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58461U - 一种无模型自适应预测的风力机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模型自适应预测的风力机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58461U
CN217558461U CN202220118933.0U CN202220118933U CN217558461U CN 217558461 U CN217558461 U CN 217558461U CN 202220118933 U CN202220118933 U CN 202220118933U CN 217558461 U CN217558461 U CN 2175584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model
wind turbine
fan
turbine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11893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甲丁
马晓慧
李瑾
吴柯
高钾
薛建雄
刘金庭
李志鹏
姚奕博
李正龙
张�杰
周海林
胡自然
高兴
袁尉钧
杨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jiang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Original Assignee
Xinjiang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jiang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filed Critical Xinjiang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Priority to CN20222011893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584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584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584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模型自适应预测的风力机控制装置,涉及风力机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机壳,所述机壳的内部设置有绝缘筒,利用电流的汇入使通电磁环产生一个和永磁体相同的磁极,并通过磁极相同产生的排斥力,使永磁体在转动时会受到将强阻力效果,并在电流持续的增加后使通电磁环中的排斥力逐步增大,并最终超出传动杆产生的动能,使其停止转动,当风扇停转后,撤去通电磁环中的磁力,使风扇向着迎风的方向进行转动,进而实现风扇的快速转向,有效解决现有风力机无法根据风向的变更快速对风扇的转动方向进行控制的问题,防止风向改变后风扇仍然朝着逆风的方向旋转,缩短风扇变更转动方位的时间过长,提高风力机发电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无模型自适应预测的风力机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力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模型自适应预测的风力机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风力发电机是将风能转换为机械功,机械功带动转子旋转,最终输出交流电的电力设备,风力发电机一般有风轮、发电机(包括装置)、调向器(尾翼)、塔架、限速安全机构和储能装置等构件组成,风力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比较简单,风轮在风力的作用下旋转,它把风的动能转变为风轮轴的机械能,发电机在风轮轴的带动下旋转发电,广义地说,风能也是太阳能,所以也可以说风力发电机,是一种以太阳为热源,以大气为工作介质的热能利用发电机。
风力机在发电的过程其位置多为固定不动的,但自然界的方向却不是只朝着一个方向吹拂,但现有风力机无法根据风向的变更快速对风扇的转动方向进行控制,导致风向改变后风扇仍然朝着逆风的方向旋转,此时风扇需要在逆风的影响下缓慢的纠正方位,造成风扇变更转动方位的时间过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在风机内没有加装改变风向的控制装置,导致外界风向改变后风扇变更转动方位的时间过长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模型自适应预测的风力机控制装置,包括:机壳,所述机壳的内部设置有绝缘筒,所述绝缘筒的内表壁固定安装有挡环,所述挡环的内表壁固定安装有通电磁环,所述通电磁环的外表壁缠绕了一圈铜制绕线,所述铜制绕线的外表壁之间活动设置有永磁体。
优选的,所述机壳的内表壁固定安装有安装套环,所述安装套环的内表壁固定插设有多个支撑杆A。
优选的,多个所述支撑杆A其中每个的外壁一端均固定插设在绝缘筒的外表壁。
优选的,所述机壳的外壁一侧开设有环槽,所述环槽的内表壁固定插设有多个支撑杆B,多个所述支撑杆B的外表壁之间固定套设有金属环。
优选的,所述金属环的内表壁固定安装有轴承,所述永磁体的外壁中心处固定插设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外表壁固定插设在金属环的内轴内表壁。
优选的,所述安装套环的外表壁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控制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中,当安装槽中的控制器检测处实时传动杆的转速要远低于做工前期所产生的数据时,并由此推断风扇受到逆风的影响,进而快速对绝缘筒中铜制绕线进行通电,其电流迅速传导进通电磁环中产生一个和永磁体相同的磁极,因绝缘筒在未通电时,永磁体随着传动杆提供的动力,在绝缘筒中旋转,当通电磁环中具有磁力后,排斥力不断冲击永磁体的表面,使永磁体的转动受阻,并逐渐进行减速,传动杆受到永磁体的影响后也逐渐进行减速,随着通电磁环中的排斥力不断加大,直至永磁体和传动杆静止,本装置在用电磁制动的方式,利用电流的汇入使通电磁环产生一个和永磁体相同的磁极,并通过磁极相同产生的排斥力,使永磁体在转动时会受到将强阻力效果,并在电流持续的增加后使通电磁环中的排斥力逐步增大,并最终超出传动杆产生的动能,使其停止转动,当风扇停转后,撤去通电磁环中的磁力,使风扇向着迎风的方向进行转动,进而实现风扇的快速转向,有效解决现有风力机无法根据风向的变更快速对风扇的转动方向进行控制的问题,防止风向改变后风扇仍然朝着逆风的方向旋转,缩短风扇变更转动方位的时间过长,提高风力机发电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无模型自适应预测的风力机控制装置中主视结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无模型自适应预测的风力机控制装置中半剖面结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无模型自适应预测的风力机控制装置为图1中A 处结构放大立体图。
图例说明:1、机壳;2、安装套环;3、支撑杆A;4、绝缘筒;5、挡环;6、通电磁环;7、铜制绕线;8、永磁体;9、环槽;10、支撑杆B;11、金属环; 12、轴承;13、传动杆;14、安装槽;15、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模型自适应预测的风力机控制装置,包括:机壳1,机壳1的内部设置有绝缘筒4,绝缘筒4的内表壁固定安装有挡环5,挡环5的内表壁固定安装有通电磁环6,通电磁环6的外表壁缠绕了一圈铜制绕线7,铜制绕线7的外表壁之间活动设置有永磁体8,本装置在用电磁制动的方式,利用电流的汇入使通电磁环6产生一个和永磁体8相同的磁极,并通过磁极相同产生的排斥力,使永磁体8在转动时会受到将强阻力效果,并在电流持续的增加后使通电磁环6中的排斥力逐步增大,并最终超出传动杆13产生的动能,使其停止转动,当风扇停转后,撤去通电磁环6中的磁力,使风扇向着迎风的方向进行转动,进而实现风扇的快速转向,有效解决现有风力机无法根据风向的变更快速对风扇的转动方向进行控制的问题,防止风向改变后风扇仍然朝着逆风的方向旋转,缩短风扇变更转动方位的时间过长,提高风力机发电的效率。
机壳1的内表壁固定安装有安装套环2,安装套环2的内表壁固定插设有多个支撑杆A3,通过支撑杆A3的长度差,使得绝缘筒4在做工时产生的反冲力,可在支撑杆A3长度的影响下,逐渐流失,防止直接进入机壳1的内部。
多个支撑杆A3其中每个的外壁一端均固定插设在绝缘筒4的外表壁,通过设置支撑杆A3有效对绝缘筒4进行固定,防止绝缘筒4中的部件在旋转时产生将强的晃动力。
机壳1的外壁一侧开设有环槽9,环槽9的内表壁固定插设有多个支撑杆B10,多个支撑杆B10的外表壁之间固定套设有金属环11,通过设置金属环11为轴承12 提供安装条件。
金属环11的内表壁固定安装有轴承12,永磁体8的外壁中心处固定插设有传动杆13,传动杆13的外表壁固定插设在金属环11的内轴内表壁,通过设置轴承 12,利用其本身的特性,提高传动杆13在转动时的效率。
安装套环2的外表壁开设有安装槽14,安装槽1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控制器 15,通过安装控制器15有效对风力机的做工状态进行检测,并对风向进行预测,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变相处理。
其整个的结构所达到的效果为,首先将风扇部件安装到传动杆13上,在风力的影响下使传动杆13进行转动,并带动发电设备进行做工,当安装槽14中的控制器15检测处实时传动杆13的转速要远低于做工前期所产生的数据时,并由此推断风扇受到逆风的影响,进而快速对绝缘筒4中铜制绕线7进行通电,其电流迅速传导进通电磁环6中产生一个和永磁体8相同的磁极,因绝缘筒4在未通电时,永磁体8随着传动杆13提供的动力,在绝缘筒4中旋转,当通电磁环6中具有磁力后,排斥力不断冲击永磁体8的表面,使永磁体8的转动受阻,并逐渐进行减速,传动杆13受到永磁体8的影响后也逐渐进行减速,随着通电磁环6中的排斥力不断加大,直至永磁体8和传动杆13静止。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他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他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无模型自适应预测的风力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1),所述机壳(1)的内部设置有绝缘筒(4),所述绝缘筒(4)的内表壁固定安装有挡环(5),所述挡环(5)的内表壁固定安装有通电磁环(6),所述通电磁环(6)的外表壁缠绕了一圈铜制绕线(7),所述铜制绕线(7)的外表壁之间活动设置有永磁体(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模型自适应预测的风力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的内表壁固定安装有安装套环(2),所述安装套环(2)的内表壁固定插设有多个支撑杆A(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模型自适应预测的风力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支撑杆A(3)其中每个的外壁一端均固定插设在绝缘筒(4)的外表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模型自适应预测的风力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的外壁一侧开设有环槽(9),所述环槽(9)的内表壁固定插设有多个支撑杆B(10),多个所述支撑杆B(10)的外表壁之间固定套设有金属环(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模型自适应预测的风力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环(11)的内表壁固定安装有轴承(12),所述永磁体(8)的外壁中心处固定插设有传动杆(13),所述传动杆(13)的外表壁固定插设在金属环(11)的内轴内表壁。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模型自适应预测的风力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套环(2)的外表壁开设有安装槽(14),所述安装槽(1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控制器(15)。
CN202220118933.0U 2022-01-18 2022-01-18 一种无模型自适应预测的风力机控制装置 Active CN2175584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18933.0U CN217558461U (zh) 2022-01-18 2022-01-18 一种无模型自适应预测的风力机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18933.0U CN217558461U (zh) 2022-01-18 2022-01-18 一种无模型自适应预测的风力机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58461U true CN217558461U (zh) 2022-10-11

Family

ID=834675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118933.0U Active CN217558461U (zh) 2022-01-18 2022-01-18 一种无模型自适应预测的风力机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584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06138747A2 (en) Air flow turbine
CN102322404B (zh) 双电机直驱式风力发电机
EP1340910A1 (en) Aerogenerator with axial flux permanent magnets and regulation thereof
CN108425804B (zh) 一种低风速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及其控制方法
WO2011071841A2 (en) Wind-driven electric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adapted for mounting along the side of vertical, man-made structures such as large buildings
CN2926569Y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
CN217558461U (zh) 一种无模型自适应预测的风力机控制装置
CN209053738U (zh) 低风速双电机型磁悬浮垂直轴风电机组
CN101572466A (zh) Halbach无铁芯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
CN1649239A (zh) Mw级直接驱动永磁外转子同步发电机
CN210799741U (zh) 调心磁悬浮轴承系统及发电机
US8269389B1 (en) Electrical energy generator and method
KR101746449B1 (ko) 풍력발전장치
CN209053739U (zh) 低风速大功率磁悬浮垂直轴风电机组
CN210839213U (zh) 双层直驱型风力发电机
CN202768240U (zh) 双段叶片风力发电机
CN111911357B (zh) 一种可接收不同方向风力的风力发电机
CN101298865B (zh) 直联风力发电机
CN201418011Y (zh) 低速无齿风力发电机
CN206341046U (zh) 一种用于吊扇的无刷直流电机
CN220302250U (zh) 一种悬吊式双磁助推内转子风力发电设备
CN218266181U (zh) 风力发电机
CN209145770U (zh) 一种低重量低噪声的风力发电机
CN211321115U (zh) 一种飞轮储能装置
CN220395897U (zh) 一种悬吊式双磁助推外转子风力发电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