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38435U - 一种快速拼装门扇及其防盗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快速拼装门扇及其防盗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38435U
CN217538435U CN202221618013.1U CN202221618013U CN217538435U CN 217538435 U CN217538435 U CN 217538435U CN 202221618013 U CN202221618013 U CN 202221618013U CN 217538435 U CN217538435 U CN 2175384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plate
door core
assembled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1801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江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161801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384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384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384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curing Of Glass Pan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快速拼装门扇及其防盗门,其快速拼装门扇,包括第一门芯板、第二门芯板,第一门芯板、第二门芯板各有两块,两块第二门芯板的两侧分别与两块第一门芯板装配固定,从而构成门芯骨架;门芯骨架位于两块第一门芯板处还分别安装有面板,面板固定在对应的第一门芯板上;面板上还设置有面板边缘,面板边缘与第一门芯板装配固定;两块面板的外侧面分别与第一卡条板、第二卡条板卡紧装配,第一卡条板、第二卡条板设置在门板卡条上,门板卡条固定在门芯骨架上。本实用新型将面板改为能与门芯骨架拆装的设计,不仅能够降低需要定制的数量、降低消费者需要定制的费用,还能降低成本,同时消费者的可选择性增加,提高产品竞争力。

Description

一种快速拼装门扇及其防盗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撬门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快速拼装门扇及其防盗门。
背景技术
目前的防盗门(防撬门)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为门扇、一部分为门框,门框固定在墙上,门扇一侧通过合页与门框铰接,门扇上安装有门锁,门锁上设置锁舌、锁柱,门框上安装锁板,锁板上设置有与锁舌配合的锁舌孔、与锁柱配合的锁柱孔。使用时利用锁柱、锁舌与锁板插接即可实现防撬功能。这种锁虽然结构比较简单,而且确实有一定的防撬功能。但是其锁板处是弱点,一般就从锁板处,锁板与锁柱插接处开始破坏,一般只需要不到三分钟即可撬开门扇。而且部分锁板由于强度不够,有时候直接撞击也能撞开,故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另外目前防撬门的门扇主要是一体固定式结构,也就是面板固定在门芯骨架上,在面板老化、损坏、面板需要更换颜色等情况下只能将门扇整体更换,非常浪费。而且消费者处于对个性、美观的追求,时常要求定制不同款式的面板,传统面板固定的方式就只能在工厂加工时按照要求进行定制生产,不仅效率低,而且交货周期长。对此申请人认为,将面板设计为拆卸更换是非常必要的,其能满足目前对于门扇的个性化要求以及降低后续维修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快速拼装门扇及其防盗门,其门扇的面板与门芯骨架可拆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快速拼装门扇,包括第一门芯板、第二门芯板,所述第一门芯板、第二门芯板各有两块,两块第二门芯板的两侧分别与两块第一门芯板装配固定,从而构成门芯骨架;
所述门芯骨架位于两块第一门芯板处还分别安装有面板,所述面板固定在对应的第一门芯板上;所述面板上还设置有面板边缘,面板边缘与第一门芯板装配固定;两块面板的外侧面分别与第一卡条板、第二卡条板卡紧装配,所述第一卡条板、第二卡条板设置在门板卡条上,门板卡条固定在门芯骨架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门芯板上还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板、第二支板,所述第一支板的内侧与对应的第一门芯板装配固定,且两块第二门芯板的两块第一支板端面之间构成面板槽,面板槽与对应面板的外侧壁卡合装配;所述第二支板的外侧与对应的第一门芯板装配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面板位于面板边缘处还设置有边缘沉槽,所述第一卡条板、第二卡条板分别卡装入与之对应的边缘沉槽内,且第一卡条板、第二卡条板与边缘沉槽的内壁压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门芯板、面板之间通过还多个暗扣机构装配,所述暗扣机构包括暗扣座,所述暗扣座通过螺钉固定在面板面向门芯骨架一端端面上,所述暗扣座的外壁与暗扣筒的内侧装配固定,所述暗扣筒上设置有多个贯穿的缺槽,所述缺槽与止退卡扣头卡合且滑动装配,所述止退卡扣头安装在卡扣片的一端上,卡扣片的另一端安装在卡扣筒上,卡扣筒与暗扣筒通过螺纹旋合装配固定,所述卡扣片具有弹性;卡扣片的一端穿出缺槽后与止退面卡合装配,止退面设置在止退件内侧,止退件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一门芯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止退卡扣头有两个,且两个止退卡扣头分别与拉索的两端装配,拉索卡装入解锁槽内,解锁槽设置在解锁块的一端上,解锁块的另一端上设置有解锁环,所述解锁环卡合、可滑动地安装在暗扣筒内,所述解锁块设置有解锁槽的一端与弹簧的一端装配,弹簧的另一端与暗扣座装配或压紧,所述解锁块采用能与磁铁吸附的材料制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解锁环与止退块压紧,止退块安装在盖板上,盖板安装在止退件上,所述盖板上还安装有保持卡扣,所述保持卡扣上设置有保持头,所述保持头的一端穿过缺槽后进入暗扣筒内且可阻挡解锁环的通过,保持卡扣具有弹性。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防盗门,其应用有上述快速拼装门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将面板改为能与门芯骨架拆装的设计,一方面面板主要采用木材、塑料、不锈钢等制作,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老化、起翘、破损等,此时直接更换面板即可,可以大大降低维修成本及延长门扇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可以根据设计生产不同款式的面板售卖至经销商,在消费者选取时可以根据需要自由选择不同的面板进行搭配,然后直接组装成门扇后安装即可,非常灵活。这不仅能够降低需要定制的数量、降低消费者需要定制的费用,还能实现工厂批量化、标准化生产,以降低成本,同时消费者的可选择性增加,提高产品竞争力。
本实用新型的面板拥有更多的选择;可以选择铸铝板、实木烤漆板、铜饰面板等。产品质量更透明;前板、后板、门芯、卡条、门框的材质和质量都清楚的看到。同时增加门芯的2层装甲钢板(第一门芯板);大大的提升防盗门的门面防破坏性。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降低碰伤和难搬上楼的风险;整樘门近200斤,拆装式设计可以方便装卸和搬运。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是实施例一的零件爆炸图;
图4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一中门扇安装防撬钢板一侧的投影图;
图6是实施例一中门框100设置有门框槽111一侧的投影图;
图7是实施例一的组装过程示意图;
图8是暗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暗扣筒270的端面剖视图;
图10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B处放大图;
图12是实施例二的零件爆炸图;
图13是实施例二的组装过程示意图;
图14是实施例二增加卡扣820、定位边缘282、卡扣罩810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实施例三中防撬钢板推开防尘板140的状态图;
图17是实施例三防撬钢板完全装入门框槽111后的示意图;
图18是防撬钢板250、滚轮621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安装上锁翘板710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图7,一种防盗门,包括门框100、门扇200、合页300、门锁400,所述门框100固定在墙上,所述门扇200的一侧通过合页300与门框100的一侧铰接;所述门锁400安装在门扇200远离合页300的一侧,且门锁400上分别设置有锁舌410、锁柱420;所述门框100与门锁400对应处设置有锁板120,锁板120上设置有锁板通孔121,所述锁板通孔121有多个且一一与锁舌410、锁柱420对应。使用时锁舌410、锁柱420分别穿过对应的锁板通孔121,从而实现上锁、防撬,这就是目前防撬门的主要结构。
门框100包括门框主体110、锁板120,锁板120固定在门框主体110上,门框主体110固定在墙上。
所述门扇200包括第一门芯板210、第二门芯板220,所述第一门芯板210、第二门芯板220各有两块,两块第二门芯板220的两侧分别与两块第一门芯板210装配固定,从而构成门芯骨架,所述门芯骨架内部可以填充填充物,本实施例中,填充物可以是防火棉、隔音棉、蜂窝纸等。
所述门芯骨架内还安装有门锁400,具体地门锁400的外壳固定在门芯骨架上,所述门芯骨架位于两块第一门芯板210处还分别安装有面板240,所述面板240通过螺钉固定在对应的第一门芯板210上;所述面板240上还设置有面板边缘241,螺钉穿过面板边缘241后与第一门芯板210装配,从而将面板240固定在对应的第一门芯板210上。
两块面板240的外侧面分别与第一卡条板231、第二卡条板232卡紧装配,所述第一卡条板231、第二卡条板232设置在门板卡条230上,门板卡条230固定在门芯骨架上,从而利用门板卡条230将两块面板240进一步固定在门芯骨架上。具体地,门板卡条230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二门芯板220上。
优选地,所述第二门芯板220上还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板221、第二支板222,所述第一支板221的内侧与对应的第一门芯板210装配固定,且两块第二门芯板220的两块第一支板221端面之间构成面板槽201,面板槽201与对应面板240的外侧壁卡合装配,从而对对应面板240起到定位、卡紧的作用;所述第二支板222的外侧与对应的第一门芯板210装配固定。
优选地,面板240位于面板边缘241处还设置有边缘沉槽242,所述第一卡条板231、第二卡条板232分别卡装入与之对应的边缘沉槽242内,且第一卡条板231、第二卡条板232与边缘沉槽242的内壁压紧,从而实现对面板240的卡紧。而本实施例中,第一卡条板231、第二卡条板232分别遮盖与面板边缘241装配的螺钉,从而可以实现防拆功能,因为要拆除此螺钉就必须先拆掉门板卡条230。
结合图2、图5,所述门板卡条230还与防撬钢板250装配固定,所述防撬钢板250上设置有防撬锁舌孔251、防撬锁柱孔252,所述防撬锁舌孔251、防撬锁柱孔252可分别与锁舌410、锁柱420装配;门框主体110上设置有门框槽111;门扇200关闭时,所述防撬钢板250装入门框槽111内,且此时防撬锁舌孔251、防撬锁柱孔252分别与对应的锁板通孔121(锁舌、锁柱)正对。此时锁舌410、锁柱420穿过锁板120上的锁板通孔121、防撬锁舌孔251和防撬锁柱孔252从而将防撬钢板250、锁板120、门扇装配为一体,此时就无法从门扇外部进行破坏以达到撬开门扇的目的以大大提高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撬钢板250通过螺钉与门板卡条230装配固定,而门板卡条230与门框槽111对应处设置有卡条折板233;门扇向门框关闭时,所述卡条折板233将门框槽111(外防撬台阶)封闭,以此防止异物可以进入卡条折板233与门框槽111之间撬开门扇,从而增加门扇的撬开难度。
优选地,为了避免门框槽111内侧有异物影响防撬钢板250的活动装配,本实施例还在门框主体110上安装有分割框130,所述分割框130与锁板120的内侧构成一个钢板腔131,所述防撬钢板250活动安装在钢板腔131内。
参见图7,门扇的装配过程由下至上,首先将面向室内的面板卡装入面板槽201内;通过螺钉将两块面板240都固定在门芯骨架上;安装门板卡条230;安装合页300、防撬钢板250;将门扇安装在门框上。
参见图8-图9,由于面板只是四个边缘处通过螺钉、第一卡条板231、第二卡条板232固定在第一门芯板210上,而中间部分没有固定、束缚,一旦面板240发生变形则很容易由于没有足够的束缚而起翘、脱落。此时如果采用螺钉穿过面板后与第一门芯板210装配,则会影响美观。对此本实施例还设计了暗扣机构,所述暗扣机构包括暗扣座510,所述暗扣座510通过螺钉固定在面板面向门芯骨架一端端面上,所述暗扣座510的外壁与暗扣筒270的内侧装配固定(本实施例为通过螺纹旋合装配),所述暗扣筒270上设置有多个贯穿的缺槽271,所述缺槽271与止退卡扣头522卡合且滑动装配,所述止退卡扣头522安装在卡扣片521的一端上,卡扣片521的另一端安装在卡扣筒520上,卡扣筒520与暗扣筒270通过螺纹旋合装配固定,所述卡扣片521具有弹性。
卡扣片521的一端穿出缺槽271后与止退面263卡合装配,止退面263设置在止退件260内侧,止退件260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一门芯板210上,以此实现将面板240向第一门芯板210拉紧以固定、束缚面板。所述止退卡扣头522有两个,且两个止退卡扣头522分别与拉索530的两端装配,所述拉索530不具有弹性且拉索530卡装入解锁槽541内,解锁槽541设置在解锁块540的一端上,解锁块540的另一端上设置有解锁环542,所述解锁环542卡合、可滑动地安装在暗扣筒270内,所述解锁块540设置有解锁槽541的一端与弹簧560的一端装配,弹簧560的另一端与暗扣座510装配或压紧。所述弹簧560用于对解锁块540施加阻碍其向解锁座510移动的弹力。第一门芯板210与暗扣座510对应处设置有贯穿的第一通孔211,所述暗扣座510穿过第一通孔211后装入止退件260内。
所述解锁环542与止退块262压紧,止退块262安装在盖板261上,盖板261安装在止退件260上,所述盖板261上还安装有保持卡扣550,所述保持卡扣550上设置有保持头551,所述保持头551的一端穿过缺槽271后进入暗扣筒270内且可阻挡解锁环542的通过。保持卡扣550具有弹性,在解锁环542与之压紧时会逐渐将保持头551向暗扣筒270外挤压,直到解锁环542通过,一旦解锁环542通过后保持头551通过保持卡扣550的弹性复位,而此时解锁环542需要一定的力度才能使得解锁环542反向通过解锁环542,以此实现止退、保持的位置效果。
所述解锁块540采用能与磁铁吸附的材料制作,在需要拆卸面板时,只需要在面板与解锁块540对应的外侧用电磁铁900对解锁块540施加磁吸力,从而驱动解锁块540克服弹簧560的弹力向暗扣座510移动,直到解锁环542穿过保持头551,在此过程中解锁块540通过拉索驱动两个止退卡扣头522相互靠近直到与止退面263分离(此时在暗扣座51轴向投影上止退卡扣头522不穿出暗扣筒270),然后解除对解锁块540的磁吸力,此时由于保持头551的阻碍,解锁环542没有足够的力量反向穿过保持头551,因此会保持止退卡扣头522与止退面263分离的状态。而面板再次装入后,会通过弹簧对解锁块540施加挤压保持头551的推力,使得解锁环542穿过保持头551,恢复至图8状态。
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多组、多位置的暗扣机构,从而实现对面板的多点固定、束缚。且可以在面板与暗扣机构对应位置上设置标识,或者暗扣机构呈标准状态布局,以便于后续的拆装。
参见图3,所述门框100上还安装有第一密封条101,所述门板卡条230上(卡条折板233处)还安装有第二密封条102,所述门扇关闭时门板卡条230可分别与第一密封条101、第二密封条102挤压密封,从而增加门扇与门框配合时的密封性能、及隔音性能。
实施例二
参见图10-图13,由于实施例一中防撬钢板250通过螺钉与门板卡条230装配,在实际使用时,门板卡条230与防撬钢板250装配处是弱点,可以从此处撬开,一旦撬开后,就很容易继续撬开门扇。对此本实施例进行如下改进:
将第二门芯板220的第一支板221、第二支板222修改为朝向同一个方向,且其中一块第一门芯板210与第一支板221内侧装配固定、另一块第一门芯板210与第二支板222的外侧装配固定;两块第一门芯板210与两块第二门芯板220分别内侧、外侧的装配方式不仅能增加装配时的简易程度,还能增加门扇在厚度方向的抗冲击力。
还将面向户外的面板240替换为金属饰板280,金属饰板280采用高强度金属制作,如钢、铝合金等。所述金属饰板280与对应的第一门芯板210装配固定,且金属饰板280上设置有面板固定部281,第二卡板条232装入面板固定部281内侧且通过螺钉与面板固定部281装配固定;位于门锁400一侧的面板固定部281还与防撬钢板250装配固定。所述门板卡条230与金属饰板280、面板240的装配方式可以使得金属饰板280不能直接被向外拉出,因为有第一卡板条231一面板的卡紧、第二卡板条232与面板固定部281的卡紧。而防撬钢板250、第二卡板条232分别位于面板固定部281的内外两侧,从而对面板固定部281进行加强,进一步防止从面板固定部281处被撬开。
门扇关闭时,面板固定部281将门框槽111封闭,由于门锁400的外壳与门芯骨架装配固定。此时由于金属饰板280采用高强度金属制作,加上有第二卡板条232的遮挡,很难在第二卡板条232与门框之间寻找到着力点,也就很难将第二卡板条232、防撬钢板250装配处撬开,从而大大增加安全性。
参见图13,门扇的安装过程由下至上,首先将金属饰板280内侧涂抹结构胶290,然后将金属饰板280与门芯骨架一端面粘贴固定,此时面板固定部281与门芯骨架之间形成插接槽202;然后将门板卡条230设置有第二卡板条232的一端插入插接槽202内,安装面板240;转动门板卡条230,使第一卡板条231卡装入边缘沉槽242内并扣紧面板240;通过螺钉固定门板卡条230,安装第二密封条102、防撬钢板250,最后将门扇与门框安装即可。
参见图14,由于金属饰板280与门芯骨架安装时两者之间没有定位设计,目前主要采用工装进行定位,这种方式一方面效率低、另一方面在结构胶没有完全凝固时取出还是容易造成错位,而且金属饰板280的平面面积偏大,本实施例只是对其边缘进行了束缚,一旦中间部分变形、起翘就会对面板固定部281施加长期的牵拉力,这种牵拉力有可能造成面板固定部281的变形从而降低安全性、影响使用。另外结构胶会老化,一旦老化后对金属饰板280的束缚力不够就容易造成金属饰板280与门芯骨架之间起层、空心,加速金属饰板280的损坏。故对本实施例进行如下改进:
在金属饰板280面向门芯骨架的端面上安装定位台282,所述定位台282的内侧壁与门芯骨架的侧壁压紧,从而实现金属饰板280与门芯骨架的定位。在与金属饰板280接触的第一门芯板210上设置有第二通孔212,并在第一门芯板210内侧、第二通孔212对应处固定卡扣罩810,所述卡扣罩810内部为中空的卡扣腔811,卡扣腔811内设置有卡扣台812;在金属饰板280上固定有卡扣820,卡扣820上设置有卡扣端821,卡扣具有弹性且卡扣端821穿过第二通孔212后进入卡扣腔811内且与卡扣台812卡紧,以通过卡扣实现金属饰板280与门芯骨架的进一步束缚。本实施例中,可以在金属饰板的内侧按需安装数个卡扣,从而实现对金属饰板280大平面的进一步束缚,而且这种设计可以不采用结构胶,而直接利用卡扣与门芯骨架装配,不仅简化了工序,还使得产品质量获得了较大的提升。而需要拆卸金属饰板时,只需要对卡扣周围施加外拉力或撬开力以使得卡扣端退出卡扣罩810即可。
实施例三
参见图15-图17,由于本实施例中的门框槽111、钢板腔131均为开放的空间,而防撬钢板又需要保证足够的空间使其穿梭装配,而门框槽111没有封闭的情况下就很容易使异物进入门框槽111、钢板腔131内,影响防撬钢板的进出。对此本实施例进行如下改进:
在钢板腔131内安装铰接座132,铰接座132通过第一转轴610与防尘板140的一端铰接,防尘板140的另一端上安装有第二转轴620,第二转轴620上可圆周转动地套装有滚轮621;所述防尘板140面向门框槽111的端面上安装有防尘台141,防尘台141上安装有密封圈142;所述防尘台141卡装入门框槽111内且密封圈142与门框槽111内侧周围的锁板120压紧以将门框槽111密封,从而防止异物穿过门框槽111污染钢板腔131。
优选地,所述铰接座132与防尘板140之间安装有扭簧,扭簧对防尘板140施加向门框槽111压紧的扭力,以此实现防尘板140向锁板120有足够的压力以压紧密封圈142密封门框槽111。
门扇关闭时,防撬钢板250装入门框槽111内且逐渐与防尘台141压紧,随着防撬钢板250的继续进入,防撬钢板250会推动防尘板140克服扭簧的弹力逐渐远离门框槽111转动(图16状态),直到防撬钢板250穿过防尘板140,此时滚轮621与防撬钢板250压紧滚动,从而降低防撬钢板250与防尘板140的摩擦,最后防撬钢板250安装到位(图17状态)即可。
参见图18,优选地,为了避免滚轮621与防撬锁舌孔251、防撬锁柱孔252干涉影响防撬钢板250的正常活动,本实施例的滚轮长度(轴向长度)需大于防撬锁舌孔251、防撬锁柱孔252的最大宽度,从而避免使用时滚轮621卡入防撬锁舌孔251、防撬锁柱孔252内影响防撬钢板250的移动。
参见图18-图19,优选地,虽然图10-图11的设计能够大大提高防撬钢板250与金属饰板280(门芯骨架)的连接强度,但是只要防撬钢板250与金属饰板280的连接处受到足够大的拉力还是能将防撬钢板250与金属饰板280拉断,此时只需要破坏锁板即可将门扇撬开,为了获得更好的安全性,本实施例还进行了如下改进:
增加上锁翘板710,所述钢板腔131内安装有铰接板133,铰接板133通过第三转轴630与上锁翘板710的中间部分铰接,上锁翘板710位于第三转轴630的两侧还分别与U型弹簧750的一侧压紧、安装上锁凸台711;U型弹簧750的另一侧安装在分割框130上,且U型弹簧750具有弹性;所述防撬钢板250上设置有防撬槽253,防撬槽253在防撬钢板250的宽度方向上不贯穿防撬钢板250;上锁翘板710与U型弹簧750对应的一端与锁柱420正对;
初始状态时,U型弹簧750对上锁翘板710与锁板对应端施加向锁板转动的弹力,使得上锁凸台711远离防撬槽253;而锁柱420穿过防撬锁柱孔252后与上锁翘板710和U型弹簧750对应的一端压紧,且锁柱420推动上锁翘板710以第三转轴为中心转动挤压U型弹簧750,使得上锁凸台711逐渐卡装入防撬槽253内。此时就算将防撬钢板与金属饰板280连接处破坏、再将锁板120破坏也无法打开门扇,因为上锁凸台711卡装入防撬槽253内,使得防撬钢板250在锁柱没有复位前无法拉出钢板腔131,因此门扇还是无法打开,故安全性更高。
优选地,为了避免上锁翘板710影响防撬钢板250的活动,本实施例还增加了止位台730,所述止位台730安装在分割框130上。使用时可以利用止位台730限制上锁翘板710与U型弹簧对应端向锁板转动的最大角度,从而避免此端与防撬钢板干涉影响防撬钢板的正常使用。
优选地,所述上锁翘板710设置有上锁凸台711的一端上还安装有磁铁块720,所述止位台730内安装有干簧管740,初始状态时,磁铁块720贴在止位台730上,且磁铁块720通过磁力使得干簧管740闭合,干簧管720闭合时向门锁的控制芯片(MCU)发送信号,从而判断为锁柱没有装入到位。而锁柱装入到位时(图17状态),磁铁块720与干簧管740分离,干簧管740断开,主控芯片获得信号,判断为锁柱装入到位。这种设计主要是为了探测只能门锁的自动反锁功能是否到位,避免由于门扇关闭不到位等原因导致锁柱装入不到位,从而大大降低防撬性能。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快速拼装门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门芯板、第二门芯板,所述第一门芯板、第二门芯板各有两块,两块第二门芯板的两侧分别与两块第一门芯板装配固定,从而构成门芯骨架;
所述门芯骨架位于两块第一门芯板处还分别安装有面板,所述面板固定在对应的第一门芯板上;所述面板上还设置有面板边缘,面板边缘与第一门芯板装配固定;两块面板的外侧面分别与第一卡条板、第二卡条板卡紧装配,所述第一卡条板、第二卡条板设置在门板卡条上,门板卡条固定在门芯骨架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拼装门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门芯板上还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板、第二支板,所述第一支板的内侧与对应的第一门芯板装配固定,且两块第二门芯板的两块第一支板端面之间构成面板槽,面板槽与对应面板的外侧壁卡合装配;所述第二支板的外侧与对应的第一门芯板装配固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拼装门扇,其特征在于,面板位于面板边缘处还设置有边缘沉槽,所述第一卡条板、第二卡条板分别卡装入与之对应的边缘沉槽内,且第一卡条板、第二卡条板与边缘沉槽的内壁压紧。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快速拼装门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芯板、面板之间通过还多个暗扣机构装配,所述暗扣机构包括暗扣座,所述暗扣座通过螺钉固定在面板面向门芯骨架一端端面上,所述暗扣座的外壁与暗扣筒的内侧装配固定,所述暗扣筒上设置有多个贯穿的缺槽,所述缺槽与止退卡扣头卡合且滑动装配,所述止退卡扣头安装在卡扣片的一端上,卡扣片的另一端安装在卡扣筒上,卡扣筒与暗扣筒通过螺纹旋合装配固定,所述卡扣片具有弹性;卡扣片的一端穿出缺槽后与止退面卡合装配,止退面设置在止退件内侧,止退件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一门芯板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快速拼装门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止退卡扣头有两个,且两个止退卡扣头分别与拉索的两端装配,拉索卡装入解锁槽内,解锁槽设置在解锁块的一端上,解锁块的另一端上设置有解锁环,所述解锁环卡合、可滑动地安装在暗扣筒内,所述解锁块设置有解锁槽的一端与弹簧的一端装配,弹簧的另一端与暗扣座装配或压紧,所述解锁块采用能与磁铁吸附的材料制作。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快速拼装门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环与止退块压紧,止退块安装在盖板上,盖板安装在止退件上,所述盖板上还安装有保持卡扣,所述保持卡扣上设置有保持头,所述保持头的一端穿过缺槽后进入暗扣筒内且可阻挡解锁环的通过,保持卡扣具有弹性。
7.一种防盗门,其特征在于,应用有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快速拼装门扇。
CN202221618013.1U 2022-06-27 2022-06-27 一种快速拼装门扇及其防盗门 Active CN2175384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18013.1U CN217538435U (zh) 2022-06-27 2022-06-27 一种快速拼装门扇及其防盗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18013.1U CN217538435U (zh) 2022-06-27 2022-06-27 一种快速拼装门扇及其防盗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38435U true CN217538435U (zh) 2022-10-04

Family

ID=834221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18013.1U Active CN217538435U (zh) 2022-06-27 2022-06-27 一种快速拼装门扇及其防盗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384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680568B1 (en) Door edge construction
CA2655307C (en) Door edge construction
US20100251635A1 (en) Adjustable Garage Door Window Frame and Method of Installation
US20140069019A1 (en) Door Seal Apparatus
CN217538435U (zh) 一种快速拼装门扇及其防盗门
EP1629172A2 (en) Door, method of making the door and panel component made therefrom
CN217558169U (zh) 一种拆装式装甲的防盗门
CN217538461U (zh) 一种锁边的防撬装置及其组装式防盗门
CA2462351A1 (en) Door stile structure
JP2018104983A (ja) 戸装置の施工方法、戸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戸装置取付構造
RU2673771C1 (ru) Дверная створка с панелью и комплект панелей для такой дверной створки
KR20210066193A (ko) 원목 접문용 문짝
US7533502B2 (en) Room dividing system
US20040103587A1 (en) Access door
CN211647860U (zh) 一种防撬门结构
GB2463267A (en) Method and associated systems for providing a panel in an opening
CN111140134A (zh) 具有安全防护、防盗、防蚊功能的建筑节能平开窗
EP3610116B1 (en) Improved glazing framing system and method
CA2643557C (en) Window cladding
CN217999419U (zh) 一种隔音防火防爆门
CN211818953U (zh) 具有安全防护、防盗、防蚊功能的建筑节能平开窗
CN218376176U (zh) 一种组合式门框线条及其防爆门框
KR102185534B1 (ko) 가구의 측면 몰딩 결합구조
CN213269617U (zh) 一种暗铰链隐藏卡边装甲门
GB2345512A (en) Doors and door assembli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