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37744U - 一种信息素光源诱捕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素光源诱捕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37744U
CN210137744U CN201920417773.8U CN201920417773U CN210137744U CN 210137744 U CN210137744 U CN 210137744U CN 201920417773 U CN201920417773 U CN 201920417773U CN 210137744 U CN210137744 U CN 2101377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air suction
light source
pheromone
f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1777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海
寇爽
王洁雯
李云龙
王俊侠
解晓军
胡彬
冯涛
王胤
曹金娟
李锦�
郑建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HEROBIO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plant protection station
Original Assignee
PHEROBIO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plant protection stati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HEROBIO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plant protection station filed Critical PHEROBI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41777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377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377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3774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植物保护和昆虫诱捕工具领域,提供了一种信息素光源诱捕器,包括:设置在上部、内设有灯珠的透明灯圈;中间具有凹孔、凹孔外壁与吸风罩的内壁之间由多个栅条连接,多个栅条之间形成条状孔的中空结构的吸风罩;风扇;设置在风扇的下方的锥度盘;上下均开口、侧壁上具有小孔的中空筒状的外罩;上端开口、和外罩可拆卸连接的过滤罩;吸风罩、风扇和锥度盘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依次设置在所述外罩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信息素光源诱捕器使用便捷、诱捕高效、不产生污染和农药残留,符合绿色防控的标准,便于推广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信息素光源诱捕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植物保护和昆虫诱捕工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信息素光源诱捕器。
背景技术
粉虱属于一类多食性害虫,在世界各地分布广泛,对多种植物造成了较大的危害。粉虱可通过取食植物汁液,分泌蜜露造成煤污病,传播植物病毒等方式为害农作物。一直以来,对粉虱的防治主要依赖化学农药,但防治效果不佳。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和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多种理化诱控技术得以使用。在实际生产中,最常使用的理化诱控技术是黄色粘虫板(简称黄板)诱虫技术,但是由于黄板具有广谱性,在诱捕粉虱的同时还会引诱其他非靶标害虫和天敌,另外,使用后废弃的黄板也成为一种农业垃圾,存在一定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信息素光源诱捕器,该信息素光源诱捕器利用粉虱的生物学特性和粉虱对性诱剂、特定光波具有趋向性的原理设计制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信息素光源诱捕器,所述信息素光源诱捕器包括:
灯圈,所述灯圈设置在所述信息素光源诱捕器的上部,所述灯圈具有中空的内部,其中设置有灯珠;所述灯圈采用透明材质制成;
吸风罩,所述吸风罩为中空结构,中间具有凹孔,所述凹孔的外壁与所述吸风罩的内壁之间由多个栅条连接,多个所述栅条之间形成条状孔;
所述灯圈的下部具有凸起,所述凸起能卡入所述吸风罩的所述凹孔内,当所述灯圈下部的凸起卡入所述吸风罩中间的凹孔后,所述吸风罩的上部和所述灯圈之间还具有空隙;
风扇,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吸风罩的下方;
锥度盘,所述锥度盘设置在所述风扇的下方,为上端开口的锥形结构;所述锥度盘的锥形底部具有孔,所述锥度盘的侧壁具有纵向排列的条形孔,所述条形孔的上端与所述锥度盘的上部边缘相连,所述条形孔的下端与所述锥度盘的锥形底部的孔的边缘相连;
外罩,所述外罩为上下均开口的中空筒状,所述外罩的侧壁上、所述风扇对应位置处的上部设置有多个小孔,所述小孔的直径为2-8mm;
过滤罩,所述过滤罩为上端开口的筒状,所述过滤罩位于所述外罩内或者位于所述外罩的下部,所述过滤罩和所述外罩为可拆卸连接;
所述吸风罩、风扇和锥度盘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依次设置在所述外罩内。
优选地,所述灯珠为能够发出波长为520-530nm的灯珠;
所述灯圈采用玻璃或透明亚克力制成。
优选地,所述灯圈的上部还设有上盖,所述上盖上设有提带,所述提带的两端均设有小孔,所述上盖侧壁上相对设置有凸起,所述提带的两端设置的小孔能够卡入所述上盖侧壁上相对设置的凸起上。
优选地,所述凹孔设置在所述吸风罩内靠下的位置处,所述栅条的一端与所述吸风罩的内壁上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凹孔的外壁下部连接,从而形成漏斗状结构。
优选地,所述锥度盘的锥形底部的孔为圆孔。
优选地,所述过滤罩和所述外罩螺接;在所述过滤罩的外壁上设置外螺纹,在所述外罩的内壁上设置内螺纹,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的螺接,将所述过滤罩和所述外罩可拆卸连接起来。
优选地,所述过滤罩的侧壁设置有纱网。
优选地,所述过滤罩的底部设置有内凹的长型手柄。
优选地,所述灯圈的下部的凸起为中空结构,内部设置有电池,电池通过导线分别与所述灯珠和所述风机相连。
优选地,所述外罩为圆柱形,直径为120mm,高120mm;所述吸风罩为圆柱形,外径120mm;所述风扇直径为94mm;所述锥度盘高27mm,上口的外径94.5mm;所述过滤罩内径99mm;所述上盖外径120mm,内径114.9m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信息素光源诱捕器,不仅能通过性诱剂诱捕雄性害虫,还能通过光引诱诱捕雌性害虫,从而大大增强了对害虫的诱捕效率,并且对天敌无明显捕获效果,对人畜无毒无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信息素光源诱捕器使用便捷、诱捕高效、不产生污染和农药残留,符合绿色防控的标准,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提供的信息素光源诱捕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提供的信息素光源诱捕器的灯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提供的信息素光源诱捕器的过滤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提供的信息素光源诱捕器的吸风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提带,2-上盖,3-灯珠,4-灯圈,5-吸风罩,6-风扇,7-锥度盘,8-外罩,9-过滤罩,41-凸起,51-凹孔,52-栅条,71-条形孔,81-小孔,91-长型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目的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电和通信领域而言,可以是有线连接,也可以是无线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素光源诱捕器,包括灯圈4、吸风罩5、风扇6、锥度盘7、外罩8和过滤罩9。
灯圈4设置在信息素光源诱捕器的上部。灯圈4具有中空的内部,其中设置有灯珠3。灯珠3可以设置在灯圈4的中部。灯珠3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为了有效引诱粉虱,灯珠3为可以发出波长为520-530nm的灯珠。
灯圈4采用透明材质制成,例如玻璃或透明亚克力,以便于灯珠3发出的光能透射出去,对害虫(例如粉虱)进行光吸引。
优选地,灯圈4的上部还设有上盖2,用以封闭灯圈4的上部,对位于灯圈4内的灯珠3提供保护。
优选地,上盖2上还设有提带1,通过提带1可以将整个信息素光源诱捕器悬挂在植株上。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提带1的两端均设有小孔,上盖2侧壁上相对设置有凸起,通过分别将提带1的两端设置的小孔卡入上盖2侧壁上相对设置的凸起上可以将提带1和上盖2连接起来。
吸风罩5、风扇6和锥度盘7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依次设置在外罩8内。
如图4所示,吸风罩5为中空结构,中间具有凹孔51,凹孔51的外壁与吸风罩5的内壁之间由多个栅条52连接。多个栅条52之间形成条状孔。优选地,凹孔51设置在吸风罩5内靠下的位置处,栅条52的一端与吸风罩5的内壁上部连接,另一端与凹孔51的外壁下部连接,从而形成漏斗状结构;漏斗状的结构有利于位于吸风罩5下方的风扇6产生的负压更有力地吸引害虫进入信息素光源诱捕器内,并且漏斗状的结构还促使进入吸风罩5的害虫快速跌落,减少了害虫逃脱的几率。
如图1和2所示,灯圈4的下部具有凸起41,凸起41可以卡入吸风罩5的凹孔51内,从而可以将灯圈4和吸风罩5连接起来。当灯圈4下部的凸起41卡入吸风罩5中间的凹孔51后,吸风罩5的上部和灯圈4之间还具有空隙,该空隙可以保证害虫(例如粉虱)可以顺利进入,从而可以利用灯珠3发出的灯光以及风扇6的负压吸引,将害虫收集到信息素光源诱捕器内,达到捕杀害虫的目的。
风扇6设置在吸风罩5的下方,当风扇6转动时,可以提供自上而下的空气流动(即,使风扇6上方形成负压环境),从而可以将从吸风罩5的上部和灯圈4之间的空隙进入的害虫吸引到信息素光源诱捕器内,达到捕杀害虫的目的。
锥度盘7设置在风扇6的下方,为上端开口的锥形结构。锥度盘7的锥形底部具有孔(优选为圆孔),锥度盘7的侧壁具有纵向排列的条形孔71,条形孔71的上端与锥度盘7的上部边缘相连,条形孔71的下端与锥度盘7的锥形底部的孔的边缘相连。由于锥度盘7是上端开口大、下端开口小(即底部的孔)的结构,因此非常有利于将风机6带来的害虫收集起来,防止害虫的逃脱,提高了对害虫的收集能力。
外罩8为上下均开口的中空筒状。外罩8的侧壁上、风扇6对应位置处的上部设置有多个小孔81。小孔81的直径可以允许一般小型害虫(例如粉虱)通过,小孔81的直径例如可以为2-8mm(例如2、3、4、5、6、7和8mm中的任意一个或两个之间的范围,例如2-5mm、3-7mm、4-6mm或5-8mm)优选为4-6mm。一部分小孔81用于放置信息素诱芯(信息素诱芯里具有性诱剂,如粉虱性诱剂),其他的小孔81可以用于被性诱剂引诱来的害虫进入外罩8。放置信息素诱芯的小孔81在多个小孔81中均匀分布,以便于多角度对害虫进行引诱,同时也为每个放置信息素诱芯的小孔81周围留足充足的供害虫进入的空的小孔,从而提高对害虫的诱杀效率。被性诱剂引诱并通过小孔81进入外罩8内的害虫,在风扇6造成的负压的作用下通过锥度盘7进入过滤罩9,从而完成对害虫的诱捕。
如图1和3所示,过滤罩9为上端开口的筒状。过滤罩9可以位于外罩8内或者位于外罩8的下部。过滤罩9和外罩8优选为可拆卸连接,例如为螺接;具体地,可以在过滤罩9的外壁上设置外螺纹,在外罩8的内壁上设置内螺纹,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的螺接,将过滤罩9和外罩8可拆卸连接起来。过滤罩9的侧壁设置有纱网(纱网的网孔直径一般小于1mm,可以允许气流通过,但是不允许害虫通过)。过滤罩9的底部设置有一个内凹的长型手柄91,可通过转动手柄91将过滤罩9拆卸下来,从而方便将收集到过滤罩9内的害虫残骸进行清理,避免堵塞过滤罩9的纱网网孔,影响对害虫的诱捕效率。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灯圈4的下部的凸起41为中空结构,内部设置有电池,电池通过导线分别与灯珠3和风机6相连,从而给灯珠3和风机6提供电力。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外罩8为圆柱形,直径为120mm,高120mm;吸风罩5为圆柱形,外径120mm;风扇6直径为94mm;锥度盘7高27mm,上口的外径94.5mm;过滤罩9内径99mm;上盖2外径120mm,内径114.9m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信息素光源诱捕器在实际使用时,害虫在特定波长光源的吸引下,被吸引至灯圈4附近进行撞击,在风扇6形成的负压作用下,通过吸风罩5的上部和灯圈4之间的空隙进入吸风罩5;同时,信息素诱芯中的性诱剂散发到田间,在性诱剂的作用下,雄性害虫到达外罩8上的小孔81附近,在风扇6形成的负压作用下(也有部分害虫是直接进入),害虫进入过滤罩9,从而完成对害虫的诱捕。由此可见,在特定波长光源和信息素诱芯中的性诱剂的双重引诱作用下,害虫分别从上部吸风罩5的条状孔和外罩8上的小孔81进入到过滤罩9里,不仅能通过性诱剂诱捕雄性害虫,还能通过光引诱诱捕雌性害虫,从而大大增强了对害虫的诱捕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信息素光源诱捕器,尤其适用于对粉虱的诱捕。本实用新型根据粉虱的生物学习性,以及粉虱对性诱剂和特定波长的光波的趋向性进行开发,能够通过诱捕,在粉虱发生早期监测粉虱发生情况,指导防治;也可通过大量引诱雌、雄虫达到防治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信息素光源诱捕器,利用粉虱的生物学特性和其对性诱剂和特定光波具有趋向性的原理诱捕粉虱,双重作用下对粉虱的诱捕效果良好,雌雄双诱,对天敌和其他昆虫无明显捕获效果,对人畜无毒无害。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绿色的害虫防控装置。
总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信息素光源诱捕器使用便捷、诱捕高效、不产生污染和农药残留,符合绿色防控的标准,便于推广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信息素光源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素光源诱捕器包括:
灯圈,所述灯圈设置在所述信息素光源诱捕器的上部,所述灯圈具有中空的内部,其中设置有灯珠;所述灯圈采用透明材质制成;
吸风罩,所述吸风罩为中空结构,中间具有凹孔,所述凹孔的外壁与所述吸风罩的内壁之间由多个栅条连接,多个所述栅条之间形成条状孔;
所述灯圈的下部具有凸起,所述凸起能卡入所述吸风罩的所述凹孔内,当所述灯圈下部的凸起卡入所述吸风罩中间的凹孔后,所述吸风罩的上部和所述灯圈之间还具有空隙;
风扇,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吸风罩的下方;
锥度盘,所述锥度盘设置在所述风扇的下方,为上端开口的锥形结构;所述锥度盘的锥形底部具有孔,所述锥度盘的侧壁具有纵向排列的条形孔,所述条形孔的上端与所述锥度盘的上部边缘相连,所述条形孔的下端与所述锥度盘的锥形底部的孔的边缘相连;
外罩,所述外罩为上下均开口的中空筒状,所述外罩的侧壁上、所述风扇对应位置处的上部设置有多个小孔,所述小孔的直径为2-8mm;
过滤罩,所述过滤罩为上端开口的筒状,所述过滤罩位于所述外罩内或者位于所述外罩的下部,所述过滤罩和所述外罩为可拆卸连接;
所述吸风罩、风扇和锥度盘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依次设置在所述外罩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素光源诱捕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灯珠为能够发出波长为520-530nm的灯珠;
所述灯圈采用玻璃或透明亚克力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素光源诱捕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灯圈的上部还设有上盖,所述上盖上设有提带,所述提带的两端均设有小孔,所述上盖侧壁上相对设置有凸起,所述提带的两端设置的小孔能够卡入所述上盖侧壁上相对设置的凸起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素光源诱捕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孔设置在所述吸风罩内靠下的位置处,所述栅条的一端与所述吸风罩的内壁上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凹孔的外壁下部连接,从而形成漏斗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素光源诱捕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锥度盘的锥形底部的孔为圆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素光源诱捕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罩和所述外罩螺接;在所述过滤罩的外壁上设置外螺纹,在所述外罩的内壁上设置内螺纹,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的螺接,将所述过滤罩和所述外罩可拆卸连接起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素光源诱捕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罩的侧壁设置有纱网。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信息素光源诱捕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罩的底部设置有内凹的长型手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素光源诱捕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灯圈的下部的凸起为中空结构,内部设置有电池,电池通过导线分别与所述灯珠和风机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素光源诱捕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罩为圆柱形,直径为120mm,高120mm;所述吸风罩为圆柱形,外径120mm;所述风扇直径为94mm;所述锥度盘高27mm,上口的外径94.5mm;所述过滤罩内径99mm;所述上盖外径120mm,内径114.9mm。
CN201920417773.8U 2019-03-29 2019-03-29 一种信息素光源诱捕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1377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17773.8U CN210137744U (zh) 2019-03-29 2019-03-29 一种信息素光源诱捕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17773.8U CN210137744U (zh) 2019-03-29 2019-03-29 一种信息素光源诱捕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37744U true CN210137744U (zh) 2020-03-13

Family

ID=697328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17773.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137744U (zh) 2019-03-29 2019-03-29 一种信息素光源诱捕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3774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55433A (zh) * 2020-08-27 2020-11-20 四川农业大学 一种林业害虫诱捕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55433A (zh) * 2020-08-27 2020-11-20 四川农业大学 一种林业害虫诱捕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137744U (zh) 一种信息素光源诱捕器
CN106035283A (zh) 一种风力诱捕虫装置
CN209898056U (zh) 一种杀虫灯风扇
CN215012862U (zh) 一种农林业兼用的害虫诱捕收集装置
CN206275023U (zh) 一种蚊虫诱捕器
CN201213407Y (zh) 林木害虫诱捕器
CN103858842B (zh) 一种多功能昆虫捕捉器
CN202127736U (zh) 一种柜式蝇虫诱捕器
CN205922612U (zh) 一种风力诱捕虫装置
CN213095645U (zh) 诱捕器
CN211960658U (zh) 便携式电子镇流杀虫器
CN209171250U (zh) 一种虫诱捕装置
CN211091527U (zh) 一体化土壤灭菌杀虫装置
CN211064733U (zh) 一种灭蝇装置
CN214047213U (zh) 一种灯光诱捕器
CN208657753U (zh) 一种果树病虫害防治诱虫灯
CN214385693U (zh) 一种用于大棚的悬挂式除虫装置
CN216821383U (zh) 一种基于红外线灭杀的杀虫器
CN213587238U (zh) 一种林业诱虫装置
CN212993953U (zh) 一种草地贪夜蛾的诱捕装置
CN217850961U (zh) 一种风吸式杀虫器
CN218007818U (zh) 一种昆虫活体采集装置
CN215188966U (zh) 一种分体式便于清理尸体的农业大棚用诱虫装置
CN219396000U (zh) 一种微小害虫捕捉器
CN212753906U (zh) 一种用于柑橘病虫诱杀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313

Termination date: 202103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