且储苗仓41的底部开口,储苗仓41的底板倾斜向下设置。树苗放在储苗仓41 内,并且,储苗仓41的底板与水平方向呈第一预设角度倾斜向下设置,根据物理受力分析,树苗的分力会带动树苗沿着底板向下运动,通过树苗重力的分力将树苗压入传送带42内;将传送带42贯穿倾斜的插入储苗仓41底板开口处,并与设置在传送带41上的输送板421上表面抵接;当树苗依靠重力的分力从储苗仓41底部滑入传送带42时,通过设置的输送板421将相邻的树苗隔开(保证每两个输送板421之间只有一个树苗),使得每个投苗孔只会投入一个树苗。当树苗滑入传送带42后,通过电机带动传送带42运动,将树苗输送到扶正仓 43的正上方,树苗依靠自身重力进入扶正仓43向下运动,再后通过交错设置的左右树苗旋转板431,通过树苗旋转板431的角度设置,使得树苗经过旋转后,竖直地进入投苗仓44内;当树苗竖直进入投苗仓44后,电机带动投苗仓44向前移动至钻头22所挖坑洞的正上方处停止,通过电机打开投苗挡板441,进行投苗。待投苗结束后,投苗挡板441闭合,投苗仓44复位。
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需要动力单元3,所述动力单元3包括第一电机 31、第二电机32、第三电机33、第四电机34、第五电机35、第六电机36和第七电机37,其中:
所述第一电机31安装在后轮61上,用于提供后轮61运动的动力;
所述第二电机32安装在钻头22上,用于提供旋转挖坑的动力;
所述第三电机33安装在支撑平板27上,通过第三电机33带动钻头22上下移,用于提供钻头22上下移动的动力;
所述第四电机34安装在支撑平板27底部,通过第四电机34带动安置在支撑平板27上的钻头22水平移动至预设位置,用于提供钻头22水平移动的动力;
所述第五电机35与传送带42连接,用于提供树苗传输至扶正仓43的动力;
所述第六电机36安装在投苗仓44的移动部位,用于提供投苗仓44移动至投苗点的动力;
所述第七电机37与投苗挡板441连接,用于提供投苗挡板441开合的动力。
本实用新型中,要实现各电机的精准控制,还需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植树车内安装控制单元。如图9和图10所示,其中,图9表示控制单元与动力单元3 内的第一电机31、第二电机32、第三电机33、第四电机34、第五电机35、第六电机36和第七电机37的电路连接图,图10表示本实用新型植树车各电机的位置分布结构图,注意的是图10隐藏了遮挡各电机的部件;相应与控制单元干路串接的电源可以为风能装置电源、太阳能电源或外接移动电源;相应控制单元可以与蓝牙、APP或其它移动设备进行连接,通过蓝牙、APP或其它移动设备发出指令,对控制单元进行操控,进而精准控制各电机的通断路。通过事先将程序写入控制单元,进而通过控制单元对第一电机31、第二电机32、第三电机 33、第四电机34、第五电机35、第六电机36和第七电机37的精准控制(控制电机的接通或断路),完成本实用新型的植树过程。值得注意的是,控制单元能分别控制两个后轮单元上的电机;在本实用新型植树车进行转弯(非直线运动) 时,可以通过电机调节后轮61的转速,使得后轮61转速不一致,从而实现植树车转弯。
接下来结合电机的运作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植树车的整个植树过程做完整的解释,具体为:当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植树车开始实施植树时,第一电机31 驱动后轮61带动植树车运动到植树点后,植树车停止移动;待植树车停稳后,安装在支撑平板27第四电机34带动钻头22水平移动至预设位置,然后第三电机33带动钻头22向下移动至挖坑点;当钻头22移动至挖坑点后,安装在挖坑单元2中的第二电机32带动钻头22旋转挖坑,待挖坑结束后,钻头22回退到原来的位置;当钻头22回退到原来位置后,树苗依靠重力的分力到达传送带42,并固定在传送带42的相邻输送板421之间,传送带42通过第五电机35带动树苗运动至扶正仓43的仓口正上方,树苗落下进入扶正仓43内,再通过树苗旋转板431修正树苗的运动轨迹,使树苗经过树苗旋转板431后竖直的进入投苗仓44,再通过第六电机36带动投苗仓44将树苗移动至所挖坑洞的正上方,第七电机37打开投苗挡板441进行投苗,待投苗结束后,关闭投苗挡板441并回退到原来位置。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覆土单元7,所述覆土单元7由两片覆土板 71组成,所述覆土板71呈第二预设角度对称的设置在投苗孔与植树车前进方向的轴线的两侧,用于投苗后填土。
当完成投苗后还需要对投苗后的树苗进行填土,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投苗孔的与植树车前进方向的轴线的两侧设置覆土单元7。当投苗完成后,植树车继续向前移动,带动覆土单元7的覆土板71移动,将坑洞外的土填入坑洞内,实现了植树过程的自动化。
本实用新型通过前轮单元5的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植树车能适应复杂地形;再结合后轮单元6设置的减震弹性件63的减震作用,使得再复杂地面进行植树时,避免了树苗因颠簸受损的后果,提升了树苗的存活率;通过移动单元6的设置,使得挖坑单元2能水平回退,避免了钻头22与投放单元4碰撞的同时,还极大的节省了每次植树投苗的时间,增加了植树的效率;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的储苗仓41可以一次性储存大量的树苗,减少了人工填苗的次数,节省了人力;在投苗孔与植树车前进方向的轴线两侧设置有覆土单元7,依靠覆土板71进行填土,实现了植树覆土的自动化。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植树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1)、挖坑单元(2)、动力单元(3)和投放单元(4);
所述挖坑单元(2)设置在车架(1)上,所述挖坑单元(2)移动到预设位置完成挖坑;
所述投放单元(4)设置在所述车架(1),投放单元(4)移动至所述预设位置,用于实现投苗植树;
所述动力单元(3)用于给挖坑单元(2)和投放单元(4)提供动力;
其中,所述投放单元(4)包括底部开口的储苗仓(41)、传送带(42)、扶正仓(43)和投苗仓(44);
所述储苗仓(41)的底板与水平方向呈第一预设角度倾斜向下设置,用于提供树苗输送到传送带(42)上的动力;
所述传送带(42)沿传动方向按预设距离设置有输送板(421),用于控制每次投苗的数量;
所述传送带(42)倾斜贯穿的插入在储苗仓(41)的底板开口,并与传送带(42)的输送板(421)上表面抵接,用于将树苗从储苗仓(41)输送到所述扶正仓(43)内;
所述扶正仓(43)的两侧仓壁内交错设置有树苗旋转板(431),用于实现树苗的扶正;
所述投苗仓(44)可移动的与扶正仓(43)的底部连接,用于实现树苗的投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树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挖坑单元(2)包括箱体(21)、钻头(22)、齿条(23)、连接夹头(24)、光轴滑轨(25)、第一滚珠丝杆(26)、支撑平板(27)、第一轴杆(28)和齿轮(29),其中:
所述钻头(22)与连接夹头(24)连接成一体结构,所述连接夹头(24)可旋转的设置在箱体(21)底部,用于实现钻头(22)旋转挖坑;
所述齿条(23)沿竖直方向设置在箱体(21)上,所述齿轮(29)套接在第一轴杆(28)上,齿条(23)与齿轮(29)相互配合,用于实现钻头(22)上下移动;
所述支撑平板(27)上设置有与所述箱体(21)匹配的配位孔(271),所述箱体(21)垂直上下移动的插入配位孔(271)内,用于保障箱体(21)上下移动;
所述光轴滑轨(25)和滚珠丝杆(26)沿钻头(22)与所述预设位置连线的方向依次设置在车架(1)上,并与支撑平板(27)下表面连接,通过动力单元(3)带动滚珠丝杆(26)移动,将所述挖坑单元(2)移动到所述预设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树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轮单元(5);
所述前轮单元(5)具体包括前轮(51)、前轮支撑板(52)和前轮轴杆(53);所述前轮支撑板(52)两端分别与前轮(51)轴连;所述前轮支撑板(52)中段部位设置有承重轴承(521),前轮轴杆(53)一端穿过承重轴承(521),另一端与车架(1)底部连接,用于翻越复杂地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树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后轮单元(6);
后轮单元(6)包括后轮(61)、后轮支撑板(62)和弹性件(63);所述后轮(61)旋转的设置在后轮支撑板(62)上;所述弹性件(63)一端与后轮支撑板(62)一端连接,弹性件(63)的另一端与车架(1)的底部连接,并且,所述后轮支撑板(62)的另一端悬空设置,用于减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树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投苗仓(44)的投苗口设置有投苗挡板(441),用于实现精准投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树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单元(3)包括第一电机(31)、第二电机(32)、第三电机(33)、第四电机(34)、第五电机(35)、第六电机(36)和第七电机(37),其中:
所述第一电机(31)安装在后轮(61)上,用于提供后轮(61)运动的动力;
所述第二电机(32)安装在钻头(22)上,用于提供旋转挖坑的动力;
所述第三电机(33)安装在支撑平板(27)上,通过第三电机(33)带动钻头(22)上下移,用于提供钻头(22)上下移动的动力;
所述第四电机(34)安装在支撑平板(27)底部,通过第四电机(34)带动安置在支撑平板(27)上的钻头(22)水平移动至预设位置,用于提供钻头(22)水平移动的动力;
所述第五电机(35)与传送带(42)连接,用于提供树苗传输至扶正仓(43)的动力;
所述第六电机(36)安装在投苗仓(44)的移动部位,用于提供投苗仓(44)移动至投苗点的动力;
所述第七电机(37)与投苗挡板(441)连接,用于提供投苗挡板(441)开合的动力。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植树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底部设置有车架底板(11),用于固定所述前轮轴杆的另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植树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机(33)带动钻头(22)上下移的方式可以为:链传动、皮带传动和齿轮传动中的一种或多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树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覆土单元(7),所述覆土单元(7)由两片覆土板(71)组成,所述覆土板(71)呈第二预设角度对称的设置在投苗孔与植树车前进方向的轴线的两侧,用于投苗后填土。
CN202220548967.3U 2022-03-14 2022-03-14 一种植树车 Active CN2175643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48967.3U CN217564390U (zh) 2022-03-14 2022-03-14 一种植树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48967.3U CN217564390U (zh) 2022-03-14 2022-03-14 一种植树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64390U true CN217564390U (zh) 2022-10-14

Family

ID=835402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548967.3U Active CN217564390U (zh) 2022-03-14 2022-03-14 一种植树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643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18640U (zh) 一种液压驱动树木移栽机
CN207869642U (zh) 适于单行种植的全自动植树机器人
CN107258471A (zh) 一种挖树机
CN210641743U (zh) 一种园林绿化用水平移栽机
CN209359216U (zh) 一种中药材规范化种植设备
CN113557828A (zh) 一种草方格治沙机
CN114467673A (zh) 一种沙地植树机器人
CN114830989A (zh) 一种全自动沙漠植树车
CN102422800B (zh) 带土球挖树机
CN217564390U (zh) 一种植树车
CN208113597U (zh) 一种园林种植用树木移栽装置
CN202262298U (zh) 带土球挖树机
CN114568244A (zh) 一种适用于多地形的植树车及使用方法
CN117178836A (zh) 一种植苗机器人
CN208821184U (zh) 一种利用旋刀制作井窖的装置
CN206978003U (zh) 一种自走型链夹式茶苗移栽机
CN110651562A (zh) 一种林下魔芋种植挖坑装置
CN212786894U (zh) 一种用于露天煤矿的边坡种植装置
CN111990014B (zh) 用于移植园林树木的挖坑机
CN108668567A (zh) 一种多功能果树挖坑机
CN114586634A (zh) 一种林业工程用树苗移栽存储装置
CN217905072U (zh) 一种栽种灌溉植树机器人及系统
CN218042926U (zh) 一种矿山修复用苗木移栽装置
CN205105560U (zh) 一种芒属植物的机械化作业设备
CN210900291U (zh) 一种用于园林景观工程建设的苗木种植挖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