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24361U - 一种座椅底座内的齿接调节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座椅底座内的齿接调节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24361U
CN217524361U CN202220681780.0U CN202220681780U CN217524361U CN 217524361 U CN217524361 U CN 217524361U CN 202220681780 U CN202220681780 U CN 202220681780U CN 217524361 U CN217524361 U CN 2175243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oth
main driving
piece
connecting piec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68178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毛立
孙杰
沈杰
陆翰南
魏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68178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243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243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243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irs For Special Purposes, Such As Reclining Chai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座椅底座内的齿接调节机构,包括插舌、主驱动件以及齿接件;主驱动件相对底座滑动以控制插舌运动;主驱动件上设有齿接配合部,该齿接配合部配置为与齿接件齿接配合;齿接件上设有第一齿尖和第二齿尖,齿接配合部上相应设有第一齿槽和第二齿槽;齿接件转动设置在底座上,所述主驱动件滑动的同时将作用于齿接件转动,且齿接件具有转动后复位的趋势;插舌具有插入位置和拔出位置,插入位置下,齿接配合部的前端趋近于第二齿尖;拔出位置下,作用于主驱动件向前移动以带动插舌运动;主驱动件作用于齿接件转动至所述齿接件能够自行反向转动复位,并使第一齿尖及第二齿尖分别齿接在第一齿槽和第二齿槽内以锁定主驱动件。

Description

一种座椅底座内的齿接调节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坐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座椅底座内的齿接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办公椅的功能需求越来越高。为满足使用者 能够变换不同倾仰角度的坐姿,很多办公椅的椅座下装有底盘,可使椅背在一定角度范围内作倾仰控制,当倾仰到一定位置时须予以锁定。当前的办公椅大部分都是通过在底盘内设置控制机构来控制座椅倾仰锁定及解锁;如现有座椅的倾仰调节功能,通过在底盘外设有一水平伸出的操作杆,用户通过俯身抽拉该操作杆以调节座椅倾仰。然而随着座椅的设计追求越来越简洁化,这类的操作杆露出在外的控制结构无疑影响座椅的美观性,且底盘内需要具有较大的空间;再者,调节时用户需要把手伸到座椅下面去调节,操作也不方便。
随着当前座椅的底盘设计的越来越轻薄,内部空间也越来越小,故而想到通过拉线来控制座椅的倾仰功能,拉线的一端可以设置在椅座或椅背的一侧,通过扳手进行控制;拉线的另一端连接在底盘内以控制插销或者插舌运动;拉动拉线以控制插销或插舌伸缩,从而控制座椅倾仰锁定或者解锁,占用空间小,结构简约美观且更方便用户操作。但是存在的问题在于:通过拉线控制插销或插舌的运动,仅能控制插销或插舌的插拔运动;往往还需要另外设置锁定机构以实现拉线运动后的锁定,使得插销或插舌能够停留在解锁位置;且锁定机构还需要具备结构轻薄,调节精准省力的特性。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应用在座椅底盘内的齿接调节机构,利用齿接配合的原理,快速精准的实现插销或插舌的插拔控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座椅底座内的齿接调节机构;通过作用主驱动件移动即可控制插舌插拔运动,且在主驱动件与齿接件的相互配合下,当移动主驱动件使插舌由插入位置移动至拔出位置时,所述的齿接件刚好能够自行转动复位使第一齿尖及第二齿尖分别齿接在第一齿槽和第二齿槽内,从而锁定主驱动件,继而使插舌锁定在拔出位置,锁定结构稳固,且能够实现自锁功能,设计巧妙、操作非常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座椅底座内的齿接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底座内的插舌、主驱动件以及齿接件;所述主驱动件与插舌连接,主驱动件相对底座滑动以控制插舌运动;主驱动件上设有齿接配合部,该齿接配合部配置为与齿接件齿接配合;齿接件上设有第一齿尖和第二齿尖,齿接配合部上相应设有沿前后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齿槽和第二齿槽;齿接件转动设置在底座上,所述主驱动件滑动的同时将作用于齿接件转动,且齿接件具有转动后复位的趋势;所述的插舌具有插入位置和拔出位置,插入位置下,所述齿接配合部的前端趋近于第二齿尖;拔出位置下,作用于主驱动件向前移动以带动插舌运动;主驱动件作用于齿接件转动至所述齿接件能够自行反向转动复位,并使第一齿尖及第二齿尖分别齿接在第一齿槽和第二齿槽内以锁定主驱动件。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上设有作用于齿接件的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为一扭簧,该扭簧具有作用于齿接件的第一扭臂;第一扭臂作用于锁止件使其具有转动后复位趋势。从而使得主驱动件作用于锁止件转动的同时,第一扭臂能够作用于齿接件,使得齿接件自身具有转动复位的趋势。
作为优选,第一弹性件使齿接件具有第一锁止位置和第二锁止位置;所述齿接件远离主驱动件的一侧设有相邻且倾斜的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第二斜面位于第一斜面的前端;第一锁止位置下,第一扭臂沿第一斜面的倾斜方向抵接在第一斜面上;第二锁止位置下,第一扭臂沿第二斜面的倾斜方向抵接在第二斜面上。当第一扭臂抵接在第一斜面或者第二斜面上时,齿接件能够处于受力平衡状态,从而使得齿接件能够稳定停留在第一锁止位置或第二锁止位置,使其不发生偏转。
作为优选,插舌处于插入位置下,齿接件处于第一锁止位置。该位置下,主驱动件移动即能够座椅齿接件转动。
作为优选,当使插舌由拔出位置再次复位至插入位置时,继续作用主驱动件向前移动以驱使齿接件转动直至齿接件转动至第二锁止位置;在主驱动件与底座之间设有提供主驱动件复位弹力的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作用于主驱动件复位以使插舌再次移动至插入位置;且主驱动件复位过程中,主驱动件将作用于第一齿尖以使齿接件转动复位至第一锁止位置。继而当需要再次使插舌复位时,也只需要再次作用主驱动件即可,操作十分方便。
作为优选,在所述第一齿槽与第二齿槽之间具有朝齿接件方向突出的定位凸起;当齿接件处于第二锁止位置且主驱动件复位过程中,所述定位凸起能够作用于第一齿尖使齿接件由第二锁止位置转动至第一锁止位置。使得主驱动件复位的同时,能够有效作用于齿接件复位;使两者同时复位。
作为优选,所述齿接配合部的后端靠近齿接件一侧且位于第一齿槽处形成有配合齿尖;该配合齿尖配置为能够作用于齿接件使齿接件由第一锁止位置转动至第二锁止位置。从而能够一步到位的作用主驱动件使齿接件直接转动至第二锁止位置,操作快捷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靠近第一齿尖处设有抵接座;在第一锁止位置下,该抵接座能够限制齿接件使齿接件只能朝前端进行单向转动。从而当所述插舌处于拔出位置时,齿接件能够有效对主驱动件起到限位作用;使插舌停留在拔出位置。
作为优选,第一齿槽的槽长大于第二齿槽的槽长以使得主驱动件能够留出第一齿尖相对其转动的空间;所述的第一齿槽包括互成夹角的第一槽壁和第二槽壁;所述第一槽壁的长度方向与主驱动件的长度方向一致;且在插入位置下,第一槽壁与第一齿尖具有间隔。使得齿接件转动过程中,第一齿尖能够在第一齿槽内转动,两者互不干涉。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齿槽的轮廓与第二齿尖的轮廓相匹配,拔出位置下,第二齿尖齿接在第二齿槽内。从而使得在该拔出位置下,第二齿尖与第二齿槽相抵接能够有效限制主驱动件复位;从而能够锁定主驱动件。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出发点、理念及有益效果是:
首先,本实用新型的座椅底座内的齿接调节机构,通过作用主驱动件移动即可控制插舌插拔运动,且在主驱动件与齿接件的相互配合下,当移动主驱动件使插舌由插入位置移动至拔出位置时,所述的齿接件在第一扭臂的作用下刚好能够自行转动复位使第一齿尖及第二齿尖分别齿接在第一齿槽和第二齿槽内,从而锁定主驱动件,继而使插舌锁定在拔出位置,锁定结构稳固,且能够实现自锁功能,调节精准、设计巧妙、操作非常简单。
其次,所有操作都只需作用主驱动件移动即可,控制插舌有插入位置至拔出位置时,作用主驱动件先前移动以驱使齿接件转动直至所述齿接件的第二齿尖能够反向转动进入第二齿槽;齿接件在扭簧的作用下转动复位使第一齿尖和第二齿尖分别与第一齿槽和第二齿槽齿接,从而对主驱动件进行锁定,实现对插舌锁定。控制插舌再次复位至插入位置时,只需继续作用主驱动件向前移动以驱使齿接件转动直至齿接件转动至第二锁止位置;第二弹性件将作用于主驱动件复位至初始位置,且主驱动件复位过程中,将作用于第一齿尖以使齿接件转动复位至第一锁止位置;继而主驱动件和齿接件的滑动和转动动作都能够自行发生,而用只需要控制主驱动件前后移动即可,可以进一步采用拉线进行控制;操作十分快捷方便。
再者,为了避让齿接件转动过程与主驱动件互不干涉;第一齿槽的槽长设计的比第二齿槽的槽长更长;且插入位置下,第一槽壁与第一齿尖之间具有间隔;从而使得主驱动件滑动时能够有效作用齿接件转动,且两者运动时不会发生干涉。
此外,通过扭簧的第一扭臂分别作用于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使得齿接件具有第一锁止位置和第二锁止位置;结构布局巧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齿接调节机构的结构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插入位置下主驱动件与齿接件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作用主驱动件移动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拔出位置下主驱动件与齿接件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拔出位置下主驱动件进一步移动作用锁止件转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齿接件处于第二锁止位置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该底座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的齿接配合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该齿接调节机构应用在坐具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转动开关露出在坐具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各附图标记为:底座1;拉线2;主驱动件3;齿接件4;第一斜面4a;第二斜面4b;拐角4c;侧边4d;第二弹性件5;第一齿尖6;第二齿尖7;第一齿槽8;第一槽壁8a;第二槽壁8b;第二齿槽9;转动销10;扭簧11;第一扭臂11a;第二扭臂11b;抵接座12;切口13;配合齿尖14;定位凸起15;转动开关16;插舌17;连接座18;弹簧钢条1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至少一个”指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的各方位用词,如前、后等,是以插舌所在端为后端为基准进行描述的。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如图1-10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座椅底座内的齿接调节机构,其包括底座1以及设置在该底座1内的拉线2、主驱动件3、齿接件4及插舌17;其中,主驱动件3与底座1滑动配合,拉线2与主驱动件3连接且通过拉动拉线2能够作用于主驱动件3相对底座1滑动;主驱动件3与插舌17连接,主驱动件3滑动从而能够进一步控制插舌17运动。所述的齿接件4转动连接在底座1上,齿接件4位于主驱动件3的一侧,在齿接件4上设有朝主驱动件3方向伸出的第一齿尖6和第二齿尖7;且在主驱动件3上相应设有齿接配合部,该齿接配合部上相应设有沿前后方向依次设置的用于与第一齿尖6和第二齿尖7齿接配合的第一齿槽8和第二齿槽9;主驱动件3滑动过程中能够作用于齿接件4转动。所述插舌17具有插入位置和拔出位置,主驱动件3相应具有初始位置和滑动调节位置;当插舌17处于插入位置时,主驱动件3处于初始位置;当插舌17处于拔出位置时,主驱动件3处于滑动调节位置。在主驱动件3与齿接件4的相互配合下,使得仅通过作用拉线2,即可使得主驱动件3由初始位置移动并锁定在滑动调节位置;以及使主驱动件3由滑动调节位置再次复位至初始位置;从通过控制拉线2,即可控制插舌17的插拔动作;结构设计巧妙,操作非常简单。
如图1-6所示,所述的齿接件4通过一转动销10转动连接在底座1上,且在底座1上还设有作用于齿接件4的第一弹性件,该第一弹性件为一扭簧11,所述扭簧11通过螺丝连接在底座1上;扭簧11包括第一扭臂11a和第二扭臂11b,所述第二扭臂11b与底座1相抵接,所述第一扭臂11a抵接并作用于齿接件4。在第一扭臂11a的作用下,使得齿接件4具有第一锁止位置和第二锁止位置,具体的说:所述齿接件4远离主驱动件3的一侧设有相邻且倾斜的第一斜面4a和第二斜面4b,第一斜面4a和第二斜面4b之间形成拐角4c;齿接件4靠近拉线2端具有呈直线的侧边4d,该侧边4d为第二齿尖7的其中一条边;在第一锁止位置下,如图2、4所示,第一扭臂11a沿第一斜面4a的倾斜方向抵接在第一斜面4a上,所述侧边4d与主驱动件3的长度方向相垂直;此时,齿接件4处于受力平衡状态,齿接件4能够保持停留在该第一锁止位置下,不会发生偏转。且在底座1靠近第一齿尖6的一端还设有抵接座12,在该第一锁止位置下,抵接座12能够限制齿接件4,使其只能向前进行单向转动;此外,当齿接件4由第一锁止位置转动一定角度,且所述拐角4c并未越过第一扭臂11a时,第一扭臂11a将作用于齿接件4使其具有再次复位至第一锁止位置的趋势。如图6所示,在第二锁止位置下,齿接件4由第一锁止位置转动至拐角4c完全越过第一扭臂11a,第一扭臂11a沿第二斜面4b的倾斜方向抵接在第二斜面4b上;此时,所述侧边4d处于倾斜状态,且该位置下,齿接件4同样处于受力平衡状态,齿接件4能够保持停留在该第二锁止位置,不发生偏转。此外,所述第一斜面4a与第二斜面4b之间的夹角为钝角,使得齿接件4在较小的转动范围内,即可使得第一扭臂11a分别与第一斜面4a和第二斜面4b抵接配合,布置更加合理。且当所述的齿接件4处于其他转动位置时,第一扭臂11a将作用于齿接件4使其始终具有复位至第一锁止位置或者第二锁止位置的趋势。
当插舌17处于插入位置且所述的主驱动件3处于初始位置时,如图2所示,此时,所述的齿接件4处于第一锁止位置;在主驱动件3前端靠近第二齿尖7处设有一倾斜的切口13,该切口13靠近于第二齿尖7;且所述切口13的斜度与第二齿尖7相对的斜边斜度相匹配;当主驱动件3滑动时,该切口13能够作用于第二齿尖7使齿接件4发生转动,具体而言:如图2-4所示,当调节主驱动件3由初始位置移动至滑动调节位置时,拉动拉线2以带动主驱动件3移动,所述的主驱动件3将同步作用于齿接件4转动。转动过程中,所述第一齿尖6朝靠近主驱动件3方向运动,所述第二齿尖7将远离主驱动件3运动;且沿主驱动件3的长度方向,第一齿槽8的槽长大于第二齿槽9的槽长以使得主驱动件3能够留出第一齿尖6相对其转动的空间;具体是指:所述的第一齿槽8包括互成夹角的第一槽壁8a和第二槽壁8b;所述第一槽壁8a的长度方向与主驱动件3的长度方向一致,且在初始位置下,第一槽壁8a与第一齿尖6之间具有间隔;使得齿接件4转动过程中,第一齿尖6能够在第一齿槽8内转动。
此外,在切口13与第二齿尖7的配合作用下,使得随着主驱动件3与齿接件4的运动,第二齿尖7将越来越靠近于第二齿槽9的槽口处;当拉动拉线2至所述齿接件4的第二齿尖7能够进入第二齿槽9时,所述齿接件4将在第一扭臂11a的弹性驱动下反向转动,所述的第二齿尖7将卡入第二齿槽9内,将会听到“嗒”的一声,然后松开拉线2即可;如图4所示,所述齿接件4将会转动复位至第一锁止位置,所述第二齿槽9的轮廓与第二齿尖7的轮廓相匹配,第二齿尖7齿接在第二齿槽9内;所述的第一齿尖6将与第一齿槽8齿接,具体为第一齿尖6与第二槽壁8b贴靠在一起。且在主驱动件3与底座1之间设有使主驱动件3滑动后复位的第二弹性件5,所述第二弹性件5为一弹簧,在底座1上设有与主驱动件3间隔的连接座18,所述第二弹性件5设置在主驱动件3与连接座18之间;当主驱动件3移动滑动调节位置时,虽然第二弹性件5被压缩使主驱动件3具有复位至初始位置的趋势,但是齿接件4能够有效限制主驱动件3复位移动,使主驱动件3停留在该滑动调节位置处;从而实现对主驱动件3的锁定功能,继而使得插舌17能够锁定至拔出位置。
如图4-6所示,当需要使插舌17再次由拔出位置复位至插入位置时,即使主驱动件3由滑动调节位置再次复位至初始位置时,只需继续拉动拉线2以带动主驱动件3向前移动即可,具体是指:在所述主驱动件3靠近齿接件4一侧且位于第一齿槽8处形成有一配合齿尖14,所述第二槽壁8b为该配合齿尖14的其中一条边;当继续拉动拉线2时,所述的配合齿尖14将挤压作用于第一齿尖6的根部使得齿接件4再次发生转动;一直拉动拉线2直到配合齿尖14作用于主驱动件3由第一锁止位置转动至第二锁止位置为止;如图6所示,当所述滑动锁止件4停留在第二锁止位置下,所述第二齿尖7完全脱离第二齿槽9,所述第一齿尖6趋近于正对主驱动件3。在所述的第一齿槽8与第二齿槽9之间还具有朝齿接件4方向突出的定位凸起15;当拉动拉线2使齿接件4转动至第二锁止位置后,只需松开拉线2即可,此时主驱动件2在第二弹性件5的作用下将朝初始位置移动复位,且所述的定位凸起15将会挤压作用于第一齿尖6,使得齿接件4由第二锁止位置朝第一锁止位置转动,且定位凸起15将会作用于第一齿尖6至第一扭臂11a越过拐角4c与第一斜面4a挤压配合,使得齿接件4能够自行转动至第一锁止位置;从而使得主驱动件3再次复位至初始位置,所述齿接件4也同样再次复位至第一锁止位置;机构再次回到图2所示状态,从而实现对插舌17的复位功能。
再者,如图1所示,所述的主驱动件3与插舌17之间采用一弹簧钢条19连接,所述弹簧钢条19呈“L”型结构;由于底座1内比较狭窄,有时主驱动件3难以直接与插舌17连接,故而通过设置弹簧钢条19,使得主驱动件3仍然能够驱动插舌17运动;且弹簧钢条19还能够起到缓冲作用。此外,主驱动件3也可以直接与插舌17连接。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座椅底座内的齿接调节机构,结构精简且设计巧妙;通过主驱动件3与齿接件4之间的配合,使得仅需拉动拉线即可使主驱动件3由初始位置移动并锁定在滑动调节位置,以及使主驱动件3由滑动调节位置再次复位至初始位置;通过两者间的配合,实现了对插舌17的插拔控制功能。
继而如图9-10所示,该齿接调节机构具体应用在坐具上时;在坐具的椅座A下端设有转动开关16,所述拉线2的自由端连接在转动开关16上,作用该转动开关16转动即可拉动拉线2运动;继而通过作用转动开关16能够使主驱动件3移动并锁定,以及使主驱动件3再次复位;从而能够相应控制插舌17的插拔运动,控制十分方便;且使得只需在座椅外部设置以转动开关16即可,结构轻薄简单;使坐具结构简约美观。

Claims (10)

1.一种座椅底座内的齿接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底盘内的插舌、主驱动件以及齿接件;所述主驱动件与插舌连接,主驱动件相对底盘滑动以控制插舌运动;主驱动件上设有齿接配合部,该齿接配合部配置为与齿接件齿接配合;齿接件上设有第一齿尖和第二齿尖,齿接配合部上相应设有沿前后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齿槽和第二齿槽;齿接件转动设置在底盘上,所述主驱动件滑动的同时将作用于齿接件转动,且齿接件具有转动后复位的趋势;所述的插舌具有插入位置和拔出位置,插入位置下,所述齿接配合部的前端趋近于第二齿尖;拔出位置下,作用于主驱动件向前移动以带动插舌运动;主驱动件作用于齿接件转动至所述齿接件能够自行反向转动复位,并使第一齿尖及第二齿尖分别齿接在第一齿槽和第二齿槽内以锁定主驱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底座内的齿接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上设有作用于齿接件的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为一扭簧,该扭簧具有作用于齿接件的第一扭臂;第一扭臂作用于锁止件使其具有转动后复位趋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底座内的齿接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弹性件使齿接件具有第一锁止位置和第二锁止位置;所述齿接件远离主驱动件的一侧设有相邻且倾斜的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第二斜面位于第一斜面的前端;第一锁止位置下,第一扭臂沿第一斜面的倾斜方向抵接在第一斜面上;第二锁止位置下,第一扭臂沿第二斜面的倾斜方向抵接在第二斜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底座内的齿接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插舌处于插入位置下,齿接件处于第一锁止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底座内的齿接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当使插舌由拔出位置再次复位至插入位置时,继续作用主驱动件向前移动以驱使齿接件转动直至齿接件转动至第二锁止位置;在主驱动件与底盘之间设有提供主驱动件复位弹力的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作用于主驱动件复位以使插舌再次移动至插入位置;且主驱动件复位过程中,主驱动件将作用于第一齿尖以使齿接件转动复位至第一锁止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座椅底座内的齿接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齿槽与第二齿槽之间具有朝齿接件方向突出的定位凸起;当齿接件处于第二锁止位置且主驱动件复位过程中,所述定位凸起能够作用于第一齿尖使齿接件由第二锁止位置转动至第一锁止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座椅底座内的齿接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接配合部的后端靠近齿接件一侧且位于第一齿槽处形成有配合齿尖;该配合齿尖配置为能够作用于齿接件使齿接件由第一锁止位置转动至第二锁止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椅底座内的齿接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靠近第一齿尖处设有抵接座;在第一锁止位置下,该抵接座能够限制齿接件使齿接件只能朝前端进行单向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底座内的齿接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齿槽的槽长大于第二齿槽的槽长以使得主驱动件能够留出第一齿尖相对其转动的空间;所述的第一齿槽包括互成夹角的第一槽壁和第二槽壁;所述第一槽壁的长度方向与主驱动件的长度方向一致;且在插入位置下,第一槽壁与第一齿尖具有间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底座内的齿接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槽的轮廓与第二齿尖的轮廓相匹配,拔出位置下,第二齿尖齿接在第二齿槽内。
CN202220681780.0U 2022-03-26 2022-03-26 一种座椅底座内的齿接调节机构 Active CN2175243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81780.0U CN217524361U (zh) 2022-03-26 2022-03-26 一种座椅底座内的齿接调节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81780.0U CN217524361U (zh) 2022-03-26 2022-03-26 一种座椅底座内的齿接调节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24361U true CN217524361U (zh) 2022-10-04

Family

ID=834300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681780.0U Active CN217524361U (zh) 2022-03-26 2022-03-26 一种座椅底座内的齿接调节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243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07239098B2 (en) Rocking reclining chair
US6986542B2 (en) Retractable seats
CN106764296B (zh) 便携式笔记本支架
EP1388458A3 (en) Vehicle seat having folding mechanism
US20230000257A1 (en) Folding Bed
US20140333108A1 (en) Item of seating furniture and fitting therefore
JP4831713B1 (ja) 角度調整金具
CA2498848A1 (en) Stow in floor automotive seat assembly
CN217524361U (zh) 一种座椅底座内的齿接调节机构
US6932428B2 (en) Connector for adjacent seating units
CN210727231U (zh) 家用智能沙发座椅
US6540296B1 (en) Chair back height-adjustment mechanism
CN213940216U (zh) 一种升降扶手的凸轮调节装置及座椅
CN110623452A (zh) 智能家用沙发座椅
CN114747893A (zh) 一种线控调节机构及坐具的插拔控制装置
CN112555243B (zh) 一种桌面拼接机构
CN216364391U (zh) 一种高适用性的腰背支撑组件
KR101172138B1 (ko) 콘솔 암레스트 구조
CN110897397A (zh) 多功能椅
JP4084134B2 (ja) ラチェット金具及び座椅子
US7669922B2 (en) Reclining seating unit with backrest support frame
CN214341243U (zh) 一种扶手升降调节装置及座椅
CN219601007U (zh) 座椅前翻结构、座椅总成以及车辆
CN218588619U (zh) 一种用于学生椅的按压式椅背后倾结构
US2170509A (en) Reclining chai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