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47070U - 集虫桶 - Google Patents

集虫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47070U
CN217547070U CN202220440478.6U CN202220440478U CN217547070U CN 217547070 U CN217547070 U CN 217547070U CN 202220440478 U CN202220440478 U CN 202220440478U CN 217547070 U CN217547070 U CN 2175470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ect
barrel body
bucket
section
main barr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44047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国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Guoqiang Boyua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Guoqiang Boyua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Guoqiang Boyua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Guoqiang Boyua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44047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470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470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470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虫桶,涉及杀虫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主桶体、拦虫网,主桶体具有中空结构,主桶体包括桶身、漏液底盘,主桶体的顶部设有开口,桶身为透明材质,漏液底盘用于使主桶体内的液体自流排出,拦虫网靠近漏液底盘设置,拦虫网用于防止虫体随主桶体内的液体排出。如此设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集虫桶不便于植保收虫人员及时清理、雨天使用不便的问题。

Description

集虫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杀虫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集虫桶。
背景技术
虫类的防治一直是我们不得不关注的问题,无论是日常生活中的蚊虫叮咬,又或是农业中的害虫防治,随着人们环保意识和健康意识的提高,物理杀虫不仅是害虫物理综合防治的重要技术手段,也是取代化学杀虫是主流的发展方向。
杀虫灯是目前常见的一种灭虫装置,杀虫灯是根据昆虫具有趋光性的特点,利用昆虫敏感的特定光谱范围的诱虫光源,诱集昆虫并能有效杀灭昆虫,降低病虫指数,防治虫害和虫媒病害的专用装置。一般来说,杀虫灯会配合集虫桶使用,以便收集被捕捉或者杀灭的虫体,方便集中处理,避免污染。
现有技术中,集虫桶大部分采用普通塑料桶或者是布袋,不能直观地看到桶内聚集的昆虫,在很多情况下不便于植保收虫人员及时清理,从而引发因虫体大量堆积影响到捕虫效果的问题。另外,在雨天,集虫桶内难免会进入雨水,现有技术中常见的集虫桶内会积水而令桶内虫体腐烂,又或者因雨水冲打变形,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集虫桶不便于植保收虫人员及时清理、雨天使用不便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虫桶,较现有技术中的集虫桶其解决了不便于植保收虫人员及时清理、雨天使用不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集虫桶,包括:
具有中空结构的主桶体,所述主桶体包括桶身、漏液底盘,所述主桶体的顶部设有开口,所述桶身为透明材质,所述漏液底盘用于使所述主桶体内的液体自流排出;
靠近所述漏液底盘设置的拦虫网,所述拦虫网用于防止虫体随所述主桶体内的液体排出。
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开口处的防逃逸盖,所述防逃逸盖用于防止所述主桶体内的活虫飞出。
优选地,所述漏液底盘包括位于中心位置的中部盘、连接在所述中部盘周围的镂空结构、围接在所述镂空结构周围的框圈、设置在所述中部盘上的若干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高度高于所述镂空结构、以使所述支撑柱将所述拦虫网的中部撑高。
优选地,所述拦虫网的边缘与所述框圈可拆卸地卡接。
优选地,所述桶身包括依次连接的颈段、上桶段、下桶段,所述下桶段的横截面大于所述上桶段,所述开口位于所述颈段处。
优选地,所述开口处的内壁上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卡凸,所述卡凸用于与杀虫灯相卡接。
优选地,所述防逃逸盖包括两个直径边相连接的半圆板,两个所述半圆板之间呈钝角,两个所述半圆板的连接处与所述桶身连接。
优选地,两个所述半圆板的连接处两端均设有轴孔,所述桶身的内壁上设有相对的两个轴凸,所述轴孔套在对应的所述轴凸上且能够产生相对转动。
优选地,所述桶身内设有用于吸引昆虫的诱芯。
优选地,所述上桶段上设有若干个透气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集虫桶包括主桶体、拦虫网,主桶体具有中空结构,主桶体包括桶身、漏液底盘,主桶体的顶部设有开口,桶身为透明材质,漏液底盘用于使主桶体内的液体自流排出,拦虫网靠近漏液底盘设置,拦虫网用于防止虫体随主桶体内的液体排出。如此设置,占据主要体积的结构桶身1采用透明材质,能够直观的看到桶内的昆虫,植保收虫人员能及时清理,不因虫体大量堆积影响到捕虫,大部分昆虫没有经过电网电击,或者通过电网电击后又苏醒过来,在主桶体内继续活动飞行,加之漏液底盘与拦虫网的通透的透气可视效果,从视觉方面,对外面的害虫起到吸引作用,通过味道或性别引诱外面的害虫,加大了捕虫数量,由于底部的漏液底盘、拦虫网的设置,下雨时雨水及时排出,虫体被拦截在主桶体内,昆虫尸体不产生腐烂,对周围环境不产生影响,且由于没有腐烂,烘干后还能作为饲料出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集虫桶不便于植保收虫人员及时清理、雨天使用不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集虫桶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集虫桶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集虫桶的漏液底盘、拦虫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防逃逸盖的侧视图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防逃逸盖的俯视图示意图。
图1-图5中:
1、桶身;2、漏液底盘;3、拦虫网;4、防逃逸盖;5、透气孔;6、卡凸;7、轴孔;11、颈段;12、上桶段;13、下桶段;21、中部盘;22、镂空结构;23、框圈;24、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虫桶,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集虫桶不便于植保收虫人员及时清理、雨天使用不便的问题。
以下,结合附图对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内容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
请参考图1-图5,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集虫桶,包括主桶体、不锈钢材质的拦虫网3,主桶体具有中空结构,主桶体包括桶身1、漏液底盘2,主桶体的顶部设有开口,桶身1为透明材质,漏液底盘2令中空结构与外界环境连通,用于使主桶体内的液体自流排出,拦虫网3靠近漏液底盘2设置,拦虫网3用于防止虫体随主桶体内的液体排出,其中,拦虫网3的孔的尺寸大小能够限制虫体通过。如此设置,占据主要体积的结构桶身1采用透明材质,能够直观的看到桶内的昆虫,植保收虫人员能及时清理,不因虫体大量堆积影响到捕虫,大部分昆虫没有经过电网电击,或者通过电网电击后又苏醒过来,在主桶体内继续活动飞行,加之漏液底盘2与拦虫网3的通透的透气可视效果,从视觉方面,对外面的害虫起到吸引作用,通过味道或性别引诱外面的害虫,加大了捕虫数量,由于底部的漏液底盘2、拦虫网3的设置,下雨时雨水及时排出,虫体被拦截在主桶体内,昆虫尸体不产生腐烂,对周围环境不产生影响,且由于没有腐烂,烘干后还能作为饲料出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集虫桶不便于植保收虫人员及时清理、雨天使用不便的问题。
不仅如此,还可选择在主桶体内设置用于吸引昆虫的诱芯,具体可为性诱、味诱等各种诱芯,再次加大了引诱效果,加大捕虫数量。
作为具体的实施方案,桶身1包括依次连接的颈段11、上桶段12、下桶段13,下桶段13的横截面大于上桶段12,颈段11呈柱状,上桶段12与下桶段13均呈圆台状,以便容纳更多虫体,开口位于颈段11处。优选设置,颈段11、上桶段12、下桶段13、桶底之间的连接处均为弧面连接,以使整个主桶体的外表面平滑。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该集虫桶还包括设置在开口处的防逃逸盖4,防逃逸盖4用于防止主桶体内的活虫飞出。由于捕到的害虫大部分是活体,将在主桶体内继续活动飞行,防逃逸盖4能够防止逃逸,杜绝了捕到的害虫逃逸后,再次危害农作物情况的发生。
具体地,防逃逸盖4包括两个直径边相固定连接的半圆板,且两个半圆板之间呈钝角地连接,形成钝角的一面朝下,或者说,防逃逸盖4呈现的状态为一个薄圆形板于直径处弯折而成,两个半圆板的连接处于开口处与桶身1的颈段11固定连接或者转动连接,如此设置,两个半圆板形成的防逃逸盖4将扣在开口处,主桶体外部的虫能够沿半圆板向下倾斜的面滑下,并于防逃逸盖4与桶身1的颈段11之间的间隙进入主桶体中,而自主桶体内向上观察防逃逸盖4是呈封盖状,活虫不会逃出。
进一步地,可设置防逃逸盖4与桶身1的颈段11转动连接,两个半圆板的连接处两端均设有轴孔7,桶身1的内壁上设有相对的两个轴凸,轴孔7套在对应的轴凸上且能够产生相对转动。
更为具体的实施方案,漏液底盘2包括位于中心位置的中部盘21、连接在中部盘21周围的镂空结构22、围接在镂空结构22周围的框圈23、设置在中部盘21上的若干个支撑柱24,支撑柱24的高度高于镂空结构22、以使支撑柱24将拦虫网3的中部撑高,如此设置,令漏液底盘2具有一定支撑强度的同时,还能保证积水的顺利排出,拦虫网3的中部被撑高有利于虫体分散至周围,防止堆积在拦虫网3的中心部位影响长期使用效果。
此外,为了便于拆装、更换,优选设置拦虫网3的边缘与框圈23可拆卸地卡接。
更为优选的实施方案,开口处的内壁上,即颈段11的内壁上,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卡凸6,卡凸6用于与杀虫灯相卡接。
另外,上桶段12上设有若干个透气孔5,与漏液底盘2相配合,上下空气流通,有利于雨后排水完后,主桶体内湿气的散发。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考,在一些实施例中未详细说明的内容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个方案包含本身的基本方案,相互独立,并不互相制约,但是其也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结合,达到多个效果共同实现。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集虫桶,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中空结构的主桶体,所述主桶体包括桶身(1)、漏液底盘(2),所述主桶体的顶部设有开口,所述桶身(1)为透明材质,所述漏液底盘(2)用于使所述主桶体内的液体自流排出;
靠近所述漏液底盘(2)设置的拦虫网(3),所述拦虫网(3)用于防止虫体随所述主桶体内的液体排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虫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开口处的防逃逸盖(4),所述防逃逸盖(4)用于防止所述主桶体内的活虫飞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虫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液底盘(2)包括位于中心位置的中部盘(21)、连接在所述中部盘(21)周围的镂空结构(22)、围接在所述镂空结构(22)周围的框圈(23)、设置在所述中部盘(21)上的若干个支撑柱(24),所述支撑柱(24)的高度高于所述镂空结构(22)、以使所述支撑柱(24)将所述拦虫网(3)的中部撑高。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虫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拦虫网(3)的边缘与所述框圈(23)可拆卸地卡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虫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桶身(1)包括依次连接的颈段(11)、上桶段(12)、下桶段(13),所述下桶段(13)的横截面大于所述上桶段(12),所述开口位于所述颈段(11)处。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虫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处的内壁上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卡凸(6),所述卡凸(6)用于与杀虫灯相卡接。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虫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逃逸盖(4)包括两个直径边相连接的半圆板,两个所述半圆板之间呈钝角,两个所述半圆板的连接处与所述桶身(1)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虫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半圆板的连接处两端均设有轴孔(7),所述桶身(1)的内壁上设有相对的两个轴凸,所述轴孔(7)套在对应的所述轴凸上且能够产生相对转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虫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桶身(1)内设有用于吸引昆虫的诱芯。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虫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桶段(12)上设有若干个透气孔(5)。
CN202220440478.6U 2022-03-01 2022-03-01 集虫桶 Active CN2175470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40478.6U CN217547070U (zh) 2022-03-01 2022-03-01 集虫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40478.6U CN217547070U (zh) 2022-03-01 2022-03-01 集虫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47070U true CN217547070U (zh) 2022-10-11

Family

ID=834693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440478.6U Active CN217547070U (zh) 2022-03-01 2022-03-01 集虫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470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029064B1 (ko) 말벌유인포획기가 구비된 양봉장
DE60025183T2 (de) Insektenvernichter
CN217547070U (zh) 集虫桶
CN109692798A (zh) 雄蜂筛选装置及雄蜂筛选方法
CN211091527U (zh) 一体化土壤灭菌杀虫装置
CN210137744U (zh) 一种信息素光源诱捕器
CN211960658U (zh) 便携式电子镇流杀虫器
CN208657753U (zh) 一种果树病虫害防治诱虫灯
CN209218990U (zh) 一种林业病虫害防治诱虫灯
KR102052989B1 (ko) 말벌유인포획기가 구비된 양봉관리시스템
CN208783606U (zh) 一种农用灭虫灯
CN211510317U (zh) 一种实蝇的液体诱捕装置
CN207733490U (zh) 一种实蝇引诱装置
CN212487647U (zh) 一种农作物防护装置
CN206713875U (zh) 一种昆虫诱捕装置
CN205624030U (zh) 一种多层漏斗捕虫器
CN214385681U (zh) 一种无伤诱捕昆虫的捕虫器
CN218527371U (zh) 一种实蝇诱捕装置
CN214903249U (zh) 多功能诱捕器
CN214546715U (zh) 一种园林绿化养护用杀虫装置
CN212937514U (zh) 一种园林防虫害用灭虫灯
CN210726482U (zh) 一种实蝇诱捕器
KR200335127Y1 (ko) 해충 포획용 기구
KR100523072B1 (ko) 해충 포획용 기구
CN220191915U (zh) 一种捕虫笼网及灯光诱虫捕虫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