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22614U - 一种便携式移动电源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移动电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22614U
CN217522614U CN202221430616.9U CN202221430616U CN217522614U CN 217522614 U CN217522614 U CN 217522614U CN 202221430616 U CN202221430616 U CN 202221430616U CN 217522614 U CN217522614 U CN 2175226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ource
power supply
fixedly connected
shell
portable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43061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姬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Nengy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Nengy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Nengy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Nengy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43061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226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226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226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移动电源,包括移动电源本体,所述移动电源本体包括电源壳体,所述电源壳体的下端中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充电线,所述电源壳体的内前后侧均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均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电源壳体的右侧中部固定连接有散热机构,所述移动电源本体的上端左侧设置有限位座。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移动电源,通过在电源壳体的两侧设置滑槽,并在滑槽的内部设置限位机构,实现了在使用移动电源本体的时候,手机与移动电源本体之间固定,通过在使用移动电源本体对手机充电时,对手机进行降温,实现了防止出现边充电边用手机导致收集过热的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移动电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电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移动电源。
背景技术
移动电源是一种个人可随身携带,自身能储备电能,主要为手持式移动设备等消费电子产品(例如无线电话、笔记本电脑)充电的便携充电器,特别应用在没有外部电源供应的场合。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用作电能存储的电池,稳定输出电压的电路(直流-直流转换器),绝大部分的行动电源带有充电器,用作为内置电池充电,现有的作为手机的移动电源,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主要存在以下两个缺点,一是充电过程中,移动电源与手机之间仅仅存在电源线相连,导致在充电过程中不好操作手机,二是作为移动便携式电源,往往存在边充电边使用的情况,容易造成手机边充电边使用温度过高,导致手机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移动电源,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便携式移动电源,包括移动电源本体,所述移动电源本体包括电源壳体,所述电源壳体的下端中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充电线,所述电源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电源组,所述电源壳体的左侧中部开口内设置有充电接口,所述电源壳体的内前后侧均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均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电源壳体的右侧中部固定连接有散热机构,所述移动电源本体的上端左侧设置有限位座。
优选的,所述限位座包括固定连接在电源壳体上端左侧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中部设置有插接口,所述限位板的中部两端均均匀分布有通孔。
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滑槽内部左侧的弹簧,所述弹簧的右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的上端右侧均固定连接有挂钩。
优选的,所述限位条的左端外周均滑动连接在滑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电源壳体右侧中部的风机壳体,所述风机壳体的内下部固定连接有网板,所述风机壳体的内上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动小马达,所述电动小马达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扇叶。
优选的,所述电源组均与充电接口、充电线以及电动小马达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将限位条从滑槽拉出,将手机放置在两侧的限位板和挂钩之间,再松开限位条,通过滑槽中的弹簧将限位条拉回,将手机卡在移动电源本体的上端,通过在电源壳体的两侧设置滑槽,并在滑槽的内部设置限位机构,可将手机固定在移动电源本体的上端,实现了在使用移动电源本体的时候,手机与移动电源本体之间固定,方便使用移动电源本体对手机充电。
2、将电源壳体下端的凹槽中的充电线从凹槽中取出,将凹槽穿过限位板中部的插接口,插接至手机充电口内,即可完成充电,并同时启动风机壳体内的电动小马达,带动扇叶转动,将手机产生的热量吸风降温,实现了在使用移动电源本体对手机充电时,对手机进行降温,防止出现边充电边用手机导致收集过热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移动电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移动电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移动电源的剖视内部立体机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移动电源的散热机构示意图。
图中:1、移动电源本体;11、电源壳体;12、凹槽;13、充电线;14、电源组;15、充电接口;16、滑槽;2、限位座;21、限位板;22、插接口;23、通孔;3、限位机构;31、弹簧;32、限位条;33、挂钩;4、散热机构;41、风机壳体;42、网板;43、安装座;44、电动小马达;45、扇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4所示,一种便携式移动电源,包括移动电源本体1,移动电源本体1包括电源壳体11,电源壳体11的下端中部设置有凹槽12,凹槽12的内部设置有充电线13,电源壳体11的内部设置有电源组14,电源壳体11的左侧中部开口内设置有充电接口15,电源壳体11的内前后侧均设置有滑槽16,滑槽16的内部均设置有限位机构3,电源壳体11的右侧中部固定连接有散热机构4,移动电源本体1的上端左侧设置有限位座2。
本实施例中,限位座2包括固定连接在电源壳体11上端左侧的限位板21,限位板21的中部设置有插接口22,限位板21的中部两端均均匀分布有通孔23,限位机构3包括固定连接在滑槽16内部左侧的弹簧31,弹簧31的右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条32,限位条32的上端右侧均固定连接有挂钩33,限位条32的左端外周均滑动连接在滑槽16的内部。
具体的,将限位条32从滑槽16拉出,将手机放置在两侧的限位板21和挂钩33之间,再松开限位条32,通过滑槽16中的弹簧31将限位条32拉回,将手机卡在移动电源本体1的上端,通过在电源壳体11的两侧设置滑槽16,并在滑槽16的内部设置限位机构3,可将手机固定在移动电源本体1的上端,实现了在使用移动电源本体1的时候,手机与移动电源本体1之间固定,方便使用移动电源本体1对手机充电。
本实施例中,散热机构4包括固定连接在电源壳体11右侧中部的风机壳体41,风机壳体41的内下部固定连接有网板42,风机壳体41的内上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座43,安装座4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动小马达44,电动小马达4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扇叶45,电源组14均与充电接口15、充电线13以及电动小马达44电性连接。
具体的,将电源壳体11下端的凹槽12中的充电线13从凹槽12中取出,将凹槽12穿过限位板21中部的插接口22,插接至手机充电口内,即可完成充电,并同时启动风机壳体41内的电动小马达44,带动扇叶45转动,将手机产生的热量吸风降温,实现了在使用移动电源本体1对手机充电时,对手机进行降温,防止出现边充电边用手机导致收集过热的情况。
工作原理:
首先,将限位条32从滑槽16拉出,将手机放置在两侧的限位板21和挂钩33之间,再松开限位条32,通过滑槽16中的弹簧31将限位条32拉回,将手机卡在移动电源本体1的上端,通过在电源壳体11的两侧设置滑槽16,并在滑槽16的内部设置限位机构3,可将手机固定在移动电源本体1的上端,实现了在使用移动电源本体1的时候,手机与移动电源本体1之间固定,方便使用移动电源本体1对手机充电,将电源壳体11下端的凹槽12中的充电线13从凹槽12中取出,将凹槽12穿过限位板21中部的插接口22,插接至手机充电口内,即可完成充电,并同时启动风机壳体41内的电动小马达44,带动扇叶45转动,将手机产生的热量吸风降温,实现了在使用移动电源本体1对手机充电时,对手机进行降温,防止出现边充电边用手机导致收集过热的情况。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便携式移动电源,包括移动电源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电源本体(1)包括电源壳体(11),所述电源壳体(11)的下端中部设置有凹槽(12),所述凹槽(12)的内部设置有充电线(13),所述电源壳体(11)的内部设置有电源组(14),所述电源壳体(11)的左侧中部开口内设置有充电接口(15),所述电源壳体(11)的内前后侧均设置有滑槽(16),所述滑槽(16)的内部均设置有限位机构(3),所述电源壳体(11)的右侧中部固定连接有散热机构(4),所述移动电源本体(1)的上端左侧设置有限位座(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座(2)包括固定连接在电源壳体(11)上端左侧的限位板(21),所述限位板(21)的中部设置有插接口(22),所述限位板(21)的中部两端均均匀分布有通孔(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3)包括固定连接在滑槽(16)内部左侧的弹簧(31),所述弹簧(31)的右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条(32),所述限位条(32)的上端右侧均固定连接有挂钩(3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条(32)的左端外周均滑动连接在滑槽(16)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4)包括固定连接在电源壳体(11)右侧中部的风机壳体(41),所述风机壳体(41)的内下部固定连接有网板(42),所述风机壳体(41)的内上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座(43),所述安装座(4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动小马达(44),所述电动小马达(4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扇叶(4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组(14)均与充电接口(15)、充电线(13)以及电动小马达(44)电性连接。
CN202221430616.9U 2022-06-08 2022-06-08 一种便携式移动电源 Active CN2175226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30616.9U CN217522614U (zh) 2022-06-08 2022-06-08 一种便携式移动电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30616.9U CN217522614U (zh) 2022-06-08 2022-06-08 一种便携式移动电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22614U true CN217522614U (zh) 2022-09-30

Family

ID=833925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430616.9U Active CN217522614U (zh) 2022-06-08 2022-06-08 一种便携式移动电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226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237490U (zh) 充电式手机保护壳
CN112292794A (zh) 充电式吸尘器
CN217522614U (zh) 一种便携式移动电源
CN201559182U (zh) 交直流两用电动工具的充电装置
CN211981935U (zh) 一种带有无线充电的散热保护壳
CN209217768U (zh) 无线充电宝
CN203301175U (zh) 双投币电动车充电装置
CN211456767U (zh) 一种快速降温散热的移动电源外壳
CN208127936U (zh) 一种方便充电的充电宝
CN211830298U (zh) 一种壁挂式手机充电盒
CN211456761U (zh) 一种便于携带的移动电源
CN213125612U (zh) 一种带有冷却系统的手机充电器
CN102025168A (zh) 一种手机应急充电器
CN214205005U (zh) 一种散热性能好的无线充电的移动电源
CN216981551U (zh) 一种便于维修的铅酸电池充电器
CN219739483U (zh) 耐高温的充电宝式插头
CN212935550U (zh) 一种新型多接口充电的移动电源
CN218771380U (zh) 一种具有风扇功能的充电宝
CN220934300U (zh) 一种便携式储能电源
JP3087509U (ja) 携帯電話の携帯用充電器
CN210183074U (zh) 一种自带充电线的移动电源
CN214337613U (zh) 一种高效车辆电池充电器
CN219918451U (zh) 一种高效散热电池充电器
CN219204107U (zh) 一种储能电源
CN215185949U (zh) 一种多功能充电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