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46261U - 佩戴检测电路、可佩戴设备的控制电路和可佩戴设备 - Google Patents

佩戴检测电路、可佩戴设备的控制电路和可佩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46261U
CN217546261U CN202221099591.9U CN202221099591U CN217546261U CN 217546261 U CN217546261 U CN 217546261U CN 202221099591 U CN202221099591 U CN 202221099591U CN 217546261 U CN217546261 U CN 2175462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or layer
pin
wearable device
signal
detection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9959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缪燚
谭鹏
祝尊震
杨志娟
李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Awi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Awi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Awi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Awi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9959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462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462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462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佩戴检测电路、可佩戴设备的控制电路和可佩戴设备,其中佩戴检测电路用于检测可佩戴设备的佩戴状态,包括控制单元,以及设于所述可佩戴设备内部,且从用户侧依次向可佩戴设备的壳体排列的第一导体层和第二导体层,所述控制单元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导体层和所述第二导体层;所述第二导体层用于为所述第一导体层提供屏蔽功能;所述控制单元用于获取表征所述第一导体层与地端之间的电容的第一信号,根据所述第一信号识别所述可佩戴设备的佩戴状态。本申请提供的佩戴检测电路抗干扰能力强,稳定性高。

Description

佩戴检测电路、可佩戴设备的控制电路和可佩戴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佩戴检测电路、可佩戴设备的控制电路和可佩戴设备。
背景技术
消费类电子在朝着智能化、节能化方向发展,耳机、智能手环、AR(增强现实)眼镜和/或其他佩戴在用户特定部位用以监测用户对应状态的可佩戴设备的智能化控制需求越来越明显,以头戴式耳机为例,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引入,这类耳机取消了传统的开关机按键,引入佩戴检测功能,在用户佩戴上耳机后,耳机自动开启工作,摘下耳机后,耳机自动进入休眠或关机状态。将佩戴检测功能应用至耳机等可佩戴设备上,不仅体现了科技智能感,还有助于延长可佩戴设备的使用时间。
目前,可佩戴设备上的佩戴检测方案容易受到可佩戴设备外侧相关用户活动的干扰,例如,用户在佩戴耳机后,若将手置于耳机外侧,有可能使对应的佩戴检测模块判定为解除耳机的佩戴状态,可见传统的佩戴检测方案抗干扰能力低。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佩戴检测电路、可佩戴设备的控制电路和可佩戴设备,以解决现有的佩戴检测方案抗干扰能力低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佩戴检测电路,用于检测可佩戴设备的佩戴状态,所述佩戴检测电路包括控制单元,以及设于所述可佩戴设备内部,且从用户侧依次向可佩戴设备的壳体排列的第一导体层和第二导体层,所述控制单元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导体层和所述第二导体层;
所述第二导体层用于为所述第一导体层提供屏蔽功能;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获取表征所述第一导体层与地端之间的电容的第一信号,根据所述第一信号识别所述可佩戴设备的佩戴状态。
可选地,所述佩戴检测电路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导体层和所述第二导体层之间的第三导体层,所述第三导体层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所述第三导体层用于产生补偿所述第一信号的第二信号;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二信号,采用所述第二信号补偿所述第一信号,根据补偿得到的信号识别所述可佩戴设备的佩戴状态。
可选地,所述控制单元包括连接所述第一导体层的第一引脚、连接所述第二导体层的第二引脚和连接所述第三导体层的第三引脚;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分别配置所述第一引脚、所述第二引脚和所述第三引脚的功能,以通过所述第一引脚获取所述第一信号,通过所述第三引脚获取所述第二信号。
可选地,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第二引脚和所述第三引脚分别配置为屏蔽引脚,将所述第一引脚配置为检测引脚,以通过所述第一引脚获取所述第一信号,将所述第一引脚和所述第二引脚分别配置为屏蔽引脚,将所述第三引脚配置为检测引脚,以通过所述第三引脚获取所述第二信号。
可选地,所述第一导体层、所述第二导体层和所述第三导体层的形状和/或材料相同。
可选地,所述第二导体层的边缘超出所述第一导体层的边缘;和/或,所述第一导体层的边缘超出所述第三导体层的边缘。
可选地,所述第一导体层、所述第二导体层和所述第三导体层依次堆叠,且相互绝缘。
可选地,所述第一导体层、所述第二导体层和所述第三导体层均为柔性层。
可选地,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之间的差值,若所述差值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的检测阈值,判定所述可佩戴设备当前处于佩戴状态,若所述差值小于所述检测阈值,判定所述可佩戴设备当前处于未佩戴状态。
可选地,所述第二导体层覆盖所述可佩戴设备的壳体的内侧。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可佩戴设备的控制电路,包括上述任一种佩戴检测电路和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用于获取所述佩戴检测电路针对可佩戴设备检测的佩戴状态,根据所述佩戴状态控制所述可佩戴设备。
可选地,所述控制芯片还用于在所述可佩戴设备处于佩戴状态时,开启所述可佩戴设备,在所述可佩戴设备处于未佩戴状态时,关闭所述可佩戴设备。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可佩戴设备,包括任一种佩戴检测电路或者任一种可佩戴设备的控制电路。
可选地,所述可佩戴设备检测包括耳机;上述耳机还包括耳机壳体、贴耳体和播放组件;所述耳机壳体和所述贴耳体相互嵌套形成内部空间,所述播放组件和所述耳机控制电路位于所述内部空间。
可选地,上述耳机还包括头套,所述头套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耳机壳体,或者分别连接所述贴耳体,以供用户穿戴所述耳机,使用户穿戴所述耳机时,所述贴耳体贴于用户耳部。
本申请上述佩戴检测电路、可佩戴设备的控制电路和可佩戴设备,从用户侧向可佩戴设备的壳体依次设有第一导体层和第二导体层,使第二导体层能够屏蔽用户手部、其他人手部、其他人头部和/或相关导体等对象靠近可佩戴设备的外侧,对第一导体层造成的各类干扰,提高第一导体层在对应检测过程中的稳定性,提高控制单元获取的第一信号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整个佩戴检测过程的抗干扰能力和可靠性。
本申请还在第一导体层和第二导体层之间设置第三导体层,使控制单元还可以获取第二信号,采用第二信号补偿第一信号,能够消除或者弱化温度等环境因素对第一信号产生的干扰,进一步提高控制单元针对可佩戴设备所检测的佩戴状态的准确性。
其中控制单元合理地配置各个引脚的功能,便能够在不增加相关器件的基础上,分别获得所需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在提高佩戴检测过程准确性的基础上,具有简单的电路结构,能够降低佩戴检测电路的相关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佩戴检测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佩戴检测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a、图3b和图3c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层内结构示意图;
图4a和图4b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导体层排列示意图;
图5a和图5b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导体层堆叠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控制单元工作过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耳机本体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耳机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发明人以耳机,尤其是头戴式耳机作为研究对象,对传统的佩戴检测方案进行研究,发现有的方案有在靠近耳罩内侧布置第一电容感应器,以及在远离耳罩内侧布置第二电容感应器的方案,通过检测第一电容感应器对地的容值,和检测第二电容感应器对地的容值然后做差,看差值是否大于预先设定的阈值,从而来判定是否是处于佩戴状态。发明人进一步对上述方案进行研究,发现用户将耳机佩戴在头上后,再抓握耳机外壳时,耳机便将佩戴状态解除,而事实上用户并未脱下耳机。在发现类似问题之后,发明人对相关电路结构进行研究,发现正常佩戴在头上第一电容感应器相比第二电容感应器的容值会大,如果两者的差值大于所设定的阈值,就认为该头戴式耳机处于佩戴状态。当头戴式耳机被用户抓握到佩戴到头上的过程中,第二电容感应器更加靠近用户手部皮肤,而第一电容感应器还没有靠近耳朵处的皮肤,此种状态下的第二容值大于第一容值,第一容值和第二容值的差为负数,必然小于预先设定的阈值,可以判定该头戴式耳机为未佩戴状态。但此时如果头戴式耳机已经佩戴在头上,此时再用手去抓握耳机,此时第一容值和第二容值的差值大小会有很大概率出现小于阈值的情况从而导致佩戴状态误解除,导致对应耳机的佩戴检测功能稳定性低,影响用户实际体验。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从用户侧向可佩戴设备的壳体依次设有第一导体层和第二导体层,使第二导体层能够屏蔽用户手部、其他人手部、其他人头部和/或相关导体等对象靠近可佩戴设备外侧,对第一导体层造成的各类干扰,避免出现误解除佩戴状态等状况,提高对应佩戴检测过程的抗干扰能力和可靠性。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各个实施例及其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佩戴检测电路,用于检测可佩戴设备的佩戴状态,例如检测头戴式耳机、智能手环、智能戒指和/或智能眼镜(如AR眼镜)等佩戴后容易被用户手部等对象干扰的可佩戴设备的佩戴状态,参考图1所示,该佩戴检测电路包括控制单元110,以及设于所述可佩戴设备内部,且从用户侧依次向可佩戴设备的壳体排列的第一导体层120和第二导体层130,所述控制单元110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导体层120和所述第二导体层130;所述第二导体层130用于为所述第一导体层120提供屏蔽功能;所述控制单元110用于获取表征所述第一导体层120与地端之间的电容的第一信号,根据所述第一信号识别所述可佩戴设备的佩戴状态。
上述可佩戴设备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称为可穿戴设备,可以包括在用户佩戴或穿戴之后,响应用户至少一项需求的智能控制设备,包括耳机、佩戴后能够监测用户手指至少一状态的智能戒指、智能手环、在用户佩戴后提供按摩功能的智能按摩仪、智能眼镜和/或佩戴后用于监测用户心率等身体指标的智能监测仪器等设备。这类设备可以在用户佩戴之后自动开启,在用户脱下(如解除佩戴状态)后自动关闭,以实现其智能控制功能。
具体地,第一导体层120与地端之间的电容可以包括第一导体层120与人体或者位于可佩戴设备内侧,且连通地端的导体之间的电容,可佩戴设备的内侧可以包括可佩戴设备的壳体以内的一侧,可佩戴设备的外侧包括可佩戴设备的壳体以外的一侧;以耳机为例进行说明,耳机这一类可佩戴设备的内侧包括用户佩戴耳机时,贴耳的一侧或者入耳的一侧,外侧包括与贴耳侧或者入耳侧相反的另一侧。这一电容受人体等目标体的接近程度影响,表征该电容的第一信号可以表征耳机等可佩戴设备是否被用户佩戴。第二导体层130可以包括金属层等导体层,该导体层能够屏蔽用户手部、其他人手部、头部和/或相关导体等对象靠近可佩戴设备外侧,对第一导体层120造成的各类干扰,提高第一导体层120在对应检测过程中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整个佩戴检测过程的抗干扰能力和稳定性。可选地,控制单元110可以依据第一导体层120受人体等目标体接近程度的变化特征设置相关检测阈值,依据检测阈值和第一信号之间的关系识别可佩戴设备的佩戴状态,例如在第一信号大于或者等于检测阈值时,判定可佩戴设备处于佩戴状态,在第一信号小于检测阈值,判定可佩戴设备当前处于未佩戴状态等等,以对可佩戴设备的佩戴状态进行高效稳定地识别。
在一个示例中,参考图2所示,所述佩戴检测电路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导体层120和所述第二导体层130之间的第三导体层140,所述第三导体层140连接所述控制单元110;所述第三导体层140用于产生补偿所述第一信号的第二信号;所述控制单元110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二信号,采用所述第二信号补偿所述第一信号,根据补偿得到的信号识别可佩戴设备的佩戴状态。
其中,第二信号可以表征第三导体层140与地端之间的电容,用于补偿第一信号,以消除或者弱化温度等环境因素对第一信号产生的干扰,提高控制单元110针对可佩戴设备所检测的佩戴状态的准确性。可选地,第二信号和第一信号包括同类型信号,比如均包括电流信号,或者均包括电压信号等等,以简化对应的补偿过程,提高补偿效率。可选地,控制单元110可以采用作差等形式补偿第一信号,如对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作差等等,在消除或者弱化温度等环境因素干扰对应佩戴检测过程的基础上,还能简化补偿过程的计算量,提高补偿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包括连接所述第一导体层的第一引脚、连接所述第二导体层的第二引脚和连接所述第三导体层的第三引脚;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分别配置所述第一引脚、所述第二引脚和所述第三引脚的功能,以通过所述第一引脚获取所述第一信号,通过所述第三引脚获取所述第二信号。本实施例将各个导体层设于可佩戴设备内部,采用控制单元的各个引脚分别连接对应的导体层,能够简化佩戴检测电路的结构,降低佩戴检测过程消耗的功耗和相关生成成本。控制单元合理地配置各个引脚的功能,便能够在不增加相关器件的基础上,分别获得所需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在提高佩戴检测过程准确性的基础上,具有简单的电路结构,能够降低佩戴检测电路的相关成本。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第二引脚和所述第三引脚分别配置为屏蔽引脚,将所述第一引脚配置为检测引脚,以通过所述第一引脚获取所述第一信号,将所述第一引脚和所述第二引脚分别配置为屏蔽引脚,将所述第三引脚配置为检测引脚,以通过所述第三引脚获取所述第二信号,以在不增设其他元器件的基础上,准确有序地读取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体层、所述第二导体层和所述第三导体层的形状相同,比如三者均为长方形等等,以简化对应佩戴检测电路的生产过程,其中第一导体层和第三导体层的形状相同,还能够使第一导体层和第三导体层分别与地端之间的电容变化特征一致,提高采用第三导体对应的第二信号补偿第一导体对应的第一信号的效果。
在一个示例中,第一导体层、第二导体层和第三导体层的材料相同,以简化生产对应佩戴检测电路时的工艺过程,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在一个示例中,第一导体层、第二导体层和第三导体层等各层导体层的层内结构特征可以依据相关工艺条件等因素确定,三者可以分别包括图3a所示的实心导体层,如铜层和/或铝层等等。在另一个示例中,第二导体层可以包括图3a所示的实心导体层,以保证屏蔽性能,第二导体层和第三导体层也可以分别包括图3b或者图3c所示的网格导体层等等,以在保证佩戴检测性能的基础上,尽量减小佩戴检测电路的重量。可选地,第一导体层和第二导体层的层内结构特征一致,比如分别包括网格尺寸相同的网格导体层,以保证两者分别与地端之间电容变化特征的一致性,进一步简化补偿过程,提高补偿效果。
在一个示例中,第一导体层220、第二导体层230和第三导体层240在可佩戴设备内的排列图可以参考图4a所示,在可佩戴设备被用户佩戴时,从用户侧向可佩戴设备的外侧(如耳机的外壳所在侧等等)依次包括:第一导体层220、第二导体层230和第三导体层240。第一导体层220、第二导体层230和第三导体层240的尺寸可以依据对应佩戴检测电路的性能需求设置,比如在三者的形状相同时,三者的尺寸相同,相互对齐等等。三者的尺寸大小可以依据对应的可佩戴设备的尺寸和/或相关佩戴检测性能等因素设定,如包括长1厘米宽1.5厘米等相对小的尺寸,以在保证佩戴检测性能的基础上,减小佩戴检测电路所占用的空间。
可选地,参考图4b所示,所述第二导体层的边缘超出所述第一导体层的边缘,以为第一导体层屏蔽用户手部等来自可佩戴设备的外侧的各类干扰。
可选地,如图4b所示,所述第一导体层的边缘超出所述第三导体层的边缘,以屏蔽用户侧对第三导体层造成的干扰,使第三导体层与地端之间的电容仅受温度这类环境因素的影响,能够进一步提高表征第三导体层与地端之间的电容的第二信号对应的补偿效果,从而提高对应的佩戴检测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5a和图5b所示,所述第一导体层320、所述第二导体层330和所述第三导体层340依次堆叠,且相互绝缘,能够减小佩戴检测电路的尺寸,缩小其在耳机等可佩戴设备中的占用空间,各个导体层相互绝限,使各个导体层在工作过程中相互独立,互不干扰,能够进一步提升对应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在一个示例中,第一导体层320、第二导体层330和第三导体层340上分别覆有隔离层,以使相邻的两个导体层之间相互绝缘;在另一个示例中,三者中,相邻的两个导体层之间也可以设置绝缘薄膜,以实现三者之间的相互绝缘。其中,图5a示出的第一导体层320、第二导体层330和第三导体层340尺寸相同,三者的边缘对齐;图5b中,第二导体层330的尺寸略大于第一导体层310的尺寸,以使第二导体层330的边缘超出第一导体层310的边缘,第一导体层310的尺寸略大于第三导体层340的尺寸,以使第一导体层310的边缘略超出第三导体层340的边缘。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体层、所述第二导体层和所述第三导体层均为柔性层,在保证检测效果的基础上,能够尽量弱化对用户佩戴体验造成的影响,提高用户佩戴对应可佩戴设备时的舒适性。
具体地,第一导体层、第二导体层和第三导体层可以形成FPC,使对应佩戴检测电路具有配线密度高、体积小、重量轻、厚度薄、弯折性好的优势,能够提高对应检测过程的可靠性,避免增加对应可佩戴设备的重量,避免占用可佩戴设备的内部空间,保证用户佩戴可佩戴设备时的舒适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之间的差值,若所述差值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的检测阈值,判定所述可佩戴设备当前处于佩戴状态,若所述差值小于所述检测阈值,判定所述可佩戴设备当前处于未佩戴状态。其中检测阈值可以依据第一导体层和第三导体层分别采用的材料、尺寸和/或层内结构等特征确定。本实施例提供的判定规则更为简单,在保证佩戴检测准确性的基础上可以提升对应的检测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体层覆盖所述可佩戴设备的壳体的内侧,如第二导体层覆盖耳机壳体的内侧,以为第二导体层以内的各个组件(如第一导体层和/或第三导体等等)提供屏蔽功能,保证这些组件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从而提高对应佩戴检测电路的工作稳定性。
在一个示例中,以耳机这一可佩戴设备为例,对控制单元的工作过程进行说明,上述控制单元的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图6所示,包括如下过程:
S511,将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分别配置为屏蔽引脚,将第一引脚配置为检测引脚,使第一导体层检测对地电容,第三导体层和第二导体层作为屏蔽层,获取第一信号;
S512,将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分别配置为屏蔽引脚,将第三引脚配置为检测引脚,使第三导体层检测对地电容,第一导体层和第二导体层作为屏蔽层,获取第二信号;
S513,计算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之间的差值;
S514,判断差值是否大于或者等于检测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S515,若否,则返回执行步骤S511,以继续配置相关引脚和读取所需信号(如第一信号等等);
S515,判定耳机当前为佩戴状态。
以上佩戴检测电路,从用户侧向可佩戴设备的壳体依次设有第一导体层和第二导体层,使第二导体层能够屏蔽用户手部、其他人手部、其他人头部和/或相关导体等对象靠近可佩戴设备的外侧,对第一导体层造成的各类干扰,提高第一导体层在对应检测过程中的稳定性,提高控制单元获取的第一信号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整个佩戴检测过程的抗干扰能力和可靠性。将第三导体层设于第一导体层和第二导体层之间,使控制单元还可以获取第二信号,采用第二信号补偿第一信号,能够消除或者弱化温度等环境因素对第一信号产生的干扰,进一步提高控制单元针对可佩戴设备所检测的佩戴状态的准确性。控制单元合理地配置各个引脚的功能,便能够在不增加相关器件的基础上,分别获得所需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在提高佩戴检测过程准确性的基础上,具有简单的电路结构,能够降低佩戴检测电路的相关成本。
本申请在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可佩戴设备的控制电路,用于控制可佩戴设备的开启和/或关闭。该可佩戴设备的控制电路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佩戴检测电路和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用于获取所述佩戴检测电路针对可佩戴设备检测的佩戴状态,根据所述佩戴状态控制所述可佩戴设备。
其中控制芯片和控制单元可以为相互独立的控制单元,以保证两者各自控制过程的独立性,也可以为相同的控制单元,例如在可佩戴设备的控制芯片具备集成其他控制单元的功能时,可以将佩戴检测电路的控制单元集成于可佩戴设备的控制芯片内部等等,以简化可佩戴设备内部的电路结构,尽可能减小各个控制单元所占用的空间。
可选地,所述控制芯片还用于在所述可佩戴设备处于佩戴状态时,开启所述可佩戴设备,在所述可佩戴设备处于未佩戴状态时,关闭所述可佩戴设备,以实现对可佩戴设备的自动控制,提升用户体验。
上述可佩戴设备的控制电路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佩戴检测电路,能够减小由于佩戴状态误解除导致误关闭等状态的发生,对应的控制过程更为稳定、可靠。
本申请在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可佩戴设备,如头戴式耳机、智能手环、智能戒指、智能按摩仪和/或智能眼镜(如AR眼镜)等等。上述可佩戴设备可以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佩戴检测电路或者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可佩戴设备的控制电路,抗干扰能力强,控制过程更加稳定,用户体验得到提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可佩戴设备检测包括耳机。参考图7所示,上述耳机,还包括耳机壳体611、贴耳体612和播放组件(图中未示出);所述耳机壳体611和所述贴耳体612相互嵌套形成内部空间,所述播放组件和所述耳机控制电路位于所述内部空间。此时可佩戴设备的控制电路也可以称为耳机控制电路,上述耳机控制电路可以连接播放组件,耳机控制电路可以包括蓝牙等通信模块,该通信模块节约接收手机和/或电脑等播放设备的发送的音频数据,控制播放组件播放接收的音频数据,以使耳机响应播放设备的播放需求。可选地,播放组件可以包括喇叭等用于播放音频的组件。
可选地,如图7所示,上述耳机壳体611、贴耳体612以及设于两者所成内部空间的播放组件和耳机控制电路等组件可以形成耳机本体610,一个耳机通常可以包括两个耳机本体,以使用户佩戴耳机时,用户的左右耳部均贴有耳机本机610。
可选地,参考图8所示,上述耳机还包括头套620,所述头套620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耳机壳体,或者分别连接所述贴耳体,即头套620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耳机本体610,以供用户穿戴所述耳机,这样用户穿戴该耳机时,所述贴耳体贴于用户耳部,使用户可以清楚地听见耳机播放的音频数据,又不对其他用户造成干扰。
尽管已经相对于一个或多个实现方式示出并描述了本申请,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对本说明书和附图的阅读和理解将会想到等价变型和修改。本申请包括所有这样的修改和变型,并且仅由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限制。特别地关于由上述组件执行的各种功能,用于描述这样的组件的术语旨在对应于执行所述组件的指定功能(例如其在功能上是等价的)的任意组件(除非另外指示),即使在结构上与执行本文所示的本说明书的示范性实现方式中的功能的公开结构不等同。
即,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例如各实施例之间技术特征的相互结合,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另外,对于特性相同或相似的结构元件,本申请可采用相同或者不相同的标号进行标识。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为了使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和使用本申请,本申请给出了以上描述。在以上描述中,为了解释的目的而列出了各个细节。应当明白的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使用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它实施例中,不会对公知的结构和过程进行详细阐述,以避免不必要的细节使本申请的描述变得晦涩。因此,本申请并非旨在限于所示的实施例,而是与符合本申请所公开的原理和特征的最广范围相一致。

Claims (15)

1.一种佩戴检测电路,用于检测可佩戴设备的佩戴状态,其特征在于,所述佩戴检测电路包括控制单元,以及设于所述可佩戴设备内部,且从用户侧依次向所述可佩戴设备的壳体排列的第一导体层和第二导体层,所述控制单元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导体层和所述第二导体层;
所述第二导体层用于为所述第一导体层提供屏蔽功能;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获取表征所述第一导体层与地端之间的电容的第一信号,根据所述第一信号识别所述可佩戴设备的佩戴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佩戴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佩戴检测电路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导体层和所述第二导体层之间的第三导体层,所述第三导体层连接所述控制单元;
所述第三导体层用于产生补偿所述第一信号的第二信号;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二信号,采用所述第二信号补偿所述第一信号,根据补偿得到的信号识别所述可佩戴设备的佩戴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佩戴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连接所述第一导体层的第一引脚、连接所述第二导体层的第二引脚和连接所述第三导体层的第三引脚;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分别配置所述第一引脚、所述第二引脚和所述第三引脚的功能,以通过所述第一引脚获取所述第一信号,通过所述第三引脚获取所述第二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佩戴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第二引脚和所述第三引脚分别配置为屏蔽引脚,将所述第一引脚配置为检测引脚,以通过所述第一引脚获取所述第一信号,将所述第一引脚和所述第二引脚分别配置为屏蔽引脚,将所述第三引脚配置为检测引脚,以通过所述第三引脚获取所述第二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佩戴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体层、所述第二导体层和所述第三导体层的形状和/或材料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佩戴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体层的边缘超出所述第一导体层的边缘;和/或,所述第一导体层的边缘超出所述第三导体层的边缘。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佩戴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体层、所述第二导体层和所述第三导体层依次堆叠,且相互绝缘。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佩戴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体层、所述第二导体层和所述第三导体层均为柔性层。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佩戴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之间的差值,若所述差值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的检测阈值,判定所述可佩戴设备当前处于佩戴状态,若所述差值小于所述检测阈值,判定所述可佩戴设备当前处于未佩戴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佩戴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体层覆盖所述可佩戴设备的壳体的内侧。
11.一种可佩戴设备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佩戴检测电路和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用于获取所述佩戴检测电路针对可佩戴设备检测的佩戴状态,根据所述佩戴状态控制所述可佩戴设备。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佩戴设备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芯片还用于在所述可佩戴设备处于佩戴状态时,开启所述可佩戴设备,在所述可佩戴设备处于未佩戴状态时,关闭所述可佩戴设备。
13.一种可佩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佩戴检测电路或者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可佩戴设备的控制电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可佩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佩戴设备检测包括耳机;所述耳机还包括耳机壳体、贴耳体和播放组件;所述耳机壳体和所述贴耳体相互嵌套形成内部空间,所述播放组件和所述控制电路位于所述内部空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可佩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还包括头套,所述头套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耳机壳体,或者分别连接所述贴耳体,以供用户穿戴所述耳机,使用户穿戴所述耳机时,所述贴耳体贴于用户耳部。
CN202221099591.9U 2022-04-27 2022-04-27 佩戴检测电路、可佩戴设备的控制电路和可佩戴设备 Active CN2175462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99591.9U CN217546261U (zh) 2022-04-27 2022-04-27 佩戴检测电路、可佩戴设备的控制电路和可佩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99591.9U CN217546261U (zh) 2022-04-27 2022-04-27 佩戴检测电路、可佩戴设备的控制电路和可佩戴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46261U true CN217546261U (zh) 2022-10-04

Family

ID=834339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99591.9U Active CN217546261U (zh) 2022-04-27 2022-04-27 佩戴检测电路、可佩戴设备的控制电路和可佩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462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14738B (zh) 可穿戴设备、佩戴检测方法及存储介质
US10898101B2 (en) Systems, articles, and methods for electromyography sensors
US9583256B2 (en) Three-dimensional wireless charging coil
US20190327550A1 (en) Wireless earbuds, and a storage and charging capsule therefor
CN109348346B (zh) 一种耳机及其佩戴检测装置
US8260371B2 (en) Battery pack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US11962983B2 (en) Wireless earphone
JP6507254B2 (ja) 生体情報測定装置
US20180041617A1 (en) Wearable device with an antenna system
CN110784793A (zh) 一种佩戴检测器和穿戴式电子设备
US9883730B2 (en) Wrist wearable terminal
CN106714498A (zh) 电子装置
CN217546261U (zh) 佩戴检测电路、可佩戴设备的控制电路和可佩戴设备
CN114866898A (zh) 佩戴检测电路、可佩戴设备的控制电路和可佩戴设备
CN216852279U (zh) 耳机触摸和天线二合一装置以及蓝牙耳机
CN210137191U (zh) 一种无线设备组件、充电盒及无线设备
KR102212308B1 (ko) 인체통신 사물부착 태그 장치
US20210194481A1 (en) Dynamic capacitive sensing
CN218419866U (zh) 一种基于柔性电极的前额脑电信号采集装置
CN111225310A (zh) 一种颈戴耳机及充电盒
CN216673294U (zh) 一种入耳式助听器
CN215305806U (zh) 温度检测设备及可穿戴设备
CN219960812U (zh) 一种具备单导联心电检测功能的耳机
CN108829244A (zh) 音量调节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6558671B (zh) 可穿戴电子装置、体温测量方法及可穿戴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