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47406U - 一种尼龙拉链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尼龙拉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47406U
CN217547406U CN202221819127.2U CN202221819127U CN217547406U CN 217547406 U CN217547406 U CN 217547406U CN 202221819127 U CN202221819127 U CN 202221819127U CN 217547406 U CN217547406 U CN 2175474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zipper
sides
nylon
seal contact
base ta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81912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施明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jiang Ruitai Zipper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jiang Ruitai Zippe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jiang Ruitai Zipper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jiang Ruitai Zippe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81912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474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474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474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lide Faste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尼龙拉链,包括相对设置的基带,以及设置在所述基带上的能够相互啮合的链牙,在所述基带和所述链牙的两侧分别设置包覆层,所述包覆层包括位于所述链牙同侧相对设置的第一隆起部和第二隆起部,所述第一隆起部和所述第二隆起部在所述链牙啮合时能在所述尼龙拉链两侧形成双侧密封。尼龙拉链在双侧设置包覆层密封后,在弯曲或者对折的状态下,尼龙拉链的链牙还能保持柔软的状态而且链牙不会撑破包覆层;且尼龙拉链还能保持至少一侧的包覆层处于良好的水密气密的有效状态。克服了金属拉链和塑钢拉链的链牙在单侧包覆或者双侧包覆后会依然会存在密封失效的缺点。

Description

一种尼龙拉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服饰、箱包、帐篷等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尼龙拉链。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水密气密拉链都是以单侧包覆拉链结构为主,但是单侧包覆拉链结构在应用中有一定的局限性,拉链在使用中存在向内弯曲和向外弯曲的情况,假设包覆在拉链外侧,当拉链向内弯曲时,包覆层由于弯曲导致相互接触表面之间存在夹紧,维持密封状态;但当拉链向外弯曲时,包覆层由于弯曲导致相互接触表面之间存在松弛,存在密封失效的风险;假设包覆在拉链内侧,则在拉链向外弯曲时,同样存在密封失效的风险。如图1-4所示,图1中正面(链牙所在侧的相反面)一侧涂覆包覆层尼龙拉链,在向反面一侧弯曲密封失效;图2中反面(链牙所在侧的一面)一侧涂覆包覆层尼龙拉链,在向正面一侧弯曲密封失效;图3中正面一侧涂覆包覆层尼龙拉链,在向反面一侧加强弯曲(弯曲程度加大)密封失效;图4中反面一侧涂覆包覆层尼龙拉链,在向正面一侧加强弯曲密封失效;
随着水密气密拉链应用领域的广泛,下游产品对水密气密拉链提出更高要求,水密气密拉链在下游产品应用的情景中,例如,弯曲或者对折也要保证拉链的水压气压的密封的稳定性。
然而,金属拉链和塑钢拉链的链牙与基带(布条)连接方式一般是将链牙卡合在基带上,即链牙的两端分布在基带的两侧,即所谓的双侧牙型的结构。在拉链的单侧设置包覆层,拉链在弯曲或对折时由于弯曲和对折的方向是随机的,同样在使用时会导致密封失效。同时,上述的金属和塑钢材质的双侧牙型拉链,由于链牙的牙距比较大、硬度高,单侧包覆或者双侧包覆后会使整条拉链的链牙部位变硬,进而不好实现弯曲或者对折的状态,如果强行弯曲或者对折,会使链牙产生扭曲,不同角度的弯曲或者对折会把包覆层撑变形,也会导致密封失效。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尼龙拉链,包括相对设置的基带,以及设置在所述基带上的能够相互啮合的链牙,在所述基带和所述链牙的两侧分别设置包覆层,所述包覆层包括位于所述链牙同侧相对设置的第一隆起部和第二隆起部,所述第一隆起部和所述第二隆起部在所述链牙啮合时能在所述尼龙拉链两侧形成双侧密封。
优选的,所述第一隆起部包括第一密封接触侧和远离所述第一密封接触侧的第一边缘侧;所述第二隆起部包括第二密封接触侧和远离所述第二密封接触侧的第二边缘侧;
位于所述链牙两侧的所述第一隆起部和第二隆起部的厚度分别从所述第一密封接触侧、第二密封接触侧至所述第一边缘侧、第二边缘侧逐渐降低;
或,位于所述链牙两侧的所述第一隆起部和第二隆起部在所述基带宽度方向具有与所述基带表面平行第一外表面和第二外表面;
或,位于所述链牙一侧的所述第一隆起部和第二隆起部的厚度分别从所述第一密封接触侧、第二密封接触侧至所述第一边缘侧、第二边缘侧逐渐降低;位于所述链牙另一侧的所述第一隆起部和第二隆起部在所述基带宽度方向具有与所述基带表面平行第一外表面和第二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链牙设置于所述基带的同一侧。
优选的,还包括分别在所述第一隆起部和所述第二隆起部的第一密封接触侧和第二密封接触侧的顶部边缘设置的朝向密封接触面的第一突起层和第二突起层,所述第一突起层和所述第二突起层在所述链牙啮合时能够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密封接触侧和所述第二密封接触侧的方向上重叠密封接触,或者抵接密封接触。
优选的,所述第一突起层和所述第二突起层在所述基带宽度方向上长度为0.1-1.3mm。
优选的,所述第一突起层和所述第二突起层在所述基带宽度方向上长度为0.2-0.5mm。
优选的,还包括分别在所述第一隆起部和所述第二隆起部的第一密封接触侧和第二密封接触侧的顶部边缘设置的朝向密封接触面的凹槽部和凸起部,所述凹槽部和凸起部在所述链牙啮合时能够扣合密封接触。
优选的,所述凸起部和凹槽部在所述基带宽度方向上长度分别为0.5-5mm,0.49-4.9mm。
优选的,所述凸起部和凹槽部在所述基带宽度方向上长度分别为0.5-2mm,0.49-1.9mm。
优选的,所述包覆层的材料选用TPU、PVC、橡胶、硅胶中的任一一种;
所述链牙的材料选用涤纶单丝;所述基带的为涤纶丝编织而成。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正面一侧涂覆包覆层尼龙拉链的弯曲密封失效(向反面一侧弯曲)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反面一侧涂覆包覆层尼龙拉链的弯曲密封失效(向正面一侧弯曲)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中正面一侧涂覆包覆层尼龙拉链的加强弯曲密封失效(向反面一侧弯曲)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现有技术中反面一侧涂覆包覆层尼龙拉链的加强弯曲密封失效(向正面一侧弯曲)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没有涂覆包覆层的尼龙拉链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涂覆包覆层后尼龙拉链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涂覆包覆层后尼龙拉链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涂覆包覆层后尼龙拉链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从正面观察尼龙拉链包覆前(A)和包覆后(B)立体示意图;
图10是图8中从反面观察尼龙拉链包覆前(A)和包覆后(B)立体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涂覆包覆层后尼龙拉链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涂覆包覆层后尼龙拉链从正面观察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涂覆包覆层后尼龙拉链从反面观察示意图;
附图标识如下:
1.基带;2.链牙;3.包覆层;
31.第一隆起部;311.第一密封接触侧;312.第一边缘侧;313.第一突起层;314.凹槽部;315.第一外表面;
32.第二隆起部;321.第二密封接触侧;322.第二边缘侧;323.第二突起层;324.凸起部;325.第二外表面。
4.缝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的实用新型做出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5-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尼龙拉链,包括相对设置的基带,以及设置在所述基带上的能够相互啮合的链牙,在所述基带和所述链牙的两侧分别设置包覆层,所述包覆层包括位于所述链牙同侧相对设置的第一隆起部和第二隆起部,所述第一隆起部和所述第二隆起部在所述链牙啮合时能在所述尼龙拉链两侧形成双侧密封。
本实施例提供的尼龙拉链,由于链牙的牙距小而且材质柔软有韧性、平拉强度高,适合弯曲或者对折。尼龙拉链在双侧设置包覆层密封后,在弯曲或者对折的状态下,尼龙拉链的链牙还能保持柔韧的状态,而且链牙不会撑破包覆层;且尼龙拉链还能保持至少一侧的包覆层处于良好的水密气密的有效状态。克服了金属拉链和塑钢拉链的链牙在单侧包覆或者双侧包覆后,拉链链牙不好弯曲或者对折,还会把包覆层撑变形,导致密封失效等缺点。
优选的,所述第一隆起部包括第一密封接触侧和远离所述第一密封接触侧的第一边缘侧;所述第二隆起部包括第二密封接触侧和远离所述第二密封接触侧的第二边缘侧;
位于所述链牙两侧的所述第一隆起部和第二隆起部的厚度分别从所述第一密封接触侧、第二密封接触侧至所述第一边缘侧、第二边缘侧逐渐降低;见图6,8,11。这样可以减轻拉链拉头与包覆层的摩擦系数。
或,位于所述链牙两侧的所述第一隆起部和第二隆起部在所述基带宽度方向具有与所述基带表面平行第一外表面和第二外表面(未示出此结构);
或,位于所述链牙一侧的所述第一隆起部和第二隆起部的厚度分别从所述第一密封接触侧、第二密封接触侧至所述第一边缘侧、第二边缘侧逐渐降低;位于所述链牙另一侧的所述第一隆起部和第二隆起部在所述基带宽度方向具有与所述基带表面平行第一外表面和第二外表面。见图7。
优选的,所述链牙设置于所述基带的同一侧。将制作好的链牙缝合在基带的同一侧即可,这样尼龙拉链的制作更为容易。
优选的,还包括分别在所述第一隆起部和所述第二隆起部的第一密封接触侧和第二密封接触侧的顶部边缘设置的朝向密封接触面的第一突起层和第二突起层,所述第一突起层和所述第二突起层在所述链牙啮合时能够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密封接触侧和所述第二密封接触侧的方向上重叠密封接触,或者抵接密封接触。见图8所示。
即第一突起层和第二突起层在高度方向上(图中包覆层厚度方向上)错层分布,啮合后部分长度的重叠接触实现密封,使密封更为紧密有效,同时可以保持双侧密封在无论朝外或朝内的弯曲或对折中保持双侧密封有效。
或者第一突起层和第二突起层在在高度方向上(图中包覆层厚度方向上)等高分布,直接抵接密封接触,使密封更为紧密有效。同时可以保持双侧密封在无论朝外或朝内的弯曲或对折中保持至少一侧密封有效。
第一突起层和第二突起层的尺寸大小应当根据各种型号和尺寸的链牙的啮合,及拉链弯曲或对折的情况,并考虑实际密封的效果。一般情况下,第一突起层和第二突起层的尺寸小拉链链牙啮合后顶紧压力就小,重叠部分较短,密封强度小所能承受的水压气压就小。相反第一突起层和第二突起层的尺寸大拉链链牙啮合后顶紧压力就大,重叠部分较长,密封强度提高,外界的水或者气更不容易渗透进去,所能承受的水压气压就大。但尺寸过大会导致拉链拉头在开合拉链时,尼龙拉链两侧啮合的阻力增大,突起层与拉链拉头之间的摩擦系数也会加大,同样增加了拉链的啮合阻力。
图9和图10分别从正面和反面观察尼龙拉链包覆前(A)和包覆后(B)对比的立体示意图。
优选的,所述第一突起层和所述第二突起层在所述基带宽度方向上长度为0.1-1.3mm。这样能够适应各种型号和尺寸的链牙的啮合,及拉链弯曲或对折的情况,使双侧密封保持良好的密封状态。
优选的,所述第一突起层和所述第二突起层在所述基带宽度方向上长度为0.2-0.5mm。这样能够适应常见型号和尺寸的链牙的啮合,及拉链弯曲或对折的情况,并能够有效的实现拉链的顺畅开合。
优选的,还包括分别在所述第一隆起部和所述第二隆起部的第一密封接触侧和第二密封接触侧的顶部边缘设置的朝向密封接触面的凹槽部和凸起部,所述凹槽部和凸起部在所述链牙啮合时能够扣合密封接触。见图11所示。
这样凹槽部和凸起部在啮合后实现扣合接触密封,使密封更为紧密有效,同时可以保持双侧密封在无论朝外或朝内的弯曲或对折中保持双侧密封有效。
凹槽部的设置对拉头开合并无影响,但凸起部的设置,会在拉头在开合拉链时与拉头中间的凸陵(凸陵是用来顶开链牙的装置,设置在拉头中间部位)接触,当设置凸起部尺寸过大时,拉头中间的凸陵与凸起部摩擦就越大,导致开合不畅。设置凸起尺寸过小时凹凸扣合部位扣合力度就小,容易被水压气压突破,密封效果会降低。
优选的,所述凸起部和凹槽部在所述基带宽度方向上长度分别为0.5-5mm,0.49-4.9mm。这样能够适应不同尺寸规格的拉链。
优选的,所述凸起部和凹槽部在所述基带宽度方向上长度分别为0.5-2.0mm,0.49-1.9mm。这样能在密封效果和拉链开合顺畅之间达成相对平衡。
优选的,所述包覆层的材料选用TPU、PVC、橡胶、硅胶中的任一一种;
所述链牙的材料选用涤纶单丝;所述基带的为涤纶丝编织而成。
图12和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涂覆包覆层后尼龙拉链从正面和反面观察的示意图。
上述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将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尼龙拉链,包括相对设置的基带,以及设置在所述基带上的能够相互啮合的链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带和所述链牙的两侧分别设置包覆层,所述包覆层包括位于所述链牙同侧相对设置的第一隆起部和第二隆起部,所述第一隆起部和所述第二隆起部在所述链牙啮合时能在所述尼龙拉链两侧形成双侧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尼龙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隆起部包括第一密封接触侧和远离所述第一密封接触侧的第一边缘侧;所述第二隆起部包括第二密封接触侧和远离所述第二密封接触侧的第二边缘侧;
位于所述链牙两侧的所述第一隆起部和第二隆起部的厚度分别从所述第一密封接触侧、第二密封接触侧至所述第一边缘侧、第二边缘侧逐渐降低;
或,位于所述链牙两侧的所述第一隆起部和第二隆起部在所述基带宽度方向具有与所述基带表面平行第一外表面和第二外表面;
或,位于所述链牙一侧的所述第一隆起部和第二隆起部的厚度分别从所述第一密封接触侧、第二密封接触侧至所述第一边缘侧、第二边缘侧逐渐降低;位于所述链牙另一侧的所述第一隆起部和第二隆起部在所述基带宽度方向具有与所述基带表面平行第一外表面和第二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尼龙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链牙设置于所述基带的同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2至3任一所述的尼龙拉链,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在所述第一隆起部和所述第二隆起部的第一密封接触侧和第二密封接触侧的顶部边缘设置的朝向密封接触面的第一突起层和第二突起层,所述第一突起层和所述第二突起层在所述链牙啮合时能够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密封接触侧和所述第二密封接触侧的方向上重叠密封接触,或者抵接密封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尼龙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突起层和所述第二突起层在所述基带宽度方向上长度为0.1-1.3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尼龙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突起层和所述第二突起层在所述基带宽度方向上长度为0.2-0.5mm。
7.根据权利要求2至3任一所述的尼龙拉链,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在所述第一隆起部和所述第二隆起部的第一密封接触侧和第二密封接触侧的顶部边缘设置的朝向密封接触面的凹槽部和凸起部,所述凹槽部和凸起部在所述链牙啮合时能够扣合密封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尼龙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和凹槽部在所述基带宽度方向上长度分别为0.5-5mm,0.49-4.9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尼龙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和凹槽部在所述基带宽度方向上长度分别为0.5-2mm,0.49-1.9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尼龙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层的材料选用TPU、PVC、橡胶、硅胶中的任一一种;
所述链牙的材料选用涤纶单丝;所述基带的为涤纶丝编织而成。
CN202221819127.2U 2022-07-15 2022-07-15 一种尼龙拉链 Active CN2175474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19127.2U CN217547406U (zh) 2022-07-15 2022-07-15 一种尼龙拉链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19127.2U CN217547406U (zh) 2022-07-15 2022-07-15 一种尼龙拉链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47406U true CN217547406U (zh) 2022-10-11

Family

ID=835043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819127.2U Active CN217547406U (zh) 2022-07-15 2022-07-15 一种尼龙拉链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474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996172B2 (ja) 不正開封防止包装袋
US5293672A (en) Gas-and-water-tight flexible fastener
US20140366336A1 (en) Waterproof dual-track zipper
JPS6313689Y2 (zh)
ES2231074T3 (es) Cierre de cremallera estanco a los fluidos.
US20050286813A1 (en) Leak proof closure device with spring member
US7568270B2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fluidtight slide fastener
AU2005240536A2 (en) Fastenings strips with barbed closure elements
US20030000049A1 (en) Airtight waterproof slide fastener
CN217547406U (zh) 一种尼龙拉链
AU4374201A (en) Hanging for a roller blind with lateral guidance
US7082648B2 (en) Air/water-tight slide fastener
CN115191722A (zh) 一种尼龙拉链
US4947614A (en) One-piece self-covering termination bar
EP0933036B1 (en) A linear profile, which is self-sealing by mechanical engagement
JPS6313687Y2 (zh)
JPH02177902A (ja) ジグザグ型連続スライドフアスナーエレメント
JPS5873305A (ja) 合成樹脂製連続フアスナ−エレメント列を有するスライドフアスナ−
WO2012064688A2 (en) Reclosable zipper with coextruded sealing elements
CN218915536U (zh) 一种变形组合搭接式门封结构件
CN218588380U (zh) 一种覆膜气密性拉链
CN217446888U (zh) 一种双面防水气密拉链
JPH0122507Y2 (zh)
CN212938356U (zh) 双骨气密拉链
CN218790907U (zh) 一种拉链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